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问题学生”家庭教育个案研究与应对策略
“问题学生”家庭教育个案研究与应对策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的进一步深化,在广大农村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由于他们长期远离父母,因此不同程度地出现情绪、交往和人格上的偏常现象,成为“问题学生”。
所谓“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环境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偏常现象的学生。“问题学生”的问题首要表现在品德方面,主要表现在学习、行为、心理方面。在农村中小学,留守学生则是这些问题学生的主体。
一、“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模式分析
“问题学生”大多来源于“留守儿童”。他们因父母双方不在身边,学习、生活主要他人监护。他人监护是这些留守儿童成为“问题学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归类,其管教模式可分为三类:一是交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监护,称作隔代管理教育;二是交亲朋好友监护,,称作上代管理教育;第三类是兄弟姐妹互相照顾,称作自我管理约束。
(1)隔代管理教育:老人们养了儿女辈,又要伺候孙子辈。如果孙子辈稍有闪失,他们无法向自己的儿女辈交代,所以处处让着孙子孙女,尽量在物质上、生活上全方位满足孙子孙女,而老人们绝大多数又是文盲,根本无法在精神上、道德上、学业上进行引导和管束。于是,孩子们在这种无原则的纵容和过分的溺爱中形成了放任、自私的性格,,形成了享乐主义价值观和功利主义价值观。
(2)上代管理教育:在他们心里,留守儿童毕竟不是自己亲生的,对其总不是那么体贴入微,只认为给他们吃饱不饿着就行,根本不会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更谈不上关心其学业。人本质的特性是社会性,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期,更需要情感的沟通。长期的感情空白,使他们形成亲情缺乏、内心自闭的性格。
(3)自我管理约束:这一类较前两类要好。他们长期以来生活上与兄弟姐妹相依为命、互相照顾,但钱物绝对掌握在哥哥或者姐姐手中。在生活上他们有主动权,但他们对生活的整体观念缺失——喜欢吃零食,正餐无规律,对自己生命健康成长的呵护不力,造成营养不良;他们喜欢独立自主,总认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是正确的,但缺乏社会经验,见识不广,很难与周围人相处,从而造成“唯我独尊”的性格。
二、“问题学生”的问题特点与个案表象
留守儿童由于在上述三类人的监护下,缺乏家庭亲情,父母沟通,因此逐渐演变为“问题学生”。这些问题学生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胆大妄为,目空一切。这种学生什么事都敢干,天不怕地不怕,一旦玩起来,什么校规班纪,什么家长老师、班干部,他统统忘了或者统统不在乎。等到事情闹大了,他也许还满不在乎,老师的教育左耳进右耳出,过后仍然我行我素。如今年九月从江西回的龚靖同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同学是跟随在江西打工的父母入学发蒙的,由于父母工作较忙,全托在私立学校,受不良习气影响,自幼养成胆大妄为的坏习气。今年龚靖同学转来我班读三年级,不仅在家不服爷爷奶奶管教,在学校也是目空一切,我行我素,有时还喜欢欺负同学,偸拿同学的东西。
2、自由散漫,自控力差。这类“问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极差,也许有时也想好好做人,但只有五分钟的热度。期的恶习使他缺乏意志,想睡觉,不管什么课,照睡不误;想出去逛,只要有机可乘,就出去逛。只要没别人看住,他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如家住新生水泥厂主李浩亮。该学生聪明灵活,因祖父母疼爱有加,从小就是散漫成习惯,在校不仅好说、好动,书写极差,而且常常不交作业。用其奶奶的话说是患有“多动症”,自己已无法管教,要求学校严加管教。
3、粗鲁无理,自私自利。这类“问题学生”的头脑中很少有“尊重他人”这个概念。他们一般只想到自己,不考虑别人。父母亲情、师生友情、同学之情他都很少考虑。在同学中,什么粗俗难听的话都敢说,只要别人稍有冒犯,就大打出手,说得不客气一点是流氓地痞的雏形,什么“文明友好”、“理解谦让”,他一概不屑一顾,只考虑怎么让自己痛快,使自己有利可图。例如五(1)班住宿学生叶子艺同学。该同学虽不是“留守儿童”,但因祖父辈二代单传,到他又是独生子女,父辈、祖辈视若掌上明珠,从小就宠着他,护着他,叫他打爸爸或爷爷,一家人还呵呵大笑,久而久之,小子艺一大就恶习难改了,变成现在的“小混混”。今年九月转到我校住宿就读后,不仅不搞学习,还时常打骂同学,和科任老师顶撞,尤其是当其宿舍下水道堵塞后,我早上当着他们寝室的所有学生用手将道掏通,叫他们再不要把垃圾扫入下水道,因楼上无水,白天不要用寝室的卫生间后,中午叶子艺就又专门跑到寝室将床下垃圾扫到下水道,并在便池拉了一堆大便。
4、交际广泛,呼朋引众。这类“问题学生”的交际对象决不满足于本班同学,他们多以跨班跨校交往,甚至和社会上的小混混儿常有往来,就是所谓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放学后、节假日是他们交流来往的最佳时间,也是他们联手创造“业绩”的黄金时间。如现读六年级的杨浩(化名),上半年在我班上读五年级,不仅呼唤差使着本校四、六年级的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还与中学和社会上的一些小混混纠合在一起,干出一此诸如偷鸡摸狗,酗酒擂肥的小勾当。
5、叛逆反抗,濒走极端。家长老师越限制的事情,他越想干。你不让我做,我就偷偷的去做,你不让我买地摊上的书吗?我就买来看看上面写些什么;你不让我独自外出吗?我就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到义有多精彩;你不让我谈恋爱吗?我就谈,写情书、约会;你不让我上网吗?我就去上上网,甚至上它个昏天黑地„„你们能怎样?他们就是天生一 副叛逆性,有意跟班干部作对,有意气家长,气老师。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极其偏激,诸如“游戏人生”,“弱肉强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甚至就打着“我青春,我叛逆”的旗帜,叛逆到底。例如我在从事《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障碍的诊断与干预研究》的一个研究对象——沈强(化名)就是一个典型的叛逆者,由于怨恨母亲离家出走,父亲长年在外打工,在家不服年迈的奶奶管教,当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为报复父母和奶奶,竞发展到在奶奶的饭菜里下毒。
当然除了以上五点,还有其他的如胸无大志、怕苦畏难,好吃懒做等,以上仅是最明显也最让教师头疼的毛病。
三、对“问题学生”的转化教育应学校家庭和社会联动
学生出现的问题是可以改正的。因为学生正处于学习教育最佳期,只要学校、家庭和社会适时伸出援救之手,具有针对性地加以正确引导,他们是会及时改正已出现的问题的。因此,我们在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和转化时,采取的策略应涵盖学校、家庭和社会诸元素。
(一)学校教育方面:
1、多点爱心。即教师要.多与学生接触,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例如,我在对龚靖和李浩亮等胆大妄为,目无组织纪律的这两类学生的教育转化中,就是多与他们接触,用制度与纪律加以约束,规定他们哪些可以为,哪些不能为。如果违反了,就要受到相应的纪律约束。同时,老师还要具有包容的态度,要用放大镜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如发现这类学生对打扫清洁很积极,给老师送本子也抢着干等情况,也及时给予表扬,即使犯了错,也要肯定他们错中有对的地方,从正面加以鼓励和引导。这样比一味责备有效得多,要相信爱能创造一切。
2、多点信心。一是老师本身要具有信心,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去帮助他们,千万不能放弃他们。二是要对出现偏常现象的“问题学生”要有信心,要执著“相信他们也会成功”的理念,只要他们尚有一丝积极向上、健康蓬勃的发展迹象,就要视为进步的体现,视为成功的希望。在对待杨浩、沈强这两类问题学生的转化教育过程中,我就是在对自己始终充满自信,并坚信他们一定会成功的信心去工作的。
3、多点耐心。学生的成长需要等待,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甚至有些已经解决过的问题还会出现反弹。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要持之以恒,要多点耐心,不要轻言放弃。如在对沈强同学的教育转化过程中,从四年级到六年级,我用了3年的时间配合他父母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工作:一是经常家访,及时向在家监护的奶奶反馈小沈强在校的学习情况,教育小学我强要学会感恩,要体会年迈的奶奶在家在家照顾自己已是不易;二是经常与其父母交流,劝他们要看在自己聪明可爱的儿子的份上,消除夫妻之间的隔阂,重新合好,给小沈强一个完整的家,弥补小沈强缺失的父情母爱;三是定时提供电话让小沈强与父母交流,增强父子、母子之间的联系与感情;四是动员其父母利用暑假时回家带小沈强到打工的地方生活了一段时间,让其在获得父母的亲情关爱的情况下,感受到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与不易,由原先的怨恨与报复之心渐渐蒙生尊敬与感恩之情;五是我和其父母、奶奶经常用赞赏的目光去迎接他、肯定他、鼓励他,最终达到影响他、塑造他的目的。
4、多点个别辅导。即在教学过程中要兼顾两头,要因人而异因才施教。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要适当提高学习难度,让他们吃得饱,而且能消化,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可适当降低教学要求,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这两类学生即使是进行分层要求,分层教学,也应加强个别辅导。不仅在课堂上要多关注他们,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要求他们要按时独立完成作业,改掉拖拉的习惯,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多点辅导,多点帮助,多开点小锅小灶,多给他们解疑释惑„„
(二)家庭教育方面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监护人)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对父母而言,抚养孩子是自己应尽的职责,教育孩子、管理孩子也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时候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家长要经常与子女交流,密切关注孩子在家里的表现。特别是外出务工的父母要经常与留守在家的子女电话联系,交流沟通,多同学校教师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孩子在学校的的表现及学习情况,督促孩子的监护人在家里多和孩子交心谈心,坚持每天作业的辅导。对不懂的要进行耐心引导,切忌过分溺爱。
(三)社会教育方面
一是在要全社会营造关心和爱护留守学生,特别是要营造关心和帮助这些“问题学生”的浓郁氛围,让他们从中感受社会的温暖,在他们犯错或失足之时,人人都能对其伸出友谊之手拉他们一把。
二是要净化社会风气,尤其是要净化学校周边社会风气,还学校和学生安静、文明、祥和的学习和生活场景,让网吧、游戏机室远离学校和学生。
三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禁社会无业人员和游手好闲的社会“小混混”游荡于学校周围,进出学校校园,威胁、引诱青少年。
总之,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为学生营造多方面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成年人有意识的控制未成熟者所受的教育,唯一方法是控制他们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中行动、思考和感受。”因此,教师要及时了解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尽自己所能改善这些环境,为他们创设美好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环境,使他们时刻处于健康积极的氛围中,从而产生从善向上的欲望和行动。
第二篇:“问题学生”家庭教育个案研究与应对策略
参
评
论
文
论文题目:《如何对问题孩子的家庭教育失当行为进行有效干预》
学校名称:长沙市工读学校 论文类型:教育研究 作者姓名:杨 健
撰稿日期:2013年3月18日
如何对问题孩子的家庭教育失当行为进行有效干预
长沙市工读学校 杨健
摘要:如何对问题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转化,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失当行为进行有效干预就可以达到起到很好的效果,每一个问题孩子的后面都有一个问题家庭,对家庭教育失当的行为和原因进行仔细分析后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此来确保对问题孩子教育转化的全面性与彻底性,进一步提升教育转化问题孩子的实效。
关键词:问题学生 家庭教育 失当行为 有效干预
当看到德高望重的老一辈人民艺术家李双江老师那布满阴霾的脸孔时,作为专门从事问题孩子教育转化的工读学校的教师,我们的心不禁在滴血。任何一个问题孩子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他必须会有来自于家庭、社会、学校、个人等诸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孟德斯鸠认为:“我们接受三种教育:一种来自父母,一种来自教师,另一种来自社会。”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家庭教育失当的类型
一个孩子品德是否高尚、习惯是否良好、人格是否健全、身体是否健康,且成绩是否良好,都与家庭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笔者通过对进入工读学校的数千名问题学生进行了的详细抽样调查和分析之后,我们发现导致问题学生出现的家庭因素多种多样,但是最主要的失当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无力管教、自由放任型
自由放任型即父母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对子女听之任之,不管不问,放任自流。很多父母由于工作原因无力对孩子进行管教,如留守儿童,一边是生活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孩子的教育,他们只能将孩子放在家里由爷爷奶奶带。还有一部分家长虽然每天生活在孩子的身边,但是却要么是对孩子的教育漠不关心,要么是因教育能力和水平有限,无力对孩子进行合理有效的管教。还有就是家庭破裂、父母离异分居或不合的,容易使青少年失去家庭的温暖,造成人格的失调,由于家庭关系僵化,孩子得不到安静合适、温暖的生活空间,心灵就会承受巨大的压力,心理会畸形发展,变得厌世,导致心理变态。产生自卑、多疑、暴躁等人格缺失,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引诱,使其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百依百顺、骄纵溺爱型
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现在年轻的一代,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竭尽所能地给孩子尽可能好的,让子女在家中处于优越地位,一味满足子女在物质、生活上的任何需求,使其经受不起任何挫折,家长认为对孩子只要满足其物质上的需要而忽视了思想教育,或是只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对思想教育不管不问,这些家庭教育方式容易使孩子形成扭曲心态,性格内向,怪癖、冷酷、自私,一旦受到外界刺激,便易产生偏激行为。久而久之,则养成了孩子骄横、任性、贪图享乐、唯我独尊等不良习性,当父母无法再满足子女过分的要求时,他们的内心就会产生巨大的失落感,怨恨父母,甚至社会,一旦恶性膨胀,遇到外界的不良诱因,便会导致违法犯罪。父母对子女的错误往往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护短怂恿。致使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三)体罚打骂、粗暴生硬型
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但又缺乏科学的、正确的教育方法。为子女定下过高的目标。当达不到自己定下的目标时,往往“恨铁不成钢”采用粗暴的方法以待,深信“不打不成才”,家长不自觉地、无意地损害孩子自尊心的事常常可见。甚至部分家长还有暴力倾向。有些家长则平时放任子女,一但发现子女有不良行为,便打骂、体罚。这些教育方法,使子女身心遭受创伤,从而产生恐惧,增大了与父母之间的隔阂,性格孤僻、冷漠、脾气暴躁、行动自私、情绪自卑,逆反心理大,父母无视子女青年期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性加强的心理特点,用强硬的手段一味的要求孩子顺从听话,按父母的规划发展,无理粗暴的干涉,这样使孩子自我评价萎缩到实际能力以下,孩子应有的正当欲求和需要被禁止。这样专制干涉的教育,会激起孩子的对立情绪,更甚者可因对这种教育的仇恨而成为暴力攻击者,对人粗暴冷淡,难以和人和睦相处或者丧失对生活的成功感和满足感,并产生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的心理缺点。
家庭教育的失当和缺失都会给青少年的发展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对青少年的成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家庭教育不当,也是未成年人犯罪的最主要、最直接的诱发因素。
二、家庭教育失当的原因分析
家庭教育失当可以从家长本身与环境当中寻找原因,而这些原因中,家长的思想、心理占了很大的比例,因此可以从家长的观念与认知与孩子的成长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家长认识上的错误,造成错误教育行为
一些家长缺乏普通的心理学常识,对子女教育急于求成,方法简单粗暴,经常无视子女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特别是孩子们有了过失时,不是与孩子们一起分析错误,商量 补救办法,而是责骂甚至殴打孩子,使孩子在犯错误时感到孤立无援,产生叛逆心理。还有些家长认为只要是主观上对孩子好,就可以不讲究教育方法。父母管教子女往往有两种心理状态:一是把子女看成私有财产,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二是父母将子女看成自我理想的再现,希望子女能实现自己想实现,但没有实现的理想。因此,父母的理想,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灌输给孩子,企图让孩子按父母的设想去生活。父母要管教,子女要独立。于是矛盾必然产生,反抗行为在所难免。反抗形式多种多样,有的不与父母交谈,有的与父母阳奉阴违,有的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二)父母不了解子女的成长规律,导致教育方式失当
随着中学生的成长,独立意识渐强,要求有自己的处事方式,不希望受到过多的管束。而某些家长出于对子女的保护,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包办,这样子女的渴望独立与家长不恰当的好意关心,就会产生思想上的冲突、矛盾。或许有些家长因工作繁忙,很少与子女谈心,进行思想交流,只是定下一些严格的规定来约束限制子女的行为。因此,作为子女的中学生没有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与父母缺乏交流,就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和叛逆行为。
进入青春期后,他们认为自己已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了,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他们一方面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家庭。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不完全恰当地理解自尊,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是成人。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小孩来看待,无微不至的“关怀”,啰啰嗦嗦地“叮咛”,他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其自尊心,就会产生反抗的心理,就会萌发对立的情绪。如果父母在同伴和异性面前管教他们,那么,他们的“逆反心理”会更强烈。
(三)家长专制思想严重,导致家庭教育环境恶劣
中国长期的家长专制思想在一些家长中仍然存在,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缺乏民主意识,总认为孩子还不成熟,要绝对服从自己,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否则就是“忤逆” “对着干”,因此,孩子不会或很少会把父母当成自己的倾诉对象,怕自己做错事后,受到家长责备。许多中学生认为自己做错事后,最反感家长的指责,而对他们反感的原因是因为家长们盛气凌人,态度生硬。在众多犯罪的青少年中,有的是因为父母离异或死亡,缺少家庭温暖,有的是因为父母地位低微或有生理缺陷、家庭经济条件差等,导致心理上产生深深的自卑,由于长期的压抑,甚至形成仇视社会、痛恨社会的心态,做出一些极端行为。同时父母经常吵架、闹离婚、对待子女不公正、管理专制、疏于对孩子的心理支持和家庭暴力等,都会使原本应该是温暖港湾的家变成孩子噩梦的魔窟,从而产生各种心理危机。其中以家庭暴力对青少年的伤害最大。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一方对另一方实施的身体暴力、精神暴力和性暴力。无论 家庭暴力的对象是否是孩子,都会给孩子带来直接或间接的伤害。这些孩子更容易表现出自卑、恐惧、抑郁、焦虑、仇恨、情绪不稳定、情感淡漠等情绪问题;行为退缩、流浪、吸毒、酗酒等行为问题;严重的导致或诱发精神疾病,如,抑郁症、强迫症等;他们可能因为不能忍受而自杀或杀人。
三、加强教育指导,对问题孩子的家庭教育失当行为进行有效干预
(一)创新家长学校教育方式,指导家庭教育
每一个问题孩子的后面都有一个问题家庭。作为工读学校来讲,更应该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创新家长学校教育方式。学生家长是一个很大的复杂的社会群体,要做好指导工作,没有明确的指导途径是非常困难的。家长学校,是提高家长教育素质的良好途径。家长学校的任务重点在于对家庭教育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统一指导,针对性的家教指导讲座对家长的育子方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发挥家长学校在提高家长素质方面的作用,学校课题组将家庭教育指导与管理列入学校工作和德育工作计划,有序开展家长学校的活动,给家长以系统性的指导。根据家长的需求和动机,结合学校实际组织教学,以专家讲座、播放学生学校生活剪影、学生汇报会、学生特长展示、家庭教育经验交流、千名教师访万家等形式,讲授一些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解答家庭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共同探讨家教中的困惑,提高了家长家庭教育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激发了家长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家长参与研究家庭教育的积极性。
(二)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家庭教育
感受生活处处是教育。“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因此,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可以借助有利资源整合我们的教育。开展家长座谈交流活动,家长座谈交流活动是学校对家长进行集中性指导的途径之一,也是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联系、交流的重要渠道,具有面向全体家长的特点。可以有全校性的家长会、年级家长会、班级家长会、部分家长的家长会等多种形式。教师除简要介绍本班学生学习和表现外,还对家长提出教育建议,要“信任孩子、赏识孩子、做孩子的表率。”家长们可畅所欲言,提出自身在教育中遇到的困难,咨询教育方法,发表自己的教育观点,介绍自己家教的成功经验。这样的家长会融洽了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增进了家长与家长的了解,增强了家长对孩子实施正确的家庭教育的主动性。利用身边资源,用家长教育家长,用家长启发家长。例如,发现孩子的问题,请家长参与讨论,集思广益。当家长应该如何面对孩子在交往中被打这个问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之间打闹是正常现象,孩子哪有不挨打的;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挨打时教师应该及时制止;还有的家长认为,要给孩子讲道理等等。对此,家长纷纷发表看法,可都没找到造成孩子间打闹的真正 原因。为此,教师主动帮助家长分析孩子间打闹的原因,科学指出孩子间打闹极有可能受到影视作品中成人对生活、事物不满意时用打闹来宣泄情感方式的影响。教师与家长对同一个问题提出多种看法,自觉帮助家长从生理、心理和环境、教育等方面进行科学分析,促使家长从多种角度去看待发生在孩子身边的事。
(三)密切家校交流,提升家庭教育
学校对家长开放,请家长到校听课、观摩教育教学活动。这不仅能让家长直观地了解学校教育的现状和孩子的表现,了解到自己家庭教育的效果,更能通过观摩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得到启发,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家庭教育。这一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指导效果和社会效应。开展家庭教育主题经验分享交流会。家庭教育经验分享交流活动的开展源于我们在进行访谈时发现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许多优于教师的经验。他们的经验是通过自己的尝试得到的并且是成功有效的,对此,我们把这些宝贵经验介绍给更多的家长,一方面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主动弥补我们教育工作中的不足。同时,我们还将家长在教育孩子中的一些成功事例记录下来。例如,有的家长尊重孩子,与孩子能和谐相处的,有的家长培养孩子意志力成效突出等,我们请他们在亲子活动中介绍过程、意义,让更多的家长在今后教育孩子中有所启发和借鉴。另外,我们还和家长们就针对一些共性的问题进行探讨。例如,当孩子任性怎么办?家长们各抒己见,活动教师还针对如何培养情感智力,关注孩子情绪、情感的重要性一一做了讲述。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重视家庭教育,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先进的教育观念,为子女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实践证明,良好的学校教育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而良好的家庭道德的建立有赖于学校和教师对家长进行大量的深入细致的教育工作。通过对问题孩子的家庭教育进行有效指导,大大提升了问题孩子的教育矫正效果,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问题青少年教育之后的反弹现象。
参考文献
[1]李旭,论家庭、学校教育不当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 2010年5月(下)
[2] 张娟,青少年叛逆心理研究[J],大众文艺,2010年第1期
[3] 王韬,青少年自卑心理分析及引导策略[J],中等职业教育,2010年第2期
[4] 静进,我国儿童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心理卫生问题及对策,中国心理卫生杂志[J],2010年第24卷第5期
[5] 高鸿云, 吴增强, 邓伟等,上海市中小学生自杀行为及心理社会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7第1期
[6]张学清 汪思倩
家庭教育不当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临沂市罗庄区傅庄中心小学,
第三篇:“问题学生”家庭教育个案研究与应对策略
贺世豪是我班的一名“问题学生”。我对这名学生在一年半的教育教学内持续给予更多关注,和他的家长共同分析他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共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心理和行为方面共同对他加以辅导,帮助他矫正不良习惯,增强自信心,提高了学习成绩,改善人际关系。
一、成长背景及家庭背景
贺世豪,男,9岁,现为三年级学生。在贺世豪的家庭中,爸爸妈妈从河南支边到新疆种植棉花地。家中他是独生子,父母非常溺爱。从三岁多就上学前班,6周岁上了小学一年级,学习习惯非常差,经常不写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不注意听讲,学习成绩差。他爸爸但是对于孩子的学习、生活要求也很低,除非是惹了什么严重的祸端才会严厉地教训,很少打骂,相对而言也是比较娇纵的。
二、问题行为的原因
贺世豪就是在这样一个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因为他每次惹事或者是成绩不及格了,只要一说自己哪里不舒服了,妈妈爸爸就不会批评他、惩罚他,相反还会毫无条件地原谅、安慰他,所以,即使他想是一个正常的学生,但是父母的行为举止却时时提醒他,他是一个特殊的孩子,他可以搞特殊。贺世豪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造成他错误地认为同学都应该谦让他,他招惹了别人,他也不应该被批评、被教训。
三、家庭教育问题的概述
贺世豪同学在家不服父母的管教,逆反心理强。他的母亲性格软弱,对儿子没有约束力。父亲在家虽然对儿子进行教育,但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极少发火打骂,但脾气还是有些急躁。通过对贺世豪的家访,以及与他的父母和他本人的谈话,我可以大致地勾勒出贺世豪家庭教育的问题。(1)妈妈温和的溺爱教育。(2)爸爸的疏于管理与抹稀泥教育。(3)父母教育方式基本属于溺爱放任自流型,使他在宽松放纵的的教育方式之间寻找空间。
四、问题行为的分析与纠正
1、对家长做好引导和分析工作,创造学生成功机会
家长听惯了老师批评和告状,回家后对贺世豪无非就是不疼不痒得说说,这解决不了问题,几次下来他依旧是上课不听讲、招惹同学,甚至推翻桌椅、撕碎书本。因此,我在和家长的谈话过程中,分成三步走: 第一步:首先肯定贺世豪的优点。我首先肯定贺世豪能够主动打扫卫生、帮助同学整理学具的,然后再指出,他对同学讲脏话和动手动脚,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这种先扬后抑的做法,使贺世豪家长有了个适应的过程,听到表扬自己孩子,看到老师喜爱自己的孩子,也从心里愿意和我交流。第二步:分析贺世豪同学的问题。贺世豪同学上课不听讲、爱搞小动作的现象,是他从小养成教育习惯造成的注意力无法集中;从心理学来说,这是一种自我表现欲,他实际是想成为众人注意的中心,如不能如愿,他便会恶作剧,用破坏性的手段来扰乱班上秩序,让人人为之侧目。第三步,和家长共同讨论教育方法。从贺世豪同学问题分析说明,学生需要别人对他关注。家长首先要正视孩子,不要一味溺爱,一定要把孩子当成正常的儿童,不要再有愧疚感、亏欠感,一定要严格要求孩子,如果犯了错误更要严厉教育;其次是要学会欣赏孩子,然后再称赞孩子尤其要学会激励孩子,这样才能发掘出孩子巨大的潜能。同时我也给贺世豪同学创造表现和成功的机会。在上课时,我给贺世豪上课发言的机会,他的积极性很高,作业也能完成了,在几次考试中,数学基础知识都达到了45分左右(满分60分)。
2、改变教育方式,家校共同用情感的方式培养孩子的感情
我对贺世豪妈妈和爸爸在家庭教育上的建议是:改变教育方式,用健康的情感培养起自理自立的品质。首先请贺世豪的父母改变过去溺爱、放纵的方式,因为这种方法随着贺世豪年龄的增长,只会让其越来越依赖父母,越来越孤立自己,还会造成他很强的逆反心理,遇事不能正确对待,从而破罐破摔。所以,贺世豪妈妈和爸爸应该对贺世豪严格要求,但方法要恰当。我想,对他来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礼”无疑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方法。爸爸妈妈对贺世豪的严格要求,不仅仅停留在要求孩子完成作业,同时也要让他注意自己疲惫的父母也需要问候;不仅仅要求贺世豪在考试中取得合格成绩,也应要求他在家庭中,在集体中也有一份自己的责任。通过家长和孩子之间感情的沟通和交流的增加,孩子会逐渐明白,父母对他的爱虽然是不求回报的,但他应该懂得珍惜和感恩,懂得事理和情理。
同时通过一些活动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情感。比如:在班级中开展“我为妈妈献爱心”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做一天家庭的小主人,完成买菜、做饭、洗衣等日常家务,体会一下父母的辛劳,为妈妈洗脚。又比如在学生中提倡 “我是你的天使”的互助活动,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关爱,学会用爱心回报付出!
五、对问题行为纠正的效果和反思
在整整一年半的时间中,我对这个“特殊”的学生始终非常关注,积极与他的家长联系,取得家长对我工作的支持,改进他们的家庭教育方式,用情感的方式培养感情,使学生明事理和懂感情。在校内,我通过激发学生的潜能来对他的课堂行为进行矫正,这个方法成效显著,许多任课老师在上我们班的课时,都反映贺世豪同学的变化很大,上课不仅不无缘无故发脾气了,还能努力集中精力听讲了,作业也能认真书写了。虽然有时贺世豪同学的行为举止还会出现反复,但我一点儿也不急躁,因为在教育中学生的行为出现反复是自控力较差造成的,这是教育过程中经常自然现象,更何况这种反复多来自于他个人学习习惯养成不好,只要他的总体变化是呈上升的趋势,就说明我们的教育是有效的。贺世豪同学在我开始对他实行行为矫正时,曾经很抵触我、甚至用仇视的目光审视我,但是我始终以微笑面对。而现在贺世豪的感受是“我要好好学习,我可以赶上班里的上进生。通过对学生个案的研究,我认为,教育必须结合学生自身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点,调动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积极因素,利用家校互动对学生行为进行矫正,引导他们向良性的方面发展。实践也证明了通过家校互动针对性个案研究,有助于学生向好的方向转化,激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提高个人素质,培养完整人格。
每一个学生其实就是一本不断更新的教科书,或薄或厚,或精致或简陋,或一目了然或晦涩难懂。但是他们都能给我带来收获,带来启示。
总之,作为班主任对问题学生,我们应该全面分析他们,深入了解他们,加强与他们的感情沟通交流,善找他们的闪光点,激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上进心;用集体的力量温暖他们、信任他们;家校合作帮助他们,及时关注他们,想方设法、持之以恒地教育、转化他们,“顽石虽坚,尚可雕琢”,使问题学生也拥有一片灿烂的天空,也能活得像优生一样精彩。
我针对这样的“问题学生”,粗略地谈谈我的几种教育方法:
一、正确对待问题学生,把更多的爱心献给问题学生,这是教育成功的根本点。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只有拥有一颗爱心才能教育好学生。
二、平等对待、认识问题学生,这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问题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在学校及家里受到批评、歧视及埋怨较多,从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产生了自卑感。一有什么动静,就变得很敏感,心存戒心,而且逆反心理很重,经常的批评容易使他们自暴自弃。但是这是表面现象,说到底,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是非常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谅解、信任和理解,需要温暖和关怀。所以,老师要懂得一点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既要懂得如何教,更要懂得为何要这样教的原因,从而在学生出现反复时,也能冷静对待,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心平气和,诚心相待。因此,我们在教育问题生时应给予他们温暖、关怀,帮助他们克服逆反心理,树立学习的信心。
我们在教育问题生时应给予他们温暖、关怀,帮助他们克服逆反心理,树立学习的信心。
三、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这是做好特殊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即时、有效的沟通是转化“问题学生”的重要步骤,班主任及时与家长联系,商讨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了解问题生在家及学校的情况,以寻找最佳教育途径,最大限度地发挥家长在子女教育中的作用。
第四篇:问题学生家庭教育个案研究培训小结2
《问题学生家庭教育个案研究》课题培训
2011年3月3日,乌鲁木齐市第99小学语文课题组开展了《问题学生家庭教育个案研究》课题培训。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校长石理、教务主任董平及全体语文老师。活动由教研员陈晓玉主持。
乌鲁木齐市第99小学地处米东区东部,学校打工子女多,家庭教育问题比较多,心理辅导效果不佳,学校教育受到家庭教育困扰。为了学生快乐健康的成长,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语文课题组参加了国家级课题《问题学生家庭教育个案的研究》的研究。
本次课题培训,教研组长王学红从问题的提出、研究的依据和假设、课题研究内容、目标、原则、价值、对象、方法、研究的重难点、具体实施步骤、研究成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认真的讲解。本课题共分为三个阶段,2011年1月---2011年6月为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3年6月为实施阶段,2013年9月---2014年结题。
《问题学生家庭教育个案研究》课题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石校长指出;希望课题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开拓进取、努力探索,团结一致,相互学习,在提高自己科研能力的同时,取得良好的育人经验。
第五篇:问题学生家庭教育个案研究培训小结1
《问题学生家庭教育个案研究》课题培训
2011年3月24日,乌鲁木齐市第99小学语文课题组再次开展了《问题学生家庭教育个案研究》课题培训。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校长石理、教务主任董平及全体语文老师。活动由教研组长王学红主持。
首先,教研员陈晓玉就问题学生的界定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即问题学生可以是单亲、留守等因素造成的屡次违规的学生或学习有障碍、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
接着,教研组长王学红就填写问题学生调查报告进行了指导,要求及时收集过程性、变化性的资料。
然后,实验教师付燕和马玉青交流了自己的课题实验计划,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最后,课题教师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认真地讨论,进一步明确了如何开展课题实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