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中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层组织,也是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发展个性的重要环境。班级管理的运作状态,直接影响到班级教育功能的发挥、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但在我国目前的中学班级管理中,从管理者的角度看,班主任教育观念滞后;从操作层面上看,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这些都对班级管理产生了不正确的导向。此外,缺乏科学的班级工作评价体系,这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了班级管理中诸多问题的存在。本文在分析中学班级管理中问题存在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学班级管理 问题 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教育在振兴民族、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方面的重要战略作用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重视。改革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的呼声越来越高,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层组织,也是学生学习适应社会,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环境,班级管理的运作状态,直接影响到班级教育功能的发挥和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但在目前的中学班级管理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班级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对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加以分析研究,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对深化我国基础教育的各项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的要求和原则,采取适当的方法,建构良好的班级集体,为实现共同目标不断进行调整和协调的综合性活动;是班主任对所带班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生活、劳动、课外活动等诸项工作的管理教育的活动。”本文试图运用相关的教育理论,并结合班主任工作的实际,对中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班级管理随意化
在目前的班级管理中,许多班主任缺乏明确的班级管理目标,仅凭经验,凭自己的主观意愿来管理班级。不少班主任将班级管理定位于学生的应试成绩,围绕取得良好的应试成绩而开展班级管理。重视智育,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要求统一化、模式化,即成绩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内在潜能,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且仅仅注重学生在校、在班这一段时间的管理,没有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班级管理的随意化,导致了学生思想素质下降,心理素质差,法制观念淡薄,也人为地造成了学生的两极分化。据报道:“近年来,我国中学生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目前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其中5.3%的中学生存在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
2、班级管理内容片面化
(1)注重常规管理,忽视能力培养
当今社会对其成员应具备的素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即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交往能力、生存能力等,当代中学生这几方面的能力都比较欠缺,通过教育,培养中学生的上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但在目前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往往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他们仅仅重视维持班级运转的常规管理,如考勤、清洁、纪律、学习、行为规范的管理。
(2)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习指导
文化课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积累,班主任搞好学习管理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条件。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很多,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观因素主要有: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推动他积极思考,乐于钻研。学习方法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好的学习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好的学习方法意味着事
倍功半,劳而无功。班主任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
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有重要意义。但在学习
管理中,一些班主任常常以学习要求代替学习指导,以管理学习秩序代替学习管理,不注重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有效指导。
3、班主任权威绝对化
大部分班主任处于班级管理的绝对权威地位,从班规的制定,班委的确立,管理的实施,监督的进行,到学生的评价,都由班主任说了算,班主任充当着“管家”、“警察”的角色。学
生成为被管制的对象,没有参加班级管理的机会,主体地位根本无法保障。据《中小学班级
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一文提供的资料,322名被调查的中小学生没有一人参与过制订班务
计划或总结工作,67%的学生根本没有听过或见过计划或总结,58%的班主任从心理上认为
这项工作没有必要让学生参与。班主任权威的控制主义管理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遏制了学生的个性、情感、意志品格的发展,造成多数学生只会服从和循
规蹈矩,依赖性强,创造性、独立性差,缺乏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同时,班主任自己
也容易陷入杂务之中,疲惫不堪,不利于其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4、班主任工作方法简单化
班主任教育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和成果。有的班主任做了很多工作,但
效果并不好,出现事倍功半的状况。这主要是因为不注重教育方法。
班主任教育方法以批评教育惩罚为主。据《中小学班级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一文提供的资
料,在班级管理的方法中,以批评教育为主的占59%,以情感沟通为主的占19%,以实践
锻炼法为主的占14.3%,以心理疏导法为主的占7.6%。可见在教育方法上,使用最多的仍
是批评教育,而在现代社会中日益受到重视的心理疏导法却较少使用。多数教师爱用批评、讽刺乃至惩罚这种显性效果最明显的教育方法,因为它费时少,见效快,但这种方法的负面
影响也是明显的:有的一味批评惩罚,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学生自暴自弃,破罐子
破摔,甚至对班主任产生敌对情绪和逆反心理。有的恶语批评、讽刺还会酿成严重后果。有
一首“挨打歌”说:“首次挨打战兢兢,两次挨打哭不停,十次挨打眉头紧,百次挨打骨头硬,千次挨打功夫到,不疼不痒不吭声。”这反映了中学生对教师的抗拒心理。
5、评价学生主观化
学生评价是就学生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价值判断的活动,它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导
向、激励、矫正、甄别等作用。目前对学生的评价存在着评价内容狭窄化、方式主观化、观
点固定化等问题。
一方面班主任常常以成绩好不好、是否听话、是否遵守纪律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把那
些学习成绩好的、听话的学生视为一族,而把那些学习成绩差的、调皮捣蛋学生当成另类,进而把学生区分为优、劣两种。这种评价只关注学生的智育,没有全面考察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以及各种非智力因素。用单一的标准去塑造学生,用固定的框架去剪裁学生,抑
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成为“单向度”片面发展的人。
另一方面,班主任仅以学生现有的表现评判学生。认为好的学生总是好学生,差学生不
会变好。用这种“固定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的长处和特点,他们的内在积极性和创造力都
可能被泯灭。这种只重视学生的历史和现实表现,不注意对学生的潜力和发展过程进行科学
分析的静态评价,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许多学生没能得到很好发展往往缘于
班主任不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没有挖掘他们的潜力,没有创造使学生充分发展的条件,没有给予学生激励他们发展的评价!
二、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班级管理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从主观上讲是由于班主任自身素质的欠缺以及教育管理
观念落后,从操作层面上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此外,尚未形成对班级工作、对班主任的科学的评价体系,都导致了班级管理中问题的存在。下面对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简
要分析如下:
1、班主任教育观念滞后
目前的中学教师,一般都没有受过专门的班主任工作训练,承担班主任工作的人,多半
是在自己实践摸索中积累经验。对于班级管理所需要的理论,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管理
心理学、班级教育管理学、教育社会学等知识,他们掌握较少,这导致了中学班级管理缺乏
理论指导。班主任自身素质的欠缺,班级管理观念落后,是班级管理中问题存在的主观原因。
(1)对班级的功能缺乏正确的认识
学生的首要属性是“学习者”,其基本任务是学习。是为将来进入社会生活作准备的“奠基
性学习”。而班级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得以建立,首先是,基于其成员——学生——自身的奠
基性学习的需要。班级组织可视为社会向青少年提供的一种在校期间群体生活的基本环境。
班级组织所产生的首先是与其成员的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功能,这些功能包括:
①班级的社会化功能。班级是促进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的最重要的社会单位。班级履行
社会化职能,就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在班级教育、教学过程和人际交往关系中,以班级的组织目标为导向,借助课程、集体规范、班级文化等载体,使学生从一个自然有机
体转化为社会成员。班级的社会化功能的主要内容是:第一,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
标;第二,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使学生获得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第三,教导社会规
范、训练社会行为;第四,培养社会角色。
②班级的个性化功能。班级对学生的个性化功能表现为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水平
及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环境和教育的社会化影响为媒体,通过学生主体性的“内化”机制,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班级的个性化功能在于发现每个学生个性的潜在差异及其形成原
因,以根据差异确定可能塑造的方向。
③班级的满足化功能。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各方面的需要,如交往、归属、爱、自尊等
心理需要以及在外部社会要求影响下产生的学习需要,是班级承担的重要任务。班级要通过
功能性活动让学生个体的这些不同需要得到各自不同的满足。
从上面班级的功能可以看出,班级是一个多功能的载体。它承担着把学生培养成符合社
会需要的人才,发展学生个性和满足学生多方面需要的重任,而教学功能仅是班级功能的一
个方面。也就是说,在班级管理中,不仅要发展学生的智力,重视智育,还要发展学生全面的素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发展学生独特的个性。如果班主任对班级的功能没有全面的认识,就会把班级仅仅视为教学组织,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的发展、能力的培养。
这种做法,忽略了班级教育是一个完整的功能性系统,囿于一种功能而不顾及其他,难以造
就素质全面的人,会贻误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2)对班主任的地位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
班主任明确自身的地位作用是他们正确开展工作的前提。从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学班主
任工作暂行规定》可以看出,班主任在班级中的地位作用十分重要。首先,班主任是学生全
面健康成长的“导师”。班主任要对学生全面负责,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对学生的终身
可持续发展负责。班主任应该是学生学习上的导师,是学生活动和交往的指导者和学生的心
理保健者。其次,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管理者。对班级的发展而言,班主任既是班级管理活
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又是管理活动的指导者。再次,班主任是班级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班主任既要协调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教育影响,又要协调学校内部各因素的影响,使来
自各方面的影响都紧紧围绕班级目标而发挥作用。但是在现实中,很多班主任对自己的地
位作用缺乏应有的认识。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导师”作用,只会以成绩的要求代替对学生全面
发展的要求,导致学生的片面性发展、暂时性发展。认为班主任是学生的“看管者”,以“管”
学生的角色出现,这样就会居高临下,从而导致班级管理的随意性、主观性。忽视自己的协
调者角色,就会封闭地管理班级。
(3)对学生的地位缺乏正确的认识
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学生是主体的人。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有可能参与教
育活动的人。其次,学生是有个性的人。“学生”是个整体的抽象的概念,它是由一个个活生
生的、存在差异、各有个性的学生个体组成的,班主任面对的是由个性不同的学生组成的集
体。学生的个性是他们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个性的发展才能使学生有进步和超越的可能,使他们在进入社会后,从自己的特点出发为社会做出不同的贡献。发展学生的个性对他们自
身的成长、对于社会进步都有重要意义。再次,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正处在成长的过程中,可塑性很大,具有许多发展的潜能。学校教师的一切工作就是要使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班
主任要大力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并不断创造条件促进他们发展。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对学生的地位缺乏正确的认识,就导致了班主任权威的绝对化,班级管理内容的片面化,评价学生的主观化。
2、应试教育的影响
应试教育是指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违反教育
教学规律的一种教育模式。应试教育在我国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最根本的是
人们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和高等教育资源严重缺乏之间的矛盾。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
率,关注考分,对班级管理产生了不正确的导向。
(1)偏重智育,忽视学生全面发展
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不少地方以升学率来评价一所学校,以教学成绩来评价一位教师,以学习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实质是以智育的状况作为检验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致使
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在智育方面你追我赶,费尽心机,无暇旁顾。
(2)偏重统一要求,忽视学生个性发展
大多数学校为了追求高升学率,没有贯彻全面育人的方针。而且考试仍是学校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分数又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因此,教师们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统一的考试、统一的评价标准、统一的管理,学生较少拥有根据个人兴趣进行选择的权利。应试
教育只注重共性教育,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因而束缚了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与发展。
(3)偏重知识灌输,忽视学生能力培养
应试教育以升学考试的需要为标准,并以此作为决定教育内容的依据。由于升学考试只
涉及到知识的积累与提取,因此教师们照本宣科,学生学习知识只是机械地背诵和复述,对
号入座,而不去理解知识的涵义,缺乏对知识的验证能力。在应试教育的导向下,教师们是
考什么教什么,学生是教什么学什么,至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很难有一席之地。
3、没有形成科学的班级工作评价体系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集体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德育工作乃
至学校的全局工作,而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骨干力量。因此,如何科学地考核,评价班主任工作,关系到班主任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关系到班集体建设的好坏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还关系到学校的德育目标能否实现。但在目前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重工
作态度和工作量的评价。而忽视对班主任的管理方法和工作效率的评价。第二,注重工作结
果的评价。学校领导往往根据班主任所带班的学习成绩、出勤率、卫生、纪律状况来评价班
主任。这就造成了班主任将主要精力放在常规管理上。至于如何在班级管理中使学生全面发
展,培养学生的能力,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创造精神等则无法摆进工作日程。第三,评价指标过空或过细。第四,评价方法单
一、僵化。主要由学校领导对班主任的工作进
行评价。由于缺乏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导致了班级管理中诸多问题的存在。
三、优化班级管理的对策思考
班级管理中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复杂的,解决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学校、社会、家
庭各方面的密切配合。本文主要立足于班主任工作及学校教育的可能,探讨解决班级管理问
题可能的对策,以解决当前中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加强培训工作,更新班主任班级管理观念
科学的班级管理来源于科学的思想观念的指导。只有正确的思想指导,班级教育管理才
能走上科学化的轨道。为此,要通过培训,使班主任掌握班级管理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教育管理观念,即树立素质发展观、学生主体观和系统整体观。
(1)素质发展观。树立全面素质发展观是当今社会发展对人的基本要求。班主任要按社会的需求来培养学生。在班级教育管理实践中,班主任要有意识通过开展多方面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全面育人,把学生培养成为素质全面的合格人才。
(2)学生主体观。学生主体观要求班级教育管理者摒弃传统的学生观,承认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重视学生参与班级教育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条件使学生由被动受教、被动受管向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转化,使学生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
(3)系统整体观。系统整体观要求改变班级教育管理者在班级工作中“单打一”孤军奋战的局面。一方面,优化班级内部的结构,发挥班级的整体功能,利用集体的力量来教育和影响班级的学生,促进班级整体的发展。另一方面,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协调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关系,加强互相沟通和协调,形成班级教育管理的合力系统,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促使班级教育管理活动有序运行。
2、实施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班级管理
(1)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要有效地开展班级管理,必须有明确的目标。班集体的目标,是指班集体成员共同具有的期望和追求,是班级在各项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班集体目标是国家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社会期望的综合反映,是班集体工作的出发点、评价标尺和班集体前进的动力。如何制定班集体目标呢?
目标要有不同层次,不同系列。第一,要有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班主任要制定初中三年或高中三年的总目标,总目标确立后,要根据每个学年、每个学期、每个阶段的特点提出阶段性目标。学年、学期目标要有层次梯度,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经过班级成员的共同努力,达到一个目标后再制定一个高层次的目标。第二,要有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集体目标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年轻一代的要求,个体目标反映了每个学生不同的需要兴趣和成才目标,班主任要把集体目标和个体目标协调起来。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集体目标,同时要善于在集体目标中包容合理的个体目标,创造达到个人目标的机会和条件,还要善于引导学生调节和修正个人目标,发扬个体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使班级中每个成员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和造就“素质全面,个性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2)以学生的自主管理为重点
学生是班级的主人,要让每一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首先,建立学生自主管理的制度,通过制度保障学生参与管理的权利。主要包括增设班级管理岗位,实现人人岗位制;废除学生干部终身制,实行班级干部轮换制;改变班长任用制,实行值日班长制。增设班级岗位,岗位多了,学生的参与机会多了,参与以后,对班级认同感增强。岗位轮换后,学生角色适应能力加强,心态调适能力提高,对管理的认识加深。值日班长制既是一种锻炼的机会,又是一种为大家服务的机会。班级管理制度的改革,不仅促进学生对班级管理观念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培养每一个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管理能力。其次,形成学生自主管理的机制。班级管理制度改变后,班主任对班集体的管理主要实施宏观管理。自主管理机制形成的基本思路:让全体学生进入到班级工作的决策和管理过程中,无论是制订计划,执行决议,还是检查监督,总结评比,都让学生参与,及时采纳学生的正确意见,接受学生监督,不搞一言堂,切忌家长作风。
(3)运用心理技巧管理班级
人的行为是在心理支配下完成的,相应的心理会产生相应的行为。把握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有:过渡性、闭锁性、自尊性、动荡性。针对中学生心理品质没有最终形成,可塑性大、自尊心强等心理特点,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
方面着手,充分发挥各种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首先,对学生抱以期待。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评价对学生成长起很大作用,由于教师的期待和激励而产生的影响,叫做“罗森塔尔效应”。将此效应应用到班级管理上就是要求班主任对整个班级,对全班同学持积极肯定的期望。面向全体学生,相信他们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班主任要在教育工作中切实关心每一个人学生。欣赏每个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制定符合其实际,经过他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并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成功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学生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朝班主任所期望的那样去努力,从而取得进步。当学生进步时,班主任要适时提出新的目标,利用学生对新目标的高期望值不断调动学生发展的积极性。总之,班主任对学生的真诚期待,合理要求,是学生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
其次,多鼓励、少批评。中学生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鼓励和认同,如果学生成绩不好就批评和指责,他们可能会失去信心,教师多用鼓励的话语支持他们,他们就能产生信心。“假如一个人的学习从来不受到老师的肯定、关注、表扬,尤其对未成年人来说,失去学习的动力就不奇怪了。”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以鼓励、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努力发挥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通过及时、适度的表扬,使之变成走向成功的起点。
再次,运用成功激励。即以学生工作、学习中的成绩来激发其进取意识。心理学研究表明,获取成功和产生成就感,是人的普遍需要。班主任可以运用这种心理,在班级中建立激励机制,激活学生内心对成功的欲望,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活动中取得成功,体验成功,以激发其自信心、上进心,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工作和学习。班主任要注意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制订有适宜难度和挑战性的目标,鼓励学生“跳一跳,摘桃子”,充分享受奋斗——成功的欢乐。
3、建立科学的班级工作评价体系
构建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有重要意义。首先,有利于规范班主任的工作和加强班级的管理,为班主任的使用、培训、奖惩提供依据;其次,能引导和鼓励班主任改进班级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班级管理绩效。班主任工作的评价体系应在现行的评价的基础上作如下四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从注重评价工作态度到注重评价管理思想;二是从注重评价工作量到注重评价管理方法和工作效率;三是从注重评价工作结果到注重评价管理过程;四是从注重评价教师到注重评价学生。
班主任工作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是部门领导评价、班主任自我评价、学生、科任教师和家长参与评价相结合,其中要特别重视班主任自我评价,发挥好班主任在评价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二是平时检查评价和阶段性集中评价相结合,要以平时检查评价为基础。部门领导应注重平时对班主任工作的观察记录、调查,要搜集事实材料,注意将班主任的工作态度、能力等主观条件与班级学生特点和实际水平等客观条件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坚持以评价标准为尺度,做到公正客观、实事求是地考核鉴定。
中学班级管理诸多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能力的全面提高,个性的健康发展。这些问题的存在妨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导致了教育培养的人才与社会要求不相符合。因此,对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高度重视。一方面,作为班级的教育管理者,班主任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要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塑造自我,完善自我,同时树立正确的教育管理观念,根据班级教育管理的规律指导班级管理的实践,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班级、班主任工作的研究。要认真分析班级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第二篇: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玉溪市易门县龙泉镇中心小学:冯思凤
在现代班级管理中,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而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引导者,是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她的主要价值在于“育人”,在于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班主任的我在做学生工作的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当前在我们县小学生中存在一系列问题:
1、学校领导层不重视班主任的选拔和培训工作。他们认为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就完全可以胜任班主任一职,根本没有对班主任任职前的集体管理能力、思想凝聚力等各方面进行有效的考核及锻炼。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教学文化有着进一步的提升,而现在大部分的小学班主任团队仍然缺乏针对现代化小学班级管理进行的定期培训,导致小学班级管理理论处于过时的状态下。
2、传统应试教育的思想加重了班主任对学生成绩方面的重视,从根本上忽视了小学生成长重要阶段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意义。在“应试教育”的枷锁束缚下,小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被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重点,社会、教学管理部门以及学校领导都把这些方面作为衡量学校班级管理的重要指标,学校领导将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与班主任老师的利益直接挂钩,导致班主任加班加点、主抓成绩,以实现升学率达到自己的教学效益,根本无暇从小学生的精神文化方面进行教学培养。
3、.极度缺乏班级凝聚力
作为一个优良的班集体,班级成员之间应该有较高的心理互依性,集体应该有确定的成员组成,并且他们应该拥有共同的目标,成员能为集体目标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现在由于受到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导致小学班级里的同学自我社会意识不断增强,大部分学生在思想上都比较独立,虽然大部分学生都比较认可本班级的凝聚力作用,同学之间也能相互信任,并为建设好班级出谋划策,但是学生的集体归属感普遍不高,都有多元化的自我思想不能得到统一,导致小学班级缺乏较强的整体思想凝聚力。
4、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
在班级中设置班干部,旨在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学会自治自理。然而很多小学的班干部相对固定,使一些学生形成了“干部作风”,不能平等地对待同学,而多数学生却缺少机会,在班级管理中缺乏自主性。还有小学高段的学生由于老师经常安排班干部管纪律、检查卫生、检查作业等事情,这些事也经常会得罪人,而且班主任老师对这些同学的要求又更高,所以有一部分同学当班干部的主动性不强,不能确实当好老师的小助手。
5、心理问题突出。
(1)有不少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幽闭症、抑郁症以及孤僻独立,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等现象。我想如果不及时做好心理方面的教育疏导,问题亦不可轻视。
(2)心理承受力不强,认为自己无所不能,难以承受失败的挫折。作为独生子女,在家要什么有什么,认为自己想的都能实现,没有经历社会的挫折,不能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3)社会就业压力的影响,一部分学生不再认同“知识能改变命运”的这一说法,读书无用论在它们心中滋长。在学校不爱读书还影响其他同学。
(4)心里成熟比较早,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6、有的学生不思进取,没有目标,沉迷于网络游戏,浪费了大好时光。问题确实存在也确实很多。当然可以肯定地说现在小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也做得非常好。这只能说是一小部分学生。但作为育人工作者,任何问题都不可小视。
第三篇:小学把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把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
摘要:班级是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建设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责任感。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世纪合格人才。教育的深化改革“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模式是对传统班级管理模式的创新。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开阔创新潜能,促进多元智能的发展。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更加要注重。但在目前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教育目标的实现。本文将分析探讨目前小学班级管理中面临的几大热点问题。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以人为本、自我教育。
正文: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你教育是自我的教育。这句话阐明了教育的真谛: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因此作为班主任要明确一个观念,教会学生自己管理,才有自己的管理,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在素质改革提倡创新教育,积极推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更迫切需要班主任给学生一个有利于全面发展的人性空间,推行人性化管理面,因此对目前小学班级管理中面临的问题要认真加以分析、研究、提出合适可行的解决方案。对深化改革、我国基础教育的各项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目前小学班级管理中面临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一 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留守儿童难以管教
一)心里性格普遍不正常、成绩普遍下降、行为习惯普遍较差、亲情普遍较淡、自制力普遍不强、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根据我国教育部的两次统计数据和省妇联的结果调查显示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在家不听从教育,部按时上课、逃学部尊重长辈、甚至出现安全事故。给学校的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班主任经常要为留守儿童的各种不良行为操心,但效果不是很好。
(2)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教育事业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往往是学校辛辛苦苦教育5天,抵不住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的2天。大多数小学生是非分辨能力不强,很容易被不良东西的侵入。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接受能力也很强。因此很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及电子技术不断发达。小学生的思想过于早熟,甚至有过早“出轨”的行为,给学校管路出了一道难题。现在电视上时常出现几岁的男孩子和女孩子在公共场所牵手、亲热。导致现在的小学生在学校就开始谈恋爱,严重影响了学习。
(三)评价学生单一化
一、常常以成绩好坏,是否听话,是否遵守学校纪律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把那些成绩好的,听话的学生视为一类。把那些学习成绩差的、调皮捣蛋的学生又视为另一类。这种评价只注重学生的智育,没有全面考察德、智、体、美、劳以及非智力因素。用片面的观点塑造学生给学生定位。认为好的总是好的
第四篇: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班级管理中存在的几点困惑及对策
今年是我工作第十一年,当班主任也有十个年头了,总觉得班级管理千头万绪,学生思想瞬息万变,特别是现在的孩子们,个性张扬,见多识广,思维灵活。总感觉学生越来越难管,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遇到无理取闹的家长该如何沟通、面对形形色色的问题学生该如何转化教育。在处理这些事情的过程中,让我意识到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他们了,更不能一刀切。这时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分析思考,做出让双方尽可能满意的决定。经过长期观察,我发现班级中存在着几大矛盾,这些隐藏的问题,极大地影响了班级良好的学习气氛,破坏了班级良好的发展轨道,因此,我将它们提出来,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对策,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各位同仁给予批评指
一、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矛盾
目前,一个班级五十多个学生,一百多个家长,交流的机会虽多,但众口难调,有时无论班主任怎么努力,家长总会有不满意的。久而久之,难免产生矛盾、积怨,甚至产生对立,严重影响班级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家校关系的和谐。
这里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事例,上学期开学第一天,我就见识了一个令人头疼的家长。因为孩子报到晚了,我就让他先坐在后面,谁知家长当时就吵吵:“我家孩子本来就学习不好,还让他坐后面,这不是欺负人吗?”我当时很生气,就和他吵了几句,第二天家长又来到学校,继续吵吵,要是不调座位,就对我不客气。也许这位家长本身素质就很低,但好的教育应该也能使家长受到影响,做到知礼、有教养。我应该怎样和这样的家长沟通呢?
不争吵、不迁就、不放弃
一、稳定情绪消怨气。碰到这样的家长,我会先稳定情绪,跟家长说:“大哥,不要这样吵吵,这是教学区,这样对您的孩子影响不好,有事咱们到办公室说。”
二、询问倾听找原因。在走向办公室的路上,我会询问家长:“您对孩子的座位有什么意见和要求?”“过去是不是因为座位问题,孩子成绩出现下滑?”“咱家的孩子有什么性格特点?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在询问倾听中找到家长生气的原因。
三、换位思考求点子。听完家长的叙述后,我会和颜悦色地对家长说:“每位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座位都有想法和要求,只不过很多人没敢说出来。您嚷嚷出来了,说明您是直性子。我也是直性子,我愿意和您交个朋友。可是教室的好位置是有数的,那么多人都想坐好位置,怎么办?您帮我出一个点子。”让他解答,让他思考,让他认识到调座位看似是小事,其实是大事;看似简单,其实麻烦。
四、沟通理解达共识。前三步做完后,我顺势和家长交流三点。一是说出我调座位的原则和方法,虚心听取他的意见。二是如果家长仍要坚持自己的想法,我会说没问题。我会告诉家长,如果一直让咱的孩子坐好位置,会被别人嫉妒,不利于孩子处理和其他同学的关系,孩子会被孤立。三是给家长说,我会和老师们商量一下,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制订一套帮扶方案,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成绩,这比让他长期坐好位置要有效得多。
在和家长的沟通中,我坚持一个立场,一个方法,三个原则:一个立场是站在学生家长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一个方法是采用谈话法,三个原则是不争吵、不迁就、不放弃。、【答辩题目】我班有个男生,迷恋武打、言情甚至色情小说。他说太无聊了,每天回家妈妈就叫他看书,连电视也不让看,没一点自由。我说:“如果你能不看这些书,我就来做你妈妈的工作,让你有一定的自主时间。”他很感动。我以为他会醒悟一点。没想到,没几天语文老师下课就扔给我一本书。我明白了,又是他。他也知道理亏,给我写信:“老师,对不起,我没有遵守约定„„”我真不知道该如何教育他了。你有什么策略? 【答辩内容】
时间会改变一切我对这类事件处理的方法是:
1.“举重若轻”。在处理学生较为严重的违纪问题时,班主任一定要冷静,做淡化处理,既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要给孩子留有改正的机会。
2.“举轻若重”。班主任要用抓大事的心态对待教育中的“小问题”,尤其是关于学生习惯养成和品德树立的细节问题。
依据这个原则,我会这样处理:
首先,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对于这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坏毛病已经在孩子身上存在了,就不是三两天能够解决的。我们不能急于求成,教育是慢的艺术,我们要相信时间会改变一切。样一个内心中挣扎着的孩子,我们要给他时间转变,允许孩子在一段时间里反复。如果反复了,不要去责怪孩子屡教不改,不要去翻老账,我们要表达出我们的担忧和关心。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如果你深切地表达出自己的担忧和关心了,孩子的心灵就会受到震撼。
其次,我们要教会孩子自我控制的好办法。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往往比一打道理更有用,比如建议孩子尽快把小说最后一章看完,然后就丢掉它,这样可以了断孩子心中的牵挂。
再次,要有适当的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我们不妨跟孩子订立一个有惩罚内容的约定来约束他。
最后,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孩子这是内心空虚、情感转移。让我们给孩子创造一种积极健康的精神生活——如果你不想让一块荒地长草,就种上庄稼吧。
15、【答辩题目】我班曾经有一位男生,经常欺负别的同学,打架、讹钱。我曾从他的家庭条件、父母的期望、自己未来的前途等方面与他推心置腹地交谈,可收效甚微。他自己也知道欺负别人不对,老师的教导都对,但就是管不住自己。你碰到这样的学生,怎么办? 【答辩内容】
奖惩相济,助力成长我发现这个学生管不住自己的主要原因是意志力薄弱,自我约束力不强。可见他这种行为不是一天两天所养成的。要想让他马上改掉,似乎很难,因为他已经上瘾了。既然有瘾,那么就应该像戒烟瘾、网瘾一样,给孩子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不妨把目标的门槛降低,再配合表扬、鼓励的正能量作用,不断激励他。
具体做法是和学生签订《君子协议》,和学生打个赌。我会把他叫到办公室里,用肯定的语气说:“你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说明你很有自知之明。你的本质并不坏,你说你管不住自己,老师不信。老师相信你一定能管住自己,咱们不妨签订一个《君子协议》,和老师打个赌,怎么样?”他说:“行。”“如果你赢了,老师就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表扬你,并向你学习;如果老师赢了,你就对老师说声‘对不起,我错了’,怎么样?”他欣然接受。
协议内容:“第一条,如果你能保证半天不犯类似的错误,我就表扬你。第二条,如果你能保证一天不犯类似的错误,我就在班会课表扬你。第三条,如果你能保证一周不犯类似的错误,我就当着你父母的面表扬你。第四条,如果你能保证一个月不犯类似的错误,你就是我们班的文明之星了。”同时我会安排几个责任心强的同学,坐在他的周围,照顾和提醒他的日常事宜,发挥同学的、同伴的力量,逐渐淡化他原有的那些行为。
三、班干部与问题学生之间的矛盾。
到了高中年级的班级中主要干部与问题学生的矛盾尤其突出,个别有管理能力的学生由于长期处于班干部职位,长年累月已经与一些问题学生产生的尖锐的矛盾,他们之间的矛盾很难调和,互相之间不信任,班干部认为这些同学专门爱搞破坏,问题学生则认为班干部处处老是与自己做对,常常趁班主任不在的时候带头违反纪律,以显示自己在班级和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地位。对于这一对矛盾也是常让我头疼的,仔细想了想出现这样的情况做为班主任的我也难免其责,为了缓解这一矛盾,不得不从两方面入手,首先从问题学生入手,对带头的同学进行转化工作,使其认识到班干部不是专门针对他们,是维护班级纪律的一种正常行为,同时强化其纪律性教育,允许问题学生对班干部提建议,直接写纸条来告诉我,以此表示我重视他们的意见。另一方面对班干部处理问题的态度与能力进行转变,教育班干部不能再像低年级一样来对待班级当中出现的问题,许多事情都得和班级主要人员商量着办,其中就包括和问题学生商量。在适当的时机从新选择
一、两个有能力的学生来担任班干部,更换掉常年累月担任班级主要职务的班干部,并做好心理调节工作,告诉他们不是教师不信任他们,而是给其他同学一些锻炼的机会,到了适当时机教师还会让他担任班干部。
以上我列举了在班级管理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以及所采取的措施。应该承认班级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所以不免有疏忽和处理得欠妥的地方,因此还请各位老师指点迷津,提出更加合理妥善的建议,以帮助我们年轻班主任更好更快地成长,不甚感谢!
第五篇:农村班级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班级管理
农村班级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前一段是管理班级最关键的时期,我通过查阅国内外各种教育资料-----优秀教育家及许多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的实践总结,并结合自己的努力,现在已经顺利度过,学生们开始获得了一种对班级比较高的认同,班级的凝聚力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来了。通过调查与分析,先将突出问题总结如下:
一、班级的人际关系问题
经过前段时期仔细的调查与发现,同班同学很难融合,新同学之间尤为突出,因此分派现象特别严重。即使我再怎么创造机会,他们也是敷衍而过。这一点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记得我的qq留言中就有这样一段话:我比较内向,现在又进了新得学校和班级,我总有莫名的恐惧,我好想找一个知心朋友,但又害怕张口,我陷入了痛苦之中,老师你能帮我吗?我知道人际交往中心理方面是最关键的因素,不少学生在交往上存在心理障碍,尤其是嫌弃型学生,要么自卑退缩,宁肯躲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翻耕,也不愿靠近热心的同学;要么过火失态,真是应了一句“话不投机半句多才”.经过对比与总结,人际交往中问题突出的学生有以下几种;
1、容易冲动、自信心薄弱、内心迷茫而又性格孤僻的留守儿童。
这些孩子经常与父母长期分开,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使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带来较强的孤独感。极易使这些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封闭的心理。这样的儿童在人际沟通和自信心方面自然比其他的孩子要弱。他们还容易对周围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这种敌对心理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攻击行为。有些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对教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也易于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严重者往往还有暴力倾向。少数留守儿童认为家里穷,爸妈没能耐,才会出去打工挣钱,由此产生怨恨情绪和偏激想法。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他们,导致情感隔膜。他们难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未来感到茫然。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人际关系严重失衡。
2、行为怪异、性格倔强而又争强好胜的“抬杠”生。
众所周知,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子女实施的一种教育和影响。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抬杠”生主要来自单亲家庭。在家中得不到父母和亲人的关爱,在学校也没有得到教师的关爱。因此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经常采取一些过激的行为来博得他人的关注。具体表现为爱和其他孩子“抬杠”,在其他孩子游戏时捣乱,上课时故意发出声响,欺负弱小的孩子,结交有臭味相投的学生拉帮结派……结果他们不但得不到别人的关注,反而深受他人的厌恶。
3、趾高气扬,盛气凌人而又争强好胜优秀生。
这些学生大都在家是宠儿,老人的溺爱养成了他们惟我独尊的个性。虽然这些孩子一般才能突出,能说会道,成绩优秀,但在和其他孩子的交往过程中趾高气扬,盛气凌人,争强好胜。他们不懂得欣赏别人,更不懂得宽容和谦让,不会与人合作,更不考虑他人的感受,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习惯于发号司令。久而久之,就会渐渐被其他孩子所排斥,所孤立。
4、比较成熟,见风使舵又会察言观色的领导生。
他们大多在班里扮演着不同的管理角色。平时,老师的一言一行他们都领会到位,由于种种原因,加上不良社会风气的引导,提前接受了所谓的“人情世故”,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得格外势利。小小年纪,就已经懂得如何选择有“价值”的交往对象,他们总是找家境阔绰、“身份显赫”或者成绩优秀者交往,从不和自己“瞧不起”和“无利可图”的孩子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他们表现得非常成熟,见风使舵,人际交往也逐渐扭曲。
二、班级管理中存在着不公平问题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判断是非的能力,他们正逐步步入青少年时期,心中的那杆公平秤已越来越敏感,然而我们的班干部在多数老师的熏陶下,过分强调班级管理的工具性、驯服性,导致他们都忽略了这几点:
1.重视班级的社会化功能,忽视班级的个性化功能。这就出现了班级活动中的管理主义倾向。这种管理主义则是指把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和重要形式的教育管理绝对化,变成一种目的本身。班级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加强管理是必要和应该的,但是,把对班级的管理绝对化没有必要。这首先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形成,班级活动中,过分强调了“听话”和“遵守纪律”,把班主任在班级中地位、权力绝对化;其次影响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因为它所强调一种简单的规范和服从,而不是一种个性和主动,强调同一性,步调一致,所以这种管理主义不能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比较好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装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班主任应关注班级活动中的管理主义倾向的消极影响,使社会化和个性达到和谐的统一。从公平的角度来讲,班级需要科学管理,班主任老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别,让所有的学生认识到在班级体都是平等的,形成民主和谐,宽松的班级气氛,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2、重视正式群体,忽视非正式群体。群体是由于某些社会原因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倾向,并以特定的相互关系和方式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人群或共同体。正式群体通常包括:班级学生集体,班共青团集体和少先队等负责组织开展全班性的活动,此外还有些兴趣小组也属于正式群体,这个群体目的任务明确,成员稳定,有一定纪律和计划,经常开展活动。非正式群体是学生自发形成或组织起来的群体,它包括志趣相同,感情融洽,或因地域等关系,以及其它需要而形成的学生群体。非正式群体特点是自发性、相容性、不稳定性和易变性。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共存,对学生身心发展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非正式群体是学生自发形成或组织起来的群体,它包括因志趣相同、感情融洽、或因地域等关系以及其他需要而形成的学生群体。它的类型大致有玩乐型、学习型、功力型、违规型和人际吸引型。特点是自发性、相容性、不稳定性和易变性。然而,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着过度重视正式群体,轻视非正式群体的不平等现象。正式群体得到学生的支持和领导,非正式群体得不到教师的重视。
3、重视处境优势的学生,忽视处境不利的学生。小学阶段处境不利的学生,主要包括家庭经济贫困生、心理不健康者、“学困生”以及人际交往中的“独立者”.由于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心理状况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加上当今社会不科学、不公正的教育评价观和现行的高考制度,所以在班级中成绩好的学生占据优势位置,相反的学生处于不利地位。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着重视处境优势的学生,忽视处境不利的学生,这样就形成了教育资源不能共享的现象,最终导致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局面。这些学生经常处于处于劣势地位,容易被班主任所忽视。
只有及时的发现班级管理中的种种问题,我们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树立正确的方向,运用科学化的管理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