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爱尊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Microsoft Word 文档
关爱尊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爱,是对教师的核心要求。一个教师,不管他的教学水平有多高,如果他的心中没有学生,就不能算是一个好老师。只有尊重学生,平等的对待学生,才能令学生信任,令家长满意。在工作中,我也时刻要求自己关爱每一位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不歧视他们,做好学生的启明灯。
下面,我就“关爱学生”谈谈我的体会。
体会之一:关爱学生——师德的核心
关爱学生,就是说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这种爱就是师爱,有别于父母之爱,兄弟姊妹之爱,因为亲子之爱,兄长之爱,有血缘作为纽带,那种爱是母鸡都会的情感和行为,而教师真爱学生是毫无血缘亲情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伟大的,是一种“大爱”——“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师的神圣也正在这里。
教师负有教育学生的责任,而教育人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己的言传身教中渐渐长大成人,可见教师责任多大。如果不是由衷地爱学生,你表现出来的可能是虚情假意,对学生不懂事、不顺从或者淘气的行为可能会感到不满或者气愤,你的这种不良情绪可能就会向学生发泄。向学生做嘴脸,盛气凌人甚至武力惩罚时,学生能感到你真诚的爱吗?在发脾气的时候,教育的功能也就荡然无存了。被这些不良的情绪包围着,还能潜心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吗?学生在你的训斥下,他能快乐吗?学生不快乐的时候还听得进的教诲,还能好好学习吗?
所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师德的核心。
体会之二:尊重和平等——育人的基本态度和方法
1、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全体”是指每一个学生,不论丑与美、乖巧与笨拙、聪明与迟钝、富贵与贫穷、成绩好与坏,品德优与劣,男生与女生,一视同仁地关心爱护才是真爱。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第一,要了解学生。只有全面了解每个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有时,给学生讲一大堆大道理,学生要么默不作声,要么表现
出无所谓的态度,要么表现出对抗情绪,为什么?因为你不了解学生。如果你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性格特征,或者事件的前因后果,然后以理服人地进行教育,学生怎么能没有反应呢?
了解什么呢?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健康状况、生活习惯、特长爱好、思想动态、学习习惯和方式等等,班主任和教师洞悉这些情况,可能会少让学生受些委屈。
我们可以通过课堂作业、回答状况、作业练习、日记、个别辅导、谈话、家访等等方法了解学生。
第二,要设身处地理解学生。理解学生要注意三个要点:一是由衷地接纳学生。理解他们的行为和情绪,他们还是小孩子,做出如此行为,表现出这些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二是对学生的烦恼能够感同身受,也就是换位思考。“如果我是他现在会怎么样”,辩证地看待学生一时的言行举止,你会在学生身上发现许多积极的因素和美好的东西,这样就能由衷地对他们产生一种喜爱的心情,乐于与学生交往,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同时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依赖。三是用语言或非语言向学生表达出教师对他们的了解。
第三,要真诚对待学生。只喜欢成绩好的学生,就有功利性;训斥、体罚是不真诚;歧视、忽视学生是不真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教师要明白自己也有脆弱、阴暗的一面,也有犯错的时候。自己错了要勇于真诚地承认错误和道歉,才是真正的尊重、爱护学生。
2、尊重学生人格。“自尊”是一种高级需要。自尊需要的满足导致自信,觉得自己有价值、有力量、有地位。如果伤了自尊,可能为感到无能与弱小产生自卑,严重时会感到耻辱,以至于丧失自信心。学生没有了自信心,道德成长和学业发展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尊重学生有一个前提,就是无条件。因为迟到了,所以要罚站。因为他上课讲小话,所以我要训斥他。有一个学生成绩很好,因为打架受到老师处罚而与班主任对立,班主任便以不服管理为由而将其拒之门外,给尊重加上前提条件,这就不是真正的尊重。
怎样尊重学生呢?
一是表现出慈爱、有兴趣和接纳。对问题学生,甚至是令我们难堪或者是不
尊重我们的学生,也应该表现出慈爱或者是和颜悦色,也要对他们表现出兴趣,因为他们是孩子,即使他不会尊重你,作为教师也应该用你对他的尊重去教会他尊重别人,这才是为人师表,才是真正的教育。
二是慷慨地赞许学生。“成绩不说不会跑,问题不说不得了”。
俗话说:“一句好话三冬暖”,我们大家都爱听好话,却非常吝啬说好听的话。婴儿蹒跚学步时,家长用赞许的眼光,用鼓舞赞许的方式鼓励孩子学会了走路,孩子们求学也象蹒跚学步一样,需要老师赞许的目光和鼓励的掌声。在你的赞许中,孩子们觉得自己有价值、有力量、有成就,学习兴趣会更浓。
有一个老师跟我讲他教过的一个学生,天天迟到,有一天,他又迟到了,老师说:你今天不错,只迟到了五分钟。此后,这个孩子就再也不迟到了。很多问题孩子,他们大多弄得家长和老师恼羞成怒,无计可施。在和他们的沟通中,多说:“我能体会到你当时的感受”、“看得出你一个有思想非常有上进心的孩子”等话语,他们就滔滔不绝地讲一些从不跟外人说过的秘事,这就是赞许的力量和作用。
三是批评讲究“一对一”。尊重学生并不是不能批评学生,但要讲究地点和环境。校长当着全体教师点名批评某教师,这个教师肯定闹情绪。当众训斥学生,这样不仅没有效果,这样既弄坏我们自己的情绪,受训斥的学生可能还在心理恨你,骂你呢?在人多的环境里遭到指责,人就会情绪化,情绪上来就会用语言和行动来回击以保护自己的尊严,就形成了对立,这时的教育就走向了反面,变成伤害了。
四是说服而不说教、挖苦和体罚。说服就是以理服人,而不以势压人。学生犯了错,单独面谈,让学生陈述过程,共同分析犯错的原因和心理活动,学生会自觉错误所在,从而自觉改正。但方法不当的沟通,效果也不好。有的老师教育学生说:“你这样对得起你的父母吗?”“象你这样能考取高中吗?”一个学生花了家里的钱,老师问:“这么多钱都用过完了,你这是什么品质?”学生说:“坏品质,结果闹得请家长,把学生拒之门外。这说明空洞的说教不是教育,只会起坏的作用。
就事论事,在取得学生信任的基础上,诱导说服才是好办法。
体会之三,严慈相济•良师善友—新型师生关系的典范
对学生的要求首先要严格,但是严格的背后饱含的是教师慈母之心。严慈相济的老师才是良师,以朋友姿态做学生的老师,才是学生爱戴的朋友。我觉得我们对“严慈相济”的理解和把握很重要。“济”是“补益”的意思,即“严格”和“慈爱”相辅相承,互为补充。“严格”可能会引起学生不愉快的情绪,有时严厉的批评,学生会误以为老师不喜欢他。但是,事后老师仍然以慈爱的目光,言行去安慰和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我虽然犯了错,但老师仍然是喜欢我、爱我的,他就会把你看作他的良师益友。学生是否把你当作“良师益友”,那就要看学生遇到困惑、有心思是否是愿意跟你说。我们有的老师让学生望而生畏,甚至反感。学生接受我们的教育时,唯唯诺诺,或者是一问三不知,只是硬着头皮在听老师的说教,自然效果不会好,说明你还不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尊重和信任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可以说,尊重是爱的别名。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允许学生在思想、感情和行为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给他们提供更大的独立的活动空间。把学生作为与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绪,乐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当然,教师的爱决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一味迁就,而是爱中有严,严而有度。严父型也好,慈母型也好,良师也好,益友也好,都必须以爱为前提。教师的爱是一种责任,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同学贴心。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实际上是我们教师最大的乐趣。
向秋芳2009、10
第二篇: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从事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我认为教育学生是没有正式的课堂,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存在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觉得最深的体会就是班主任工作要精细和务实管理,要面向全体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这样班级管理才能科学和规范化,才能塑造良好的班风学风。现在借这次机会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班主任要做到言传身教。“言传是身教的基本方式,身教是言传的有效手段。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语”老师自己都做不到,还要求我做!“可见,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有多么大。教师要作好学生的表率作用,就要以身作则。所以,班主任一定要言而有信,言而有度。言必行,行必果。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建立起崇高的威信。所以,当要求学生做到时,就必须要求自己首先做到。如要求学生不迟到,就要在学生到校之前到;做不到的事就不说,说到就一定要做到。老师的这种示范表率作用在学生的身上会转化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动力,这样班主任就能在他的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威信。
二、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冰心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育人应该是班主任的首要天职。如何育人?我认为,爱学生是根本。爱学生,就需要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了解学生习惯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方式等,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树立健全、完善的人格。人格尊严是平等的。作为班主任,要努力做到能像一个真正的朋友一样,欣赏学生,学会倾听学生意见,接纳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被尊重是学生内心的需要,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参照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发现:当一个学生在被你认同、尊重后,他可能会有惊人的潜力和爆发力。
三、要允许学生犯错误
作为教师,我觉得我们在教书育人时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位学生,应该树立允许学生犯错误的教育观念。但是宽容并不是纵容放任的自流,并不是缺乏必要的批评和指导。我觉得,当学生犯了小错误时,我们一定要冷静处理;对于大错,我们一定要以学校的规章制度为依据,先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从而达到学校、家庭齐抓共管的目的。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独立意识非常强。处于青春期的他们,躁动不安,情绪不稳,容易陷入迷茫,对外界事物很敏感,很容易走向极端。这时候的他们犹如风雨中的一棵小树,又犹如波涛汹涌的海面上的一叶扁舟,迫切需要外界的关注和安慰。
四、要严爱相济
付出爱心与严格要求不可偏废。爱心是伟大的,但是绝对不是万能的。不妨想想:孩子与父母间的与生俱来的血缘联系是什么都没有办法阻碍的。我们能说他们的父母不爱他们吗?可是为什么孩子有时还常常出现逆反心理与父母怄气、闹情绪呢?所以,对学生付出的爱是门艺术,何时付出,怎样付出,付出后怎样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用心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班主任用心去考虑去设计。如果仅有爱心,没有严格要求也不行。现在的孩子大都是不缺少爱的,或者说他们拥有的爱太多了,以至于在我们对他们付出爱时,他们以为是理所当然。所以,我想: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离不开严格要求。当然,严格要求之中,一定要包括爱的感情。我们班级的每位同学都承认我对他们的要求很严格,他们都没有责怪我,有的还要求我对他们更加严格些。我想这与我们的感情联系有很大关系吧。
五、要做到“三勤”
接一个班,班主任老师要做到“脚勤,嘴勤,眼勤”。脚勤就是要经常走到班级同学中去,多与学生接触,在开始习惯还未养成时,要多跟班进行督促检查;“眼勤”,要经常去观察同学们的情况,以便及时掌握第一手材料。“嘴勤”,就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多与家长沟通,掌握学生在家的情况,知道他们的家庭背景,这样你对学生的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了解学生心理,加强心理沟通,做好心理咨询
1、加强心理沟通,以求得班级群体对管理目标在心理上的认同
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经常出现学校和教师对班级提出的要求与同学心理有差距,班主任要从全局出发,及时沟通,纠正学生心理上的偏差,使学生的心理趋向与群体目标保持一致。加强心理沟通以求得学生的心理认同,从而可以达到培养健康、和谐的班集体心理氛围的目的,使每个成员都感到生活集体中的满足感和责任感。
2、要注意心理换位,以化解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矛盾
中学生在人际交流上具有的心理特征是: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但同时又很少主动地去理解别人。在对待老师方面,这一心理特征表现得尤为突出。作为班主任,应该指导学生学会理解他人,特别是在处理师生关系问题上,指导学生应该学会理解老师,其具体的做法是“心理换位”,把自己当作老师,学着用老师的观点去分析看待问题,从老师的工作性质、工作目标出发,来理解老师这样做的理由,这样,许多矛盾便会被化解、消散了。在班级生活中,同学间出现分歧或矛盾,在所难免。班主任要作耐心的心理疏导,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应本着“有理也要有礼”的原则。引导双方心理换位,设身处地进行体验和思考,这样有助于理解对方,减少误会。这样,学生就会认识自身欠缺,主动与他人协作,在更高层次上恢复心理平衡。
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常易产生误解,因误解而心生芥蒂,因误解而离心离德,如果一个班集体人心涣散,那么班级管理也便无从谈起。拥有班级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整个班级才是一个和谐的班集体。良好的班风有利于学生达到学习上的满足,有利于达到情感上的满足。在这样一个班集体里,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合作,相互关心,富有同情心,利群,和谐,积极向上,不仅有利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从长远的眼光来看,更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健康发展。
总之,当班主任近6年,我认为作到“四心”是关键:自己工作尽心;家长对我放心;任课教师有信心;学生能够安心。我们老师只要能调整好心态,先建立真诚的师生友情,把自己该作的事情作好,学生自然也会想办法把他们该作的事情作好。人是有感情的,学生是有良知的,他们与社会上有些人不同,只要我们舍得花时间花心血,我们完全可以用真诚的师爱唤醒学生,感化学生,转化学生,使问题学生问题更少,达到先说情再育人的理想境界。
第三篇: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摘 要:做一名中职生的班主任,确实比做一名普通中学的班主任辛苦,中途接班,让学生在本来习惯了的环境中接受一位新班主任,就更是件不容易的事。班主任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严格要求学生,用教师的人格魅力让学生接纳自己,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关键词:接纳;坚持;严格
我已是三次中途接任班主任了。和从新生开始任班主任相比,中途接任有一定的难度。不管原来管理效果如何,学生与原来的班主任之间已很熟悉,他们之间形成了一定的默契和习惯,中途接任,学生要重新认识和熟悉你,有一种排斥心理。因此,我首先要做的是怎么走进他们的心里,让他们能很快地接纳我,把我当做他们可信赖的知心朋友,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学生有一个特点,就是“怕”班主任,再调皮的学生,也会有这样的心理。他们无形中把班主任当成了他们的“家长”。要接替原来的班主任,不管原来班主任在学生心里是否有份量,有些学生一时都是无法适应的。
怎样才能让学生接纳我?管严了学生会对着干;管松了正合学生的意,结果将一发不可收拾。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因此,我没有一味迁就学生,而是坚持我的原则,要求学生做到:上课不旷课、不迟到;早上按时早操,晚上按时就寝;上课期间晚上不得出校通宵上网;讲文明,讲卫生,不乱扔垃圾,必须保持教室和寝室清洁干净。要他们达到这些基本要求,对他们来说是很难的事。如要他们坚持每节课不迟到、不逃课,他们很难做到。因为按照他们以前的习惯,愿去上课就去上,不愿去就在寝室睡觉或逃出校外上网。要他们讲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他们根本无法接受。早上叫他们起床,寝室里一片狼藉。我就现场说教,告诉他们不讲卫生的危害,告诉他们怎样才能搞好寝室卫生和教室卫生,并示范给他们看。一次次,一天天,我用我的耐心和关心让学生按我的要求去做。对能做到的学生,我会经常地赞扬;对偶尔做不到的学生,我会鼓励;对做不到的学生,我会推动他们去做。
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我有空经常与班上学生聊天,在聊天中告诉学生一些处理问题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在聊天中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把我对他们的期望传达给学生,把我对学生的爱传递给学生;在聊天中赞扬学生优点,指出学生的不足。
我在平时也加强了对学生的关心。如有学生发烧生病了,以往他们都是不愿意去看病,发烧就迷迷糊糊地睡觉熬着。我知道后特别心痛,不管多晚都会带生病的学生去看病,帮忙烧开水给生病学生吃药,给生病学生买饭送饭,以我的真心换来学生的信任,以我的爱心取得学生的理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应该发自内心,这样才没有隔阂,消除了隔阂,他们才能接纳我这个新任班主任,才能很好地与我交流。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经常赞扬他们的点滴进步。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谁都愿意在赞扬中进步,没有赞扬和赏识也就没有教育。赞扬和赏识是一条纽带,能使教师和学生精神相融、心灵交汇。班主任教师尊重、赏识自己的学生,便能走进学生的心灵。
慢慢地,时间长了,学生对我也了解了,知道了班主任对原则问题是不会让步的,知道我的严格和辛苦是为他们好,并用他们的行动从心里接受了我这个中途接任的班主任。结果是:不用罚款或采用什么惩罚措施,学生都做到了我所坚持的要求。上课不迟到了,每天坚持去上课,寝室和教室卫生大大改变。为使他们保持下去,我会每周总结一次,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虽然这个过程很辛苦,但我觉得我的辛苦很值得。后来,有些学生自己有什么秘密、想法都会和我说,把我当成了他们真正可信赖的朋友。
当然,也有怎么都说服不了的学生,不管你怎么做,都走不进这种学生的心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那种“刀枪不入”的孩子。面对这样的学生,我就与家长联系,让家长配合管理好他们。但有些家长对子女比较纵容,又由于每位家长教育子女的观念不同,有时和家长交流都很费劲,管理起来也就非常困难。要管好他们的子女,首先要让家长改变教育方法,改变教育子女的观念。家长明白了教育子女的大道理,才能配合班主任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因此,家在外地的家长,我采用打电话的办法与家长交流,一次说不明白,就两次、三次„„家在本地的我就利用休息时间上门做家访,和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让家长真正懂得教育子女的方法。有些子女由于家庭的长期溺爱和纵容,秉性已很难改过来,连他们的家长也没有办法,我就借助学校的制度对这些学生进行严格的教育。
班主任要管好班上的学生,不应采用保姆式管理方法,事事都替代。如果觉得教育学生做一件事很费劲,还不如自己做了更省心,也就没有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班主任是学生精神家园的守护者,人生道路的引导者。班主任要用爱心净化学生的心灵,要用诚心建立师生关系,做有高尚人格魅力的班主任。
第四篇: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育工作的一些感悟
凌海市白台子镇中心小学 施丽娜
“红烛小,见真心,流着泪,燃自身,平生闪亮不为人,只求照他人。”这是我喜欢的一首小诗,之所以喜欢,是因为诗里映照甘于奉献的红烛形象,深藏着爱岗敬业的红烛精神。在我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这种精神一直激励我前进,而我的一些做法也都是从其他老师那里学来的,现在我把这些做法整合在一起,归纳为以下几点: 找回童心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很长时间没有唱歌了,工作忙:忙备课、忙作业、忙辅导,家务忙:忙洗衣、忙做饭、忙孩子,忙得我已不会唱几首流行歌了。赶上高兴随口哼唱几句,女儿就说:“妈,别唱了,别人唱歌要钱,你唱歌要命啊!”不好听那还唱什么,于是无言。
今日午后学校赶排大型集体表演,校领导安排我负责编排两个单项节目,一个男生独唱,一个小品。在男孩休息的空闲,我无意中随着光盘唱起那首久违的歌《卖花姑娘》。歌声刚落,屋里的几名学生竟为我鼓起掌来。并不约而同的说:“老师,你唱的太好了,再唱一遍”。我和男孩一遍又一遍的交替唱着,很多学生驻足聆听,为我鼓掌,我竟高兴的和孩子似的。我们没有了师生之间的拘束和礼节,唱啊、跳啊,不知有多开心。
童心多么灿烂,童心多么单纯,童心多么可爱,我又找回了久违的童心,定与我心比童心,用心守护这份童趣童真。人人都做班级小主人
我认为一个班主任再能干,要将班级管理好,就必须让孩子们都做到班级小主人,只有师生同舟共济才能筑成团结向上的班级体,首先从培养班干部做起。一年级起我重点培养了两个小干部,教他们怎样组织上好早自习,怎么负责纪律卫生工作,这两个孩子很有责任感,能把早自习上得有滋有味,没有一个孩子在外面乱跑。另一方面又教育全体学生,别人的钱物不要拿,随便拿别人的钱物是不对的。
二年级时他们俩负责班级的全面工作,其它小干部分工负责,如负责学习,负责文体,负责卫生。现在我们班中中上层共有二十二名,占班级人数的一半多,而其它同学也各有分工,如检查卫生的小组长,检查作业的小组长,负责送水的小组长等等,班里内乎每个同学都是小干部,他们即要互相合作,又要互相制约都成为班级名符其实的小主人。赏罚分明
在班级管理中,最重要的是要赏罚分明,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进取心。
我们班没有班级日志,每天值日班长记录一天中的好人好事及课上课下违纪情况。每天有小结,每周有总结,及时进行表扬与批评,第个班干部在一周内违纪了三次或不认真完成各科作业三次,都要降低职务,或为班级找扫卫生并做相应数量的好事弥补过失,每学期要做全面总结,班里设立学习一,二,三等奖,优秀作业奖,优秀小干部奖,关心班级奖,友爱同学奖。并为获奖同学颁发奖状和奖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受奖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获状的幸福和快乐。迟到的礼物
昨天第一节下课后,班里的一个女孩儿悄悄走到我身边说:“老师,今天是律子龙的生日。”我说:“是吗,他怎么不早点告诉我?”女孩儿说:“他不想给你找麻烦,是我偷着告诉你的。老师,你要送他什么礼物?”我想想说:“还是送巧克力吧。”“可是学校的卖点没有呀。”“那我回家再买,明天给他补上。”可是昨天下班后,我觉得累,就先休息一会儿,忙这忙那的,却一直没想起给他买巧克力的事。今早到校后见到子龙正扫楼梯哪。我才忽然想起这巧克力的事,后悔不已。以往班上每个孩子过生日,我都要提前准备好巧克力,再用彩纸包好,写上祝福的话,然后在同学们的生日祝福歌声中送给过生日的孩子。可是今天我却给忘了,心里直觉对不住这孩子。子龙的父母都是弱智,母亲尤为严重,连一句话都说不清。可子龙却是正常的孩子。应该是上天有眼吧。子龙学习很好,又热爱劳动,从不与同学争长短,所以我对他偏爱有加。可今天的礼物怎么办那。明天又是双休日了。想来想去我决定就买别的礼物吧。我为他挑选了一大盒“好吃点”又用两张彩色纸包好,在上面写上了我的祝福:祝你生日快乐,日日快乐,年年快乐,一生快乐。
午后的自习课上,我把这份迟到的生日礼物送给了子龙,并亲自为他唱起生日快乐歌,他流泪了,我流泪了,许多孩子都流泪了。一份小小的礼物,为孩子带来惊喜,也拉近了我们师生之间的距离。
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觉得一个班集体就像一条流动的小河,前进的方向要靠班主任来把握。用爱铲除心灵的杂草,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的发展,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第五篇:尊重关爱学生
除了父母,教师是学生相处时间最长,对学生影响最长的人。作为一名教师,尊重和关爱学生是其职业道德的核心,其言行举止都在影响着学生的成长。首先,尊重学生是作为一名成功教师的基本条件。第一,与别人和睦相处的关键是换位思考,当你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许多问题都会得到解决。所以,要正确引导学生言行,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他们的想法,聆听他们的意见,以他们的想法出发进行教育,而不能一味的对学生进行说教,或以教师或长辈的身份逼迫他们听从。要想别人尊重你,你要先尊重别人,这也是教师需发挥的榜样作用,教会学生学会尊重学生。第二,孔子提倡“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长。作为教师,应该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而不应该以一种标准来衡量每一位学生。许多学生在学习方面努力了却不太优秀,但是他们一定会有自己擅长的方面,例如写字很漂亮或是跑步很快,若教师用考试和学习的一把戒尺衡量并强压学生一定要在学业方面有成就,那么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自信心也大大减少;相反,若是发扬其优点,在平时注意让他们的特长发挥作用,并且多多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引导他们设想自己的未来,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应该会更高吧?
其次,关爱学生是教师道德的核心要求。关爱学生,从心开始。良言一句三冬暖,教师的关心问候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一句鼓励可能会激励他一辈子向前看,一句问候可能会改变他对你严厉的看法。对学生的关爱不仅在语言上,也在行动上。每位学生都需要教师的关心和爱护,特别是留守儿童。我任教的学校大多都是留守儿童,并在学校住宿,今年的元宵节,我便带上汤圆与他们一起庆祝,原本失落的孩子们又变得活泼起来了。如果你真心地关心学生,他们会知道,他们也会给你带去快乐!
结合你所教班的情况,你认为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应当如何改进?
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领导者、组织者,班主任的管理方法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看到其他有经验的老师和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和成果,我深深体会到,一个好的班集体,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团结一致,其班风和学习成绩也会朝更好的方面进步。我不断学习和努力,但期间还是遇到了许多问题。
第一,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会遇到一些小问题,例如某学生不停讲话或是心情低落,在课堂中无法完全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做法是课后找其谈话,了解情况并引导其解决问题。然而,我却总是下课后忘记,或是赶着上下一节课而使得问题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接着,没有完全处理的问题就一直遗留放大。后来,我想到了几个解决方法:
1、课堂中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利用课间时间在便利贴中记下,待大课间或是其他时段找学生及时处理问题。
2、对于上课搞小动作或是故意捣乱引起其他同学注意的,先用眼神或是稍稍走过去暗示等方法让其停止,严重者课后慢慢引导教育。
第二,在树立班风方面。因为是重组班级,所以在开学时班里的学习氛围不浓,学生也不能团结一致,并不像是一个班集体。经过许多有经验的班主任的建议,我从自己开始改变。首先,言传身教。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为班里学习氛围不浓,我便在班会课给他们讲自己的学习经历,并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讲些与课文相关的课外知识。课后,在办公室里,我也经常阅读各种书籍,让自己也慢慢沉淀学习。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受到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会慢慢投入学习。接着,因为是新组成的班级,学生之间还不熟悉,不能团结一致。这时,我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我常常在课后或是晚自习走到班里,看看他们在干什么,有些什么需要帮助的,这样,学生在新的环境中经常看到老师,觉得老师很关心自己,心里就产生安全感,在新班级中感到温暖。然后我利用校运会,动员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学生们都能在校运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运动员,后勤人员,广播员,啦啦队等。通过那次校运会,班里变得更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结合教学实际,反思你的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低效和无效的行为和原因,你认为怎样从有效教学走向高效教学?
(数字500以上,严禁抄袭)
在我成为教师开始上课时,我总是认认真真备课,准备非常充分,将课堂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但一段时间下来,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成果,这让我感到非常失望,难道我做的都是无用功吗?经过反思,我找到了原因。我的准备工作很充分,整节课下来并没有浪费时间或是出现冷场的情况,但是,我发现,在课堂上,我成为了主体,而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课和学习,没有预想中的热情和动力,这就是教师经常犯的错误——“满堂灌”吧。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体地位,而我没有扮演好引导者的身份,生怕冷场而不停地向他们灌输知识,而这是低效或是无效的教学。
如何将我教学转变为高效教学呢?经过其他老师的指点和思考,我得出了以下几点:
一、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需扮演引导者的身份,启发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解决问题。当学生对知识充满好奇心和探究心时,就会有强大的学习动力,在经过主动的学习探究后,学习效率也会越高。
二、精于设问。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所以,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导向性和趣味性,既要贴近学生知识水平,又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学变得高效。
三、活动多样化。一堂课的教学不能只有“教”,知识的传输很重要,但学生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也不可或缺。教师在教授完知识点后,学生练习的方式需多种多样,让学生从不同的思维方式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既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也训练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课堂教学变得高效有很多种方法,值得我不断的思考实践和总结反思。
我所教的是七年级的学生,七年级的学生刚从小学升上初中,还保留着爱打小报告,喜欢打打闹闹,发生了矛盾总爱依赖老师解决。第一个学期我帮助学生解决了不少问题和麻烦,例如作业本弄丢了或是出黑板报的同学之间发生意见分歧等。这些问题看似很小,但它确实会让学生上课心神不宁或是情绪低落,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
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各种调解,这些小问题还是一直没终止的发生着。这时,我意识到,我的解决方法是不对,每次帮助学生解决矛盾问题,找学生谈话疏导,只是“治标不治本”。因为问题一直会发生,如果没有形成自己独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一味地依赖老师或家长,学生是得不到成长的。
所以,我组织了一次“如何解决日常生活小摩擦”的主题班会,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学习解决矛盾的方法。接着,每当学生发生小摩擦来找我时,我都会试着引导其想办法,用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并做好后续跟踪工作。结果,半个学期过去了,学生变得比较独立,即使出现小问题,也会想办法或讨论怎么解决,有了很大的改善。
从2014年毕业至今,我走上讲台差不多已经有一年了,这一年,我从最初一名青涩的教师慢慢的成长了许多,上课变得更加自信,管理班级也慢慢比较得心应手了,这里既有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教导和热心帮助,也有自己的辛苦和努力。根据我从教不久的个人经验来看,我认为教师成长无论对学生发展还是教师自身的发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新教师要成长为具有实践经验的智慧型优秀教师,需要不断的实践积累和深刻的自我反思。下面我从几点谈谈我对教师成长的认识:
学习是教师成长的基础。教师需创造不断地学习,一个人如果停止了学习,那就像一桶水,总有一天会枯竭。在枯竭的时候,教师的工作就会变得没有创新,只是一味的重复再重复。坚持自我反思。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师的每一堂课,用的每一种方法,设计的每一个活动,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教师需要不断的自我反思,寻找自己的失败之处,找到解决的策略和方法。
保持一颗永远年轻有活力的心。虽然我现在还年轻,积极向上,热情活力,这对现在的我来说很容易做到。但是,由于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和工作的琐碎操劳等原因,要始终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是很难做到的。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走进学生,感染学生,这也是教师成长的一部分吧!
针对以上三点,我为自己设计了一个五年计划。
早上坚持朗读英语十五分钟,保持良好的英语口感。
坚持阅读,其中包括教学理论、英语文章和各类课外书,形成好的阅读习惯。
每天反思当天的上课情况和班主任工作,把需要改进的地方记好,让出现的问题得到改善。积极参加公开课活动,多向优秀教师请教。
保持微笑,善待每一位学生。以身作则,教会学生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每天运动半小时,让自己活跃起来,对生活充满斗志和希望。
我的五年计划都是从小事做起,没有宏大的目标,我相信只要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水滴石穿,五年后我会看到一个更加成熟优秀的自己!
英语是一门有趣的学科,作为一名教师, 就应该坚实自己的教师基本功, 提升自己的素养, 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来, 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如果我们能注意挖掘潜藏在英语中的宝藏,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就可以战胜学习的厌烦情绪,使英语学习持久下去,并发挥学生潜在的能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积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久而久之,这种兴趣就会变成一种学习上的心理需要——习惯。这样学生的学习就可以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了。为此,我总结出了三点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
一、用积极的态度感染学生
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乐于向上的心态,饱满的热情,友善的态度,宽容的品质。教师每天微笑着自信地走进课堂,热情洋溢地授课,使英语课上得生动幽默,学生的情绪自然而然受到感染,被调动起来。树立信心。
教师要除了认真宣传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外,还要在教学中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改变自己的常规教学模式,经常鼓励学生的新发现或小进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对应于产生兴趣。
三、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无论对优等生还是差等生.教师都要不失时机地给予恰当的关爱和真诚的赞美,例如当着全体学生的面直陈赞美之词:在与学生聊天时,有意无意地谈起他的优点和潜质:在单独与学生淡心时,直接说出对他的良好评价和印象:在作业本上写几句鼓励的话,学生会很开心,从而更加努力。
学校法律纠纷是指学校在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由于教育法的关系失衡而导致的争执。学校法律纠纷的关注点有:学校招生中的法律纠纷;教师聘任中的法律纠纷;教学管理中的法律纠纷;学生教育中的法律纠纷;学生伤害事故中的法律纠纷。我的身边发生的最多的是学生伤害事故中的法律纠纷。例如,上个学期有位学生在学校打篮球不小心摔倒擦伤,回到家后父母看到很生气,认为学校老师应该负责,便气冲冲地跑到学校来。这时,我作为班主任在第一时间见到家长,耐心倾听,与家长交谈,先安稳情绪,再查清楚事发原因,消除误解,并换位思考,让家长了解各自责任,以理服人。之后,这位学生家长了解情况后,主动道歉,事情得到了解决。
但是,如果当事人之间直接协商失败,协商未果可申请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调解,调解失败向法院起诉。意外伤害事件往往是比较孤立的事件,常发生在少数学生身上,但处理时却要应眼于大多数。应从个别的事件中,让学生找到某种必然性以及值得吸取的经验和教训和处理方法。教育的形式可以多样化,譬如组织主题班会,开展主题讨论,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避免出现法律纠纷,防患于未然。如若学生出现意外,学校和教师应及时处理,以学生安全为主,机智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