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刘存良+参加数学课例研修的思考
刘存良+参加数学课例研修的思考
金寨镇中心校刘存良
中小学数学课例研修培训会于12月1日在县文化活动中心召开,我有幸参加。早上,观摩了小学到高中学段的三节示范课:城关一小周老师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城关一中龙老师的“一元一次方程复习”、旬阳中学郭老师的“平行关系的判定”。三节课的共同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导学案为辅助,先学后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课堂高效。专家点评切中要害,为老师们指点迷津,令在场许多有困惑的老师茅塞顿开。下午,聆听了罗增儒教授结合丰富详实的教学案例进行的《基层数学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的专题培训。他们对目前数学教学特别是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用理论和实例进行了深层次地分析,语重心长,字字句句都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引起我们的冷静思考。
罗教授说: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它强调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强调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于挑战性的;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这些教学理念的贯彻,促使数学教学的活动化取向、生活化取向、个性化取向正在热情地展开,数学教学被注入一般清新的空气,同时也面临许多始料未及、而又缺乏现成解决方案的问题,向我们提出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挑战、向我们提出了从教学到数学的挑战,涉及的关系有:
关注过程和关注结果的关系;(过程与结果,预设与生成)生活情境和知识系统性的关系;(生活经验与知识体系)等既要有引进的“情景化”,又要有结论的“去情景化”.形式主义与繁琐哲学的情景实际上是一种“负情景”,它既增加教学夹生的风险,又进行了生命的奢侈消费,如同数学上负数比零更小,教学中负情景不会比零情景更好.
近几年,在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的指导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师讲生听”变成了“自主探索”,“个人学习”变成了“合作交流”,“数学问题”变成了生活情景。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然而,凝眸反思,慢慢认识到: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折射出浮躁与放任、形式与无效。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各种课程全面开设,数学课时相对减少。如何处理好以上关系,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数学教师目前最大的困惑,我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思考。
一、创设情境,体现数学本质
情境创设只是手段,体验其中的数学味才是目的,不应对情境本身作过多的具体描述和渲染,以免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需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包括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创设的情境就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且要比较具体、明确,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发挥指导作用,及时从生活情境中提炼数学问题,切忌在情境中“流连忘返”;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情境的趣味性、问题性为教学服务,不能把情境的创设只作为课堂教学的“过场”。
二、关注提问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我们经常说“人的思想是从疑问开始的”,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揭露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引起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可见,有效的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整个教学过程推进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可在实际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问一些“对不对”、“是不是”的不带思考性的简单问题,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影响探究学习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值得每位教师去认真探讨。
1、优化提问的情感氛围。“情绪是思维的催化剂”。小学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受情绪控制,易被具体情境感染、同化。良好的情感氛围,能赋予学生愉悦的情绪,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因此,营造积极的提问氛围,能有效地感染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维。
(1)保持良好的提问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带有感染性的情绪状态,它在一段时间内形成某种特定的情绪色彩,影响着人的整个行为表现。良好的提问心境,应该是教师愉快教学,自觉确立强烈的学生主体意识和“问”为“学”服务的提问观,让学生享受到自主探究、思考和发现的乐趣。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思维,开启学生心扉,获取反馈信息,切忌提问作为考问学生,甚至为难学生的手段。我们应做到:当学生回答欠缺时,要以宽容、体谅的态度启迪他们,引导学生更深入细致地思考,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答问心理,形成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对学生也格外亲切、关爱。这一切,不仅能赢得学生的敬佩和爱戴,而且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感染教育作用,促进学生愉快学习,积极思维。
(2)尊重学生的提问权。教师要允许学生质疑,热情地为他们创设吐露思想的机会。对于学生的质疑,要在态度上给予鼓励,方法上加以指导,让学生在教师亲切、赞赏的言行中产生强烈的思维意向,积极进行思维活动。
(3)营造竞争气氛。教师还要在学生之间营造一种竞争、合作的气氛,充分发挥动态的集体力量,激发学生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间的交往,引导学生间的情感交流、思维撞击,提高学生思维兴趣。
2、在“最近发展区”提问。现代教学论研究认为:提问最好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挑战性,将学生思维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不达”的愤悱境界,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旧知来积极探究。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将其分解,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形成一定梯度,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推进,导引学生思维一步步延伸、扩展。
3、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教师的提问,要讲究感情色彩,努力创造出一种新鲜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境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得到迸发。
4、把握时机提问。课堂提问要抓住时机,看准火候。一是提问的课堂时机;二是提问后的等候时间。提问的课堂时机:一是学生学习情绪需要激发、调动的时候;二是学生研究目标不明、思维受阻的时候;三是促进学生自我评价的时候。如:这种做法你喜欢吗,说说你的理由。你觉得学的好不好,为什么?……教师在提问后,常常缺乏等待的耐心,总希望学生能对答如流,如果学生不能很快作出回答,教师就会重复这个问题、或重新加以解释、或提出别的问题、或叫其他的同学来回答,根本不考虑学生是否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形成答案并作出反应。我体会到:如果教师提问后能等候一段时间,那么课堂将出现许多有意义的显著变化:学生会给出更详细的答案;学生会自愿地给出更好的答案,拒绝或随意回答的情况就会减少;学生在分析和综合的水平上的评论就会增加,他们会做出更多的更具有预见性的回答;学生会作出更多的评论,显示更大的自信;学生的成就感明显增强,学习效率就提高。
5、及时给予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切忌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对错与否,不作评价,或马上又提出第二个问题让学生回答,或者评价含糊其辞,让学生如坠云雾,摸不着头脑;或者只说缺点,不说优点;或者过早把答案告诉学生,代替学生思维。应该做到在学生经过思考、回答后,给予客观的、鼓励性的评价或必要的引导,这样才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这次课例研修培训引领教师准确把握中小学数学教学的知识脉
络和思想方法体系,提高课例研修水平,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和模式建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虽然时间非常短暂,但是那天,一句句真言,永远响亮在耳边;一个个细节,总出现在眼前。“在教学中心灵与心灵平等,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同成长.”(罗增儒教授语)
2012-12-6于谭小
第二篇:小学数学课例研修报告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课例研修报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几年来“创设情境”,已经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必备一个环节,《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事实证明,创设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利于学生发现知识、探索奥秘、从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可喜的是,情境创设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和偏差也不断出现,在数学情境创设中如何避免走入误区,真正体现情境创设的价值呢?
为此,我校展开了校本教研活动。全体数学教师聚集在一起,讨论自己对创设情境教学的几点看法。面对大家的质疑与困惑,我们上网查阅各种有关于创设情境、动境进行教学的资料,并一起研读、讨论,虽然在理论上,我们的头脑逐渐清晰,但是,谈到课堂实践,还是感到手足无措,做不到胸有成竹。我正好参加我们响水中心小学教研活动,我就决定上一节研讨课。我挑选了一节五年级的数学《分数除法》一课,课后大家对我的这节课展开了评论。
1、整堂课因为创设的情境、动境过于多,使本节课教学活动重点、难点不够突出。
2、学生在动境 中,老师有些要求没有讲清,学生合作时出现了乱、散现象,有的学生并没有积极参与到里面,教师应该事先安排好,做到小组之内责任制,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事做。
3、有些环节过于拖沓,影响了整个教学进度,时间过长。
于是我们结合大家的教学建议,认真进行反思,结合新的教学理念,悉心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特点,我发现数学情境创设,应当体现以下三个方面价值:
1、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只有对数学课堂感兴趣,才能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才能为学习数学知识作好充分的准备。因此,作为一般形式的数学课,都是从一个数学情境着手来展开教学的,如果在课的开始阶段能一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使他们进入到教学内容中来,无疑这样的情境创设是有价值的。
2、能为课堂教学的内容服务。我们每节数学课,都有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必须完成具体的教学目标,所以我们的教学情境必须为教学的内容服务,围绕教学内容来设计,而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
3、能体现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
作为数学课本身,他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教学的任务,所以一个有价值的数学情境,他应当体现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着眼于数学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最近发展区。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是这样设计这节课教学的:
插入说课稿插入教案创 设情境,设动境,体现学生主体性”这一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一、创设情境要关注学习方式的转变。《新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你都发现了哪些好的方法?”课堂上,我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开展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操作、去观察、去交流、去实践、去创新,让学生在”描”中感知, 在“找”中理解,在“做”中内化,在“算”中巩固,在“比”中升华,从而真正在经历求知过程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周长的含义,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发展数学思维,学会从多种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更重要的是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建立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创设动境要关注学习过程的开放。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学时空的开放、思维方式的开放、评价形式的开放等等。这些开放交织在一起,使教学过程呈现多维开放的格局,教学也由此从封闭、单
一、机械走向了开放、多维、灵活。本节课我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画一画活动,在第一次
三、体现学生主体性要关注以人为本的理念。《新课标》提出:学科教学应注重“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只有它们和谐统一,才会让每个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本节课我不失时机的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例如“你的做法真是与众不同啊。”“看看谁有一双机灵的眼睛,”“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孩子,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向他多多学习。”“这与你们的团结合作是分不开的,祝贺你们!”等等这些充满激励与鼓舞的话语使课堂充满了人文气息,还有在课堂的最后,我还鼓励学生们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真正的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也促进了人格的健全与发展。
第三篇:初中数学课例研修报告
初中数学研修报告
-------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鸭鸽营中学
王红霞
老师们,大家的发言积极踊跃,使我受益匪浅。以往的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我们有时不愿意放下主宰课堂的权利。学生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是学习方式被动,直接原因是我们讲得过多。随着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发展观思想在理论上已上升为人们的共识,“自主学习”已成为众多教师在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大力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就是指不依赖于别人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则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刻苦钻研精神,并且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需要我们经常地启发、点拨和引导,需要长期地、有计划地进行培养,这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密切相关。通过老师们的发言和自己的见解总结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地学习,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首先要对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做详细的调查,然后应该让学生建立自主学好数学的信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数学的机会,并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挖掘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数学问题的意识。通过精心选取课前预习题和课后作业题让学生先行自学和思考,然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分小组(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按小组次序依次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不同意见和见解的学生可以举手发表自己的
见解。在讨论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的作用:一是对学生的见解作精要点评;其次是注意捕捉学生灵光闪现的思维给与充分肯定;然后是和学生一起讨论交流,成为他们讨论小组中的一分子。由于每个学生都有均等发言的机会,这就扩大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加了每个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反过来也激发了每个学生认真进行课前预习的积极性,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学生逐步建立起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也为创新思维的形成增添了动力,使学生形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为将来的创新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最佳氛围。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帮助每一位学生;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充分解放学生的口、手和思维,让学生敢说、敢做、敢于发现问题,敢于发表见解,努力做到“果”让学生自己摘,“问”让学生自己提,“话”让学生自己说,“题”让学生自己解,“法”让学生自己探,让学生在“误”中感悟,在“错”中切磋,在“探”中感叹,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合作中提高,在主动中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实,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学生的数学基础有关,在一个班中各个学生的基础不同,因此,自主学习的能力必然存在着差异性。为此,实行分层教学,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设定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要求的考查活动,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以实现课堂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能够协调同步发展为归宿,力求各个层次的学生在适度紧张的心理状态和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个体素质能力。在班级群体中实行分层次合作。把课堂上强调的学生自主学习,拓宽到课堂外学生之间的自主合作性学习,使课内课
外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来满足同学们在自主学习中涌现出来的研究和交流的欲望。根据学生的数学思维层次,科学地安排合作学习小组是成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学习小组的科学组合非常重要,可把全班学生按照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分为若干小组,这样既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同时又可以增加合作学习小组间的竞争性。合作学习小组成立之后,既拓宽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渠道,而且,因为有了共同的话题,在平时的课余时间,同学们也会对探究数学的气氛愈来愈浓,从而会形成主动、自主、生动的数学学习气氛。
三、运用各种不同的创新思维方式,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数学能力,逐步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氛围后,关键是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并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而是在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引导学生能动地、自觉地规划自己,成会自己发展的主人”。
1、学会制定学科目标 有一部分的学生学习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学习处于无状态之中;有一部分学生制定不切实际的过高的学习目标,当学习目标达不到时便垂头丧气。为此,指导学生在制定学习目标时,采用量力而行的原则。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对某些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可分步骤完成,对能力的要求分阶段达到,对素质的提高分层次渗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为了制定合理的、科学的学习计划,小组活动时让学生们互相交流自己的学习计划,互相取长补短。对于有些学习效果较差的学生,采取一对一的谈话方式进行交谈,会收到较为明显的效果。
3、教会学生学会课
前预习指导学生学会课前预习,通过给学生出示预习要点、思考问题及尝试练习题,让学生尝试概括学习目标、领悟学习重点、探索解决难点的方法。并通过预习,让学生尝试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带着自己的问题和发现进入课堂。
4、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和利用学习资料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不知道怎样根据自己的数学学习水平和学习要求合理选择和利用资料,有的学生基本知识还没有到位,就去搞较深的题;有的学生选择相似的参考书,作了大量的重复劳动,从而被书牵着鼻子走,使学习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为此,应指导学生怎样精选一本参考书,怎样摘抄和归纳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教会学生精读和泛读的方法。
5、让学生学会交流讨论 在学生学会能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同时,还必须学会问,学会交流,只有在交流中才能让每个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并在以他人的交流中弥补自己思维的不足和拓宽自己的思维渠道。在课堂讨论中强调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6、教学生学会反思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刚才有老师提到:不少同学在完成作业或进行大量解题训练的过程中,普遍欠缺一个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环节:解题后的“反思”。何谓“解题反思”?一道数学题经过一番艰辛,苦思冥想解出答案之后,必须认真进行如下探索:(1)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2)为什么要这样做?(3)我是如何想到的?(4)还可以怎样做,有其它方法吗?(5)一题多变看看怎么样。这样做一题、通一题型。一道错题,从三个方面分析:(1)错在哪里;(2)错的原因是什么;(3)符合什么条件,错误的答案才能变成正确的答案。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不能能动地进行反思和评价,就不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控和修正,达到有效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自己的课堂表现、作业状态、课堂检测、阶段性检测和终结性检测做出合情评价,并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因此,为了提高同学的解题能力,应该倡导和训练学生进行有效的解题反思。
7、可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记错本”,把自己平时作业、单元测
试或期中、期末考试中出现的错误记录下来,并注明出错原因,使学生做到有错必改,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记错本有了,教师还要注意及时反馈,如每周五,可布置“一周错题回顾”,把本周自己做错的题再做一遍,星期一逐本批改,对于再次做错的题做上标记,再记录下来,再做,这样到期末,学生的错题就越来越少。
总之,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习者提高自主意识,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学习者培养创新精神,发展智力;有助于学习者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自我评价能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真正达到“轻负担、高质量”的理想境界。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例研修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课例研修学习心得体会
历时一学期的课例研修,我的心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最初把课例研修看成一种负担,变成今天的感激和期盼。培训过程中,我们每一位老师都付出的艰辛的努力,我们都有极大的收获。一次次的课后交流,我们的思想碰撞出火花,凝结成智慧的结晶。在执着的研修过程中,我们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收获颇丰。我们坚信,课例研究过程中的这种不服输、不言败,孜孜以求的精神将使我们终生受益。
此次学习,要感谢 学校给我们教师提供的一个肩膀,让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在教育这条路上,奋斗的目标还在远方,我还将以此次培训的收获作为一种鼓励,鼓励着我继续前行!只要我们不断地思索——寻找问题,再想策略——解决问题,并用研究的眼光、研究的态度、研究的方式来关注课堂教学,我们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第五篇:初中数学课例研修报告
初中数学课例研修报告
研修背景:
学校: xxxx学校
教师: xxx
学科:数学
课题: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引言审视传统的教育,教学经验牢牢地禁锢着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始终不愿意放下主宰课堂的权利。学生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是学习方式被动,直接原因是教师讲得过多。随着“终身教育原则”的深入人心,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发展观思想在理论上已上升为人们的共识,“自主学习”已成为众多教师在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大力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就是指不依赖于别人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则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刻苦钻研精神,并且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点拨和引导,需要长期地、有计划地进行培养,这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密切相关。因此,对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地学习,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首先要对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做详细的调查,然后应该让学生建立自主学好数学的信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数学的机会,并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挖掘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数学问题的意识。通过精心选取课前预习题和课后作业题让学生先行自学和思考,然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分小组(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按小组次序依次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不同意见和另解的学生可以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的作用:一是对学生的见解作精要点评;二是注意捕捉学生灵光闪现的思维给与充分肯定;三是和学生一起讨论交流,成为他们讨论小组中的一分子。由于每个学生都有均等发言的机会,这就扩大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加了每个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反过来也激发了每个学生认真进行课前预习的积极性,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学生逐步建立起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也为创新思维的形成增添了动力,使学生形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为将来的创新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心理是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最佳氛围。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下,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就是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帮助每一位学生;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充分解放学生的口、手和思维,让学生敢说、敢做、敢于发现问题,敢于发表见解,努力做到“果”让学生自己摘,“问”让学生自己提,“话”让学生自己说,“题”让学生自己解,“法”让学生自己探,让学生在“误”中感悟,在“错”中切磋,在“探”中感叹,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合作中提高,在主动中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实,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学生的数学基础有关,在一个班中各个学生的基础不同,因此,自主学习的能力必然存在着差异性。为此,实行分层教学,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设定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要求的考查活动,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以实现课堂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能够协调同步发展为归宿,力求各个层次的学生在适度紧张的心理状态和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个体素质能力。在班级群体中实行分层次合作。把课堂上强调的学生自主学习,拓宽到课堂外学生之间的自主合作性学习,使课内课外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来满足同学们在自主学习中涌现出来的研究和交流的欲望。根据学生的数学思维层次,科学地安排合作学习小组是成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学习小组的科学组合非常重要,每小
组成员的组成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组同质”的原则,即全班学生按照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分为若干小组,这样既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同时又可以增加合作学习小组间的竞争性。合作学习小组成立之后,既拓宽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渠道,而且,因为有了共同的话题,在平时的课余时间,同学们对探究数学的气氛也愈来愈浓,从而形成了主动、自主、生动的数学学习气氛。
三、运用各种不同的创新思维方式,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达尔文有一句格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改进教法,指导学习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数学能力,逐步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氛围后,关键是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并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而是在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引导学生能动地、自觉地规划自己,成会自己发展的主人”。
1、学会制定学科目标 有一部分的学生学习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学习处于无状态之中;有一部分学生制定不切实际的过高的学习目标,当学习目标达不到时便垂头丧气。为此,指导学生在制定学习目标时,采用量力而行的原则。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对某些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可分步骤完成,对能力的要求分阶段达到,对素质的提高分层次渗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为了制定合理的、科学的学习计划,小组活动时让学生们互相交流自己的学习计划,互相取长补短。对于有些学习效果较差的学生,采取一对一的谈话方式进行交谈,会收到较为明显的效果。
3、教会学生学会课前预习指导学生学会课前预习,通过给学生出示预习要点、思考问题及尝试练习题,让学生尝试概括学习目标、领悟学习重点、探索解决难点的方法。并通过预习,让学生尝试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带着自己的问题和发现进入课堂。
4、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和利用学习资料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不知道怎样根据自己的数学学习水平和学习要求合理选择和利用资料,有的学生基本知识还没有到位,就去搞较深的题;有的学生选择相似的参考书,作了大量的重复劳动,从而被书牵着鼻子走,使学习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为此,应指导学生怎样精选一本参考书,怎样摘抄和归纳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教会学生精读和泛读的方法。
5、教会学生学会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的方式传统的教学,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的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承的关系。但是,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为此,怎样引导学生转变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在学习活动中把发现、探究、研究的等活动表现出来。
6、让学生学会交流讨论 在学生学会能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同时,还必须学会问,学会交流,只有在交流中才能让每个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并在以他人的交流中弥补自己思维的不足和拓宽自己的思维渠道。在课堂讨论中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容忽视,在讨论中,怎样启思导学,仍然起着关键的作用。
7、教学生学会反思提高数学解题能力,有诸多条件和因素。长期的学习经验表明,不少同学在完成作业或进行大量解题训练的过程中,普遍欠缺一个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环节:解题后的“反思”。何谓“解题反思”?一道数学题经过一番艰辛,苦思冥想解出答案之后,必须认真进行如下探索:(1)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2)为什么要这样做?(3)我是如何想到的?(4)还可以怎样做,有其它方法吗?(5)一题多变看看怎么样。这样做一题通一题型。一道错题,从三个方面分析:(1)错在哪里;(2)错的原因是什么;(3)符合什么条件,错误的答案才能变成正确的答案。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不能能动地进行反思和评价,就不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控和修正,达到有效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自己的课堂表现、作业状态、课堂检测、阶段性检测和终结性检测做出合情评价,并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因此,为了提高同学的解题能力,应该倡导和训练学生进行有效的解题反思。
9、收集错题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记错本”,把自己平时作业、单元测试或期中、期末考试中出现的错误记录下来,并注明出错原因,使学生做到有错必改,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记错本有了,教师还要注意及时反馈,如每周五,可布置“一周错题回顾”,把本周自己做错的题再做一遍,星期一逐本批改,对于再次做错的题做上标记,再记录下来,再做,这样到期末,学生的错题就越来越少。总之,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习者提高自主意识,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学习者培养创新精神,发展智力;有助于学习者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自我评价能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真正达到“轻负担、高质量”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