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读后感
《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读后感
二密中学陈廷莲
为了适应新的教学改革,更好地跟上课改的潮流,作为一名面临新课程改革的初中英语教师,就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寒假期间我认真研读了《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一书后,受益匪浅,颇有感悟。现将收获和感受总结如下:新课程标准突显了英语在中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怎样才能使学生学好英语?这是家长和老师普遍关心的问题。要使学生学好英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的学习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怎样才能使学生们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呢?在英语教学中,我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2、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
3、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4、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二、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有积极的情态,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刻板的情态,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还
会影响其它发展,情态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把英语教学与情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习,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语言的机会。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三、鼓励学生的合作性,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新课程核心理念就是参与、合作。通过合作性学习,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合作精神是培养情感态度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要在教学中特意设计相关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合作内容上,多给他们创造的空间;在合作形式上,讲求变化。把不同层次不同风格的学生分成一组,让他们自己选出组长。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预习、学习、复习、巩固,还可以做一些和学习有关的游戏,然后把结果由组长整理归纳后呈现给老师,老师再与学生们一起共同学习、操练,通过这种合作交流,师生互动,学生们在活动中“Learning to know ”“Learning to be”“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事实证明“Tell me ,I forget ”“Show me ,I remember”“Involve me ,I understand ” People learn more by doing things
themselves.评价可以使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助于反思及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对学生回答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及时的评价,如有口头评价、等级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等方法,充分发觉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侧重于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通过评价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初中英语教学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喜欢学习英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英语。经过教学的不断尝试,上述做法既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提高,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体验成功,更好地感受学英语的快乐。作为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能,让学生在最优环境中学习英语,感悟英语,触摸英语,让他们在学中找到乐趣,在愉悦中学到知识。
第二篇: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1(最终版)
《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
现代外语教学思想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现代外语教学思想演变的历史观与现代观
(一)现代外语教学思想演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现代外语教学思想演变的萌芽期(19世纪末以前).语法翻译法成为现代语言教学初期的必然选择.语法翻译法最初的误区在其语言学基础“一切语言都起源于同一语言”.它假想母语和外语之间能实现“等值翻译”.(2)现代外语教学思想蜕变及外语教学的发展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60年代).在外语教学思想的发展期,直接法和听说法应运而生.(3)现代外语教学思想的成熟期(20世纪6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现代外语教学思想的成熟表现在对语言的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和认知,思考与实践运用.语言学家从理性角度分析语言:人掌握语言不仅仅是“刺激----反应”的认知过程,而应该借助思维来总结规则,用规则推倒,转换,生成新的句子, “认知法”由此产生.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开始认识到“语言是有意义的交际工具” 此时,英国的语言学家创立了“交际法”.第二节 语言观与外语教学方法的选择
(二)人们对语言的认知与方法的选择密切相关
(教学要求:了解中国外语教学法发展的历史)
1970至1976年,这是中国外语教学发展的无序期.1976至1980年,中国的外语教学开始步入理性的轨道,“语法翻译法”是这一阶段外语教学唯一的方法选择.1980至1989年,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此时,诞生于美国的“听说法”成为我国教学法领域的首选,取代传统的“语法翻译法”.1990至2003年,是中国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比较成熟的一个时期.1990至2000年,这一时期凸现语言功能的“功能教学法”使交际思想得到广泛落实,通过对教学形式的量化和生活化来强化交际教学,形式上量化体现为“五步教学法
”.2001至2003年,交际教学的另一个分支-----任务型教学法开始受到广泛重视和推广.第三节 对中国产生过影响的教学法流派
1、语法翻译法(the 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
(1)语法翻译法以翻译作为手段来处理课文教学
(2)用演绎法处理语法
(3)通过母语和外语之间的比较来理解抽象词汇,句子意义和句法结构.2、直接法(the Direct Method)
直接法于20世纪初在批判语法翻译法的基础上产生.3、听说法(the Audio-lingual Method)
听说法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美国,是为了满足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上的美军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最初被称为战争应急法(the Army Method).它的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Structural Linguistics)和行为主义心理
(Behaviorist Psychology),因此听说法又称为结构法(the Structural
1Method).4、交际教学途径
交际教育法体系中对中国产生影响的有两个分支,即“功能意念交际法”和“任务型交际法”.英国的语言学家曾将语言分为三大宏观功能,分别是:语言具有交际功能,通过语言的交际与人相处,表达一定的社会关系;语言具有工具性功能,语言用来做事,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语言具有语篇功能,使口笔头语篇连贯得体.任务型教学是交际法的一个分支,是交际教学思想的又一个发展形态.任务型教学坚持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即学习活动过程本身与学习语言的目标同样重要。语言学习的全过程应该体现综合性的特点,有效的语言学习不是传授性的(instructional),而是经历性的(experimential),对意义的关注远远超过对语言形式的关注。
第三篇: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讨论问题
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
讨论交流问题
一、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如何看待自己角色的变化,怎样适应
角色变化?
二、在教学研究中,为什么“学法研究是第一性的”?
三、试述语音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在词汇教学中,学生应该承担哪些任务?为什么?
五、怎样理解语法教学的“承载性”、“可行性”、“得体性”和“现
实性”?试举例说明。
六、“语法学习要服务于语言交际”。怎样理解这种说法?在英语
考试中如何体现这种理念?
七、“阅读前”活动在整个阅读教学中占据怎样的地位?起什么作
用?
八、阅读教学中的“语篇分析”要分析什么内容?学生从中能学到
什么知识?
九、为什么说在写作教学中“老师不应该仅仅是指导者,而应该是
写作者之一”?
十、什么方法或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对英语写作产生兴趣?为什
么?
第四篇:《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读后感
《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读后感
五塔小学:潘心诚
寒假中,我认真读了新课标《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绪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三个目标——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实现这三个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实施?读了这本书后深受启发,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重视兴趣、重视应用、重视过程是数学教学走出困境的法宝近四十多年的数学教学工作,使我感觉很多学生都觉得数学课枯燥乏味,不如语文课生动、有趣。这让我感到很苦恼。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一书中,讲到了“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兴趣、应用和过程”,我认为这正是当前每一位数学教师应该努力做到的。重视兴趣、重视应用、重视过程是数学教学走出困境的法宝。重视兴趣,要求我们每节课的导入要生动,教师的思维角度要新,知识面要宽,课堂教学形式要形成自己的结构特色、语言特色、人格魅力,要重视数学的美感、灵感、直觉激发。比如,低年级的数学课,要多给学生创设游戏的情景,游戏活动符合低年级孩子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游戏中,既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又从中发现了新的知识。重视应用,就要积极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原型,并尝试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对其他学科中出现的数学问题进行研究,寻求解决的策略,通过运用,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重视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关注知识的发生过程,通过“过程”领悟知识的逻辑关系,体验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等。二.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比如:在学习分数加、减法时,我举了一个生活中的事例:妈妈在街上买了一个西瓜,姐姐吃了整个西瓜的四分之一,弟弟吃了西瓜的五分之一,还剩下几分之几?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没有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是不行的。同时,紧密结合我们的研究课题《数学课中小学生提问题能力的策略研究》,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三.让学生体验学习中的成功。一个人的十个手指还不一样长呢,更何况来自不同家庭的几十个学生,他们之间必定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因此,我们教师应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比如课堂提出的问题要有不同层次,好、中、差学生都要考虑到,好学生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中下等生回答较容易的问题,每次回答都会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保持,学习才会不断取得进步。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四、拓展学习空间,让学生感到学习就是生活 教材是知识与思维的载体,它蕴含着大量可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素材,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好好把握并灵活运用它,这样才能使“减负”落到实处,才能使数学教学变成培养创新的天地。
第五篇:《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读后感
读《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心得体会
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绪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三个目标——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读后感。”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实现这三个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实施?读了这本书后深受启发,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重视兴趣、重视应用、重视过程是数学教学走出困境的法宝
二十多年的数学教学工作,使我感觉很多学生都觉得数学课枯燥乏味,不如语文课生动、有趣。这让我感到很苦恼。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一书中,讲到了“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兴趣、应用和过程”,我认为这正是当前每一位数学教师应该努力做到的。
重视兴趣、重视应用、重视过程是数学教学走出困境的法宝。重视兴趣,要求我们每节课的导入要生动,教师的思维角度要新,知识面要宽,课堂教学形式要形成自己的结构特色、语言特色、人格魅力,要重视数学的美感、灵感、直觉激发。比如,低年级的数学课,要多给学生创设游戏的情景,游戏活动符合低年级孩子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游戏中,既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又从中发现了新的知识。重视应用,就要积极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原型,并尝试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对其他学科中出现的数学问题进行研究,寻求解决的策略,通过运用,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读后感《《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读后感》。重视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关注知识的发生过程,通过“过程”领悟知识的逻辑关系,体验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等。
二.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比如:在学习100以内加、减法时,我举了一个生活中的事例:在商场购物,妈妈带了100元买了18元的糖,37元一箱的牛奶,一共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没有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是不行的。同时,紧密结合我们的研究课题《数学课中小学生提问题能力的策略研究》,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三.让学生体验学习中的成功。
一个人的十个手指还不一样长呢,更何况来自不同家庭的几十个学生,他们之间必定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因此,我们教师应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比如课堂提出的问题要有不同层次,好、中、差学生都要考虑到,好学生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中下等生回答较容易的问题,每次回答都会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保持,学习才会不断取得进步。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四、拓展学习空间,让学生感到学习就是生活
教材是知识与思维的载体,它蕴含着大量可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素材,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好好把握并灵活运用它,这样才能使“减负”落到实处,才能使数学教学变成培养创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