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
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
作为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主要是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待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当学生感悟到这种爱之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管理也得心应手。
当学生需要班主任帮助的时候,班主任要善于机智地“诱导”、“点拔”。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给予不同的安慰和教育,即指出其错误,分析其根源,讲明其性质,剖析其厉害,道出其危害,由错误过失引申开去,逻辑推理,归出谬恶。学生自会辨其言行之缪,从而对自己的过错或过失产生悔悟之意,便于警觉弃邪。但是最关键的还是班主任的信任和谅解,因为真诚的关怀和亲切的教悔最容易触动学生的心灵。
当学生考试失利,成绩下降,情绪低落,自暴自弃时,班主任要及时开导。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学生的这些心理障碍和心理冲突,并马上伸出热情之手,除给予必要的理解和安慰外,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懂得“失败只是一次人生经历,而不是人生的全部;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以后的沉论。人与人的差别并不在于成功和失败,而根本在于成功之后能否想到并防止失败,失败之后能够寻找并追求成功。同时要使学生明白,要反败为胜就要奋斗,没有奋斗就没有胜利。但只要奋斗就有胜利的希望。
当学生因基础差而打退堂鼓时,对学习感到厌倦,对个人实力,对个人前途信心不足时,班主任要及时强化自信心教育。事实证明,学生要提高学习成绩,成为学习上的强者,首先要自信,决不能自卑。要相信自己有巨大的潜力。要让学生知道这样说是有科学依据的。我国心理学家沈德立研究证明,人的成长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的过程,而以非智力因素为决定因素。他还指出非智力因素会靠后天培养锻炼。既然起决定作用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是靠后天培养的,那就决不应该自己看不起自已。俗话说“心相事成“,你想都不敢想,更谈不上干了;事在人为,你不去为,不敢为,自己看不起自己,则当然什么都干不成。所以有了坚强的自信心,就能正确对待挫折、克服困难,就能在逆境中顽强拼搏,就一定能够到达理想的彼岸。
另外,还有许许多多的教育契机。如,每次考试前后,开好迎考动员会和考后分析总结会,对促进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每当看完爱国主义教育影视片后,及时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通过校内外发现的违法违纪事件或刑事案件,及时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法律知识教育等等。
实践证明,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善于捕捉教育契机,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所在。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要善于挖掘,为我所用,这样就能逐步使学生的思想,精神境界及至毅力,意志、品质得到进一步磨练和提高,从而使班主任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篇:做好高二文班学生心理工作
做好高二文班学生心理工作
高中阶段,学生正进人青春期。随着生理迅速发育,自我意识迅猛增强。学业上家长的期望、同学的竞争、现代社会中各种信息的传播等,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特别是高二文科班的学生活跃、好动,爱好多,学习主动性不强,自由散漫,心理复杂,甚至叛逆。因此班主任应充分认识到关注学生心理是班级工作的重要部分,这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养成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高二文班学生心理特点现状
1、在学习上两极分化日益明显。
高二的学生在知识掌握程度上已较明显的分化,心理随成绩而变。对成绩好的学生来说,他们积极、自信的心理不断得到强化,以学习兴趣为乐趣,能自主学习,并不断从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学习差点的学生多次受挫,灰心、自卑甚至害怕学习等心理也在滋生,出现兴趣转移,偏科等倾向。对中等水平的学生来说,学习目的模糊,学习动机不强,处于一种盲无目的、随风飘荡,无坚定的立场。对于成绩好的孩子,要给予肯定,使他们更加积极上进。对于学习中等水平和较差的孩子,要让家长认识到:家长要有正确的态度,避免过高的期望;要给孩子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肯定他们所拥有的发展潜能,解除不必要的顾虑。
2、偏科现象严重。
由于基础、方法、兴趣、师资等原因,许多学生对自己所爱的科目较重视,但对其它科目重视不够,导致偏科,总成绩就不行,对未来无望,失去斗志,难以积极向上。
3、烦恼的心深感孤独。
学习的苦恼、青春期的小心思、对外面世界的向往、理想的高远与能力的有限,就会自我怀疑,产生焦虑。矛盾的心态需要有人抚慰。在这个时期,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都应给予他们高度的关注。
4、恋爱现象增多。
高二学生所要承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多,他们非常需要理解和关心。然而,由于家庭、学校对他们的关注不够,导致他们只能从外界获得关爱的感觉。有些学生谈恋爱就是要寻找一种被爱、被重视、被珍惜的感觉。其次,受电视、电影、网络等影响,很多学生把爱情过于美化、理想化,向往浪漫的爱情,因而会模仿成人谈恋爱。对已经早恋的学生给予理解和加以正确的引导,尽量将他们“恋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
二、班主任应对的几个策略
1、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高中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个性进一步显现。班主任在做学生工作时,要体现师生人格的平等。班主任如果居高临下,学生的内在真实感受得不到宣泄,更深层的矛盾得不到表露和解决,结果必然只是在表面上消除了这些现象,而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如:ⅹⅹ能倾心早恋,无心学习真情,后来在与家长密切配合,她已恢复常态,期中考试十几名的进步使她初尝学习之了。若歧视他们,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嫉妒心理、自卑心理,给整个班级工作带来许多不利,更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尊重学生人格平等,能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亲其师,信其道”,由此使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2、要善于换位思考。
“用对方的眼睛看世界”,这有利于学生表达出更真实的内在感受,有利于发现学生更内在更全面的矛盾。班主任的理解,会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自己人”、“朋友”的感觉。很多时候,仅凭建立起良好的“朋友”基础,不少心理问题就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3、要善于发现学生内心深处的深层原因。
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自我意识正在发展,对其错误观点和有悖社会规范的行为,不能总是通过简单地训导加以解决。班主任要解决的不仅仅是这些问题本身,更要挖掘出形成这些问题的诱因,针对这些诱因进行剖析,方能收到“釜底抽薪”效果。
4、要多与学生作沟通。
班主任应帮助学生去正确对待生活、学习中的种种困惑,沟通是比较好的方式。它不仅有利于解决当前所遇到的困惑,更能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在谈话中可多作开放性、启发性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5、引导学生恰当地自我定位。
只有让学生清楚自己是什么,自己想追求的是什么,并且能做什么,才能更好地把握好自己发展和前进的方向,不至于迷失自己,树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
(1)、让学生知道,他们在学校的角色是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是很正常的事,这并不代表他们笨或无能。从无知到有知需要一个过程。正确地定位自己的角色,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学生正是在克服这些困难的过程中,慢慢地从无知变成有知,从知得少变成知得多的。
(2)、让学生知道,他们学习的目的不是打败别人,而是提高自己。
同学之间的竞争是激烈的,看到别的同学成绩比自己高,心里就会感到失落和难过;有些同学在得知自己成绩时伤心,不甘人后。过于强调竞争,会使学生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反而难以专心学习。如何正确看待同学之间的竞争,把精力放在怎么改进自己、提高自己上面,学会与别人合作,虚心学习他人的优点,改进自己的不足。
(3)、让学生知道,我不是最棒的,但我是独一无二的。
怎样让学生在强手如林的人群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信呢?即使他们是大家中的很普通的一个,但他们也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他们有缺点,但是他们也有优点,只要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努力加以克服和提高,并且明确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知道自己所拥有的能力与潜力所在,把它放在最有价值的地方发展。这样,才能保持永远的自信。
关注学生心理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很多,班主任可在实践中去慢慢探索和总结,以上几点是一些基本技巧。在工作过程中,师生关系绝不是对立的,班主任不应总是扮演一个强有力的指挥者,他还应是一个“朋友”式的陪伴者,是一个循循善诱的启发者,是一个温和的引导者,是一个耐心的示范者。
第三篇:认真做好高三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高三班主任工作总结)
一学期的高三班主任工作忙完后,最深切的感受就是:高三学生最需要的是心理上的关心和疏导。这些心理问题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班主任要有的放矢,及时了解,耐心疏导。
一、厌恶应试,消极怠工。
据调查,一些高三学生认为目前应试教育严重,对应试教育有逆反心理,影响高三阶段的教学和复习备考。
我努力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应试。“应试”与“应试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管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都要备考、应试。考试是一个必要的教学环节。即使在美国,某些州规定,本州高中毕业生都可以上大学,但要进入著名大学,竞争仍然很激烈,也要经过考试。当然,考试这种形式在考查学生的素质上存在局限性,它只能考查知识和能力,不能考查学生的其他素质。即使在考查知识和能力方面,笔试的形式也有其局限性,再加上考试中不可避免的偶然性因素,考试成绩只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学生的水平。但是,高考是普通民众子女目前唯一一条有可能较快改变命运的捷径,普通同学应该感谢高考,而不是相反。
二、缺乏自信,苦闷自卑。
不少高三学生自信心不足,苦闷自卑。我对相关同学进行疏导:首先,把考试看作是对自己知识和能力的一次检验,如果考上大学,获得深造的机会,自然是好事。如果考不上,或是参加自考,或是先工作,再学习。总之,条条大路通罗马。正如有一条广告中所说过的:“世上有无数个门,不是每一扇门都打得开,也不是每一扇门都打不开。”这样一想,你还有什么可苦闷自卑的呢?其次,要有充足的信心和勇气。常言道:“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应认识到,考试所考内容皆为自己平时所学,不要因为过高地苛求自己而丧失自信。只要订出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认真复习,采取苦干、实干加巧干的办法,考试中就一定能发挥自己的最好水平。
三、竞争激烈,焦虑紧张。
近年来,虽然招生人数逐年扩大,但竞争的激烈程度却有增无减。不少高三学生感到竞争的压力,心情紧张。考试的成败,知识水平固然起决定作用,但心理素质的好坏也是不可忽视的。考场犹如竞技场,在参赛各方技术水平不相上下时,临场时谁的心理处于最佳竞技状态,谁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谁就能赢得比赛的胜利。要为高考创造“最佳心理状态”,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一要端正对高考的认识,牢固地树立起“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思想。脚下道路千万条,条条大道通罗马,这种认识越深刻,情绪就越稳定。二要正确评估自己,确定适中目标,增强必胜信念。考生只要客观地估价自己,既不奢望出现考试“奇迹”,也不低估自己的实力。三要培养自我控制能力,这是提高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随着高考日期的临近,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容易使考生产生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导致注意力不能集中,这势必会影响考试成绩。前述压力,有的是客观存在,有的是自我加压所致。不管外界压力有多大,考生关键是要提高自制意识,要逐步学会自我调节情绪,要把压力化为前进的动力,逐步做到善于在紧张的环境中放松自己的情绪,这样才能在考场上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
第四篇:浅析基于高职学生心理现状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浅析基于高职学生心理现状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高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差距较大,其中?^大部份学生来自农村,他们学习基础较差、行为散漫,出于获得文凭或是寻找工作的目的而选择上高职院校。基于学生的特点,为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如何加强其思想引导,真正实现高校的育人功能,是许多学生管理工作者不断探索的问题。本文将基于高职学生的心理现状,就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浅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现状;成因;高职;班级管理
高职学生的心理状况复杂,为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如何加强其思想引导,做好高职班主任,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高职生的心理现状及产生原因分析
(一)、自信心受挫
一般说来,许多高职学生在以前的生活中都不会有令人满意的表现,在学校里他们经常成为遭批评、受冷落的对象,长期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得不到家长的关爱,这使得他们渐渐地挫伤自信心,久而久之,导致个性上的自我封闭和能力上的停滞不前。[4]
部分来自农村的高职学生,由于受家庭经济条件或是单亲家庭的情况影响,较普遍存在自卑至少是不自信的心理。
(二)、自尊心强烈
高职学生为初中起点的学生,所处的年龄段大多是14-17岁左右,个性上敏感脆弱,而问题学生的特殊身份又使他们的自尊心特别强烈,表现出两个极端:一是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无所谓的态度;一是同学之间显得比较难以相处,较为敏感。这两者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产生过激的行为。
(三)、缺乏上进心
强烈的上进心,是学习的积极性和接受教育的自觉性的重要保证,但是大多数的高职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思想上的不求上进,得过且过,使得不少人行为懒散,追求享乐,行为上出现偏差,无视校纪校规。许多学生对自己的将来认识模糊,信心不足。
(四)、自律性薄弱
高职生由于受自我认识不清、意志薄弱、挫折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其自律能力往往也表现得令人担优。由于长期以来养成了依赖他人约束管理的心理和习惯,一旦离开了原来受管制的环境,他们就会放纵自己的行为。
当然,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1、家庭的影响。
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孩子的个性习惯和意志品行。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我们发现高职学生的特殊家庭大致可以分成这样几类:单亲家庭、穷困家庭、富裕家庭、“留守学生”家庭。
单亲家庭给予的爱不完整,经济状况较为一般甚至缺乏支持,家长在无奈或求得心理安慰的情形下送孩子来上高职。如果这些家庭没有能够很好地关爱和教育孩子,孩子往往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成为问题学生的可能性比较大。
穷困家庭由于经济压力,部分家长自身脾气暴躁,教育孩子简单粗暴,孩子缺乏关爱,易对社会和生活产生不满,形成偏激性格。
富裕家庭的经济条件优越,但往往易用钱去满足孩子的要求,用钱来代替家长应有的关心和教育,用钱去解决孩子制造的一切“麻烦”,最终导致这些孩子产生“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想法,崇尚金钱至上。[4]
此外,由于经济发展的地域性差异,大量人员进城务工,将子女交给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朋。然而,祖父母、外祖父母对孙子辈却是溺爱有余而管理不足、教育乏力,亲朋对孩子也只能是管吃、管住,这些家庭的孩子实际上处于一种少教育或无人看管的状态。
2、学校的影响。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分数被看成是评价一个学生的重要标准,并据此将学生进行划分、区别对待。此外,有些学校管理松散,缺乏和谐健康的校园氛围,这也容易诱发部分学生的违纪违规行为。
在许多人眼里,职业学校层次不高,认为只有学习不好、素质不高的学生才会进入职业院校,在学校里也不会学到什么知识,只是为了度过三年或五年的时间,替家长约束孩子,最后拿个文凭。这种不正确的观念使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念。
3、社会的影响。
校园是一座象牙塔,但是社会对学生的影响仍是无处不在的。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具有快速性、普遍性、复杂性,在传播正能量的同时,也不乏有一些低级趣味的内容深深地影响了好奇心强而又缺乏自控能力的未成年人,使不少青少年标准错位,价值观不正。
二、班主任应如何应对,做好工作
存在问题在所难免,关键是我们如何正视问题、解决问题。作为班主任来说,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去做好工作。
(一)、严格要求学生。在入学教育的时候,就要严格要求。由于部分班主任怕麻烦的心理,对学生犯错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是不可取的,甚至会适得其反。严格要求学生,既是对学生负责,更是对教育负责。当然,班主任应运用适当的方法,让学生理解班主任严格要求的目的,让他们明白:“严”其实也是一种关爱。
(二)、工作做到细致。班级管理工作,就是依据一定的原则、程序、方法,对班级中的人、事、物进行计划和调控,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而有效的计划和调控,必须建立在对班级和学生的了解及研究的基础之上,所以,班主任工作要细致,表现为:
(1)、选班干是关键之一。选对班干,培养好班干,班主任就不会脱离学生,不会孤军作战。
(2)、主动走到学生中间,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并持之以恒,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重视和关心。
(3)、在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面貌、智力状况、健康状况、生活经历、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及生活习惯等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
作为班主任,要能够善于观察,感知到学生的变化,及时采取针对性教育和防范性措施,这也是班主任工作的“细”。同时,也不能主观判断,更要勤于与家长联系沟通,在和家长的密切配合中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三)、工作要持之以恒。制定班级量化管理制度是加强班级管理的有效抓手,但更重在落实,不能只是抓一段时间就放松一段时间,或是让学生感受不到其重要性。再比如对于班级的部分问题学生,更是需要耐心引导。
(四)、做好学生的表率。班主任要用实际行动做出榜样,使学生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才能产生影响学生的巨大效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五)、要有宽容心、爱心。我们的学生是千差万别的,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宽容学生的不足,但也要掌握住“度”。
作为平时与学生接触得最多的班主任老师,应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与学生交心,在班级中做到既是学生的大家长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真正做到严与爱的有机结合。
班主任工作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也是教育工作的直接载体,随着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以及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也必须不断适应发展变化,寻求创新与突破。
参考文献:
[1]林胜德.中职校班主任学生管理工作新探[J].广西教育,2010,(9).[2]高淑琴.浅谈中专学校班级管理艺术[J].卫生职业教育,2008,(21).[3]熊淅丰.浅谈中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1,(17).[4]史小明.试析职高问题学生德育管理初探[J].中等职业教育,2005,(4).
第五篇:班主任工作如何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班主任工作如何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1.为学生创造友好和睦的气氛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友好和睦的教育气氛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条件。班级心理教育也只有在愉快活泼、乐观向上的心理气氛中才能有效进行。
心理教育的实践表明,只有从尊重出发,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种种心理教育措施也才能奏效。特别是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他们往往不能接受自己,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
这些学生只有先被别人接受,才能接受自己;只有先被别人尊重,才能尊重自己。所以,班主任要把每个学生都摆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要主动接受学生,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并待之以真诚的关心和爱护。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情通理达”。
2.为学生做好疏导工作
学生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尽管十分复杂,但由于学生心理的可变性与可塑性、过渡性与动荡性等特点,因此只要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加以正确地引导、扶持、帮助和教育,这些学生所谓心理问题是能够得以纠正与调整的。
对症下药,开展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相互沟通,它能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伏的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老师要想消除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障碍,一方面要给予他们充分尊重、理解和信任,了解他们的真实思想;另一方面要根据他们不同的心理特点,以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对症下药”,进行个别心理指导,让他们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使他们走出心理误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而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增加,班主任不仅要做一个“传道授业”的师长,而且应当扮好学生的“心理医生”这个角色,正确、及时地解决、疏导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课堂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班主任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训练、辅导、暗示、感染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其一,针对一部分学生缺乏恒心、毅力、对学习存在惰性,从而使他们智力因素受到极大束缚的特点,我开展了“学习为了什么”、“磨砺坚强的意志”等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制定了不良学习习惯治疗卡,制定了系列监督机制,并配合“学习竞争伙伴”、“进步之星”,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使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
在活动中,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起到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控制和强化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习两极分化的局面。
其二,针对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自私的心理特点,我又先后开展了“××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寻找、发现本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共同创作班歌,唱班歌,共同参与班级公约的撰写与讨论,让学生与兄弟班开展辩论赛、拔河比赛、篮球赛等,在活动中,学生开始变得热情,开始团结,开始互相关心帮助,整个班集体开始形式较强的凝聚力。
其三,笔谈——开启学生心理的一把钥匙。我发现,要想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要想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笔谈比个面谈更加行之有效。
在开学伊始就让每个学生制作一本“交心本”,要求字数、内容不限,一周与我交流一次,刚开始学生并不习惯,东搬西凑或词不达意,渐渐地,学生敢说悄悄话,知心话了,每次与他们的交流都是一种心灵的对话。
很显然,民主型的教师比较顺应学生的心理,有利于学生情感与个性的发展。因此,我积极创造一种民主氛围,让学生释放“能量”。这“能量”,不管是建议还是意见,是牢骚还是委屈,不断地宣泄,对于化解矛盾、保持心态平衡,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建立班级申诉制度
在班里建立申诉制度,让学生直接在大家面前倾诉心声。每日下午的值日班长汇报会,都有一些学生在为自己当天的行为申诉,有的合理,值日班长就免去给他的扣分,有的不合理,大家就举手表示意见,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意见来定论;有一些学生感到委屈时,我就在放学时和他及时交流。
交流后,学生都能较好的认识到问题出在哪了,心情也好转了。心与心的交流,让学生更体会到了自己与集体的不可分割性,也加深了学生对“班荣我荣,我耻班耻”的认识。
4.教师要不断提高心理辅导能力
教师的心理素质及心理辅导能力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推动者,成为学生健康心理的保健医生,去排除学生心理的苦恼,解决学生心理“症状”,并且依照心理健康的原则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消除学生不必要的紧张和焦虑。这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得以正常开展所不可缺少的条件。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的共同参与和配合支持。班主任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对家长开设教育心理学知识讲座,向家长传授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家教方法,使家长能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心理辅导,创设一个良好的个性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
对有心理问题苗子的学生及时进行家访,不定期与学生家长联系交流,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