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合作学习模式尝试

时间:2019-05-15 14:21: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堂合作学习模式尝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堂合作学习模式尝试》。

第一篇:课堂合作学习模式尝试

课堂合作学习模式尝试

赖水福

江西省安远第三中学

摘要:

本世纪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提出了二十一世纪人才核心素质是合作、创新和实践能力。当今的中国教育教授的很多是一些断论和定论。多数情况下不去说明结论是如何得来的,不论证其是否合理。教育中除了死记硬背结论外,很难学到得出结论的方法,因而难以发展,所以就没什么批判和首创精神。西方的教育多是告诉我们事情的因果关系和来龙去脉。西方教育重视理性分析,讲究使用各种工具增强对世界的明晰的认识,探究各个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告诉人们结论和结果是如何得出来的,能讲清楚用何种方式,过程是什么,根据是什么。因此,探究事物的方法很容易被延展和扩大,人们很容易用同样的方法去演绎、探究别的事物。如何在传统偏重传授知识向思维方式方法的培养转变,从而培养出符合时代创新型人才是一个新的课题。本文试从合作课堂模式上作些尝试,以使学生在思维方法上有较大改进,从而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真正成为创新和实践型人才。

关键词:创新人才思维模式课堂模式 合作学习

正文:

本世纪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提出了二十一世纪人才核心素质是合作、创新和实践能力。现代思维虽然也需感性、悟性和灵性的平衡,但更需要清明的理性。从总体上看, 分析性、精确化的理性思维在中国的传统教学中并未能得到发展和高度重视。当今的中国教育教授的很多是一些断论和定论。多数情况下不去说明结论是如何得来的,不论证其是否合理。教育中除了死记硬背结论外,很难学到得出结论的方法,因而难以发展,所以就没什么批判和首创精神。西方的教育多是告诉我们事情的因果关系和来龙去脉。西方文化重视理性分析,讲究使用各种工具增强对世界的明晰的认识,探究各个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告诉人们结论和结果是如何得出来的,能讲清楚用何种方式,过程是什么,根据是什么。因此,探究事物的方法很容易被延展和扩大,人们很容易用同样的方法去演绎、探究别的事物。我认为学校除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更应重视学生的身心、认知与智能的协调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些能力包括:①获取所需要的信息;②清晰地思考问题;③有效地交流与沟通;④理解社会、人类及环境;⑤个人的生存能力。

近代世界知名的大数学家同时也是大哲学家怀特海写的《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生命智力的发展是有一定的周期的;智力发展要经过三个阶段,即智力发展的三节奏:第一是浪漫阶段;第二是精确阶段;第三是综合运用阶段。

古希腊的思想家赫拉克利特认为:博学不等于智慧。怀特海也认为:“没有浪漫的冒险,至多你只能得到缺乏创新的死板的知识,而最坏的情况则是你轻视概念——根本无知识可言。”学校教育应为学生营造了充满人文关怀的学习氛围,因而学生往往思维活跃、个性鲜明、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显示出较强的后发优势。中学阶段应教会学生合作与交流、分析与归纳、抽象与概括、形成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在课堂上培养学生思想的浪漫;分析思考问题精确;对信息和和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而我国现在的中学教育,太注重教育的统一性,学校对教学根据教学大纲严格控制,教师发挥的空间有限。下面应此就传统课堂如何深化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作了一些尝试。

一、合作学习模式

学生在合作小组中相互倾听,共同阅读,友爱互助,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业成绩,而且学生之间的互教互学容易采取同龄人易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解和启发,有时可以起到教师讲解达不到的效果。大量的实验研究证实了互教互学的认知效果。

学生作为认识活动的主体,是具有丰富个性的能动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放在指导学生的能动学习上;团体动力学说认为,同辈团体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现实因素;动机激发理论认为,激发动机的最有效手段是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一种“利益共同体”,共同体的成员会尽力作出自已最大努力,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通过学生自身的内化、重组、操作和交流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以下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分组遵循的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划分后的每个小组都是异质小组,由学力水平、能力倾向、性别等不同的成员组成,成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小组间的总体水平则基本一致。比如分组时,组内有的年轻活跃;好学上进,钻研精神强的;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的;有视野开阔的;有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较强的。而不是简单叫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就是一组,要事先根据学生情况上课时分发卡片形成一个小组。这样小组的配合很默契,在分工、合作方面都能收放自如。异质分组的优越性就能体现出来。

1.明确任务

首先理解相关上课内容。每个成员完成自己的任务后,小组集体讨论,对每个内容达成共识后,再分别将答案写在纸上。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时要具体、明确,有针对性。布置时,既有针对个人的任务,又有针对我们小组集体的任务,这样就保证了既对自己的学习任务负责,又相互依赖,关心小组其它成员的学习。

2.充分交流

各自的任务完成后,我们小组开始合作,先指出概念所在处,然后逐一加以解说,其它成员跟随讲解阅读、理解该部分;讲解完毕后,大家又互相提问、补充、交流。经过紧张而热烈的讲解和讨论,大家对概念的相关内容逐步形成了清晰的理解。学生都不约而同地感觉到了收获的充实和喜悦,很快就把自己的答案写了在纸上。

小组合作学习的支撑理论之一是团体动力学说。该学说认为,同辈团体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现实因素。实际上,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学生——同伴群体关系的环境之中的。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有力。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儿童健康的认知发展和社会化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事实上,与同伴的社会相互作用是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化赖以实现的基本关系。”

事实恰也如此,如果是由老师一人给学生讲解,或让学生独自完成学习,教的人和学的人都会较累,而且学习效果并不见佳。

还值得一提的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老师一直在各组间穿行,除答疑外就是不时地鼓励大家。

3.展示成果

任务完成后,让学生通通移动座位,大家紧紧地围坐在教室前面,学习形式是先由个体讲叙,按完成任务时间先后,谁完成的作业谁来讲叙。每个学习者讲完后,其它成员提问、讨论,老师则解释、补充。

每个学习者的成果都被粘贴在墙上,每个学习者都要上台讲解。这个过程是学习者学习的过程,通过它,大家在不长的时间内就学习了一部分教学内容。这个过程,也是小组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的过程,它展示了小组个人和集体的学习成果,也等于是对小组个人和集体的学习成果进行了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实则上是利用每个人对自尊的需要,对求得他人欣赏和认同的需要,是表现欲望得到满足的需要。

及时反馈

上述过程结束后,老师要求学生各小组讨论,对内容进行小结,并发表自己对其的看法。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已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讨论得很热烈。之后,大家纷纷发言,表达对教学内容的个人见解。

这一步,其实是要求学习者回顾自己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批判性思维。问题是开放性的,不存在唯一答案,学习者可充分发表意见,接受合理的解释,重要是讨论和倾听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收获不小

学生的收获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愉快体验中,认识到了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决不仅是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教师认为有必要时就让学生一起讨论讨论了事。分组的方式方法、布置任务的方式和目标、教师在其中的角色定位、学习过程中的调控方式、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等问题都很重要。

经过体验、理解和反思,这些问题在学生脑子中也逐渐清晰起来,颇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总之,我们的教育要从小开始就重视创造性教育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重视快乐学习;重视个体化教育;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真正培养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创新型人才,使我们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本文参考文献和文章:

[1] 美国基础教育学习负担改革动向,(J)马德益,《教育情报参考》2007年第7期

[2] 当代美国中小学教育现状与趋向,李双,2006-12-9,心情驿站优势网

[3] 对美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与思考叶德卫

««»»«»

第二篇:目标定向合作学习课堂模式

思想品德“目标定向、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

结合目标教学法、洋思中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山东杜郎口的“三三六”教学模式、“271高效课堂”等,先确定出适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目标定向、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现介绍如下,请学科室成员进行试验,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请进行记录,及时作出改进和完善。

一、教学模式名称:“目标定向、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

二、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及教学模式简略图示:

(学生向目标方向运动的机制(主体)→)

目标认定→前提测评→导学达标→达标测评→目标回顾,课堂小结

(教师的活动与手段(主导)→)

三、教学模式解读:

1.目标认定(时间安排1分钟左右)

⑴定义:教师根据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出示(以口头表达或板书形式)学习目标。

⑵功能要求:①为学生学习指明方向;②暗示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③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④从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提醒学生学习用功的着力点,强调学习内容中应注意的问题。

⑶呈现学习目标:①目标的认定以思想品德学科课程目标、教材教学内容、云南省思想品德学科学业水平考试说明为依据;②目标的认定要以学生学情为依据;③目标的叙述要求一是要规范,要求明确,忌模棱两可;二是目标的叙述要有利于教学操作,符合功能要求,忌空虚的或拔高或降低的陈述要求。④师生均要熟悉目标要求,并树立努力在教和学活动中完成目标要求理念。⑤以“问题+要求式”呈现(如:记住常见的基本情绪有哪几种;知道为什么说情绪是把双刃剑等)。

2.前提测评(时间安排5分钟左右)

(1)定义:教师根据认定的教学目标要求,通过口头提问学生回答;或书面问题陈述等形式,对学生学过的知识,特别是与新学内容相关联的知识进行测试检查。

(2)功能意义:①承上启下衔接作用。通过测试学过的知识,让师生了解到学过的知识还记得多少;有利于督促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的复习巩固;②为新学知识做好知识的储备准备;③有利于完整知识体系的构建。④激发学生新课知识学习的求知欲(或有利于新课学习动机的激发)。

(3)形式:①口头提问学生回答。在教师备课时,根据要上的新课内容,学生要学的知识,教师设计好几个与新课学习联系密切的已经学过的知识的几个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要求学生回答。(如:八年级下学期要上新的法律知识前,教师可先准备几个七年级学过的法律基础知识,作为前提测评问题)②书面问题陈述训练。一是教师在课前打印或复印好问题,新课前发给学生当堂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完成后及时通过交叉批改或对改、或教师公布答案学生自改,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测评情况,进行强调、点拨,准备为新课学习搭桥铺路。二是如果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将要求学生完成的前提测评内容制成课件进行播放展示,要求学生准备活页纸来做,为节省时间,可以不要求学生抄写题目,直接要求学生标清题号进行书写,做好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实物展台,让学生进行展示介绍,教师加以肯定、评价、认可。然后,“引入”新课。③创设情境形式。教师通过故事、播放影视、描述事件等形式给学生,事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听完、或看完所创设的情境后,按教师的要求回答问题或要求学生提出问题,为新课的学习做准备。

3.导学达标(时间安排25分钟左右)

(1)定义:在学生对所认定的目标进行自主和合作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互动形式,根据思想品德学科特点,根据学生自学成果状况,采取各种教学手段措施,引导学生实现学习目标。

(2)功能任务:①学生对认定的目标进行自主独立或小组合作自学(一般在课内进行,特殊情况下可在课外进行。)教师及时对学生自学进行点拨指导,及时掌握学生自学进度,及时检查自学成果。②学生讨论交流展示自学和合作学习情况,教师及时根据学生讨论交流展示的的情况,做出落实目标到位的教学完善措施。③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再进一步对认定的学习目标再学习,教师对学生学习落实认定的目标采取对应的措施方法再引导点拨。④教师结合目标学习,准备适当的练习,使学生对学习的目标知识得到巩固、理解、拓展,并加以内化。

(3)措施和实施要求:①建立学习小组,加强对学习小组的规范学习指导:包括独立自学、合作学学习的方式、讨论交流的方式、展示发言的要求、小组成员的分工等;②建立学习小组的评价机制;③建立思想品德导学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配合导学案进行独立自学或合作学习;④精心选择和合理使用教辅资料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⑤善于通过交流、讨论、辩论等方法理清所学习的知识思路;⑥根据学科特点识记基础知识、基本概念;通过比较、归纳、整理方式,将新旧知识的联系起来构建知识体系;⑦重视模仿、逐步提升的方法解决与例题相似的作业,教师加强模仿、提升的指导及训练;⑧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及认定的目标,对学生有效安排听说读写训练、解题训练、审题训练,并指导学生注重对常规题和典型题的收集、把握解题思路。

4.达标测评(时间安排13分钟左右)

(1)定义:围绕认定的学习目标通过书面或口头形式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2)功能意义:学生对学习成果的检验,对学习成果的肯定;教师掌握达标情况,有利于今后对学生学习的调控;有利于教师对教,学生对学的情况进行查缺补漏。

(3)形式和要求:①口头问答式。教师在备课时准备好问题,在结束完成认定的目标学习之后,当堂有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或当堂检查背记的问题,要求学生当堂展示背记的成果);②书面做题。教师在备课时事先打印或复印好试题,学生当堂完成检测;③借助现成的教辅资料习题集,在教师精选下当堂检测。无论何种形式的测试,都要注重新旧知识的穿插比例,以当堂所学知识为主,一般在80%左右。采用多种批改方式及时批改,及时评价。

5.目标回顾,课堂小结(时间安排1分钟左右)

(1)定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所学目标进行回顾,对重点知识进行强调要求,对存在问题指明改进措施。

(2)功能意义:有利于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将知识体系化。有利于对一节课的成功和不足进行反馈。

(3)做法要求:①在完成达标测评后,对一节课所学的目标进行复述;②师生共同找一节课中值得肯定的做法有哪些,或学的知识有哪些,或有学生介绍学会了哪些知识;或共同找一节课还存在哪些问题;③教师对重点问题做出强调要求;④教师指点学生与旧知识如何构建知识体系。

总之,我的这种教学模式,方便操作,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同时,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其教学效果相当明显。现介绍给大家,你不妨试试。

凤庆县思想品德学科办公室

2013.01.10.

第三篇:初中物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

初中物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含义

小组合作学习,简称合作性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是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组合,以小组共同合作、共同研究、共同经历为特征的学习形式,在课以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教学活动。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一个具有自觉能动性、自主性和独立性的人,是一个对事物有自己独创的思维与见解,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具有社会交往能力的开放型人才。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这类人才的有效途径,小组成员能够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语言、思维及胆量的训练。

(2)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满足论”认为,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最主要场所。学生到学校里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归属。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为每个学生个体提供更多的机遇。

(3)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上课时让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从而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课堂气氛,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另外,合作学习弥补了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间讨论与交流,某方面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帮助这方面学习差的学生,知识技能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4)形成正确的评价,培养良好品质

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参与者不仅充分表现自我,而且在与他人相处中学会接受他人,欣赏他人,取长补短。在评价他人的同时,也接受他人的评价,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及方法

在开展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中,分组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认为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异质搭配的原则。异质是指同一小组的学生在知识、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应该是不同层次的,这样便于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二是男女搭配的原则。就是各个小组内的成员男女比例应基本相同,这样可以优势互补,有效地促进组内的合作与组际的竞争。

a、分组前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主要涉及这几个问题:你最愿意与班上哪四个同学在一组;你的社交能力怎样;物理实验操作技能怎样;是否是单亲家庭;是否是独生子女等。

b、把学生分到小组。首先确定每小组人数大致为4-5人。其次,按照上期物理期末考试成绩,同时考虑男女生比例、调查结果等因素进行分组。每小组一名优生和一名后进生、两名中等生。把调查时最愿意分在一组的4人尽量分开,物理实验操作技能较强的、单亲家庭、非独生子女尽量分开。当然,分组要达到真正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是非常困难的,只能尽量合理。最后小组自己确认或老师委派的方式选派首任组长,同时分设组织员、协调员、督察员,以后每月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充分调动每个组员的积极性,以实现小组角色的互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一个小组的同学两人配对,相邻进行合作学习,每学期对小组成员只作一些微调。实验表明:组员基本稳定有利于小组开展合作学习。

c、定期分别召开小组长、组织员、协调员、督察员会议,既培训交流又收集反馈信息,老师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和寻求改进的方法。会议可先密后疏的方式进行。

四、合作学习的运作形式

根据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要求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合作学习的形式分为课前协作式、课内讨论式、课后研讨式三种。

1.课前协作式

课前协作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前分工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包括准备工作)的一种合作方式。这种方式一般是把总任务分解为几个子任务,由小组里的成员分别承担一个子任务,通过汇总每个成员的子任务来完成整个小组的学习任务,同一小组的成员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内完成各自的任务。比如为了学习某个内容,需要先进行社会调查,以便收集有关的数据,这时就可以将调查的内容分成若干项目,由各小组分别承担进行调查,然后将各小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汇总。

2.课内讨论式

课内讨论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内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合作方式。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可以针对问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仔细地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时还可以进行辩论。在每一次讨论中,小组内的成员有相对明确的分工:记录员、检查员、组织员(组长)、总结报告员等。这种方式一般是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内容。

3.课后研讨式

课后研讨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后进行合作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包括三个方

面:一是指学生围绕课堂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可以延伸的问题在课后分小组作进一步的探讨;二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互帮互助,基础差的同学主动请教基础好的同学,基础好的同学热情地帮助基础差的同学,以达到同一小组的同学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指学生为了了解(或解决)某一问题(比如课题研究),需要进行数学实验或调查研究,通过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五、小组合作学习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引导学生进入角色

要让学生讨论学习,就要让他们有东西可议,以事实为据。而不是简单地在一起盲目地乱侃。因此,教师必须先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比如,我在教授“杠杆的应用”一节时,先复习了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然后告诉学生,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木棒,我就可以撬动地球”。难道他不知道地球有多重吗?他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接着我要求学生互相讨论,各抒己见。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他们有了方向,有了目的,对知识的理解自然会加深许多。同时,也可以营造学生提问、盼望提问并回答的学习氛围。

2.学生阅读教材,并分组讨论

学生进入学习的角色以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分组讨论自学。学生在互相发问的过程中,围绕主题大胆地当、想、说,使学生在学习上从视听为主变成以动手、观察、思考、讨论为主,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潜能;学生能在同一基础上互相提问、讨论、回答,可进一步强化学生积极思维。因为教学的目的不单是要学生学会知识,还要使他们掌握科学的方法,形成创新能力。

3.各小组互相提问,讨论回答问题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学生与学生的思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要让他们全面掌握知识不应只局限于点,而要普及到面。小组之间互相发问,讨论探讨、回答,无疑会使学到的知识较全面的理解。对较有难度的题,小组可以通过实验、讨论完成,也可由教师引导回答,或者由其小组帮助完成,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以利于及时的强化,鼓励。使学生意识到,这完全是自我才能的展示,增强学习,探究的信念。

4.练习、巩固

知识源于生活,而又要回到生活中去,教学的木地不是要学生学会知识,而是会用知识,这也是合作学习的最终目标

第四篇:构建分组合作尝试学习模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精品】

构建分组合作尝试学习模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构建分组合作尝试学习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中山市三角中学赵怀兵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新教育等成为人们探讨的热门话题。我校在进行“双体互促”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过程中尝试采用了分组教学、合作尝试学习的方式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对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起了巨大作用。

一、运用分组合作方式,尝试解决问题

分组合作学习尝试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它把一个班级按学业成绩、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等为依据平均分成若干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教学过程的所有环节都以小组活动为核心。要求学生互助合作尝试探索知识,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由于改变了传统班组教学中以个人成绩为标准,以学生个人为奖励的做法,从而改变了班级成员间以竞争为主的交往方式,促进了组内成员的互助与合作。各小组成员都必须视小组的成功为个人的成功,从而使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要学会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还要关心和帮助组内的其他成员获得成功。其教学步骤基本如下:

资料

第一步教师创设情境,出示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步学生独立思考,动脑动手尝试解决问题,同时自学课本,教师给与必要的提示与辅导。

第三步小组内部交流答案,探讨最佳方案,教师巡视情况。

第四步以小组为单位抽样展示尝试结论。学生自由发言评价,展开讨论。第五步教师简要小结,肯定对的,指出不足,适当讲解,并进行相应的奖励及批评。

在这五步过程中,其中至关重要的是第二步和第四步。合作学习不是尖子生做小老师,中下生当听众的学习方式,而是每个学生积极参与,人人要贡献思维成果,人人既是老师又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独立学习的成果,只靠个别优生唱戏,这样的合作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例如在上初中第一册《〈咏柳〉赏析》这一课时,教师首先提示由“吹面不寒杨柳风”给人的联想时应抓住哪几个关键词并能想象到有何感觉,然后出示《咏柳》诗,并提出问题:每一句分别抓住哪个关键词并是什么大意,你分别联想到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写出来,然后同小组讨论交流,后抽一小组代表提问,其他学生评价,教师小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已初步掌握了“赏析”诗歌的基本方法,从而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最后自读课文,比较与自己的赏析有何不同。学生不但诗歌赏析,而且锻炼了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

二、分组合作尝试学习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1.分组合作尝试学习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

资料

美国心理学家格拉塞通过调查指出,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最主要场所。学生到学校来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归属。分组合作尝试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这种场所和机会,使之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真正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尊严,使之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愿望。

2.分组合作尝试学习为学生主体能动性的激发提供了制度保障 分组合作尝试学习的分组原则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即合作学习小组是由4-6人根据性别、成绩、个性特点、家庭、社会背景、守纪状况等方面的合理差异而建立的相对稳定的集体,以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保证在教学过程中组内各成员的主动参与和互助合作;而各小组的总体水平要基本一致,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公平竞赛的开展。这种原则一方面使得各小组的构成达到合理配置,从而会产生更多的合作性思维、更多的信息输出和输入,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的深度、推理的质量和保持长时间记忆的精确性;另一方面又使各小组牌大体均衡的水平上,增强了小组优胜的信心,促进了组内成员对学习任务和学业竞赛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展。3.分组合作尝试学习为学生主体性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

分组合作尝试学习变传统的竞争型目标结构为合作型目标结构,“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变个人之间的竞争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小组成员有着共同的期望和目标定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极大地消除了对于竞争失败的恐惧,增强了“利益共同体”

资料 的集体荣誉感,从而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动力。4.分组合作尝试学习的生生互动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相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更经常、更亲切、更丰富多采,它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机会,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在分组合作尝试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各自小组中讨论并解答问题,变原来的单纯旁观者为积极参与者,由于学生间原有的认识特点、经验水平的不同,对事物理解存在差异,通过学习合作,将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使学生个体从那些与他不同的观战及方法中得到启迪,有利于学习的广泛迁移。

三、分组合作尝试学习为培养创新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江泽民主席说:“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我们今天的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分组合作尝试学习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途径。

当今世界三大教学理论学派之一的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对创新教学的认知结构描述是:(一)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问题(二)带着问题观察思考(三)解决问题的假设(四)组织材料(五)分析材料,引出结论(六)检验假设。分组合作尝试学习的主要教学环节与此相类似。这种教学方式最大的特点是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既不是“满堂灌”也不是“满堂问”。其教师的活动方式为讲和示(明示和暗示);学生自学的方式为听读说写观思练做;学生互动的方式是互查互议互评;师生的相互活动为谈启研。

而尝试本身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在尝试解决问题资料

时,学生必须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寻求新的问题的答案,有时没有绝胜的把握就需要大胆的设想,这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有了创新的意识,能用创新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也就是学会了如何学习。久而久之,自然就形成了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这是创新的能力的基石。

四、分组合作尝试学习提高了学生的情感素质和思想心理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能力

语文教学是学科教学,只是知识群体的一部分,它和其他学科知识是相互联系、相互交融的。学生分组合作尝试学习不仅仅追求的是语言文字的训练效果,它还追求学习中思维的、情感的、思想的、心理的等等综合效应。首先是激励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受环境的影响,常常会冒出绚丽的火花,然而他们的思维又常常是稍纵即逝的。伙伴之间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安全的、融洽的、自由的环境,为他们积极的思维活跃创造了条件。讨论不同于物品交换。合作学习交换的是思想。必定产生1+1>2效果。

其次是语言的高效训练。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必须动脑、动手、动口,是老师又是听众,无论是从语言信息的提取迅速性还是保持的持久性上,合作学习都比传统的老师讲授要高明得多。合作学习的小组讨论使教学的单位时间效率大大提高,同时每个学生独立地在课堂上表情达意的训练次数和时间都比传统的老师与学生单向教学的问答式要多得多。

第三是促进的情感的愉悦交流。传统教学注重对学生个人的评价,导致学生过分注重个体之间的竞争,而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交往,甚至采用恶性的资料

非正当的方式或手段达到目的,学生的合作意识很差。而合作学***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尽管不同小组之间有竞争),同组学生为了本集体的成功,会尽情愉快地进行情感交流,大家也会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资料

第五篇:数学课堂中学生合作学习模式讲座材料

谈数学课中互动学习

一、互动学的根本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是活动的主题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互动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该是活跃的、生动的、有内涵的学习。

互动学习,就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互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尽、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二、互动学习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进与完善,小组互动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中也不断出现和实施。当然我们也发现,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小组互动学习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其“形”而无其“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组活动流于形式

(1)无效的互动学习。当教学进行到某一环节时(通常是教师的提问无人应答,教学进行不下去时),教师便会要求学生“几个人讨论讨论怎么回答这个问题”。这时,有的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往往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有的学生则利用这个机会说闲话。这样的小组讨论,没有明确的互动内容,显然是无效的。

(2)虚假的互动学习。为了体现小组学习的教学理念(特别是公开课教学时),不顾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把所有的问题都拿来小组互动,导致问题过于简单(课本直接能找到答案),小组互动只是作为形式表现出来。

2.无目的,无计划的互动

有些教师上课伊始便布置互动学习任务。在学生进行互动学习时,有的教师则退至教室的一侧耐心等待,有的教师如蜻蜓点水般在各学习小组间游走。到了教师课前教学设计的时间,教师开始依次听取各组的汇报,汇报完毕,课堂教学活动便宣告结束。因为同学们轮流在学习小组中担当“主角”的缘故,教师的主导作用无意识中被淡化或掩盖,所以更多体现“生生互动”形式的教学极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放任自流,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事实上,由于数学问题的抽象、枯燥、复杂、深奥,学生知识结构和理解水平方面的原因,理想化的小组互动学习往往难以维系,这就需要教师做出适当合理的引导和帮助,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架设学习桥梁,及时调控点拨,把学生的思路引到正确的轨道上。

3.学生间的互动不够主动

小组互动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在小组活动中,由于学生间不同的生活背景、性格特征、学习习惯和成绩,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会影响互动学习的顺利开展。学困生由于还没有养成预习新课的习惯,独立思考能力较差,在新知识的探讨中,往往没有主动地参与互动学习;而学优生由于基础较好,反应快,为了小组得分,往往不顾学困生是否已经明白,就匆匆结束小组互动学习,达不到共同进步的目标。

三、互动学习的实施

1.互动学习小组的组建要科学

教师应根据班内的实际,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其目的是为了在学生的互动过程中做到组内互动、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互动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让学习优良的学生也能获得自信。

小组内可以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互动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互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互动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2.互动学习时机的选择要适宜

(1)当学生个人独立操作时间和条件不充足时,宜用小组互动学习。通过小组互动既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互动的意义。

(2)当学生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时,宜用小组互动学习。教师鼓励学生之间展开讨论,在适当的时候再给予指导,提供一些暗示、辅助工具或材料,使学生亲身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在数学小组互动学习中,不仅要追求结果,还要强化教学过程中的程序教学,注重内容的落实。即考虑问题的过程,全面、灵活、多解、新意是怎样实现的,特别是强调把注意力放到与该知识相联系的范围去考虑、理解、应用。不仅要注意知识点间的联系,还要注意知识点间的障碍;不仅要考虑纵向,还要考虑横向,这样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真正理解。

(3)当学生提出了解题策略彼此间不统一或有争议时,宜用小组互动学习。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散而不乱,问题却越辩越明,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学生的个性也得到尊重和发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当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仅靠个人的思考不全面时,宜安排小组互动学习。这时,让学生从别的学生那里看到表征和解决问题的另外一些角度,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扩展解题思路。

3.互动学习实施的过程要规范

(1)互动学习的过程设计要符合课标要求。小组互动学习探讨的问题一定要明确,能符合学生的身心需求和知识能力,紧紧扣住课程标准,从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度目标入手,设计出明确的活动要求,切忌模棱两可。

(2)互动学习的内容要精选。教师设计的内容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互动学习。不提出过于简单,不假思索就能解决的问题。同时小组互动学习要经常进行,但并非每堂必要,要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学生实际而定,一般一节课最多两个回合。因此互动学习的内容一定要精选,把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或趣味性、生活性的问题,或热点性、规律性的问题作为小组互动学习的载体。对过于简单的内容可以采取讲授法或学生回答的方式进行。

(3)互动完成的问题要有吸引力。苍白、直露、难度过高的问题不可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还要注意问题的情景性、启发性、层次性。其步骤是:教师情景导入、分层次展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记录、小组汇报、补充、教师点评。问题提出后,学生经过一段时间思考,或出现思考障碍,或出现答案不一,此时是开展小组互动学习的最好时机。

(4)教师要在互动学习中起好主导作用。学生在互动学习的时候,教师要巡导,要及时发现学生在讨论中产生的新动向(好的思想方法、新产生的困难、由于突发原因讨论不能继续)。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对互动学习的监控。教师要深入到学习小组中,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对学生在互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注意随时监控互动学习的进程和质量,帮助学生掌握相互互动、交流的方法。

四、互动学习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小组互动学习应与自主探索有机结合

小组互动学习虽然是一种重要的、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万能的,它还应与其它学习方式有机结合,特别是与自主探索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出更好的互动效应。因为自主探索是有效互动学习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小组互动学习离开了自主探索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又要为学生创造小组互动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与人互动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小组互动学习的实效性。

2.有效实施评价策略

(1)以小组集体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传统的教学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热衷于分数排队,比较强弱胜负,这种竞争性的评价是有局限性的,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小组互动学习进行评价时,注重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形成一种“组内成员互动,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互动达标。

(2)教师不宜过多或过早地进行评价。在教学中,学生有时候并不需要也不想教师过多过早地进行评价,他们会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已有的经验和自己的个性喜好来做出对于他来说是合理的、最佳的方法与策略。学生能说的教师千万不要代说,学生能做的教师千万不要代做。过多过早地进行评价会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生思维的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教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小组互动学习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笔者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与互动学习一起成长,去迎接数学教育的新时代。

.谈数学课堂中学生互动学习

黑龙江省尚志市尚志中学闫鸿霞

下载课堂合作学习模式尝试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堂合作学习模式尝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究

    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究 四川省XX市XX区XX中学 XXX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断学习,转变和更新观念。课程改革同时引导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改变。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

    高效课堂自主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高效课堂“自主、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一、小组建设 (1)组间分配: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组间搭配力求做到均衡,无明显差异。组与组间的总体水平差......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打造学习共同体,四步建组: 第一步,科学分组,构建自主管理组织 第二步,培养习惯,营造和谐文化氛围 第三步,建章立规,构筑激励评价体系 第四步,跟踪运行,......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大刀阔斧新课改 全力实践新模式 ——我校“小组合作学习”新模式带来翻天覆地新变化 今天,漫步在县第一初级中学的校园,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群青春奔放、个性张扬的学生和一......

    高效课堂学习模式

    华堡镇中学高效学习模式 预习板块:1.预习目标2.预习内容及方法3把不理解的内容标示出来4.预习检测 课堂板块:1.学习目标 2.学习新知(层层设计问题,引领课堂教学)(1)激发学习兴趣(2......

    音乐教学合作学习的尝试

    音乐教学合作学习的尝试 山东 胶南市实验小学 陈 菲 去年在四年级二班上音乐课时,我像往常一样带好录音机走进教室,一到门口就有几个同学围上来:“老师,我们六个人一起为歌曲《......

    小组合作学习作文教学尝试

    小组合作学习作文教学尝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作、探究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以便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我在初一尝试了“预习——质疑——讨论——反馈”的四......

    生物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心得

    生物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心得 【摘要】差异教学思想指导下的小组合作学习,以学生的差异为依据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互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