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观摩体会

时间:2019-05-15 15:05: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堂教学观摩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堂教学观摩体会》。

第一篇:课堂教学观摩体会

立足课堂 扎实教学

----肥城市小学数学同课异构南片课堂教学观摩体会2012年11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肥城市小学数学同课异构南片课堂教学观摩会.本次活动对我而言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令我受益匪浅!反思我们的教学常规,反思我们的教学理念,反思我们的教学基本功,结合自己的听课感受,谈谈我个人的一些体会。

一、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为只有用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贴近他们现实生活的内容进行教学,才能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是密不可分的,使数学课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从而产生学生的探求数学的动机,主动应用数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这几节课中,执教教师都注意了联系生活实际,把数学经验生活化,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作为数学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使学习材料充满了亲切感和真实感。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的教学应该是给学生创设了宽松的独立思考空间,让学生自主发现各种特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分享彼此的思维成果,相互启发,共同发展。几位教师都能够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观察、去讨论、去争辩、去探索。这样设计不仅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

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

三、创设氛围,效果明显。

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气氛的关键要素。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严”不能放任自流。当然,“严”也不能严得过度,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四、注意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解决问题的资源,有些信息隐含在图中,有些信息隐含在文字中等等,注重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使学生逐步形成从多角度观察问题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其个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我认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以下几点是必备的:

1、教师大方得体,要有感染力。

2、教师语言基本功要扎实,语音语调要纯正,口语要恰当流利。

3、教学设计上,要围绕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何让学生动脑子学习等方面,设计出灵活、得当、有效的教学步骤。

在今后教学中,要深挖教材,把握好教学目标,内容设计合理,抓住重点,破解难点;内容与形式结合好,处理好课件与板书的结合,精

心设计题目,自主学习,捕捉学生信息,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第二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体会

“小学语文名师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体会

周晓华

2015年9月12日,我有幸参加了在临沂北城小学举行的“中国教育梦——小学名师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由于多方面原因,上午我没有听完整薛法根老师的那堂公开课,仅听了他的报告,从薛法根老师的报告中我感受到了薛老师的人格魅力和思想深度,他将教师、文本、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作红娘、张生、崔莺莺的关系,告诉我们老师要让学生和文本“牵手、恋爱”,不要在两者之间指手画脚,更不要替代学生去“谈恋爱”。听了薛老师的报告,犹如醍醐灌顶,受益匪浅。下午我们聆听了武凤霞老师执教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很见实力与功底,果然名不虚传,那不是“公开课园子”中盛开的一朵“谎花”。

武老师的课堂是朴素的,这种朴素实在是久违了。武老师在教学中随机出示的课件仅仅是一屏屏干净利落的文字:有课文段落,有说话训练,有茅盾对萧红思想精髓的高度评价,有课外知识的拓展与延伸„„这里没有多余的花俏和噱头,这里只有扎实与有效。武老师朴实的教学风格和萧红的文风一样质朴无华!我不禁感慨:是武老师唤醒了我们,教学杜绝不必要的浪费与奢华!

课堂伊始,武老师在亲切的谈话中导入新课,和孩子们一起猜猜课文中萧红的年龄有多大呢?在轻松愉快的交谈中深入文本,不但感受到孩提时萧红的调皮与活泼,同时也感受到那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化身。武老师抓住契机问孩子们:萧红写《呼兰河传》时,生活是多么的穷困潦倒、颠沛流离,为什么回忆起童年的时光是那样自由而快乐呢?在兴致勃勃的讨论中又进一步升华了主题。课堂中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又和谐,浑然一体,没有一点矫揉与造作,如春风化雨般润物细无声。武老师借用茅盾的一句话来形容萧红的文章是一首叙事诗。我觉得武凤霞老师的课堂也是一首诗,一首形散神不散的散文诗!

武老师在引领学生体会园子里的自由气息时,充分放飞孩子们惊人的想象力。孩子们的思绪就像风筝一样在空中自由翱翔。有的说愿蝴蝶飞到自己的头上,成了一个美丽的发卡;有的说捉一只蚂蚱让它对着自己作揖鞠躬;有的说让倭瓜爬到自己的床头边,每天清晨一醒来就能闻到那香甜的气息;有的说让倭瓜爬进厨房里,一伸手就能摘下一个新鲜的大倭瓜;有的说要把太阳花在图画的正中间,因为园子里的太阳显得特别大;有的说要让黄瓜藤上开满谎花,和农民伯伯开个玩笑„„多么天真烂漫的童言无忌啊!可聪明的武老师手中始终拽着一根“风筝的线”那就是——贯穿全文的思想主线“你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没人管你。”让孩子们体会到那是一种多么彻底的自由啊!当孩子们想象的风筝在空中尽情地飞够了,飞累了,又自然而然地停落栖息到文章的主题上来,那就是萧红对自由和快乐的无限向往之情。我真钦佩武老师对课堂的驾驭把握能力。

总之,薛老师、武老师的语文课堂充满感染力,展现出一个出色的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一天的学习受益匪浅,还觉得意犹未尽。

第三篇:华应龙课堂教学观摩体会

走近名师,为学日益

听《认识圆》心得体会 沙溪镇第三小学 袁 爽

11月24日,我有幸现场听了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的《认识圆》这堂课。无论是这堂课还是华老师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钱钟书曾戏虐的说过,如果鸡蛋好吃何必想要看看下蛋的鸡呢?我是好奇之人,到底是什么样的鸡才下如此好吃的鸡蛋呢?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生命个体都是唯一的,因此每个视角也是独特的。我对此次的听课有一点心得与君共勉。俗话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华老师的课给我的启发,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数学的文化、美育功能

新课标中提到:义务阶段的数学,其基本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数学还应该具有文化、美育的功能。华老师的课中渗透数学的文化、美育功能俯首皆是。教学设计可谓是图文并茂,从圆的定义:圆,一周同长;圆的特点:大方无隅;画圆工具:无规矩不成方圆等等,到同时代的人物场景或人物图片。一方面让数学课生动有趣,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圆不是今天才发现的,感受我国数学的发展和先人的智慧。谁说数学里只有思维、逻辑,华老师不正向我们展示了数学的文化、美育功能吗?其实学理偏爱文,古今中外皆有。大家都知道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同时他还是伟大的艺术家、文学家。其实知识是相融相通,各种学科或是知识都好比淙淙的小溪,无论流经哪里都会汇入大海融合在一起。

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人文奥运,为什么我们的数学不能是人文数学?在数学中渗透人文知识,不是要学生记住这些知识,而是发扬数学文化功能,渗透数学美育功能。我们怎样在教学中体现数学的文化、美育功能呢?个人认为先要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才能在教学中实现以上功能。现在我才真正认识到何为特级,不愧为特级教师,处处张显与众不同。他教数学,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辈望其项背的。古今中外关乎数学关乎教育的名言信手拈来就是。我想他一定读了许多的书,才会有如此丰富的思想,才会有如许多的思考。一直觉得自己还是读了点书,心中有一点笔墨的,今天才发现是如此的肤浅,相形之下,我真是自惭形秽啊。华老师为什么能腾出时间读书?都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读书也不是一天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日积月累。尤其是我们这样的学校,学生的文化素养普遍偏低,教师要保持源源不断的活水供给学生就要多读书读好书。

第二,关注细节,关注生活

在教学中我也发现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或不愿听?原因可能有好多种,但对于教师来说,学生显示对出知识内容不感兴趣是他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提到,知识在他们那里常常变成了不能活动的“货物”,积累知识好像就是为了“储备”,而不能“进入周转”,知识没有加以运用。知识——这就意味着能够运用。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知识的积极性、生命力,——这是它们得以不断发展、深化的决定性条件。而只是不断发展、深化的知识,才是活的知识。只有在知识不断发展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这样的规律性: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他的学习就越容易。但一些知识好像脱离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了他的智力兴趣。掌握知识对学生来说变成了一件讨厌的、令人苦恼的事,最好能够尽快地摆脱它。我很赞同以上的观点。课标中也提到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汪中求在他的书中写到细节决定一切。华老师的课正是从生活出发并关注细节。让我难忘两个细节是寻宝游戏和篮球赛。新课的导入用了一个寻宝游戏,并贯穿整个圆认识活动的始终。“宝物在据小明左脚三米的地方”引发学生思考宝物可能在哪里?进而自然的由学生提出宝物所在的位置构成了一个圆。这种游戏启发学生思考,学生跃跃欲试都想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的胃口就被吊起来了。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另一个就是接连两次出现的篮球比赛的录相,04年雅典奥运会八分之一小组赛和NBA的一个比赛场景。赛事是学生熟悉,第一个赛事的出现是前奏,为了调节学生的心绪到课堂中来,第二个赛事是为了让学生看到圆就在身边,同时启发为什么篮球中圈是圆形?除了以上两个还有许许多多我们常见的却视而不见的生活中的圆。

第三,面对突发问题或困难时的应对心理

每个人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突发问题,这时候你会怎么想,怎么办呢?我们先来看看华老师是如何处理的。课还未开始,华老师就遇到一个问题:上的是“圆的认识”学生却没有带圆规。我像是等着看好戏似的,看你怎么处理。起初,华老师的反应与一般人无异:焦虑、着急,甚至想过换课。过了5、6秒,他恢复了常态会到课上了,并且没有在想这件事。后来在互动交流中,我们得知此类情况发生不止一次两次了,更有甚者上四年级的内容,上课的学生却是二年级的。每次遇到这种情况,他都会想到《阿甘正传》中阿甘妈妈的话,要想往前走就要甩掉过去。正是这种甩掉过去的心理支持他正确面对出现的每一个问题。无论在生活中或教学中我们也可能遇到此类的问题,我们大多是慌乱,慌乱,甚至影响一天的心情,我们何不放下负担甩掉包袱呢,思考阿甘妈妈说的话呢。可能我们不能立即做到这一点,但做与不做,做好与不好并不是同一个问题,只要我们每天迈出一小步,再回首,我们已经走了一大步了。

以上是我个人的对这节课的一点心得,其实此次太仓之行的感触远不止这些,更为精彩的还有《课堂因出错而精彩》,我想《课堂因出错而精彩》应该在教学中更为实用。我想单独意会直至达到共鸣。

2012年12月6日下午,我有幸参加了中国教育报“送教下乡”大型公益活动,亲耳倾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的讲学。华老师是小学数学界的泰斗,在全国有着极高的影响力。能够这样近距离感受华老师的风采,内心激动可想而知。

华老师的新作《圆的认识》,在寻宝行动中拉开了探究圆的序幕,“宝物在哪里”这个巧妙的问题,不仅让学生回答了探讨的问题,而且凸显了圆心定位置,半径定大小的重要知识点。

短短的四十分钟,华老师不仅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在无形中向学生们传授着开启思维的“金钥匙”——“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为何这么做”、“一定这样吗”。这五把启发思维的金钥匙贯穿全课,让学生们经历了数学研究的全过程,体会到了考虑问题要严谨、全面,培养了学生科学研究的态度。

华老师的《圆的认识》这堂课,从谈话认识老师到插曲借橡皮到寻找“宝物在哪里”,从画圆展示圆与不圆的作品到篮球场上解释圆到重提“宝物在哪里”回归情景突破圆,真是水到渠成,浑圆天成。

除了这些独到的设计之外,让人回味无穷的东西还有很多。一声“孩子”显露出华老师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子女一般看待,而一声“小伙子”让男孩子感到无尚的光荣,课堂上时时可以听到师生朗朗的笑声、自发的掌声。师生沉浸在学习的幸福中,这里没有了学生对“师道与讲台”的敬畏,有的是老师拾起童心的绵绵磁力。这里学生不再认为数学是枯燥的代名词,数学是诗、是歌、是画,让人流连忘返,学生们都不愿意下课了„„

在整个课堂中出现了,大方无隅,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成若缺铸成远圆,圆一中同长也,而且这个古语重复出现了好几次。这些古语可能时常会被大家提及,但是能这样恰到好处的用到课堂上,实属罕见。“圆有圆的规矩,方有方的规矩;做人有做人的规矩,探究问题有探究问题的规矩,”这句话我深深的记住了,这句充满哲理的话,让我们在体味圆的特征的同时又不得不思索其中蕴涵的哲理,华老师的魅力无处不在散发。

随后华老师给我们做了“融错,让课堂更精彩”的报告,给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去认识孩子的错误——“从差错中学习是最好的学习,学生课堂上犯的错误很多时候是最好的教学资源”。这让我意识到要善待孩子们出现的每一个差错,这些差错将会是他们走向成功的起点,是一双隐形的翅膀,会带领他们高飞远行。

容错

错是错

融错

错不是错

荣错

错还是错

华老师站在哲学的高度诠释了这三句话。容错要有博大的胸怀,如佛家的境界。如何才能练就这番心境,这就需要我们多读书,读名家的书,读富有哲理性的书。融错需要技能,需要转化的技巧,需要

在平时工作中多实践,多反思,多总结。荣错是最高境界,让学生因错误而荣耀,因错误而发展,因错误而有所成就。

人总是背向过去,脚踏现在,面朝未来。教师不仅应该知道学生过去的差错,而且应当医治学生现在的差错、预防学生未来的差错。为此,我们就应该像医生那样通过望闻问切,准确判断病因,然后对症下药。

差错的价值有时并不在于差错本身,而在于师生从中获得新的启迪。对教师来说,学生的“差错”是机遇,是挑战,更是教育智慧的折射。我们说“课堂因差错而精彩”,并不是说有了“错”很精彩,而是指用了“错”更精彩,精彩在教师艺术地处理了随机生成的差错,巧妙地彰显了差错的宝贵价值,用真正富有生命价值的气息浸润发展着的学生生命。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体会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听后体会

2011年5月24—25日教研室组织了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观摩研讨会,我有幸聆听了名师的授课,可谓风格各异,精彩纷呈,这是一道文化大餐,感触颇深。名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巧妙的教学设计、朴实的教学风格引起我深深的反思。特别是教研室郑老师和周老师的专题讲座,更是让我受益非浅。

两天来,我一共现场观摩了七节数学课,几位名师的精彩课堂,令我耳目一新。他们每一位老师所执教的课堪称优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每位老师所设计的教学环节都很新颖、恰当、合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和老师优美的语言,更是给课堂增添了活力,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老师的不断引导和激励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培养了各种能力,从而也体验到了学校的乐趣。并且每位老师在引领学生探究知识的同时,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所以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总之,这几位老师的课,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一种心灵的震撼,充分让我们领略到了大师的风采和魅力。

郑老师,周老师的讲座,更是给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的“心灵上的鸡汤”。尤其是有效教学的几点建议,更是让我有了很深的体会,同时也为我以后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在本次学习中,我深刻的理解了:何为有效教学?何等效率才称得上“高效”?效率与比值如影随形,教学效率的比值怎样计算才更为合理?基本的道理是,高效教学肯定是节约投入量和增加学习收获量的教学。如果比值可以计算,那节约到何等程度才算“高效”,或增加到何等程度才算“高效”?高效教学是我们有效教学研究的目标,但当我们为“高效教学”作概念界定的同时,我们遭遇了认定的尴尬。正因如此,教育学家们往往回避对“高效教学”进行界定而采用“有效教学”的概念。教学必须有效,教师应该坚决不实施负效教学,努力避免无效教学,革除低效教学,追求高效教学,最基本的诉求是,教学必须有效。当一个概念大家耳熟能详时,往往无法说清它的准确含义。

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是一种教学追求,更是一套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艺。我们赞同郑老师的主张,从宽广浩瀚的“有效教学”领域中,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学有所得,抓住其中的关键词,探索其要义,努力寻求达成的路径与措施。

有效教学的实现,需要教师以丰厚的学识积淀为基础,以功力操练为过程,在教学实现的各环节上下工夫,讲究——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教学组织的有效性;学习指导的有效性;练习巩固的有效性;作业批改与辅导的有效性;教学管理的有效性;教师教学反思的有效性;„„„„

判别一堂课是否有效、是否高效,考察的维度可能是多方面的。活动度,参与度,合作度,兴趣度,生活度,开放度,生成度,掌握度,整合度,亲和度。

那么有效课堂最基本、最关键的要素是哪些? 1.情境诱人度。

情境创设怎样才会有效?一般来说,所创设的情境着力体现出真实性、问题性、挑战性、开放性、浸润性等,就会是有效的。但我们也可以简单地说,创设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激情,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融入到情境中,参与到相应的学习活动之中,那么“诱人度”就高,那就是有效的。2.活动刺激度。

既然是“学习”,就必须有学习主体的凸现,有学习者的交往和实践,有学习内容的理论操作和学习意义的物化凝固;既然是“活动”就必然涉及到活动情境、活动运作、活动效果和活动体验。一堂课中,学生自主活动(含全班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体活动)应该在50%以上。从活动的效度上考察,每一个活动展开后,要力争最大限度地将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吸引到活动之中,使之保持兴趣与注意力,使学习达成度最高,这就是教师设计活动、展开活动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活动刺激度。所谓刺激度是指情境展开、活动推进对学生注意力的吸引、保持,各种感官的调动,思维的激发,情绪的煽动等所构成的综合强度,这样的综合强度越高,学生的学习活动参与度就越高,学习的效度就越高。反之,这种综合强度越低,则学生的活动参与度和学习效度就越低。3.自主参与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体现在教学过程中,那就是充分彰显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考察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自主参与的有效性,主要是:全员参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面达到100%;全程参与——学生全程介入学习活动;主动参与——学生的兴趣被充分激发、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参与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真实参与——学生的身心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动口、动脑、动手,真切地感受知识的获得、体验能力的操练。4.训练扎实度。

知识的习得、技能的增长,是需要训练的。有效课堂决不能无视训练的落实。让学生从学习、学会到熟练运用、完全掌握。考察教师课堂教学训练扎实度主要看:广度——训练内容与学生参与的面;深度——准确选择训练点,层层落实训练,不浮光掠影,不浅尝辄止;效度——语言文字基本功方面的教学目标兑现与学生真正掌握的程度。5.知识与能力生成度。

目标达成从表层上看是: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全面实现。从深层次上看:就是知识得以生长、技能得以提升,这其中旧有经验被激活,新知(包括含新知的技能)被浸养情感态度,渗入心智,化为生命元素,贯通为智慧、能力与德性。所以这样的教学目标达成,总的体现为自主探究性(即使是接受学习也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因为融入了个体情感意志,所以也是体验式的学习,由于知识技能已被活化,所以学习主体感受到所学与生活实践的链接。

课堂教学目标、任务、内容由于精心预设而生成如期达成,是一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生成,是要充分肯定的;同时,那“不曾预约的精彩”,是生命课堂的灵性之花,创造之花,智慧之花,更要予以充分肯定。

总之,通过本次学习,我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业务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学习,不断升华自己的教学水平,争取让自己不断进步。

12月11、12日两天,我在合肥参加了“安徽省第三届小学数学新课改观摩课暨名师报告会”,有幸听到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徐斌、贲友林、全国课赛一等奖教师陈罡和著名特级教师、苏教版教材编委会主任沈重予四位教师的示范课与报告会,感觉收益匪浅。徐斌老师的沉稳、陈罡老师的幽默、贲友林老师深厚的文化功底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听了这些专家的课,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与艺术化。

徐斌老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活跃性,让学生学的轻松、没有压力,而且习题的设计也不是

单一的,而是分成了几个层次,有梯度,引导学生探究新知,由易到难,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最后检验学生理解和把握新知的效果,层层递进。鼓励学生个性化地学习数学知识,提倡解决问题的多样化,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整个数学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贲友林老师的“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这课,真是剔除了豪华的包装,把握了数学教学的本质,让学生的思维不断的发展。尤其是他的报告,真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他通过自己的教学案例把抽象的数学学习与具体的操作有效地连接起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教师的深厚的文化根底和教师所追求的“把握数学教学的本质。”这种创新的、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沈重予老师对计算教学编排的特点、如何进行计算教学等方面作了非常深入的阐述。

在这短短的两天时间里,让我近距离地接触了名师,聆听名师的示范课和报告会,从中我领略到每个名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他们所设计的学习情景,不仅绚丽多彩,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蕴含着数学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学生通过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主动地参与探究解决问题。这些名师不但关注学生,把握数学的解题方法,而且更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人耳目一新。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取长补短。

领略名师教学风采 感受小数课堂魅力

——听黄爱华老师执教的《24时计时法》有感2011年4月23日,在银川市一中阶梯教室,我有幸参加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宁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展示暨专业成长研讨报告会”。

参加这次研讨活动让我如浴春风,如淋春雨,感受着名师名课的独特魅力,欣赏着名师课堂教学的独到设计,反思着自己日常教学的不足之处,真是受益匪浅。

在这次活动中,有幸聆听了广东深圳特技教师黄爱华老师执教的《24时计时法》和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特级教师钱守旺老师执教的《数的认识总复习》以及北京市昌平区盛园小学赵霞老师执教的《用字母表示数》等示范课,短短40分钟的一节课,名师们精湛的教学艺术、深厚的教学功底、洒脱自如的教学风格不仅征服了学生,也感染、吸引着在场的每一位听课老师。课后,还听取了黄爱华老师作的《好课,从倾听开始》和钱守旺老师的《什么样的课堂最给力》两个专题讲座。在他们精彩的讲座中运用大量的、鲜活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的为老师们分析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的许多问题,阐述了课堂中的有效教学策略。其幽默的话语,丰富的内容,精彩的分析,会场内不时传来老师们的赞许和阵阵掌声„„

能够有幸观摩名师的教学风采,领略名师的教学艺术,聆听名师的讲座真是一种享受,让我确实感到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从各位大师的课上,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既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又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探索兴趣和求知欲望;我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一个积极的鼓动者和参与者,是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自由民主的新课堂的创造者;从名师的课上,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一个个问题意识、一个个问题的生成和解

决过程中研究探索数学问题,体验分享探索成果。这样的教学,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潜能的开发、个性和主体性的彰显;从师生共同生命历程的角度来说,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

4月16日,我在郑州女子高中学习了有一天,很荣幸地听了刘松老师和徐长青老师两位专家的精彩讲解,从中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刘松老师以“用字母表示数”为例进行现场执教,来说明“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问题如同我们的两条腿一样重要,缺一不可。刘松老师认为“教什么”是第一位的,因为课堂能映射人生,所以说我们要教学生困惑的、学生最需要的。他说“教师的知道并非学生真正的需要”,他通过在老师未讲解新知的情况下,让学生用10分钟的时间做学生完全陌生的题目(也就是我们说的前测)去了解学生究竟需要什么,知道什么,我们应给予学生生什么。这个例子让我认识到前测对于我来说很重要,它让我明白学生的薄弱之处在哪里,本节课的重点和学生的疑惑在哪里,那些知识我根本无需说明、无需讲解。只有真正的了解了学生,师生才会在三尺讲台上尽情的演绎更精彩的故事。

在谈及“怎样教”时,他说“要想取得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有学生的参与。而学生参与的最高境界是生成性教学。紧接着刘老师从”教学目标的生成”、“教学资源的生成”、“教学流程的生成”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三个方面不仅有理论为依据,也有生动、切实可行的案例来支撑。

如果说用“和风细雨”来形容刘松老师授课的精彩,那么我更愿意用“耳目一新”来诠释徐长青老师对教学的那份别致。徐长青老师以“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例,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向我们展示了他的“简约教学在返璞归真中见实效”的教,学思想。他的教学,让我们关注学生的思维成长让学生都能简单学习数学。报告会伊始,他就用一段《生命列车》的视频,向我们展示了他如诗如画的教学风采。人生如一次旅行,我们就是一节节列车上孩子们的列车员。人生不能复制,所以尽量让孩子愉快、幸福吧。他说“不搞教学,不了日子(昨天),不搞教研,过不了好日子(今天),不搞科研,好日子过不长(明天)来说明教育的持续性。

此刻,我无法用言语表达我的感受。我想我对大师的最大慰藉就是好好反思自己的教学,在以后的教学中让自己随时保持一颗豁达、乐观、永不放弃的心,经常用一种怀疑的头脑去思考、去践行自己的教学吧!

第五篇:课堂教学观摩

听《全国新课程语文观摩课》有感

语文组魏艳玲

非常荣幸我于12月27日到28日两天的时间在泰安参加了全国新课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一共听了10节课,听了几位专家的点评,现将自己的收获汇报如下:

一、借助“他山之石”,来攻语文之“玉”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演绎成七彩的“人生殿堂”和“知识的迷宫”,应该使学生陶醉在绚烂多姿的语言艺术里,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课前积极地阅读、去思考,充分地去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特别是去想方设法地设计、上好每一堂课,力争将自己的课新颖、精巧地设计而上出特色,牢牢地吸引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要把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除了我们老师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教学功底外,最为紧要的是,不能按旧有的一贯的模式、一成不变地上课,而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设计课堂教学,借助“他山之石”,来攻语文这块“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执教者上课时,借助自己的所写的诗词等手段来激活语文课。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不少老师能在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上,想出好的办法,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到训练。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文,老师就设计了用“为——所——”的句式,让学生概括每一段的意思,学生兴趣盎然的学习,顺利的概括出

了:为秋风所破,为群童所欺,为秋雨所困,为庇寒士所欢等内容,在《湖心亭看雪》一课的学习中,授课教师也能够利用对联的形式,让学生在逐渐加字,扩大对联的内容的过程中,训练概括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学生在饶有趣味中学的开心和快乐,老师教的也高兴,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展示了教师的才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很顺利,效果极好。

现在已经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了。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鲜活的语文“活水”已流到了语文课堂的门前,对一篇课文的理解,我们可以通过多种“他山之石”,攻得其中“玉”。

让语文鲜活起来,语文课堂要有开放意识。新课程要求课堂从僵化走向开放,从书本回归生活世界,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让课堂成为一个动态的、开发的生命体验。借助“他山之石”,攻语文这块“玉”,我们可以把多种艺术手段引入语文课堂,把生活的源头活水引进课堂,和课文里最恰当的情节、内容组接起来,激活沉闷的、乏味的、教师独角戏式的语文课堂,使学生心田永远流淌着汩汩清泉。

二、借特色作业,分层推进、学习

新课程理念要求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布置作业也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无论课堂作业还是课外作业,切忌一刀切,否则,优生觉得吃不饱,他们的智力发展就会受到抑制,容易产生自满情绪;而基础差的学生就会觉得压力太大,对学习目标望而生畏,失去学习的信

心。

所谓特色作业是指老师提供给学生的,具有针对性的、细致的、根据学生个人实际情况所布置的作业。特色作业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成绩。

特色的作业分配原则是作业的分层布置。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让存在不同问题的学生都能完成作业,查漏补缺,取得好的成绩。可采取必做题和选做题结合,独立完成与合作完成结合的个性作业分配法。

在《老王》中,我们看到了作业分类整理的科学性,在《致女儿的信中》我了解到一个另外的一个作业的布置形式。记得有一节课堂结束的时候,还有一位教师把自己带来的课外读物分给了孩子们,我坚信,对于孩子而言,那是人生中最难忘的事件。

新课改,以其鲜活的生命力在语文课堂上扎下了深根,新课程也向广大语文老师提出了新的思考,新的挑战,走进新课程,需要我们认真反思,没有一个教师可以拥有自我反思的豁免权,着眼与学生的未来,每一个教师的成长史上都应该镌刻着“反思”二字,这种反思应该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另外,我还关注到了这十位教师的共同点:

一、基功扎实

讲课教师在教态,普通话,板书等诸多方面表现出色,有不少教师普通话标准,声音也好,字正腔圆的,听起来很舒服,感觉到如果一个人声音不好,实在是做教师这个职业的一个障碍。

二、教学设计用心

每一个老师都会把这样的一堂全国的公开课用心准备的,所以,在资料的搜集占有,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都体现的老师的用心和细致。

三、有展示自己才华的环节

不少教师充分显示了自身的才华,而且是语文方面的才华,如让学生欣赏自己写的诗,通过自己的写作引导学生走入的课文的天地中,效果很好。将自己的朗读才华展示给学生,也是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四、重视朗读

语文课上的朗读,是老师们都注意到的,所以无论读的多少,老师都会引导学生诵读课文,在诵读的指导中,感受语文的魅力。这个方面做的最好的是杨翠老师执教的《记承天寺夜游》

看到她的教学设计,有些小失望,因为那节课有太多别人设计的课的影子,再听时,不管他结果如何,最起码里面有自己的设计理念。

我的反思:

我以为也还是有问题存在的,每一节课都体现着讲课者对教育教学的理解,老师们基本功虽然好,但是还是有老师对学生关注不够,只是在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所以学生学的就很被动,虽然有老师注意到了让学生多读,但是方法单一,效果不理想。一问一答式的学习,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都抹杀了,所以,新课程理念的渗透很是需要多下功夫理解的。

下载课堂教学观摩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堂教学观摩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观摩体会

    观摩“小学习作教学”心得体会 2013年7月,我很荣幸的观看了贾志敏老师的习作教学课。 说起作文,不只是学生头疼,我们语文老师更头疼。作文教学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非常困惑的一......

    观摩体会(★)

    提倡自我管理 展现学生风貌 ——观摩学习体会 内科护理教研组史俊萍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们一次外出参观学习兄弟学校的宝贵经验的机会。这次我们看了三所院校,其中上海护......

    观摩体会

    观摩体会 4月2日我校组织小学语数外教师到兄弟校观摩了四节课,四位执教教师运用“导学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展示中提升。教师和学生亲切交流,多媒体课......

    观摩体会

    观摩《寻找最美乡村教师》体会 徐丽丽 2月25日校领导组织全校老师观摩中央电视台大型记录片《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看着他们那至纯至朴的笑脸,听着他们那些令人感动的先进事迹,......

    观摩第五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体会

    第一课时也精彩 ——观摩第五届小学语文(苏教版)课堂教学大赛体会 2014年11月1日——3日全国第五届小学语文(苏教版)课堂教学大赛在被誉为“六朝古都”的南京市隆重举行。本次课......

    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个人体会

    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个人体会 xx年4月18日至20日,有幸到成都参加“国基教育大讲堂·蓉城之春”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此次成都之行令人难忘。 4月18......

    化学同课异构新课程课堂教学观摩体会

    化学同课异构新课程课堂教学观摩体会 高一化学组郭亚红 2014年4月4日,在市教研室的组织下,我们前往庆阳一中参加由庆阳市教育局承办的“聚焦课堂——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我......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体会(共5篇)

    这次我很荣幸参加了在xx举行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观摩”活动。全市、区县的专家、教研员和教师将近2000人参加了这次活动。在为期2天的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7位优秀教师,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