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课堂效率的三个点
提高课堂效率的三个点、三条线、三个面、三个体!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三个点
①兴奋点。
有人说过:“一个人如果失去了金钱,只是失去一点点;如果失去了毅力,你就失去了很多;如果你失去了兴趣,那么你失去的就是整个未来。”你看那些著名的专家们,他们之所以能够做出一番丰功伟绩,就在于他们在某一领域具有了超强的浓厚兴趣;那些学习优秀的学生也是这样,正是因为他们对学习各科知识有了强烈的兴趣,才会有废寝忘食的学习精神。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兴趣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啊。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做的工作是多方面的。
首先,教师应该具备把枯燥的内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讲给学生的能力。毋庸讳言,现行教材中有的内容并不是学生喜闻乐见的,那么如何让学生去热爱它?学生们一天天在封闭的教室里学习,很辛苦很疲惫,甚至会达到一种忍耐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去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充满激情地去学习与思考?这些都需要我们做教师的付出极大的努力,尽最大努力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始终使学生保持着一种兴奋的状态,才可以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可能。
其次,教师应该具备营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气氛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建立起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时刻注意使学生的人格能得到有效的尊重,使学生的高见能得到及时的鼓励,使学生的思维能得到适时的启发,只有这样才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促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落实到有序的教学过程中。
再次,教师还要具备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能力。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应该看到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伦理关系和情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实践中大家是否体会到,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不仅会使教师精神焕发,而且还会使学生思维活跃,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假如课堂上师生关系紧张,教师没好气,学生怎么会有良好的情绪呢?没有了良好的学习情绪,又何谈教学效率?现在有一部分教师还是在教学中习惯于处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学生看作是被动的、学习的奴隶。这样的课堂一般情况下是见不到好效果的,更无法奢谈教学效率。实践证明,只有实现了师生情感上的共鸣,建立起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的教学才有可能实现高效率。
②知识点。
教学质量的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就是把教材规定的内容有条理地让学生掌握熟练了,学会应用了,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应该知道哪些知识点是必须要让学生熟练掌握的,哪些知识点是应该让学生深刻理解的,还有哪些知识点是应该让学生基本了解的,只有底码清楚,才可以使教学有的放矢,从而实现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大收获的目的。要做到这一点,应该怎样去做呢?
首先要深刻领会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通过对课程标准的分析理解,建立起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确定出每一章节、每一课时的具体知识点。
其次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具体内容。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和理解,准确把握本章节、课时的能力要求、知识要求、应用要求,从而确定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在这些知识点中再分析出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如何去突破它。
再次要分析近年来的中考试卷,从考试命题的角度确定出讲课的知识点。当把知识点确定出来后,还需要认真审视试题答案,分析答题思路,引导学生明确答题时的思考方向,从而提高学生审题能力。
以上的三个方面主要是指在备课过程中准确把握知识点的方法,要想使每一节课都做到知识点明确,并且紧紧围绕知识点设计教学过程,启发学生在攻克一个个知识点的过程中,积累知识,学会学习,持之以恒,学习效率就会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也就有了基本保证。
③激发点。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重要的是要明确“课堂”这个特指的场所,必须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是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时间内。因此在有效的时间内要使学生有最大的收获,教师还要千方百计地去抓住稍纵即逝的有利时机,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有的老师曾经问过
我,学生在课堂上不动脑筋怎么办?我的回答是:“首先你要分析清楚这种现象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然后再对症下药,找到解决的办法。一般的来说,学生不动脑筋的原因往往是由我们教师自己造成的。比如你在设计问题时,会不会说'这个很简单的问题谁来回答?’你说学生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他们就自然会想,这个问题我不能回答,因为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我回答出来了,显不出我的本事,如果回答不出来,教师一定有一句'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回答不出来’在那里等着我,因此还是不回答为妙。还有的教师遇到有两个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就会急切地把现成答案说出来,下次再提出问题的时候,学生一定会想,等着吧,一会答案就会从老师的口中说出来,何必去苦苦思索呢?你想,这种情况持续下去,长此以往学生还会动脑筋吗?”虽然这些回答也许不是教师需要的,但是我觉得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时时会出现,要有效地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就应该寻找到能够使学生持续不断处于思考状态的激发点。
首先,教师要善于抓住能够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的激发点。在一些所谓的示范课、公开课或者优质课评比中,总有部分教师担心课堂中出现意外情况无法完成预定任务,所以就有人事先安排好学生发言该说什么或者怎样去说,并且这些都要做好提前布臵,结果把示范课上成演示课,优质课上成做秀课。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回答的问题都是提前预设的,答案也是事先安排的,怎么会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呢?失去了学习热情,学生的思维又怎么可能深入下去呢?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抓住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卡壳”时机,或者分解问题,或者变换角度,激发学生去深入思考,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深入,这样做的结果势必会使我们的学生养成一种思考问题的习惯,当一种好的习惯养成之后,就会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无穷的动力。这种效果在演示课中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其次,教师还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绪并把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一节课内,如果教师没有饱满的激情,就很难激发出学生的激情,没有激情的课堂学生就会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中,这种状态怎么会有很高的教学效率呢?所以教师以一种充满激情并富有诗意的语言是学生时时被教师感动着,被自己的精彩回答感动着,那么你还用犯愁教学效率吗?
还有,教师应该善于激发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的热情,这就要去研究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性。教学艺术性中首先要提高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鲜明而深刻的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的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也同样体现了语言在课堂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僻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并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更好的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 当然教学艺术性中还包括教学情境设计的艺术性、教学环节设计的艺术性等多方面内容,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
这三个点,相互支撑,相互作用,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了基础。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三条线
①训练为主线。
我们知道,再高明的游泳教练如果不把运动员放到水中去游泳,那么训练就不会见到效果。同样再高明的教师如果只靠自己滔滔不绝地讲课,也不会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树立一种训练意识,要让学生在有效的训练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要提高训练的效果,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班级,学生的基础都会分为好中差三种情况,并且是呈阶梯状分布的。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发出的信息却是水平状态分布的,如果没有了学生的参与,那么教师所发出的信息就不会与学生的思维产生共鸣,这样就会出现过一种结果——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只是昏昏欲睡,这怎么可能实现高效率呢?只有当教师把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的时候,教师再特别关注一下学习有困难的那一部分的时候,学生的思维与教师所发出的信息才有可能产生共鸣,只有这种共鸣不断产生、不断深化的时候,才有可能顺利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
②情感交通线。
这里的“交通”,指的是情感上的“交流、沟通”。其实每位教师都应该清楚,我们的学生一天要在教室里坐上七八个小时,如果是倾听着自己并不愿意听到的枯燥声音,得到的不是热情的鼓励,而是斥责的眼神和语言,这45分钟的时间对他们来说,该是怎样一种难熬的时光?所以在课堂上建立起来与学生密切联系的情感交流与沟通,就是非常必要的。这就需要我们始终保持着一种对学生深沉的爱。这种爱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也应该是明媚阳光底下的一缕和煦春风,更应该是来自天际的柔声呼唤,要唤醒一颗颗沉睡的心灵,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塑造着洋溢着爱心的美好心灵!这都需要教师真情付出,只有真情付出才会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有了情感上的沟通,学生的学习才会变成幸福的事情,才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才会使学生在充分享受成功与愉悦的同时,得到最大程度的收获。
③创新生命线。
依据国家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所提出的目标,未来人才的标准应该是以下几点:要有开拓进取、敢于创新的思想意识;要有经受挫折而不懈追求的心理品质;要有坚持终身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性格特征;要有善于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人际关系;要有面对竞争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的气概;要有善于利用一切资源寻找走向成功的能力。在这些能力中,为什么要把“开拓进取、敢于创新”放在第一位?这就足以看出未来人才拥有创新能力是多么重要了。因为只有创新社会才会进步,只有创新科学技术才得以不断发展,我们做教师的如果连这一点都不能清楚的时刻牢记,那么你的教学很可能就是一种失败的教学,教书育人的任务就不会很好地完成,这是我们必须要明确的。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怎样才可以把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起来呢?
首先是要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体现出创新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我们有的教师离开了教学参考书就上不了课,离开了教材就教不了书,一切只是照搬书本,教师的作用只是一个书本知识的传承者,这样永远也不会把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起来,只有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努力去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环节设计,才会有可能使我们的教学为创新能力的开发而服务。
其次是要在教材的使用上体现出创新性,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扩大知识领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而我们有的教师在教学时,不敢越教材雷池一步,甚至到了教材中的错误也照讲不误的“痴迷”程度,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绝对没有好处的。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就必须要有教材开发能力。
在这次课程改革中,由于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并且确立了国家、地方、校本课程三级管理政策,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要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教师要了解和掌握不同层次的课程知识,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只有对教材烂熟于心的时候,你才有可能具备教材开发能力。教材的开发,是需要教师的知识、能力、水平作基础的,所以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在教学方式的变化上要体现出创新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养成钻研探索精神。就目前来讲,新课程改革的难点之一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我们做教师的要想培养出跨世纪的一代新人,就必须要攻克这一难点,在教学的方法与学生学习的方法上,努力去追求一种可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最大程度发展的全新途径。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三个面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能力其实质就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它包含的是多方面的,比如善于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勤于思考善于发问的能力、寻求最佳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并不是需要教师去刻意追求,而是要把它融入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悟到,从而把教师的教学方法演变成为学生自己的能力。
比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历史课《西汉与匈奴的关系》一章时,并没有按部就班地从教材的开头讲到结尾,而是首先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读一读本节教材内容,看一看谁能够把这些内容用两个字总结出来,如果你能够把本节教学内容用两个字总结出来的时候,说明你就学会了怎样来学习历史课了,并且你还抓住了本节教学的精髓。”教师的这一番既有鼓动性又有方法暗示的导入语,把学生
带入了自主学习的状态。学生们开始了认真地读书、勾画、做标记。过了一会,又对学生开始小声地交换意见,教师看时机已经成熟,然后说:“现在有的同学已经感觉到自己解决问题有些难度,想与其他同学交换看法,那么你们就自愿结组,各抒己见谈论一下好吗?”于是热烈的课堂气氛出现了。经过几分钟的讨论,学生们的意见很快达成了共识,一致认为西汉与匈奴的关系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战”与“和”,教师接着又问:“战,重要的战役有哪几次?是谁与谁战?战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和,是哪一个方面在什么情况下求和?求和的方式和措施又是怎样的?这种'和’在当时具有怎样的意义?”学生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再进一步读书,需要学生们在教材中寻找相关信息,找到相关信息后,还要进行总结归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全面的训练和提高,从而实现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任务。
②面向全体学生。
在深入学校听课的时候,发现有的教师在课堂中对优秀学生表现出的关爱程度远远高于一般学生,其实这是教师教学中的一个误区。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要树立起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意识。如果教师的眼中只有优秀学生而忽略了其他学生的存在,势必会产生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心不在焉的后果,这对提高教学效率实在是一种严重的阻碍。解决的办法首先是在备课过程中就要想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其次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再次就是给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创造同等的机会,让他们都能够享受到成功的体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这才可以保证教学效率的提高。
③面对教学实际。
所谓的教学实际,其实就是指你所任课学校的、班级的具体实际情况。尤其是要注意在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的时候,必须要立足于本班实际,不能照搬照用,否则多好的经验一旦脱离了自己的实际,也不会见到效果的。比如,现在好多学校都在推广洋思中学经验,其中学案的使用就必须要以自己本班学生的实际来进行操作,不能只是学一点形式和皮毛。否则就会出现别人的经验学不到,自己的优势却发挥不出来,其结果必然会影响到教学效率。
4.提高教学效率需要三个体
①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心目中有没有学生,能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是课程改革下的学生观的体现,而且还是上好课的前提。要想实现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教师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笔者曾经听到这样一件事情:有一位教师开始讲课后,在黑板上列出了几道训练题,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后,再进行分析解答。而有一个女学生马上就说出了答案,这时的老师不是去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地提升,而是大声地斥责这位学生:“你的嘴怎么就这么贱?你再说就把你的嘴缝上!”我们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这位学生今后还会喜欢这个老师吗?她还会喜欢这个学科吗?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急于想表现自己的学生,这是好现象,我们要做的工作应该是因势利导,抓住机会教育他们注意自己思维的深刻性,而不是斥责,更不是棒喝!
既然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就必须要为学生成为主体创造条件,就必须要彻底抛弃教师独霸讲台、包办代替式的教学方式,创造一种民主的、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充分表现自己的情况下积极思维努力钻研,从而实现学生全方位的提高。
体现学生为主体,主要是通过学生的活动是否有效,在课堂上应该追求活动形式的灵活性,但更应该注意活动的有效性,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形式的有效性的标志是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做到紧张有序、热烈有度,并且能够在积极有效的活动中开展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我们平时在听课时会发现,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只追求一种表面上的轰轰烈烈,而忽略实际效果,虽然学生有活动,但是缺少系统的有效的思维训练,不仅使活动流于形式,而且还耽误了课堂上宝贵的时间,长此以往势必造成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局面。
是否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以从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是否具有多样性上来考察。不管是哪一个学科,学生的活动都是为了搜集和整理信息服务的,因此广泛搜集有利用价值的信息,并且学会搜集的方法应该成为学生活动的最终目的,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积极活动的过程中,就应该努力扩大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让学生在搜集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训练,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地提高,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②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学生厌学往往是从自己丧失信心开始的,而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往往又是老师一手造成的。比如讽刺挖苦性的语言对损伤学生的自信心就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当学生作业做错的时候,当学生考试不及格的时候,我们的教师往往会说出一些放弃性的语言、指责性的语言、甚至是攻击谩骂性的语言,这些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最大的伤害。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当学生出现不尽如人意的时候需要教师去努力寻找他的闪光点,去鼓励他,激励他。当学生失去自信心的时候,用一片真情去开导他,当他有了一点进步的时候,就热情地去赞扬他,使他看到自己的优势,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决不能使学生每一天都处在被斥责的状态中,决不能使学生感觉到每一天都是在失败中度过的。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充满自信地去迎接学习的挑战。
③体会到研究的魅力。
教师要想实现教学的高效率,就必须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素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在不断地研究中体会到研究的魅力。教师要想快速发展,无数事实证明——以研究者的眼光和心态经常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是不断超越自我的有效途径,是成为一名科研型教师的必经之路。巴尔扎克说过:“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正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教师水平越高,就越解放。教师要彻底解放的唯一途径就是经过不断努力、不断研究探索,使自己成为一名科研型教师。
要成为一名科研型教师首先要找到研究的起点,既可以把自己在审视教学行为中发现的问题,作为研究的对象,也可以把自己的兴趣、困难、疑惑作为激发研究欲望的契机,经过不懈的努力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促使自己在研究中获得发展。
要想使自己的研究尽快地转化为能力,在研究中还要注意广泛地积累和占有资料,把报刊、杂志和别人的经验都看成是自己的宝贵精神财富。并经过观察、思考和不断的总结,努力使其成为指导提高自己的精神食粮。
当然,要想使自己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更需要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因为信心、勇气、追求都是成为研究者的必备条件,要牢记萧伯纳的话:“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只要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自己所制定的目标就总有会实现的那一天。
要想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还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力。现在知识更新的速度在不断加快,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地在推陈出新,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没有坚持终生学习的思想,就不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因此不断地学习就成为当今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勤于学习、学会学习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树立良好的学习意识,就要不断地激发自己的学习内驱力,树立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勤于学习,学会学习,把学习看成是提高自己的有效途径,就要为自己的学习创造条件,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空间,使自己的教学生涯变为学习的过程,这样就会产生巨大的动力,促使自己在学习与研究的过程中不仅有收获,还会有无穷的乐趣。
著名作家林青云曾经说过:“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通过窗子才能看见世界的明亮,使用镜子才能看见自己的污点。其实,窗子或镜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你的心广大,书房就大了,你的心明亮,世界就明亮了。”我们做教师的,就应该树立一种不懈的追求与奋斗精神,去创造教学上的奇迹——使自己每一节课的教学都成为教学效率最高的课!
第二篇:提高课堂效率
提高课堂效率,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1 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如在讲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时,新课内容学习前先让学生对照课件完成表格填空: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异同,先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补充完善表格,最后由小组代表发言,教师适当补充完善,从而真正达到疑问由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参与,最后疑问由学生解答。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初中学生的思维大多处于感性阶段,因此举的例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多制作多媒体课件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兴趣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如学习消费者的知情权时,可以让学生现场模拟购物,既活跃了课堂氛围也掌握了知识,不要一味灌输知识。教给学生好的记忆方法。比如在记忆初一下册20课中学校保护和家庭保护各自的地位时,“学校保护”对应关键词“基地”,“家庭保护”对应关键词是“基础”,把“学”“地”抽出来,形象记忆成“学弟”,“家”“础”抽出来,谐音记忆成“家畜”,这样学生记忆起来幽默风趣关键还很容易记住了知识点
第三篇:提高课堂效率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漳县武阳东街小学英语教研组鲍雨竹
当代社会是一个快节奏、高效率的社会。在当代社会中,追求高质量、高效率是各行各业的共同目标。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其“传道”、“授业”、“解惑”任务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完成学业,发展智力,丰富情感,形成高尚审美情操的主要阵地。早在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指出:“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这种以“少教”达到“多学”的愿望,是历代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这种目标的追求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达成教学目标,又能让学生多学。我发现,保证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前提是教师要有精湛的教学技艺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我认为应从精心备课、有效提问、指导学法、及时反思、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等方面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有效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常言道: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备而来”,方能“胸有成竹”。对于我们教师而言,备好了课,不一定能上好课,但是要想上好课,却必须要备好课。于是,备好课自然而然成了上好课的前提。
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参、教材。因为我自毕业以来一直从事教育培训工作,对新课程标准很生疏,于是,我找来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认真研读它对每一学段教学的要求,明确小学三四年级的教学目标为:“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如图颜色、连线)。能做简单的角色扮演。能唱简单的英语歌曲,说简单的英语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或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得情感和感觉。能书写字母和单词。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然后认真阅读教师用书及教材,了解每个单元的主题以及本单元在全册的位置,明确每组教材的编写目的,同时联系每单元的内容和训练重点。在此基础上再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法学法。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备讲,备导。要想上课的效果好,教师的只言片语就都要精心推敲,所以从课前的导入语,课中的过渡语,到点拨学生回答的导语,再到课后的总结语,我都进行了精心设计,力求为上课的重点服务,力求为引导学生服务。备问,问题的设计也要精心考虑,教师设计的问题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凸显单元训练重点,要少而精,要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备作业,现在的作业要求有拓展有延伸,这样学生才会有所提高。所以,每次备课,我都要广泛查找资料,精心设计练习和作业,做到既减轻学生负担,又达到训练、巩固、提高的目的。
3、备学生。学生是上课的主体,因此要了解学生的朗读水平,理解能力,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才能适时调控,恰当引导。我班的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力较差,主动提问的动力不足,抓重点句子理解的能力差,因此我在这些方面会特意做好引导的准备。
精心的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所以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更认真的备好每一节课,努力地提高课堂质量,让学生们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二、有效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提问是触发学生思维的引言,是激发学生觉悟的契机,是教学检测的手段。提问的质量制约着教学进程能否推进,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要运用好提问,应当注意这样几点:
1、提问要有计划性。一堂课要提问几个问题,对于所提问题的切入角度都要进行精心的构思。先问什么,后问什么,提问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步步深入。只有我自己做到思路明晰,才能对学生思维起着潜在的导向作用。
2、提问要有启发性。提问要促进学生思考,要减少或避免走过场的应答式提问——简单地问“对不对”、“好不好”这种应答式的提问,思维的含量很少,表面热闹,价值不大。
3、提问要难易适度。提问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可过浅,以免走过场;又不可过难,以防学生茫然失措,产生畏难情绪。应把大的、难的问题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小问题,以减小每次提问的难度,减小提问之间的坡度,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
三、指导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障。
“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十分重要的。
1、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一篇精读教材放在眼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从平时的教学中观察,不难发现有些学生的预习积极性不高,效果不佳,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一部分学生在课上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没有深入思考,回答问题不全面、不深刻。分析其原因: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预习自学的方法,学习的自主性、主体性没能充分的发挥。这样一来,学生自身蕴含的丰富的潜在能力没能得到充分发挥,禁锢了学生思维发展和智力开发。因此,指导学生科学地预习,掌握预习方法,迫在眉睫。要具体教学中,我教学生从以下方面进行预习,效果显著。
(1)明确目的。开始时给学生布置预习的范围,帮助学生找到重点、难点,以后逐步给学生布置预习提纲。心理学研究证明:带问题读一遍比不带问题读五遍效果要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就得边读边思考,从书上找答案,这种学习主动积极,效果当然高了。
(2)鼓励质疑问难,学做预习笔记。学生预习时,除了抄写课文的重点词句外,还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把弄不懂的问题记下来,为上课时弄懂这些问题做好思想准备。
(3)教给“圈、点、批、注”的预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站在书上看书”,首先要学会对书圈、点、批、注,把看了书的感想、想到的问题批、注在书上。宋朝学者朱熹读书时喜欢用各种彩色笔做记
号,初读时,把有体会的地方用红笔画出,再读时用青笔画出,以后用黄笔,最后用黑笔,他说这样可以“渐渐向里寻到精英处”。做记号的方法对学生也是非常有用的,因此,我和学生商量几种常用的记号,如直线(—)表示比较重要的内容;曲线(~)表示特别重要的内容;重点号(.)表示关键的词语;问号(?)表示对句子或观点的质疑等等。
2、指导学生听课方法。听好课是学生获得新知识、发展智力的中心环节。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课堂上听懂多少,当堂消化多少。听懂的多,消化的多,课后做起作业来时间用得少,心情也轻松,既可以腾出时间把各门功课学得更深更广,又有利于发展兴趣爱好,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得到全面发展;相反,如果没听好课,课后做作业不但费时间,还会感到学习有压力,时间长了,就会对学习产生厌学怕学情绪,各方面也得不到发展。所以,我经常对学生进行听课方法指导,让学生明确听课目的,听课时要集中注意力,听清知识的来龙去脉,要指导学生学会动脑思考,加以分析、归纳,将知识进行整理以便加强记忆,动手将重点内容做笔记以备复习。
3、指导复习方法。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特点。这就要指导学生及时复习,到后来可间隔一定时间再复习,间隔时间随复习次数的变化越来越长。学习方法一旦被学生掌握,课堂教学效率就必将大大提高。
四、及时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作为思考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冷静的思考和总结,对自己在教学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中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我认为,每堂课后,及时认真的进行课堂反思,总结得失,是一种不断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很好办法。因为根据杜威和黑格尔的观点,反思是行为主体对自身既往行为及其相关观念自觉进行异位思考的认识活动。我们老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反思,主要是指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或失败的因素,提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分析课堂教学中成功的原因,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审视、分析和反省,促使自己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获得不断提高的认识过程。反思应做到:反思所得,发扬长处,发挥优势;反思所失,汲取教训,弥补不足;反思创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我通常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
1、课堂教学目标是否恰当,2、课堂教学导入是否引人入胜,3、课堂教学环节呈现是否多元化,4、教具的应用是否恰到好处,5、课堂教学气氛是否动静适宜。
课堂教学看无定法,实际上是有一定的规则可循,只要深究新课改的理念,不断探索与研究,不断反思与总结,总能寻觅到适合当前教学实际的潜在规律,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四篇:提高课堂效率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什么是课堂效率?
课堂效率,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既定的时间内从事教育教学所取得的效果,是教师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在以前讲到课堂课堂效率是,我们往往只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只重视学生成绩而忽视学生的价值观、人文素养及道德人格的培养。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也应重新审视课堂效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来考查课堂效率。
那么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我们应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呢?
一、不断提升教师个人的素质
教师个人素质如何将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因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准备的怎样,课堂教学中知识点把握是否准确、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驾驭课堂能力的高低都直接影响着课堂效率。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和教学之余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在备课时,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研读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并在教学之余,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二、改进教学方法,创造有效课堂。
提到思想品德课,就会让人联想到枯燥、空洞乏味等词语,许多教师单
一、乏味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更是让许多学生厌烦上思想品德课。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思想品德教师要因时、因地、因条件而异,灵活把握教材,研究学生,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自己的课堂和谐、生动而又有效。
如运用社会热点,创设恰当情境。在学习依法治国的意义时,学生对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这一观点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在这里我用了这样的案例:联合利华的发言人在3月份多次在公开场合发布涨价信息,造成了洗化用品市场的“抢购”现象。让学生分析这一现象所产生的危害:市场秩序混乱,影响了消费者的利益。说明这一事件的处理情况:上海市物价局根据《价格法》,对来联合利华公司处以200万元的罚款。运用这一案例,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热点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法律意识。
在复习中我尝试过这样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复习中实际知识,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所以我模仿知识竞赛的方式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测试:采用了个人抢答,小组固定成员抢答,和答错扣分等形式,较好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学习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时,我要求学生收集生活中环境破坏的事例,让学生认识到当前社会环境问题的紧迫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五篇:提高课堂效率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漳县武阳东街小学 英语教研组 鲍雨竹
当代社会是一个快节奏、高效率的社会。在当代社会中,追求高质量、高效率是各行各业的共同目标。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其“传道”、“授业”、“解惑”任务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完成学业,发展智力,丰富情感,形成高尚审美情操的主要阵地。早在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指出:“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这种以“少教”达到“多学”的愿望,是历代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这种目标的追求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达成教学目标,又能让学生多学。我发现,保证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前提是教师要有精湛的教学技艺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我认为应从精心备课、有效提问、指导学法、及时反思、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等方面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有效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常言道: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备而来”,方能“胸有成竹”。对于我们教师而言,备好了课,不一定能上好课,但是要想上好课,却必须要备好课。于是,备好课自然而然成了上好课的前提。
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参、教材。因为我自毕业以来一直从事教育培训工作,对新课程标准很生疏,于是,我找来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认真研读它对每一学段教学的要求,明确小学三四年级的教学目标为:“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如图颜色、连线)。能做简单的角色扮演。能唱简单的英语歌曲,说简单的英语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或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得情感和感觉。能书写字母和单词。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然后认真阅读教师用书及教材,了解每个单元的主题以及本单元在全册的位置,明确每组教材的编写目的,同时联系每单元的内容和训练重点。在此基础上再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法学法。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备讲,备导。要想上课的效果好,教师的只言片语就都要精心推敲,所以从课前的导入语,课中的过渡语,到点拨学生回答的导语,再到课后的总结语,我都进行了精心设计,力求为上课的重点服务,力求为引导学生服务。备问,问题的设计也要精心考虑,教师设计的问题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凸显单元训练重点,要少而精,要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备作业,现在的作业要求有拓展有延伸,这样学生才会有所提高。所以,每次备课,我都要广泛查找资料,精心设计练习和作业,做到既减轻学生负担,又达到训练、巩固、提高的目的。
3、备学生。学生是上课的主体,因此要了解学生的朗读水平,理解能力,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才能适时调控,恰当引导。我班的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力较差,主动提问的动力不足,抓重点句子理解的能力差,因此我在这些方面会特意做好引导的准备。精心的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所以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更认真的备好每一节课,努力地提高课堂质量,让学生们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二、有效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提问是触发学生思维的引言,是激发学生觉悟的契机,是教学检测的手段。提问的质量制约着教学进程能否推进,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要运用好提问,应当注意这样几点:
1、提问要有计划性。一堂课要提问几个问题,对于所提问题的切入角度都要进行精心的构思。先问什么,后问什么,提问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步步深入。只有我自己做到思路明晰,才能对学生思维起着潜在的导向作用。
2、提问要有启发性。提问要促进学生思考,要减少或避免走过场的应答式提问——简单地问“对不对”、“好不好”这种应答式的提问,思维的含量很少,表面热闹,价值不大。
3、提问要难易适度。提问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可过浅,以免走过场;又不可过难,以防学生茫然失措,产生畏难情绪。应把大的、难的问题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小问题,以减小每次提问的难度,减小提问之间的坡度,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
三、指导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障。
“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十分重要的。
1、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一篇精读教材放在眼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从平时的教学中观察,不难发现有些学生的预习积极性不高,效果不佳,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一部分学生在课上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没有深入思考,回答问题不全面、不深刻。分析其原因: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预习自学的方法,学习的自主性、主体性没能充分的发挥。这样一来,学生自身蕴含的丰富的潜在能力没能得到充分发挥,禁锢了学生思维发展和智力开发。因此,指导学生科学地预习,掌握预习方法,迫在眉睫。要具体教学中,我教学生从以下方面进行预习,效果显著。
(1)明确目的。开始时给学生布置预习的范围,帮助学生找到重点、难点,以后逐步给学生布置预习提纲。心理学研究证明:带问题读一遍比不带问题读五遍效果要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就得边读边思考,从书上找答案,这种学习主动积极,效果当然高了。
(2)鼓励质疑问难,学做预习笔记。学生预习时,除了抄写课文的重点词句外,还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把弄不懂的问题记下来,为上课时弄懂这些问题做好思想准备。
(3)教给“圈、点、批、注”的预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站在书上看书”,首先要学会对书圈、点、批、注,把看了书的感想、想到的问题批、注在书上。宋朝学者朱熹读书时喜欢用各种彩色笔做记号,初读时,把有体会的地方用红笔画出,再读时用青笔画出,以后用黄笔,最后用黑笔,他说这样可以“渐渐向里寻到精英处”。做记号的方法对学生也是非常有用的,因此,我和学生商量几种常用的记号,如直线(—)表示比较重要的内容;曲线(~)表示特别重要的内容;重点号(.)表示关键的词语;问号(?)表示对句子或观点的质疑等等。
2、指导学生听课方法。听好课是学生获得新知识、发展智力的中心环节。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课堂上听懂多少,当堂消化多少。听懂的多,消化的多,课后做起作业来时间用得少,心情也轻松,既可以腾出时间把各门功课学得更深更广,又有利于发展兴趣爱好,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得到全面发展;相反,如果没听好课,课后做作业不但费时间,还会感到学习有压力,时间长了,就会对学习产生厌学怕学情绪,各方面也得不到发展。所以,我经常对学生进行听课方法指导,让学生明确听课目的,听课时要集中注意力,听清知识的来龙去脉,要指导学生学会动脑思考,加以分析、归纳,将知识进行整理以便加强记忆,动手将重点内容做笔记以备复习。
3、指导复习方法。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特点。这就要指导学生及时复习,到后来可间隔一定时间再复习,间隔时间随复习次数的变化越来越长。学习方法一旦被学生掌握,课堂教学效率就必将大大提高。
四、及时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作为思考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冷静的思考和总结,对自己在教学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中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我认为,每堂课后,及时认真的进行课堂反思,总结得失,是一种不断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很好办法。因为根据杜威和黑格尔的观点,反思是行为主体对自身既往行为及其相关观念自觉进行异位思考的认识活动。我们老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反思,主要是指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或失败的因素,提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分析课堂教学中成功的原因,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审视、分析和反省,促使自己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获得不断提高的认识过程。反思应做到:反思所得,发扬长处,发挥优势;反思所失,汲取教训,弥补不足;反思创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我通常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
1、课堂教学目标是否恰当,2、课堂教学导入是否引人入胜,3、课堂教学环节呈现是否多元化,4、教具的应用是否恰到好处,5、课堂教学气氛是否动静适宜。
课堂教学看无定法,实际上是有一定的规则可循,只要深究新课改的理念,不断探索与研究,不断反思与总结,总能寻觅到适合当前教学实际的潜在规律,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