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一江.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时间:2019-05-15 15:03: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易一江.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易一江.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第一篇:易一江.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漳平市永福初级中学易一江

自2003年9月我市实施新课程以来,经过集中培训、课外自学、课堂实践、课后反思和与同行交流,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更新观念,迎接挑战

良好的教师观念始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它包括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和喜爱,对课程改革重要性的认识,清楚教师的责任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教师面对迎面扑来的新课程浪潮,必须充满改革的热情和勇气去迎接挑战。新课程给不同类型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从教辅的包围圈中解脱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分析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真正成为新课程的设计者、实践者和推进者。

在新课程实施的初始阶段,一些教师留恋原有的课程结构和知识体系,习惯于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只注重双基教学,不注重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固守陈规,视教学为结论性知识的传授。这种唯认知教学仅仅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的个性发展被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无从谈起。但也有部分教师完全抛弃原有的课程结构体系,一味追求新颖,从讲到底到问到底,只有形式而没有内容,这些做法都是不正确的。新课程的实施者应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开展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物理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兴趣不是嬉戏和好玩,而是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是对科学知识的好奇,是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去从事学习和思考。以实验为基础是物理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开展实验探究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物理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物理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同时强调“通过以物理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比如进行密度等物理概念的教学时,笔者则采用先实验再进行分析的方法,这样就使得学生必须认真观察实验中的每个现象,然后由学生自由发言他们各自所观察到的现象,最后总结归纳。采用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 1

能使每位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教学不应该奉送真理,而应该教人发现真理。”教师在课堂中要树立服务意识,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让学生动手做、动口说、动脑想,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又比如进行串并联电路的教学时,笔者是先给学生分组,然后给他们每组两个小灯泡、两节干电池、两个灯座、三个开关和若干条导线等器材,要求他们把两个灯泡连接起来并可由开关控制亮暗的各种连接方式,同时画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然后再让学生对各种连接方式进行分析、对比和小结,最后得出串、并联电路的方式和特点。通过实验,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学习的兴趣得到激发。

三、开展交流讨论,努力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1、开展师师交流,实现教师的共同进步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充分说明集体智慧的重要性。萧伯纳说:“你有一条经验,我有一条经验,我们交换一下,每人就各获得两条经验。”课前教师将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法、配套参考书的心得进行交流,在使用教材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每个人就有较多的手段和途径,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教与学。课后先通过个人反思,然后再交流反思,为优化今后的教与学奠定基础。比如通过集体交流,我们发现,人教版物理与沪科版物理的异同点,这样就很好地地领会编者的意图,从而较好实现了“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

2、开展师生交流,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在传统的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成了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从而使“双边活动”变成了“单向传递”;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为简单的“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主性受到限制,导致学生发展的有效性丧失。④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的交往、互动,教师应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从而使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共同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始终应把握“以生为本”的理念,坚持“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坚持“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不学”的教学思路。

3、开展生生交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物理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教

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基于此要求,我不仅仅简单利用教材中的交流与讨论,而且尽可能设计一些具有思考性的问题给学生讨论。比如在进行八年级物理“压强”的教学时,设计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是不是所有压力的作用效果都只跟这两个因素有关呢?(还跟受力物体的承受力或软硬程度有关)若不是,请设计一个实验加以验证。诸如此类的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比比皆是,教师只要略加注意和重视,通过训练,一定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习惯的培养,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第二篇: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我在生物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通过学习,我体会到《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突出了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探究性学习”,同时高度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21世纪,我国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适应了21世纪需要的、充分体现基础教育性质和素质教育精神,从而为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提供了理论保障。

下面我来说说此次我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作为一名生物任课老师,经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很重要。

第一、必须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生物科学素养都是作为一般公民适应社会生活、生产及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科学素养,而不是作为生物科学家所需要的高精深学识。生物科学素养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教学不应再追求生物学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不要再强调生物学科的继承与发展,而应着力于学生作为普通公民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养成。新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高中阶段学生在生物科学知识和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构建了体现“人与生物圈和谐发展”的课程新体系,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体现初中生物科课程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这一点是新课程标准与过去的生物学科教育的明显区别,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因此,生物教师应心领神会,忠实贯彻。避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背离了这一次课改的精神实质。

第二、保证生物实验开足开好

针对目前中学普遍存在生物学实验室简陋和仪器设备处于低水平的现状,提倡实验教学低成本、简单易行为原则。生物科学是实验科学,实验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标准设定的实验项目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开足开好。教师应根据学校的条件与所在地的具体情况,实验设计多样化,尽量就地取材;还可以采用科学实验中常用的模拟方法开设实验以及运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设计虚拟实验等等。生物实验的材料多为生命有机体,教师应特别注意教育学生爱护生物、保护环境、融入生态观念等。开设实验应尽量摒弃传统的模仿式、验证式实验,提倡同一实验的不同设计思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才能真正生物知识的探索过程,从而有利于锻炼思考能力。

第三、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也即变革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另一个是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元认知监控的学习。

自主学习是自己做主、自我决定的学习。具体说来,如果学生在学习的动机上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学习方法上是有计划的或经过练习自动化的学习上是有效定时和长久的,这种学习就是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积极互动关系,即一种“双赢”境界,以最大的限度促进自己和他人学习任务的完成,更重要的是学会合作,发展自己的非认识品质。

探究式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和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另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发人恰当的学习活动。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可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先进的教学理念要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体现出来,而人的学习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接受式学习另一种是探究式学习。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单

一、被动、陈旧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障碍,必须向现代化的方式转变,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文体性的多元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为本次课改的核心任务和显著特征。

当然,在新课程标准学习中的体会还有很多,不便于一一阐述,总之,每个中学教育者都应该认真学习领会其精神,并创造性地贯彻实施在教学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从而为我国成为人才强国做出贡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篇: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实践中的教学反思

初中思品新课程实践中的教学反思

蒋功宇

2012年的金秋,我应学校的安排,参加了初中思品的国培网络学习,认真听取了专家们对初中思品新课标的解读,再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认真审视、剖析我自己的某些教学行为,写一写自己的反思吧。

一、思品的教学目标是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初中思品新教材淡化了很多理论性知识,而侧重了学生的品德教育内容,所以,我在教学中,重点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教育,常常举实例来进行教学,这样,即使在知识的学习方面说教不是很多,但是学生的品行,考试成绩都达到了较理想的效果。

二、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我把趣味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教师置身学生之中,和学生一起交流,一起参与,一起体验。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人格就会在宽松亲切的教学活动中得到健康成长。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调查等多种探究活动,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构建新知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这样不仅能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整合校内外的课程资源,还能赋予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机会。

三、在教学中做到关注时政热点、关注社会生活、关注成长感悟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把基础知识和当前的热点问题、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寻找结合点,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关注生活,把在现实生活中获取的新观念、新理论和所学知识相结合,根据所学的理论分析说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固的掌握;要让他们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

初中思品新课标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现和不断创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教师和教材提供的现成观点与结论。对于我们而言,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通过创新而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过程,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教师能否形成独特教学风格的关键因素;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主发现、探究和不断创新的过程。

第四篇:物理新课程标准体会

《物理新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初三年级:赵彦刚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物理学理论则是人类对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遍规律的认识和概括。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在体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认为物理学科更应该站在国家级课改的前沿去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谈谈我在新课标阅读后的点滴体会,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我对初中物理新课标的认识:

新课标和原课标对比,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在内容上做了简单的调整,对于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更明确,教学者心中有底,对于科学探究的教学更能有的放矢,使教学活动更有价值、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有效用。

当今时代,不再以拥有知识量的多少作为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唯一尺度,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学校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成为素质教育重要的价值取向。我觉得探究教学要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能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开展探究教学模式成为物理教学的必然趋势。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迎接中考,我过于关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的传授,而对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较少,通过此次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更重于知识的传递,因为知识是不断的更新,而一个学生对本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会主动的探索新知,这种良好习惯的养成将会受益一生。能借助于身边的器材自制教具把物理课上得有声有色,何愁学生不喜欢物理,何愁学生的成绩不提高!所以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加学习和创新,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物理的乐趣,真正做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欢乐课堂!

二、我对初中物理改版后新教材的认识:

以新《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新版教材有了一定的调整,由原来的17章变为现在的22章,加大了文字量,增加了可读性,把学生容易掌握的力、声、光放到了初二,比较抽象学生难掌握的电学放到初三去学,这样的调整,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易到难,从感性到理性,这样在学生刚刚接触物理时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对本学科有了浓厚的兴趣,又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后,再来学习相对较难的电学也不再是障碍啦,自会知难而上,迎刃而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教材的课后习题实用性、可行性更强,能全面的体现三维目标,有很好的利用价值。伴随着新课标、新教材的使用,我们的“教学设计”也应该有所调整,教学目标的确定非常关键,这直接关系到教学内容的实施,这需要我们全体教师更好的在实际教学中去探索和实施,不断的反思自己,反思教学。

三.在课改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1、编排上部分内容不是很合理。

如:八年级上册第二章讲质量和密度,本身密度的概念就不好理解,做计算题时还要有那么多的要求:必须写公式,必须带单位,除号得用分式等等,学生感觉很难。况且,密度的单位kg/m3、g/cm3又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复合单位,也造成学生的学习困难;而第三章运动的知识,由于学生在小学数学中接触过此类计算题,所以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把题目做得很好。因此,在教学中,可适当把二者的顺序颠倒一下,先学第三章。

2、学科之间出现“脱节”现象。

相对来说,与物理关系最密切的学科当属数学了,可这两科之间的脱节很严重,有些物理上的出错点就是因为数学知识不配套造成的。如:科学记数法。在密度的计算题中,大多数同学不会科学记数法的计算,对于乘以103、除以103不知道怎么做;再有体积单位的换算,m3、dm3、cm3、mm3之间的换算不会或不准,也是造成物理计算题失分的一大原因。

3、课时安排不太合适 新教材重视探究过程,主张学生自主探究与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如八年级上册第一个探究实验,熔化和凝固,按照教师用书的说法,本节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要求引导学生按照: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数据这几个环节,说出猜想,作出假设,制定好计划,做出实验,收集出数据;第二课时分析、归纳总结出特点、规律。第一课时的任务一般完不成。另外本节探究的实验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4、有些消失了的“重点知识”还得再加上。如测密度的实验,Q吸、Q放的计算公式,考试仍然要考,需加上;有些就不必加了,如:I=Q/t,还有浮力的计算题要求也确实降低了。

总之,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也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只要我们能不断探索“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的思维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们的基础教育事业一定会翻开新的篇章。

第五篇:物理新课程培训体会

物理新课程培训体会

物理组陆丹萍

很荣幸初为人师的我可以有机会参加金华市高一物理新课程物理培训,期间让我学到了很多,通过这短暂的培训给我的高中物理必修1的教学有了方向性的认识,同时更深一层次的了解了新课程的理念。

在这期间听了几位金华市知名教师的报告。他们分章节的细致报告让我学到了很多。义乌中学王树民老师讲的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对于这个章节的教学他给我们提了满多的建议。其一是多跟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相结合,这样学生们听起来,理解起来就会现象,具体生动很多。提到对于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的教学,要特别注意会用二维坐标系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对于矢量的认识,高一的学生也是首次接触,位移—是一矢量的讲解过程中要多给学生以些足够的资料去体会与认识。长跑——计量方式是路程(马拉松也是);跳高,跳远——-计量方式是位移。在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这一节当中要注意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吗?对于第四节的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要让学生充分理解用一平均速度代替某一瞬时速度的物理含义。王老师的物理课堂总会让学生有一种不得不去听他的讲课的独具魅力,这在义中实习期间让我深有体会(我的实习指导老师),他的这次报告课同样的让我感受到了这点,在我接下来的教学备课过程当中带着他的这些建议可以做得更好,同时对于第一物理必修1的第一章有了总括性的认识。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是东阳中学的马沪乡老师做的报告,同样的也给了我们一些关于如何教好这堂课的教学建议。首先,这一章是运动学的核心。他分几个单元给我们讲了,第一个单元主要要弄清楚的是两个关系:一是速度与时间;二是位移与时间。第二单元学习的是一种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一种最简单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对于这个章节中的位移的表示也从先前的S变更为X,这样其实是有助将位移与路程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明确教学要求是,既要学会公式表述,图像表述,同时要知道各自的优点。公式表述更加的准确、详细;图像表述给我们的感觉是一目了然。同时要强调一些特定的规律都是有条件,在运用这些规律之前一定要注意是否满足该规律特有的条件,这个等同于一些重要的理论的推理也是有条件的。同时马老师还特别强调了在教学

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大胆的假设,同时要用物理学的观点消除生活中得来的错误观念。

金华一中的陶汉斌老师讲的是第三章的相互作用。首先讲到的是学习物理的原则是:由生活走向物理,再由物理走向生活。特别是我们第三章讲的是基本相互作用----力(各种力:重力、摩擦力等),跟我们的生活联系的很密切。力的作用随时可见,到处可见,可以从很多的角度对他们进行分析其作用效果。新课标增加的四种相互作用,跟学生们以宏观的认识。对于摩擦力的教学很了很多好的素材,生活中的素材,摩擦力是力学中最复杂的一种力。对于摩擦力这堂课的引入也可以是让学生们很感兴趣的方面入手,比如说两本书把每页都交叉的叠放在一起很难打开就是因为摩擦力的存在。在这一章中的教学中还增加了胡克定律的学习,这点我们要注意。注意初高中力学的异同,初中阶段的二力平衡是在一条直线上的,而高中阶段的是更广的。

第四章的牛顿运动定律是金一中的吕潮阳老师做的报告,他主要强调就是备课过程要花足功夫。对于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揭示的是运动与力的关系。提到的对于牛顿第二定律的得出绝不是当当就靠我们的实验课得出的,牛顿第二定律的得出是经过一系列的不断的实验探究得出来的。这一章的学习过程中要强调单位的重要性,初步学会量纲的分析。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要注意一错误的认识:作用力在先,反作用力在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可以相互抵消的。要初步培养学生解决运动力学问题的程序。

在这次培训过程中四位老师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新课程的理念转变,第一:三维目标的提出,在原来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上也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第二:注重对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第三:重视科学史的教育功能;第四:在课程上实施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同时也就要求我们老师在上课过程在多家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方式的培养。

下载易一江.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易一江.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体会(合集5篇)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体会 符 怀 国 以往的物理学习,和教学成果的好坏,书面考试是唯一的评价标准,结果导致应试教育的产生。新教材更加重视对学生活动、实验操作能力等实......

    新课程下的初中物理教学

    新 课 改 下 的 初 中 物 理 教 学 顾县一中 胡晓云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我们面前展开,这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课程改革,需要一批有改革意识的教师来操作。从理......

    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实施反思与体会

    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实施反思与体会:创新 民主 兴趣 发展 作者:姜杰文章来源:临江市教师进修学校 时间:2007-5-1 17:57:03 阅读次数:252 创新 民主 兴趣 发展 ——初中物理新课......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武学斌 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新课标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改革以书......

    实践中感悟新课程教学1

    在实践中感悟 在感悟中成长 ——教学工作总结 路 绳 彬 2005—2006学年上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下面我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以便更好的开展今后的教学工作。 我本学......

    新课程中物理教学的个人体会

    新的课程标准已出台,在这一新形势下,如何合理使用中学物理新教材,如何遵循《课标》的思想及中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去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物理学人才,就成了摆在我们这些中......

    初中物理教学经验体会漫谈

    初中物理教学经验体会漫谈 物理知识和科学技术、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物理教学要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学生的探究活动由重结果向重......

    初中物理教学的几点体会

    初中物理教学的几点体会 察右中旗第二中学 武文胜 初中物理总复习是物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对整个初中物理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认识过程。总复习所涉及的内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