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张丽心得Word 文档
5月15日下午我校组织教师学习了向“最美教师张丽莉”学习活动。5月8日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之下,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导致双腿高位截瘫……这个不平凡的瞬间感动了国人,她目前的病情更牵动着人心。教师张丽莉勇救学生的感人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校教师中引起强烈反响。张丽莉老师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行为,值得我们全社会来学习。我们要向“最美教师”学习:
一、学习她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操。张丽莉同志面对生死考验,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毫不犹豫,奋不顾身救助学生。她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英雄的壮举诠释了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是当代优秀青年的杰出代表。我们要认真学习她的高尚情操,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斗志,全身心地投入到伟大的教育事业中去。
二、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崇高职业精神。张丽莉同志参加工作以来,用她的全部热情和勤奋进取铺设了无悔的从教之路。她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在师傅课堂上聚精会神,一直坚持听课5年,事发当天还连续听课两节,听课学习成了她的一种习惯。她承担两个班的教学任务,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她把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放在心上,一视同仁,宁可放弃休息时间也不愿放弃一个孩子。在初三一次考试中,王睿同学的语文成绩很不理想,心情不好,她擦去孩子的泪水,像妈妈似地说:“孩子,再哭我会心疼的。来,老师帮你分析原因,咱们一起努力把成绩提上来。”一席话,让孩子心中的悲伤全部融化在这温暖中,变成了向上的动力。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为师者对职业的热爱,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份情感、一份无私、一份热爱。我们要学习他的崇高思想,牢记使命,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
三、学习她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张丽莉同志母亲十多年前就去世了,爸爸一个人抚养她读完大学,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宽裕,但她连续三年每月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钱资助贫困学生。由于学校维修,初三学生搬到第四中学,离家远的孩子很多,有些孩子来不及吃早饭,她就自己出钱买一些饼干放到班级。学生生病了,她买营养品去看望;学生过生日,她在黑板上写上祝福的话;夏天天热,她在地上撒水为学生送来清凉;冬天天冷,她用电水壶烧水给学生送来温暖;体育课下大雨,她把自己的伞和衣服让给学生;家长会天气热,她自己掏钱给每位家长买冰棍;放学时学生等不到家长,她主动打车送孩子回家。正是这种爱心,这种责任感,熔铸了师魂的真谛。我们要学习她高尚的师德,恪尽职守,甘为人梯,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学习她勤奋向上、追求卓越的崇高职业理想。张丽莉同志的座右铭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她经常在网上进行教育教学交流互动,积极参加市、区、校的教学教研活动,还自己出资购买了大量的学习资料,专业水平得到了较快的提高。在年轻的班主任当中,她是最让家长信服的好朋友、领导放心的好同志、学生喜欢的好教师。她用执着的热情收获了累累硕果,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她工作像“拼命三郎”,每天早来晚走,经常带病工作。我们要学习她勤奋进取的精神,加强学习,争创一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学校是教师教书的场所,同时也是育人的场所,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决心以“最美教师”为榜样,她的责任心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踏踏实实的做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大爱无疆 师德楷模——学习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老师事迹心得(2012-05-21 22:03:20)
转载▼
标签:分类: 教育感悟
张丽莉
宋体
感动中国
事迹
中华民族
杂谈
大爱无疆师德楷模
——学习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事迹心得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自古人们都把教师比作春蚕,因为教师能将自己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教育事业上。而现在,教师却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成为了学生生命保驾护航的天使。
张丽莉,一个普通的名字,一位普通的教师,在一夜之间响遍祖国各地,她用行动向人民诠释了人世间的大爱与大美。
2012年5月8日晚,在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并冲向学生的危急时刻,张丽莉老师不顾生命安危,挺身而出,为抢救两名学生而被卷入车下遭到碾压,以至双腿高位截肢,至今还昏迷未醒。这个不平凡的瞬间感动了所有人,她目前的病情更牵动人心,张丽莉老师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关注,她被大家称为“最美女教师”。她在学生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舍己救人,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柔弱身躯支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赞歌。这位年轻女教师,用生命谱写着最伟大的爱的赞歌。她是当之无愧的最美教师。
张丽莉的英雄壮举经媒体报道后,在全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张丽莉的英勇行为表现了一名人民教师慈母般的大爱情怀,展现了纯洁无私的大美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事迹在感动中国的同时,也给我们每个人最真实的感动,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些不平凡的事。我也是一名教师,我要向张丽莉老师学习,她是我学习的楷模。下面从三个方面谈以下本人学习优秀教师----张丽莉的心得体会:
一、立足本质,对学生献出一片爱心。
张丽莉老师有着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当危险来临,挺身而出,这正是平时把爱全部倾注给学生们的表现。
二、对工作要有一颗事业心和责任感。
我应当学习她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首的精神。张丽莉老师牢固树立了教师的光辉形象,通过学习我有着很深的感触,发觉与她比起来,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三、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
通过学习张丽莉老师的事迹,我进一步体会到,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是我们老师必备的道德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友好的对待他们,理解和信任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和他们交流,多鼓励和表扬他们,要尊重他们,宽容他们的过失,当学生有不足时,多给予激励和赞美,对学生精心呵护,尊重学生
人格,善待、宽容、理解每一个孩子,让他们感觉到在学校里比在家里的还要幸福的多,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开心和幸福。
学校是教师教书的场所,同时也是育人的场所,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决心以“最美教师”为榜样,她的责任心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踏踏实实的做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第二篇:心得张丽萍
知法守法敬法心得体会:遵纪守法 方能久安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离我们并不遥远,无论是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法律都与我们息息相关。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我们需要知法,守法,敬法,不犯法。一个国家有没有健全的法制、遵纪守法的国民,是衡量是否是一个真正文明、强大的国家的标准之一。一个企业有没有健全的制度,守规则的员工,是衡量这个企业是否值得信任的标准之一。遵纪守法是保障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和谐安宁的重要条件。遵纪守法不仅是大到遵守国家的根本大法、各项制度政令,更应该是小到遵守企业的“法”。一个企业的“法”应当是既包括国家的各种法令法规,也包括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纪律。自去年中央巡视组进入金融业后,金融业发生了剧烈的动荡,一些重大违规案件也浮出水面。比如某银行违规办理票据业务、违规办理贷款资金支付、违规为无真实贸易背景企业签发承兑汇票等。这些违反法律、企业规章制度的人并没有深刻认识到事故发生的必然性:一个人的行为日久会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习惯日久会形成一种性格,一种性格日久会成就一种命运。命运不是一种偶然,而是行为的必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以善小而不为,以恶小而为之,积小恶成大恶,最终必然自食恶果。因此作为农行的一员,知法、守法、敬法、不犯法,不仅是每个农行人应尽的义务,更是对每个农行人自身的保障。一个有法制观念的人,他的守法行为能够促进他的人生发展,并且有利于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一个法制观念淡薄的人,他的思想注定影响其行为,最终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局面,跌入万丈深渊。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法为鉴,可以晓规则。”作为农行青年一代的我们,如若不遵守金融相关法律法规,不遵守员工行为守则和银监会五十个严禁等制度,轻则发生风险事件,重则可能导致违法犯罪的发生。因此,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都应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牢固观念,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态度。应当在自己以后的工作当中,认真总结身边已发生的一些案例,并引以为戒,时刻督促自己严格遵循我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法令法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为促进我行各项工作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篇:魏书生读书心得(张丽娜)
《魏书生的故事》读书心得
时间过得飞快,想想自己工作也已快五年了。送走的学生也是形形色色,各有各的样,也体会到了作为教师的酸甜苦辣。总觉得现在的学生真是越来越不好管,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曾几何时渐渐和潇洒自如越离越远,苦和累成了每天的必修课。
近期看了《魏书生的故事》一书,本书分为三辑:自强、育人、教书,共72则故事,观后思绪万千,感慨不已。既感叹其教育思想的时代性和切实性,又佩服其教育方式和方法的针对性、多样性,回顾这些年的教育教学生涯,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为人师,为何一些简单不过的道理在自己身上就不能运用,起不到好的效果”成为看魏书生书的同时时常徘徊在脑海中的问题。
古人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我们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了解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综观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教师、教育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知人之明,能察觉学生思想深处的奥秘,能触摸到学生感情的脉搏,他们的心和被教育者是息息相关的。也只有这样的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才是一种幸福和享受。反思过去,作为教师,自己的责任心很强真是把他们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对他们严格要求,关爱有加;可是今天想来,自己对他们又了解多少呢?又有多少时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朋友那样与他们聊天、谈心,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
在了解学生方面,我们也往往是从学生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的表现上简单的了解和简单的评价学生,对那些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也不调皮捣蛋的孩子老师当然是越看越喜欢,也自然给他们的机会多一些;而那些所谓的“不讨人喜欢的孩子”有时就被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长此以往,孩子的发展当然是越来越失衡。这些都是我们所不愿看到了。因此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特殊规律,而且要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普遍规律,不仅善于把精力花在偶然的个别事件的处理上,更善于把主要精力用在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上,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学了魏书生的有关理论,现在渐渐认识到了学生的心灵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好学生和后进学生的区别只在于头脑中是非,好坏排列的顺序及比例不同而已。正是因为后进同学上进心的幼苗小而枯黄,有的常常被压在石头下,才更需要教师的同情、关注和扶植。懂得了这些理论知识,我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加以运用,果然效果明显,某些平时不听话的同学,调皮的同学经过一阶段的努力,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也更和谐了。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教师的角色地位也在不断地变化。以前教师说的,学生就得无条件的服从,无条件的执行老师的安排。现在我们更多的是关注人文性,也在不断提倡“人性化服务”。说到底其实我们的教育更应人性化,我们一直在说:要蹲下身子和孩子说话,就是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性。老师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学生的今天就是老师的昨天,学生犯了错误时的心情,老师通过回忆自己当年犯的错误时的心情就能认识更真切一些。这就是魏书生说的“用回忆的方法去感知”。
在本书中引起我最大兴趣的是魏书生关于“放松与快乐的诀窍”的深度剖析,我想作为一个老师、一个同学们与学校的桥梁的老师,一定要学会放松自己并把这种放松带来的快乐传递给广大的学生,使学生与老师只间能够更加亲密的联系在一起。放松与快乐在大学的教育中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可是这也正能体现出我们为人师表的不同。在此书中位魏书生更是大胆的将“人是广阔的世界”这一论点提出,并阐述了详细的观点佐证,那么我认为人是一个宽泛的话题,就今天而言实在是难以下定结论,可看了魏书生的理解,我似乎也明白在教书育人这条道路上,我们必须是拥有广阔的世界的人,才能完成教育他人的使命与任务。我认为一个人首先要适应环境,享受美好人生。生活不能没有理想,但人类不能以理想主义的目光苛求生活。当代人应该为生活在这千载难逢的太平盛世而满足。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我。人应学会自我更新,今天的我应该比昨天的我有新的认识、新的发现、新的能力。只有自己不断更新了,世界在我眼里就总是新的。
读魏书生的书是一种享受,读魏书生的思想是对自身思想、灵魂的提升和升华,读了魏书生的书才知道什么是教书育人,什么是为人师表。
最后我必须承认的是:“魏书生不是一个一般的教育家,而是一个有一种忘我精神的教育家,是一个有真正共产主义精神的教育家,是一个宁肯牺牲自己也要拯救别人的教育家,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教育家。正如德高望重的教育家吕叔湘早在1986年所说:
时代需要有更多的魏书生,祖国需要有更多的魏书生,人民需要有更多的魏书生,各行各业都需要有更多的魏书生。但愿此书能有助于更多的读者了解魏书生,学习魏书生;有助于读者收获更多的真善美,收获更多的自我超越和出类拔萃;有助于读者在平常、平淡和平凡的生活中,过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如诗如画,如歌如舞,从从容容,快快乐乐。”
读过此书,我更加坚信“爱出爱返,福往福来;恨出恨返,怨往怨来”这个道理,教育是一项我需要用尽毕生之力去做的一件事。
信息学院
辅导员:张丽娜
2011年4月26日
第四篇:学习张晓丽师德心得
张丽莉老师的故事
本片作为一部政治电影,并不枯燥枯燥乏味,非常生活化,接地气。以张丽莉老师的日常生活为原型,能看出她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用爱心育人的感人故事。真实地还原了张丽莉老师忠于教育事业这个最美女教师形象。
张丽莉老师是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的一名普通的代课教师。那年春天,在佳木斯市第四中学门前,一辆客车因司机教师疲劳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撞向学生,本可以躲开的张丽莉老师却一把救起学生,刹那间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不幸受伤,造成双腿截肢。这个不平凡的瞬间感动了我,为师者,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舍己救人的精神着实令我感到震撼。
张丽莉老师富有强烈的师德责任感,把学生时刻放在自己的心中,学习中关心同学,生活上爱护同学,情操高尚。而且张丽莉老师的故事并不过分夸张,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做好的同时还能够兼顾好家庭,不仅是一个好教师还是一个好妻子,好女儿,好媳妇,更会是一个好妈妈。
这样的师德表率,值得我们敬佩,但是我想,其实各个行业都需要品德高尚,如果大货车司机能够坚持不疲劳驾驶,也许这样的悲剧会更少一些,各自坚守自己的品德更加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
最后,希望张丽莉老师幸福。
第五篇:张丽敏北师大培训心得
培训有得,且学且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培训心得体会
卫滨区金家营小学:张丽敏
2016-8-4
培训有得,且学且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培训心得体会
2016年7月23日至28日,在卫滨区教育局的组织下,在进修校张校长和办公室岳主任的亲自带领下,我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学习。短短六天的紧张学习,脑子里萦绕的工作中的困惑与瓶颈问题已有所悟,静下心来,细细反刍,认真梳理如下
一、校长领导力的提升;
此次培训学习的主要形式是专题报告、专家引领。我们聆听了九场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其中三场讲座着重阐述了校长如何进行科学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益。海淀区教育党校汪志广副校长的讲座《校长的领导策略——如何带好一个好班子》深入浅出,于情于理的阐述了如何提升校长领导力、最大化学校执行力。京师实验小学乔锦忠校长的《校长领导力提升与团队管理建设方案》则从系统思考、管理团队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委和业务部门的支持四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讲解。而北师大肖洪普则先后兼任北京八十中管庄分校校长、书记,他的《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具体生动的讲述了他如何让一个农民子弟学校逐渐由弱变强跻身北京名校的过程,让我深受启发。更让我明白知识经济时代的优势在于学习,学习的效能在于行动,行动的价值在于思维,成功来自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心态。
二、学校文化内涵的思索;
一直以来,学校文化、学校特色等词眼总给我一种耀眼而无法捕捉的感觉……,此次通过专家深入浅出的解读和具体案例的分析,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管理建设、学校品牌建设的方向在心中更加清晰明朗。就像北京教育学院的田汉族教授的《学校品牌建设的理论和时间》让我明白特色建设不是“拍脑门”的事,她是在学校长期的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在师生精神文化的扎根点上,在学校领导和师生的有意甚至与无意的传承与建设自然而然地形成的。北师大教授黄文峰的《学校文化建设与文化管理》通过一个个故事和中西方文化案例让我们更坚定了学校发展的根在“文化”,学校精神的构建与积淀才是学校文化的灵魂。作为一校之长,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通过陶冶、激励以及学校文化管理思想、理念、制度的实施,努力形成师生自我创造、自我发展和群体发展相和谐的富有“爱”和“感恩”的学校文化。北京名师名校长宋怡的讲座《在三级课程实施中建设以生为本的学校文化》具体阐述自己如何从一节节校长听课评课做起,来一步步实施以生为本的学校文化创建的,也让我明白学校文化建设不是空中楼阁,不是纸上谈兵,是通过一节节的课堂40分钟,一次次的教育活动,一个个的理念培训渗透逐渐形成的一种师生心理定势、行为习惯、文化素养的彰显。其不仅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内在与外在的有机融合,只有在学校的不断发展中积淀自己学校的“以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师生员工各种观念制度”,师生才会在其的不断熏陶与提升中发展具有深厚“底蕴”加“精神”学校文化,将学校发展的根扎得更深。
25日我们在张校长的带领下,有幸参观了北京劲松四小,四小以“做最好的我”为办学理念,通过“做文明的我”、“做智慧的我”、“做健康的我”、“做尚美的我”、“做国际的我”的“五我”教育进行实施,从特色教育文化长廊中教师满满的笑容、孩子们灿烂的笑脸,足见学校生活带给他们的快乐,那种来自心底的幸福愉悦。
三、教育方向的前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蒋恺教授的《国外基础教育的经验与改革趋势》则从另一个角度打开了我们的教育视野。美国基础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强调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培养,重视批判思维和探究能力培养,实施学生综合评价”等做得扎实到位。芬兰基础教育成功的秘密——芬兰有注重阅读能力的文化传统(16世纪以后,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在每年的节日上受到公开测试)、学校之间均衡发展、关注每一个学生。日本均衡发展的具体办法等,告诉我们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千姿百态、各有特色,我们要博采众长,改革创新,探索一条符合国情的基础教育发展之路。张进宝教授的《“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管理与教学评价的创新》指出互联网在未来几年教育教学中的发展趋势。
本次学习,使得我们有机会和专家们进行面对面,零距离的接触和交流。为我们上课的专家都是“国家级人物”,专家们高瞻远瞩,思想深邃,大气磅礴,报告观点新颖,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催人奋进,闪耀着思想的火花和哲理的光芒,对我而言,这是一顿极其丰盛的教育大餐。本次学习时间虽短、但组织十分紧凑,收获的确不少,让我深深的感到这是一次启迪智慧、涤荡心灵、终生难忘的短暂学习之旅。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欣喜、激动、充实之余,更多的是切实的感受和深深的思考。在实践中,如果把任何一位专家所讲的理念吸取一两点,在工作中深入开展下去,都能够对教育工作有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
正如汪志广教授所言:培训是最大的福利、是间接的投资,培训是借光借智借力,培训是给养,是充电,是单位对员工职业生涯的关爱。谢谢卫滨区教育文化体育局的领导们,谢谢辛苦奔波的进修校张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