第一篇:浅谈小学语文寓言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寓言教学
本人通过多年的寓言教学方法的一些的尝试如下:
一、抓住寓言讲读,开拓学生思路
因为寓言的故事性强,语言形象,所以我在教学中,依靠教材,抓住形象化的语言,加强读讲训练,透过故事的艺术形象,让学生在读讲中领会形象感知认识,去弄清寓言的寓意,如《狼和小羊》这则寓言故事,狼为想要吃小羊,蛮不讲道理,故意找借口,找小羊的麻烦,小羊性格温顺善良。教学时就引导学生先分角色朗读,然后分角色表演。把狼奸滑狡诈,阴险毒辣的凶残本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将小羊纯朴、善良的性格表现的栩栩如生,同时使学生懂得了象狼一样的坏人的凶残本质是不会改变的,他们要干坏事,总会找出一些所谓的理由,教育学生要向坏人坏事作坚决的都斗争。
二、启发思维,弄懂寓意
初步弄清情节,掌握故事内容,这是教寓言故事的第一步,但更重要的是通过故事内容,让学生从故事中感受形象,懂得道理。在教学中不是一下子,将故事的寓意告诉学生,而是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启迪他们的思维,让他们根据故事情节,依靠形象语言进行分析推理,最后使他们领悟寓意。如《揠苗肋长》这则寓言故事,在讲课时通过分析,推理,使学生一下子弄清故事包含的道理。那个农民嫌禾苗长得慢,采取将禾苗一棵棵拔一点,这种方法对吗?为什么呢?学生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感知知识,可以直言的判定,不对。因为他没有按禾苗生长的规律去做,禾苗不但没长高,反而枯萎了。通过这则寓言故事让学生懂得了急于求成,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反而坏事的道理,然后让学生举出现实生活中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如有的同学说,为了长身体盲目吃高营养食品,为了上课不迟到,不吃早餐等。这样同学们明确了做任何事都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否则,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三、联系实际,加强思想教育
在学生感受,理解寓言的表达的艺术形象,懂得寓言寓意以后。怎样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是寓言教学的重点,也是目的所在。如《东郭先生和狼》这则寓言故事,使学生懂得狼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又如《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使学生正确对待错误,谈谈自己感想,通过讨论,谈认识很多同学找出了自己以前所做的事有害于社会、学校、家庭和自己的事。如:迷恋赌博、网络游戏、损坏公共财产、上课不遵守纪律等。亡羊补牢,并决心改掉以前的错误行为,做个有利于人民,有利益于社会的人。
教寓言不但要抓讲读教学,开拓学生的思路,而且要启发学生认真思维,弄懂寓意,更重要的是还要联系实际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这样才能收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第二篇: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9课《寓言两则》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
西潘联校 罗艳梅
一、教育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本节学习9个生字;
理解故事的内容,读懂故事情节;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重点词句段的学习,了解故事的经过;
联系实际理解寓言的寓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
难点:理解寓言的寓意;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课时
本课两课时,本节为第二课时
四、教法:自主研读
五、教具:交流卡
六、教学过程
(一)谈扁鹊引入新课
1、教师简介扁鹊。
2、板书课题,读题。
3、质疑:扁鹊为谁治病?他得了什么病?扁鹊给他治好了吗?为什么没治成?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
2、生字抽读,强调读准字音。
肠、烫、汤注意是后鼻音。
4、字词质疑,全班讨论解疑。
敷:搽上,涂上。
无能为力:没有办法,无可奈何。
(三、)细读课文,理解故事来龙去脉
1、指名分节读文。
2、用线划出扁鹊的话。
3、学生汇报扁鹊的话
4、指导朗读扁鹊的话,注意读出说话的语气(前三句要诚恳耐心,最后一句,无可奈何,惋惜。
(四、)再读课文,理解寓意
1、你认为蔡桓公怎么样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尊重医生,有病及早医治。)
2、你想对蔡桓公说些什么?
(五、)小结课文,总结寓意
(六、)作业
如果你是蔡桓公,当你洪身疼痛请不到扁鹊时,你会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扁鹊治病
扁鹊 蔡桓公(讳疾忌医)
皮肤小病 不信
请治 皮肉之间 不高兴
肠胃里 非常不高兴
不治深入骨髓 浑身疼痛病死
防微杜渐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寓言教学 (500字)(模版)
发表时间:2012-5-30 来源:《新疆教育》2012年第3期供稿 作者:崔晓霞 [导读] 小学的语文课本,选了一些优秀的古今中外寓言。在寓言里,生动的情节构成故事,抽象的概括凝成寓意 河北省广宗县北塘疃中心小学 崔晓霞
小学的语文课本,选了一些优秀的古今中外寓言。在寓言里,生动的情节构成故事,抽象的概括凝成寓意。一般地说,我们都比较重视引导学生感知故事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但是,由于寓言这种体裁更具哲理性、讽喻性的特点,它为我们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供了最好的契机。我们知道,学生的思维只有在个性的充分发挥,多角度的对比中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果课堂上教师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在自己安排好的直线思维槽中往前滑,显然是不利于学生思维,特别是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等能力的培养。下面我们结合寓言教学的实际来讨论以下这几个问题。
课堂导入环节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精选与寓言课文内容有关的名篇佳句,贴切自然地引出所要学的寓言,能收到多种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寓言课文旨在说理,而结合故事说道理就是这种文章的常用方法,因而,以深含哲理的故事作导语,就极能唤起学生的理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对寓言课文观点的理解;语文课本中,有一部分寓言课文有插图,是作者精心绘制而成,可以利用它导入新课,提起学生的读兴趣;指导学生通过语文基本实践逐渐加深认识学习寓言与生活的关系,这是贯穿于整个小学寓言教学的主线,我充分利用这点,以自然特性,生活问题为相关寓言的导语,就会顺利导入课文内容;教者动情,学习者方能动容,在为教学气氛酣畅、激情荡漾的寓言课文设计导语时,我力求创设以情动情的氛围,让学生受到感染,能深刻体会到寓言文章的思想内容。
寓言教学要紧扣三维目标教学
寓言比较通俗易懂,因此要扣住一些“关键词”,既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又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如在教学《自相矛盾》时,要紧扣“夸口”这个词的含义,什么是夸口?卖矛又卖盾的人怎样夸口?透过字里行间,引导学生自己读懂故事内容。这样,扣住关键词就落实了对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对理解文本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
在教学寓言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方法的传授,如复述故事的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复述不同于朗读、背诵,它要求学生纵观整个故事,用自己的语言来组织。低年级学生有赖
于老师的指导和支持,如二年级的两则寓言《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其中的故事情节虽简单,但孩子太小,寓言表达的确存在障碍,但可以试着慢慢引导。而六年级的《两小儿辩日》就可以放手让学生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一流程自己去复述,教师只需稍加点拨。
著名寓言《猴子和鳄鱼》,写鳄鱼的妻子病重,要吃猴心,于是鳄鱼谎称对岸有茂密的花果林,愿意背猴子渡水去采摘,把猴子骗到水中央才说出本意,猴子急中生智,“心挂在树上要回去取”,鳄鱼只好背它回去取心,刚上岸猴子便跳到树上去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这则寓言有几重含义:骗人者反而被骗,要防止得而复失,不要因为贪欲而入迷途,邪不胜正。一则优秀的寓言故事,往往就像这样令人回味无穷。实际上,现实生活本身就是复杂的,寓言不过是现实生活的折射。现代社会愈益复杂,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寓言故事,切实帮助学生去认识生活,认识社会使学生更聪明。
学习和运用寓言作品中的表现手法
为了塑造具体生动的角色,使深刻的寓意通过故事表现出来,作家们常常会在寓言中采用拟人、比喻、象征、夸张等表现手法,以达到比较强烈的教育性和讽刺性。在寓言作品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应该充分运用这些表现手法,以绘声绘色的语言再现寓体生动的情节,让学生仿佛看到了活生生的角色,对寓体有了较全面的感受,对寓言的学习有了较强烈的兴趣。如寓言中常用的拟人手法,也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寓言故事《乌鸦和狐狸》中,贪婪、狡猾的狐狸,贪慕虚荣、被花言巧语所欺骗的乌鸦,这些形象都被赋予了人的性格和思想,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善于抓住角色的特点,并总结其表现手法。
自表入里,概括寓意
寓言教学中,学生感知具体的、个别的艺术形象,从认知上讲,只是处于感性认识的阶段,是准确理解寓意的起点。但这种认识还有待深化,即需要舍弃具体的、个别的特征,进行抽象概括,揭示出一般的、共同的本质。为此,在寓意的概括操作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有一定梯度的思考题,为学生铺设思维的过渡,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自表入里、由浅而深地概括出寓意。
以《群鸟学艺》为例,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帮助学生逐层深入地概括寓意:第一步:理解故事内容,获取感性认识。启发学生思考:哪些鸟向凤凰学搭窝?它们是怎样学的?结果怎样?第二步:深入理解课文,尝试就事论事。启发学生思考:同是向凤凰学搭窝,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像“群鸟学艺”这类事情发生?第三步:深化认识,概括寓意。启发学生思考:从“群鸟学艺”这个故事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明白了什么道理?这种阶梯式的概括,体现了由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过程,既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又利于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寓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也是学生生活“基石”,应力争在和谐的师生关系
条件下,畅所欲言的氛围中,以学生为主体的、不断问题的探索思考中、交流中得以开展,即真正将阅读放手于学生,切实让学生的探究能力,审美能力、合作能力,鉴赏能力等得以锻炼并提高。
第四篇:伊索寓言语文教学反思
《伊索寓言》是本学期的共读书目,同学们已经利用平时的阅读时间读完了这本书。所以说,对于这三则寓言故事学生已经十分熟悉了,所以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以及三则寓言故事所表达的寓意。
上课伊始,我让学生回忆了读过的寓言故事,并让学生试着概括寓言故事的特点: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或者拟人的手法,说明某个道理和教训。让学生再一次理解寓言的写作特点。然后再从课题入手,了解三则寓言故事的主人公,再此基础上让学生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学生们通过题目就能很好地说出故事的大概。
在讲解三则寓言的寓意时,我以三则寓言的共同点入手,让学生明白这三则寓言故事中主人公的话都是谎言,再深入故事,了解他们说谎的原因,从而深刻地了解故事的寓意。在精读过程中,我抓住了几点进行了拓展,如《狐狸和葡萄》:“狐狸看到了如此诱人的葡萄,他会是什么神情?他的心里会怎么想?嘴里会怎么说?还会怎么说?”让学生展开想象,再想想狐狸会想了哪些办法来摘葡萄,结果怎么样?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接着从课文内容一步步启发:狐狸那么想吃,却没有吃到葡萄,心情怎么样?他说了什么话?齐读狐狸说的话,最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狐狸没有能力办到这件事情,却偏偏说葡萄不好吃。”这就是这篇寓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蝉和狐狸》:读了这个故事,忽然想到了我们曾经学过的一个故事《狐狸和乌鸦》,乌鸦为什么会受骗?让学生在分析中了解乌鸦和蝉的本质区别。
第五篇: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伊索寓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伊索寓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找准故事的“矛盾点”,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寓言和寓意,并能从中获得教益。
2、通过三则寓言的学习,了解伊索寓言的特点,学编寓言故事。
3、激发学生继续阅读《伊索寓言》的兴趣,从中获得更多的智慧。
一、教学过程:
1、教学导入
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出示)《狼和小羊》《龟兔赛跑》《乌鸦喝水》《狐狸和乌鸦》
(1)画面中的这些故事你们熟悉吗?(2)谁来选择其中一则故事简单讲讲。
小结过渡:讲得真不错,这些都是伴着我们长大的故事,也是《伊索寓言》中耳熟能详的篇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进一步走进《伊索寓言》。(学生读题)
2、了解寓言、了解伊索。
(1)、说到寓言,我知道,很多学生都很喜欢。那你知道寓言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吗?(学生交流后板书:小故事
大道理)
这就是寓言的魅力
(2)、课题中的伊索是一个人,谁能来简单介绍一下。
过渡:伊索是编寓言故事能手,他编的寓言就叫——那伊索寓言又是如何通过小故事来说明大道理的呢?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先来读一读《牧童和狼》这则寓言故事吧。
3、学习〈牧童和狼〉
(1)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两人,第一遍重在正音,第二遍重在思考)
(2)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指名说)
(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交流,红字显示
齐读)(4)“一贯说谎的人”是指谁?文中的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这牧童一贯说谎?(交流时指导学生体会牧童两次“大叫”的不同情感,并进行感情朗读。第一次读出戏弄的语气,第二次读出着急、惊恐的语气。)小结过渡:然而,不管牧童怎么叫喊,就是没有人来帮忙。因为——(学生再次齐读寓意)。这就是《牧童和狼》所告诉我们的道理。那下一则寓言《蝉和狐狸》又会给我们一些什么启发呢?
4、学习《蝉和狐狸》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为什么《狐狸和乌鸦》里的乌鸦会受骗?而《蝉和狐狸》里的蝉却没有受骗?(2)学生回答
(3)教师追问,指导朗读。
a、从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蝉很聪明?(相机理解“别人的灾难”)b、谁愿意来扮演一下这只聪明的蝉,读一读蝉最后对狐狸说的那番很有智慧的话。(指名读 齐读)
c、学到这儿呀,老师有两句话与大家共勉: 出示课件: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是教育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英国哲学家罗素
善于吸取教训会使一个人迅速成长起来。——英国哲学家罗素
(学生齐读)
过渡:都说狐狸很狡猾,但这一次,他却没有能够忽悠得了一只小小的蝉。这真是狐狸家族的悲哀、耻辱。于是,他垂头丧气地往回走,走啊,走啊,不知不觉来到了葡萄架下,这时又有什么精彩的故事发生了呢?
5、学习〈〈狐狸和葡萄〉〉
(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
(2)指名说。(课件显示
齐读)
(3)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或结合课文,或结合实际)(4)是的,有些人他没有能力把事做好,还要为自己找理由,找借口。就像文中的狐狸,他够不到葡萄就说——(引读狐狸的话)(5)这葡萄真是酸的吗?(不是)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6)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狐狸说的这句酸溜溜的话。
(7)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预设:爱面子,不敢承认自己没能力,口是心非,表里不一…)
(8)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像狐狸这样的人?举例说说。(9)再读寓意。(拿起书,让我们齐声把最后一句话送给这只狐狸和像它这样的人)
6、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则寓言,这三则寓言都出自伊索之口。
(1)、快速浏览三则寓言,想想三则寓言有什么共同点?“(结构、内容、人物)
(2)、指名交流。(可结合前面学过的三则成语故事比较着谈。)(3)、课件出示: 伊索寓言故事中的角色大都是同学们熟悉的动物,如狐狸啊,狼啊,驴子啊等等。作者在每则寓言的最后,大都用一句精辟的话点明故事的寓意。(齐读)
(4)师小结:这就是伊索寓言与其它寓言所不同的地方。
7、提供寓意,编写寓言。
(1)、老师听说伊索寓言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先有寓意,然后,伊索再根据这些寓意,编出一则则简短而又简单的小故事。现在,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寓意,(课件出示 齐读)你想不想根据寓意也来编个小故事?
(2)、那在编故事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谁来给大家友情提醒一下?(故事与寓意要吻合,故事要有趣、情节要简洁、语句要通顺)
(3)、学生编写寓言
三、总结:同学们,有人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也有人说,寓言是一座独特的桥梁,通过它,我们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寓言很美,美在简洁,美在内涵。而像《伊索寓言》这样的一本经典书籍,仿佛广阔的森林,仿佛无垠的大海,里面蕴涵着无穷无尽的智慧。课后请同学们一定用心去赏读。
板书:
伊索寓言
小故事
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