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典大学毕业论文
教师如何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内涵
XXX
(峰灵镇龙王小学重庆市巫溪县邮编:405801)
摘要: 描写语文在华夏故园的渊源历史和重大影响,论述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紧紧把握语文教材的人文内涵以及挖掘教材中人文内涵的重要性。
关键词:语文人文教材内涵历史
语文,它有着厚重的渊源和悠久的历史,说它厚重是因为没有那一个学科能像它这样包罗万象、影响人的一生,有时甚至代表着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在世界上的影响。说它悠久是因为它伴随着耿耿星河,穿过了春秋战国的喧嚣、走过了秦汉大唐的幽月;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1]。
这些中国文学的珍宝,它哺育了中华民族儿女近千年。可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特别的网络时代开始以后。人们多醉心于经济、热衷与潮流、这种表现甚至渗透到了语言上、文化上。这些现象,如若长此以往,损失将不可估量。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提醒每一位教师都要本着对文化负责和对学生负责的原则,我们在教学中应当紧紧把握教材的人文内涵,让学生周围的“环境”变得干干净净,让文化的发展健健康康的走下去。
一、研读教材,挖掘文化内涵,感受教材的文化气息。
语文教材有着厚重的文化含量。仅从人教版语文第9册的部分教学内容就可见一斑:《窃读记》、《古诗词三首》、《鲸》、《松鼠》、《地震中的父与子》、《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七律.长征》、《开国大典》[2]„„内容涉及到思想、道德、修身、做人、审美、科学、传统、现代、本国、外国,多种价值观,情感、理性等方面。有了这些丰富的资源,如何开发利用就成了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事情。因此,我们应注意从多方面给学生以营养,陶冶着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丰富着学生精神世界,丰富着学生的文化积累,从多角度帮助学生建构自己文化新知识,并为其提供了保障。
二、与文本亲切对话,品位文化内涵,汲取教材中的文化精髓。
教师深钻教材是每个教师上课前的必要准备,钻研教材的目的就是为了汲取教材中的文化精髓。就书本的作用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生的学习资源,第二是学生学习的工具。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教科书力图将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所积累的数量巨大的知识予以精练地概括。从内容上看它非常的丰富,有经典的诗歌、优美的散文、有话剧、还有小说节选等;从时间上看,这些内容经过了几千年的时间仍然被广大学子所学习和运用。这些东西都应该以学生所能接受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为学生学习有关的知识或认识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提供必要的基础和方法,教师就应该考虑到用什么方式才能挖掘出其中的内涵。作为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索的工具,教科书不仅力图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内容,还逐步地向学生展示如何获得知识的过程和学习的方法,让学生逐步体验到如何从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认识和解决问题,逐步从模仿发展到独立思考,从接受发展到创新。
三、教师如何挖掘教材中所渗透的人文内涵。
(一)教材文化内涵的挖掘应该和《大纲》的改变相对应。
过去的小学语文单元是以单元训练重点为中心编写教材,以单元训练重点为中心设计和实施教学的。一个单元的课文分为讲读课文、阅读课文和独立阅读课文三类。讲读课文是以教师指导学生自觉掌握训练重点的知识为重点,阅读课文予以复习、巩固并通过训练转化为技能为重点,独立阅读课文则是以熟练地掌握知识、技能,并转化为独立阅读能力为重点。这种单元中的课文还是围绕某项思想教育选编的,这就形成了思想教育和语文基本功训练结合的单元。现在的语文教材是主题单元,这种主题单元是以文化主题为核心设计的。单元主题丰富的文化内涵突破了过去的思想教育为核心的编排体系,只要学生读了,他都会从不同角度受到不同同程度的文化熏陶,提高语文素养。课程标准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材中得到了落实。不少老师都教过《长城》和《颐和园》这两课,以往都是从课文本身来进行语文教育。现在这两课编入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组。这一组的单元文化主题是“我国的世界遗产”。学习这两课课就不仅仅是认识长城的雄伟、高大坚固,认识颐和园的美丽,还要和《秦兵马俑》一课、词语盘点、语文园地一道,从不同的遗产地、从不同的角度,站在世界遗产的高度,组织学生通过综合性阅读实践活动来体验和认识祖国文化遗产的灿烂。
所以,把握主题单元整体,挖掘单元主题的文化内涵,应该是我们实施教学首先应该关注的,也就是不要忽略了编者的一片良苦用心。
(二)如何挖掘课文中的人文内涵,教师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何挖掘课文中的人文内涵,教师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为了这个目的生拉硬拽的把一些不相干的东西拉进来,这样不仅没有达到挖掘的目的,反而让学生不知所云、适得其反。
1、在新课程观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克服知识单元教学法“见知不见人”的弊端,带领学生围绕一定的文化主题重新选编与整合课程内容,或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或直接构建新的课程,把原先散落、孤立的知识内容整合成具有相同主题的“集成块”,使学生在更大、更立体的文化时空内,多角度获取更为丰富的信息,感悟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以人物、情感、观点、时间、地点、事件等方面的内容为主题进行课程整合。
2、文章类型的不同,挖掘的方式和挖掘到的东西也是有所区别的。对于一些抒情类文章,我们可以以情感为主题整合相关的课程资源,使学生产生更为强烈的情感冲击。比如我在教《再见了,亲人》时,以“亲人”为情感主题,整合了《再见了,亲人》《我的老师》两篇文章,并加入抗洪战士、勇战非典的白衣天使等人物的英雄事迹,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还可以直接为学生整合课外的主题课程资源。我曾经以“汶川地震”为主题,整合了相关的图片、文字和歌曲等课程资源,给学生上了一堂精彩的语文课。课后,学生写出了《挺住汶川,挺住中国》《我想握住你的手》《向生命致敬》《爱的守候》《用爱撑起希望》《请紧扣我的双手》等文章,从而受到终生难忘的精神洗礼和人生教益。这些课程资源虽然全部来自课外,但因其具有相同的文化内涵,事情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贴近时代脉搏,生动鲜活,对扩展学生视野、滋养学生心灵、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都起着课本资源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学习写景的文章的时候,我们就要以歌颂祖国壮丽山河为基调,让学生从中感受祖国的山山水水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教师要创造性的将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加以发挥。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把课文中所渗透的东西加以创造性的发挥,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领略到人文内涵。要创造性的发挥就必须得创造性的教学,创造性的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求异性、变通性、独特性的实践形式和思维方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创造性地挖掘小学语文课文中固有的文化内涵,以促进学生人性的修养及健全人格的形成,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目。
1、在阅读教学中感悟文化内涵。
阅读教学是构建作者与读者沟通的桥梁,阅读行为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这种对话和交流使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主体与主体间关系。语文教材中蕴涵丰富的思想道德和审美情趣,尤其是文学作品,是历史的一面明
亮的镜子,是生活的多彩画卷,体现着作者关于人世、宇宙和幻想世界的形象思考,体现着人的思想、感情、人格和个性。如果能很好的做好这一步骤,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准确的审美判断。比如,我在上苏轼《蕙崇春江晚景》[3]这首诗的时候,我就鼓励学生自己动脑筋思考,来写一些身边的景物。有一次,我们去春游,经过一个地方看见田中有许多的鸭子在嬉戏,春风吹拂着柳条,鸟儿在树上鸣叫。此情此景我们班平常一位学习不是很优秀的同学随口就练出了一句“路外柳条三两枝、田中水暖鸭先知”。另外一次就是我在讲“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3]的时候,我要同学们闭上眼睛想想诗歌中所描绘的意境,最后我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处在白云深处的这户人家是高楼大厦合适呢?还是一户茅草屋比较合适,全班同学几乎不假思索异口同声的回答到:“茅草屋比较合适”。从这两个事例就可以看出同学们虽小,但有一定的审美判断能力。我们教师就是要不失时机的从教材中挖掘这些人文内涵,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需要老师的提醒自己都能够发现。
对这种文化的挖掘,仅仅是课本上的是不够的,还应该拓展到课外去。一代代文豪逝去了,但他们的精神与音容笑貌却活生生地存留在文学作品里。比如,读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可以让学生得到科学的方法论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读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就会得到高尚的人生价值观、道德观教育。学生的阅读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充分感悟阅读材料的人文内涵,在品味语言的同时,受到这些精美的语言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审美趣味、价值判断、人文精神的熏陶感染,这对学生人格和心灵的积极影响,不是教师的空洞说教所能比拟的。阅读教学不只是一种言语的阅读与接受,而更是一种精神的哺育,语文教师要站在文化精神平台上教语文,这样语言文字才有生命,一篇篇文章的生命才会与学生的生命融合。这种体悟、解读的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这就是语文课的独特魅力所在。
2、在作文教学中表现人文精神。
作文是思想的外化,自古就有人如其文的说法,要看这个人怎么样,从文章中就能很准确的判断出来。要让作文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启发学生说真话、说实话、抒真情,推崇创新,张扬个性,这也应该成为学生作文真与情的基本要求。作文教学是表现人文精神的极佳载体,一个个充满人情味的题目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气息。只有当一个人主动去关心别人时,他才能更好地理解别人,体会别人的感受,真正形成对别人的爱、同情与宽容。因此,作文教学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关注学生内在的文化修养。在新的时代里,新的作文意识是对人文精神的真正回归,是对独立思想、创造品质的呼唤。
3、在识字教学中挖掘文化意蕴。
汉字独特的形体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和文化资源。汉字的形体结构具有直观性、象征性等特点。汉字是表意性的文字,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特定的意义世界,往往就是有关人的一个故事、一种姿态、行为和情致。汉字也是象形性的文字,如同一个人的生命形体,汉字有外形和骨架、思想和神韵、情感和精神。汉字又是审美性的文字,每掌握一个字词,理解一首诗词,阅读一篇散文或一部小说,都是给学生的精神世界打开一扇门窗。
总之,教师作为灵魂的工程师,应该利用自己独特的审美要求从一本平凡的书本中挖掘出许多有水平、有价值的东西,尊重教材的时代价值、文化价值、思想价值和科学价值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教育者要首先成为文本价值的受益者,继而成为文本价值的开发者,然后成为文本价值的宣讲者、贯彻者。再次,成为学生接纳文本价值的倡导者和引导者。最后,成为学生建构自己文化新知识的领路人。让学生从小就受到中国源远流长文化的熏陶,让他们除了是黑眼睛黄皮肤的人,还是具有独特气质的龙的传人。
参 考 文 献
[1]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2]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3]小学语文(人教现行)第八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蕙崇春江晚景》《山行》。
[4]网络资源。(如:)。
重庆三峡学院成教院
毕 业论 文
《教师如何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内涵》
姓名 学号_______________
院系__ 汉语言文学 __
专业_汉语言文学_ _
年级__ 二年级_______
指导教师___肖老师____ __
年月
日
第二篇:大学毕业论文
夜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幼儿园 “一物多玩” 体育活动 促进幼儿创新能力发展的策略研究
学
院
教育学院
年级专业 2010级学前教育 学生姓名 陆胜美 学 号 E1005353434 指导教师 刘家春
完 成 日 期 年 月
上海师范大学夜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幼儿园“一物多玩”体育活动促进幼儿创新能力发展的策略研究》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除此之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摘要:教育“策略”就是通过教师采用的各种教学措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获得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幼儿园体育活动主要是为了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体育活动中“一物多玩”指导策略的实施将幼儿创新能力放在首位,关注每个幼儿的身体发展潜能和进步,以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本文主要论述了幼儿在幼儿园“一物多玩”体育活动中通过情感体验策略、创造性模仿策略、分层指导策略和多元化评价策略,不仅发展了幼儿的身体运动能力,更促进了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幼儿适应发展中的社会的能力,也为幼儿成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体育活动;一物多玩;创新能力;策略
I
目
录
摘要和关键词 „„„„„„„„„„„„„„„„„„„„„„„„„„„„„„„Ⅰ
一、引言 „„„„„„„„„„„„„„„„„„„„„„„„„„„„„„„„„1
二、情感体验策略 „„„„„„„„„„„„„„„„„„„„„„„„„„„„„3
(一)情景体验法 „„„„„„„„„„„„„„„„„„„„„„„„„„„„„3
(二)角色体验法 „„„„„„„„„„„„„„„„„„„„„„„„„„„„„3
三、创造性模仿策略 „„„„„„„„„„„„„„„„„„„„„„„„„„„„4
(一)互动式模仿法 „„„„„„„„„„„„„„„„„„„„„„„„„„„„4
(二)自创式模仿法 „„„„„„„„„„„„„„„„„„„„„„„„„„„„4
四、分层指导策略 „„„„„„„„„„„„„„„„„„„„„„„„„„„„„5
(一)个别指导法 „„„„„„„„„„„„„„„„„„„„„„„„„„„„5
(二)经验迁移法 „„„„„„„„„„„„„„„„„„„„„„„„„„„„„5
五、多元化评价策略 „„„„„„„„„„„„„„„„„„„„„„„„„„„„6
(一)分享交流法 „„„„„„„„„„„„„„„„„„„„„„„„„„„„„6
(二)经验总结法 „„„„„„„„„„„„„„„„„„„„„„„„„„„„„6
六、实施效果 „„„„„„„„„„„„„„„„„„„„„„„„„„„„„„„7 参考文献 „„„„„„„„„„„„„„„„„„„„„„„„„„„„„„„„„8
I 幼儿园“一物多玩”体育活动促进幼儿创新能力发展的策略研究
陆胜美
一、引言
教育“策略”就是通过教师采用的各种教学措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获得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幼儿园体育活动主要是为了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体育活动中“一物多玩”指导策略的实施将幼儿创新能力放在首位,关注每个幼儿运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潜能,从而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
首先,体育活动中的“一物多玩”指导策略能促使幼儿整体发展——从身体运动能力转向对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幼儿身体运动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提高。[1]《课程指南》指出:借助各种材料和器械进行活动,尝试新的内容和玩法,获得身体运动的经验。通过“一物多玩”体育活动,让幼儿进行各种身体运动,幼儿通过自己的体育实践活动,通过对同伴、老师的模仿或是自己创造性的模仿,尝试对体育活动材料进行各种不同的玩法,感受“一物多玩”体育活动的乐趣,从而激发幼儿探索新玩法的欲望。通过“一物多玩”体育活动,不仅促进了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同时也挖掘了幼儿的运动和创新潜能,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
其次,体育活动中的“一物多玩”指导策略能促使幼儿主动地进行创造性的体育活动。体育活动中的“一物多玩”能促使幼儿对活动材料进行创新性玩法,在与同伴的交流或对同伴的模仿中,幼儿将会对活动材料主动地进行“一物多玩”。
然后,体育活动中的“一物多玩”指导策略还能增强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与情绪管理的能力。体育活动中幼儿之间的互动更为激烈,而且随着幼儿们对活动材料创新玩法的积极性的增加,幼儿相互间的合作、竞争、挑战、交流等社会性行为也会逐渐增多。
体育活动中的“一物多玩”指导策略还能激发幼儿运动的兴趣,兴趣是人学习的动力。《课程指南》指出:培养幼儿对运动的兴趣,是幼儿园开展运动课程的重要前提。只有在幼儿感兴趣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
二、情感体验策略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材料的投放,而这些材料的投放都是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服务,通过对游戏材料的“一物多玩”,让幼儿的走、跑、跳、平衡、钻爬、攀登、投掷等动作技能方面有所提高。在体育活动中,幼儿身体运动能力的发 展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都离不开幼儿对情感的体验。在“一物多玩”体育活动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中情景和角色的感受,激发幼儿对体育游戏的兴趣,从而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中角色扮演和对体育活动材料进行各种玩法的欲望,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创新能力,这就是情感体验策略。教师在体育活动中会以情景游戏和角色游戏两种方式让幼儿感受“一物多玩”的乐趣,从而激发幼儿对活动材料进行各种不同玩法的欲望,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创新能力。
(一)情景体验法
幼儿园各个年龄段的幼儿的年龄特征不同,大班幼儿的认知能力较小中班强,为了更好地激发大班幼儿对“一物多玩”的兴趣,我们可以创设一些情境,让幼儿根据情景内容对活动材料进行“一物多玩”,发展各方面的运动能力,从而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以下就是我们为幼儿创设的一个情境,“在树林里”,所提供的活动材料是长短不一的绳子,体验森林中各种各样的险境,让幼儿通过对绳子的各种不同玩法,闯过森林中的险境,从而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
案例:在森林里(大班)
体育时间到了,小朋友们都对老师布置的情景很感兴趣,有一些小朋友再仔细看看情境中的事物,有的幼儿在问:“老师,今天我们又要做什么游戏啦?”还有的小朋友直接拿着绳子走过来:“老师,难道让我们带着绳子到森林里去玩吗?”
在“森林里”,摆放了各种各样的、长度不一的绳子,有的是垂钓着的,有的是两头挂起、中间垂下的,幼儿们自由发挥,有的双脚并拢从一根短绳上跳到了另一根短绳上;有的沿着垂钓下来的绳子和栏杆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有的从垂钓下来的绳子中间跨了过去;还有的直接从垂钓下来的绳子下面钻了过去。在游戏的过程中,轩轩的攀爬能力较弱,很难爬上去,站在一旁的嘉嘉就帮助他慢慢地爬了上去。
从整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幼儿在玩绳子的时候,展示出了各种各样的玩法,同时也激发了幼儿的创新能力。
(二)角色体验法
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等都较弱,在运动能力方面也较中大班发展得慢些,而且小班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也不够强,而且小班幼儿多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自己玩玩具,介于幼儿的这一年龄特点,在户外体育活动时,我们为小班幼儿每人提供了一个玩具。让幼儿们通过对角色的扮演,对游戏材料进行“一物多玩”,并激发幼儿的创新能力。
以下就是小班幼儿通过对角色的扮演,体验在体育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不同动态,感受对羊角球一物多玩的乐趣,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做各种各样运动姿态的欲望。
案例:好动的毛毛虫
运动时间到了,幼儿们一看见羊角球就跃跃欲试起来,老师对小朋友们说:“今天毛毛虫妈妈要带着毛毛虫宝宝到草地上做游戏,妈妈和每个宝宝都有一个羊角球,我们要想出各种方法让羊角球快乐地跳舞,看谁的方法又多又和好朋友的不一样。”说完,小朋友们都玩了起来。只见小朋友们都坐在羊角球的身上,双腿夹紧,在用力地往前跳,只有几个小朋友在用手滚动着羊角球,过了一会儿,他们也开始坐上羊角球“骑马”了。
过了一会儿,我开始扮演毛毛虫妈妈,一会儿用肚子去顶羊角球,并将球顶到了有小朋友的地方,一会儿又用屁股顶球,再过一会我用脚将球踢得老远老远的,小朋友们看见我玩的那么开心,也开始学我了,飞飞和卓卓两个人都是坐在羊角球上像骑马一样地往前跳;佳佳和俊俊用自己的小屁股在顶羊角球,让它滚动起来;一旁的胖胖不甘示弱,他直接用小脚将羊角球跳得老远老远,他一边跳还一边使劲往前追球;美美和蓉蓉两个人还用手将羊角球转动了起来;王蜀一个人将羊角球抱起来再往地上一扔,看就球滚掉了,他赶紧追过去抓住它;申智豪和几个小朋友都趴在球上让球慢慢地往前滚,过了一会儿,他们倒着走将球往前赶,越赶越开心,索性几个人就玩一个球了,每个幼儿都有自己不同的玩法。
在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小朋友们都具有十分丰富的创新能力,通过对毛毛虫妈妈的角色所进行的各种体育动作的体验,激发了幼儿“一物多玩”的兴趣,通过幼儿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进行的各种不同运动方式,锻炼了幼儿的创新能力。
三、创造性模仿策略
幼儿园小朋友模仿能力较强,我们可以通过幼儿对同伴或老师的模仿来激发幼儿对游戏才来的“一物多玩”。模仿模式有两种,一种是互动式模仿,另一种是自创式模仿。
(一)互动式模仿法
互动式模式就是在体育活动中,一些幼儿对活动材料的“一物多玩”是通过对同伴或者是对老师的模仿后进行的。这种模式适合小班幼儿,小班幼儿的模仿能力较弱,这样可以培养幼儿的模仿能力,通过模仿能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以及运动能力。
例如,在玩“沙包”时,有的幼儿将沙包顶在头上走路,并不让沙包掉下来,有的幼儿玩法又多又变得快,一会儿将沙包放在肚子上走路,一会儿将沙包放在鞋子上走路,一会儿又将沙包用脚踢了出去,一会儿将沙包夹在两脚间跳起来等等。这个时候,老师这样提醒幼儿:“你们看,沙包除了可以放在头上顶着走路,还可以放在身体的其他部位走路,还可以用脚踢出去、用手抛出去,还可以夹在两脚之间跳起来,你们可以自己试试看!”话刚说完,有的幼儿马上开始用自己喜欢的玩法进行活动,但有部分幼儿却不知所措,此 时,老师走到幼儿身边轻轻说:“宝宝,你看看你的好朋友他们是怎么玩的,你可以跟他们学一学。”这么一提醒,幼儿就知道当自己不会或不知道怎么玩的时候,就可以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互动式模仿,通过模仿幼儿可以学到一些新玩法,对于幼儿自身而言,这就是一种创新。
(二)自创式模仿法
小班幼儿重在模仿,而大班则是培养幼儿进行创造性地身体运动。大班幼儿对某一种活动材料进行“一物多玩”时,常常有别出心裁的想法,这种不模仿别人,通过自己的想象力获得的不同玩法的模式称为自创式模仿法。
大班幼儿好动脑,对同一种活动材料,他们可以玩出很多与众不同的花样来,而且还具有挑战性。如大班幼儿在对“轮胎”进行一物多玩时,有的幼儿会将轮胎竖起来一边滚一边追,有的幼儿会和好朋友一起滚轮胎,有的幼儿会从竖着的轮胎中爬过去,还有的幼儿会和同伴一起将轮胎抬起来,还有的幼儿会将轮胎叠起来,将梯子架在轮胎上,慢慢地从梯子上走到轮胎上,等等。大班的幼儿具有十分丰富的想象力,当他们看到同伴在玩游戏材料时,他们会凭借自己的想象力想出和同伴们不同的玩法。这样,幼儿们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四、分层指导策略
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教师是否能合理安排和调节幼儿的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往往直接关系到活动是否成功,是否达到锻炼幼儿身体的目的。所谓运动负荷,又称运动量或生理负荷,它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担量。心理负荷则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心理负担量,它一般包括认识、情绪、意志三方面的负荷。在幼儿体育活动中,只有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过小过大都不行。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又超出了幼儿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对幼儿身体的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均十分不利。因此,合理地安排和调节幼儿体育活动的生理和心理负荷是十分重要的。
《纲要》第三部分提出“教育活动内容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体育活动的内容兼顾群体需要,又“为每一个儿童,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 然而在体育活动中内容的单一与标准的统一使得一些能力弱的幼儿生理和心理的负荷都超量,因此在体育活动中应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
教师通过观察对不同幼儿的活动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的创意玩法给予及时的肯定,再以启发式、开放式的追问,如:还可以怎样玩?还有什么和他们不一样的玩法吗?通过追问激励幼儿想出更多与众不同的玩法。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适时适度地提出一些启发性的建议,必要时可以带着幼儿一起玩,逐步帮助他们获取成功经验,激发幼儿对活动材料进行不同玩法的欲望,从而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
(一)个别指导法
每个幼儿发展都是与众不同的,遵守《纲要》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具体的活动中关注每一个幼儿的成长与变化,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激发并挑战幼儿的已有经验,通过反复运动、层层体验,使幼儿不断积累新的经验。幼儿经验的提升要尊重幼儿已有的运动经验,更要关注幼儿在运动能力、运动水平和创新能力上的差异,允许运动经验的个性化。例如,在对“梯子”一物多玩时,中班幼儿的玩法各种各样,有的幼儿在平衡木上行走,有的幼儿需要有人扶着才能在梯子上行走,此时,老师看见了,会一边帮助他一边鼓励他:“我们宝宝胆子很大的,老师帮你一下,一定可以安全地走过去。”这样,既增加了幼儿的信心,又激发了幼儿大胆尝试的欲望。对于以上这样的情况,就是由于幼儿之间的能力差异而产生的。当老师看见幼儿在进行“一物多玩”时遇到困难,及时用语言或动作引导幼儿勇敢地尝试从未玩过的方法,从而感受“一物多玩”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对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二)经验迁移法
经验迁移法是指幼儿在将自己所获得的经验,在头脑中进行思考、改编或再加工后运用到其它方面的过程。在“一物多玩”体育活动中,幼儿对他们所感兴趣的玩具开展探索与创新玩法,并将创新玩法进行迁移,在其他多种玩具上进行大胆尝试。由此可见,经验是幼儿参与活动最好的动力,原有的经验能让幼儿在新的“一物多玩”体育活动中产生积极的表现,从而进一步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玩皮球时,幼儿们会进行各种活动:踢球、拍球、抛接球、夹球跳、投掷物体、用棒棒赶球等等。过了一会儿,将皮球换成纸球时,幼儿们就会将刚刚玩皮球的一些方法迁移过来,如踢纸球、夹纸球跳、抛接纸球、投掷、用棒棒赶纸球等等。通过经验迁移法,幼儿能轻而易举地对某一活动材料进行一物多玩,也能激发幼儿探索新玩法的欲望,进而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
五、多元化评价策略
体育活动结束时的交流活动也是幼儿获得教师指导的重要途径,教师积极地组织幼儿交流自己单独或者和同伴合作进行“一物多玩”的过程,使大家共享体育活动中的体验与收获,并能适时地总结幼儿们“一物多玩”的经验,也为幼儿能创新性玩活动材料打下基础,进而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
(一)分享交流法 在游戏结束时,老师会利用这有限的几分钟时间,将幼儿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一起,请个别在体育活动中玩法特别的幼儿上台一边演示一边解说自己的玩法,让同伴分享他的创新行为。例如,有个幼儿在玩黑色流行球时,将黑色流行球进行如下玩法:手持黑色流行球举起来往前跑;双手将黑色流行球举起来用力扔出去;一边走一边用脚赶着球往前走; 两个幼儿相互将黑色流行球抛来抛去玩;将两个流星球接起来,将脚放在两个球的相接处往前走,不让球脱离脚等等。活动结束了,老师请这个幼儿上前并提问他:“今天你是怎么玩黑色流行球的?请你演示给小朋友们看看吧!”幼儿将自己玩过的方法一个个说给小朋友们看,并且拿着黑色流行球进行演示,这样能让小朋友们通过同伴的演示感受游戏材料的多种玩法,能很好地激发幼儿创新行为的发生。第二次在玩黑色流行球时,幼儿会根据之前同伴共享的方法再加上自己的想象玩出更多有趣的玩法。
黑色流行球的例子可以看出,每次游戏后的分享交流对于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欲望的激发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经验总结法
体育活动结束时,为幼儿们提供共同学习、借鉴的机会,这也是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进行“一物多玩”、促进幼儿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保证。
老师巧用提问总结幼儿在活动时的运动经验,如老师问:“你今天都用可哪些方法玩平衡木?”幼儿会一边演示一边说:“这样玩,在这样玩。”这时老师可以用完整的话语边解说幼儿的行为,边示范幼儿的玩法,演示完毕以后,老师将该幼儿的各种玩法总结在一起。
幼儿对于教师的总结性语言总是记忆深刻,当幼儿再次玩这个玩具时,幼儿会想起同伴的各种玩法,对于过去经验的再现,幼儿能更好地对游戏材料进行“一物多玩”,从而提高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创新能力。
六、实施效果
本次研究通过情感体验策略、创造性模仿策略、分层指导策略和多元化评价策略这些指导方法,促进了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
在“一物多玩”体育活动中,通过情感体验策略,让幼儿通过老师设计的丰富生动的游戏,或老师创设的有趣情节,或老师营造的竞争氛围,使运动器具和材料都“活”起来,使幼儿们从“模仿学习”走向“探索学习”,从“被动运动”走向“主动运动”,使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充分体验着“一物多玩”带来的快乐。
对于能力较弱或内向的幼儿,刚进行“一物多玩”体育活动时,对活动材料不知所措或只能玩出一两种玩法,通过创造性模仿策略,他们能尝试着对体育活动材料进行各种各 样的玩法,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与同伴之间的交往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指导幼儿进行“一物多玩”体育活动时,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我们通过分层指导策略对幼儿进行分层指导,指导能力较强的幼儿从对体育活动材料进行较简单的几种玩法到对活动材料进行各种不同的玩法。这样既促进了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又增加了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们喜欢相互间分享经验,我们通过多元化平价策略让幼儿们相互欣赏、评价以及分享同伴间的玩法,感受同伴的玩法之多,并激发幼儿对同伴玩法的模仿和自我创新模仿的欲望,让幼儿们从同班幼儿的经验中习得更多对活动材料的不同玩法,从而增加了幼儿“一物多玩”体育活动的经验,也促进了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
在“一物多玩”体育活动中,幼儿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幼儿们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同时,幼儿们也能积极自主地参与到活动中,进行大胆尝试、探索,充分体验了“一物多玩”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2]刘馨.学前儿童体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3]杨浦区明园村幼儿园中班教研组.培养中班幼儿合作能力的指导策略[J],上海托幼,2010,(11):11-12.[4]育红实验学校附属幼儿园.多途径探索户外活动“一物多玩”[EB/OL].http://www.xiexiebang.com/news_read.asp?id=388,2009-10-14.[5]苏雅雅.小班体育活动中“一物多玩”的组织和指导策略[EB/OL].http://www.xiexiebang.com/news.asp?id=6479,2009-6-24.
第三篇: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大学公共体育散打教学课
现状调查与分析
专 业: 体 育 教 育 姓 名: * * 指导教师: * * * 职 称: 讲 师 答辩日期: 二〇一三年五月十八日
****公共体育散打教学课现状调查与分析
摘要:本文针对****公共体育散打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法的方式,主要从课程安排、教学教材、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场地设施五个方面对****的学生及带课教师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关键词:公共体育课 ; 散打 ; 教学 ;现状
Yan'an University public disperses hits the class 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and the analysis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perses in view of the Yan'an University public sports hits the question which in the elective course teaching exists, by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the interview literature way, mainly arranges, the teaching teaching material, the teacher teaching, the student from the curriculum to study, the location facility five aspects carries on the investigation to Yan'an University's student and the belt class teacher, and put forward some individual proposals and the ponder in this foundation
Key words: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 Disperses hits ; Teaching
前言:自2002年8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全国各高校都围绕《纲要》进行了体育教学的改革,众多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进入大学课堂,散打运动以其独具民族特色和广泛的社会价值以及特有的强身健身价值
[1],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许多高校已将散打列为公共体育选修课程的内容之一,通过大量调查发现****公共选修散打课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旨在对****公共体育散打课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便更好的促进高校散打运动的普及和发展。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公共体育选修散打的学生。1.2研究方法:
1.2.1文献法:查阅了万方数据库、****图书馆等资料库,以及导师的细心指导,取得大量相关文献资料。
1.2.2问卷调查法:对****选修散打公共体育课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使用的自编问卷,问题包括,教材、课程、教师、学生、场地设施五方面的内容,随机抽取200名学生发出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回收率100%。
1.2.3访谈法:通过对公共选修散打课的学生进行调查访问,调查内容涉及散打课的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教学效果、场地设施等问题。
1.2.4数理统计法:将问卷调查所得有关数据通过计算机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与分析
2.1课程安排 2.1.1教学时数
表1 对散打课的课时安排调查结果(n=200)选项
合理
无所谓
不合理 人数
141
教学时数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客观因素,我校公共体育散打选修课教学是一年半学制,即一个运动项目学习一年半,一共96学时,对200名学生调查中有70.5%的学 生认为课时安排合理,只有18.5%的学生认为教学课时安排不合理(见表1)11%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大部分选修散打的学生都是满意现行的课堂教学时间,但有部分学生希望能调整上课时间段,希望把课安排在周末,不影响平时的专业课学习。2.1.2教学模式
表2 散打加课后辅导和课后练习时间的调查结果(n=200)
选项
应
该
无 所 谓
不 应 该 人数
148
0 37 百分比
70.5
18.5
百分比
0
在对散打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定义: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知道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中学生认为现行的教学模式过与单一,有74%的学生认为散打课应增加课外训练和课外辅导还有26%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见表2),结果表明:学生们希望通过增加辅导时间来增加课外学习时间,在与一些学生访谈中发现根据散打运动的特点,散打的教学不应只局限于课堂的90分钟,必须增加课后辅导和练习的时间,把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结合起来,才能起到好的效果,同时部分学生还认为还应加强对散打理论课的学习,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一些关于散打课的教学片,以便同学更直观的掌握有关教学知识。所以,散打教学如何调整教学结构利用好课堂教学和课后升华提高[2],也就是如何建立现“现代化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散打教学仔细考虑的问题。2.2教学教材
表3 对是否该配发教材的调查结果(n=200)选项
应该
不应该
无所谓 人数
132
百分比
目前我校的公共体育散打选修课没配发相关教材,对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均是由教研室根据自身的师资条件而制定的,没有针对性,也缺乏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3]。通俗的说就是教师会什么,教什么,了解什么讲什么,整个教学一直处于借鉴,探索,实践与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很不利于散打教学朝着科学化,系统化民族化的方向发展,我校66%的学生很希望配发教材,只有10%的觉的不应该,还有24%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见表3。其原因多数是担心教材的内容,在与学生和老师的访谈中。学生认为所选教材应具有有效的实战和防身技巧,教师认为高校散打教材应突出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体现《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目标[4]。2.3 教师情况分析 2.3.1 教师教学
表4对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内容的调查结果(n=200)选项
教学能力
教学内容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健身为主
实战为主
无所谓 人数
149
0
百分比
74.5
25.5
0
古人云:“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在教学中工作中,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必须重视方法。根据对教师能力满意度调查中,有74.5%的学生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持满意的态度,但有25.5%的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感到一般,表明当前散打课的教学方法还有待改进,见表4应该采用多种形式教学方式,再访谈中了解到教师们自己没有把散打课当成专业学科来认真对待,这势必会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在教学中学生们们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入教学实战。在对我校教师教学内容的调查中,有44%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应以健身为主,有54%的学生认为应以实战应用为主,还有2%的学生是看老师的安排,见表4可以看出多数学生认为在教学内容中加入教学实战和教学比赛,这样是促进散打教学发展的好手段,学生们既从公共体育课上锻炼了身体又学到真正实用的散打知识。这才是学生和老师们所期望的结果。此外,还有学者认为要把课堂讲授,自学辅导、交流比赛、电化教学、比赛欣赏等各种方法综合使用[5],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的还提出了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发展,这些都是值的我们思考并借鉴的。2.4学生情况分析 2.4.1学生的学习动机
表5 学生学习动机调查结果(n=200)选项
健身防身
好奇、完成学分
其它原因
人数
143
0 百分比
71.5
28.5
0 对200名学生选修散打课程的动机调查显示,有71.5%的学生是为了健身防身而选修的,有28.5%的学生是对散打好奇和完成学分而选修的,可以看出他们学习散打的动机主要是防身健身。武术散打运动是一项有攻击性的运动项目,大学生通过学习散打,一方面能够提高自信自强的的能力,一旦身体遭受侵犯,或在见义勇为的行为中能够有效地保护自身不受伤害,这种防身自卫的能力在当前的社会形式下可以说是非常和十 分必备的[6]。同时散打运动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灵活性等多个方面,使大学生具备一个强健的体魄。但在访谈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存有以选修散打课来学到更多防身制敌的方法,我们学习散打其主要是增强体制,且不能用格斗,学习散打是对自我能力的挑战是自我完善的需要,是培养优良的品德的需要,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以正确的引导,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观[7]。2.4.2学生基础差
在调查中发现,我校选修公共散打的学生以前从未接触过武术散打运动,都是上大学后才开始学习或接触,散打运动的,所以武术散打基础差,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度,以及实施教学方法的时充分考虑到学生基础差,这一客观事实来实施教学过程[8]。2.5 场地设施器材情况
表6****散打场地设施的调查结果(n=200)
选项
满足
基本满足
无法满足 人数
百分比
场地器材是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9],我校公共体育散打课教学现在还没有专门的散打场地,其上课多是在窑洞广场或田径内场进行教学,缺少沙袋、护盔、护身、护裆、拳击手套也是两人或多人共用的[10]。在对我校教学场地设施一栏的调查中,见表6有57%的学生认为****公共体育散打课的教学场地设施无法满足教学需要,37%的学生认为场地设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6%的学生认为场地设施满足需要,说明我校公共体育散打课的场地设施很缺乏,加之高校扩招,导致选修散打学生也不断增加而器材增加严重滞后,使得本来就不充裕的场地器材就更加缺乏,因此就严重影响了我校武术散打运动的发展。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学生们希望通过增加辅导时间来增加课外学习时间,通过增加课后辅导和练习的时间,把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结合起来,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一些关于散打课的教学片。
3.1.2 目前我校的公共体育散打选修课没有配发相关教材,对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均是由教研室根据自身的师资条件而制定的,没有针对性,也缺乏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
3.1.3 在教师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把散打课当成专业学科来认真对待,这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在教学中学生们认为应该加入实战课。
3.1.4 我校公共体育散打选修教学课现在还没有专门的散打场地,缺少沙袋、护身、拳击手套、等器材,这严重影响了我校武术散打的发展。3.2建议
3.2.1改进单一的教学模式,把课堂和课后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课堂教学课后升华建“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3.2.2 选择合理的散打教材,对教材要精心挑选,既要有统一的要求又要有区别对待,注重内容的完整性和衔接性,把散打与健康结合起来,以发展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终生体育观念为准绳,注重传统技法与现代体育的有机结合。
3.2.3 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根据学生基础差的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加以正确的引导,进一步加强提高我的公共体育散打课的教学质量。3.2.4 通过一些积极的手段,努力的争取得到上级领导对武术散打运动的重视和支持来解决场地设施不足的问题。
3.2.5我校的散打教学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微观上把教材,教学,教师,学生等几个方面联系起来考虑,宏观上要把它放在整个共体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来考
虑,任重而道远在尊重我国国情的基础上,适当的参考其他高校公共体育散打教学经验,相信对我们会一定的帮助,这样会更好的促进我校散打的普及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晓鹏.福建高校开展武术散打运动现状与对策研究 [J]. 福建体育科技 2005.24(2). [2] 邱
斌.张庆建 高校散打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6 .18(2).. [3] 薛
欣.辽宁省普通高校选修散打课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2).
[4] 黄春林.江西省高校武术散打运动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 2000 .18(64). [5] 杨 涛.山东省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4,21(3).
[6] 阳亚雄. 对散打运动在重庆高校开展情况的分析研究 [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1(5). [7] 申国卿.普通高校散打课程教学的心理学因素分析 [J]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
2005.20(1).
[8] 阮
胜.对散打运动现状及其发展的思考 [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5 .39(6). [9] 杜胜林,樊艺杰.河南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散打课程现状分析及改革设想 [J].河南大学体育学院
2004 .25(1).
[10] 卢
昊 .谈如何提高高校散打课的教学效果 [J].辽宁体育科技
2004 .26(3).
谢辞
在此,我要对曾帮助过我并给我鼓励的老师,同学和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尤其要感谢加金轮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和在座的各位评委老师给予我论文的指导和建议!
第四篇:大学毕业论文感谢信
大学毕业论文感谢信
大学毕业论文感谢信
本论文在xxx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法、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本人影响深远。不仅使本人树立了远大的学习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本人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本次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写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问题都得以解决。所以在此,再次对老师道一声:老师,谢谢您!
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便是大学毕业时节,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离校日期已日趋渐进,毕业论文的完成也随之进入了尾声。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一直都离不开老师、同学、朋友给我热情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在此我向xxxx学校xxxxxxx专业的所有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三年的辛勤栽培,谢谢你们在教学的同时更多的是传授我们做人的道理,谢谢三年里面你们孜孜不倦的教诲!
三年寒窗,所收获的不仅仅是愈加丰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阅读、实践中所培养的思维方式、表达能力和广阔视野。大学毕业论文感谢信大学毕业论文感谢信。很庆幸这三年来我遇到了如此多的良师益友,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和热心的照顾,让我在一个充满温馨的环境中度过三年的大学生活。感恩之情难以用言语量度,谨以最朴实的话语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最后要感谢的是我的父母,他们不仅培养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的兴趣,让我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使心灵有了虔敬的归依,而且也为我能够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与帮助。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和工作,不辜负父母对我的殷殷期望!我一定会好好孝敬他们,报答他们!爸妈,我爱你们!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我少年时最喜欢的诗句。就用这话作为这篇论文的一个结尾,也是一段生活的结束。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少年时的梦想,永不放弃。
大学毕业论文感谢信
感谢上帝,让我可以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感谢信
再次,特别谢谢我的一群同学和朋友+,一起生活和工作学习的美好时光里,你们给予我的真诚的鼓励和无私的帮助是终生难忘的。
最后,我要感谢父母和亲人多年来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和精神上的支持,我能长这么大,还能够有机会读书,甚至硕士毕业,真的不知道对你们的付出说些什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千言万语化作一句感恩的话:辛苦了!XXX
大学毕业论文感谢信
感谢我的导师XXX 教授,他(写给医生的感谢信)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
感谢我的小白老师,这篇论文的每个实验细节和每个数据,都离不开你的细心指导。而你开朗的个性和宽容的态度,帮助我能够很快的融入我们这个新的实验室
感谢我的室友们,从遥远的家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是你们和我共同维系着彼此之间兄弟般的感情,维系着寝室那份家的融洽。四年了,仿佛就在昨天。大学毕业论文感谢信感谢信。四年里,我们没有红过脸,没有吵过嘴,没有发生上大学前所担心的任何不开心的事情。只是今后大家就难得再聚在一起吃每年元旦那顿饭了吧,没关系,各奔前程,大家珍重。但愿远赴米国的C平平安安,留守复旦的D,E&F快快乐乐,挥师北上的G顺顺利利,也愿离开我们寝室的H&I开开心心。我们在一起的日子,我会记一辈子的。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第五篇:大学毕业论文感谢信
论文致谢词是在论文通过后对指导老师的感谢,论文从初稿到定稿都需要指导老师的指导。老师也很辛苦,我们应该好好谢谢他们。
本论文在xxx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法、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本人影响深远。不仅使本人树立了远大的学习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本人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本次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写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问题都得以解决。所以在此,再次对老师道一声:老师,谢谢您!
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便是大学毕业时节,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离校日期已日趋渐进,毕业论文的完成也随之进入了尾声。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一直都离不开老师、同学、朋友给我热情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在此我向xxxx学校xxxxxxx专业的所有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三年的辛勤栽培,谢谢你们在教学的同时更多的是传授我们做人的道理,谢谢三年里面你们孜孜不倦的教诲!
三年寒窗,所收获的不仅仅是愈加丰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阅读、实践中所培养的思维方式、表达能力和广阔视野。很庆幸这三年来我遇到了如此多的良师益友,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和热心的照顾,让我在一个充满温馨的环境中度过三年的大学生活。感恩之情难以用言语量度,谨以最朴实的话语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最后要感谢的是我的父母,他们不仅培养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的兴趣,让我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使心灵有了虔敬的归依,而且也为我能够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与帮助。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和工作,不辜负父母对我的殷殷期望!我一定会好好孝敬他们,报答他们!爸妈,我爱你们!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我少年时最喜欢的诗句。就用这话作为这篇论文的一个结尾,也是一段生活的结束。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少年时的梦想,永不放弃。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