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义务教育体育体会2013--1
学习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意见的体会惠农区回民学校陈学琪 体育与健康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在强调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在保证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和设计课程内容,有效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基本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
(一)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教学组织形式。
1.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组织形式有大、小单元相结合教学组织形式、发展学校体育特色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组织形式、全面发展身体与发展专长相结合教学组织形式、学生体能素质与兴趣相结合教学组织形式、体艺相结合教学组织形式和“2+1”教学组织形式。初中一、二年级可以按照课程标准水平四的要求,完成各个运动项目的学习内容,初三可以结合体育考试的项目,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由水平四向水平五发展,进行选项教学。
(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形式。
体育教学流程是完成课程目标和任务的重要表现形式,各种教学安排均为了更好的达成课程目标。教师可以选择各种教学形式,把教学目标转化成参加学生学习的目标。教学流程应根据课的目标、内容、学生实际灵活设计,因课而异。以下的教学形式供教师在教学中参考。田径及球类的教学流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体会---讲解示范—分组练习(自主、合作、探究过程)---游戏或竞赛—素质练习。
在教学中应该把体育技能的讲解示范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动作技能的过程中,身体得到不断的发展,学生逐渐的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
初中学生的健康教育可以结合体育教学内容,也可以利用雨天体育理论课中队学生开展有关健康知识的教育。
(三)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学实施。
1.坚持按照体育与健康教学常规上课。认真做好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各项工作。每个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四备”,即备教学目标及教材内容、备学生技术技能及体能素质水平、备体育场地器材、备自己的技术、技能及教学方法。
2.坚持以目标引领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目标选择与学生兴趣、水平相适应的学习内容,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及水平选择学习内容(在教学目标范围内),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形成动作技能,发展心理与社会适应能力。
3.坚持在发展学生体育技术、技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锻炼、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针对
性的技术教学,使全体学生了解和掌握动作的技术细节,掌握动作技能、科学锻炼方法和与生活相联系的身体防护方法及能力。
五、教学评价与管理
(一)教学评价内容。
1.学生的学习评价包括几方面:《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育教学成绩。体育教学成绩包括技术、技能、学生的考勤、学习态度、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综合评定。评定时注意与学生的进步情况相结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允许学生在单元学习内容中自己选择技术、技能的考核内容。
2.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包括教学设计、说课、教案、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分析等方面。
(二)评价的主要方式。
1.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包括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评价内容的组合中,测试结果可以单独作为评价成绩,也可以作为学习评价中的体能素质部分,和学生考勤、技术、技能及自我评价及教师评价相结合构成学年的整体评价。
2.教师的评价方式主要采用教师自我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学生评价和学生成绩分析等多种评价进行。
第二篇:体育学习体会
“千课万人”体育培训心得体会
十二月十九日我们体育组一行两人参加了维持三天在杭州举行的“千课万人”体育培训活动。这次活动主要以讲座为主,虽然没有公开课,但每位教授讲的都十分精彩。下面我就和我们学校有关的话题和各位领导老师们分享一下。
本次学习让我最记忆犹新的就是课堂常规教学,怎么样上好课已经不是当下的问题,能让学生真正喜欢、融入到课堂上才是关键。我记得一位教授讲了这样一段。他说:“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各大城市中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农民工子女数量的剧增,民工子弟小学也就此应运而生,此类学校的教育状况也倍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以上海市浦东新区10所民工子弟小学的体育教师、学生及其学生家长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全面调查了浦东新区民工子弟小学体育教学开展的现状,研究分析其间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从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深层探讨了民工子弟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有效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民工子弟小学体育常规教学缺乏正规化。(2)民工子弟小学体育教学模式落后单一。(3)民工子弟小学体育师资力量薄弱。(4)民工子弟小学体育经费投入不足、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严重匮乏。(5)民工子弟小学体育教学整体地位相对卑微。提出的发展对策为:(1)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构建体育管理—教学体系,健全管理部门体育支持系统;打破校际交流屏障,共享优质体育资源;加强正确体育观念宣传,营造和谐的舆论支持的三方面建议。(2)强化学校体育教学管理,优化体育文化环境:包括规范学校内部管理;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素养;扩展体育教学外延,拓宽体育文化接触面的三方面建议。(3)改善家庭内部环境,牢固家庭支持地基,包括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两方面的建议。在讲完这段话后,教授接着提了个问题,如果学习一项技术动作,很多学生都能掌握,极少数掌握不了,你会怎样?很多老师都做了回答,有说让他们多练习的,有说个人体质不同,掌握不了很正常。最后教授总结了一下,不管什么样的学生我们老师一定要讲究方式,就算你想让他比别的同学多练习,也要让他自愿去练,这样才能达到大家想要的效果。所以你的态度和讲话方式就尤为重要。此时再结合平时课堂上的自己,感触颇多!
第三篇:学习《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南》体会
学习《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南》体会
《指南》就学校课程管理、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管理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三十六条指导性意见。在“课程管理”章节中,特别提出了“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让每位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能较好掌握两项健身锻炼的体育技能与一项艺术技能”等要求。在“教学常规管理”章节中,则强调关注教师备课的规范性、有效性、研究性和创新性。在“教师专业发展管理”章节中则指出“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和年级组等教师研修组织,要在履行管理职能的同时,突出研修功能,建立教育教学问题的发生与解决机智,构建对话、合作、反思、共享的研修文化。”
通过逐条的学习,老师们进一步认识到教学常规的重要性,《指南》细化了教师的每个教育环节,为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要做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指南》,时时刻刻用《指南》指导自己的教学,关心每一个学生,特别关注后20%的学生。在课堂教学和作业指导中,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促进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要特别关注后20%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缺陷,真正让每位学生都获得最好的发展。
在具体的讨论中,我组教师们还针对在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分别阐述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所产生的困惑。在热烈的讨论中,老师尤其对“优质的劣生”这个问题感到最为困惑。何谓“优质的劣生”呢,就是经常听到老师们说,这个学生智力不差,可是就不愿意做作业,上课爱做小动作,不认真,导致学习成绩比较差;也听到老师说,这个
学生成绩不怎么样,但是劳动很积极;也有的说,成绩比较好,但是不爱劳动,或者不愿意和同学交流等许多问题。在这些学生的身上我们都能找到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我们也肯定能找到不少优点,在现在的教育情况下,我们该如何掌握呢?《指南》就给了我们具体的方
向。如在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通过学习《指南》,让我们对教学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明确了提升学校的科学管理和科学育人的前进方向。有了新的教学思路,对今
后的教学工作有了新的规划。更对学校的未来充满信心,充满期盼。
第四篇:1学习新课标体会
学习课标新理念 把握数学教学新方向
——学习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在第九周的教研组会上吴副校长带领我们学习了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以及之后的认真自学。使我进一步认识到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同时深刻领会数学新课改精神,为我在今后有效的进行数学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下面就谈一谈这次学习新课标的几点体会:
一、重新认识数学教学的本质
▲简单认识:教师教,学生学。
●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教学是一种传授社会经验的手段,通过教学传授的是社会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模式、图式、总的原则和标准。这是一种侧重于传授内容的总体叙述。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是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或知识体系循序渐进的学习来提高学生正在学习中的理解、转换和迁移能力。这是侧重于学生获得发展的叙述。
●1983年激进的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冯.格拉色斯费尔德(Von Glasersfeld)指出:我们应该把知识与能力看作是个人建构自己经验的产物,教师的作用不再是讲授“事实”,而是帮助和知道学生在特定的领域中建构自己的经验。这种“建构”观点推动了现代教学的发展。
●在我国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的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的发展”。强调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
(1)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 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数学活动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
(2)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数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着数学教材这一“文本”进行平等“对话”的过程,依此来实现课堂中师生间的互动。学生是学习
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3)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促进了学生的发展(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
二、重新认识教学中的静态因素(教学内容)
一是教学内容,多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和应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才能有益于学生发现,理解,探索和应用数学。注意从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数学的教学内容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这样的引入,贴近学生的生活,沟通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的确就在身边,现实生活的确离不开数学,从而消除了对数学的陌生感;二是强调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使学生有权选择他们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数学能力;三是内容强调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都是具有不同兴趣,爱好,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我们要承认这种差异。然后因材施教。
三、重新认识教学中的动态因素(教师与学生)
1.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现有的数学大纲重点是对教学作出规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若干建议,使教师更加关注数学知识点,关注学习的效果,忽视学习过程与方法,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师的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教师、课本为中心,过度练习,学生很少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获得知识与发展,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这样的数学课程下,学生的情感是被动的、缺乏自信的,不是自主探索的,也谈不上合作学习。学习的数学知识更多的是结论的知识,更多的是数学的技能和技巧,缺乏应用价值。
●新课程标准最显著的变化是教育的目标与重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原来的侧重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
●新数学课程改革很重要的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得学生的学习是基于主体的、积极的、有自信的、主动探索的、集体合作的基础上,获得过程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才是具有应用价值、终身有用的知识。数学课堂教学是实现新数学课程理念、改变学生学习状态的重要途径。
(1)关注学生的情感——能够积极地并且是自信的学习数学,是学生学习状态很重要的标志。新标准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教师在实施心得
数学课程时,应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尽可能以他们乐于接触的、有数学价值的题材,如生活中的问题、有趣的数学史实、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等,作为数学学习的素材。这些素材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与解决问题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发展学生收集处理数据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是本次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
2.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
(1)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灵活选择教法
新课程标准的五大基本理念之一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并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尤其是那些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同样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而非岐视,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教材中设计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讨论”、“观察”、“试一试”、“做一做”等问题,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成员的安排上优、中、差各级知识水平学生要合理搭配,以优等生的思维方式来启迪差生,以优等生的学习热情来感染差生。在让学生独立思考时,要尽量多留一些时间,不能让优等生的回答剥夺差生的思考。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可另外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数学成绩。因此教师要深入、全面地学习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通晓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才能目的明确、方向集中地钻研教材,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分散难点、突破疑点,从而得心应手地驾弩教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
(2)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
在新的课程标准的理念中谈到:数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室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让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它实际上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在学习中对学生提供经验和帮助,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教师要想方设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适当地给予一些建议,老师要向学生提供经验,帮助他们进行判断、检查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提醒他们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深思熟虑地、周全地统筹学生活动。教学中可让学生充分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会变得开阔,富有独特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逐步由过去的“学会”向“会学”转变。例如《三角形的面积》这节课我就采用了先猜想~论证~归纳教学过程。这样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培养合作精神,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3)教学中教师要进行多元化的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
新课标指出:“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全面、多元,多用激励性评语。要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允许学生犯错。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每个学生的基础是有差异的,学习数学的进程也会有差别,如果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评价学生的学习,必然要制造出许多的失败者。因此,评价要因人而异,不要用“同一把尺”,要注重评价个体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帮其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我们时时刻刻把学生放在首位,努力充实自己,让学生爱学、乐学,必定会获得教学上的进步。
在新课标的学习与实践之中,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冲击着站在课改浪尖上的教师们。我们曾经困惑,不知所措,但通过学习,我们又会新的姿态站在教育前沿。无论遇到多大的艰难险阻,我们紧跟着新课标、新理念,才不会迷失自己的方向,切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第五篇:学习弟子规体会1
学习和践行《弟子规》 实施精细化管理
----学习《弟子规》体会
开学伊始,长春市和朝阳区教育局号召全市中小学生学习《弟子规》,我校抓住这个契机,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和学生认真学习和践行《弟子规》,从严、从细、从实狠抓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具体作法如下:
一、学习《弟子规》,树立科学教育观。
孔子《子路篇》讲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首先要带头学习《弟子规》,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树立科学教育观”。《弟子规》中讲到“兄道友,弟道恭”,同事之间就应该像兄弟姐妹一样和睦相处,要互相尊重。全体教师要团结合作,发挥集体的力量,互帮互学,共同提高。“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告诉我们同事之间、师生之间偶尔有些小误会和不理解在所难免,但是在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不要以讹传讹,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时,更不可以任意传播谣言,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见人善 即思齐……”看见同事的优点或善举,自己要立刻想到学习看齐。
二、学习《弟子规》,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活动。
1、学习《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教育教学当中,要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开学以来,我校依据学校实际情况,从最实际最有效出发,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比如充分利用好班级黑板报、学校宣传栏、校园广播等舆论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学习《弟子规》教育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弟子规》氛围;通过展现经典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等活动,营
造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校园文化新风尚。
同时通过早读、墙报、班会课以及个人演讲等各种形式推进《弟子规》教育活动在45中校园的践行。使学生学会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在校尊敬老师、遵守纪律等文明礼仪道德规范。要从小处着手,狠抓教学常规工作,努力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弟子规》,要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创建和谐校园。
2、参加《弟子规》专题讲座。
今年五月,我校组织班主任和部分教师参加了朝阳区教育局举办的钟茂森教授传统文化讲座,聆听了三场钟教授《弟子规》的研习报告,钟教授用他自己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动事例为我们讲解了他对《弟子规》中的《孝经》、《礼》等传统思想的理解,特别是在行动方面做了规范。在当今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的时候,要想家庭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和谐,学习《弟子规》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我们为人师表的教育工作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大职责,任务就更加重大。因此,我们必须首先学好《弟子规》,学习《弟子规》中的《孝经》、《礼》等传统思想,以此来规范我们的行为,提高我们的修养,从我们身边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时时、处处做好学生的表率,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学生如何做人。使得大家都能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能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能变成和谐的世界;也只有这样,我们人生才能幸福。通过这次学习,使老师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洗礼,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他们将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以身作则践行《弟子规》,把爱传递,为构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三、践行“弟子规”实施精细化管理
在深入学习《弟子规》教育活动中,我校组织学校教师认真学习实践《弟子规》。通过深入学习,自纠自查,我们认真总结我们在上一学年工作的成绩与不足,在不断总结学校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我校进一步明确今学年工作改进的方向,结合我校目前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学习、践行“弟子规”为契机,在教学常规管理上实施精细化管理。要求全校教职工都要把本职工作做到位、尽到职,对工作负责,对岗位负责,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以精细化管理促进学校健康发展,促进学校管理迈上新台阶。
践行“弟子规”,就是要以《弟子规》为德育指导思想,从严、从细、从实狠抓学校管理。为了使精细化管理能够深入落实,我校制定出学校精细化目标管理措施。第一、树立精细化管理意识。全校师生确立精细化的理念,认识到精细化管理既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又有利于个人改变做人做事的不良习气,通过排查教学上粗放、盲目的现象,努力营造精细化管理的氛围,建设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第二、完善规章,严格管理,强化考核机制。开学以来,我校在教育、教学、后勤三大块制定精细化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各类考核细则。严格管理流程。实行领导干部轮流值日制度,认真做好教学常规及后勤工作检查,坚持科任老师上课登记制度,每日做好详细记录,及时总结,及时表扬先进,鞭策落后。在执行制度和考核考绩上严格按照各类考核细则执行,杜绝人情分、原因分。绝不容许打擦边球,也不容心存侥幸。第三、强化学生管理,认真抓好落实。组织学生讨论制定班级创争规划、个人创争规划,塑造和培养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
一学期以来,我校学习、践行《弟子规》、实施精细化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首先是学校管理的两个转变:一是由经验型向制度型转变,二是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其
次是学校精神面貌的变化:包括教师教学热情热情的变化和学校领导的服务变化。第三是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如在认真学习了“路遇长,疾趋揖”之后,学生在路上遇到长者、老师总是主动打招呼。而且,自开展学习《弟子规》教育活动以来,我校学生变得越来越讲文明礼貌,逐步养成了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爱护公物,爱惜粮食,讲究卫生,关心同学,团结友爱的良好习惯。学习方面也特别变得特别勤奋,以前个别同学做事总是拖拖拉拉,漫不经心,上课无心听课,作业潦草完成,总是令父母生气,让老师操心,自从老师教育他们认真对照《弟子规》“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的教诲后。他们深有感触,认真反省自己的行为,慢慢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特别对不起养育自己的父母,对不起对自己寄于厚望的家人。在行动上变得自觉地希望通过学习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晨读课堂,书声琅琅,有《弟子规》一路相伴。“教无定法,但有良法”,管理也有良法。我校在深入学习、践行《弟子规》活动中,树立科学教育观,提出以《弟子规》为德育指导思想,以精细化的管理制度优化我校的管理品质,提高管理效能;带领全体教师开拓进取、全身心致力于学校的发展;做到学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人文化,促进学校管理迈上了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