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差生的无奈——师德案例分析
师德案例分析——差生的无奈
广平中学—郑恢存
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们,他们“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民教师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哺育了学生,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可是在目前应试教育的高压下,受到社会上许多不良风气的侵扰,近年来“师德师风”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师德师风”的负面影响,例如侮辱、责骂、体罚、收礼等,造成极差的负面影响。在这里,我只是剖析亲眼所见的其中的一种现象——撵走差生。望我们通过共同的努力,从而清除师德师风背后的阴影,给孩子、还教育事业一个明朗的苍穹。
事例过程
某校有名班主任,他所担任的班级有几名差生,成绩差,学习态度也不端正,上课不是睡觉,就是开小差,或影响他人,每回考试都拖班级的后腿,影响班级的平均分数。班主任很是无奈,为了自己的班级,竟然让他们转班或转校,学生不想转,这位班主任就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折磨他们,明明知道他们琢磨不透英国老鼠(英语),还限时限量地要他们背英语课文,还外加许多高难度的数学练习题,完成不了放学后留下来,中饭没得吃饭。于是把他们的家长传到学校来,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你们的孩子如何的不听话,脑瓜不会转弯,真是“车子撞墙了也不懂得拐、鼻涕流到嘴巴也不懂得甩”,最后受不了这位老师无端斥责,无奈之下只要转校。
事因剖析
1、教师个人素质不高,有一定的问题
一位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在他心里不但爱少数的优秀学生,而且也爱每一个学生,爱班级中的全体学生,特别是要关怀、爱护、帮助学习落后、身患疾病的学生。但是有些老师,对学生缺乏爱心,没有耐心,碰到问题,漠不关心,只会采用简单粗暴的手段对付,一推了知。
2、由于教师心理压力较大
当前很多地方教师的教学成绩直接影响着他评优、晋级及奖金的发放,更有甚者,直接关系到手中“饭碗”,由于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指标,这使得太多的老师心理压力剧增,把学生的考试成绩看得高于一切。
3、学生自身的行为欠妥,存在一定的问题
现在大多数学生是家里的独苗,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还有大量的家长出外打工,家里没有一定力度的监护人,成立留守儿童,他们缺乏管理和教育,平常生活非常的懒散,生活无目的,学习上更是无目标,老师的用心良苦、谆谆教导对他们无济于事,甚至有时产生抵抗情绪,就故意捣乱,与老师对着干,给老师的教学管理带来许多的麻烦。
危害剖析
现代文明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社会和谐、人人平等”,而用这种不公平受歧视的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怎能成为合格的现代人,事实上,这些遭受过歧视像踢足球一样踢来踢去的学生,往往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他们自暴自弃,有的厌学、逃学、辍学,最后将他们推向社会,甚至走向犯罪道路。我看到某所中学的一位初中生,不满16岁,由于偷窃、诈骗,多次进派出所,这位学生就由于是差生,老师讨厌他,他也不想读书。后来老师让他转校,转来转去转了好几个学校,最后没有学校要他,导致没人管教。
措施剖析
1、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疏导
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给教师减负,考核时对成绩适当放宽,从生理到心理全方位解放,其次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心态,以平常心看待名利,与学生做朋友,做平等中的首席。最后,加强师德培训,提高教师素质,用咨询热线、信箱等方式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以典型案例进行教育,给予警示
2、共同关注双差生的成长轨迹
长期以来,许多教育专家要求教师和颜悦色,循循善诱,但许多教师面对双差生,甚至猖狂的学生很难修炼到这个程度,当一些学生光靠说服很难奏效时,在教育中恰当运用一定的手段加以惩戒,或学校建立“矫正中心”等,帮助老师教育学生,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以减轻老师的管理危机。
存在问题
这种差生转校现象,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但对学生造成的伤害却是很大的,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案,杜绝此现象的蔓延,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座右铭:
我深切领悟到:每一名学生都是一棵小树。我愿把自己的青春和热情化作丝丝细雨,为学生们的成长提供甘露,使每一棵小树都能够充满勃勃的生机,他们在甘霖的沐浴下都能够茁壮成长。
广平中学郑恢存
第二篇:差生转化案例分析
差生转化个案分析
在我们生活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生的成长过程存在着许多差异。有的学生表现出许多与众不同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往往是教师和家长眼中的“劣迹”。这些学生会经常受到周围人的歧视与不尊重,然而他们的未来并不像大家所想象和预言的那样。如爱因斯坦,3岁时还不会说话,父母曾为他是不是天生哑巴而忧虑。直至9岁时仍口齿不清,讲话很不流畅,在少年时代被学校视为智力迟钝、没有多大希望的“差生”。就是这样一位没有“希望”的“差生”成了最伟大的物理学家,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价为“没有谁比爱因斯坦更能代表这个时代”的人物。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明白:人,永远有“好”与“差”之分。没有“差”,又何来“好”呢?有好必有差,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其实,教育教学中的“差生”属于假性生,只是一时的学业落伍罢了。而不是永远落伍,即使学业落伍,也仅仅说明他们在现行的考试制度下落伍。他们在学校是弱势群体,属于被放弃的一部分,因此,把目光瞄准在差生身上,不断改变差生的状况,是教育的永恒主题。今天,我把这些学生不叫做“差生”。而叫做“学困生”。教师应关注他们,研究他们,不要求他们能像爱因斯坦那样改变历史,只求能改变他们的现状,做一个健全发展的人。
个案情况:
简介:某中学初三某班学生魏某及周某
问题行为概述:听讲效率低,上课时做小动作,有时会走神,一节课总时不时趴着;作业质量差,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都不能按质按量按时地完成,即使完成速度也较慢,书写非常糟糕;没有预习和复习的习惯,不能主动预习新课与复习当天所学知识,家里也没人辅导和督促,对做好的作业从来不检查;成绩处于班级末尾,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成绩位于班级倒数第一与第二。不同点是:魏某同学的知识基础更差一些,学习习惯也不好,又缺乏辅导,长期以来,造成数学学习上的盲区很大。周某同学的思维能力还可以,虽然成绩较差,但主要是懒惰、习惯差等原因造成的。针对两位同学的数学学习现状,我设计了一套实施方案,并按计划认真执行。在操作过程中,不断总结、改进、充实新的设想和做法,并将成功的经验与做法,加以推广到班级其他学困生和全班同学身上。
研究策略
一、悉心关怀,争做学习先行者
具体做法是:上课时尽可能地照顾到两位同学,重点地方放慢讲课速度,使他们听懂并当堂记住新学的知识点。同时改变他们被动学习的习惯,多创造机会,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探究,学会深入思考问题和表达解题思路,形成良好的动脑习惯。刚开始,我让成绩好的同学先讲给他们听,让他们进行模仿,这样较容易获得成功。通过长时间的训练,一点点地帮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片断:今天学习的内容是“圆的认识”。在“探究概念”这一环节,我让全班同学先用圆规在纸上画一个圆,然后剪下来,再折一折、量一量,看看会有什么发现,并在组内交流。过了一会儿。魏某同学举起了手,我当然不会错过让他表现的机会。
魏某:我发现折了许多线f折痕),都相交于一个点。
师:你的发现很好。那你能给这个点起个名字吗?
魏某:叫中心。
师:洪涛你发现这个点在圆的中心,很了不起!那我们就把它叫做圆心,好吗?下面大家看看这些折痕有什么特点?
(这时,魏某又举起了手,我又迫不及待地叫了他。)
魏某:短的都一样长,长的也一样长。
师:短的叫什么?长的又叫什么?
魏某:短的叫半径,长的叫直径。(显然预习了)
师:非常好!大家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2:这些折痕都经过圆心。
生3:直径都经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
从这个小小的片断可以看出,我精心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知圆心、半径、直径、弧、弦等的含义,以及它们的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引导是倾向于魏某的,有意识地给他创造机会,并在小组学习中,让组长给他一定的辅导,这个辅导比教师给予的要好,让他觉得有自尊和信心。不难看出,在一定程度的动手、动脑之后,他是能自主探究、自主发现的。组长的帮助、教师的鼓励和表扬,都让他觉得有自信与成功感。
二、优劣互补,建立学习共同体
以“小组学习”为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实施好帮差、一对一的课堂辅导。针对本班人数多,难以面向全体、照顾个人的问题,本学期,我把“小组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最主要形式。以“小组学习”为核心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启发诱思,鼓励合作,共同发展。具体做法是:就近把前后4名同学作为一个学习小组,民主推荐1名组长,成员优劣互补。洪涛和丁世纪各分在一个组,分别由思维活跃、成绩优异、热心助人的数学组长杨维和数学课代表庞文任组长。每次进行小组学习时,组长带领组员共同学习,讨论、争辩、分析思路都由同学们自己完成。组长起到带头作用,不仅要分配任务,有时要给大家示范,同时还要督促组员,尤其是学困生。在汇报时,经常会出现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打破了以往单纯的个人之间的竞争,而且还出现了每个组都以学困生回答正确为荣的好现象,这时候大家都会自觉地报以掌声以示祝贺。
三、课外帮扶。力争全班齐步走
给学困生适当的辅导,可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学困生在学习上经常产生畏难情绪,主要原因就是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他们的接受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记忆能力等都跟不上其他同学,常常是学得一知半解,不扎实、不透彻,如果课后不及时地巩固、复习,就会造成记忆印象不深,很快遗忘。我为他们设计的课外辅导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新课前的辅导;二是课后的辅导。一般情况下,大部分教师都采用后者,而忽略了课前的辅导。我认为课前辅导更为重要,因为对于学困生来说,课前对新课有了一定的心理、知识准备,能让他们比别的同学更快地进入学习角色,更能体验学习的成功。
对于课堂提问,尽可能地降低难度,让他们不觉得学习是那么可怕,只要一伸手,就能摘得果子,一点一点地找回学好数学的自信。
四、细致分析。建立成绩记录表
表中不仅记录每次考试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还有学生自己写的反思和记录最近作业完成及课堂上的一些表现情况。通过记录,把反映出来的问题面对面地展示给他们,有针对性地交流这些问题,使他们从中获得最直接的认识,得到最彻底的改正,同时也为教师留下全面了解他们的第一手资料。下面是一次考试的部分记录:
五、教会反思。寻找提升突破口
一个练习学完后,或是每次测验之后,让两位同学就自己还存在哪些问题,是什么原因,以及近阶段学习上有什么困难,以后应从哪儿改起等写一份简短的小结。刚开始,从简单的问题分析入手,如“这道题是没看清题意造成的错误,以后要注意审题”、“这道题的方法掌握了,是计算错误,以后计算要特别细心才行”等,到后来,可以写成一篇小短文。由于每一次的分析、总结都是有针对性的,所以两位同学对自己出现的问题非常清楚,认识到位,改正较快,效果明显。
研究效果
与初二下学期期末相比较,两位同学的数学成绩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周某同学由原来的50分提高到了78分,魏某同学由原来的60分提高到了83分(期中考试还得到96分),两人在数学基本功如计算和应用题分析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由于课堂学习形式的转变,两位同学的学习自主性得到体现,在预约的学习环境中不仅增长了知识,更开拓了眼界,发展了能力。与以往相比,两位同学都表现出了对数学不同程度的喜爱。在小组学习中,两位同学的表现机会明显增多,同伴的鼓励和宽容更使他们大胆表达、大胆说话,学会了与人交往、交流,同时也养成了认真听讲、认真思考、敢问敢讲的好习惯。
实验研究的经验和成功做法已被推广。通过一学期的实验研究,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与做法,对本班的其他学困生也有很大的促进,如“帮扶小组”、“课前辅导”、“写反思”等。有的做法已推广到全班,如针对性很强的“写反思”已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第三篇:差生转化案例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把他们培养成新世纪的有用之才,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教学工作的神圣职责。
学困生是指在一个班集体中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习惯、道德品质等方面表现都不尽如人意、学习困难、成绩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常常受到同学的歧视,教师、家长的批评指责,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一些心理障碍,造成不正常的畸型心理,具体分析如下:
(一)封闭心理。这种学生性格孤僻、内向,在知识爆炸的年代,由于学习成绩差,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渺茫,对一切失去信心。从而,不愿和同学来往,内心的情感和秘密也不愿与老师和家长交流倾诉,久而久之产生了心理上的自我封闭和行为上的自我孤立,脱离了集体的温暖和纪律的约束。
(二)逆反心理。他们的个性倔犟,好冲动。虽然他们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好奇心理,但处事任性,偏激。当他们的过失或不当行为受到师长批评指责时,不是虚心接受,而是肆意顶撞,产生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心理。
(三)放纵心理。他们性格外向、开朗、活泼,愿意和同学交往,但是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是非观念不强,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容易失去自我控制而放任自流,有的甚至走向极端,有学不就到处游逛,讲究哥们义气,拉帮结伙故意寻衅滋事而走上犯罪道路。
那么,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抓住以下主要几个重要环节:
1、对“后进生”要有正确的认识,用真挚的爱塑造美的灵魂,树立转化一名“后进生”和培养一名“尖子生”同样光荣的信念。在树立正确观念的基础上,加强“感情投资”,要真挚热爱“后进生”,真诚对待“后进生”,以自己的爱打动学生的情,让学生由“亲其师”而“信其道”,以自己炽热的心塑造美的灵魂。案例一:“系列活动”出奇效,“后进天王”变优生
转化对象:六年级一班班学生XX学习差、思想差、表现差,被学校老师们称为后进生“四大天王”之一。
转化过程:由于XX同学的学习差、思想差、表现差,步入小学不足10天,就受到了班主任老师的高度关注。经多方了解,分析其后进成因后,赖老师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机,频频找他聊天,细致地观察他的言谈举止、了解他的喜好,分析他的思维模式、思维方法,发现他个性较强,好胜心强,喜欢打篮球、乒乓球等运动。老师适时调整了“聊天”的内容,逐步引入关于篮球的话题,指导他学习篮球技术,进而借助学校举办班际篮球赛之机,激发他的好胜心,鼓励他为班集体的荣誉尽自己的一份力。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篮球赛中取得了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
成功的体验使XX同学获得了自信心,同时也获得了同学们的尊重。老师把“聊天”正式改为谈话:讲道理、谈人生、分析他的前期表现与当前转变,鼓励他把精力转入到学习上去,进一步激发他的“取胜”欲、唤醒他的求知欲。XX同学的学习成绩在逐步上升,体验着学习带来的快乐,精力也就不放在“搞破坏”上了,思想转变了,表现变好
了,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并不断地巩固、加深其行为模式。转化结果:XX同学已经被逐出“四大天王”之列,现已成为有上进心、有责任心、勤奋好学的学习好、思想好、表现好的“三优”生,学习成绩较稳定,名列年级前三十名。
2、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1)对自卑和封闭心理的“后进生”用语言激励。当他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或受挫折时,举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或英雄人物在困难面前勇攀高峰的例子,讲述“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激活他们的自信心,鼓起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
案例二:学生叫XX,接这个班时,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是胡乱写的,只要见空就填,不管对不对,而且书写相当潦草„„校第一次监测,语文48,数学40。经家访得知,其父母已于2年前离婚,其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而且奶奶也在外打工,爷爷又开个鱼塘,较忙,无时间管他。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必须面对现实!我内心一横:不转化你,誓不罢休。他无进步,或许是他
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没有真正要做个他人喜欢的人的念头。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而且,只要有时间,我就单独给其辅导,让他感觉到,老师并没有抛弃他。慢慢的,我觉得他有了些进步,作业能对几个钩了,练习偶尔也能及格了。
(2)竟争激励,组织各种有益活动,或根据各自的特长,安排适当的工作,在活动和实践中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
3、对逆反心理和放纵心理的“后进生”的转化,主要抓住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采取正面教育的方法激励他们内在的积极性,以促进其向好的方面发展。由此可见,“后进生”并不是一切都差,他们虽然学习差,毛病多,身上也有优点,差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他们创造展示自己才华和特长的条件,对于“后进生”来说,哪怕他们有微小的优点,也应给予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产生积极上进的内在动力,由量变而达到质的转化。
案例三:XX女生。成绩极差,中等智商,性格内向,胆小、多疑、自卑、不爱动。该生在校极少与人交往,害怕在众人前说话,有见人就回避的行为表现。在交往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不合群,孤独,害怕参加活动;自卑感强,回避与老师同学相处;胆小、多疑,总感觉同学总在说自己坏话,以至于无法专心听课,甚至晚上无法入睡,成绩一落千丈。害怕上学,做事拖拖拉拉,常迟到。从小就胆小,独来独往,人际关系欠佳。集体活动很少参加。放学回家后,钻进房间,看电视、看书,再也不出门。
二、案例分析
小时候,父母离异,爸爸上班,也没有时间管她,常与奶奶在一起,与人交往较少;在上学阶段,由于学业跟不上,老师的批评,同学的耻笑,埋下了心理阴影;整天只能一人独自在家,缺乏父母的关心,父母没有更多的时间带她到公共场所,参加集体活动,缺少锻炼,造成了性格孤僻,胆怯的心理,造成现在与人交往有严重的障碍。父亲对孩子胆小、自卑、不合群的性格深恶痛绝,常以骂或讽刺方式刺激孩子,教育方式较粗暴,进一步加重了孩子的自卑胆怯的心理。
三、辅导方法
1、主动接近XX她交谈,努力地与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个别会谈:常与她个别面谈或电话交谈,时间地点不限,及时全面地了解其心理状况,以及她的思想动向和心理需求。
2、与家长沟通与协调。
①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了解XX的家庭情况及其在家的表现。②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自卑胆怯的心理加重。要求家庭多给XX温暖,多沟通交流,共同做好转化工作。③指导家庭对策。(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尽量抽时间带孩子参加社会上各种娱乐活动,让她得到锻炼等。)
3.与家长沟通思想,与其父亲达成共识,认识其交往障碍的严重后果,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①鼓励多与人交谈:做到有话就说,有事就谈。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多与老师交谈,说出自己的心理话,与她制定出改变胆怯的心理计划。②引导交友:介绍班上性格随和、待人真诚、乐于助人的同学和她交朋友,让她们互相交谈,成为好朋友。③创造良好的环境。指导丁萌与同学交往的技巧,并安排丁萌参加集体活动,担任一定的角色,加深与同学们的友谊。④参加校本选修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有意识地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勇敢地走出自我封闭的世界。4.挖掘其闪光点,帮其树立自信心。
充分发挥其爱好语文、爱想的优势给予鼓励,表扬其语言表达能力强,古文翻译棒等,重建其自信心。
5.加强关键时期的心理辅导。
如该生在考试前后情绪容易波动(多疑,焦虑,失眠等),要及时进行疏导。建议该生及其家长求助心理专家,帮助丁萌更快地走出自我封闭的世界。
6.通过科任教师加强对XX的关注度,使其时刻感觉到学校的温暖。
四、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XX在班上交上了几个要好的朋友,有人分享她的快乐与烦恼,她不再感觉那么孤独了;情绪波动时能主动打电话找我倾诉,听我疏导;能正确认识到自己心理障碍,想利用暑假求助心理专家,更快地走出自我封闭的世界;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学习上也有了进步,数学第一单元考试居然及格了。相信不久的将来她能做到心胸开
阔,乐观大方,学会只琢磨事,别琢磨人。
总之,一个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道德行为的形成、学习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教师平时的关心和呵护,而对后进生的转化,更应倾注教师不懈的努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应更新观念,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努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相信只要用了心思,注意各个学生的特点,用最恰当的方法,就可以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做到最好。就比如我们班的XX 学期初:这孩子有个性、不好惹很难管理,长得那副模样就很霸道。于是我认为他是我需要花费大部分精力、重点盯防、改造的“大人物”。
(一)表现:
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自从他上学以来,上课发言从来不举手,张嘴就说,毫无纪律可言,行为与一个中学生的标准相距甚远;他不仅回答问题不举手,而且经常用小动作招惹其他的同学,惹得都反对他;他经常欺负同学,有时候上课拽女同学的头发、无缘无故的骂人,有很多的同学都不愿与他为邻;学习成绩差,且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连他自己都辨认不出自己写的什么字。
(二)原因:
通过与家长联系,我逐渐了解到了一些我所不知道的细节。他从小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老人只注重对他的物质保证,让他吃饱、穿暖,对于他的教育却几乎为零。在这个环境下,他上到初中,通过对他的了解以及亲眼所见,我发现这个孩子最大的问题是学习习惯太差,从小就没有人管理,养成了散漫的性格,加上他很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
自己,因而,有此前那样的表现。在这个孩子身上,几乎具备了所有孩子的缺点。不过,我相信只要努力、找到了症结所在,一切便会迎刃而解,包括这样的孩子也不例外,毕竟他只是个孩子。
(三)措施及效果:
针对XX的情况,我为他制定了帮教措施,决定从学习习惯入手。对于他上课没有规矩的缺点,不能指望他一天、两天就改变,要循序渐进。有了好的表现,就及时表扬、鼓励;不好了,不是简单的批评,而是告诉他应该怎么样,因为在他的内心中并没有真正建立作为一名学生的标准。就这样,一个月过后,经过了我无数次的提醒、鼓励,他上课不举手说话的毛病基本上得到了改正。情况刚有好转,以后发现的问题,却真的是让我挠头,让我真正发现这是一块不好啃的骨头。基本的规矩懂了,但是好景不长,因为他基础差,课上的内容对他越来越没有什么吸引力了,他的注意力逐渐由上课转化为招猫递狗,不是捅捅这个,拽拽那个,就是趁老师不注意换个座位、发个怪声什么的。几次找他谈,根本不管用:当着我的面表示的很老实,但回去后他仍然是屡教不改。许多科任老师上课要么往我这送,要么干脆让他到外边站着。在这种情况下,我联系他的家长。他的家长只是普通的农民,很朴实,一见老师就只会说好,再说深了,就会抹眼泪。这样的家长,能够指望他做什么,他拿孩子更加的没办法,他们的话,甚至还不如老师的话管用呢。看到此景,只能把希望放在孩子和我的身上,我决定自己干。与此同时,我利用多种奖励、惩罚措施来鼓励、引导他。这样一方面可以调动他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 他上课认真听讲,尽量弥补他的损失。接下来他只好了两个星期,上课、听讲能够基本完成作业。随后,又原形毕露,恢复了他本来面貌了。可以说,这个时候高天伟的眼中只有我,其他老师,包括校长他都不大放在眼里。
仔细想想,作为小学生起码应该懂得对师长礼貌吧,为什么在他的身上会出现这种情况,大概与他的家庭教育有关系吧。于是,我郑重的和他讲讲文明懂礼貌和遵守纪律的必要性、重要性,他的这种行为是多么的不文明以及同学们对他这种行为有什么感受。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但是却留给我更多的思考,在他的身上,还有哪些我还不了解、还不曾了解的东西呢?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时隔不久我前边对他所做的所有工作付之东流,一切又恢复了最原始的状态,甚至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他变得更加不易管理了。也就是因为这些工作收效甚微,我才真正认识到教育并非是一日之功,是一个长期、曲折、艰难的过程,要将这些恶习从一个人身上驱除干净是要付出汗水、精力、爱心等等。教育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面对他反复无常,我的努力似乎没有任何作用,我该怎么办?那个时候的我充满着矛盾,一方面是真的束手无策,没有良方能够对症下药;另一方面就是作为一名老师的我良知。教师这个职业就是这样一个良心活,也许并没有人去监督你怎么去对待每一个孩子,这样一个孩子对于我的教育或许没有什么太多的影响,他的存在不会影响到大家对我的评价。但是在我,一个教师的心中却深深的明白,自己怎样对待这棵刚刚发芽的幼苗,往往决定着一个孩子的一生。我的放弃也许是一时的,但是对XX来讲,可以说是对他一生的放弃。也许因为这个放弃,他的未来变得更加的坷坎、曲折。虽然这只是一种可能性,但是作为一名教师的我,怎么能将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呢?没有别的办法,没有退路可言,只能迎难而上,只要有可能,就不能放弃。在这种状态下,我时时鼓励他,同时也鼓励自己。对于他做得不对的地方果断批评,可以说虽然他还是大错小错一起犯,但是他有意识的克制了一些。一直到了这个学期,偶然之间的一个小插曲,却改变了我们之间由来已久的敌对状态。
在学校的一次集体大扫除上,我惊奇的发现,平时爱偷懒的XX 竟然满头大汗的用力去劳动,而且还颇有一番业绩呢!于是,我对他说:“XX真行啊!真够棒的!”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其实叫他小高是我一时高兴对他所用的称呼,没想到这个称呼却真的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他跑过来问我:“老师,老师,你叫我什么?”听了他的问话,看着他不好意思的脸,我突然觉得这虽然是两个小小的字眼,对他来讲却异常重要。之后劳动中,他干得十分卖劲,再没见过他偷懒。学习上也比以前努力、刻苦了,从不问问题的他,经常跑到我的身边来问这问那,上课也爱回答问题了。有一次,他回答问题的次数在全组中排第一名。看着他的变化,对比着他以前的种种,很难相信这就是那个曾经让我时时牵挂、时时担心的XX了。不管是在他做对、做错时,我都这样称呼他,每一次都会看到他瞪大眼睛认真倾听。看着他的变化,我也经常想,难道真的就是因为这一声亲切的称呼使他改变吗?当然不是,这也许就是量变向质变的转化吧。以前所做的都是在积蓄能量,而今这一声亲切的称呼,使他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 过程。虽然这个过程有些慢长,但是毕竟我们等到了这一天。不过,在他的身上,也会时常出现一些小问题,正所谓“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虽然从现在的表现来看,他并不完美,但是对他来讲,已经有了一个全新的开始。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他虽然不是最好的,但他的未来还很漫长,有了第一步,他距离成功还会遥远吗? 在这之后,他态度变得积极上进了,作业也能够完成了,上课能够认真的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了。他变了。好像我也变了。原来一提起来就好像如临大敌的感觉不见了。他变得可爱了,我也从这个教育中感受到了成功、感受到了教育带给人的满足感。
(四)结束语
不是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哪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 因而对占相对多数的中差生,我们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XX的改变也让我有了许多的思考,这样的孩子,刚刚到来的时候,他的身上几乎没有什么优点,每个和他的接触过的人都会感到棘手。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他并不是一个石头、一块钢铁,如果学校和教师最大限度的给予他时间、空间上宽容,他也会逐渐被我们这种细致入微的教育感动,他也会被溶化。面对着他的改变,现在来谈成功与否似乎还为时过早,但是我想经过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他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第四篇:差生转化案例分析
九年级班主任转化后进生个案材料
九二班班主任:熊钊
学生姓名:卜凡
学期初:这孩子有个性、不好惹很难管理,长得那副模样就很霸道。于是我认为他是我需要花费大部分精力、重点盯防、改造的“大人物”。
(一)表现:
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自从他上学以来,上课发言从来不举手,张嘴就说,毫无纪律可言,行为与一个中学生的标准相距甚远;他不仅回答问题不举手,而且经常用小动作招惹其他的同学,惹得都反对他;他经常欺负同学,有时候上课拽女同学的头发、无缘无故的骂人,有很多的同学都不愿与他为邻;学习成绩差,且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连他自己都辨认不出自己写的什么字。
(二)原因:
通过与家长联系,我逐渐了解到了一些我所不知道的细节。他从小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老人只注重对他的物质保证,让他吃饱、穿暖,对于他的教育却几乎为零。在这个环境下,他上到初中,通过对他的了解以及亲眼所见,我发现这个孩子最大的问题是学习习惯太差,从小就没有人管理,养成了散漫的性格,加上他很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因而,有此前那样的表现。在这个孩子身上,几乎具备了所有孩子的缺点。不过,我相信只要努力、找到了症结所在,一切便会迎刃而解,包括这样的孩子也不例外,毕竟他只是个孩子。
(三)措施及效果:
针对卜凡的情况,我为他制定了帮教措施,决定从学习习惯入手。对于他上课没有规矩的缺点,不能指望他一天、两天就改变,要循序渐进。有了好的表现,就及时表扬、鼓励;不好了,不是简单的批评,而是告诉他应该怎么样,因为在他的内心中并没有真正建立作为一名学生的标准。就这样,一个月过后,经过了我无数次的提醒、鼓励,他上课不举手说话的毛病基本上得到了改正。情况刚有好转,以后发现的问题,却真的是让我挠头,让我真正发现这是一块不好啃的骨头。基本的规矩懂了,但是好景不长,因为他基础差,课上的内容对他越来越没有什么吸引力了,他的注意力逐渐由上课转化为招猫递狗,不是捅捅这个,拽拽那个,就是趁老师不注意换个座位、发个怪声什么的。几次找他谈,根本不管用:当着我的面表示的很老实,但回去后他仍然是屡教不改。许多科任老师上课要么往我这送,要么干脆让他到外边站着。在这种情况下,我联系他的家长。他的家长只是普通的农民,很朴实,一见老师就只会说好,再说深了,就会抹眼泪。这样的家长,能够指望他做什么,他拿孩子更加的没办法,他们的话,甚至还不如老师的话管用呢。看到此景,只能把希望放在孩子和我的身上,我决定自己干。与此同时,我利用多种奖励、惩罚措施来鼓励、引导他。这样一方面可以调动他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他上课认真听讲,尽量弥补他的损失。接下来他只好了两个星期,上课、听讲能够基本完成作业。随后,又原形毕露,恢复了他本来面貌了。可以说,这个时候卜凡的眼中只有我,其他老师,包括校长他都不大放在眼里。
仔细想想,作为初中生起码应该懂得对师长礼貌吧,为什么在他的身上会出现这种情况,大概与他的家庭教育有关系吧。于是,我郑重的和他讲讲文明懂礼貌和遵守纪律的必要性、重要性,他的这种行为是多么的不文明以及同学们对他这种行为有什么感受。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但是却留给我更多的思考,在他的身上,还有哪些我还不了解、还不曾了解的东西呢?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时隔不久我前边对他所做的所有工作付之东流,一切又恢复了最原始的状态,甚至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他变得更加不易管理了。也就是因为这些工作收效甚微,我才真正认识到教育并非是一日之功,是一个长期、曲折、艰难的过程,要将这些恶习从一个人身上驱除干净是要付出汗水、精力、爱心等等。教育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面对他反复无常,我的努力似乎没有任何作用,我该怎么办?那个时候的我充满着矛盾,一方面是真的束手无策,没有良方能够对症下药;另一方面就是作为一名老师的我良知。教师这个职业就是这样一个良心活,也许并没有人去监督你怎么去对待每一个孩子,这样一个孩子对于我的教育或许没有什么太多的影响,他的存在不会影响到大家对我的评价。但是在我,一个教师的心中却深深的明白,自己怎样对待这棵刚刚发芽的幼苗,往往决定着一个孩子的一生。我的放弃也许是一时的,但是对卜凡来讲,可以说是对他一生的放弃。也许因为这个放弃,他的未来变得更加的坷坎、曲折。虽然这只是一种可能性,但是作为一名教师的我,怎么能将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呢?没有别的办法,没有退路可言,只能迎难而上,只要有可能,就不能放弃。在这种状态下,我时时鼓励他,同时也鼓励自己。对于他做得不对的地方果断批评,可以说虽然他还是大错小错一起犯,但是他有意识的克制了一些。一直到了这个学期,偶然之间的一个小插曲,却改变了我们之间由来已久的敌对状态。
在学校的一次集体大扫除上,我惊奇的发现,平时爱偷懒的卜凡竟然满头大汗的用力去劳动,而且还颇有一番业绩呢!于是,我对他说:“小卜,你真行啊!真够棒的!”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其实叫他小卜是我一时高兴对他所用的称呼,没想到这个称呼却真的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他跑过来问我:“老师,老师,你叫我什么?”听了他的问话,看着他不好意思的脸,我突然觉得这虽然是两个小小的字眼,对他来讲却异常重要。之后劳动中,他干得十分卖劲,再没见过他偷懒。学习上也比以前努力、刻苦了,从不问问题的他,经常跑到我的身边来问这问那,上课也爱回答问题了。有一次,他回答问题的次数在全组中排第一名。看着他的变化,对比着他以前的种种,很难相信这就是那个曾经让我时时牵挂、时时担心的卜凡了。不管是在他做对、做错时,我都这样称呼他,每一次都会看到他瞪大眼睛认真倾听。看着他的变化,我也经常想,难道真的就是因为这一声亲切的称呼使他改变吗?当然不是,这也许就是量变向质变的转化吧。以前所做的都是在积蓄能量,而今这一声亲切的称呼,使他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虽然这个过程有些慢长,但是毕竟我们等到了这一天。
不过,在他的身上,也会时常出现一些小问题,正所谓“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虽然从现在的表现来看,他并不完美,但是对他来讲,已经有了一个全新的开始。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他虽然不是最好的,但他的未来还很漫长,有了第一步,他距离成功还会遥远吗? 在这之后,他态度变得积极上进了,作业也能够完成了,上课能够认真的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了。他变了。好像我也变了。原来一提起来就好像如临大敌的感觉不见了。他变得可爱了,我也从这个教育中感受到了成功、感受到了教育带给人的满足感。
不是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哪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 因而对占相对多数的中差生,我们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卜凡的改变也让我有了许多的思考,刚刚到来的时候,他的身上几乎没有什么优点,每个和他的接触过的人都会感到棘手。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他并不是一个石头、一块钢铁,如果学校和教师最大限度的给予他时间、空间上宽容,他也会逐渐被我们这种细致入微的教育感动,他也会被溶化。面对着他的改变,现在来谈成功与否似乎还为时过早,但是我想经过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他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2012年6月3日
第五篇:差生转化案例分析[范文]
差生转化案例分析
现代教育条件下的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但最令人头痛的还是转化后进生,这是班主任肩负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班上有个学生童,学期初便是一个典型的后进生。该生刚入二年级时,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情绪低落;下课胡乱打闹,同学间经常闹矛盾,同学们都嫌弃他……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遵守纪律,以学习为重,增强自控能力,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毫无改进。结果第一次月考各科竟然不及格。看到他不思进取,我产生了放弃教育他的念头,算了吧,任其发展。没想到,他更变本加厉地闹起来!
看到这种情景,我觉得逃避不了,必须正视现实!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深入到他家去家访,了解其家庭教育状况,然后再找对策。接待我的是他妈妈,通过她的介绍,我知道了:原来,他的父亲常年在外,他的母亲独自照顾全家。还要照顾生病的姥姥。
家访后,我认真分析了童成为后进生的原因。我决定让他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关爱。我首先设法接近他,清除隔阂,拉近关系,与他交流讨论生活,进而讨论学习。不动声色地教他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努力学习,做一名好学生。在路上遇到他,我会有意识地先向他问好;只要他的学习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生病时我就给他买药........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信赖他。同时,我让班干部和其他学生尊重他,关心他,给他补习功课,和他一起进行娱乐活动。
通过近两个月的努力,他上课开始认真起来,作业也能按时上交,各科测试成绩都进步,数学还考了80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改善了,老师都夸奖起他。
由于纪律表现好起来,趁着良好势头我不断加强巩固,我安排班长和学习委员经常与他交流讨论学习生活。在良好的纪律保证之下,他的学习成绩得到迅速的提高,期中测试各科成绩都进步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