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生思想品德养成教育计划
学生思想品德养成教育计划
(2007—2008)
一、指导思想
以《小学生德育纲要》为依据,坚持以德育为首,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战略,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突破口,以学习和落实新《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行为规范》为切入点。
二、具体措施
(一)、突出一个重点
继续加强基础道德教育和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加大基础工作力度,优化工作方法,完善德育工作基本制度,以文明礼仪、环境卫生工作及道德品质养成作为重点突破,开展班风班貌评比以及创优秀班级等系列教育活动。要求学生做到:准时到校,有秩序离校,佩戴红领巾,学生证,爱护公物,保持环境卫生,养成卫生习惯,讲普通话,用礼貌用语等等。
(二)、抓好三项建设
根据德育优化整合原则,充分发挥各种育人途径、阵地的特色,形成整合优势,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同心协力,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1、育人环境建设
学校以营造优美的校园育人环境,重视学生个人习惯养成教育;以优良的师德、师风树立爱岗爱生,为人师表的新形象。开展校园请讲普通话活动,使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都能正确、流畅地使用普通话,使学生变得文明、有礼。以“周周评”来保持环境卫生,使我们的校园更加和谐、温馨,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加强班集体建设。要举行诚实守信和安全教育主题班队会;发挥环境育人功能,让学生在清洁、优美的环境中,轻松愉悦的学习,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2、德育阵地建设
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多角度、全方位开展教育活动,及时报道学校各项活动,反映校园新人新事新风尚,让健康、高雅、活跃的气氛弥漫着校园。开展“做平常小事,树美好心灵”读书教育活动。邀请学校法制副校长为学生进行法律知识讲座,让学生懂法、知法、守法,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组织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坚持“国旗下的讲话”。
3、德育网络建设
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只靠学校这单一因素的作用,而应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发挥其作用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进行家访并召开家长会,让家长支持、参与学校的工作,提高教育子女的水平。形成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合力。开展“爱心活动”为生活有困难的学
生发放学习用品。
(三)、强化五个到位
1、班主任管理到位
学校育人渠道班主任是关键,要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每学期不定时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会,努力提高班主任的业务水平。要做到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民主管理,在管理工作上下真功夫、苦功夫、硬功夫,注重向管理要效益、要质量,要求每一位班主任认真学习和传达上级部门、学校有关工作意见及依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日常教育活动。
2、班级教育到位
要树立“以人为本”与日俱增的教育管理理念,开展三项竞赛、班风班貌,优秀班级,班级板报评比等教育活动,规范学生的行为,通过好人好事登记提高学生的正气感。力求在班级教育方面有新招,注重学习,寻找捷径,通过德育科研,在校内形成“名班”效应,脱颖出名副其实的“名班”。3、安全教育到位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加强传染病预防工作,教育学生不喝生水,重视法制、国防、禁毒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抵御不法侵害的能力。经常对学生进行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技能教育。加强与公安、工商、消防、卫生等部门联系,治理周边环境,加强家校联系,使安全工
作家户喻晓,发现问题,排除隐患,营造全社会关心学校安全工作的氛围。认真落实安全工作制度,每班无违法乱纪事件和无责任事故。
4、心理健康教育到位
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制度,上好心理健康课,制订具体的教学计划,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班主任工作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动向,避免意外事情的发生。
5、体验教育理念到位
体验教育作为学校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学校让学生参与校园管理,让学生担任某种角色,帮助学生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体验中寻找一个“岗位”,获得一个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
德育处08、9
学生思想品德养成教育计划
(2007—2008)
科蒙乡中心小学德育处08、9
第二篇:学生养成教育计划
襄垣中学学生养成教育计划
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德育工作中最基础性、最关键的环节。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可以转化为一个人内在的品质和情操,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我们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一个非常基础性的内容,是真正落实“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根据我校实际和发展目标,着实加强学生养成教育更为重要.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了全面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我校以全方位落实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来深刻加强中学生行为习惯.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进入新世纪,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成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中学,对校园文化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拓展学校的内涵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加强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核心,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重点,以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为基础,遵循学生的认知和成长规律,坚持以人位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培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校加强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具体目标,突出“以人为本、和谐育人”的办学理念,为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情感陶冶的成长乐园,从而形成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
二、总体目标和任务
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任务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广大学生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安全生存、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使他们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
我校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里品质,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形成做人做事的现代文明行为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养成,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并且能熟练掌握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办学育人理念,形成学校的思想文化,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通过全员参与,从净化、绿化、美化整治校容校貌入手,促进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依法治校,依法执教,深化教育教学管理,促进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以各种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环境氛围,促进校园活动文化建设;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时代精神,树立文明新风,促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三、遵循的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高度重视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重视人的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把体现学校教育人文本质和培养学校的人文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攻方向。
思想性原则:就是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校园文化阵地。
实践性原则:校园文化重在建设,重在实践,要开展符合学生特点、引导学生全面成才、形式喜闻乐见、同学参与性强、身受广大同学喜爱和支持的校园文化活动。
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层次性、具体性、全面性等特点,所以要统筹兼顾,全员参与,持之以恒。
发展性原则:校园文化具有发展性、动态性等特点,所以要与时俱进,坚持弘扬时代主旋律,体现发展主题,培育时代精神。
四、加强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
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它涉及到学生行为的各个方面,既有突出重点,又有统筹兼顾,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抓好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要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社会公德和诚信教育,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摈弃假丑恶;要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引导学生增强礼仪、礼节、礼貌意识,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2、抓好学生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安全是生命的保障。一定要牢固树立“安全大于天,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识,认真开展安全知识教育,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形成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3、抓好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使人终身受益的品质。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个性心里品质教育,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积极进取的精神,加强对学生青春期健康心里、交往、恋爱观以及行为指导,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里健康教育和辅导,提高学生抵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
4、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学生成绩进步的法宝,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科学学习方法的获得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努力培养出有较强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乐于发现和探究,且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学生。
五、扎实推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四个结构层次的建设
(一)、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即校园环境,是直观性文化,包括校园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各种建筑、教学设备、文化生活设施、园林、草地、花坛等硬件工程的合理布局。学校计划从今年四月份开始,对校园环境进行整改,内容包括:校园网建设、校园绿化美化、创设各种文化设施等。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并在思想概念、布局格调、育人功能上做到和谐统一。
从净化、绿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按学校规划分批完成学校的净化、绿化工作,力争用一年时间使校园环境达到花园式学校的要求;创设各种文化设施,开辟灯光报栏、灯光橱窗、个性展示墙、名师名生展示橱窗、校园语言、图书室、阅览室等思想、文化教育阵地;利用综合楼走廊展出学生书画作品,开辟文化墙,使学生亲自参与自我熏陶;公开征集我校校徽、校训、学风、教风、校歌、校旗等活动。建成学校完善的校园电化教学网络,让网络延伸至学生教室,组织建设教研组网站。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现代教学;在学校主要部位名人名言宣传字画,展示学校的校训和教书育人理念,提升校园文化层次。
(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校园制度文化具有强烈的规范组织秩序性,属于校园范围内必须强制执行和严格遵守的文化类型。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基础和保证。学校的校规、校纪、教学及管理制度要“全”,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内容要“细”,条例明确,操作性强;执行要“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
以我校原来的制度为基准,进一步加强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健全教代会制度,涉及教职工晋职、聘任、评优、评先、奖励等重大利益的事项制度都要提交教代会民主讨论决策,做到有章可依、公开、公平、公正;坚持民主议事制度,充分发扬民主,学校各项主要事务都要通过校务会讨论后予以发布执行;坚持校务公开制度,利用橱窗公示等多种方式及时对外公布学校财务收支、学生费用收取等情况,做到校务公开透明,群众心中有数;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做到以法律为依据,照规章制度行事,文明治校,文明执教。
(三)校园活动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师生精神风貌和思想素质、修养的内在及外显表现,是一所学校高层次办学的体现,确立我校的文化建设以校训“严谨、求实、文明、创新”为基础,围绕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高于一切为主体来开展。
1、开展校园文化教育
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育。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主题班会;利用各种纪念日,组织开展读书宣传活动;每年组织新生开展入学教育,进行新团员集体宣誓;举办各种知识竞赛或演讲会等活动,充分利用校园网的作用、使学生从中受到直观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教育。要结合本校实际,通过阐释校训、等形式,汇集我校特色,传承我校文化,弘扬我校精神。
2、创设校园文化氛围
要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意的课外文化活动,占领学生的业余生活阵地。政教处和团委、学生会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活跃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以广大学生爱好、兴趣为纽带,增设让全校学生自主参与的活动,丰富第二课堂。举办好我校五
一、教师节、元旦等传统文艺活动,重新启动学校管乐队建设,发挥我校音乐、舞蹈、美术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广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
(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的核心文化,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其精神内涵有:
宽容诚信:具有包容他人、宽恕他人之心,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诚信有义,有理有节,谨言慎行,文明待人,尊老爱幼。
谦虚博学:谦虚是传统美德,虚心求学、求教,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只有奋发向上,才能博采众长,知识渊博,学业有成,事业进步,更好为国效力。
求真务实: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办实事、讲实际、重实践;真从实来,实从真出,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脚踏实地,尊重实际,追求真理。
民主创新:坚持民主,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创设宽松、民主、平等的学习工作氛围,民主决策、共同执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只有创新,事业才能发展。
六、加强领导,强化管理,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1、成立学校学生养成教育领导小组,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具体负责学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任务,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充分发挥师生在学生养成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全员参与、群策群力、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
3、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投入,将校园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学校预算,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给予物质保障,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效益,以保障学校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4、依法办学,全面育人。要强化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的意识,要依法办学,端正办学思想,切实将这项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来抓。要积极探索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新路子,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到新水平。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抓好常规管理,推进校本研训,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狠抓安全工作,治理学校周边环境,形成全方位、全员性、多渠道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教育教学氛围,树立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
5、转变观念,为人师表。广大教师是学生成材的引导者,在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要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方法,积极实施素质教育,要严以律己,为人师表,提高师德修养,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响学生。要积极投身教育科研,在学科教学中主动渗透养成教育,创新养成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009年9月
第三篇:养成教育计划
提克阿热克乡提克阿热克小学
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小学阶段更是重要。坚持德育为首位,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以新的教育理念为中心,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指导思想,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针,以务实、创新的精神,提高养成教育工作的实效,力争使本校各方面的工作有新的突破。
二、工作任务
1、全体教职工要利用课堂阵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让学生从小树立建设祖国的决心。
2、学校将利用安全卫生知识讲座,对学生进行安全卫生知识教育,尤其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安全防范,教会学生会打紧急求救电话,让学生懂得卫生常识,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吐痰、不喝生水、不乱扔果皮纸屑等。
3、做好家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教育学生要孝敬父母,在家做父母的好帮手。
4、在班级管理中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对学生进行行为美德教育,让他们做到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尊敬师长,爱护小学生,不打人,不骂人,不讲不文明的话,不破坏学校及公共场所的卫生。
5、举办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小学生性格孤僻、心理脆弱的现象,学校将举办一次心理健康讲座,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困难和压力,如何和同学朋友交往。
6、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学生按时作息,远离不良游戏。
三、工作目标
1、以“一个目标(学会做人)”、“四个突破(环境卫生、放学管理、两操质量、文明礼仪)”、“六个渠道(课堂教育、班会、读报、课余活动、板报、广播)”、“七种方法(说服引导、榜样示范、实践教育、情境熏陶、心理咨询、规范约束、集体会诊)”作为本学期的工作目标,扎实细致开展养成教育工作
2、学习、落实和内化《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同时结合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安全常规等,使学生无论在课堂上,出操集会上,都能保持良好的纪律。以此促进学生文明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3、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
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不仅利于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更利于学生干部工作能力的培养。
四、具体措施
1、学校成立少先队为主题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管理组织,少先队辅导员为组长,各中队长为成员,共同促进我校养成教育工作。
2、举办卫生安全知识讲座,安全自护自救演练,交通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3、举行以“如何做一个文明学生”和“如何做父母的好儿女”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4、坚持每天对班级卫生和个人卫生进行一次检查,坚持每周进行一次全校性的卫生打扫除,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5、坚持值周对各班出勤、纪律、卫生、安全进行按天考核公布制度,及时教育。
6、设立“红领巾监督岗”对全体学生进行日常行为监督。
7、坚持实行班级安全零报告制度和班主任工作安全“一票否决制”。
提克阿热克小学
2011年8月29日
提克阿热克乡提克阿热克小学
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提克阿热克小学
2011年8月29日
第四篇:养成教育计划
养成教育计划
七年级(2)班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结合我班工作实际,特拟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和节俭习惯,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注意点滴积累,切实提高我班学生的文明水平。
二、工作目标
1、通过“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2、通过“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3、通过“学习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4、通过“节俭习惯”教育,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三、教育内容
1、礼仪习惯
①尊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②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赞扬时说“谢谢”;
③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 ④吃饭不独占独吃,先让长辈就座,吃完饭要对同桌吃饭的长辈或客人说“请慢用”; ⑤关心父母等长辈的身体,父母生病要问候,端水送药,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⑥有客人来访,接待热情、周到,要使用“欢迎光临”、“再见”、“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
⑦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见到老师说“再见”,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
⑧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⑨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⑩参加升降国旗,要严肃、庄重、衣着整洁。
2、学习习惯
①课前要预习,学会带着问题听课;
②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③上课座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手握笔的地方离笔尖一寸,眼睛离书一尺,身体离桌一拳;
④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 ⑤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⑥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⑦学会先复习后完成作业,先审题再解答的习惯;
⑧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⑨培养自觉学习的习惯。
3、生活习惯
①早晨早起,不睡懒觉——做勤快人;
②起床、穿衣、洗涮、整理房间、整理书包、吃饭行动快速——当利索人;
③吃饱饭、吃好饭、不挑食——做健康人;
④不过早到校,上学不迟到,放学及时回家,不绕路,不贪玩,不在路上打闹——做守时人; ⑤早晚涮牙,天天洗脚,经常洗澡,经常剪指甲,穿戴整洁——讲卫生;
⑥出入教室,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打闹。有秩序上(下)操,站队不挤、不抢、不拖、听口令,动作快——守纪律;
⑦积极主动打扫教室,不带零食入校,校园不乱扔碎纸,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大小便——讲公德;
⑧星期天、节假日有活动时间表,学习、休息、玩乐有条不紊——讲条理;
⑨看电视按照家长和老师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讲理智;
⑩在家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爱劳动;
4、节俭习惯
①利用水、电及时关闭开关,节约一度电、一滴水;
②爱护书本,节约一张纸、一块橡皮、一支铅笔;
③爱护桌椅、门窗、板擦等物;
④爱惜衣物,不追求穿戴;
⑤爱惜粮食,不随便丢弃饭菜,不剩饭,节约一粒粮食;
⑥不随便丢弃粉笔、扫帚、簸箕等教室用具;
⑦正确支配零用钱,不吃零嘴;
⑧不向父母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
⑨学习、办事讲效率,学会能用不同办法解决同一问题。
四、实施途径与措施:
(一)、发挥课堂教学优势,进行“知”的教育。知”即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懂得“是、非、善、恶、美、丑”。
1、健全学班德育管理网络,加强学生常规管理的力度。
2、充分利用班会、晨会等时间段,加强学生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常规教育宣传,引导学生做到: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做到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
3、把行为规范教育贯穿在品德课教学始终,渗透在文化课教学之中,做到全员参与德育管理。
(二)开展主题班会,落实“行”的要求。
1、通过知、比、纠、行教育系列开展行为养成教育。
“知”:每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教会学生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什么是不良的行为习惯,哪些应该改正,哪些应该表扬,从思想上明确认识。
“比”:对照养成教育内容,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强化训练。
“纠”:发挥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的作用,纠正不良行为。
“行”: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始终如一。
2、结合“月主题”活动,根据德育处下发的学生每周目标问题,利用班会课提问学生进行考核。
3、在班级中开展主题班会交流,确保教育效果
(三)开辟社会教育途径,突出“情”的培养。
1、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使家长充分了解小孩在校的学习和表现,并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有益的义务劳动,提高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与实践能力。
第五篇:养成教育计划
六(3)班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通过“文明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2、通过“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3、通过“学习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4、通过“安全卫生习惯”教育,培养师生自我安全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师生养成安全为天,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
二、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学。通过学《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学校行为习惯要求等,明确行为规范的内容,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样做。
第二阶段:做。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指导学生行为,通过各种活动,强化训练。通过自查互纠,共同进步。通过激励评优树立典型,带动进步,从而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第三阶段:管。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养成好习惯终身受益。
三、教育内容
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为重要的学习内容,从文明、学习、生活和安全卫生四方面,正面引导和培养学生行为习惯。
四、实施途径与措施:
(一)发挥课堂教学优势,进行“知”的教育。“知”即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懂得“是、非、善、恶、美、丑”。
1、充分利用班队、思品、晨会等课程,加强学生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常规教育宣传,引导学生做到“三别”、“四带”、“五无”。“三别”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四带”即把晚文明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五无”即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
2、把行为规范教育贯穿在品德课教学始终,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之中,做到全员参与。
(二)组织各种班队活动,落实“行”的要求。积极开展有益的班队活动,健全广阔的少先队活动阵地,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把今天和明天挂起钩来,从我做起,把理论和实践挂起钩来;从小事做起,把平凡和伟大挂起钩来。
1、通过知、比、纠、行教育系列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知”:每月的第一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教会学生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什么是不良的行为习惯,哪些应该改正,哪些应该表扬,从思想上明确认识。
“比”:对照养成教育内容,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强化训练。“纠”:发挥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的作用,纠正不良行为。“行”: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始终如一。
2、坚持每周一次班会制度,总结本周本班养成教育工作情况,安排下周工作。
3、寓“小学生常规”训练于各种活动之中。少先队活动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
(三)开辟社会教育途径,突出“情”的培养。通过正面的家庭、社会教育,使学生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得到培养和强化。
1、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使家长充分了解小孩在校的学习和表现,并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有益的义务劳动,提高队员的社会服务意识与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