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举起手来-----学生上课不愿举手的原因及对策(10.31)
学生上课不愿举手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学生心灵的深处是非常渴望获得成功的。针对我校在教学循环赛的过程中,课堂上表现出学生不愿举手,连最简单的问题都无人回答的现象,甚至有老师调侃说,这上课的氛围比“上坟”的还要凝重。这使我陷入了深思,经过认真分析,我总结了一下,原因来自两个方面:
一、教师方面
1、提的问题太深,学生难以理解。对策:(1)提问时注意层次,复习巩固时提问,将新旧知识
联系起来;合作交流,解读探究时提问,将求同存异;在关键处提问,将兴趣和知识重点结合起来。(2)提问要有适度性,所提问题要难易适中,要防止所提问题难度太大,忽视学生心理特点、认知水平。要防止所提问题浅,让学生感到无味。要防止所提问题空,让学生感到无从下手。
2、提出的问题目的性不明确,逻辑性不强。
对策:在提问内容上,提问要有针对性。一方面,要针对教
材实际,把握住重难点,有的放矢。另一方面,要针对学生实际。对优生,提问内容要难些,要求应高一些,使其自感不足。对“差生”,提问内容要相对易些,使其增强自信心。
3、提问时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短,学生来不及考虑。
对策:在提问时间上注意停顿,要给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
问题,切忌仓促要求作答,切忌扼杀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及空间。
4、提问时教师态度过于严肃,学生情绪紧张。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的地位是比较强势的,一般很难做到与学生
平等。教师的某些错误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自信。造成学生不再举手。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不容许学生犯错,当学生犯错时对学生的态度过于严厉会使学生产生畏缩情绪,减少举手的次数。
对策:教师要清楚的认识是慢慢提高正确的认识往往是在多次错误认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要容许学生出错。
二、学生方面
1、学生对上课的内容不敢兴趣,不注意听讲,没有思考,无法
回答。
对策:对于这种情况首先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
欲望问题的设计是否过于草率。教师要有情境性和指向性的提高个人魅力,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授其业。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影响的人。要让学生感受到爱、尊重、期待。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爱屋及乌。
2、学生性格内向、胆小,不愿回答。
对于课上喊起来又回答不到的学生,教师要适当给予学生思考
问题的台阶,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学生无言以对,就要考虑如何继续提
问。可以降低提问的难度,转换提问的角度,当学生跳一跳摘不到桃子时应该给他们一块垫脚石。其次,这类学生思维的反应能力偏弱,有时教师问题还没说完,心领神会的学生就抢得先机举手回答,而他们需要思考良久,所以在教学中要学会等待对于这类学生要以鼓励为主问题的回答。不管对错只要有自己的想法就好。应多给予正面的评价,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3、不想让同学指责为爱出风头
不举手的学生中,很多人认为举不举手无所谓,只要自己上课
认真听就行了。更有甚者,班级中存在着冷嘲热讽的风气,回答错的同学受到别人的歧视。
对策:在这样的班级中,学习优者在他人眼中变成了爱表现;学习差者成为别人打击的对象。这需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大力表扬积极举手的同学;要向学生说明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意义;要求当别人回答问题时要给予耐心和掌声;要求学生做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教师要时刻注意保持学生良好的情绪,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4、有抵触情绪,即使知道也不回答 对策:在提问对象上,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忌偏爱某些
自己衷爱的学生,而冷淡了其他学生。切忌对提问对象的讽刺惩罚。在提问及答问的指导方式上,要先提出问题,后叫学生,以利全体同学都能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切忌先叫学生,后提问题。
提问时学生不举手或难得举手的原因是多样的。不同学生可能有
着不同的情况,在教学中每位老师都希望每位学生都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到问题的探讨中来,希望学生多举手。遇到不举手的学生要平和看待不能一味生气粗暴对待,如果要很好地解决问题,教师就需要全面详细地了解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关注他们的心理、学习变化。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要与学生多交流,课后更要与学生多接触摸清底细这样 才能对症下药采用积极的手段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变化。
这就要求我们工作做细,多与学生交心、交朋友,找出其思想根源,然后耐心的教育和引导。正确的了解造成这些学生不举手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参考文献:
[1]白小华.《问答之间——浅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阅读与鉴赏(中旬)》2011年第02期
[2]邓万峰.《如何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西藏教育》.2007年 第8期
[3]达娃拉姆.《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中国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6期
[4]《语文新课程标准》 2011年版
[5](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年第2版
第二篇:学生上课打瞌睡的原因
学生上课打瞌睡的原因
上课打瞌睡,是中职学校比较普遍的一种现象,找到这种现象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是提高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学校方面的原因
(一)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
现在的中职学生,大多数都是初中里文化课基础差,甚至行为习惯差的孩子,他们的文化课底子很差,我们有的学校仍然沿用过去的职高教材,甚至中专教材,教学内容繁、难,学生坐在那里犹如听天书,教师也犹如对牛弹琴。要不了多久,学生不是打瞌睡,就是开小差,移情别处。
(二)学校缺乏对学生的有效管理
中职学生学习压力小,晚上睡眠时间充足,学生本应休息好,但是,很多孩子由于在初中阶段就养成上网、打游戏、聊天等习惯,进入中职学校后,特别是学校对学生晚上缺乏有效的管理,在寝室里用睡眠时间上网、打游戏,甚至抽烟等等,晚上没有得到应有的休息,不足部分当然只有到课堂上补足。
(三)学校缺乏对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
中职学生进校后,学校要开展各种活动,比如我们学校开展的“五声教育”,树立学生的信心,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对他们进行职业理想的教育,引导他们对人生进行规划,制定自己的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帮助他们一步一步的实现,让他们看到未来,看到希望。
(四)学校对学生的就业导向出现偏差
每一所中职学校都希望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出得去,但是在具体执行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为了把学生成批次的、快速的安排出去,并且从事较为轻松的工作,加之沿海地区外企多,这些企业多为初加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里面都是现代化的生产线,需要大量的非技术人才,不用培训就可以进去,在中职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根本用不上,学生到这些企业后,暮然回首,中职学校没有读头,进不进中职学校没有关系,只要年龄够了就可以到企业。这些思想和情绪一旦给在校的中职学生传播,中职无用论自然就盛行了,再经过社会,传到家长,中职学校的招生就更加困难了。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
(一)教师无精神
中职学校的教师近年来无论经济待遇,还是社会地位,都逐年递减,教师跟普通中学、幼儿园,甚至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比较,反差大,心理严重不平衡。在工作上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学生面前没精神,没精神的老师影响出来的当然是没精神的学生。
(二)教师的组织教学方法单一
课堂教学中的组织教学是第一关,教师不能灵和多样的、有效的组织课堂,课堂是散乱,无序的,积极的学生得不到及时的表扬,消极的学生得不到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学生的注意力逐渐下降,一部分学生就开始了打瞌睡。
(三)教师的讲授缺乏激情
教师的授课也是一场演讲,演讲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煽情,调动听众的情绪,教师有激情的演讲,换来的是学生有激情的听课和思考,换来的是学生积极的参与和合作,最后达到师生共情,在愉快和欢乐中不知不觉过完一节课。没有激情的讲授,换来的是死板的课堂,无生机的课堂,学生每过一分钟都是艰难的,不时的往窗外张望,盼望早点下课,坐在那里不是无精打采,就是瞌睡兮兮的。
(四)教师的教学艺术欠缺
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正如教育学奠基人、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所说:教育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艺术,是一切艺术中最广泛、最复杂、最崇高和最必要的艺术。它追求的是永远要求达到而从来没有充分达到的一种理想,即追求一个“完人”的理想。德国哲学家康德也说:在人类的种种发明中,有两件事是最困难的,一是政治的艺术,二是教育的艺术。
优秀的老师,融洽畅达的沟通,引人兴趣的导入,水到渠成的衔接,波澜起伏的流程,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在愉悦中收获,学生听他们的课是一种享受。缺乏教学艺术的老师,课堂平铺直叙,深奥的知识仍然深奥,浅显的知识更复杂,深的听不懂,浅的学不会,听这样的课,学生是一种折磨和煎熬。
三、学生方面的原因
(一)缺乏自信心
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后,受教育和引导,大部分学生逐步树立自信,体会到自身价值,但是,有少数的孩子有多方面的原因,学习缺乏主动,学校的活动不愿意参加,有的孩子在校期间没有登台展示过一次。这些孩子,上课没精神,不愿意与同学互动,不愿意与老师互动,也常常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二)缺乏职业理想
有的学生,职业理想很难树立,对人生无规划,满足于眼前的状况,要求低标准,贪图吃喝和享受,整天除了吃喝,就是玩耍和打游戏。
(三)生物钟倒挂
有的学生,课间活动量过大,特别兴奋,一到课堂,就容易进入抑制状态。总之,学生课堂打瞌睡的原因既有学校的,也有教师的,还有学生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的,在工作中,以改进学校工作为突破口,以提升教师素养为抓手,以关注学生、服务学生、提升学生为动力,改进工作,夯实课堂,扎扎实实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学到真知,对口安置,不断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外塑形象,内提素质,中职教育这边风景独好。
第三篇:对于学生上课睡觉的原因
对于学生上课睡觉的原因,经过调查和研讨,我认为大概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作息时间安排不合理,学生晚上熬夜或早上起得较早,导致上课睡觉。
二、学生厌学甚至弃学,学习兴趣不浓,对学习内容难以理解,从而不能积极
对于学生上课睡觉的原因,经过调查和研讨,我认为大概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作息时间安排不合理,学生晚上熬夜或早上起得较早,导致上课睡觉。
二、学生厌学甚至弃学,学习兴趣不浓,对学习内容难以理解,从而不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三、教师备课不精,授课缺乏艺术,缺乏吸引力和课堂驾驭能力。
四、教师责任心不强,只教不导,不够关注学生。
五、学生的不良嗜好及习惯侵占着他们的正常睡眠时间。
无论是哪一种原因而导致上课睡觉,由此造成的后果是一样的,对学生本人而言,这样做会耽误学业,毕业后没有一技之长,很难找到最理想的工作。对学校而言,任学生上课睡觉,会造成教学质量下降,学生毕业后,无论是文化素质,还是专业素质都偏低,使用人单位不满意,对学校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本着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学校负责的态度,我们必须认真思考,找出对策,切实解决这一问题。
我在班级管理与教学中碰到上课睡觉问题也比较严重,也相对应运用许多方法,这里我主要谈谈以分小组形式相互比赛激烈教学,本班有学生47名,刚开学就把人数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8人,自己推荐一名同学当组长,学生们很积极响应分别给自己小组取了名字,有斯人组合、渔人组合、黑鸭子组合等等。接着我引导学生发挥本专业优势,给自己小组画了一个logo,便于以后回答问题记分方便,每个小组给自己设计了口号。
上课的时候我们分组来坐,每节课上课之前先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讲给学生听,然后每组请一名同学来当裁判,每节就解决2个问题,裁判给予记分,并对优秀小组加分,刚开始执行效果并不好,还是有很多学生混水摸鱼,没有参与小组讨论,趴着睡觉。针对问题我就把任务下到每位组长,明文规定,那个小组的成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只要有成员睡觉,就在总分里扣2分,这样学生之间就相互督促,慢慢形成团队精神。
这个方案执行到3个周后,学生又回归到一种习惯,对活动模式习惯了,又失去清鲜感,我在自己身上也反思了原因,最后找出是因为活动的模式单调,经过与班干部的商讨,给课堂里填充了一下娱乐活动,例如:模仿快乐大本营上节目中的一些环节,《你画我来猜》因为学生是平面设计专业,还是比较喜欢画画,所以他们特别喜欢这个游戏,先从水果类、植物类、生活用品这些简单的词入手,到最后学生连成语也能用简笔画画出来,看到学生绘画能力的提高,上课兴趣也积极了许多。
这活动方法使用于大部分学生,但班级我还是存在睡觉的学生,例如班里的向七同学,每天上课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纪律方面可以算得上是好学生,但最大的问题是上课睡觉,后来觉得调查得知,该孩子喜欢上网,经常晚上不睡觉,用手机上网,有时还会跑出学校去上网,得知该情况找了,孩子谈了2回,也与父母交流该孩子的情况,家里父母管得严格,周末不能跑出去玩,甚至上网,孩子就把在学校的课余时间用来上网,与家长沟通过后,家长改善了其教育思维,给孩子多点空间,孩子答应了在校不因上网影响休息。也让宿舍的孩子督促他的行为,慢慢转变了许多。
对于中职学生,学习基础本来就不好,学习积极性不高,有时加上课本内容枯燥,导致学生上课睡觉的现象很普遍,我作为班主任,在上自己班级的课程也不能保证学生100%不睡觉,但我的教学中解决学生睡觉最有效果的方法是通过活动的来丰富课堂,提到学生学习兴趣。自然睡觉的情况就减少了。
第四篇:皮带机常见故障原因及对策
皮带机常见故障原因及对策
皮带输送机是煤炭运输、提升的重要工具。随着煤矿工业的迅猛发展,综合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生产能力的增大,皮带输送机使用量也日益增加,一条龙的煤炭输送、提升系统的矿井已屡见不鲜。由于矿井环境条件恶劣,生产管理不妥善,导致皮带机在实际运行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故障。下面针对皮带机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及采取对策进行分析。
一、电机故障
这种故障表现在电机不能起动,电机起动时间过长,或者电动机温度过高或者冒烟。其原因及对策如下:
1、电机不能起动
(1)
电源发生故障,应检查电源和开关。
(2)
输送带严重松驰,应检查拉紧装置和输送带有无断裂并处理。
(3)
液力联轴器严重漏油,应按规定油量加油。
2、起动时间过长
(1)
液力联轴器油量不足或过多,应按规定加油。
(2)
输送带未拉紧,应拉紧输送带。
(3)
负荷过大,应减轻负荷。
3、电机温度高
(1)
单相运转,应检查开关和线路并处理。
(2)
输送带负荷过大,应减轻负荷。
二、皮带故障
这种故障通常表现为输送带打滑,输送带跑偏,输送带边缘磨损,输送带承载面划伤,断带等几种形式。
1、输送带打滑
打滑的原因是输送带与传动滚筒之间摩擦系数减小,主要表现在:
(1)
传动滚筒有水煤,应处理水煤,并防止进入传动装置。
(2)
输送带上煤量过多,应控制煤量,防止过载。
(3)
输送带过松,应拉紧输送带。
2、输送带跑偏
(1)
装煤点不在输送带中线,应调整煤流位置。
(2)
输送带有重物掉落抗压输送带一侧,应搬掉重物。
(3)
机头、尾滚筒与输送带间有煤等脏物,应及时清理。
(4)
输送带未拉紧,应拉紧输送带。
(5)
输送带接头不正,应重新接头。
(6)
上托辊或下托辊一端位移,应调整托辊。
3、输送带边缘磨损
(1)
输送带跑偏磨支撑架,应调整跑偏。
(2)
硬物抗压在输送带边缘上,应检查清除。
4、输送带承载面划伤
(1)
有固定金属物刮割皮带,应检查处理。
(2)
机头、尾浮煤中有矸石等硬物,应清除浮煤和矸石等。
5、断带
(1)
输送带长期使用强度变差,应及时更换破损或老化输送带。
(2)
输送带接头质量不佳,局部开裂,未及时修复或重打,应对接头经常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传动装置有异响
1、输送带张紧力不够,应张紧输送带。
2、减速器或传动滚筒轴承齿轮损坏,应检查处理或更换损坏零件。
可见,皮带机在运行中故障种类很多。有些故障现象虽然很相似,但产生的原因却不大一样,因此,只有深刻理解和体会皮带机发生故障真实原因,才能迅速采取有效的对策排除皮带机的故障,提高煤炭运输效率,促进煤炭事业发展。
第五篇:“民工荒”的原因及对策
早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就出现过普遍性民工短缺,当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纷纷向内地迁移时,连××等昔日劳动力输出大省也相继出现了劳动力短缺问题,2010年这种情况蔓延到了××县。根据××市统计局的统一安排,我们从全县工业企业中抽样8个进行了调查了解,以分析其中原由,探究应对之策。
一、基本情况
1、企业用工难较往年
突出。××县是××省有名的劳动力输出大县,本地企业向来可以满足用工需求。但进入2010年后,情况就大大不同了。从我们抽样的8个企业中,有4个企业,即新洲乡井塘村拦河坝沙场、灵官镇安攸砖厂、平背乡兴旺机砖厂、清溪镇刘水金木厂出现了“民工荒”,都缺少一线工人,出现短工的企业占全部抽样企业的50%。
2、劳动工资出现普遍性上涨。8个抽样企业无一例外地出现劳动工资上涨,其中又以一线工人工资上涨最快。并且,在安平自来水公司首次出现了使用外地回流人员的情况,这也是本地企业首次出现该类情况。
3、招工难相对集中在建筑材料、木材加工类企业。在出现用工难的4个企业中,有2个砖厂、1个沙场和1个木材加工厂。
二、原因分析
1、经济复苏使得企业用工需求增加。从我们抽样的情况来看,有这种情形的企业所占比例达到了(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37.5%,80%的企业用工需求增长在10%以上。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全面、整体地回升,“民工荒”的规模和影响范围会持续增大,短期内难以好转。
2、民工的工资与待遇长期没有得到改善。尽管包括××在内的××全市最低工资保障近年来有了不同程度地的提高,但比起增长过快的生活费用支出,仍显过低而缺乏吸引力。例如:××县2010年1月份,一些困难企业职工平均工资为660元/月,明显低于同期全市和全省平均水平,与民工们的期望值有不小的差距,故县内企业不管是对外来民工还是对本地民工均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3、新一代民工族的自我意识在提高。新一代的民工族,己经不再像父辈那样拼命打工赚钱,更多的是想能够在四十岁前有一定的积蓄和发展,原因很简单,这些民工早就意识到,40岁以后,企业将不需要这样的员工。所以他们在40岁前需要迅速积累一笔财富,然后自己创业。所以尽管有些企业提高了福利和待遇,但仍然会有民工的流失的现象。在我们抽样的8个企业中,有5个企业出现过民工流失现象。
4、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投入大量资金到“三农”中。农村税费改革后,不但减免了农民的农业税,还给农民每亩地补贴10元人民币,粮食价格又大步上升,农民得到了真正的实惠,拍手称好。这可以说是“民工荒”的一个重要的外部环境。因此,农业税全面取消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导致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留在家乡或转入第三产业,更拉大了制造业的劳动力缺口。而作为国家产粮大县,××在得到国家、省、市更多的政策优惠和资金帮持后,本地民工在家“务农”自然有比过去更大的吸引力。
三、对策与建议
1、改善用工环境,维护劳动者权益。要注意保护劳动者权益,防止以牺牲劳动者权益的承诺来吸引外资。要进一步充实加强劳动监察力量,加大执法力度,下大力气查处企业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违法行为,着重解决企业拖欠工资和劳动条件差等突出的问题。
2、改变目前的低成本低技术的增长方式。长期以来,我们的经济增长实际走的是一条低工资、低教育、低技术、低劳动生产率、高劳工淘汰率的路线。作为企业来讲,除了投资更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员工收入外,还要注重增加员工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支出。因为再先进的技术也要靠人去掌握和运用。未来谁拥有了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谁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3、要重塑劳资关系新格局。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和谐的劳资关系也是生产力。新型的劳资关系应该建立在平等的“契约化”就业基础上,即双方通过平等协商签订劳动合同,明确权利和义务。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前的“民工荒”正是一些企业长期忽视民工权益所必然要付出的成本和代价。
4、大力提高外出务工农民的技术素质,提高劳务输出的有效性。加大技术培训的投入,让民工都能有一技之长。充分利用国家振兴职业教育的有利时机,积极发挥职教大省优势,有针对性地培养急缺的电子、服装、食品、玩具等行业工人和技能型人才,加大宣传力度,逐步形成具有区域优势的劳务品牌,吸引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