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个案研究

时间:2019-05-12 03:02: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问题学生个案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问题学生个案研究》。

第一篇:问题学生个案研究

关于一个小学数学学困生的个案研究

刘桂花

一、个案的基本情况

勇玉松,男,三年级学生。学习能力较强,智力也不错。导致他学习困难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贪玩、懒惰。

二、学困生的表现

1.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老师上课时,他思想总是开小差,两只手在东搞搞西搞搞,好像老师上课跟他无关似的。

2.自身的贪玩懒惰是造成他数学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他每次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都不好,一般情况下他只能完成50%就算不错的了。贪玩懒惰导致了他所学的知识得不到及时巩固,进而导致遗忘系数增大,这当然也不利于知识的积累,容易使所学的知识出现断层现象。

三、原因分析与诊断

1、没有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勇玉松没有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是我的责任、另一方面就是家长的责任。所以说从现在开始我和勇玉松的父母要制定一个好的计划,为勇玉松培养一个好的学习习惯。

2、唤起他的自信。因为学习差,自信心明显不足,而且随着年级升高,知识难度加大,学习上更是困难,这样就造成恶性循环。

四、制定方案,科学辅导

一、教师与学校治疗。主要是激发他的自信心。

1、平时注意抓住勇玉松的闪光点及时的表扬、赞美和赏识,从而激发他的自信心,发掘他积极的潜力。勇玉松因为缺少爱,缺少能理解他的老师和同学,所以才在学习上变的冷淡、自信心不强、容易自暴自弃。针对该同学,开展“一帮一”手拉手活动,利用他同桌的优势,随时给他以帮助。老师时时给他以鼓励,在同学们面前经常表扬他,给他树立自信,鼓励他再接再厉,这样就唤起了他的自信心。

2、巩固他已有的成绩,给他吃“小灶”,利用课间活动的时间,给他创造成功的机会,培养他的自信心,维护他的自尊心,锻炼他的意志,培养他形成一种“不攻克难题不罢休”的劲头。在课堂上,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刚开始他还没有勇气举手,在鼓励中他慢慢有了表现自己的欲望。然后是稍微难一点的题,即使回答不是很正确也要及时给他表扬,同时同学们也会自发的给他鼓掌以此鼓励。在不断的提问中,他受到了加倍的关注,注意力分散的机会少了,后来也可以回答一些需要动脑的小问题了。抓住了课堂,老师的课后辅助就可以减少,他也能学得更快乐了。他进步了,终于可以台起头来走路了。这样就使他对学习产

生了兴趣,慢慢的就会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

3、积极与家庭联系互相配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了解孩子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和倾向,就谈不上教育。”每个学生都是一本值得好好研读的书,作为教育者,要做一个有心人。定期家访, 主动向家长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和学习情况,并且取得家长的配合。主动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打开心灵的窗户,树立信心,使他们鼓起希望之帆,奋勇前进

二、父母与家庭治疗。主要是培养他的注意力。

1、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分阶段完成学习任务。如果孩子能够专心完成,父母要给予一定鼓励(表扬、抚摸等),并让他休息5-10分钟。再以同样的方式完成下面的学习。当孩子能够做得很好时,可逐步延长一次性集中做题的时间。

2、平时多鼓励,不干扰孩子做好他喜欢做的事情。当孩子专注于做他的小手工制作或观察小动物而忘记了吃饭时,父母切记不要干扰孩子,而是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要知道,孩子沉浸于他的兴趣同时,就是在无意中培养自己的注意力呢。父母可在孩子做完他们的“工作”之后,给予孩子鼓励:“你能这么专注地做好一件事情呀!”并及时和孩子分离他的感受,让孩子有意识地把做这件事时的注意力和心理过程迁移到其他事情中。

3、营造一个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的家庭学习环境。孩子能够保持良好的注意习惯,不但要先辈训练,周围的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书桌上,只能放有书本等相应的学习用品,不可摆放玩具、食品,更不能有电视机、电话等声音干扰。父母也尽可能不在孩子学习时进进出出,大声干扰。此外,室内的光线也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光线柔和适度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

三、认知治疗。

对于学困生来说,对自身行为的正确认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我认为认知过程中勇玉松自己课堂上的表现、对周围人的反应,以及近来自己不断进步的认识,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必备资料。

首先,说服教育是认知治疗的第一途径。转变勇玉松的思想意识,主要采取与其谈心的方式。我选择了勇玉松喜欢的方式,尽量不选择在办公室,这样勇玉松可以放松与我交流。每次谈心之前,我先确定谈话主题,设计一些问题,逐渐了解勇玉松的思想水平。如“自己上课不敢回答问题”这件事情,让勇玉松认识到,如果自己回答问题不对的话同学们会笑话他的想法是错误的。

其次,问题训练是认知治疗的必由之路。心理学认为,孩子对于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倾向于用一种带有敌意的先入为主的印象做出解释。如一些学生,对老师的教育,总是坚决的排斥和强烈的拒绝,认为自己没有错,或者是老师的教

育方式方法不对,以此来维护自己的面子,证明自己行为的正确。这是错误归因引起的。如你上课走神、大声说话,老师提醒你或者同学提醒你,你怎么办?你不写作业不交作业,同学或者老师批评你,你该怎么办?在训练中使勇玉松熟练运用这些步骤,能够做到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第三,激发动机是认知治疗的最佳方略。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受情绪追求的影响。情绪是学习动机主观因素中极为活跃的重要变量。勇玉松由于经常不完成作业,上课走神,经常受到批评,缺乏成功的体验,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对学习内容厌倦,对老师的教育有很大的抵制态度。勇玉松是班主任的常客,只要稍微留意,会经常看见他站立在老师的办公室里。于是我考虑对他的教育是否少了什么,我就以平等相待的态度及亲切和蔼的微笑、鼓励的话语是对他。对勇玉松来说,缺少的正是以上这些。通过这种方式,他的行为发生了一定的改观。

五、治疗与辅导过程中的问题

1、耐心疏导

教育的奇迹来自于平时的引导中,课上课下,我尽量找机会给勇玉松表现。让勇玉松体验成功的感觉。作业认真表扬、积极回答问题表扬、考试成绩好表扬等等,以这些闪光点为契机,耐心正确引导。有时候勇玉松的一些小毛病,如作业没做完的时候,借口悄悄地去操场玩篮球等。每当这个时候,我不是指责,而是积极地去跟勇玉松交流,了解其中原因,再下结论。事情过去后,我让勇玉松冷静思考,把当时事情全过程再回忆一遍,自己找到出错的原由,强化他正确认清问题。

2、允许反复

学生的不良行为,在矫正过程中会多次出现反复。学生的不良行为,在矫正过程中会多次出现反复。因为受原有习惯的影响,主体会做出自动的反应。错误有时反复出现,我们要认识到教育过程具有长期性。所以急于求成,或者遇到问题就灰心是不可取的。

一次上数学课我在黑板上写数学题,回头发现勇玉松正低着头看什么,我没有当场批评他,而是自然的走到他的旁边把他看的课外书轻轻的放了起来,我发现他的脸顿时红了。课下他主动找到我给我道歉并下决心以后上课再也不看课外书了。

通过治疗与教育,勇玉松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爱护、支持与鼓励,求知的需要随之产生。表现在勇玉松上课开始听讲,参与课堂问题讨论,作业积极完成。我不断积极鼓励,使其成功感得到强化,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逐步提高。对勇玉松的教育见成效。下学期的多次模拟考试,勇玉松的各科成绩有了一定的进

步,尤其是数学有了很大的改观。

五、个案小结

1、辅导方法

在辅导过程中,我始终尊重勇玉松,理解勇玉松的行为,信任勇玉松的行为,和勇玉松真实地交流;同时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逐渐引导勇玉松进行对自己行为的独立思考;减少勇玉松对我的戒备心理,能够听我的话,这就为我的教育奠定的很好的基础,我在此基础上,帮助勇玉松解开了一些心底的“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导勇玉松自己不断鼓励自己、相信自己。

2、经验与教训

建立很好的师生信任关系,这是我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给学生不断树立学习自信的“韧”劲。从实际出发,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与之交流,既尊重了学生,又达到了教育的效果。辅导者不能急于求成,应该允许学生有一个适应过程以及行为反复,才能趋于稳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耐心、细致地做工作,以转化学生的不良行为。

3、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同时兼任了班主任,一定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要善于细微之处多观察,要对学生有爱心耐心,不论是什么的样的学生,都是有尊严的有性格的。决不能姑息迁就,更不能慌张。要给以学生充分的信任,要多和学生沟通、多和家长沟通,及时获得第一手的材料。

帮助学困生是一件有着重要意义的工作,我们每位教师一定要亲自走下讲台、走到身边、弯下腰来,亲切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给他们力量与自信,使他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第二篇:问题学生个案研究

问题学生个案研究

Yuxin Chen

[摘要]目的:探讨问题学生行为纠正的有效性,以促进其学习成绩的提升。方法: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通过学校管理、家庭教育的各个层面,制订辅导的切实计划。结果: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可以较好地纠正问题学生的行为,提高该学生的学习成绩。结论: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耐心、细致的教育是问题行为学生转化的一种良好方法。

[关键词] 问题

个案

研究

一、个案的基本情况

金某,独生子,16岁。性格直爽、好冲动。头脑较聪明,很讲义气。母亲在家,父亲外出做生意。一个月回家一次。父母对金某很宠爱,在各个方面都尽量满足金某的要求,对金的期望值也比较大。

二、问题行为的表现

1、金某在学校的前两年经常跟其他同学打架,在同学和老师的的印象里不好。

2、金某是住校生,有时候不遵守住宿制度,晚上不按时就寝,大声在宿舍讲话。在课间经常和学生打闹,和同学打架差点被开除。本来是留校查看,认错态度好,学校给通报警告处分。

3、学习兴趣不大,上课爱说话,扰乱课堂纪律,有时候不交作业。各科成绩经常亮红灯,每次月考总分在班级后几名。上课睡觉是经常的事情。

4、思考问题往往以自己的愿望为出发点,对他人是绝对化的要求。执拗、偏激,对矛盾归因时只看对方的错误,对老师的批评教育,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经常给班级管理带来困难,因此我和各位任课教师很头痛。

从以上行为中,可以判断金某品行存在障碍,急需矫正。

三、制定方案,科学辅导

1、父母与家庭治疗(主要是消除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

首先,矫正母亲的错误教育观念和行为。金某母亲很溺爱金,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爱护金某,呵护过度,孩子有时候违反了校规,她就到老师那里讲个不停,说自己的孩子在家里如何如何的乖,或者为孩子开脱责任。我多次跟金某母亲交流,反复强调孩子犯错误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能正视孩子的错误是不利于正常教育的。矫正金某的错误需要一个过程,着急是没有用的。家长应该耐心疏导,帮助孩子逐渐克服缺点。孩子有问题后,推卸责任、埋怨、责备都只能事与愿违。

其次,是合理运用奖励技术。及时奖励其合理行为,使其好的行为及时得到强化。奖惩结合,奖为主,但奖励要有原则,不能超越许可的范围(一次因为金某考试达到了母亲的目标,于是给他很多的钱,又是吃又是玩,表扬到天上)。

再次,是建立和睦的朋友式的父子关系。父亲应放下尊严,同孩子多谈心,打开孩子的心结,知道孩子心中想什么、希望什么、喜欢什么,多鼓励孩子,不能因为自己忙就不过问。

2、认知治疗。

对于问题行为学生来说,对自身行为的正确认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我认为认知过程中金某对当时情境的评价、对周围人的反应,以及在特定事件中做出的自我陈述,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必备资料。

首先,说服教育是认知治疗的第一途径。转变金某的道德意识,主要采取与其谈心的方式。我选择了金某喜欢的方式。尽量不选择在办公室,这样金某可以放松与我交流。每次谈心之前,我先确定谈话主题,设计一些问题,逐渐了解金某的道德水平。如“为了帮助同学出校,自己装病”这件事情,让金某认识到,不管自己主观想法多么的好,自己多义气,但是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是错误的。这种说理教育虽然力度不大,见效不快,但是只要得法,一定能治标治本的,相反,急于求成,用教师的权威说服学生,会适得其反。

其次,问题训练是认知治疗的必由之路。心理学认为,孩子对于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倾向于用一种带有敌意的先入为主的印象做出解释。如一些学生,对老师的教育,总是坚决的排斥和强烈的拒绝,认为自己没有错,或者是老师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对,以此来维护自己的面子,证明自己行为的正确。这是错误归因引起的。因此,必须训练学生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考虑问题的所有可能性?我需要评价我是如何去做的?然后通过一些具体的问题,训练金某应用这些步骤解决自己实际遇到的问题。训练题目来自于金某的生活实际。如你上课睡觉、大声说话,老师提醒你或者同学提醒你,你怎么办?你不写作业不交作业,同学或者老师批评你,你该怎么办?在训练中使金某熟练运用这些步骤,能够做到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第三,激发动机是认知治疗的最佳方略。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受情绪追求的影响。情绪是学习动机主观因素中极为活跃的重要变量。金某由于经常不完成作业,上课睡觉,经常受到批评,缺乏成功的体验,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对学习内容厌倦,对老师的教育有很大的抵制态度。金某是我的常客,只要稍微留意,会经常看见金某立在办公室里。于是我考虑对他的教育是否少了什么,我就以平等相待的态度及亲切和蔼的微笑、鼓励的话语是对他。对金某来说,缺少的正是以上这些。通过这种方式,他的行为发生了一定的改观。

四、治疗与辅导过程中的问题

1、耐心疏导

教育的奇迹来自于平时的引导中,课上课下,我尽量找机会给金某表现,让金某体验成功的感觉。作业认真表扬、积极回答问题表扬、考试成绩好表扬等等,以这些闪光点为契机,耐心正确引导。有时候金某的一些小毛病,如作业没做完的时候,借口悄悄地去操场玩篮球等。每当这个时候,我不是指责,而是积极地去跟金某交流,了解其中原因,再下结论。事情过去后,我让金某冷静思考,把当时事情全过程再回忆一遍,自己找到出错的原由,强化他正确认清问题。

2、允许反复

学生的不良行为,在矫正过程中会多次出现反复。学生的不良行为,在矫正过程中会多次出现反复。因为受原有习惯的影响,主体会做出自动的反应。错误有时反复出现,我们要认识到教育过程具有长期性。所以急于求成,或者遇到问题就灰心是不可取的。

一次,金某与陈某开始是开玩笑,而后,金某对陈某一直奚落自己感到恼火就动手打人,结果两人在食堂门口打了起来。通过学校和班主任的教育,他慢慢认识到自己的不对。通过治疗与教育,金某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爱护、支持与鼓励,求知的需要随之产生。表现在金某上课开始听讲,参与课堂问题讨论,作业积极完成。我不断积极鼓励,使其成功感得到强化,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逐步提高。对金某的教育见成效。下学期的多次模拟考试,金某的各科成绩有了一定的进步,尤其是英语有了很大的改观。

五、个案小结

1、辅导方法

在辅导过程中,我始终尊重金某,理解金某的行为,信任金某的行为,和金某真实地交流;同时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逐渐引导金某进行对自己行为的独立思考;减少金某对我的戒备心理,能够听我的话,这就为我的教育奠定的很好的基础,我在此基础上,帮助金某解开了一些心底的“结”;用心理暗示的方法,引导金某自己不断鼓励自己、相信自己。

2、经验与教训

建立很好的师生信任关系,这是我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给学生不断树立学习自信的“韧”劲。从实际出发,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与之交流,既尊重了学生,又达到了教育的效果。辅导者不能急于求成,应该允许学生有一个适应过程以及行为反复,才能趋于稳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耐心、细致地做工作,以转化学生的不良行为。

3、反思

班主任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要善于细微之处多观察,要对学生有爱心耐心,不论是什么的样的学生,都是有尊严的有性格的。决不能姑息迁就,更不能慌张。要给以学生充分的信任,要多和学生以及家长沟通,及时获得第一手的材料。班主任教师应该具备准确分析评价各种信息的能力。

第三篇:关于问题学生的个案研究

关于问题学生的个案研究

前言:每个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无一例外地会碰到一些问题学生,如何看待这些学生,采取何种教育方法, 如何帮助问题学生走出当前的困境,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而我们也有责任、有义务帮助问题学生树立自信,认识自身价值,提高学习积极性,健康快乐地成长。下面,我将分析一个问题学生,通过其个人资料背景,在学校的表现,查找产生问题的原因,针对这些症状,依据教育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制定一个符合他本人的合理有效的教育策略。

一、个案描述

小远,独生子,9岁。自出生以来未患过特殊疾病,身体健康。从小由奶奶在成都农村抚养长大,奶奶对他宠爱有加。小时候活泼好动,身上经常有伤。在入学前父亲才将其接到昆明,现在的衣食住行仍由奶奶负责。7岁进入一年级表现未见异常,只是特别调皮、贪玩,但体育成绩较为突出。二年级开始出现异常,在学校经常违反纪律,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写爱拖拉,常常与人打架,喜欢搞恶作剧。

二、主要问题与分析

1、案主在校不良行为的表现:

(1)言行散漫,经常说谎,比如作业没写硬说是写好了放在家了,让他中午回家吃饭时带来,到中午时便会说忘记了。当着老师和家长的面他照样可以一副无辜的样子说是的确写好了,只是找不到了。而且,多次出现将其他同学的作业本名字改成自己的,然后交给老师的情况。

(2)好动:课堂上喜欢拿着东西不停玩弄,课间经常跑到操场上玩耍,常常是上课铃响后才满头大汗的跑回教室喊“报告”,问其原因则是“上厕所”。学校组织的室外活动活动时,必须经常把他遍在自己身边一组,否则很容易找不到他的踪影。

(3)过于贪玩,学习惰性太大。作业不写,练习不做,课堂上老师讲过的练习题,他还是懒的动笔!据他奶奶反映,每天回家,如果父亲不在,天不黑是不会回家的。吃完饭后的主要活动是看电视。

(4)争强好胜,与他人相处若有利益冲突时,从不让步,所以经常因为一些小事与同学打架,如同学不跟他一起玩他便动手打人,而且每次都会让别人负伤,老师询问原因时,他都一言不发。最严重时,他父亲一个月要分别带三个被他打伤的同学上医院

2、教师对案主不良心理分析

(1)冷漠心理

案主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受到的大多是批评和责难,表扬和夸奖大多数时间和他无缘,案主往往主观地认为老师和同学轻视自己、讨厌自己。学业不良和在集体中所受的冷遇、排斥,使案主逐渐地对学习和这个集体丧失了兴趣,这样自然产生了对教师和家长的疏远感、冷漠感,对待他人的指责他就用沉默来对付。

(2)自卑又自尊的心理

案主不愿意别人提及他的缺点和错误,更不愿意当众被人批评,害怕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指责,也怕受到同学的歧视。但是,由于他长期生活在偏见、疏远中,他内心对自己也开始轻视起来,产生自卑、自甘落后的心理,因此,他既自尊又自卑,既瞧不起自己,又不允许他人瞧不起自己。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学校教育

案主从一年级开始就一直生活在五六十人的大集体当中,老师只顾抓两头,由于案主表现一般所以很难受到老师的关注。到二年级时,更换了老师,有时处理问题不够冷静过于简单,一旦案主惹是生非,总是一顿狠狠的批评,或者是干脆把案主家长找来,要求家长严格管教,而回家后家长往往是一顿棍棒。如此恶性循环使案主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反正我是个差生,学不好拉倒,老师也不敢拿我怎么怎么样。学习成绩开始下降。

2、家庭环境影响

父母的离异及从小的疏于管理使他的情绪、心境、理智等情感因素和自觉性、自制性等意志品质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良性发展,而父亲在他二年级时要么长时间不闻不问,出了问题就非打即骂的教育方式,容易使案主产生逆反心理,加上奶奶对案主的溺爱滋生了案主的放肆的性格。

3、自身意志品质

由于案主生性活泼、好动,加上年龄小明辨是非能力不够,当原先只是好奇而“胡闹”中得到快感,又缺乏正确的引导,使好奇心理逐渐变为“有意破坏”心理。案主自身的自控能力低,无法控制外界的诱惑,缺乏坚持精神。有时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时,会有所好转但最多只能坚持一两天,过后还是照样回到原来的状态。

四、教育措施与方法

(一)总体思路

根据案主道德、情感、行为存在的偏差情况,需采用综合性辅导,把道德教育与心理辅导结合起来,而环境的协调对案主的教育成败尤为重要,主要是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其中争取家庭支持。

(二)具体办法

1、家长和学校沟通,达成共识。

(1)要会在家长面前肯定孩子的进步。学生的进步需要教师的鼓励,家长的监督是否有成效也需要老师的肯定。我会每次向其父亲反映他的问题之前,先肯定近段时间孩子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进步,就从侧面肯定了家长的付出是有用的,也让家长树立了信心。

(2)强调家庭和睦的重要性,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睦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做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的道德、气氛、文化背景等,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做为父母在家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传身教,给孩子起好示范带头作用。

(3)与家长多次交流,肯定其孩子身上聪明、学习基础并不差的实际情况,劝说其父亲一定要改变要么一两个月不回家管孩子,老师一反映问题就拳打脚踢的教育方式,强调孩子的教育是需要天天坚持、循序渐进的,同时,是更需要心与心的交流。其父亲对老师的建议表示赞成,并愿意与老师共同努力来教育好孩子。

2、循循善诱,真情感化

(1)出现错误时,要做到“润物细无声”。课堂上,当他注意力不集中时,我并不是当众大声责问他,而是采用各种方法暗示他:或是有意的停留在他的座位前;或是轻轻的拍拍他的肩膀;或是让他站起来朗读一段话。上课经常提一些

简单的问题让他来回答,让他尝试成功的喜悦,知道原来自己并非“破罐子”(2)针对案主的问题行为,我坚持以正面指导为主,多次找其谈话,了解他的行为动机,分析其不同行为的不同心理。启发他剖析自己的心理,反省自己的行为。通过多次谈话,案主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表现稍有好转。

(3)案主做了好事或者表现有所好转时,我在总是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力表扬他,如有一次,他参加大扫除做得特别认真,我表扬他,他说:“您不用表扬我,明天为我们贴一个大苹果吧(这是我的奖励全班同学做了好事或获得奖励的一种方法)。”听了他的话,我特别感动。第二天,我借这件事在全班同学面前“狠狠”地表扬了他一番,因为我觉得,在他的内心里,班级的荣誉已经超越自己的成就,这是多么可喜的变化。在我表扬他的时候,我感觉同学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在一次次看似我随意其实是专门设计的表扬中,他慢慢地从“低谷”中走了出来。

(4)抓反复,反复抓,树立信心帮助案主在反复中提高,在反复中前进。案主在思想转变过程中出现曲折、反复,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甚至在一段时间内重新走回头路,也不足为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5)要用学生的长处带动短处的改变。他的体育成绩不错,于是,在运动会上我让他好好地“火”了一把,虽说没有夺得最好的名次,但我总是在学生面前夸他付出了与众不同的努力。学生的看法是会随着老师的指引改变的,所以运动会时,他俨然成了我班最重要的人物了。我又抓住这一契机,找他谈话,引导他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缺点,鼓励他改正缺点,做一个让大家更羡慕更喜欢的好学生。

五、成效与启示

几个月来案主的各个方面出现明显好转,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好了,在学校里经常看见他主动的去擦黑板,倒垃圾桶,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捐款活动中,他主动捐了20元。

2、成绩上来了,课堂上能够做到专心听课了,家庭作业每天基本都能按时完成了

3、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融洽了,不再惹事生非了,能够比较和睦的与同学相处,大家也愿意与他在一起玩了。

总体来说,本个案辅导算是比较成功的,效果也较为明显。给我的启示是:

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同时,对“问题学生”不良行为和心理的矫治又是一个长期而又具反复的过程。教师要充分调动班级、家庭、社会等各种力量,运用科学而有效的方法,理智、耐心、细致地进行行为训练和矫治,学生的不良行为和心理一定会有所纠正,他们也逐步会转化为心理健康、行为品质良好的学生。

第四篇:一个“问题学生”的个案研究

一个“问题学生”的个案研究

沙区电大2012春教育管理专科 杨丽

内容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问题学生行为纠正的有效性,以促进其学习成绩的提升。方法: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通过学校管理、家庭教育的各个层面,制订辅导的切实计划。结果: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可以较好地纠正问题学生的行为,提高该学生的学习成绩。结论: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耐心、细致的教育是问题行为学生转化的一种良好方法。

关键词:质性研究 问题学生 个案研究 以人为本

一、基本情况:

金某,独生子,12岁。性格直爽、好冲动。头脑较聪明,很讲义气。母亲赋闲在家,父亲外出做生意,长期在外,很长时间回家一次,在家呆的时间也不长。父母对金某很宠爱,在各个方面都尽量满足金某的要求,对金的期望值比较大。

二、主要问题与分析

1、纪律方面:自由散漫,日常行为习惯欠佳案主好动,课堂上不是用脚在地上划来划去,就是拿着东西不停玩弄,课间经常跑到楼下操场上玩耍,常常是上课铃响后才满头大汗的跑回教室喊“报告”,问其原因则是“上厕所”。体育活动课上更是肆无忌惮,不听从老师的安排是常事,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班主任经常把他遍在自己身边一组,否则很容易找不到他的踪影。

2、学习方面: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兴趣和求知欲,经常听课精力不集中,作业不能认真完成,学习成绩低下。

案主存在“注意缺陷障碍”不能长久注意一件事,上课时经常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或眼睛盯着一处定神,有时连老师叫他都不知道,等到全班哄堂大笑时,他才缓过神来。因此经常出现需要背诵的课文不能及时的背诵,作业拖拉不写。有时语数外老师会同时找他补作业。案主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均不及格。

3、思想方面:自卑孤僻,缺乏进取心,放任自流,贪玩。

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经常搞恶作剧,如把胶水涂在其他同学的凳子上;朝别人身上吐口水;把纸撕碎从三楼撒下去;将毛毛虫用纸包好放在女生的铅笔盒里欺负女生;给同学起绰号;课间跑去偷偷的拔掉别人自行车上的气门芯,然后栽赃嫁祸别人;在自家门口放擦炮,故意扔到人堆里和车底下惊吓别人„„

②言行散漫,有时说话很粗野,好管闲事,上课喜欢搭老师话,风言风语。经常说谎,比如作业没写硬说是写好了放在家了,让他中午回家吃饭时带来,到中午时便会说忘记了。当着老师和他母亲的面他照样可以一副无辜的样子说是的确写好了,只是找不到了。卫生习惯不良,喜欢随地吐痰,而且从三楼往下吐,吃零食的袋子随手乱丢,教室的抽屉里塞得满满的垃圾。

③打架,经常因为一些小事与同学打架,如同学不跟他一起玩他便动手打人;不小心踩了别人脚还说风凉话。一次因为与同学追逐竟然一头撞碎了班里的玻璃黑板。

④懒惰成性,每天到学校来除了玩之外,一般不干别的事。早操不认真做,胡乱的比画两下;作业不写,练习不做,课堂上老师讲过的练习题,他还是懒的动笔!老师实在逼急了胡乱画两笔,老师一走立刻扔到一边。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外部环境的因素:面对学业的持续不良,家长基本不关注,不教育。家庭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态度,造成他不健康的心理。

家庭环境影响父母的情绪、心境、理智等情感因素和自觉性、自制性等意志品质使案主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父母关系紧张,特别是父亲对案主的简单粗暴的家庭教育容易使案主产生逆反心理,加上奶奶对案主的溺爱滋生了案主的放肆的性格。

案主从一年级开始就一直生活在四五十人的大集体当中,老师只顾抓两头,由于案主表现一般所以很难受到老师的关注。到三年级时,班主任老师是个刚工作不久的年轻女教师,急躁,有时处理问题不够冷静过于简单,一旦案主惹是生非,总是一顿狠狠的批评,或者是干脆把案主家长找来,要求家长严格管教,而回家后家长往往是一顿棍棒。有一次在处理问题时案主父亲竟与班主任发生争执,经学校领导劝解后方得以缓和。如此恶性循环使案主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反正我是个差生,学不好拉倒,老师也不敢拿我怎么怎么样。学习成绩开始下降。

2.自身内在的因素:他思维灵活,虽然接受教学的能力并不弱,但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不感兴趣,基础较差,怕苦畏难,缺乏进取心,贪玩难以自控,形成了学习低下,行为习惯落后。

由于案主生性活泼、好动,加上年龄小明辨是非能力不够,当原先只是好奇而“胡闹”中得到快感,又缺乏正确的引导,使好奇心理逐渐变为“有意破坏”心理。案主自身的自控能力低,无法控制外界的诱惑,缺乏坚持精神。有时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时,会有所好转但最多只能坚持一两天,过后还是照样回到原来的状态。

3.心理因素:由于过去“懒、闷、不讲卫生”,一直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抱怨、家长的训斥,经常处在“四面楚歌”的环境和氛围之中,自己的行为、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久而久之产生了自卑心理。同时,教育者有时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态度,使他对同学、老师产生逆反心理,对正确的管教产生抵触情绪。

四、教育措施与方法

(一)总体思路

根据案主道德、情感、行为存在的偏差情况,需采用综合性辅导,把道德教育与心理辅导结合起来,而环境的协调对案主的教育成败尤为重要,主要是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其中争取家庭支持。

(二)具体办法

1、家校沟通,达成共识。从2011年9月至今,我与其母亲面谈5次,与其父亲沟通2次,通过交流使其父母明白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

①粗暴的家庭教育的弊端,简单粗暴的家庭教育对现在的孩子来说只会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并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可能在打的当时孩子是害怕你的,但是事情一过,他还是会忘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可能会导致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残局发生,家庭教育中应该尽可能的避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

②过分的溺爱孩子和放任自流都是错误的,过分的溺爱孩子不是对孩子的爱,而是对孩子的害,孩子毕竟是孩子,他需要一定的约束力,如果幕府一味的溺爱或者放任自流只会滋 3 生孩子目中无人,胆大放肆的性格,时间一久孩子就会因为得不到正确的引导而误入歧途。

③家庭和睦的重要性,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睦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做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的道德、气氛、文化背景等,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做为父母在家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传身教,给孩子起好示范带头作用。

当案主连续几次出现问题行为时,我才与其父母联系商量对策,家校共管双管齐下,从而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2、循循善诱,真情感化

针对案主的问题行为,我坚持以正面指导为主,多次找其谈话,了解他的行为动机,分析其不同行为的不同心理。我把爱迪生、周恩来等名人的故事讲给他听,启发他剖析自己的心理,反省自己的行为。通过多次谈话,案主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表现稍有好转。

课堂上,当他注意力不集中时,我并不是当众大声责问他,而是采用各种方法暗示他:或是有意的停留在他的座位前;或是轻轻的拍拍他的肩膀;或是让他站起来朗读一段话。把他的座位调到了第一排,离老师讲台最近的地方,上课经常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来回答,让他尝试成功的喜悦,知道原来自己并非“破罐子”

生活中,尽可能的给予他一些关心,当他身体不舒服时,我会主动送他回家休息;当他课间活动的满头大汗时,我会提醒他小心着凉;当他追逐打闹撞碎玻璃黑板的时候,我首先问他的是:“头要不要紧,有没有受伤?”

案主做了好事或者表现有所好转时,我在总是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力表扬他,我还特意把他的名字张贴在教室后面的光荣榜上,使他慢慢的从“低谷”中走出来。

案主特别好动,体育活动时最喜欢打乒乓球,于是我便利用活动课的时间主动邀请他打球,连赢他几局过后故意输给他一局,玩的时候陪他尽兴的玩,等到休息的时候再与他谈心,慢慢的案主开始学会了谦让,还能够邀请别的同学来和我打球,还主动的指导其他同学跟我打球时要尽量的把球送到我的反手(我的反手技术的确一般)。

为了使案主能有一个全新的转变,我还主动联系了案主的其他科任教师,加强了对案主的督促,我还特意安排了无个班干部分布在案主的前后左右,这样案主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随时找他们解决,同时这些班干部也可以及时的向我汇报案主的情况、4 3.利用闪光点改正不足

这样的学生不是你一次简单的说教就能改正的,即使一次说服了,也会固态复萌。这样的学生需要你冷静、有耐心,你要跟踪了解、研究他的心理,再制定因人而异具体有效的措施。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表扬激励的运用也极为重要。古人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才也。”学困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学习差的,他在美术方面有特长,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表扬。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作为老师,及时肯定表扬学困生,满足其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要,可以为转化创造契机。对于学困生,教师要善于发扬其闪光点,引发求知欲,为学生创设学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克服自卑性,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培养成功的信念,达到学习上的成功。这就是已经得到实践证明的成功教学。

老毛病并不能一下子就完全改正过来,经常出现反复的现象。我不得不一再提醒自己一定要有耐心,如果我也跟着他反复,那么前期的工作将会前功尽弃。我坚持给予他辅导,疏导他的思想、纠正他的行为,并经常主动与他的家长联系,共商对策。前所未有的进步,换来了前所未有的鼓励。

4.治疗与辅导过程中的问题

(1)耐心疏导

教育的奇迹来自于平时的引导中,课上课下,我尽量找机会给金某表现,让金某体验成功的感觉。作业认真表扬、积极回答问题表扬、考试成绩好表扬等等,以这些闪光点为契机,耐心正确引导。有时候金某的一些小毛病,如作业没做完的时候,借口悄悄地去操场玩篮球等。每当这个时候,我不是指责,而是积极地去跟金某交流,了解其中原因,再下结论。事情过去后,我让金某冷静思考,把当时事情全过程再回忆一遍,自己找到出错的原由,强化他正确认清问题。

(2)允许反复

学生的不良行为,在矫正过程中会多次出现反复。学生的不良行为,在矫正过程中会多次出现反复。因为受原有习惯的影响,主体会做出自动的反应。错误有时反复出现,我们要认识到教育过程具有长期性。所以急于求成,或者遇到问题就灰心是不可取的。一次,金某与陈某开始是开玩笑,而后,金某对陈某一直奚落自己感到恼火就动手打人,结果两人在食堂门口打了起来。通过学校和班主任的教育,他慢慢认识到自己的不对。通过治疗与教育,金某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爱护、支持与鼓励,求知的需要随之产生。表现在金某上课开始听讲,参与课堂问题讨论,作业积极完成。我不断积极鼓励,使其成功感得到强化,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逐步提高。对金某的教育见成效。下学期的多次模拟考试,金某的各科成绩有了一定的进步,尤其是英语有了很大的改观。

五、成效与启示

一年来案主的各个方面出现明显好转,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绩上来了,有原来的三门不及格到现在的数学中等,语文中等,英语也离及格不远了。课堂上能够做到专心听课了,2、思想好了,在学校里经常看见他主动的去擦黑板,倒垃圾桶,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捐款活动中,案主主动捐了10元。

3、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融洽了,现在案主的衣着整洁了许多,不再惹是生非了,能够比较和睦的与班级同学相处,大家也愿意与他在一起玩了。

4、在家听话了,案主母亲再次与我交流时告之,现在案主回家后除了能够主动完成家庭作业之外,还能够帮助照顾爷爷了。

5、经验与教训 建立很好的师生信任关系,这是我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给学生不断树立学习自信的“韧”劲。从实际出发,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与之交流,既尊重了学生,又达到了教育的效果。辅导者不能急于求成,应该允许学生有一个适应过程以及行为反复,才能趋于稳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耐心、细致地做工作,以转化学生的不良行为。

6、反思 班主任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要善于细微之处多观察,要对学生有爱心耐心,不论是什么的样的学生,都是有尊严的有性格的。决不能姑息迁就,更不能慌张。要给以学生充分的信任,要多和学生以及家长沟通,及时获得第一手的材料。班主任教师应该具备准确分析评价各种信息的能力。

总体来说,本个案辅导算是比较成功的,效果也较为明显。给我的启示是:转化“问题”学生要把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结合起来,优化“问题”学生所处的各种环境,协同各个方面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塑造他们的健全人格,完善认知结构,培养一代新人。

第五篇:《“问题学生”转化个案研究 》实施方案

《“问题学生”转化个案研究 》实施方案

紫薇中学

郑金虎

一、课题的提出

本课题是依据我校实际现状而提出的。在职教师128人,目前在校学生1648人。对于处于薄弱地位、地处老城区的我校,问题学生的存在更是阻碍学校发展、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实行就近入学,地域的差别造成生源的差别,这是客观存在也是不容回避的事实。我校处于城区边缘,生源结构比较复杂,多年来,我校生源有“三多”的情况:外地民工子女多、个体户子女多、困难户子女多。,家庭文化背景较差,导致了我校生源素质低、学生学习状况差,也由于教育和其它因素的影响,导致一部分学生学习困难。我校超过50%的学生来自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学校流动性差,基础差。转入学生由于教材、进度的不统一,或多或少均存有不同程度的知识漏空现象;家长文化程度偏低,父母中文盲比例10%左右,他们缺乏对孩子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与引导,又为生计而疲于奔波,父母的思想认识和言谈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品质,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由于每学期几乎都要有新转入的问题学生,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使其更加繁重,导致对问题学生的心理关注、思想教育不够,对问题学生的辅导因时间,人力等问题,心有余而力不足。以上主要原因导致我校问题学生现状不容乐观。由于基础差,这一部分学生自己上课时听不懂课,自己学不好还会影响到其他学生听课,对前途感到渺茫。

对一所学校,一个班级来说,多一两个问题学生表面上好像无关紧要,可对于一个家庭来讲,那就是一个家庭全部的希望,所以,对于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我们都不容忽视。为了使学生能做到自信、自强、自尊、自爱和自立,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揭示学习规律,教给学习方法,发展他们的能力,使他们既能顺利完成学业,又能全面、主动发展,达到全面提高素质的基本要求,从根本上保证义务教育的质量,科学的做好问题学生的研究、转化工作,消除问题学生的心理障碍,本课题研究意义重大。

二、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研究的背景

我校的学生大多来自普通家庭,做小买卖、下岗、生活困难、离异家庭等家庭环境较为复杂,相当一部分家长由于忙于生计而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也有部分家长思想不重视,再加上周边环境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动机等方面存在问题,学习效果不理想,学业滞后,从而出现厌学、畏学情绪。如何有针对性地引导“问题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促其转化,已成为我们急需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2、研究的意义

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是:全体性、全面性、个体化。在实际教学中,有许多学生因学习能力欠缺,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学习兴趣不强烈而成为学生群体中的问题学生。

教育可以研究,行为可以重复,但人的生命不可能重来,童年的时光是一生中最宝贵的岁月。所有教育行为都要以尊重生命,关爱个体为根本立足点与出发点,以教育者特有的良心与责任,对受教育者进行深切的人文关怀。“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应成为当下教育追求的境界。只有让问题学生的生命精彩,才有可能真正的让全体学生发展。因此,本课题将从“问题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对个案的调查、分析其形成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转化策略,帮助其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促进“问题学生”自身的发展,实现有效的学习。这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本课题研究具有较强针对性和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课题的界定:问题学生:即学习困难的学生,指的是智力正常,但由于学习习惯不好,或由于方

法不当,或由于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不能适应普通学校教育下的学习生活,造成学习效果低下,知识、能力目标均不能达到课标基本要求的学生。其构成要件主要有:第一,问题学生的智力正常;第二,问题学生是个别的,即集体(班级)中的绝对少数;第三,问题学生的学业成绩处于暂时落后状态。许多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大多数问题学生由于经常遭遇学习上的困难和失败,他们会因此而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失去了兴趣,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他们在情感上心灰意冷、自暴自弃,害怕学业失败,并由此产生了焦虑及其他消极情感,在行为上逃避学习。

个案研究:以“问题学生”个体为对象,了解其形成原因,制定转化措施,跟踪研究,进行教育,观察结果,探索规律。

转变:本课题将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依据各个学科的教学要求,在班级中,选择一些特定的教育对象——“问题学生”,通过调查,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实施转化策略,探索教育规律,实现问题学生的不同提高,促进问题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课题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它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学习者的背景知识与先前经验建构新知,它倡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有效构建。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

2、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认为:人类存在八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与自然观察者智能。这八种智能只是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他认为教育应该激发每一个人潜在的智能,给每个人以多样化的选择,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个性。倡导“因材施教”的教学观,主张教师应从多方面评价、分析学生的优点和弱点,并以此来设计和改进教学,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3、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着眼于受教育者以及社会的长远发展,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得到和谐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五、关于转变“问题学生”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1、平湖市实验小学殷冬梅老师在《有效转化问题学生策略研究》中认为:转化“问题学生”要做到以下五点:一要找原因,寻突破,消除厌学思想;二要相信你,你能行,激发学习兴趣;三要低起点,小目标,获得成功体验;四要一对一,请帮手,增加成功体验;五要反复抓,抓反复,养成良好习惯。

2、作为教师在转化“问题学生”工作中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应该做到“五心”即爱心、信心、细心、耐心、恒心。只有这样才能开启“问题学生”的心灵之门,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与发展。

3、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曾说过:“只有对人和人的本性彻底的、充足的、透彻的认识,根据这种认识,加以勤恳的探索,自然地得出有关爱护和教育所必须的其他一切知识以后,才能使真正的教育开花结果,欣欣向荣。”这段话深刻地告诉我们:要调动“问题学生”奋发向上的积极性,必须优化“问题学生”的心理,使他们消除厌学的思想,才能取得成功。

4、美国的瓦恩布雷纳所著的《学习困难学生的教学策略》,在阐述理论的基础上提供了众多操作性极强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从备课、上课到评价,从语言教学到各科教学,从学生的认知发展到情感、个性的发展,从教师的日常教学到与家长的联系等等,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关心“问题学生”的教师都能从中

根据各自的工作性质找到适宜的工作方法。

5、大量的研究表明:“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上存在:学习基础差;家庭原因;学校周边环境;班风校风;教师本身的影响等。主观上讲有: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学习方法、策略运用不当;依赖心理强、逆反心理严重、学习习惯差等。在“问题学生”的界定、问题学生的特点、类型、学困成因及诊断等方面也取得不少研究成果,但在如何帮助“问题学生”开发自身的潜能,让他们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得到和谐发展,提高学习效果等方面,尚待深入的研究,而这正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六、研究的目标

1、通过对“问题学生”的个案研究,从非智力因素维度开发学习潜能,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磨砺学习意志,培养学习热情等,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问题学生”的有效学习。

2、在实践中把对“问题学生”的成因分析以及转化与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及时加以验证和补充,总结出能促进“问题学生”有效学习的策略。

3、开发教师的教学潜能,提高教师的教科研与转变“问题学生”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七、研究的主要内容

1、“问题学生”的行为特征及形成原因。

2、“问题学生”的转化策略。

3、“问题学生”对教师潜能开发的基本要求

八、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学习有关教育理论,更新教师观念,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关注问题学生;密切关注国内外问题学生研究的发展动态,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不断调整我们的研究方案。

(2)、调查研究法:追踪调查“问题学生”的家庭状况、心理、行为、能力表现、成绩等发展情况,并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使转化问题学生的措施更有效。

(3)、行动研究法:通过研究课堂教学,探讨适合我校问题学生学习方法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能保持问题学生学习注意力的课堂教学结构。在教导处统一组织下,由各学科教研组长牵头,制定转化本学科问题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科研方案,人人都有针对所教年级学科问题学生不同特点的小课题。在实施研究中逐步完善。对问题学生家长定期培训,提高家长家教素质与能力。定期召开问题学生座谈会,关注他们的成长。

(4)、个案研究法:其核心是研究者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通过观察来积累原始资料,并加以理性分析与研究。建立问题学生跟踪记录档案,并作好记载(如:研究对象的基础材料、家庭情况、考试成绩、行为表现等方面的测量数据、评价与跟踪分析等材料),摸清他们学习困难的成因及转化效果,写出问题学生转化个案,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最直接的材料。

(5)、总结经验法:即依照教育实际提供的事实,研究教育现象和经验,使从中得到的认识、体会上升为教育理论和理性的教育观念。我们将在研究的每一阶段都写出实验报告,记录每一阶段的实验成果。

(6)、观察“问题学生”上课参与教学活动情况,了解其发展状态。

(7)、测试法:通过小测验了解“问题学生”发展情况,检验转化成果。

九、研究原则

1、差异性原则:坚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问题学生个体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运用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寻求轻负高效的途径。

2、激励性原则:及时发现问题学生的点滴进步与闪光点,多鼓励,引导他们体验成功,营造成功向

上的心态。

3、尊重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原则: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都要对研究对象——问题学生严格保密,实验过程要不露痕迹,以免无意中刺伤学生自尊心。对问题学生以诚相待,但对他们的不良行为又要严格要求,以形成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

4、以人为本的原则:实验的目的是培养人才,提高人的素质。研究的一切过程与方法应以人为本,从“人”的利益出发,而不能为追求实验测量的准确性而损坏儿童健康成长。

5、合理期待的原则:对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难度大,见效慢,问题学生进步易反复,必须通过系统的反复的教育过程,才能促进问题学生的稳定进步。

十、研究的对象与步骤

1、研究的对象: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所任教的班级中的问题学生。

2、研究的步骤

(1)申报立项阶段(2016年3月)学习有关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从报刊、书籍等搜集有关“问题学生”转化的相关资料,借鉴已有成果,寻找新的突破点,联系实际,撰写研究方案,准确界定课题的关键概念,做好申报前的各项准备。

(2)调查分析阶段(2016年4月)运用设计问卷、个别访谈、小组座谈等方法,了解“问题学生”的家庭、社会背景、周边环境等。通过调查,分析 “问题学生”的行为特征及其形成的真正原因,撰写调查报告。

(3)实施对策阶段(2016年5月——2016年10月)运用个案研究与行动研究的方法,针对“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制定措施,形成对策并付诸实践,进行个案研究,观察结果,撰写个案报告与研究论文。

(4)总结结题阶段(2016年11月)运用经验总结的方法收集、整理课题研究中的典型案例等过程性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总结成果,撰写结题报告,申请成果鉴定。

九、研究的预期成果

1、调查报告

2、研究论文

3、个案报告

十、研究的困惑

1、如何把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以及新课程理念成功地应用到转变“问题学生”的个案研究中去,以先进理念有效引领“转困”实践。

2、学校在管理上如何让更多的老师参与转变“问题学生”的实践与研究,营造良好氛围,促进“问题学生”学习潜能的有效开发。

下载问题学生个案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问题学生个案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问题学生个案研究结题报告

    “问题学生”转化个案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

    “问题学生”家庭教育个案研究与应对策略

    参 评 论 文 论文题目:《如何对问题孩子的家庭教育失当行为进行有效干预》 学校名称:长沙市工读学校 论文类型:教育研究 作者姓名:杨 健 撰稿日期:2013年3月18日 如何对问题孩......

    特殊家庭问题学生赏识教育个案研究

    《特殊家庭问题学生赏识教育个案研究》 南航附属初级中学 陈鸣一、问题的提出 现今特殊家庭(指离异、贫困、犯罪等家庭)子女成为班级学生中一个不可忽略的群体,特殊家庭子女的......

    问题学生家庭教育个案研究培训小结1

    《问题学生家庭教育个案研究》课题培训 2011年3月24日,乌鲁木齐市第99小学语文课题组再次开展了《问题学生家庭教育个案研究》课题培训。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校长石理、教务主任......

    “问题学生”家庭教育个案研究与应对策略范文合集

    贺世豪是我班的一名“问题学生”。我对这名学生在一年半的教育教学内持续给予更多关注,和他的家长共同分析他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共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心理和行为方......

    问题学生家庭教育个案研究培训小结2

    《问题学生家庭教育个案研究》课题培训 2011年3月3日,乌鲁木齐市第99小学语文课题组开展了《问题学生家庭教育个案研究》课题培训。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校长石理、教务主任董平......

    “问题学生”家庭教育个案研究与应对策略(★)

    “问题学生”家庭教育个案研究与应对策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的进一步深化,在广大农村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由于他们长期远离父母,因......

    个案研究

    对父母溺爱孩子的个案研究近些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加之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庭四个老人,一对父母共爱一个孩子,父母都将其视为宝贝,宠爱备至,致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