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办学特色:打通社区,落实全程德育
在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中确立了“追求优质 共同发展”的办学思想,就是在学校追求优质资源的形成与积累中,教师与学生共成长,教师与学校共发展,学校与社区共前进。学校教育实现联动社区,对学校进行全程德育教育,即学校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训练点,社区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发展点,社会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检验点,让学生养成道德好习惯,在全方位的生活实践中得到巩固和提升。学校的德育工作往往局限于学校的教育,容易使学生产生二面性或称双重人格,在校表现不错,在家和社区里就不一样了,存在所谓学生的德育教育5+2=0的状态。我们认为学校德育要取得实效性,必须在学生德育工作中拓展时空,把学校德育延伸至社区、到家庭、进社会,形成全社会全员都来关心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构建全程德育,德育工作就有了一致性、全面性、持久性,才能收到实效性。让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1、创建多元基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校在校外有不少基地,不断开拓学校基地的功能和丰富学校基地的内涵,拓展它的外延,使基地教育更加扎实、更加有效。如敬老基地——航华敬老院,我校学生每周到敬老院去为老人服务,培养学生敬老爱老的好品德,学习一些服务技能,在实践中去体会、去感悟。本学年不断拓展基地的教育功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公民道德:去敬老院路上的守时(守信),守纪(遵守交通法规,乘车规则,集体观念),在敬老院里的文明言行,做事有始有终,并有负责感等等,综合检验学生的公民道德水准,从多次的社会实践中不断改进,不断提高。
2、建立队伍和制度,使全程德育有保障:
二支队伍:即--学校组织志愿者队伍,由团员青年、党员和富有教育经验的
一项制度:学校与社区居委协商,制订相关制度和工作机制,使学校能及时地了解学生情况,定期反馈交流,使社区跟踪工作得到持续。
3、社区支持,德育全程跟踪:
我校以一村五居委为试点,开展了“文明共建”活动,签订了“文明共建”的协议书。社区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与我校居住在一村五居委的学生结对子,全面关心这些孩子在社区、家庭里的成长。建立了每个学生的跟踪表,定期召开志愿者座谈会,反馈交流学生在校、在社区、在家的情况,并对学生教育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探讨、协商,特别使学校了解了学生在家里和社区里的真实情况,使得学校、班主任的教育更有针对性,做好转化工作。学校更关注教育的过程,学生的在校表现、在家行为、社区情况三者结合能较全面的评价学生,在不同的时空关注学生,德育工作得到延伸与发展,取得更大的德育实效性。
4、资源共享,社区成为孩子成长的乐园:
学生在节假日、寒暑假里,学校沟通了社区,由居委干部负责,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社区的健身苑健身,在活动中心游乐,走家串户访问社区老人等;走出去,参观禁毒展览,一大会址等;学习技能,制作丝袜花,学习插花、书法、舞蹈等,让孩子在校外得到了健康成长,使社区成为学生的第二所学校。
第二篇:办学特色:打通社区,落实全程德育
办学特色:打通社区,落实全程德育
在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中确立了“追求优质共同发展”的办学思想,就是在学校追求优质资源的形成与积累中,教师与学生共成长,教师与学校共发展,学校与社区共前进。学校教育实现联动社区,对学校进行全程德育教育,即学校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训练点,社区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发展点,社会是学生思想道德
教育检验点,让学生养成道德好习惯,在全方位的生活实践中得到巩固和提升。学校的德育工作往往局限于学校的教育,容易使学生产生二面性或称双重人格,在校表现不错,在家和社区里就不一样了,存在所谓学生的德育教育5 2=0的状态。我们认为学校德育要取得实效性,必须在学生德育工作中拓展时空,把学校德育延伸至社区、到家庭、进社会,形成全社会全员都来关心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构建全程德育,德育工作就有了一致性、全面性、持久性,才能收到实效性。让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1、创建多元基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校在校外有不少基地,不断开拓学校基地的功能和丰富学校基地的内涵,拓展它的外延,使基地教育更加扎实、更加有效。如敬老基地——航华敬老院,我校学生每周到敬老院去为老人服务,培养学生敬老爱老的好品德,学习一些服务技能,在实践中去体会、去感悟。本学年不断拓展基地的教育功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公民道德:去敬老院路上的守时(守信),守纪(遵守交通法规,乘车规则,集体观念),在敬老院里的文明言行,做事有始有终,并有负责感等等,综合检验学生的公民道德水准,从多次的社会实践中不断改进,不断提高。2、建立队伍和制度,使全程德育有保障:
二支队伍:即--学校组织志愿者队伍,由团员青年、党员和富有教育经验的班主任老师组成,在师资上得到保证。社区居委组成志愿者队伍,居委牵头,挑选热心教育的、有一定文化的社区居民担任。一项制度:学校与社区居委协商,制订相关制度和工作机制,使学校能及时地了解学生情况,定期反馈交流,使社区跟踪工作得到持续。3、社区支持,德育全程跟踪:
我校以一村五居委为试点,开展了“文明共建”活动,签订了“文明共建”的协议书。社区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与我校居住在一村五居委的学生结对子,全面关心这些孩子在社区、家庭里的成长。建立了每个学生的跟踪表,定期召开志愿者座谈会,反馈交流学生在校、在社区、在家的情况,并对学生教育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探讨、协商,特别使学校了解了学生在家里和社区里的真实情况,使得学校、班主任的教育更有针对性,做好转化工作。学校更关注教育的过程,学生的在校表现、在家行为、社区情况三者结合能较全面的评价学生,在不同的时空关注学生,德育工作得到延伸与发展,取得更大的德育实效性。4、资源共享,社区成为孩子成长的乐园:
学生在节假日、寒暑假里,学校沟通了社区,由居委干部负责,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社区的健身苑健身,在活动中心游乐,走家串户访问社区老人等;走出去,参观禁毒展览,一大会址等;学习技能,制作丝袜花,学习插花、书法、舞蹈等,让孩子在校外得到了健康成长,使社区成为学生的第二所学校。第三篇:落实和谐德育 创办特色德育
落实和谐德育 创办特色德育
——淄博市临淄区高阳中学和谐德育成果申报材料
我校一直致力于和谐德育的研究,工作上力求扎实,方法上讲求多样,形式上追求新颖,效果上务求显著。遵循少年儿童发展规律,将“知、情、意、行”和谐的融合在一起。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结合学校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实际,整体构建我校的行知德育体系,真正达到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学校、家庭、社会的和谐,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
一、行知德育体系的由来
一个人的品德是由思想品德方面的知、情、意、行四个心理要素构成,德育就是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的过程。一般说,知是情的基础,情又影响知的提高,行是知、情、意的外部表现,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目的。因此,我们实施德育要知行统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我校把整体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有机的整合在一起,把初
一、初
二、初
三、初四四个年级的德育工作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形成了六横四纵的大德育体系即行知德育体系。
二、行知德育体系的基本模式 德育目标:坚持“一个中心”:即抓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为中心,将这一中心贯穿学生的整个初中生活。“四个主题”:
初一教育主题:迈好中学第一步、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初二教育主题:迈好青春第一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初三教育主题:迈好成功第一步、形成明确的奋斗目标 初四教育主题:迈好人生第一步、做合格的初中毕业生 “八个重点”:
初一以集体教育、入学教育为重点
初二以社会责任教育、青春期教育为重点 初三以法制教育、亲情教育为重点 初四以理想教育、职业教育为重点 “四个落实途径”
德育队伍落实: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德育网络落实:德育处、团组织、少先队、班主任队伍和全体政治课教师 德育制度落实:完善各种制度,强调落实 德育活动落实:学校活动和级部活动相结合 一个改变:
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将对学生的单一分数评价改为多元化千分制评价。
三、强师德重师能,人人都是德育管理者
加强教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强化师德意识,促进自身素质的根本性提高。
(1)始终坚持每周一次的教职工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制度,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教师法》、《教育法》、《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律法规,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淄博市中小学教师“十条禁令”》,制定《高阳中学教职工日常行为“十不准”》,端正思想认识,提高育人水平。
(2)学校采取教师值班制,全校教师分成若干组,由行政领导带班,全天候负责全体学生的学习、生活管理,晚上驻守在学生公寓,并加强夜间巡逻,确保校园安定,学生安全,增强每位教职工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意识,每位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形成过程育人的良好局面。
(3)建立了一整套教师管理制度,加大依法治教力度,学校制定了出勤、考评、休假、课堂教学等各种考核评价方案,把师德建设与考核、评优、职称挂钩,对违反者实行一票否决。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侧重实现“三个转型”,即在管理思想上,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在教学思想上,由“教书型”向“育人型”转变,在知识能力结构上,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重视提高教师的业务工作能力和水平的动态管理。
(5)对全体教师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即“四做”:在道德上高风亮节做标兵;在工作上一丝不苟做园丁;在生活上勤俭节约做典范;在作风上严谨朴实做楷模。
四、落实学科德育渗透,做到做到育人细无声
1、创建德育教育课模式:课堂教学作为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我校致力于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资源,对所有学科教师作出明确的德育渗透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仅为学生思想观点的确立和品德行为的养成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和坚实的知识基础,而且它采用的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细水长流”、点滴浸润的方式,也为学生的接受、领悟和内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我校编写了各学科德育渗透读本。读本的编写既统一制式,又充分尊重各学科特点。在编写德育教材时,明确要求必须有课题、德育渗透点、德育目标、德育渗透活动设计以及所达到的预期效果。在使用过程中,教师依据编写的德育渗透读本在备课过程中把德育渗透内容写入教案,写入制作的课件中。即使刚分配的新教师都能依据德育渗透读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加强学科德育渗透是学校实施全员育人的重要措施,也是教师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一个重要体现。强学科德育渗透对于对提高德育实效,改革德育工作均具有深远的意义,也是学校进行德育及管理的重要一环。
五、创建德育活动课模式
建立以主题班会、团委会、学生会为基本形式的全新德育活动课模式,活动课紧扣思想教育为目的,针对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和实时的思想行为进行相应的教育活动。为落实学生养成教育,让教育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校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根据行知德育体系的要求,各年级编写了德育读本。德育读本的编写要求为:德育主题、导入框、活动目的、活动程序、相关链接、我的收获及反思等。
六、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生活只有经历了才有收获和体验。学生作为一个自然人,在其社会化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实践和体验。只有让学生学会生活,体验生活,她们才会去创造生活。我校编写了《花开的声音》学生成长手册,学生用手册每天记录下自己的成功与不足,并学会反思自己,学校的要求、老师的期望我做到了没有?同时去规划明天的学习、生活。改变政治课的评价方式,促进行知的统一。把政治课单一的分数考核变为统合性评价。每节政治课后我们都设计了《星级评价表》,这节课知识学会了,那他做到了吗?我们从《星级评价表》中都能体现出来。
七、创新学生评估模式
创新学生评估模式:改革原先学生评优侧重于学习成绩的做法,而侧重于学生的道德品质及文明行为的优劣,无论是学年末的“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文明学生”的评选,还是每年的“十佳学生”“道德标兵”的评定,概不例外。我校实行德育千分制考核办法,其中文化学习评价(总分350分)、星级阅读评价(50分)、道德素养评价(450分)、校本课程学习(50分)、《花开的声音》手册使用(20)分、)竞赛获奖、团队活动(50分)、好人好事(20分)、学校各类各级职务(10分)。
八、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
全校七十多名教师全员参与,通过“一对一”、“一帮一”的指导,重在过程,动态把握学生的成长、发展轨道。
育人导师是学生树立人生理想的引路人,是学生思想成长的培育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辅导员。因此,每位导师必须要有明确的工作职责。
(1)对受导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学校、爱生活,爱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和心理品质,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争做遵纪守法,明礼诚信的好学生。
(2)教育受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辅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3)关心受导学生课外生活,指导学生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兴趣和个性特长。
(4)协助学校、班主任对受导学生进行安全、卫生、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教育。
(5)经常与受导学生家长取得联系,积极争取家长在教育学生方面的支持。
(6)与班主任及其他任课教师要经常沟通交流,并对受导学生的操行品德及评定提出意见和建议。
(7)每位导师应为学生作好有关成长档案记录,如活动记录、谈心记录、家访记录等,及时积累并撰写德育导师案例。
学校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后,师生之间的关系有了切实的改观。
九、校园文化建设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一年来,我们以课题研究为契机,结合学校实际,着力进行书香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我们共同植绿化树100多棵、美化树20多棵,在园亭里,我们制作了高标准的文化走廊,以名人传记为主,以此熏陶学生以名人为榜样,发奋读书,将来有所作为;在南北路两边,我们制作了书海长廊,以名著为主,借此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走廊、厕所、院墙、花池旁等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都设置了德育小标语。除此以外,我们还坚持“四个结合”的原则开展校园文化建设。(1)坚持校园文化与环境相结合:在各班设立图书角、卫生角。(2)坚持校园文化与教改相结合:在班级及各室的主要位置粘贴课改内容与师生课改作品,使学生身临其境、全身心地投入学习。(3)坚持校园文化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书香走廊里张贴的全是学生的作品,有作文展评,有学生改编的课本剧,有学生自己创作的诗歌等,内容非常丰富。(4)坚持校园文化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如在各班对应的墙壁上粘贴学生自己制作的手抄报,学校设置的墙报与板报能根据当前形势及时更换内容。每个学生都有一本《书海拾贝》,记录着学生平时的背诗和读书情况,每月都要根据星级阅读评价标准,进行《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读书明星》等评选活动。
十、依托家长学校,形成教育合力
我校在致力于学校教育之外,非常重视与家庭、社会教育的结合。由家长学校全面负责,每年对初一新生的家长进行造册登记,使其成为家长学校的在籍学员,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家庭教育的困惑,并开设有针对性的家庭课程,由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授课,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聘请淄博市教科所的专家来校作“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建立班主任定期家访制。利用节假日或班会课开展一些亲子活动游戏,评选“好妈妈”活动;组织“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等征文比赛拉近家长与子女的距离,融洽了家庭关系;寒暑假开展各种形式的孝亲教育,以“践行荣辱观、做道德模范”为主题的“六个一”活动:“我给父母一个承诺”(承诺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当个好学生、在外是个好少年)、“我和父母算一笔亲情帐”、“对父母说一句感谢的话”、“我为父母洗一次脚”、“承包一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以及“给爷爷奶奶拜年”,加强学生家庭美德的教育和尊老敬老美好情操的培养。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紧密结合。
聘请校外辅导员,校外辅导员都是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老同志,他们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经验,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追求有着极大的引导作用。学校、家庭、社会同心同德,齐抓共管,形成思想道德教育的强大合力。
十一、抓住工作重心,丰富教育形式 我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德育工作,做到形式多样,方法具体,把入学教育、班会教育、升旗仪式教育、主题活动、诚信教育、爱心资助和心理咨询作为进行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
1、每学期开学初用两到三天时间组织各班开展入学教育。入学教育主要学习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组织学生讨论订立班规班约,选举产生班干部,制订班级及个人新学期的新打算和奋斗目标等,为整个学期学生的学习、生活打好铺垫,为学生更好地遵守校纪作思想储备。
2、每周五下午第四节的班会课是以班为单位,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思想道德教育落实的舞台,开展以日常学习生活行为为主要内容,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主题班会,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3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面对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师生们高唱国歌,向国旗行礼,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与神圣,在国旗下抒发积极进取的心声。
4、开展“我为学校献一计”,“我为班级争光彩”等主题活动,使学生看到个人在学校、集体中存在的价值,激发主人翁意识;开展“寻找身边的道德榜样”和“情系奥运,文明礼仪伴我行”等主题活动,提高道德修养。
5、大力倡导诚信教育,建立和完善“学生诚信档案”制度,积极推进诚信交往、诚信作业、诚信考试等活动,如在初
一、初二年级试行无人监考等。培养学生诚实待人、守时守信的优良品质,形成以重信守诺为荣的良好校园氛围。
6、成立“爱心助学基金会”,爱心助学基金会已经资助了32位家境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08年5月在全校募捐了5664元,全部寄往汶川大地震受灾群众。今年初,云南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干旱,饮水困难,我校师生积极行动起来,向灾区捐赠每人一瓶水。献爱心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潜移默化中培育了同学们相互关爱的美好情愫。
7、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开放“心理松弛室”,学校由校党总支、校团委负责,安排咨询教师从周一到周五全天侯值班,时时接待学生的咨询,每学年接待学生来访1200多人次;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在四楼设立“心灵之声”咨询信箱,每学期进行一次大面积的心理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实施心理教育。
十二、加强班主任能力培训,重视德育科研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落实者,他们工作在德育工作的第一线,为此,我校特别重视班主任工作,严格执行《班主任工作管理条例》和《班主任工作一日常规》。学校要求班主任每学期初制定工作计划,定期总结和交流。学校十分重视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积极做好家访工作,做好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认真填写学生的操行评语。周五下午第四节课是全校班会课时间,班主任利用这个时间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进行集中教育,促进良好班风和学风的逐步形成。
利用班主任例会和寒暑假时间,请学校优秀班主任作班会课示范或班级管理经验报告;观看校外名师班级管理成功经验体会报告的录像;组织班主任走出校门听教育专家有关学生管理方面的报告会。学期结束时,改革原先写班级工作总结的办法,规定每位班主任撰写一个班主任工作案例。
重视德育科研,组织开展全校德育经验交流会,督促教师教师钻研德育理论,总结德育工作体会和感受,积极鼓励教师撰写德育论文,近几年来,我校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及省市教育学术年会上发表和获奖的德育论文有80多篇,并召集教师,自行编撰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2本,对我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进行切合实际的指导。“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全体师生员工的密切配合下,我校的德育工作开展得红红火火,今天的高阳中学已成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摇篮。展望未来,我校将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更加完善德育工作机制,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为构建和谐社会,以德育人,不断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构建和谐发展校园,开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
第四篇:创新办学理念,彰显德育特色
创新办学理念,彰显德育特色
——河源中学实验学校德育示范校评估自评报告
河源中学实验学校于2005年9月创办开学,由河源中学与河源市天润投资公司合作创办,是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民办公助性质的全寄宿制管理的学校。2007年9月学校搬迁到现校区。
学校办学以来,经历了从“艰难起步”到“快速发展”的过程。创办初期,全校学生只有218人。随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社会对学校的认同程度越来越高,学校规模不断发展。学校现有72个教学班,学生3449人,办学仅五年,学生人数增长了16倍。现有教师198人,其中高级教师11人,一级教师29人,硕士研究生2人,在读研究生课程班6人,专任教师本科学历达标率100%。教师大部分是国家重点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部分是各省、市、县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学骨干。
学校不断完善设施设备,努力创造优质教育教学环境。投资方投资2亿多元资金建设学校,不断完善各种设施设备,为学校办学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校区按省一级学校标准建设,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综合区梯次分布,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校区功能场室齐全,有独立的图书楼、实验楼,配置了电脑室、语音室、心理咨询室、舞蹈室、绘画书法室、棋类室,专用的器材室、档案室、信息中心、报告大厅、公开课演示厅、教职工娱乐中心等场室;有标准的足球场、田径综合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兵乓球场和游泳池。学校设施设备现代化,所有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平台、语音系统和有线电视。师生餐厅宽敞、干净;学生宿舍舒适、卫生,配有双卫生间、空调,并供应冷热水,学生宿舍、饭堂使用闭路电视监控。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办学以来,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教育思想,努力探索新型管理模式,强化德育治校理念,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德育内容和方法上努力探索、积极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被评为河源市“文明单位”、河源市“安全文明校园”、河源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
学校的德育特色和显著成绩,有力地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发展,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赢得了广大家长的充分信任和社会的普遍认可。现将我校德育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育人理念先进
我校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在创办初期,提出了“做人与生存并重”的德育理念和“德育为首,质量为本,能力为重”的办学思想。随着教育形势向前发展,同时结合办学实际,学校确立了“以人为本,和谐共进,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和“面向全体,分类施教,全面发展,彰显特长”的教育理念,至此,学校的德育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学校紧紧围绕教育理念全面开展德育工作,不断加强教师的师德学习,积极开展“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师德建设主体教育月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增强教师育人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让全体教师认识到“一个学生代表一个家庭几代人的希望”。要求教师根据初中生可塑性强,又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形成阶段的特点,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歧视后进生”。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深刻认识“成绩好不一定是好学生”、“成绩不好不一定是差生”,不断引导教师正确认识学生好与差的评价标准,走出文化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误区。在抓好教学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工作,挖掘潜质,突出特长。
学校根据学生“独生子女、富家子女、干部子女多”的特点,结合市场经济下商业性突出的社会现实,除了开展常规的思想教育外,还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列入学校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构建具有特色的育人工程。
二、育人机构健全
学校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管理工作的首位,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德育工作中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任副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学校设立德育处、团委、学生会,配备团委书记1名,心理健康专职教师3名,专职思想品德课教师10名,聘请了叶开明律师和黄瑞强警官为法制副校长,人员落实,职责明确,德育管理网络健全,全方位开展德育工作。
学校结合实际落实德育工作法规细则,落实上级布置的德育工作任务,每学年、学期制订德育工作计划,定期召开德育专题工作会议,专门研究德育工作的内容,德育处每月召开全校班主任会议,每周召开年级组班主任工作例会。德育各项工作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确保管理工作运行正常。
三、育人措施到位
(一)环境育人,润物无声
学校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校园布局科学合理,绿树成荫,环境清新。为落实学校育人理念,学校全面开展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教育。近年来,逐步丰富和完善校园文化内涵,投资130多万元德育专项经费,先后在行政楼、教学楼顶装置学校办学理念、教育教学理念大红漆铁字,教学楼、宿舍楼的各栋楼主墙镶上励志名言、道德规范为内容的钛金铜字,重新布置广场至校道的文化长廊,主校道两边设立古今中外科学家、思想家等名人头像和《弟子规》大理石刻书卷,广场的大石刻上校训、校风的文字,实验楼旁边建设人工湖及凉亭,小花园设立孔子铜像等。另外,精心布置各种宣传栏,完善了相关功能场室及各种器材设备。
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校园文化,让影响中国数千年的儒家思想无声的融入学生的成长,达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现在,学校的校园环境更加优美,文化氛围浓郁,充分展示了我校的人文精神和师生的精神风貌。
(二)健全制度,面向全体
为贯彻实施学校“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确保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德育工作制度。先后制订《“先进教师、先进班主任、优秀教师、名教师、突出贡献教师”评选方案》、《十大师德标兵评选方案》和《十佳教师评选方案》,对每位教师工作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制订《教师积分奖励方案》和《教师教研成果奖励方案》,以激励教师不仅关注教学,更要重视方法和过程的研究;制订《学生德育量化管理方案》、《文明班评比方案》、《十大阳光少年评选方案》、《十大孝顺孩子评选方案》、《生活之星评选方案》等学生管理制度,强化教师的育人意识,端正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态度,引导部分家长纠正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错误观点。
学校全面、系统的德育工作管理体系,冲破了传统“以学习成绩论好坏”的误区,有力推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了学生群体优化和群体自律目标的达成,收到了教育人、引导人、激励人的良好教育效果。
(三)合力育人,事半功倍
1.全员参与。学校建立全员育人制度,落实教职工岗位育人职责,力求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以课堂教学为德育工作基本阵地,要求全体教师明确“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每一节课都是德育课”的内涵,将德育工作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工作中。结合校本教材《儒家经典伴我行》作为语文辅助教材,有机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明确职工、教官的岗位育人职责,要求职工文明服务,发现学生不文明行为要敢于批评指正;要求教官在管理过程中,既要硬性的纪律要求,又要软性的循循引导。
2.引导学生自主管理,营造校园和谐氛围。河源中学实验学校的教室不仅有学校统一布置的国旗、班风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眼保健操、名人名言,每一个班都有学生自己制定的班规、自己设计的班徽、班刊、班级奋斗目标、各类宣传栏、读书角„„在教室环境的创设上营造温馨的浓浓的进取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塑造班级精神。学校的值日工作也离不开学生的自主管理,教学区、宿舍区、饭堂等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都能见到值日学生的身影。各项大型活动都有学生做的主持人„„学生在自主管理活动中增强了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培养了诚信与团队精神、激发了创造潜能,展现了自身才华。“服务同学,奉献校园”、“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我可以,我能行”等充满自尊、自信、自豪的崭新理念净化着学生的心灵,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从“他律”变为“自律”,从“被动”变为“主动”,增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和谐关系,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更广阔的空间。
3.家校合作。我校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各方沟通的德育网络,形成德育合力,发挥德育的整体功能。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共同商讨孩子的成长、学校的发展;成立家长学校,定期召集家长开展“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让孩子学会学习”等探讨活动;每学期召开家长会,通报学生在校的情况和学校的要求;定期举行“感恩晚会”和评选“十大孝顺孩子”等亲子活动;规范落实《家访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家访、电访和约访,及时、有效且有针对性地开展家校互动工作。
为丰富家校共同教育内容,学校致力于探索家校沟通的有效途径,《学生成长历程》和《倾心关注,共同探讨》是我校一直坚持的书面交流手段,并已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一个亮点。《学生成长历程》是记录学生三年成长过程的原始材料,也是家长、学生、班主任每周书面沟通的平台。《倾心关注,共同探讨》通过故事或事例,将学生的焦点问题和学校的观点呈现给每位家长,倾听家长对问题的看法,适时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家校双方共同探讨,达成共识,从而在家长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实施学校的育人措施。《学生成长历程》和《倾心关注,共同探讨》深受家长好评,已呈现为我校德育工作一大亮点。
通过几年来的家校紧密联系和教职工紧密合作,学校营造出一个内容丰富、充满活力的育人环境,学校德育工作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育人工作效果更加明显。
(四)优化机制,狠抓落实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学校教师培训工作的重点。学校制定了《班主任工作指引》、《班主任考核办法》、《河源中学实验学校评优评先方案》、《河源中学实验学校班主任工作职责》、《河源中学实验学校班主任量化评价方案》等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使班主任工作有章可循,充分发挥班主任德育工作主力军作用。利用专题会议和师德专题讲座,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使教师牢固树立“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以德育人”的思想。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每天检查班主任早读、晚修到位情况,将班会课落实情况直接与班主任工作津贴挂钩,每学期评选“先进班主任”等,不断完善、优化评价机制,激励班主任从细节抓起,从每一个学生抓起,强化了班主任管理业务学习和互通,提升了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威信,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不断取得实效。
学校严格实施督查机制,重视学生“六不准”定期排查工作,强化学生的纪律观念和行为规范,对违反规定的学生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理,确保学校纪律的严肃性。
(五)突出重点,破解难点
1.后进生转化工作是我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亮点。转化后进生是每一个教师不可推却的责任,我校在“一个孩子关乎一个家庭几代人的梦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思想指引下,把后进生转化工作放在德育工作举足轻重的位置。建立了教师个别辅导制度,制订了《后进生转化考核方案》,把后进生转化工作作为班主任工作和教师教学工作量化考核重要条件,明确班主任、科任教师对每个后进生负责。建立后进生档案,及时反馈、定期汇报转化情况和总结转化成果。
学校不仅对后进生转化工作进行方法指导,而且更重视转化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开设以“关爱后进生”为主题的教育论坛,由转化后进生成绩突出的班主任作经验报告;开展“育人能手”评选活动,让每位教师肩负转化后进生的责任,积极参与育人工作。开设论坛和开展评选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体教师的育人思想认识,明确了转化工作的目的意义,为教师树立了育人榜样,为育人工作提供了有效方法,激发了教师育人工作的信心。几年来,我校转化工作效果突出,后进生转化率达到90%以上。
2.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是我校德育工作的又一个重点、难点和亮点。我们制定了《文明班评选办法》、《“六不准”规定》、《学生德育量化管理方案》、《学生宿舍管理规定》等管理制度,明确了学生应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约束了学生违纪行为的发生,帮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学生宿舍采取班主任和教官共同管理方式,教官负责学生日常生活管理,班主任负责学生思想工作引导,宿舍内务、卫生等项目达到了准军事化管理标准。男女生宿舍都有闭路电视监控,并安排教官全天24小时值班,确保学生安全。同学之间偶尔发生的矛盾,因有教官和班主任的密切关注,这些矛盾都能及时得到化解,处在叛逆年龄阶段的三千多名中学生集体居住在学生宿舍,三年来没有发生严重违纪行为。
(六)内容丰富,寓教于乐
学校围绕“分类施教,彰显特色”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各类专题活动,潜移默化,寓教于乐。开展“安全教育月”系列活动,利用每周晨会、班会、宣传栏、广播站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紧急逃生演练;聘请法律专家、律师对学生进行法律法纪教育、禁毒教育;开展“庆国庆”、参观烈士纪念碑等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建军节”双拥活动、参观科技馆等活动;开展为地震灾区捐款、与兄弟学校贫困学生“手拉手”等活动。每三年举办一场“感恩晚会”、两年一届学校运动会,每年举办一次新生军训、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各种文体活动;定期开展“十大孝顺孩子”、“十大阳光少年”、“十大生活之星”等评选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不仅活跃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学校育人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校风。
(七)以人为本,科学引导
疏导学生的心理压力,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提高学生应对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能力是我校心理辅导与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办学初期,学校就明确了德育工作方向,探索切实可行的辅导模式,完善心理辅导体系,建立高素质的教师心理辅导队伍,并尝试形成德育特色。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由专业心理健康教师上课,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有针对性进行心理辅导和心态教育;设立心理咨询室,每天接受学生电话、信件、网络、面谈等方式的心理咨询疏导;开发校本教材《中学生心理健康》,并列入常规课程,丰富心理辅导内容;成立年级心理协会,定期举办“考前心理辅导”、“青春期教育”等专题讲座;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心理健康C证”培训,定期组织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干部进行心理辅导交流学习,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康乐活动,把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目前,我校专职心理教师3人,取得心理培训A证1人,B证12人,C证149人,初步搭建完成学校的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工作架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工作,有效地加强了学生心理的科学引导,排除了学生许多心理障碍和困惑,调整了学生的学习心态,增强了学生的信心,为学校落实“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的培养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育人效果显著
(一)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1.学生品行得到优化。以“学会做人”为中心任务的育人工作,凸现了我校突出的教育质量,为学校的快速发展起到非常重要作用。三年来,我校法纪教育成绩显著,“文明学生”、“三好学生”占80%以上,全校学生的操行评定优良率达99﹪,一直保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为零的纪录,形成了文明有礼、遵纪守法、好学上进的良好校风。2.学业成绩全面提高。中考成绩辉煌:2008年中考,源城考区前10名我校占8名;2009年中考,源城考区前10名我校占9名;今年中考,全市前10名我校占4名,全市前50名我校占18名。连续三年中考,我校总分平均分达550分以上,超出全市平均分150分以上。学科竞赛成绩优异:近三年来,学生获得国家级奖114人次,省级奖58人次,市级奖213人次,连续几年学生参加全国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竞赛均获佳奖,各科成绩都排在全市各县前列。其中,杨慧文同学参加全国英语口语比赛荣获国家金奖,钟佩珊同学参加广东省中学生现场作文比赛获一等奖,欧阳满等4位同学获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刘奇聪等5人获全国物理竞赛一等奖,曾彦淞等3人获全国化学竞赛一等奖,蒋芊芊等14位同学获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一等奖。
3.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升。朱迪妮同学代表河源市参加广东省中学生“我为青春承担责任”演讲比赛荣获一等奖,学生集体舞表演队参加市直学校“校园集体舞比赛”获得三等奖,张敏、廖聪煜两位同学参加全市小主持人比赛并列获得第一名,学校民乐队获得市直比赛第一名,学校舞蹈队的歌舞节目多次被市政府、团市委选派参加大型庆典活动演出。此外,连续几年,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各级绘画、书法、摄影、手工、舞蹈等各种比赛,都获得较高的荣誉。
(二)教师师德高尚,铸就良好师风师魂
1.教育工作成绩突出。三年来,先后有319人次被评为学校“先进班主任”、“先进教师”、“首届十佳教师”、“首届师德标兵”、“首批优秀老师”,12人次被评为“市先进班主任”、“市先进教师”、“市先进教育工作者”。2009年,张定红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和“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课教师”称号。2010年,李伟红被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评选为“全国百佳语文教师”,胡绍军参加全市的班主任能力大赛获得全市第二名。
学校在组织师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工作中成绩突出,先后获得广东省中小学生“知荣明耻我们在行动”主题系列活动“优秀组织奖”、河源市中小学德育论文评选“优秀组织奖”。
2.科研成果累累。三年来,全校教师共撰写学习心得体会1800多篇,发表教育论文192篇,教学论文500多篇。先后有30篇教育论文、154篇教学论文在国家、省、市级获奖;有27人次获得校级优质课、课堂教学大赛奖励,10人次在市级、省级教学研讨会上示范课,26人次获得省、市优质课例奖励。其中,崔燕的作文课堂教学课例获省优秀课例一等奖,刘巧云的英语课例获省优秀课例一等奖,王婉琳的生物课例获省优秀课例一等奖,柯神龙的心理体验活动课例获省三等奖;李伟红、芦玉霞的“三优作品”评选获国家级奖励,谢有志等六位教师获名著阅读教学案例、课堂教学设计省级二、三等奖。此外,有63人次辅导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级各类竞赛中分别获金、银、铜奖和优秀指导奖。
学校积极落实国家级、省级、市级的课题的研究。参加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初中语文校本教研区域协作研究》的子课题《山区初中学校名著阅读教学专题研究》顺利完成了既定研究任务,省教育厅教研室已批准结题并颁发了结题证书;推动市级课题《创办绿色生态教育特色,促进优质学校建设研究》的研究,目前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今年,学校被授予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初中英语网络教材有效模式的研究》子课题实验学校。
(三)德育特色彰显,社会普遍认可
在先进育人理念指引下,学校通过实施一系列的育人措施,教育工作效果明显。校园内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文明有礼,互敬互爱,课室、宿舍、饭堂处处干净整洁,同学们个个性情活泼开朗,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得到培养和规范,学习方法和生活常识得到不断丰富,生活能力得到锻炼和逐步提高。家长普遍认为,孩子进了实验学校后,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思想品质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转变和进步。家长的口碑成了学校的活广告,家长的赞语成为学校快速发展的“催化剂”。办学仅五年,学生人数增长16倍,这就是家长认同、社会认可最有力的证明。
由于家长的宣传,我校已有部分学生是从深圳、惠州、东莞、珠海等市转来读书的。同时,也不断有省、市兄弟学校的领导到我校来参观学习,从2007年开始,陆续有东源县柳城中学、东源县船塘中学、东源县实验中学、和平县实验中学、紫金县乌石中学等二十多所学校德育线的主要领导来我校交流学习。2010年4月广东教育学院林英典教授带领广东省第三十期校长培训班学员到我校学习交流,让我校的德育工作经验在广东省的兄弟学校得到推广,林教授在总结发言时说:“„„河源中学实验学校是民办教育的一个奇迹,很多经验值得在座的校长们学习和借鉴,尤其是德育工作更值得我们去思考。”
对照《广东省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估指标》,我校的自评分为308分,达到广东省德育示范校的评估标准。当然,我们在工作中还欠完善,在全员育人方面做得还不够细致。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德育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加强学习,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不断研究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创新思路,使学校的德育工作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时代要求,以更优异的成绩感谢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
我们热热欢迎评估小组和专家对我校进行评估,并诚恳接受、认真领会评估组的意见。
第五篇:办学特色
一、文化特色
诵读经典已经成为了当今的一种时尚,不妨在学生之间开展“诵读经典”的活动,可以利用早自习等时间让学生诵读“四书五经”或海外名篇。并不定期组织诵读比赛!
二、艺术特色
开展多种兴趣班,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艺术活动学习。组织“课本画”“课本诗”“课本剧”等表演,通过多种形式,既体现了学生的特长,又巩固了学习的知识。
三、体育特色:
大城市的孩子锻炼时间越来越少,不妨多开展一些体育活动的项目,但这些,得循序渐进,注意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满意答案
好评率:50%
校 训:博学求新
办学思想:博爱做人、博学成才、求真务实、求新力行、办学理念:追求和谐、享受快乐
办学特色:数字化、精细化、人文化
办学宗旨: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
办学策略:质量立校、特色立校、科研兴校、强师兴校。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博爱之心、博学之才的未来人才 治校方略:有序、激活、创新
实施原则:全员发展、全面发展、优势发展、可持续发展。答案补充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尤其要发展学生的独创性和超前性的应变能力。
理论指导
1、选择一种模式暨“三步导学”模式。课标为标 课本为本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整体规划 模块设计 问题引领任务驱动 自主学习合作质疑 充分展示激励评价 适时点拨 及时提炼 精选精练多思多考 总结提高 巩固记忆 反思明辨提升能力 培养情伤 完善人格
2、用好两个工具暨 学习卡和导学案
3、增加更多的学生展示空间:教室可以变为三面黑板(写字板)
4、改变学生座次格局:坐成四人小组或其它小组形式
一、特色办学思考
任何事物之所以能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就是因为它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别之处,即特色、特点;事物因其特色而独立、闻名于世。作为一所学校,因其人、财、物、境等具体办学因素的不同,自然决定其会显现出不同的办学特色。
教育是教化人、培养人的工作,其工作对象本身自然决定教育要“以人为本”。既是“以人为本”,我们就应该实施人文教育,实施以学生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教育。基于这种思考,我们提炼、确立了“美化校园”、“人文校园”的办学特色。
教育又不仅仅是育人,教育工作更不可能在真空中进行,学生还得在社会上生存、生活、学习、工作。因此,教育还必须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和谐教育、和谐校园自然成为我们的一个办学追求,“和谐校园”建设因此成为我们的办学特色。
基于以上思考,形成了小杏花小学“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体系。
二、特色办学实践
(一)美丽校园建设
小杏花小学今年进行了加强了校园美化,设计立足点是:紧凑合理的总平面功能布局、简洁、活泼的建筑形象和丰富的绿化设计。认真搞好绿化,使配置的树木与花草构成一副优美的风景画。使学校的主建筑及各种场所、各类设施,尽量体现自然美与传统美的结合,清新优美。让人一进校园就能产生清爽、亲切和无限愉悦、恬美的感受。
突出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育人的功能,创设校园文化环境。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每块绿地、每个角落都是会说话的老师,学生随时随地都会受到感染与熏陶。”因此,学校构建了动人的多元的与教育计划紧密结合的教育走廊,精心设计了校风、校训、标语等,如校训镶嵌在学校醒目的位置上,便于师生警示和铭记。校园宣传栏内陈列新闻
时事、安全教育、手抄报、优秀活动成果展等栏目,开阔学生视野,发展求知欲望,充分发挥“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教育功能。言简意深教育标语布置在墙壁上,点缀于绿荫间,既烘托育人环境的气氛,又改观校园整体布局。同时注重师生学习、办公室环境的创设。学习环境与办公环境要求做到“静、敬、净”,“专、思、主”。通过多层次、多方位布置设计,创设出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
(二)人文校园建设
1、德育工作始终贯穿“以人为本”思想。
以“学会做人”为核心,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志向高远、品德高尚、个性鲜明、创新尚美的现代文明小公民。学校的德育工作、教育教学活动、文化艺术熏陶、学校社会家庭的合力,尤其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和《杏苑周刊》,无不渗透“以人为本”思想。
2、因材施教,“人本教育”的特色。
学校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宗旨,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尽可能地让学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根据学生特长和自愿,开设各类兴趣小组:美术、合唱、舞蹈、体育„„一年一度的“春芽杯艺术节”文艺汇演,学生特色作业展让学生大显身手。学校开展校本课程“杏小”更是一大特色,丰富多彩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发展个性特长的平台。
3、建立为学生服务的群团体系,关爱学生。
公平教育,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体现。行为困难生,经济困难生,心理、生理缺陷学生,在我校都得到更多 的帮助和关爱。学校成立“关心青少年成长工作委员会”,对各类学生排查、摸底,定期和不定期对这些学生谈心、学习、组织活动、心理咨询。设立校长热线电话及谈心工作箱,及时听取学生、家长、社会和教师心声,为他们排忧解难,调整工作情绪。
学校党员、骨干教师,对学困生长期实行“一帮一”或“一帮二”的结对子活动。
(三)和谐校园建设
“和谐”是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点。和谐校园,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是构建和谐平安社会的基础。
1、和谐的干部队伍,是和谐校园的核心。
学校干部团结协作、依法治校、以德治教、以诚管校、以爱助人、处事公平,遇事不缩头、不因人论事,在焦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上阳光作业、校务公开,突出管理的教育性、民主性、开放性。听取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起到了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
2、和谐的教师队伍,是和谐校园的基础
师德高尚、素质优秀、结构合理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工作的目标考核,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学校重视感情激励,尊重和信任教师;主动关心、真诚理解教师在工作、生活学习方面的正当合理需求;设身处地的为教师着想,审时度势把握宽严尺度;激发其主人翁意识,促“他律”为“自律”;以制度和奖励形式促进教师成长、提高;努力为教师创造和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
和谐的师生群体是和谐校园的目的。德育是和谐师生群体的重要方法。为达到这一目的,我校富有特色的开展“赏识”教育。同时,教师做到“教学五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改作、认真辅导、认真考核);引导学生做到“三个善于”(善于学习、善于守纪、善于珍重)。从自信心、责任感、意志力的培养入手,关爱、激励学生,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和谐发展。
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建设和谐班集体。学生干部竞选产生,任期轮换。设立文明值日岗,教育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宽容、谦和待人、待自然,让诚信、爱心充满校园。
3、和谐的校园,环境是保障。
学校千方百计使学校环境美化、亮化、现代化。从校园布局设施到周边环境的融合,既渗透人文理念,又体现和谐情趣。
安全健康环境,保障了学校的和谐发展。牢固树立“以生为本,安全第一”思想。建立健全并贯彻各项安全措施和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安全自救教育,清除安全隐患,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问题学生开设心理辅导和咨询,给予心理疏导,让学生以平和心态对待生活,对待社会。要求教师优化自己情感,以健康情感去感染教育鞭策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杜绝师与师、师与生矛盾,任何时候有义务和责任化解任何方面的矛盾。
净化周边环境,加强安全保卫,杜绝校园暴力。坚持行政值日,节假日巡查周边环境,对网吧、游戏厅巡查,严禁黄、赌、毒、迷信侵害师生身心健康。拒绝校外无关人员进校,环境和谐有力保证了校园和谐。
4、营造和谐校园文化
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语录牌、座右铭、名言警句、宣传栏、校报《杏苑周刊》、小记者站、广播站、艺术节、各种知识竞赛、师生才艺展示各得其所,构成了文化立体环境,营造了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5、和谐的融入社会,走进家庭
建立学校、社会、家庭合作的教育体系,利用家庭教育独具的优势,指导帮助家庭营造育人第一环境。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时开好家长会。
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积极参与公益劳动和文明建设活动,做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
学校倡导师生的和谐关系。强化服务意识,强调诚实守信。教师是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引路人、帮助者、可信赖的良师益友。
三、特色办学成果
山东省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单位 临沂市市级规范化学校 兰山区区级先进单位 《沂蒙晚报》小记者站 南坊街道办事处先进小学
打造书香校园,塑造智慧人生“书香校园”特色教育简介
我校自开办以来,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素质至上、特色见长”的办学理念,狠抓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社会声誉日渐高涨。为进一步打造学校特色品牌,于2006年9月提出“文化立校,书香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以创建“书香校园”的实践活动为载体,凭借浓郁的书香陶冶人,以书香促养成,以书香长知识,以书香增智慧,以书香树理想,以书香育人格,为师生的健康人生打下亮丽的精神底色。
一、营造“书香满校园”的活动氛围:在校园的走廊、宣传橱窗、班内专栏等阵地张贴宣传标语、名人名言、专题教育,营造出一种浓郁的读书氛围,让学生明白读书的益处。利用“红领巾”小广播、国旗下讲话、晨会、班会,积极宣传“创建书香校园”活动,倡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建立班级图书角,组织学生捐献图书,进行“好书传你我”的交换阅读活动。
二、开展丰富多彩“书香满校园”活动:坚持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进行“好书伴我行”的朗诵活动;开展“一诵三读”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学生人手一册“小读者手记”,让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把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心得体会等记录下来,以此提高学生的词语积累及写作能力。开展以“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为主题的读书小书签、读书卡、读书手抄报等比赛活动,提高学生读书的兴趣。
三、每学期举办一次“书香满校园”特色教育成果评比展示会:(1)优秀作品展示。定期举办学生的读书小书签、读书卡、读书手抄报、学生书画等优秀作品展览,组织老师、学生、家长参观学习,推动“书香校园”活动。(2)成立书香校园“文学诗社”,开展现代诗歌写作培训活动;全校举行现场作为比赛。激发学生读书和写作的兴趣。(3)评比“阅读小博士”和“书香班级”活动。(4)开展主题班队会活动。举办“向你推荐一本好书”演讲会、“读书辩论会”、“古诗文诵读”比赛、故事会等主题活动,通过这样的展示活动,让同学们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在建设书香校园的道路上,我们希望留下的每一个脚印都是坚实的,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相信,只要坚持以恒,一个书香浓郁、生机盎然的书香校园就会不断成长、壮大。
童的梦小学办学十七年积淀下来最深厚的东西是什么?
是爱!是教师对学生深深的爱!是母爱和师爱交织在一起的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寄宿学生最渴望得到的爱。
这种爱形成了我校的学生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教师全身心的付出:
培养良好习惯:
名言: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为了孩子的终身发展,我校运用寄宿制的优势,24小时由教师进行科学的教育管理,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为养成良好的性格打基础。
培养良好心理品质:
心理健康是现代人健康的标志,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学习的压力、困难的挫折、交往的障碍、社会环境的复杂化以及教育的失当都会给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伤害,我校通过六条渠道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这六条渠道是:心理健康课、心理咨询小屋、校长信箱、心理日记、释放身心的少先队活动、“家校之桥”校报心理辅导专版。
减负增效:
减负增效是我们工作追求的目标。学生晚上8:30睡觉,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让学生白天学习有充沛精力。这是检验我们减负增效一把尺。童的梦小学历年来语、数、外主课成绩名列闸北区前茅,学校用减负增效的教学实践证明学校的教学质量,显示学校教师的实力。
生活即教育:
这是我校的一大教育特色。我校生活教师的工作以服务为主,但是他们时刻牢记自己是育人者。教师们遵循“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在生活辅导的任何时间抓住时机进行“做人”的教育,疏导学生心理,培养生活习惯和能力,指导高雅生活情趣。
学校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的心理与人格培养。培养学生会做人、会学习、会自立、会合作,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
学校教学质量稳定,语数外各门主课成绩在闸北区名列前茅,学校开设钢琴、美术两项选修课程,并在英语、电脑、钢琴、书画、科技等方面形成教学特色。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