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时间:2019-05-15 15:42: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第一篇:如何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如何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指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央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还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由于末成年人大部分集中在学校,所以学校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肩负起这义不容辞的责任。就如何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体会。

一、情感与班规相结合,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作为高中生,已经基本形成独立的人格、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班主任首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应从生活上关心学生、学习上鼓励学生,应多给学生讲做人的道理,讲为人处事的原则,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注重多与学生交流沟通,用情感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吸引学生和教育学生,因为良好的师生感情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能滋润学生的心田;能感化学生的心灵;进而把学生对老师的感情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但是如果只有情,班级管理缺乏力度,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放纵与随意。也会造成管理上的困难。所以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引导学生讨论制定班规,首先我组织大家认真讨论,我们班要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班,要达到怎样的目的,奋斗目标是什么,让学生各自发表意见,在大家达成共识的基础上,结合班上实际制定出班规。通过制定班规,提高学生的认识,使他们明确班规是规范他们的行为,使他们顺利成才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所必需的。这样能使班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在实际工作中只有把情感与班规相互结合起来,才能规范学生的言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这样才能达到我们既教书又育人和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的目的。

二、管与放相结合,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实际工作中,班主任要管的方面很多,小到学生的衣食住行穿着打扮,大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前途命运。如果不注意方法,即使满腔热情,早晚跟班,无所不管,也很难达到学生思想道德的养成。相反还极易出现管得过多过死,造成学生依赖性强,创造性、独立性差,缺乏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完善与发展。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其核心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做到“管放结合”。我认为班主任要管的方面主要包括:制定班级思想道德建设和学习的长期目标,把握班级工作的整体思路;培养一支强而得力的学生干部队伍;做好个别学生及全体学生的思想工作,增强班级凝聚力、向心力;协调多方面关系,形成教育合力。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班主任要信任学生大胆放手,充分调动班干部和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参与管理,逐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如每天的思品课时间由值日生总结当天情况,对班上的纪律、清洁卫生、学生思想情况、好人好事、重大事件、寝室情况、学习状态和全体学生的行为习惯等,在全班进行小结。这样使他在管理中学会为人、学会思考、学会自律、学会鉴别好与坏,进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注意放不是不管,在放的同时班主任要多看多想少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宏观调控。这样既有利于班级的建设与发展,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完善、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

三、严与宽相结合,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对学生严格管理和严格要求。但严不是严厉。管理过严,容易造成学生个性压抑、自卑感重、自制力差,甚至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这既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班级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因此,班主任要正确把握严格管理的尺度。严格管理班级,我认为:一是要引导学生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制定合理的班规 “以法治班”。二是要公正公平,不要感情用事。对违纪违规者,要一视同仁。三是要认真对待、正确处理“第一次”之类的事情。四是要持之以恒,避免时紧时松。同时严还必须与宽有效结合起来,灵活处理。班主任要私下做好被处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其正确认识错误并努力改正。对学生违纪处罚的方式要多样化:如唱一支歌,做一件好事,写一份关于错误的说明等等。这样把处罚变为生动的自我教育。工作实践中,只有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四、堵与导相结合,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一些班主任采取堵的方式,减少学生犯错误的可能性,这可以理解,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也是必要的,但只靠堵是不行的。过多地堵,容易使学生成为对立面,增加教育阻力;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增强学生的抵抗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如果以不出乱子、不出事为目标,采用“盯、吓、压、罚”等方式管理班级,学生将口服心不服,治标不治本。因此堵必须与导相结合,通过引导,要让学生增强明辨是非与自我教育的能力。做好导的工作,需要做到“多民主,少强制;多激励,少批评;多引导,少说教;多用情,少用气”。如定期民主评议班干部和班主任、定期自我反思等,这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自已去管理去解决有关事情。从而使他们自已在实践中去体会去锻炼。

学期开始,要求每个学生专门用一个本子,一是制定总奋斗目标。通过目标的制定激发他们的成才动力。二是定期评审自已,写出自已在学会为人、学会求知、关心集体、热爱劳动方面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这一活动收效很好,达到了他们自我解剖自已、审视自已的目的,一个人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是不易的,甚至是很痛苦的,但锻炼了一个人的意志力和承受力,使自己不断完善。三是定期评议班干部和班主任。为了使班级管理规范化,形成一个良好的集体,他们有权力和义务对班干部和班主任的工作进行评议,让他们有说实话的机会,把心中想说的话写出来。四是将学生的各种违纪记录和请假条,由学生自已签名后贴在本子的后面。这样做既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又可以改进我们的工作,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班务工作中,堵与导其实都是一种手段,只是两种不同的方式。我们要以导为主,辅之以堵,追求最佳的教育效果,来实现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总之,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建设,应引起学校、家长和全社会的关注与重视,使学生心理上有较完善的发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人效的人,耐挫的人,与人为善和充满自信的人,让他们积极向上,有能力,有信心迎接人生的挑战。“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培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篇: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经验总结2

润 物 细 无 声

——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经验总结

摘要:本文通过对农村中学生的问卷调查、座谈及本课题组调查研究,认为当前广大农村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的主流发展呈积极、健康、向上发展趋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学生发展的问题。本文认为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逐步形成初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时期,具有多变性和不稳定性,是一个人成长中的最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社会情况发生的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刻不容缓。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经验总结

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问题。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促进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议问题,2004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重庆市委、铜梁县委也拟定了贯彻落实中央意见的具体实施意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来抓,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认识,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这表明党中央和各级党委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视和关怀,也为我们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逐步形成初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时期,具有多变性和不稳定性,是一个人成长中的最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社会情况发生的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当前新形势

下对中学生思想教育问题进行调查与思考有着很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通过对我校的100名学生的随机调查,主要调查方法是问卷调查、个别调查与座谈,获取以下结论。

一、调查结果分析

1、主观上认同和维护社会公德,但主动性不够强,并且在基本公德素养上存在着随年龄增加而逐渐淡薄的倾向。《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当前社会提倡的最基本的公共生活准则,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同。有60.3%的学生表示能够遵守,37%的学生表示基本能做到,说明广大中学生有一定的社会公德意识。在关于“在公交车上是否给老弱病残乘客让座”及“是否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方面,83.7%的学生表示会主动让座,但随着年龄的增大,这一比例呈递减趋势。“在公共地方看到有人破坏公共设施时,你会怎样做”,有近85%的学生认为“在公共地方看到有人破坏公共设施时,上前劝不听就算了”。应当肯定的是农村中学生在自觉履行公共道德方面还是好的,只是在卫生习惯上有些欠缺,同时在实际行为与道德观念上也略有偏差。另外,农村中学生的家庭参与意识较强,有80%的学生对家庭中的事能主动参与并发表意见,有55.3%的孩子希望与父母的关系是平等的,愿意以朋友的身份与父母沟通。有56%的中学生愿意帮助父母做家务,特别是农村农忙季节,但家长不让做,有35%的中学生想参与家庭中的事并发表意见,但父母反对,特别对女孩子的意见反对更多。这说明许多父母受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较大,习惯用专制的教育方式,不能接受孩子与自己“平起平坐”,尤其是隔代教育中的祖父母辈,封建思想更严重。或者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认为孩子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而不愿意让孩子参与家庭相关事务。

这样便影响了中学生家庭美德的行为实践,长此以往,必将削弱中学生家庭美德的养成。

2、理想多样化,“利己”“功利”思想比较突出。在回答“人生的理想是什么”问题时,18%的学生认为个人理想在于追求个人的名誉和地位,22%的学生认为在于获得更多的财富,追求个人最大的满足,有45%的学生认为个人理想在于满足自己欲望的前提下为社会和他人服务。在“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你最容易接受的观点是什么?”有近10%的学生赞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观念,43%的学生赞同“公私兼顾,先公后私”观念。25%的学生赞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观念,有近10%的学生表示要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在回答“人生最大的幸福是什么”问题时,36%的学生认为在于做自己想做的事实现自己的理想,25%的学生认为在于为社会多作贡献(比例相对较低),17%的学生认为在于有一个温馨的家庭,25%的学生认为在于身体健康,10%的学生认为在于富有。调查显示:一是当代中学生的理想、人生价值观已呈现多样化趋势,务实及功利化倾向开始在他们身上显现。他们年纪虽轻,但在其心中“利己”已摆到同“利公”同样重要的认识位置上。在与学生交谈时,有学生还谈到“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能穿名牌服饰等等;二是当代农村中学生在价值观的选择上,立足自我突出,兼顾他人和社会,行为方式更多受到现实利益的驱使,他们在假期中到父母打工的城市,体会到了城乡差距悬殊太大的现实和残酷,片面地认为金钱和财富才是人生最大的追求和人生的目标,于是把个人利益摆在最主要的位置,目的是想与城市同龄人一样过上富裕的生活,在经济上平等才能真正实现政治意义上的平等。

3、接受公平竞争,注意团结合作。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农村中学生更加体会到团队精神对事业成功的积极作用。80%的农村中学生愿意接受公平竞争,不赞成“竞争可以不择手段”;有95.6%的农村中学生对“冒名顶替现象要如实反映”表示赞成。但也有3%的同学认为能有机会和能力顶替也不错,但不切实际,提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们希望与城市同龄人在平等的基础上竞争,但现实是他们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多少农村中学生,从小因家庭经济条件等多种原因,不可能如城市同龄人一样在假期中接受各种各样的培训,城市孩子一到假期,家长便送他们到各种培训班进行培训,而农村孩子则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和条件,不少农村中学生比较自闭,艺术特长对农村学生而言是个奢侈品,对团队的活动没有信心,他们担心出丑,被人取笑,因而对各种艺术活动的参加表现不甚积极。

4、社会评价和交往方面表现出农村中学生质朴的人际交往观。对自己出生在农村、生活在农村,农村中学生态度是坦然的。如“你对自己是一个农村学生感到自卑吗”,有90%的学生选择了否定答案;“你对自己农村生活状况满意吗”,有70%的同学回答“基本满意”。对自己的诚信度回答,有近75%的学生回答“非常好”或“比较好”,只有25%对自己的评价较差。认为现在社会上人与人的关系主要是“真诚协作关系”的占56%,认为“竞争对手关系”的有42%;“同学向你请教时,你会怎样做”这一问题中选择“详细讲解”的占46%,“简单说明”的占48%,有6%的学生不愿解答,叫同学去问老师或其他同学。这些数据反映出农村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单纯、热心和真诚。

5、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多数农村学生的家长在外打工,受

社会的影响,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地位较低下,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他们眼中看到的是金钱决定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人的尊严,部分家长由此也产眼里只有金钱,忽视了对子女的良好品德教育,有的家长更是直接给子女传授金钱在上的人生价值观;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农村进城务工的农民思想的改变,农村家庭的离婚率也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农村中学生里单亲家庭也越来越多,还有的农村中学生因父母离婚后都再婚后又生子女,对原来的子女更是疏于教育和管理,这种学生便成了祖辈们管教的对像,确切的说,这种学生的家庭教育几乎是空白,家庭教育远远跟不上;农村学校的学生,虽然不如城市学生的信息来源广泛,但在教育均衡发展的大前提下,远程教育在农村学校的利用,和数字校园的建设,许多农村学生也接触到网络,在学校时,有教师的管理和约束能做到文明或者健康上网,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互联网的普及,网吧、小碟屋等各类文化娱乐场所的快速发展,一些含有色情、暴力、赌博、愚昧、迷信的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乘隙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腐蚀部分未成年人的心灵;农村学生周末一回家,祖辈对网络的不知,导致农村中学生私自到网吧上网,或者用手机上网,一些腐朽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也就对部分农村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全员、全程、全面关心和支持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风气尚未形成;在这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和错位,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隐患和主要原因。

二、影响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原因

1、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

剩余劳动力增多,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的人越来越多,城乡差距没有根本性的缩小,使得中国经济发展趋向多元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更加凸显,这种思想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及其子女的影响相当大,精神文明建设让位于物质文明建设的思想在社会上有着一定的市场,特别是城乡物质生活水平的特大差距,曾报到,一个贫困山区的穷学生与城市学生在假期中互换体验生活,假期完了,农村这个穷学生不愿再回原来的家了,送回去后又从穷的山区逃出来了吗?这些都助长了农村中学生的享乐主义、自私自利、极端个人主义消极思想的滋生。

2、社会影晌

从社会环境来看,尽管农村相对城市而言有点封闭,但各种不良风气无孔不入,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等等,给中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一些影视作品、报刊中色情、打斗、凶杀与暴力场面充斥,使一些学生盲目模仿,危害极大。

3、学校影响

在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中学生越来越重视特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但同时,农村中学德育教育存在着力不从心的难题。隔代教育较普遍,家庭教育不力,社会教育不到位,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较大,学校的正面教育很难抵挡社会上一些负面影响,从而使学生对学校的正面教育产生逆反心理,甚至认为教师讲的是书上的大道理,在社会上根本行不通。此外,“应试教育”也导致学校一定程度上重智育而轻德育。在农村,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以及老师都把读好书考上重点高中和重点大学,看成是将来有出息的唯一出路,中、小学生甚至幼儿到城镇择校者不断增加,家长进城买房热、高消费,加重了农民的经济和精神负担。从而使教育的内容片面化,部分家长、学校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4、家庭影响

当前农村中学生中半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沉湎于生活享受,父母外出打工,对子女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不得力,祖辈的教育方法和方式及思想存旧。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在他们眼中,往往分数代表着一切,有的在外打工的父母,在与教师联系时首先问的不是表现而是成绩,在他们眼中只要成绩好了就行了,同时他们也觉得亏欠子女的,就尽量在物质上给子女以补偿,造成子女大把花钱也认为父母欠他们的,理所当然。调查显示70%的农村家长身体力行不够,个别家长自身素质不高,法律意识不强,道德水平低下,对子女的负面影响较大。

5、留守儿童增多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同时,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成为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留守儿童越来越多,据统计,中国有2亿左右的农民工,每年递增人数10%,留守儿童已达5800万之多。在全社会关注教育的今天,留守儿童成了家庭教育和义务教育的盲区。我校1200余学生,其中留守就占540人,并且还有增长趋势。入学率底,学习成绩差,人格发展不健全, 7

思想品德问题较多,是这些儿童的突出表现。他们之中,有个别人还沾染了不良习气。生活中留守儿童的60%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学校也因此成了教育这些孩子的主阵地。

三、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强化“三个到位”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并非新话题,问题在于如何适应新形势,扎实有效地做好这方面工作。笔者建议,针对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的因素,健全“三个机制”,强化“三个到位”。

1、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把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校长责任落实到位。校长是一校之魂,德育是管理之要,育人之首。首位必须有位。能否放在首位,关键在于校长。因此,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把德育作为学校的第一目标、校长的第一职责、考核的第一要点,要像督查考核教学“五认真”环节那样,力求深、细、实,以至更严格,并加大德育在综合考核评价中的权重,强化“不抓德育是失职,抓不好是不称职”的评价观点,促使校长将合格率百分之百的德育目标当作学校首要任务,真正摆上首要位置,切实抓上手,抓到位,抓出成效来。针对农村中小学校长中勤于抓教学多、善于抓德育少的实际,还要通过定期培训、研讨交流等专题活动,不断提高校长的德育理论水平和实际能力。

2、健全学校考核机制,把班级管理、德育创新的基础工作推进到位。班级是学校的重要基础,是德育的主要载体。学校对各年级、各班级的德育工作要细化目标,明确要求,严格考核,坚持把德育列为班级管理的首要内容,作为考核评判班主任工作优劣的主要依据,并强化督查指导,促进他们研究和创新德育工作,改进和优化班级管理。重在强化过程性督导和考核:一是

期初要督促和指导各班级研究制订贴近实际、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计划,并督促实施,跟踪考核,以克服德育工作无计划或有计划不实用的形式主义做法。二是平时要督促和指导各班级开好主题班会或晨、夕会,进行针对性、系列化教育,做到一次围绕一个主题,选择一个角度,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一次自我教育,查纠一种不良表现。三是学期末和学年末,还要督促和指导各班级进行德育工作专题总结。同时学校组织专项考评,对文明班级和德育工作先进个人表彰奖励,并帮助其总结经验;对德育不重视、工作不到位的,则视为不称职,实施诫勉谈话,促其努力改进。

3、健全联合协作机制,把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三位一体工作实施到位。建议基层政府将此工作纳入三个文明建设之中,做到一起规划、部署、检查、考核。要健全社区教育机构,充实社区教育人员,并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学校与乡镇妇联、关工委、家长委员会联手办好家长学校,并与家长代表、社区教育机构和相关部门加强联系、沟通。可由乡镇妇联、关工委牵头,定期组织相关人员专题研究青少年教育工作,从而充分发挥各自职能,真正做到齐抓共管,形成三位一体、多方配合、共同协作的教育工作网络,让中小学生在校内校外都有人关心,有人监护,有人管教。这样,青少年才会全面进步、健康成长。

四、将关心爱护留守儿童纳入学校教育的重点。

1、开展相关法制安全讲座,减少儿童安全隐患

留守儿童是一个弱势群体,年龄普遍较小,好奇心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自制力较弱,对危险缺少预见性,易受到广播电视及犯罪团伙的影响而产生一些不良行为。长期以来,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能面面

俱到,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导致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事故频频发生。学校开展一定层面的法制教育,可使儿童知道自己享有哪些合法权益,自己的那些行为是法律所禁止的,从而大大减少各种违法犯罪事故的发生。

2、开设适当的心理教育课程

据公安部的一项统计显示,我国30.3%的留守儿童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问题,儿童专家提醒: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引导和帮助,这些孩子的性格发展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对其人格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通常是半个月或一个月给家中打一次电话,有的外出父母甚至一年回家一次,造成了家庭教育的中断,致使这部分孩子性格多内向、孤僻、多疑、自卑、不合群、,不善与人交流,人际关系薄弱;或自私、任性、冷漠、脾气暴躁,冲动,叛逆、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懒惰等。适时对这类儿童进行心理辅导,使之充满自信,学会理解,关心别人,与周围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相适应,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校可充分利用阅览室,图书室,兴趣小组等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设置亲情话吧,亲情视频聊天室,让他们随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进行心理矫正,给与这些孩子特殊的关照,消除因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引导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这些儿童健康和谐地发展。

3、教师由单纯的施教者转变为“临时父母”

留守儿童常年缺乏父母关爱,在情感发展上缺少了支持,常表现为内向不合群,孤僻自卑,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教师要及时进行较色转换,不能只关心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是由单纯学习上的指导者转换为关注和疏导他们学习、生活、情感、心里等问题的临时父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时时留心这些孩子思想的变化,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给与相应的关注,经常与其交流,给他们以精神上和知识上的解答。

总之,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更是利国利民的大事。社会、学校、家庭更应同心同德,齐抓共管,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探索,大胆创新,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第三篇: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方案

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方案

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及教育部《实施意见》,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我校实际,针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特点,遵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发展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目标任务

我校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从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学生全面发展。

具体任务是:对学生重点进行养成教育、爱心教育、自律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心理品德教育、诚信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和规范学生文明语言、行为。对职高学生还要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纪律和创业教育。

三、实施内容

各部门、各年级组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认真组织教职工领会《实施意见》精神,充分认识到在新形势下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性,针对德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大讨论,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教育理念,增强广大教职工做好德育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真正把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长期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到工作的各个方面。

(二)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充分发挥学校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组织教职工深入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认真分析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各种因素,探索和建立学生德育教育的长效机制,切实纠正重智育轻德育或德智分离的倾向。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教育的全过程,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体现和渗透在课堂和教学之中,把传授知识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相结合,既坚持正面引导,又加强日常管理。结合新生入学、学生返校,集中对学生进行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专题教育,培养学生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能力。

(三)要继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切实提高教师教书育人水平。

1.全体教职工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切实担负起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责任,彻底改变那种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

2.继续加强教职工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引导教职工热爱学生,言传

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3.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师德建设内容将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必修课程。

4.以每年暑假开展的师德师风学习教育为契机,切实提高教职工职业道德素养。

5.继续加强和完善班主任制度,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有奉献精神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评优树模重点倾向班主任。

6.努力建设以教师为主体,班主任、年级组长、部门领导为骨干,校长负总责的德育工作队伍。

7.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服务工作继续明确育人职责,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8.继续完善评优表彰机制,学校对在德育工作中成绩突出的班主任、教师和管理人员及时进行表彰。

(四)继续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时政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专题教育。

(五)学校团支部继续加强组织建设团小组和少先队工作,要充分发挥团员、少先队员在学校建设中的作用。加强少先辅导员队伍建设,把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纳入师资培训体系。

(六)继续开展各类争先创优活动。每学期及时开展“三好学生”、“进步学生”、“优秀班干部”、“先进班集体”评选和表彰工作。利用黑板报、班会、团支部和其他方式向学生宣传介绍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道德楷模和先进典型,激励学生崇尚先进、学习先进,努力争当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七)继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坚持不懈抓好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工作。墙报、板报要经常更换内容,且内容新颖。充分利用课外活动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德育处积极协助团、队搞好重大节日的庆典活动,将思想道德教育融汇于其中,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熏陶、教育。

(八)继续加强校园网络建设,通过网络向学生广泛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学校的各种制度、学校的好人好事,发挥校园网的育人功效。定期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和反映祖国伟大成就的影视片。大力协助上级部门加强“网吧”专项整治工作,实施网络文明工程。

(九)深入持久地开展“三讲两实践”系列教育活动,结合每年九月份的“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集中对学生宣传和教育。认真落实升降国旗制度。每学期至少组织学生观看一次电影并开展影评活动,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并写出活动感受。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情感得到升华。

(十)继续重视、关心单亲家庭、困难家庭和流动人口家庭子女的教育。学校结合社会力量与社会资源,继续开展爱心捐款帮困工作。对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子女,在接受义务教育期间,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

(十一)继续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建设,建立家长委员会制度,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继续加强家访制度、学校联系制度,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沟通与协调。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办好家长学校,帮助、引导家长重视对子女的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培养,使家长充分认识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促使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切实担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

四、组织领导

学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德育副校长担任,成员由办公室、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团支部、年级组长组成。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和指导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落实工作责任。

第四篇:思想道德建设

浅谈思想道德建设

一、概念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存在等客观现实的支配,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存在,是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但是,承认存在着不同的甚至根本对立的意识形态,与强调反对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因而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意识形态问题的基本依据

二、基本内容

思想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思想道德没有强制性,它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道德是在人类社会的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产生,受人们的经济关系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道德具有历史性。和原始社会所有制相适应的是原始社会的共同道德,它以氏族成员之间平等互助的关系和对民族的整体责任感为其行为的规范。在阶级社会里,道德具有阶级性,统一的共同道德分裂为阶级的道德。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相适应,剥削阶级的道德成为各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其共同的道德信条是:“剥削有理”、“压迫有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与之相对立的是各社会的劳动者阶级的道德,它们提倡勤劳、勇敢、团结互助、反对剥削和压迫。以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为行为准则的资产阶级道德是剥削阶级道德的典型和最后一个历史类型。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无产阶级道德即共产主义道德是劳动者道德的最高类型,它根源于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经济条件,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总体看,道德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永恒的道德、超阶级的道德是没有的。但是,为了保证人们之间的正常交往,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需要有一些大家都能接受并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如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儿童,尊敬长辈,讲究卫生,反对流氓、盗窃行为等。尽管这些道德准则并非道德中最本质的方面,而且在阶级社会中也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但毕竟起着约束不同阶级人们行为的作用。

思想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一般说,剥削阶级的道德观念为以后的剥削阶级所继承,而劳动人民的高尚品德则在劳动人民中世代相传。历史上先进阶级(包括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剥削阶级)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内容,也可为后来的劳动人民所批判改造而加以吸收,并赋予新的阶级内容。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道德,对经济基础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1)统治阶级通过本阶级的道德理论和道德规范为其经济利益和政治统治作论证,批判不利于自己统治的言论和行为;被统治阶级则运用道德手段,呼吁为推翻与本阶级利益根本对立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统治而斗争。道德成为阶级斗争的一种工具。

|(2)对大量不触犯法律的人们的态度和言行作出评价,从而在更大的范围内调整本阶级内部人们的相互关系,消除本阶级内部的矛盾,并对敌对阶级施加影响。道德对社会的发展,或起促进作用,或起阻碍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是否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取决于它所反映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阶级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个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党员领导干部要做表率。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既要强调内因的根本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强调外因的促进作用,建立健全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长效机制。

道德观是对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基本判断和总体看法,它在整个社会生活之中,不仅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突出了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核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立场、观点,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容体系。它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人生、人际等多方面的道德准则,既包含传统美德、革命道德的内容,又弘扬时代精神,体现了时代特色,抓住了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集中表达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心愿,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所有社会人群,是当前开展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最全面最准确的概括。

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突出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途径方式。“八荣八耻”通过采取肯定与否定、褒扬与贬抑对比的形式阐述了八对矛盾关系,指明了自律与他律这一道德建设的实践路径。道德不仅作为社会道德本质上是自律与他律相统一的,而且,作为个体道德,它也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要逐步完善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道德建设机制,通过正反两方面典型的教育感化,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更有效地引导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推动全社会、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导向。人既是个体的存在物又是社会的存在物,既是道德建设主体又是道德建设客体。“八荣八耻”以规范为基本形式,以价值为实践指向,从人本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做人的起码原则、基本底线,内容一目了然、实实在在,容易为人所理解和接受,并化为自觉行动,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人的社会存在及其个人需要的内在统一,提供了科学的价值目标和正确的行为方针,开拓了全新的实现人类道德完善化的宽广道路。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是中国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它

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对于推动事业的发展,坚定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的理想信念有着深远的影响和突出的贡献。那麽“八荣八耻”突出贡献在哪里呢?首先“八荣八耻”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阐述与最新发展,它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时代特征,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体系道德观的最新阐述。其次,“八荣八耻”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系统总结与自然升华,它具有深邃的历史底蕴,根植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精神。

三、根本目的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道德品质和形成理想人格,关键是要通过道德教育而培育自觉的道德锻炼和道德修养,把道德规范转化为道德行为。强调了道德实践的重要,分析了道德规范转化为道德品质的途径,突出了道德自觉、道德养成、道德实践在道德品质形成中的特殊作用,劝导和感召大学生身体力行国家对公民的各种道德要求,把道德教育落实到青年的道德行为和习惯养成上。

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方面,强调了人的社会价值取向,把树立为人民服务思想、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等内容为重点,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有针对性地把当前时代需要的道德要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青年学生的道德修养同国家、社会、集体和民族的兴衰联系起来,强调做坚定的爱国者和坚持主义的理想,突出了道德修养的主旋律,更好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青年学生的要求。

思想道德建设必须用共同理想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有社会性和阶级性,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们具有不同的理想。现阶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中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体地说,到本世纪末,要使中国的经济达到小康水平;到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无产阶级的最高理想,就是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个最高理想,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实现共同理想是完成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共产党人为建设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就是为最高理想而奋斗,同时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终身奋斗的最高理想,从根本上代表了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美好愿望,因此,从社会的发展看,最高理想又决定和制约着共同理想。区分理想教育的层次性,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既可以防止脱离实际的共产主义宣传和提前实行共产主义政策的“左”的倾向,又可以防止把共产主义看成遥遥无期的空中楼阁的右的倾向。

中国是一个11亿多人口的多民族国家,要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凝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就需要一个共同点,这个共同理想正集中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广大劳动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

和精神上团结一致,克服各种困难,争取胜利的精神支柱。有了它,就可以使共产党员和非共产党员、马克思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者、无神论者和宗教信仰者、国内同胞和国外侨胞都紧密地团结起来,积极行动起来,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为了实现共同理想,就要对一切有利于建设四化、振兴国家、统一祖国、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的积极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积极思想和精神,都加以尊重、保护和发扬;就要紧密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生动的理想教育,把理想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坚定信念;还要把实现共同理想同搞好本职工作、人生追求结合起来,化理想为行动,积极投入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去。

四、必要性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关心未成年人就是关心我们的明天。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需要战略眼光和长期努力,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联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际,当前应在三个环节上下功夫。

1、落实责任,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上重要位置。从宏观上看,现在的未成年人将来都是祖国的建设者,他们的素质如何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特别是在当代社会,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发展、要振兴,必须依靠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正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基础工程。

2、把握规律,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特点。对于思想道德建设也不能狭隘地理解,仅把它局限于文明礼貌、讲究卫生等具体品质的培养,而应当注重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意义重大,需要我们去认真探索和把握它的规律与特点。

3、注重实效,不断创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家庭、学校、社会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三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第五篇:思想道德建设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筑起民族的脊梁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作为一个礼仪之邦,道德的血液在我们这个泱泱大国的血脉里流淌了五千年。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取得历史性进步的今天,我们却遇到了“道德的困扰”,道德问题又一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在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过程中,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在社会上确实产生了一些道德问题:某些人在追求实现个人目标的过程中,以物质作为衡量自身的标准,忽视乃至排斥他人,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这种现象的发生其根源在于道德体系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失衡,导致社会价值观的扭曲。

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告诉我们,社会道德进步从来不是平坦的、直线的;当今社会正经历着道德的进步,也承受着道德的阵痛;因此,我们要以理性、平和的心态全面客观的认识社会道德的“全貌”,增强道德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推进社会风气的改善。具体而言,可以从一下几方面加以改善:

一是加强政府机关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干部作为社会公众人物知名度高、影响力大,因此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准应该成为社会道德的标杆,以点带面,以自身的模范言行发挥积极引领作用。因此,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实干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实事求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理论联系实际,踏踏实实为人民服务,接受群众和历史的考验。

二是完善法律法规,治理突出问题。当前道德领域问题很多,不可能短时期一并解决,应该从最突出、影响最恶劣、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起,集中力量,抓出成效;但是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许多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完善法律制度,加强法制监管,从而增加犯罪成本,遏制败德现象的发生。

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善用榜样的力量。“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自2002年10月开始,中央电视台每年推出“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并在社会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从“中国水稻之父”袁隆平,到“最美妈妈”吴菊萍,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像一颗颗火种,向人们诠释着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一种传承了五千年的美德,在迷茫中点亮了道路,引导人们不断前行。

四是从“小我”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道德建设不应是空洞的说教,而重在实践的养成,应紧密联系人们的生产生活实际,把道德建设融入日常工作学习中,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要求,然后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带动周围的人,让他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奉献的过程中,领悟崇高、感受光荣,提升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道德的培育是一个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过程,不是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既是一个现实课题,也是一项长远的历史任务,应该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道德建设的自身规律,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积小德为大德,积小善为大善”,不断提高全社会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

下载如何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思想道德建设

    保持党的纯洁性深入基层大调研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调研报告(王金龙)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规范德育管理,提高德育工作质量,进......

    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论文 如何坚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学院:机械 学号:12011106 姓名:付少旺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 工程)【摘 要】信息时代,随着互联......

    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

    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报告 080101009张双玉 现在的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具有叛逆心理,容易受外界影响,且现在是信息社会,网络发达,信息渠道众多,很多不良的信息也更容易进入青......

    中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报告

    中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报告纳雍二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中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课题组执笔人:陈志一、调查背景未来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育......

    坚守思想政治课主阵地 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坚守思想政治课主阵地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榆中县第九中学-----李锦江 社会在不断发展,历史在永远前行,青少年永远是人类社会中最活跃的一个群体。如何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

    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罗田县三里畈高中 余锋 论文摘要 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发展状况不仅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着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农村中学生中的很......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推进中学生团校发展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推进中学生团校发展 奇台二中 丁信贤 中学共青团组织,作为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他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共产主义接班人的......

    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前郭县文化新闻出版和体育局关于全县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及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情况调查报告青少年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为青少年的健康茁壮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社会、学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