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了解初中学生学习方法的现状
为了解初中学生学习方法的现状,分析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寻求高中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的相关规律,本文对高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考试、课外阅读、课堂小结等学习方法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初中学生还没有掌握适合独立学习的学习方法,教师有必要进行学法的具体指导,开设学习方法课。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好功课、发展才智的重要条件。中学生由于年龄特点,掌握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为了研究初中学生学习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我们对中学生在学习方法进行了抽样调查,现报告如下:
一调查目的1、了解中学生学习方法的现状;
2、分析中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
3、寻求中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的相关规律;
二调查对象
从高中三个年级中各抽4个班,共2400名学生。
三调查方法和步骤
调查采取问卷和谈话法。问卷采用学生问卷。谈话法是由实验教师对本班三类不同学习品质的学生进行抽样。
四调查结果
1、预习情况和方法
调查显示,37.5%的学生很少在课前自觉预习;而30.4%的学生能够
在老师布置预习;最后剩下3.6%的学生不预习。课前预习是保证一节课能够顺利进行以取得较高听课效率的前提。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老师还需将课前预习规范化,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
2、课堂听讲情况和方法
调查表明,教师讲课枯燥是造成学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因素,占整体的35%.由于教师讲课的水平普遍不高,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所以调动不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有各种不同的听课方式.从整体来看,学生听课时思维不够活跃.影响了思维能力的训练.所以为提高教学效率,要求教师严肃课堂纪律,提高知识的兴趣性,活跃课堂气氛。
3、课堂记笔记的情况和方法
学生记笔记方法的调查情况.调查表明,记笔记的方法是随年级的变化而变化的。高一学生习惯于抄板书,高二和高三学生开始转向记重点,但采取全记的比率还较高.确实有一部分教师习惯于写板书,也要求学生抄板书,这不仅影响了教师的讲课思路,也影响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上不能通过眼看、耳听、动手、动脑和口答等交替使用大脑皮层兴奋域构成多通路的联系,阻塞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对较难学科应该以听、想为主。
4、做作业的情况和方法
课外作业是巩固知识,应用知识和训练技能的一种手段,应该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对作业的认识不尽相同,有的学生把做作业当成一种学习的需要,也有的当成一种负担;有的学生做作业的速度较快,也有的做作业的速度较慢,有的学生做作业产生一种愉快的内心体验,也有的完不成作业心理出现一种无形的压力。因此,学生都在寻求做作业的窍门和路子.但是,仍然存在抄作业和完不成作业的现象。统计表明,“先做作业后看书”的方法与学习成绩相关很高。原因是学生先做后看书能够发挥学生独立思考、自检学习效果的作用。特别是当学生遇到难解题时,还可引起学生对解疑的需要,促使他有针对性地去看书,一旦从书中找到解题的思路、做法和答案,便成为学生终身难忘的经验和知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并学会应用知识的方法。
统计表明,学生抄作业或完不成作业与学习成绩是负相关状态,这种情况大都属于差生。
我们从12名优秀学生谈话中发现,他们多数都采用“先做后看书”的方法。他们说:“当我们做不来时再看书印象深”。还有一部分较好的学生边复习边做作业,他们说:“我先看懂书,弄明白道理后再做作业,这样速度快。”他们采用的方法虽然不同,但根本的一条是必须独立完成作业。
5、复习方法的情况
上课能够听懂老师所讲的知识点,未必能够达到对知识的长久把握,所以,课后的巩固复习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笔记是一节课对教师教学重难点的缩影和高度概括,良好的记笔记习惯也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方法的必要环节。
6、课外参考情况
学生能否主动有目的地参考课外资料,是促进所学知识深化和培养自学能力的因素之一。而会不会有选择地进行参考资料的学习,则反映了学生素质的差异.统计表明,学生不参考任何书籍的做法与学习成绩相关也很低.因为完全靠书本是开阔不了学生的眼界,而是限制了学生的知识面,阻碍了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所以合理地选择参考资料,独立自学一些材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自学的能力。对此,我们教师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地选择参考书。
五调查总结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多数中学生仍停留在教师所要求和布置的,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学习状态,学习的被动性较强,他们主动学习和探求知识很不够,还没有掌握适合独立学习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的被动性,表现在学习方法上主要是死记硬背。他们上课抄笔记,课后抄作业,复习考试按教师指定的背课本和笔记,还有许多学生大量地看各类题解,这都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发展,他们的学习缺乏独立性,离不开老师这根“拐棍” ;而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又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由于中考指挥棒的作用,特别是在高三,学生被迫在课上课下大量做练习,重复性的无效劳动占去了很多学习时间,负担过重,这就显得学习被动和方法过死,严重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高中教师中的强制性措施过
多,教学中忽视对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不能不是个重要原因。它造成学生心理不平衡,使学生失去了学习主动性。
调查也表明,优等生的学习方法比较灵活,有较强的主动性和适应性,他们能够根据自身的和学科的特点选择较为适合的学习方法,能够自己进行独立钻研,掌握了一订的学习主动权和自学方法,因而学习效果也是比较好的。
调查还表明,在学习过程的各个学习环节上,凡采用具有独立学习特点的学习方法,与其学习效果的相关程度都很高。但是,不同年级的相关点是不同的,它反映了不同年龄段学生自主能力和自控能力的不同。因此,对于中学生,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教师有必要进行学法的具体指导,要开设学习方法课,引导学生寻求合适的学习方法。教师进行指导时,一定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和学生心理发展程度,有针墩性地进行具体指导,切忌搞统一的模式。根据这次调查报告能够对中学生的学习方法有一个大致理解.
第二篇:初中学生学习方法1
初中学生学习方法
学习要有科学的方法,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因素很多,例如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教师与家长教育水平高低以及教育方法是否得当,校园小环境与社会大气候的影响以及智力、能力强弱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想学;二是会学。
什么叫学习方法?就是学习时采用的手段、方式或途径。
学习要有科学的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又在哪儿呢?近几年,研究者对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邀请其中成绩拔尖、学习有法的同学多次开座谈会,让他们介绍学法,总结经验,探求规律。大家倾向一致的意见是:每天六节课中的新授课,都要按照 :预习——上课——整理——作业这四个步骤组成的环节滚动一次。一个章节结束,都要进行系统复习总结这一步骤,使每课时的小环环环相扣,形成整体,不仅如此,他们在每个步骤上都有许多具体做法和严格要求,对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也都有得力的措施。把这些做法、要求和措施集中起来,把前四个步骤称为环节,构成完成每一课时的学习不可缺少的四环,加上最后一个步骤,合称“四环一步”。按照这一过程去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按每一环节和步骤上的科学方法去做,就称为“四环一步”学习法。
学生学习过程应由每一课时的四大环节加上阶段系统复习总结这一必要步骤组成,“四环节”以上课为中心,每天必做;“一步”按章节,分单元进行。四环节一步骤节节相连,步步相通,构成了学习过程的有机整体。运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符合中学生掌握知识的心理过程,又与教师教的过程相配合,相辅相成,浑为一体,符合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
第三篇:为了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
为了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分析社会实践教学对大学生的影响,我们组织实施了河南省大学生社会实践状况调查,采用典型抽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走访了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财经学院、河南农业大学、中原工学院、升达大学等9所高校,发放调查问卷1500份,经整理得到有效问卷966份。调查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接受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接受调查者的年级、性别、是否学生干部以及所学专业。第二部分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基本情况的调查。该部分共设14个问题。从为了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分析社会实践教学对大学生的影响,我们组织实施了河南省大学生社会实践状况调查,采用典型抽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走访了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财经学院、河南农业大学、中原工学院、升达大学等9所高校,发放调查问卷1500份,经整理得到有效问卷966份。
调查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接受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接受调查者的年级、性别、是否学生干部以及所学专业。第二部分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基本情况的调查。该部分共设14个问题。从社会实践的参与状况、组织状况、实践效果和满意度,以及对待社会实践的态度等方面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
·社会实践参与程度还不够高
调查数据显示,有20%的大学生从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社会实践。随年级的增长,没参加过社会实践的比例逐步下降,这是符合实际的,但在大四的学生中仍有9.9%的人未参加过社会实践,在大三的学生中也有15.4%的人未参加过社会实践,这一比例偏高。
调查数据显示,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覆盖面较小,使社会实践的组织频率远远大于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次数。目前,大学组织本科生社会实践的频率平均是每年两次,即利用寒暑假组织较为正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一年3次及以上的也占较大比例。照此计算,大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社会实践次数应达到8次以上,远超过调查数据显示的以2次为主的社会实践次数,这说明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覆盖面较小,并非所有的学生均能参加。
·实践内容和收获有一定局限
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仍以“三下乡”等集中实践为主,着重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而忽略了对大学生操作能力、沟通能力的培养,更缺少专业能力方面的培养。调查数据显示,68.1%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为社会认知,而专业认知和专业研究类的实践则仅占23.7%。
从社会实践的作用来看,65.6%的学生认为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明显收获,48.5%的学生认为在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方面有明显收获,仅有23.7%的学生认为实践活动加深了他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部分学生对实践的意义认识不足
调查发现,尽管有50%以上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非常必要,但仍有42.9%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有一定的必要,但并不是不可或缺的,这种观点体现出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近1/3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对自己没有什么影响。社会实践影响最大的两个项目是评优评先和综合评分,这说明学校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程度没有硬性约束,总体来说,社会实践对学生个人的影响较小。
·实践活动缺乏有效指导和管理
社会实践需要充分的事前准备,同时需要完善的事中管理,以随时调整实践方案,最后还需要及时进行事后评价,以总结经验教训,将在实践中获得的感性知识及时上升到理性认识,以达到丰富知识存量、改善能力结构的目标。然而,仅有21.5%的社会实践具备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环节,大多数社会实践仅具备其中一个环节。
仅有5.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了专业教师的指导,绝大多数学生的社会实践是自己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的。这一方面说明了社会实践的内容绝大多数是与专业无关的,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没有充分利用教师这一大学的优势资源。
·与大学生对实践的期待有较大差距
50%左右的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状况的评价是一般,即有一定的收益但没有突出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年级的升高,综合满意度呈下降趋势,至大四阶段,综合满意度已下降至临界水平以下,说明社会实践的开展与大学生的期望之间有较大差距。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知识在不断增加,对社会实践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明确,而社会实践的组织、内容、方式却往往是一成不变的,学生从年复一年的社会实践中,没有获得更多的收益,于是造成满意度下降。
各级主管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当代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走出“精英实践”组织模式,逐渐走向“大众实践”的发展道路。
树立大社会实践观,使社会实践日常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的扩大,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应该仅仅是寒暑假集中的、突击性的活动,而应该与大学生志愿服务、勤工助学、教学实习、挂职锻炼、社区共建等各类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树立广义的实践观,使社会实践活动日常化、思想政治教育经常化。在已有的教学、科研、实习、传统教育、社区服务、勤工助学等类型的基地的基础上,要根据国情、省情、市(地区)情,结合学校实际,不断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模式、功能,不断拓展社会实践的活动领域。
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体系,使过程规范化。社会实践的目的是培养人,必须以教育为根本出发点。既然是教育,就应该遵循教育规律,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社会实践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将其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和管理之中,加以科学的管理,确保师资健全、时间合理、评定规范、经费充足。要变短期活动为长效教育,变临时考核为规范管理。着力加强组织引导,把社会实践与就业结合起来,与单位选人用人结合起来,与服务西部、建设西部结合起来。同时,积极探索、完善基于研究性学习的社会实践教学新模式,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建立实践基地,使社会实践阵地化。社会实践要发挥其教育功能,达到知识与实践的统一、校内和校外的结合,阵地建设是不容忽视的。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要在树立大社会实践观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夯实基础,着力完善社会实践保障体系。制定优惠政策,在企业、部队、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从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形式多样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长期坚持,使学生受锻炼,当地(企业)见效益。同时,要改变传统观念,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多渠道宣传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努力寻求地方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加强队伍建设,使社会实践专业化。社会实践要想做得更扎实、更深入,就必须建立一支业务精、能力强、勤思考、善研究的校内外、专兼职相结合的组织指导队伍。在精心组织、认真督导、全面总结的基础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随时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适应时代要求,变活动的简单组织为工作的专门研究,使社会实践常做常新。
完善活动机制,使社会实践持续化。社会实践要达到对大学生进行长期教育的目的,就必须遵循高校与社会长期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特别是以科技服务和扶贫帮困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就是要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实践,回来带着问题开展研究,信息不断线,成果有回馈,使短期实践行为和长期合作联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合作能力。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社会实践考核评价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起科学的评估机制。
社会实践的参与状况、组织状况、实践效果和满意度,以及对待社会实践的态度等方面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
·社会实践参与程度还不够高
调查数据显示,有20%的大学生从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社会实践。随年级的增长,没参加过社会实践的比例逐步下降,这是符合实际的,但在大四的学生中仍有9.9%的人未参加过社会实践,在大三的学生中也有15.4%的人未参加过社会实践,这一比例偏高。
调查数据显示,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覆盖面较小,使社会实践的组织频率远远大于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次数。目前,大学组织本科生社会实践的频率平均是每年两次,即利用寒暑假组织较为正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一年3次及以上的也占较大比例。照此计算,大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社会实践次数应达到8次以上,远超过调查数据显示的以2次为主的社会实践次数,这说明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覆盖面较小,并非所有的学生均能参加。
·实践内容和收获有一定局限
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仍以“三下乡”等集中实践为主,着重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而忽略了对大学生操作能力、沟通能力的培养,更缺少专业能力方面的培养。调查数据显示,68.1%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为社会认知,而专业认知和专业研究类的实践则仅占23.7%。
从社会实践的作用来看,65.6%的学生认为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明显收获,48.5%的学生认为在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方面有明显收获,仅有23.7%的学生认为实践活动加深了他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部分学生对实践的意义认识不足
调查发现,尽管有50%以上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非常必要,但仍有42.9%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有一定的必要,但并不是不可或缺的,这种观点体现出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近1/3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对自己没有什么影响。社会实践影响最大的两个项目是评优评先和综合评分,这说明学校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程度没有硬性约束,总体来说,社会实践对学生个人的影响较小。·实践活动缺乏有效指导和管理
社会实践需要充分的事前准备,同时需要完善的事中管理,以随时调整实践方案,最后还需要及时进行事后评价,以总结经验教训,将在实践中获得的感性知识及时上升到理性认识,以达到丰富知识存量、改善能力结构的目标。然而,仅有21.5%的社会实践具备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环节,大多数社会实践仅具备其中一个环节。
仅有5.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了专业教师的指导,绝大多数学生的社会实践是自己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的。这一方面说明了社会实践的内容绝大多数是与专业无关的,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没有充分利用教师这一大学的优势资源。
·与大学生对实践的期待有较大差距
50%左右的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状况的评价是一般,即有一定的收益但没有突出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年级的升高,综合满意度呈下降趋势,至大四阶段,综合满意度已下降至临界水平以下,说明社会实践的开展与大学生的期望之间有较大差距。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知识在不断增加,对社会实践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明确,而社会实践的组织、内容、方式却往往是一成不变的,学生从年复一年的社会实践中,没有获得更多的收益,于是造成满意度下降。
各级主管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当代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走出“精英实践”组织模式,逐渐走向“大众实践”的发展道路。
树立大社会实践观,使社会实践日常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的扩大,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应该仅仅是寒暑假集中的、突击性的活动,而应该与大学生志愿服务、勤工助学、教学实习、挂职锻炼、社区共建等各类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树立广义的实践观,使社会实践活动日常化、思想政治教育经常化。在已有的教学、科研、实习、传统教育、社区服务、勤工助学等类型的基地的基础上,要根据国情、省情、市(地区)情,结合学校实际,不断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模式、功能,不断拓展社会实践的活动领域。
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体系,使过程规范化。社会实践的目的是培养人,必须以教育为根本出发点。既然是教育,就应该遵循教育规律,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社会实践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将其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和管理之中,加以科学的管理,确保师资健全、时间合理、评定规范、经费充足。要变短期活动为长效教育,变临时考核为规范管理。着力加强组织引导,把社会实践与就业结合起来,与单位选人用人结合起来,与服务西部、建设西部结合起来。同时,积极探索、完善基于研究性学习的社会实践教学新模式,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建立实践基地,使社会实践阵地化。社会实践要发挥其教育功能,达到知识与实践的统一、校内和校外的结合,阵地建设是不容忽视的。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要在树立大社会实践观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夯实基础,着力完善社会实践保障体系。制定优惠政策,在企业、部队、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从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形式多样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长期坚持,使学生受锻炼,当地(企业)见效益。同时,要改变传统观念,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多渠道宣传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努力寻求地方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加强队伍建设,使社会实践专业化。社会实践要想做得更扎实、更深入,就必须建立一支业务精、能力强、勤思考、善研究的校内外、专兼职相结合的组织指导队伍。在精心组织、认真督导、全面总结的基础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随时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适应时代要求,变活动的简单组织为工作的专门研究,使社会实践常做常新。
完善活动机制,使社会实践持续化。社会实践要达到对大学生进行长期教育的目的,就必须遵循高校与社会长期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特别是以科技服务和扶贫帮困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就是要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实践,回来带着问题开展研究,信息不断线,成果有回馈,使短期实践行为和长期合作联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合作能力。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社会实践考核评价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起科学的评估机制。
第四篇:初中学生学习方法交流会发言稿
初中学生学习方法交流会发言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期中考试结束了,今天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经验和方法。
首先,我认为学习的态度十分重要。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我们要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习的兴趣。要从 “要我学”的状态转变为“我要学”的状态。也许有的同学会说;自己整天只有三件事,那就是吃饭、睡觉、学习。难道学习是人生的全部吗?“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呢?”这就是哈弗图书馆墙壁上的训言。但是,光有好的学习态度还不够,一定还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学习语文首先要打好基础,离开错别字,要求背诵的课文和古诗文一定要背熟;上课认真听讲,敢于将自己的看法与理解表述出来,多与老师互动;每天认认真真地做一篇读书笔记。要想学好语文,还要看你课外积累的多少。比如像我平时就常看《读者》、《视野》等文学杂志,每学期阅读一至两本中外文学名著,这会使你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水平大有进步。
上了初中之后,数学的内容多了,知识难了。所以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十分重要,这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其次就是学校数学不能太死,要敢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还要敢于提问,不懂就问。再就是学习数学需要多练,多做些题,多见些题型。每天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要自己做些题。最后就是准备一个错题本,将自己作业中、练习中、考试中的错题写在上面,复习时可以看一看,以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不知道大家在小学的时候有没有记笔记的习惯,如果没有,请你为英语课准备一个笔记本,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初中英语的知识点较多、较繁琐,仅凭记忆力是无法全部记住的。还有就是英语的学习贵在坚持,每天读一点点,背一点点,听一点点,写一点点。这样你的英语就会有所进步。
政史地生四门课,关键在于上课认真听讲,平时多看,多背,背熟书上每一个知识点,考试自然就不容易错了。
同学们,这是我在学习中的一点经验,希望能给同学们一些帮助,如有不到之处,请同学们指正,也请老师们指导。最后,希望大家在初一能够有个好的开始,希望同学们在初中能愉快地学习生活。也祝各位尊敬的老师身体健康、工作愉快!谢谢大家!
第五篇:一个初中学生的学习方法
一个初二学生的学习方法
这是一个初二学生在家长会上的发言,同学我们从中能感受到什么呢?
说到学习,我们这些孩子多多少少都抱有一定的恐惧感。说实话学习确实挺苦挺累的,而且有些时候我们会觉得付出不一定会有收获。但是从另一方面考虑,苦就可以不学了吗?现在轻松将来不就更苦了吗?一个人的气质和修养都是通过知识才得以体现的,为了将来能够更“甜”我们必须好好学习。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能在忙碌中找到另一种乐趣,让自己真正爱上学习,学习也就爱上了你,那就再也不会觉得付出无收获了。在这点上,我把学习当作一种没有终点的游戏。学习这个事儿,必须要靠自己,那么变被动为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对于学习方法,我总结为三个字“静”,“勤”,“活”。“静”就是要静下心来好好学;“勤”就是要勤奋,努力,不能偷懒;“活”就是要活学活用,不能死板硬套。这也许不是我最终的学习方法,“学无止境”嘛,我觉得学习也是一种实践,只有在保持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才会不断进步。怎样才算进步呢?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就是一种进步,那就需要我们不断为自己制定更高的目标。我把这个目标定位不同的我自己。自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同样也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只有战胜了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才是真正的成功!
在这个充满了障碍物的学习游戏里,一不小心就要面对失利。刚刚接触到它的时候也会心痛,会精神不振。然而可有万无一失的人生?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勇敢、自信的去面对一切,只有经历了破茧而出的痛,外面美好世界的印象才会刻骨铭心。
说起我们这个年龄的孩子,爸爸妈妈们一定很头疼。因为我们刚刚尝到了成长的滋味,明白了压力与烦恼,却似乎又丢不下天生的玩性。“玩”固然需要,因为学习任务越来越重,我们必须要让自己有潜力可挖,学会调节自己,让自己始终有一个良好的状态,去迎接新的挑战。那么,怎样才算是真正的会玩呢?分配好自己的时间就是最好的办法,抓住上课短暂却是精华的45分钟,就可以既玩好又学好了。
我知道爸爸妈妈们对我们的担心不仅仅是学习,更重要的是做人。我们正处于人生的转折阶段,爸爸妈妈们丰富的经验,为我们铺垫了一条顺畅的道路。在家里,我和爸妈之间的关系既是父母与孩子,又是大朋友与小朋友。父母为我营造的家是“蜜罐”一样的感觉,一个字甜。所有的爸爸妈妈都是一样的,你们为了我们可以付出一切,我希望所有的父母与孩子都能成为好朋友。在这里我代表所有的孩子,对所有的爸爸妈妈,说一声:“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