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爱心与教育》
《爱心与教育》
借老师强迫的“东风”,每天抽时间细细品味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一书,读后给我心灵以强烈的震撼,对我的教育产生了许多启发。
在《爱心与教育》一文中,李镇西老师的教育突出一个“爱”字。正如他所说的“发自肺腑地爱每一个学生,教师要把自己视为与学生人格尊严和情感上平等的朋友和探索真理道路上志同道合的同志”。缺少爱的教育是形式主义的教育,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教育,是得不到学生和家长尊重的教育。爱学生,是一切教育的前提。
一、爱的教育需要责任心。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就是让每一个从他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我想每一个教育者也应该要有这种强烈的责任心。在现实社会中,有少数教师为教书而教书,在教育教学中没有全身心投入,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会有幸福吗?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自觉担负起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才的历史重担,这是实施爱的教育的前提与基础。
二、爱的教育需要恒心。
“爱心与童心”中的主人公宁玮,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女孩,虽家境贫穷,但不失自尊心,李镇西老师不仅在她学校期间给予她学习上的鼓励和生活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宁玮高考落榜后,面对一些阴暗的社会现实时,一直默默地用真爱关心她。正是这种爱,使宁玮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让她一次又一次地走出困境,不断地走向坚强。如果没有这种持久的爱,宁玮很可能成为“宁小燕第二”,李老师为我们演奏了一首恒久的爱的乐曲。我们大部分教育工作者有爱心,但缺的是一种恒心,教过学生以后就“万事大吉”,即便学生主动来联系,要求帮忙解决一些问题,也是搪塞一下就了事,学生感受不到老师的这种持久的爱,就会失去美好的愿望,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进而会改变他们以后的人生之路,那是多么可怕的后果!一个学生真的因为你的冷漠而沉落,难道我们教师就不应该自责吗?如果我们都像李老师一样有那种持久的爱,那么我们会看到更多的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宁玮”。
三、爱的教育需要信心。
在李镇西老师“手记二”中的主人公万同,是一个李镇西老师经过千万次爱的呼唤而回心转意的“浪子”。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不乏有这样的“万同”者,如何来教育和引导这些“万同”者,是每个学校、每个教师在每个学年都要面对且必须面对的课题。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教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愤怒的时候,他也时刻记着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愿望的火花熄灭’。”李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好教师,在无数次责备万同的教育中,始终没有失去要把一个学生教育好的信心。有许多教育工作者,也包括我,在对待身边的“万同”时,也有爱的付出,但尝试几次后,就觉得这些人“不可教养”、“本性难改”或“凭我的本事不可能使他们改变”,彻底失去了对他们的信心。没有这种信心的支撑,“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是那颗永远都不会闪光的“星星”,甚至会成为一颗“陨星”。
学习,特别是在校学习是人的最大的幸福。因为这是很多人不曾有或很少有的,在校学习的时光“是一座被知识之光照耀着的宫殿”,成千上万的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的劳动,才换来了脱产的平安的学习机会。然而,在现实社会,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学生把学习看做是负担,有时则把它看做是惩罚和苦恼。如
果问题到了这一步,学校的任何教育都是不会奏效的。在学校里,只有当学生渴望学习,只有在学习中他感到是一种快乐,得到的是欢乐并得到人的一种骄傲时,学校里其他的一切才会成为现实的、可以达到的。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种快乐呢?
一、应当把学生看做是人
知识欢乐的最重要的源泉就是体验和感受到知识则是我的智力创造的结果,探索的结果,心灵劳动的结果。这就是说,课堂教学中,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要引导学生去探索、去体验、去创造,才能使学生分享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而在现实的教学中,把学生“看做是接受、接受、再接受的知识库”,看做是“无底的容器”的观念普遍存在。这正是我们要实行“课改”的必要所在。
二、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
一个人的道德情操在颇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什么样的精神需求会产生出什么样的活动。也就是说,行动来自需要。我们所面临的学生,年龄、家庭、地域、身心等状况差异很大,在学习需要方面也不尽相同,所以,我们不仅要研究普遍的一般的学生的需求,而且还要研究特殊的个别学生的需求,并针对需要给予引导,这大概就是“因材施教”吧。
三、领着孩子到思维的源地去旅行
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把课堂搬到大自然中去。教育者的使命就是向孩子们揭示开那些不懂的东西,唤起他们去认识的欲望。在这里,哪怕是最胆小的最腼腆的学生,也会变成好问的思想家”。“课外的思维活动,是不以初级阶段教学课程为转移的,要比孩子在课堂上所学的一切都更为重要、更丰富、范围更广泛”。拿这种观点来审视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我们的社会实践、自然体验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或是流于形式。难怪学生感到学校的学习枯燥乏味,没有欢乐;难怪学生出校门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我们的手脚是被安全、责任、担心给捆死了。
四、跟孩子们一道去发现真理
一个受人尊敬的老师,应该是“使孩子们在真理面前惊奇、惊讶的小路上的领路人,要跟孩子们一道去发现真理。一个只会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知识,要求背熟、背熟、再背熟的老师,定会激起孩子们的伤心感,而然后便是内心的愤懑。这可以说是教学方法的问题。老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以前,已进行了多年的学习、修炼,对于要传授给学生那点知识的来龙去脉,应该是了如指掌,问题在于如何传授给学生。象现在有些老师那样处心积虑、喋喋不休地“满堂灌”,肯定是没有好结果的。相反,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研究性学习则需要大力提倡和推广。
教育是门艺术,培养人才是教师的天职,让我们每一名教育工作者携起手来,共同用爱来浇灌祖国的未来,使他们在我们的爱的滋润下都能幸福地成长。
李冬林
2011013088
师范1102班
第二篇:爱心与教育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
李红梅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这些是我在看李镇西名著《爱心与教育》的手记一中所摘抄下来的句段。李老师是我最崇敬的名师之一,读了他的《爱心与教育》的手记一,我更是对他万分崇敬。在“手记一”里,李老师所具有的一颗童心令我仰慕,李老师对学生的爱心更是令我震撼!学生生日时亲手送上的一本书、一张贺卡、几句诚心的祝福,为学生办生日晚会,跟学生一起举行篝火晚会,一直关注高考落榜学生宁玮„„令学生感动的同时,也折射出了师者崇高的师德风范,然而李老师却把这一切说成是“在还学生的债”,这是何等的难能可贵!
整篇文章里,没有华丽的辞藻装饰,没有惊天动地的伟大壮举,全是记载着李老师与他的学生们之间发生的最平常的事,可这些事又极其的不平凡!给学生送上生日祝福,为贫困学生捐款,这些我们大多数老师也做过,可是有几个能像李老师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而且我们有几个能做到像李老师这样对学生是一种纯粹的、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爱呢?大多时候,我们老师对学生的所谓“爱”,是否建立在某种“功利性”的成分上呢?这些值得我们好好地去反思。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李老师是我们的楷模,值得我们每一个为人师者好好地去学习。李老师所采用的一连串教育方法更是令我茅塞顿开,受益无穷。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以李老师转化学生的成功事例为榜样,以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个好的教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的时候,他也时刻记住: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为指导思想,耐心地去对待我的任何一个学生。
“玉不琢不成器”!每一个人都是一块璞玉,如果你不经过一番“精雕细刻”,就算你天赋多么的高,也不可能变成一块玲珑剔透的好玉。这是我看《爱心与教育》手记三“锻造卓越人格”得出的最深刻的感悟。
李老师的教育手段是特别的,教育成效是卓越的,看着他的教育实例,我也在心里记下了他所说的在培养“优生”的问题上,应注意的几点:
第一、引导“优生”树立志向。第二、帮助“优生”认识自己。第三、教育“优生”保持童心。第四、激励“优生”超越自我。第五、训练“优生”受挫心理。第六、培养“优生”创造能力。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陶行知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李镇西在他的《爱心与教育》手记四“教育是心灵的艺术”中用自己的行动很精辟地诠释了这个观点。
李老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非常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是我们当下很多教师忽略的问题。传统的教育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唯分数论”的思想严重侵蚀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所以也就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的现象。随着课改的春风吹进,很多教师意识到学生的思想健康也不容忽视,德育问题也毅然被摆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然而,也许是由于教育体制的不够完善,对教师考核方面的条例欠缺,抑或是教师本人对理论认识的不到位,总之,也还存在着“以分数论英雄”的观念。
在轰轰烈烈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李老师给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应该把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踏踏实实地落实到位,给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应尽量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只要赢得了学生的尊重,教育也就水到渠成的事了。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
南小召中心校 李红梅 2015、4、20
第三篇:爱心与教育
姓名:吴隽怡班级:应用心理学(2)班学号:20100511122
读书笔记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成名作、代表作。以手记的形式,叙述了李镇西老师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展示的是鲜活的校园生活。在这本书中李镇西并没有夸夸其谈,而是运用许多学生的原话真实地写出他怎样地爱学生,学生又是怎样地爱他。言语之间都是一种幸福的味道、和谐的师生关系、快乐的校园生活。“爱”正是本书的主调。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书中所描述的李老师和学生间的一个个故事都体现了他对学生的爱,超越了一般父母对子女的爱。他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真正的爱。一般的老师是难以做到的,他对学生的爱,不但是爱优秀生,而且更爱差生。尤其我在书中读到他从不忘记学生的生日,还在学生生日时给学生送上一份生日礼物;在课间经常和学生一起活动;在课余时间或假期中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大自然;对班级中的优生、中等生、差生坚持按号轮流家访等等,李老师在教育岗位上处处闪耀着爱的火花。李老师对爱的执著深深地打动了我。李老师做的许多事情都很普通,我们也都可以做到。可为什么李老师能做到?这是因为李老师对教育的一份执著,对爱的一种坚持。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
求,而我们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工作。正如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在万同的身上,我们看到转化一个后进生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着哪一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老师,只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书中万同等人的经历都是李镇西老师爱的体现,他们的故事也是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比如说李镇西老师和万同的故事,万同本来是一个“后进学生”,因为家庭离异,所以他在小学时不被老师所喜爱,同学们对他也不是很友善,母亲更是一不如意就拿他出气,才会导致他结交了社会上的不良青年。在他与李镇西老师的故事中,一开始他不仅仅偷同学的东西,还考试作弊,但是李镇西老师并没有放弃他,而是让他当清洁委员,让他当纠察队员;不仅如此,在他被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打的时候,现在同学出手帮了他,让他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哥们”,李镇西老师顶着上级的压力告诉万同只有他自己的上进心,才能改变现在的一切,自此以后万同便和大家一起进步了,在集体目光的关注下他成了国旗下的讲演者。李镇西老师做到了他所讲的:“教育者应该容忍“后进学生”的一次次“旧病复发”,继续充满热情和信心鼓励学生一次次战胜自己,并引导学生从自己“犯错周期”的逐步延长或者错误程度的逐渐减轻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体验进步的快乐,进而增强继续进步的信心。作为真诚的民主教育,用心灵赢得心灵,不只是教育的条件,更是教育本身。当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进“后进学生”的心灵,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
透过这些案例,折射出的是李老师的教育理念。我们的教育活动目标,并不是一张张成绩单,不是一堆分数,不是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能够在未来社会中站住脚跟、开创事业的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要在学校里读书,通过读书获得一定的扎实的知识,更需要终生有读书的兴趣,求知的欲望,并且有能力自己学习,有能力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有能力吸取这些知识。这样的人才还要能够正确地处理社会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经历顺利和艰难、成功和挫折的考验。他们需要有知识,更需要有理想,有坚强的意志,有优良的品质。
第四篇:爱心与教育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要说这么本为什么这么吸引我,我想唯一的原因只能是他的故事让人感到真实,而只有一个真实的人才能够写出那么一本真实的书。我一直认为,最有资格评价一名教师好坏的只有他的学生。书中的学生是这样描述他眼中的李老师的:“是啊!我们尊敬李镇西老师,但决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老师,更在于他是我们的“镇西将军”,是我们的“老李”。我们因为他具有正直、纯朴、勇于进取、敢于创新等实实在在的品质而尊敬他,因为他那杰出的才华而佩服他,因为他那令我们折服的教育思想感激他,当然,还有他的激情,他的幽默,他的“孩子气”„„都让我们感到亲切因而敬重他。但这一切决不是对他的顶礼膜拜,而是在三年朝夕相处、互相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朋友般的真挚情意。我们把他当作一个有血有肉、感情丰富甚至有缺点的人,而不是把他看作一个至高无上、完美无缺的神;我们更多的是把他当作知心朋友,而忘了他是老师。正因为这样,我们将永远拥有一位实实在在的朋友——老李,而不是只在高中三年拥有一个班主任和语文老师。还有一个多月,我们就要高中毕业了,李镇西老师将不再是我们的“老师”了,但他将永远是我们真诚的朋友!”我想作为一名老师,能够得到学生这样的一段评价远远比一张荣誉证书来得不易,而文中的“老李”这一称呼应该比“优秀教师”这样的称号来得更让人觉得心暖吧!
书里面的故事都渗透着李老师的汗水,我能够感受到他是如何与他的学生一起努力去把班级搞得有声有色。
托尔斯泰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常被别人关心、爱护,就能学会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爱护别人”,“我们应该扩大内心的爱”。所以我们当老师的一定不能让自己的爱打折,在学生最需要关心爱护的时候充分体现自己的爱心和善举,
第五篇:《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在爱的付出中收获:读《爱心与教育》
师生之间如何相处?老师应扮演什么角色?教育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成为一名怎样的教师?一位称职的班主任的标准是什么„„作为一名师范生,总是会有这样的疑问。阅读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或许会有收获。
李镇西老师从1982年毕业之后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从1982年到1998年(《爱心与教育》出版),16年的教学经验的积累,16年与学生的有爱互动,都在本书中体现出来。李老师无疑是中国的教育家,更是中国素质教育的探索者和实践者。
被问及为什么写《爱心与教育》一书时,李镇西老师的回答是:“因为我承受了太多来自学生的爱。”就是这样以一颗感恩爱、回报爱的爱心,他写下此书。固然,书中的浓浓师生情令人感动,但更引人关注和思考的是李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本书不是那种抽象说理的教育专著,而是通过教育故事来反映教育哲理,是“实例教育学”的典范。
《爱心与教育》出版后,广泛得到大家的喜爱,除了本书的写作形式和内容吸引人之外,亦是有时代原因的。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传统教育、应试教育占据主流,教学形式单一,教学目标功利,片面追求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创造性,学生的心理需求得不到倾听和回应,教育现状不尽如人意,教育亟待改革。而《爱心与教育》正是在这时候出现,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个有理念有方法有关爱并让人有幸福感的老师。
本书内容由七篇手记构成,这七篇手记以爱贯之,展现了一位教师的童心、爱心,关怀、情怀。无数个教育实例,无数次师生交流,无数封真情流露的信件,从中我们看到了李老师与学生打成一片的童心,时刻关注学生的爱心以及处处透出的人本思想。读完《爱心与教育》,我认为民主、科学、个性是三个最能概括本书思想的词。素质教育若能真正做到民主、科学和个性,便不会流于形式,而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民主。民主首先体现在师生平等和互相尊重上。我们总是习惯于将老师置于高位,理所当然地认为老师就是比学生“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的权威当然应该被尊重,但是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才能真正让学生敞开心扉,让学生信任你。我对书中李老师的做法印象比较深刻的几处是:在每封写给学生的信的末尾的落款都是“你的朋友 李镇西”;与学生谈话时选择的地点不是办公室,而是选择跟学生一起散步、一起旅游时进行适当的交流;与学生交谈的内容不是批评教育,而是谈论时事和国内外各种话题,并借此机会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得知自己错怪学生是及时道歉等等。一名教师,只有将自己真正当做是学生的朋友,才能收获学生的真诚以待。当然,民主还体现在权力下放,学生做主上。别开生面的“班长就职演说”和“记者招待会”让人印象深刻,其实,班级事务大家参与,激发大家的集体精神,不但能使班级井井有条,学生能力得到锻炼,班主任也能“清闲”下来,一举多得。总的来说,民主教育就是把学生当成有灵性的人,而非“学习机器”;发自肺腑地爱每一位学生无论是“后进生”还是“尖子生”;教师把自己视为与学生在人格、尊严和情感上平等的朋友和探求真理道路上志同道合的同志。
科学。科学首先体现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上。不能否认,一直到了21世纪,应试教育依旧占据主流,中国教育界的基础教育改革直到第八次也没有能够真正将素质教育贯彻落实。因而,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研究将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成绩,如此才能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支持。这不是功利,而是现实。虽然李老师的书中没有直接地写这一点,但这是任何一名教师都不能否认的。然而,仅仅关注学生成绩的老师必然不是一位好老师。一名科学的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德育发展,并且将学生的心理困惑和问题与道德问题区分开来。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哪能没有困惑,当孩子的精神空虚和困惑无处求救,无人解答时,或者对孩子的心理问题处理不当时,那这片阴影有可能一辈子都不能抹去。书中的《手记五:沉重的思考》中的宁小燕的悲剧以及《手记四:回答心灵的呼唤》中的心灵辅导通信,都显示出青春期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的重要性,但是直到现在,这些问题也不是得到了真正的充分的重视,不少学生和家长的认识还十分狭隘,如对“性”和“爱情”避而不谈。依旧有不少教师习惯于把学生的心理疾病、性格弱点,当做“政治思想”、“道德品质”问题来解决,或热情地教育,或严肃地批评,牛头不对马嘴,反其道而行之,怎么会奏效?一颗懵懂的孤独的心需要温暖和理解,心理辅导是必要的,而且必须是适时的、及时的。此外,德育在素质教育中也占据重要地位,并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这一目标中占据首位。李镇西老师也在书中提到了不少关于德育的思考。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是德育问题的“冰山一角”,还存在不少其他的问题。如何推进学校德育,依旧是一重大课题。总而言之,科学的教育是严格遵守教育自身的规律,不生搬硬套其他政治经济方面的规律;同时更要符合学生心理的实际和他们的认识发展规律,把教育的过程还原成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
个性。教育要尊重学生个性,就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搞“一刀切”式的教育,亦是几千年前大教育家孔子提出来的“因材施教”。李镇西老师如何因材施教,从他送学生的生日礼物中就能看出来:刘令喜爱现代革命史,他得到的礼物是一本《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我希望程桦战胜自己,便赠给他一套《约翰.克里斯多夫》;潘芳奕爱好古典文学,我变送他一套《红楼梦》„„还有,对“后进学生”万同的持续关注和特殊教育,对“优秀学生”程桦和杨嵩的鼓励和提醒等等。一个善于发掘学生闪光点的老师,是学生的知音,是学生的伯乐,亦是学生敬重的人。个性教育,是尊重学生在性格、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独特性,尊重学生的精神世界,摈弃“一刀切”,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用升学与否来衡量学生是否成才,尊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坚信每一个学生都会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李镇西老师这样说:“在我的心目中,‘民主’是学生观,‘科学’是教育观,‘个性’是人才观。”
李老师无疑是优秀的教师,优秀的班主任,是教师这一行业中的楷模。作为他的学生该是幸福的,他也真正践行了“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句话。他是素质教育的先行者,他的“未来班”中的学生是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受惠者。然而,时间又过去了20年,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是怎样的呢?
2006年9月1日,新《义务教育法》正式实施,将素质教育上升为法律规定,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全社会必须遵守的准则。就我个人而言,我应该算是新世纪教育、义务教育、素质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但我读完《爱心与教育》之后竟不由感慨“要是我的中学时期也有这样一位班主任该多好啊”。其实我的班主任也很好,尽心尽职,“传道授业解惑”,但很少找我们谈心,且交谈的时候我都比较拘谨。我没有做过统计,但平时与同学的聊天中也能感受到她们的与我相似的中学生涯:背书、刷题、考试,如此循环往复。我并不是对中国的素质教育没有信心,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确实是需要时间的,更何况教育的背后还有深层次的经济社会原因。
然而,作为一名师范生,未来的老师或是未来的班主任,我也希望能够在中国的素质教育实施中尽绵薄之力的。《爱心与教育》让我对自己有了新的期望,我也想成为像李老师那样与学生平等相处、受学生信赖和敬重的老师,坚持有益的教学理念,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作为老师,作为班主任,最值得付出的是对学生的爱,最珍贵的收获的是学生的爱、信任、尊重与敬重。但愿未来我能有这样珍贵的收获,也希望中国的每一位教师有这样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