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法律意识调查(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5 15:32: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生法律意识调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生法律意识调查》。

第一篇:初中生法律意识调查

初中生法律意识调查

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在我国教育文化取得很大成就的今天,法治社会里,我们的初中生到底对我国法律认识到哪个程度?为此,我利用初中生刚开学的九月初,进行法律调查。本次调查的对象是肇庆怀集县马宁中学的学生,有初一,初二,初三的学生。

一 调查结果

共100个初中生中,对我国宪法有所了解的只有1%,该生的父母是法律工作者,经常把宪法挂在嘴边;听说过这部法律的100%,因为初中一的学生学政治,刚学到法律的简单知识,而初三和初二的学生由于初一时学习过这些知识;会区分犯罪和犯法的差异的占60%,这60%的学生中全是初二初三的学生,但具体到如何区分犯罪和犯法的区别,还不是很清楚,不会区分的40%是初一的新生,还没学到这些内容;学生会用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只有5%,因为这五个学生的亲人经常接触法律,其余的95%都表示不会选择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身边的亲人认为不必要用法律途径,以和为贵,觉得惹“官司”是不好的事,不光彩的事。一些特殊的法律,譬如国旗法,国徽法,听都不没过的占100%。对于检查院和法院的职能和区别,95%的人一点不清楚,2%的学生有点清楚,只有3%的学生清楚它们的职能和区别。而法律与道德的关系,80%的学生认为法律的范围最广,20%的学生道德的范围最广。

另外很多初二初三的学生都表示,除了初一时接触过这些简单的法律知识,后来没接触过,所以忘得七七八八。记得最清楚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因为老师和家长经常提,但事实上学生对这法律不清楚,只是知道有这么一部法律。二 调查分析

1、学生法律基础知识缺乏。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初中生法律基础知识知道很少,特别涉及到一些具体的法律知识基本上没有。如,老师体罚的,家长打孩子的。他们不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女孩不能上课,缀学了,也不懂得用法律捍卫自己的读书权利。

2、学生不能正确区分法律遇到的这两个规范。混淆法律与道德二者的关系,比如在本次调查问卷中,父母私自偷看学生的日记本,对这一行为,学生认为不违法,但违反道德的占65%;认为这是一种违法行为,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占15%;认为是出于对子女的关心,父母的做法可以 1

理解的占20%。以上表明,法律和道德这两个概念在学生的头脑中还很模糊,不能正确界定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3、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自我保护能力不高。在一次调查中问到,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你怎么办?选忍气吞声逆来顺受的占45%,其中女生偏多;选息事宁人,双方私了的占35%;选以牙还牙,进行打击报复的占18%,其中男生偏多;选运用法律手段,选择合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占2%。这些都充分地表明必须加强学生的法律知识教育,从而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4、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和区分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关系。从调查结果所示,表明学生的法律知识缺乏,不能正确地认识分析社会中的违法犯罪现象。

综上所调查,经过分析,我认为当地初中生法律素质大多数是似懂非懂型。即他们对法律往往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他们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别人说和评论或初一时学政治。他们往往不轻易犯法,但不能更好的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三 当地初中学生法律意识不强的制约因素

虽然通过初一的思想教育活动,学生了解和掌握了我国的法律知识的认识明显提高。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大多数初中生学习法律的积极性不高,依法维权的意识有待提高。

1、学生方面的因素。

(1)缺乏主动性。根据调查了解到,面临着严峻的升学形式,初中学生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自己科目的学习上,他们普遍认为只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锻炼好各方面的能力,将来能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也就可以了,不必浪费在学法律与自己的升学不相关的知识上,而且,多数初中学生认为法律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因而,极少初中学生会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对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也只求考试过关,大多数学生重学分轻实效,也是他们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

(2)缺乏远见性。没有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没有法律意识,即使当自己的正当权益受侵犯时,也不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调查表明,很多学生认为,自己目前并不需要法律,而等到真正需要时,才觉得为时已晚。

(3)缺乏实践性。在调查中,很多学生反映,法律知识是懂了,书本上怎么说就怎么样,放在政治科上,到考试了,背就是了。但是根本不知道如何应用,而长时间后,知识便逐渐淡忘。何况他们学习政治时没有详

细讲述了相关的法律知识,只是简单的理论知识没有结合实践,而最终流于形式。

2、教师、学校方面的因素。

(1)重视程度不够。除了政治书上有法律知识以外,其他学科的没有法律的课程,老师都不会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可以自由看自己喜欢的法律读物。只要保持政治考试拿高分就可以了,也没有向学生讲明到底法律的重要性有多大,基本死板的按照教学大纲授课,老师重视程度不够,学生自然也不够用心。由此,学生得到的法律知识更加缩水了。

(2)课堂气氛沉闷。法律知识相对于其他学科,比较枯燥,老师一般按政治教学大纲死板授课,极少联系实际,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昏昏欲睡,失去上课的兴趣。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法律知识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形成正确的信仰起到关键的作用。所谓学以致用,只有将学到的东西用实践检验其是否正确,只要给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才能增加对法律的认识,提高法律意识。

四 增强当地初中生的法律意识对策

1、立足课堂教学,打下扎实基础

法律时的培养首先是法律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而课堂教学则是掌握法律知识的主阵地。教师应牢牢抓住这一主阵地,使学生能够掌握大纲规定的初中学生应掌握的法律知识,并且培养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当前学生能够接受的社会信息量日趋增大,教师如果依旧使用原来的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状况。首要的是,教师应当转换思维,从素质教育的高度进行法律教育。以前我们发现教师在进行法律教育的时候,比较偏重于讲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其实这些内容仅仅是处于一个使学生明辨是非的层面,实事求是地讲,在基本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初中学生还是能够区分清楚的,这如在调查中反映的那样,对某一事件是否为违法行为,大多数学生都能区分。因而,现在教师应转换思想,更新观念,更着重于为什么该作和不该做,应该如何做这些问题上,这样就使学生的掌握更深了一个层次。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可以做或者不可以做,做到登高望远,一览无疑。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不断更新,以往总是教师介绍一个原理,然后辅助一个例子来证实这个原理的正确性,或者教师提出一个实例,然后总结出某一条法律原理。不管是原理还是实例,始终不离书本的左右。

我们认为,现在的教材编写的通俗易懂,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完全可以看懂,再通过教师详细讲解似乎有点画蛇添足;另外学生也会因为太简单而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可以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答疑,鼓励学生提出不懂或者异议;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对书本提供材料多问一些为什么?多问些怎么办?多鼓励学生变换角色(如可以是被告、原告、当事人、司法人员)去考虑问题,应该怎么做?另外教师应补充一些案例由学生进行分析,这一些案例应该是属于不同类别的,这样一方面开阔学生视野,另一方面运用书本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理解知识

诚然,课堂教学仅仅是掌握法律知识的一个途径,目前根据课程标准,初中法律课程每周设置2课时,只能勉强完成书本教学任务,显然单纯通过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我们开展各种第二课堂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深化。比如,可以设置法律兴趣小组,由对法律较为感兴趣的学生组成。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法律兴趣小组可以着眼于对专门法的学习和探讨,使用专门的一段时间来研讨某一项法律。比如教材上学到了刑法的一些基础知识,但事实上刑法的知识远远超过书本上介绍的。那么,在兴趣小组的活动中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知识,然后辅以一些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够有用武之地。这样一段时间以后,兴趣小组的学生对某一项法律可以有系统的掌握,然后逐渐推开,有些知识由学生教给学生显然要快地多。一两年下来,一方面兴趣小组可以增多,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学到更多的比书本上多的法律知识。

另外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与法律有关的电视片、专题片、专栏节目等,有助于学生理解法律。法律的学习应该是活生生的,而不是就知识对知识的。在一些电视节目的潜移默化中,可以使学生学到很多法律知识。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电视栏目对法律的传播起来很大的作用,如“东方110”、“案件聚焦”、“法眼世界”、“今日说法”等,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中有些节目对公民如何维权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这一些栏目可以要求学生回家看,也可以学校电教中心统一整理以后在专门的时间给学生看。现在一些反贪题材的电视电影也很多,这些也可以充实学生的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在休闲中、在不经意中学习。

3、模拟各种案例,加速知识内化

古人云:学以致用。如果只是学习一些不会使用的死知识,跟不学没

有两样。法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它关键在于用而不在于学。因而,在学习中应该开设中学生法庭,通过模拟各种案件的审理从而使学生掌握学到的各种知识。在课本上学习了诉讼的程序以后,完全可以就各类案件开设几次模拟法庭,由学生扮演案件的各当事人,由教师担任辅导。在充分的准备基础上,学生应该可以做的比较成功,而不管是参与审理的还是案件的旁听者,都会对学到的知识做到心领神会。而且在有了一些身临其境的感受后,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行动可能会更明确,法律意识会更强。

4、走向社会大课堂,加快知识升华

课堂的学习和第二课堂的教育仅仅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尽管也对一些案例进行分析,但这始终是纸上谈兵的。只有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才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比如,可以到法院参观,听法官们介绍他们工作的情况,在法院旁听审讯过程,身临其境,了解不同诉讼的庭审程序。甚至可以担任助理人民陪审员。可以到律师事务所进行参观,听律师们介绍他们的工作情况。更进一步的是,可以协助律师工作,为律师查找一些资料,帮助他们完成某一项辩护词等,甚至可以担任辩护律师的助手上法庭参加庭审。到公安机关、看守所参观访问,通过采访不同的对象从而了解公检机关的工作情况,在陪同下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采访,了解他们的心态以及对自己自身所犯错误的认识。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使学生初步接触到法律工作者、触法者,使自己也能够融入其中,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知识,也受到了教育。

五 总结

初中生是中国未来社会的主体,其法律意识如何对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有很大的影响。初中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和文化积淀的过程,是一项系统的培育工程,因此我们要重视对初中生的法律常识教育,才能建设祖国更美好的法治社会。

第二篇:法律意识调查问卷

关于农村法律意识的调查问卷

调查地区:您好!我们是西安医学院、西安工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法律社团的学生,为了获取真实的社会信息,了解当下农村法律意识的整体情况,开展相应的调查研究,我们将对您进行社会调研,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在横线上填写答案。我们保证为您保守秘密,调研的信息只用于调查,不做其他任何用处。谢谢您的支持!

一、个人基本情况

性别:□男□女

年龄:□18岁以下□18-25□26-35□36-45□46-55□56岁及以上 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大中专□本科以上

职业:(1)农民(2)农民工(3)企业职工(4)企业主(5)商人(6)教师

(7)农村干部(8)其他

二、您对法律常识的认知

1.您认为目前学习法律知识的主要问题是

A.没有问题,能够熟练地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

B.有一定的法律知识,但不会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

C.缺乏法律知识

2.您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样的法律援助形式

A.广场法律宣传咨询活动B.法律知识讲座

C.浏览普法网站D.观看普法电视节目

E.法制文艺演出F.其他

3.当您与他人发生矛盾时,您首先选择哪种方式解决

A.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B.找村干部解决

C.用武力解决D.通过私人关系解决

E.找村里有威望的老人解决F.忍忍就过去了

4.当您自己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您想过打官司吗?

A.想过,并能通过正确途径解决B.想过,但是不知道具体怎样解决

C.没想过D.通过其他方式解决

5.您认为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农村中的纠纷经常通过“私了”解决

A.对个人声誉影响较小B.较为方便快捷

C.乡情影响D.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

6.假如您抓住了偷自己东西的小偷,您将会如何处臵

A.送到派出所B.交给村干部

C.痛打解恨D.赔钱了事

三、您对婚姻及家庭的认知

7.对于农村常见的早婚现象,您个人怎样看待?

A.正常,当地都是这样的情况B.不符合法律的相关规定

C.和自己关系不大,也不关心D.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有关措施进行解决

8.您认为家庭暴力是什么性质的行为?

A.违法行为B.不违法C.家务事D.正常现象E.说不清

9.您认为哪些行为属于家庭暴力?

A.殴打、辱骂家庭成员B.取笑对方的缺陷或弱点C.无故训斥

D.长期不理睬对方E.限制与朋友和同事交往

F.因妻子不生育或不生男孩而受到歧视虐待

G.对妻子、父母或子女进行经济控制和制裁

10.您认为家庭暴力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吗?

A.能解决问题B.不能解决问题C.激化矛盾D.不知道

11.您认为家庭暴力对家庭造成何种后果?

A.家庭成员间感情淡漠B.影响子女的健康成长

C.威胁受害者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D.导致离婚

12.您在遭受家庭暴力之后会采取什么行动?

A.忍受,就当没发生过B.一个人生闷气,情绪低落

C.找亲朋好友诉苦D.离家出走E.要求离婚

F.找村领导或者单位领导G.报复施暴者

四、您对农村未成年犯罪的认知

13.您认为以下8种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哪些最为常见[可多选]

A.旷课、夜不归宿B.携带管制刀具

C.打架斗殴、辱骂他人D.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E.偷窃、故意毁坏财物F.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G.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H.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14.您认为当前导致农村未成年犯罪的最重要因素是[可多选]

A.学校因素B.家庭因素C.社会因素D.网络因素E.其他

15.您认为哪种家庭教育方式对青少年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影响最大

16.对于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您认为哪种教育方式最为有效

A.摆事实讲道理B.与孩子讨论,允许其解释

C.暗示或提醒D.严厉批评,直至其认错

E.其他

17.如果您身边出现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您会采取什么措施[可多选]

A.制止并揭发举报B.告诉其监护人

C.苦口相劝、耐心教育D.冷眼旁观、任其发展

E.其他

18.针对上述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您认为怎样才能做好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可多选]

A.加强对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质以及法制教育

B.加强家庭教育,对在单亲、离异等家庭的未成年人更多关怀

C.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心理教育,重视他们的心理发展

D.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关爱,给予未成年人良好的社会环境

19.您最想了解哪方面的法律知识?A.溺爱B.过分鼓励独立C.严格管束D.放任自流E.其他

第三篇: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问卷

您好!为了了解当今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了解的程度,我们小组设计了以下问题。请按照您的真实想法填写符合您意见或想法的选项。您的回答我们会严格保密,希望大家能够积极配合,填写最真实的情况。谢谢您的支持。(以下题目全为单选)

1.请问你的专业类别是

A 理工类B 文史类

2.你认为法律在现实生活中有用吗?

A 非常有用B 一般C 基本没用D 法律不如权力有用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A 基本法B 权威法C 基础法D 根本法

4.你知道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哪一天

A 3月15日B 11月1日C 12月4日D 12月26日

5.您认为当代大学生应当掌握些法律知识吗

A.很有必要B.没必要C.无所谓D.不清楚

6.当你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你首先想到的是?

A、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B、用武力解决C、通过关系解决.D、感觉很委屈但是认为也是没办法的事E、根本没有在意过

7.对于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执法机关,您的态度是

A不信任B除非不得已,不跟他们打交道C比较信任D充分信任

8.假如您在参加勤工助学或利用课外时间按在社会打工时合法权益收到侵犯时,您会:

A.利用法律手段(包括找劳动仲裁委员会、诉诸法院等))B.报告老师让学校出面处理

C.去他们单位大闹一场D.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9.假如你在公车上遇到骚扰,你会

A 出生制止,维护自己的权益B 用适当方法让ta得到惩罚

C 等他(她)一眼,然后换个地方或者下车D 默默离开,不敢出声

10.在您的印象中,法律与您的生活的关系是

A.时刻关注法律事件,能感到生活处处与法相关B.关注时事新闻,感觉生活与法相关

C.关注时事新闻,感觉生活中很少与法关联D.感觉法律与自己的生活很遥远

11.您相信法律途径能够真正帮你解决问题吗

A.相信B.不相信,只会是问题进一步恶化C只能解决某些事情D.不清楚

12.你认为大学有必要开设法律基础课吗?

A 没必要B 有必要C 无所谓

再次感谢您的支持,祝您生活愉快!

第四篇: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

中文摘要:

在当前法制社会下,法律无处不在,为一个有秩序和谐的世界提供了保障。但究竟什么是“法律”?这个问题估计大部分人难以给出一个正确的定义。而作为祖国的下一代,最富有青春活力的人群,大学生对法律又抱有怎样的意识?本次的调查旨在关注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以便深入了解现状,发现问题,修补法律意识的漏洞。

关键字:大学生法律意识

前言:

什么是法律?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通常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法律的存在保障了社会的秩序性,保证了我们安定的生活,同时,法律也赋予了我们一定的权利。但,法律到底限制了什么?法律又给了我们什么?这些问题,有几人关注过?

大学生作为当代最有活力的一个群体,是祖国未来的栋梁,若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模糊,那么,当大学生担起祖国的大梁时,法律存在的意义是否会被削弱?不能善用法律维权,甚至无视法律的底线,伤害他人„„这些都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法律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对每一个大学生素质修养的必备要求,是能够懂法运用法律的前提;对实际案例的解决是法律意识高低的具体表现,具有直观性。

所以,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现状,以便发现并解决问题。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实证考察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实证考察情况综述

经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很多法律概念都存在主观臆断的理解。大学生往往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局限于生活层面,也就是说,没有上升到一种以法律的观念来思考问题。

大学生大部分都能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但对法律多持“模糊”观念,只有百分之十左右的人员表示可以清晰阐述出日常所需要的法律知识。大部分人表示对法律的理解来自于电视节目诸如“法治天下”或者来自新闻以及新闻评论等,很少有人能够主动去查询某方面的法律知识。当被问及如果遇到纠纷等需要法律解决的事件时,你会如何做,大部分人的答案是“讲道理”,很少有人会为此专门请教法律方面的专家或者自己查询相关法律,而是如辩论一般,甚至争吵。从统计中发现,对于法律相关术语的认识,各个类型的的选择差别不太大,但其中,我们也能看出一些差别。比如年级较高的学生法律术语的正确率明显高于年级较低的学生的正确率,这也是法律意识随年龄增长得到提升的表现,这是一个可喜的发现。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问题的分析

此次的调查结果说明,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普遍比较薄弱,没有太过在意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况且,在目前功利化思潮的影响下,大学生宁可多花时间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以便为考研或者就业减轻阻力,也不愿将时间花费在法律知识的学习上。更何况法律知识枯燥乏味,很难提起大学生的兴趣,所以大学生都很“自觉”地放弃了法律知识的学习,很自然的,法律意识也不会有所增强。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问题

(一)学校相关教育匮乏:

大学前,因为法律不列入考纲,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校自然会减轻法律知识的教授和法律意识的培养,使大学生自小不识法律,缺乏对法律基本的认识。进入大学后,很多大学生反映,法律知识是懂了,但是根本不知道如何应用,而长时间后,知识便逐渐淡忘,每个非法学专业的专业都开设有法律知识的课程并详细讲述相关的法律知识,然而,学校并未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而最终流于形式。

(二)大学生本身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

进入大学,在功利化思潮的影响下,大学生宁可将时间分配在专业课的学习上,除了法律专业的同学,大学生基本不会自觉去学法律,一是因为法律课程本身难免的枯燥乏味,二是因为学习法律对大学生的考研或者工作并没有很大助力,所以大学生自觉将其排除在学习范围之外。

(三)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竞争的愈发激烈,社会需要的人才水平越来越高,大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就业,她们关注的也是就业,所以,大学生学习努力的方向是和市场需要相结合的。但,社会对于大学生的法律知识并没有特别的要求,这也造成了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忽视和法律意识的淡薄。

三、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建议

(一)政府加强法制宣传

大学生获得法律知识的途径主要为网络和电视上诸如“法治天下”一类的节目。政府应以此为突破口,增强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比如建立专门的大学生普法网站,举办面向大学生的有关法律的活动等,让大学生多途径多方面学习法律,增强法律意识。

(二)学校加强法律知识的教授力度

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阵地是学校,最容易给大学生影响的也是学校。想要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学校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极其有效的。学校在开设相关课程的同时,同时也应该重视法律教育,并组织相关活动,比如,学校可以督促学生组织进行“模拟法庭”一类的活动,以此弥补法律学习枯燥的缺点,让大学生懂法用法,同时学校也可以组织大学生进行法律相关的志愿活动。最重要的是,将法律运用于实践之中。

(三)大学生自己改变观念

外界的影响是其次,最主要的还是自身。大学生自己要纠正对法律学习的错误意识,不要认为学习法律是无用的。大学生应自觉加强自身的法律素质,努力掌握法律知识,适当地参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讲座、模拟法庭、辩论会等活动,自觉地做到遵纪守法。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善于、勇于拿起法律的武器去保护自己。大学生在自己学习、掌握相关法律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向其他人宣传法律知识,促使人们多一点了解、熟悉我国的法律法规,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遵纪守法风尚,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发展。

结语:

本次调查让我感触颇深,在科教兴国的今天,大学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角色更加突显,其法律素质是衡量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公民素质的硬指标,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质的重要性日益突显,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在新时代下,提升大学生法律素质无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了大学生法律素质的优缺点,分析了原因,提出了解决办法,希望能够对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升有帮助,也希望我国法治能在无数个具有高法律素质的公民的努力下获得更大发展!

第五篇:农民法律意识调查

农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学院专业姓名学号

文法学院法 学10—1 班李瑜

二〇一三年二月

摘要

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的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是社会法律现实的组成因素。它包括人们对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本质及作用的理论观点,对法律和法律制度的要求及态度,对现行法律和法律制度的评价和解释,也包括人们对法律和法律制度的认识、愿望和情绪等。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正确守法与执法的思想保证。普法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普遍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自八五年以来我国普法宣传已经深入基层,法律开始走进并更近的影响农民的生活,在中国不断与世界扩大交流的今天,莱州农民的法律意识状态如何呢?他们的权利意识、法律保护意识和民主意识状况如何呢?我们于2010年4月对丹霞街道、董塘、扶溪、大桥等镇的部分农民就各种法律问题进行调查。

关键词: 法律意识 意义 途径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是莱州丹霞街道、董塘、扶溪、大桥等镇在农村生活的农民。所被调查的农民文化程度在小学到大专之间,年龄在20岁到60岁之间。因此他们都具备理解和回答问题的能力。本次调查主要采用的是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因为被调查对象人数较多,所以采用的是以问卷调查为主,访问调查为辅的调查方法。

二、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1.农民对法制的需求与法制宣传存在矛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对法律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学习积极性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农村普法宣传仍是法制教育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国家“五五”普法20多年的发展进程,在明确提出“法律进乡村”的大背景下,人们对于法律的了解还是有了一定的提高,更多的农民百姓认识到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他们需要更多的法律化解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矛盾、纠纷,促使其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农民接受法制学习教育的机会总体来看还是比较少,农村法制宣传存在“死角”,农民日益增长的法制需求与落后的法制宣传教育还存在着比较突出的矛盾。

2.农民对法律的认识不到位,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意识浅薄

大多数的农村村民不懂得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更多的人认为法律不是保障人民权利的实现,而在更多的限制人的行为的发生。例如在某村的村民自治选举中,候选人梁某用金钱“买选票”,他按每张 10元的价格从选民手中购买选票,很多村民仅仅为了那区区几十元钱就把自己手中的选票出售,他们不知道这样滥用自己权利的后果是导致选举结果并不能达到真正实现村民自治的目的,而以损坏自己的利益告终,而这种权利、义务意识的浅薄最终不能达到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还有董塘镇某村的两位农民因其中一位叫李某的家里不见了一只鸡,在没有真真凭实据的情况下就说是同村的谭某偷的,造成两人由吵架到打架,最后两人都受伤入院的结局。之所以会出现“买选票”和因小事情打架的事,都是因为农民法律意识浅薄。

3.农民法律维权意识存在误区

觉得上法院 “打官司”不是维权的手段,特别是涉及到农民的集体利益时,由此造成许多本可以通过法律诉讼、司法调解等法律途径解决的问题,演变成了信访问题。如

2009年发生在扶溪镇的紫岭村的因争集体林权而集体上访事件。本来两个村小组村民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这起林权纠纷,但由于法律意识维权上的这一误区直接造成对政府的信赖往往胜过对法律的信赖,两个村小组全体村民集体到镇政府上访,要求镇政府解决这一问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信访的工作量以及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三、增强农民法律意识的措施

调查显示,莱州农民的法律意识虽然整体看来有一定的提高,但个别看来还是十分淡薄的,这就表明有关部门普法的工作做的还有不足之处,正因为如此才使得部分农民缺乏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常识。因此,为了更多的居民免遭不法利益的侵害,司法所及有关部门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教育方法,进一步加强普法力度,进而使得更多的居民法制意识得的到加强,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真正把农村这一块的普法教育工作做好。为此,我认为增强农民法律意识应从如下几点着手:

1.坚持以往的普法政策。

回顾十五年的乡村普法历史,我们发现,乡村普法是在国家自上而下的推动下运行的,通常采用的是福利引导型模式,即国家组织人员、资金开展普法,调动农民的学法积极性,引导农民逐渐习惯依法规范自己的生产生活。这其中主要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传播法律信息,主要是以案说法、新闻调查、解释新法等形式,缩短农村与外界的时空与心理距离,潜移默化地促使农民变革思维和行为方式,最终使法制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2.更新理念,合理统筹,强化合作。

对农民进行普法活动,在内容选择上,要尽量与农民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要逐步引导农民掌握与其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特别是对一些他们关心、反映强烈的问题,要向他们及时提供一些相关法律信息;在普法形式上,力求灵活多样,选择与农民相适应和易于接受的形式,要更加贴近他们的生活;在时间跨度上,要持之以恒,不能搞形式主义,作表面文章,要把普法工作制度化、法律化、长期化。

3.加大投入,“软硬”兼施。

作为基层文化设施的硬件建设主要是开办农家书屋、活动室、上网中心,使农民在休闲时可以自己通过读书看报、上网和相互交流学习法律知识,了解国家大事,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增强法制观念。同时要大力加强农村文化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

质,增强农民法律意识。

4.大力优化法律意识形成与发展的环境。

要大力发展本地区的市场经济,因为现代法律意识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要大力推进政治体制的民主化、政治活动程序和政治观念的科学化。因为法制是民主的法制,法律意识是在民主意识的基础上产生的。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为法律意识的完善和提高也有赖于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完善发展。

5.深化普法教育,内容和形式并重。

在内容上,要大力宣传群众希望了解的法律法规,还要宣传群众掌握不足而又必须了解的法律内容,尤其是刑法、民法、诉讼法等方面的知识,并和宗教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发展的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深化人民群众对法律重要性的认识。在形式上应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为主,开展面对面的交流、互动。

6.抓住普法工作的重点和关键。

一是要重视领导干部及其他公务员法律素质的提高。二是要重视青少年法制教育和农民的普法教育。法制教育应从小抓起,让青少年初步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树立基本的法律意识。当前,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相当薄弱,但涉法投诉纠纷却不少,农村普法工作任务艰巨。

7.强化对法律执行的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强化对法律执行的监督就是要充分重视人民群众主人翁的地位,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赋予群众更多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同时相关部门要制定严格的责任制度,对执法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违法乱纪行为要给予严肃查处,保证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保障司法的公正和公平。

农民法律知识的欠缺是导致农民法律意识水平低下的首要原因,正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所以农民才会对法律有许多不解和迷惑。也导致了他们不信法,不用法。如此一来便形成很严重的恶性循环:由于不懂法而不用法,越不用法则更加导致农民不去学法,不去了解法。要在农村全面实行法治,必须将现代法律意识的培养,法律精神的建立,作为农村法治工作的重要环节。

下载初中生法律意识调查(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生法律意识调查(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问卷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问卷您好!这是一份关于法律方面的调查问卷。请您按照您的真实想法填写,选择符合您情况或意见的选项。您的回答我们会严格保密,谢谢您的合作。 第一部分您的......

    小学生法律意识调查问卷

    小学生法律知识调查问卷 小学生法律知识调查问卷 知识 学生姓名: 学生姓名: 学校 年级 班 1.你遇到过侵害或敲诈吗?( ) 你遇到过侵害或敲诈吗? A、 有 B、没有 如果遇到侵害或......

    物业公司法律意识调查问卷

    物业公司法律调查问卷本律所与五角场镇司法所是结对共建单位,为了更好的为物业公司答疑解惑,提供法律帮助,排除经营过程中的困惑和法律问题,现向贵公司作如下调查,以便有针对性地......

    公民法律意识调查问卷

    公民法律意识调查问卷 您好! 为了解现代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法律意识现状,广泛宣传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促进人们通过法律手段对自身利益进行维护。本小组特此进行本次问卷调查活动......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问卷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问卷 亲爱的各位同学: 您好! 我们是湖南网院09级商贸系会计八班的一个调查小组,为了解大学生法律意识做以下调查,此调查不涉及个人隐私,对您在百忙之中抽时间......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问卷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问卷同学你好,我们是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13级财政1302班的学生,为了了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状况做以下调查,此调查不涉及个人隐私,感谢您的支持!1..您所在......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研究报告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研究报告建成法治国家,应具备以下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方面是要有一套反映社会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律制度体系;另一方面是要有社会公众对法律秩序所包含的......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摘要:法律是维护我们正当权利的武器,只有充分运用法律,才能很好地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而具有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是运用法律的前提.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