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有效数学课堂教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构建有效数学课堂教学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宝鸡市高新区磻溪镇斜坡小学吴会民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构建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让课堂四十分钟有限的教学时间焕发出无限的活力,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下面我就“如何实施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于是过去的“复习型”、“开门见山型”等导入课题的方法大多被“创设情景”导入法所代替,内容生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层出不穷,课堂所追求的“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拥有学习主动权”在预设好的情境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得以落实。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情境牵强附会和情境过滥的现象。如:《认识图形》出示由各种图形组合成的图案:火车、房子、小汽车、小兔子、树等。学生一边看一边叫:真漂亮啊!这时教师提问:从这些图案中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抢着回答:我看到了小火车在冒烟、我看到房子只有一个窗户、我看到小兔子的尾巴很短……这些情境创设的盲目性不但冲淡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而且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考虑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二、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由始至终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做学习的主人。学习过程是否有效,则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主动性,重视让学生学会学习、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今天,我们也应重视并充分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的作用。我们要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及时加以点拨指导。
三、进行有效的分层练习
必要的练习是巩固与强化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在数学课堂上更不容忽视,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不能很好的处理“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练的目的性不够明确,针对性不强,随意性大;练的习题不够精选,思维难易度把握不准,层次性不够明显;不能正确处理练与讲的关系,以练代讲的现象普遍存在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正确理解练习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摆正练与讲的关系,还要用心设计习题,做到精练、巧练、及时练。我相信,只要我们重视“练”,课堂中注意让学生充分“练”,就一定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四、运用有效的课堂评价
“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更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是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有效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出,评价的首要原则应该是“客观公正”,在这个基础上,再坚持鼓励为主,才是富有魅力有价值的评价。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正确处理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把激励评价用到极端,对于学生的错误不能敷衍了事,一定要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对那些有错误,但又蕴涵创新思维的想法,在指出不足的同时,再给予鼓励,这样学生的评价也能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避免导致学生“表扬依赖症”的产生,让评价真正发挥保护自尊心、树立自信心、激活进取心的作用。
五、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中营造教学的和谐性,建构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学生是活生生的生命体,需要得到教师的尊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给予积极的肯定,如微笑、点头、重复和阐述学生的正确答案;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或反应,教师不应该忽视或者嘲笑,而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教师应尽量与每一位学生进行积极的个人交流,认真倾听和接受每一位学生对教学的正确想法。同时,师生双方情感的沟通和协调、相互信任和合作关系的建立,需要教师以自身积极情感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拥有积极的情感。
六、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交流
第一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阅读是了解和学习数学的一种常见方法,也是培养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一种基本策略?阅读材料可以是数学课本,可以是学生自己写的作业?材料,还可以是数学史话和故事?通过组织有序和广泛的阅读交流,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和学习数学,学习必要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第二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只有倾听,才有交流?听的时候要抓住如下几点:(1)听表达的大致过程,从总体上把握别人发言的要点;(2)听别人解答问题的思维策略,采用的思考方法;(3)听别人表达的内容是否周全?观点是否鲜明,自己准备随时质疑或补充?整个倾听过程中要做到眼观?耳听?不插言,最后鼓励学生大胆参与评价于补充?
第三要训练学生掌握数学语言,引导学生学会对话?数学交流的载体是数学语言?在教学中,可以进行“说数学”的练习,这种练习,可以在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
第四要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带着“尊重和欣赏”去倾听别人的发言,要学会合理评价别人的观
点和想法,要学会从别人的发言中捕捉闪光点,并要从中受到启发,让交流的过程成为大家共同发展的过程?
总之,数学课堂交流不仅仅是必要的教学环节,更是学生思维的碰撞感悟的传达和体验的分享?改进数学课堂交流策略最终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多地去关注“交流”而不是“独白”;更多地去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更多地去关注“实质”而不是“形式”?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交流中相互倾听相互分享和相互欣赏,达到共同完善?另外,数学课堂上不断地进行思维的交流、智慧的碰撞、感悟的传达、体验的分享,才能使课堂呈现出缤纷的色彩,才能让学生多一些难以忘怀的探索,多一些令人激动的发现,多一些心情愉悦的合作;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实施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任重而道远,让我们以这次省教育学会开展的构建有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为契机,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上的“想学”,自我发展基础上的“能学”,掌握学习方法上的“会学”,设计组织活动中的“乐学”这样一个效果。使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开出丰硕的成果。
第二篇: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日期:2008-10-08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打印] [评论]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每个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应该在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去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再创造”数学和应用数学,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一、重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
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数学。
例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前,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乌龟在钟面形跑道上不紧不慢地爬了一大格(1时),小白兔沿着钟面形跑道马不停蹄地跑了一整圈(60分),可裁判员却最后判定:乌龟和兔子跑得一样快。“啊?”(小朋友们都面面相觑)这个判定可令他们费解了:明明是小白兔跑得快多了,为何比赛结果却是不分胜负呢?就当学生们疑惑之际,教师适时引入教学:“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今天的学习,小朋友一定能解开这个谜。”这下,学生们个个瞪大了小眼睛,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时分的认识之中。短短的40分钟下来,几乎每个孩子都明白了时与分的关系。无可否认,正是这样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巧妙地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得学生对新知识满怀无比强烈的求知欲。
二、重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
马芯兰老师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现代教学论也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的确,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让学生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发展思维能力。
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时,教师打破了以前只由老师在台上做实验,学生在台下观察得出结论的做法,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了充分的动手操作。第一次,教师要求小组学生将圆锥装满水后又把水倒入与其等底等高的圆柱中去,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第二次,教师让学生小心翼翼地将圆柱中的水倒入与其等底等高的圆锥之中,直至三次倒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三倍”;第三次,教师请学生自由选择所提供的学习材料来验证刚才的发现。结果,有的学生把橡皮泥捏成的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变形为长方体后进行比较计算,获得验证;有的学生则用“倒沙子”的方法得出同样的结论;更有的学生选用了不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做了“倒水”实验,提醒大家注意必须是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才能具有一定的倍数关系。可以说,在这几番“物质化”的操作活动中,数学知识不再那么抽象,理解数学也不再那么空洞。教师这样将数学教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活动,轻而易举就让学生对圆锥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这一原本十分抽象的知识获得了相当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后获得的体验是无比深刻的。
三、重自主探索,让学生“再创造”数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并急于了解其中的奥秘时,教师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知道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而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积极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去大胆地“再创造”数学。
例如:教师在教学完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以及减法的运算规律之后,请学生将这些知识联系起来总结收获。其中,有学生提出:既然加法、减法、乘法都有相应的运算定律或规律,想必除法也不会例外吧!对此,教师给予赞赏性的肯定,索性取消了进行练习课的打算,改为要求学生自主探索“除法的运算规律”。一开始,教师发挥引导者的作用,给学生提供切入思考的依据——例题:“商店卖出5箱热水瓶。每箱12个,共收入840元。每个热水瓶售价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在学生顺利解决这一问题后,教师又组织学生出谋划策,讨论接下来该怎样去发现并掌握“除法的运算规律”,学生借鉴先前学习运算定律的方法,决定分三步走:建立猜想——举例验证——出题应用。于是,学生们在小组中一步一步展开了自主学习,最后如愿以偿,发现并掌握了“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这一条运算规律,可谓事半功倍。整个过程中,教师只作了恰到好处的点拨,学生始终循着自己的思考在积极主动地发现、探索,深刻地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他们经过自主探索,“再创造”了数学知识,其成功后的喜悦定然也能激励他们再去“再创造”新的数学知识。相信,这些乐于自主探索的孩子,成功会越来越多,认识会越来越深。
四、重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
例如:教师在教学完“简单的统计”之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开展了一次实践活动。首先,教师请小组学生统计同学们对语、数、外三门学科的喜好情况,制成统计表,并对统计结果作合理的分析,给老师提出一些建议,做老师的好参谋。有的学生分析:英语是一门新设学科,同学们倍感新奇,课堂形式也很活泼,所以大家最喜欢上英语课;也有的学生认为喜欢数学课的人数比以前多了,因为现在课上经常开展一些操作、游戏活动,同学之间有问题可以提、有意见可以争论,老师有时候也比较幽默;还有的学生建议:语文老师要阻止某些同学取笑回答问题有错或语言表达有困难的同学,使大家都喜欢语文课„„其次,教师又引导学生设想个人实践目标:假如我是校长助理,想统计学校某一方面的信息,来协助校长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最后,教师又激励学生自由组合,制订小组实践计划:假如我们是XX,想统计„„做社会的好公民。这里,教师要求各小组设计好统计表,利用课余时间去展开调查统计。在这一堂课中,“老师参谋”、“校长助理”、“社会公民”这三个生活问题紧紧地吸引着学生去畅想、去讨论、去实践。由此,他们再次经历了“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制表分析——作出决策”这一简单的统计过程,不光如此,他们还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去审视实际问题,去构想社会现实,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巨大应用价值和无穷力量。
第三篇: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临河四小史冬梅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参与学习,亲历学习过程,从而学会学习。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摆到了很重要的地位。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呢?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树立崭新的教学理念,给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
教师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树立崭新的教学观念是确保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条件。只有教师的观念真正转变,从心底里把学生当成主人,当成需要发展的人,才有可能引导学生主动的学习。
(一)课堂是学生产生错误的地方
课堂,不是“灌”知识给学生的地方;教师不是权力的代表;学生,也不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督促你学习”的对象。而是把课堂看作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地方,把自己看作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不要把目光盯在学生的正确答案上,学生说对了就眉开眼笑,说错了就紧锁眉头。而要树立一种正确的课堂观念: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并把学生的错误当成可以利用的可贵的教学资源。在此,就要让“注意听讲,不许插嘴!”“发言必须先举手!”这样一些话语从语文课堂销声匿迹,换之以“想说可以大声说,错了没关系!”“等不及举手可以马上起来说!”“老师最喜欢大胆发言的人!“看谁的见解与众不同!”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出质疑的声音,发出讨论的声音,发出研究的声音,甚至是争得面红耳赤的声音,真真切切地表达出自己的心声。
(二)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只有学生亲历学习过程,才能学会学习,获得发展。任何人都无法代替学生习得知识与能力。而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越俎代庖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例如阅读教学,许多教师一味地进行繁琐细碎的分析,以教师自己对课文的深加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大量机械重复的练习来苦求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效果当然可想而知。因此,在这方面,教师不能急躁,要指引学生主动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成新知识的建构过程。
(三)教师是引领学生发展的导师
1.多导读,少讲解。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古训,要引导学生多读,或默读、朗读、品读、分角色读、表演读、跟录音读„„或齐读,或个别读,或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读,或小组竞赛读„„不同的读法,不同的形式,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读懂,自己在读中去感悟文章的真情,去感悟人生的真谛。教师少讲一些,做到学生能读懂的地方不讲,学生通过讨论能理解的问题不讲,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能解决的问题不讲,优生能帮助差生解决的问题不讲。
2. 多情趣,少刻板。
语文课要上得情趣盎然,应杜绝一板一眼地照本宣科,杜绝统一,杜绝标准答案;课堂上要允许学生插嘴,允许激动的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表情达意,允许学生出错。在语文课堂中,即使是教学生字,也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如,学生总是把“武”字多写一撇,强调多次,订正多次,仍旧照错不误。我结合《景阳冈》一课,点拨学生,“你们很聪明呀,认为武松是英雄,想在他腰间挂一把刀,可是你们知道吗?你们挂的这一把刀把武松的腿给砍断了,他还怎么上景阳冈打老虎呢?”学生听后大笑,有的学生竟然站起来大声说“我们再怎么聪明也不能凭想象给武松挂大刀呀!”这样的教学不是就情趣盎然了吗?对于那一篇篇包含着作者激情的语文教材“例子”,教师就更应该引导学生去悟其中的“情”,寻其中的“趣”了。有的教师把学生读书的方式教得整整齐齐,还自以为“漂亮”,殊不知这种追求统一、追求标准的刻板教学方式曾扼杀了孩子们的多少灵性。作为教师,何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记忆的支点,寻找震撼学生心灵的情感,为何要像填鸭子似的硬“塞”知识给学生呢?
3.多民主,少特权。
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权威”角色。教师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师生之间应该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小学语文课堂也应该成为民主化的课堂。在此,教师没有特权,教师应做的是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作适当的点拨,恰到好处的引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一个学生都没有特权,任何一个人也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合作的伙伴关系,全体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自由和权利。
二、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主动学习的自由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促使学生主动生动地学习的软环境。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最能促使创造力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创造力才能得到开发,只有民主和谐的环境,才能使学生的创造精神得到充分发挥,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学生只有在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才会才思敏捷,也才敢思、敢说、敢于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带有个性色彩的见解。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自由的课堂常规
要改变传统的学生观,要认识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有独立个性的人。教学中,教师不应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不硬将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轨道,应该创造条件千方百计
使学生能够大胆质疑,大胆猜测,敢于发表不同意见。课堂上,不要用各种条条纲纲的规则去约束生动活泼的学生,要允许学生在课堂上享有一定的自由度发表自己的见解,与自己的伙伴共同讨论,共同研究。
2.倡导自主的良好学风。
教师要创造一种宽松、宽容、富于活力的教学气氛,真正“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安排学生质疑问题的环节,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不解,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在授课过程中,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提出节外生枝的问题,允许学生发言不正确,允许学生给老师指出缺点错误;要尊重学生不苟同他人的意见,允许学生向同学、老师质疑,大胆发表独特见解。在课堂上,在问题的讨论中,师生应是平等的。
3.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一书指出:“教育,正像其他的社会过程一样,它的成效依靠交往。”所以作为新世纪的教师要一改过去高高在上的教风,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切实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多与学生交谈,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试着走进学生的心灵。师生间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才能形成融洽、和谐的氛围。在和谐的师生情感中,学生大都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教师在教学时若绷着面孔,不苟言笑,或者高高在上,摆出一副真理化身的模样,教室的气氛则必然会趋向紧张,师生之间就容易产生一种压抑感,学生必然不敢也不想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教学时态度应和蔼可亲,注意微笑面对学生,保持适度幽默。课堂上,记住多使用一些礼貌用语,“能把你读懂的地方告诉大家吗?”“你能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吗?”“大家允许老师说说我的看法吗?”“请你来帮助他?”这样亲切的话语,无形中产生了一种感染学生的力量,使师生之间有一种亲和力。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差异,崇尚个性,让孩子们言论自由,受到感染,情操也才能得到陶冶。
4.注重情感的真实流露。
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为此,笔者认为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是一堂倾注着教师真挚感情的课。这里所说的“倾注感情”,并不是说把语文课上成是教师慷慨激昂的演讲课,而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理解。只有在一堂课中注入那涓涓的情感细流,让教师、学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此时学生的感情,人格也才会堂成为“百家争鸣”的场所,这样师生间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形成。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被别人尊重的幸福,从而在自己的个性中也培养一些尊重别人的品质。
三、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主动学习的平台
首先,教师要站在整个语文教学的全局上审视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握教材,精心地重组教材,不是被教材牵着鼻子走,不是把教材看成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点,而是灵活使用教材,把握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注意向课外扩展延伸的。如《将相和》一课,教师既要看到它在本单元中所担任的训练重点“认识过渡句(段)及其作用”,又要看到文中所渗透的“文道统一”的思想,还要看到《将相和》一文中写人的方法也值得借鉴(这样的写人的方法,虽然不是本单元的重点,但见识研究一下,不是就为学生作文积累了写作知识吗),更要看到古代像这样动人的故事还很多,要引导学生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扩展。
其次,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这里所谈的精心设计不是想着要怎样去牵学生鼻子,而是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去思考:设计什么样的问题最能激发起学生的研读探究兴趣,用怎样的学习方式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全体参与,全程参与。如,教师可利用某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或利用某些课文的情节空白、浓缩处,让学生用想象拓展补充,并把它表演出来,以此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教学《找骆驼》时,教师可从商人在老人的指点下最后找到了骆驼处出发,让学生想象,如果商人再次碰到老人,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先组织大家讨论,然后再让全体学生设计表演,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表演,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角色重认,其内在机制是将主体对象化,又将对象主体化的心理置换,小学生喜欢表演,希望通过“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移情作用,缩短与读物的心理距离。表演活动不仅是把课文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还原为生活言行,便于理解感觉的有效手段,而且是发展学生智力、才能的良好方法。又如教学《寻隐者不遇》一诗,教师可设计让学生用自读自悟和讲故事的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对学习确实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
再次,教师还要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化为具体可感的“活”的形象,如,学“盲”字,学生因“育”字的记忆定势,会在“盲”字的上面多加一点,此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人的眼睛死了,就是盲人了”。(边说边用手指字)这样的教学,不是把文字变成活的形象了吗?
四、选择新颖的学习方式,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拐杖
新颖的学习方式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主要途径。当前新颖的学习方式主要有:
1、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就是根据学生的能力、性格等因素将学生进行搭配分组(四人一组),每组都有一个组织能力相对较强的组长,其余三人各有任务,或记录,或汇报,或检查,以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形式,以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为目标,通过组员的合作,既发挥了群体的积极功能,又提高了个体学习的动力和能力。一部分原来在班上不敢发言的学生,通过在小组中的学习锻炼,逐渐地也敢在班上发言了。如,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教师在引入新课时可设计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小组先自己阅读这篇课文,读熟后在小组里互相讲故事,最后各个小组推荐一个学生参加竞赛,到讲台上把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各小组大声朗读,为了能迎接挑战,组员读熟课文后,就互相讲起故事来。这种学习方式,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参与面,既体现了民主化教学的“全体性”,又使胆小的学生得到了锻炼,使那些有组织能力的学生的才能得到了发挥。
2、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就是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自己的个性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真正“动”起来,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开
动各种感官,开动大脑机器,使想象飞起来,思维活动起来,语言也活起来。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如,学习《荷花》一课,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自主学习,然后交流学习心得,在交流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说出了自己选择内容的原因,有的人甚至还画了一大朵漂亮的荷花,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各人有各人的表达方式,学生平时在生活中积淀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意识全部被调动起来了,真正体现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论断,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还可感受到他自己从来没有感受过的景象。这不仅促进了学生的知识积累,而且别人好的看法还会潜默移化地影响一些学生的个人观点。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把书读“活”的好处,使其个性不断完善。
3、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精巧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读中发现知识,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我设计的思路就是让学生自读,感悟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神机妙算)进一步探究他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方面?(勾画出文中的句子)再进一步研读,感悟其神机妙算的原因是识人心,懂天文,懂地利。借助多媒体,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很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4、实践学习。
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亲自参加实践,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发挥个性特长。说直接一点,就是将语文教学的“面”扩出去。实践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办班刊,出作文集,开朗诵会,搞辩论赛,搞课前三分钟演讲,搞每日一记、每日一摘,进行社会调查,开展课外阅读比赛„„
5、当“小老师”学习。
学生当“老师”就是教师把讲台让给学生,自己坐到学生的位子上去仔细倾听学生的声音,让学生来体验做老师的甘苦。如,上作文评讲课,就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到讲台上去引领着全班学生评讲作文,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生有没看到的地方,教师也可来上一句“允许老师谈谈自己的看法吗?”,这样的一种民主和谐的场面,往往令学生终身难忘,别人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早就在无形中进入了学生的头脑,下次作文,他们就会扬长避短了。在这样的场景中,往往还会使很多学生受到感染,在听取别人意见的过程中,学生会更谦虚,在发表看法的过程中,胆小的人也会争着说说自己的看法,这样的学习方式不是就把学生的个性引向了好的方向了吗?
五、挖掘评价的激励功能,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愉悦
体验成功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动力。因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所以,新型的语文教学课堂应该是学生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课堂。只有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才会促进学生不断进步,挖掘出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使其个性中的积极因素得到发挥,消极因素得到抵制。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转变观念,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以灵活的教法,新颖的学习方式关爱学生的成长,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让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也就是说“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魏书生语)”。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发挥,个性才能得到发展。
第四篇: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每个学生在获得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应该在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采取措施,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重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
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数学。
例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前,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乌龟在钟面形跑道上不紧不慢地爬了一大格(1时),小白兔沿着钟面形跑道马不停蹄地跑了一整圈(60分),可裁判员却最后判定:乌龟和兔子跑得一样快。这个判定可令小朋友们费解了:明明是小白兔跑得快多了,为何比赛结果却是不分胜负呢?就当学生们疑惑之际,教师适时引入教学:“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今天的学习,小朋友一定能解开这个谜。”这下,学生们个个瞪大了眼睛,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时分的认识之中,一节课下来,几乎每个孩子都明白了时与分的关系。重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
现代教学论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的确,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让学生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发展思维能力。
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时,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了充分的动手操作。第一次,教师要求小组学生将圆锥装满水后又把水倒入与其等底等高的圆柱中去,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第二次,教师让学生小心翼翼地将圆柱中的水倒入与其等底等高的圆锥之中,直至三次倒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三倍”;第三次,教师请学生自由选择所提供的学习材料来验证刚才的发现。
结果,有的学生把橡皮泥捏成的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变形为长方体后进行比较计算,获得验证;有的学生则用“倒沙子”的方法得出同样的结论;更有的学生选用了不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做了“倒水”实验,提醒大家注意必须是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才能具有一定的倍数关系。教师这样将数学教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活动,轻而易举就让学生对圆锥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这一原本十分抽象的知识获得了相当清晰的认识和理解。重自主探索,让学生“再创造”数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因此,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并急于了解其中的奥秘时,教师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知道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而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积极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去大胆地“再创造”数学。
例如:教师在教学完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以及减法的运算规律之后,请学生将这些知识联系起来总结收获。其中,有学生提出:既然加法、减法、乘法都有相应的运算定律或规律,想必除法也不会例外吧!对此,教师给予赞赏性的肯定,索性取消了进行练习课的打算,改为要求学生自主探索“除法的运算规律”。一开始,教师发挥引导者的作用,给学生提供切入思考的依据――例题:“商店卖出5箱热水瓶。每箱12个,共收入840元。每个热水瓶售价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在学生顺利解决这一问题后,教师又组织学生出谋划策,讨论接下来该怎样去发现并掌握“除法的运算规律”,学生借鉴先前学习运算定律的方法,决定分三步走:建立猜想――举例验证――出题应用。于是,学生们在小组中一步一步展开了自主学习,最后如愿以偿,发现并掌握了“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这一条运算规律,可谓事半功倍。重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
例如:教师在教学完“简单的统计”之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开展了一次实践活动。首先,教师请小组学生统计同学们对语、数、外三门学科的喜好情况,制成统计表,并对统计结果作合理的分析,给老师提出一些建议。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设想个人实践目标:假如我是校长助理,想统计学校某一方面的信息,来协助校长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最后,教师又激励学生自由组合,制订小组实践计划:假如我们是XX,想统计……做社会的好公民。这里,教师要求各小组设计好统计表,利用课余时间去展开调查统计。在这一堂课中,“老师参谋”、“校长助理”、“社会公民”这三个生活问题紧紧地吸引着学生去畅想、去讨论、去实践。由此,他们再次经历了“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制表分析――作出决策”这一简单的统计过程,不光如此,他们还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去审视实际问题,去构想社会现实,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巨大应用价值和无穷力量。
第五篇:学习有效数学课堂教学
学习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记一次有意义的听课活动
李马艳
12月18日,我参加了“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第十届开放周活动数学专场”。一堂堂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堂展示,让我对数学课堂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思考。下面就两堂典型的课例,谈谈我个人的感受与想法。
一.王淑馨教师执教的《平均数》
1、创设或者是重现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让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
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也就是说教师必须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联系现实生活来讲数学知识,把数学问题变得生活化,把乏味的数学变的生动有趣,容易理解,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学。
新课开始,王老师通过谈话引出学生非常熟悉的运动会场景,让两个小组在课堂上重现了10秒种的跳绳比赛,并当场把比赛的数据输入了电脑中,让学生对这两个小组的比赛成绩进行比较——你觉得哪一组的比赛成绩更好呢?你是怎么比的?(①求平均数;②算总分;③求出相差的个数。)这样很自然引出了平均数的学习。由于平均数还不是唯一的求法,紧接着王老师又抛出另外一个情境:王老师的四(3)班同学也参加了投篮比赛,请看,(课件出示)王老师一直在想,是男生投得准一些,还是女生投得准一些?你觉得应该怎么来比?在这样一个情景下,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①不能用算总分的方法,因为人数不一样,男生4人,女生5人。②求相差个数的方法也不能用,因为男生比女生少一个。③只能用求平均数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平均数的应用就产生了。在这两个不同的情景中,学生已经充分感受到了平均数原来就是一组数据的代表数。用它来进行比较,能够得出哪组更优秀,哪组更突出。像王老师这样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建立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上,既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潜能,又能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同时数学也来源于生活。从王老师设计的教学流程来看,她一直利用运动会场景,来贯穿整个数学课堂。一直让学生在熟悉的运动会上学习数学知识,同时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运动会上。由此可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是不可分割的,让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在现实
生活中体会数学,并能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的乐趣!
2、教学中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判断,同时也特别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在小学生的头脑中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把数学知识融于实际情景中去,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初步估一估,从而解决数学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当王老师利用课件出示女生投蓝个数的条形统计图时,并没有马上让学生算出平均数,而是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来估一估,这个平均数大概会是多少?如果用一根线来表示它们的平均水平,应该放在哪里?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①不可能是9,因为9是最多的个数。②也不可能是4,因为4是最少的个数。③可能是5—8之间吧。现在请你们拿出草稿本算一算,女生投篮的平均数到底是多少呢?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判断其平均数的范围,是对学生数感的一种培养,同时也是对学生学习能力一种提升。
在活动中,王老师继续通过运动会场景中的比赛项目(广播体操、实心球、艺术体操、一分钟跳绳四个项目),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做一回运动裁判。在这个环节中,王老师让学生根据要求分工合作,既要求学生在大组内(选择相同项目的)交流自己的想法,又要求学生在小组内(选择不同项目的)说一说自己的收获。这样活动场景的设置,也是跟学生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感受数学,进一步积累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3,、作业设计“含金量”高,注重了练习的灵活性。
王老师设计的作业纸上,有基础题、灵活题、提高题三种类型,可以看出王老师是通过精心选题,把这三种层次感较强的题型融合在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中,通过让学生担任运动会裁判员,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在应用中思考,在思考中升华。特别是第二个项目——实心球比赛。大部分学生由于定势思维,都是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做的。通过王老师的指引,才明白原来有些比赛项目是不需要求平均数的。只需要找出最大的值或最小的值就可以了。如:50米跑、100米跑、坐位体前屈等等。王老师这样一个题型的设计,可以看出她很注重练习的灵活性。
二、施玲玲老师执教的《20以内进位加法的练习课》
1、精心设计过渡语,使课堂清晰自然,像一幅山水画。
课堂上,恰当的衔接语言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调动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可以使教师和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还可以使课堂衔接顺利自然,如一幅山水画,了了几笔却一气呵成,极富生命力。像施老师的语言生动形象、自然亲切,具有极强的童趣,非常符合一年级小朋友的年龄特点。请看:
教学片断一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这节课要和数字宝宝做游戏,请看,他们手拉手变成了好朋友——课件出示3+8=9+4=7+5=8+7=
生(一起回答):11131215.师:你发现这些手拉手的朋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都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师:这些数字宝宝可调皮了,总喜欢乱跑,请看(课件出示),它们跑哪里出了呢?
生:在下面的一条线上。
师:这些数字宝宝排列有什么规律?
生:按0到10,从小到大排列的。
生:一个一个数的。
师:是的,我们把像这样横着的轴叫横轴。
„„
教学片断二
(当学生已经会看折线图列算式之后,师要学生对黄线段与绿线段进行比较后,得出它们一样长。)
师:看来这两条折线段是一家人,长度都是14,我们就把它们称为14号家庭,好吗?
生:好。
师:那14号家庭还有其他成员吗?
生:6+8=14。
生:7+7=14.生:5+9=14.师:请你们仔细观察算式和图,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
师:是的,像这样图,告诉我们的规律是:和相同。
„„
像施老师这样清晰、自然的课堂,在我的脑海里就像一幅恬静、优美的山水画。
2、注重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观察与表达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数和形的特点进行察看,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使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表达,使学生终生受益,以充分发挥数学教学在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
施老师非常重视学生的数学思考,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如:施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14号家庭成员的算式和图,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纷纷举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①第一个加数是一个一个增加的,第二个加数是一个一个减少的。②它们的和都是一样的。当老师引导学生说出7+7=14这条折线段最特别的时候,让学生思考:它的特别在哪里呢?你能发现吗?有的学生说,反复了。有的学生说,它是由一个7组成的。显然学生看懂了7+7=14的特别之处,但在语言的表达上,学生还欠缺正确、规范的语言。施老师随机引导学生,14在数学里叫做和,那么7在数学里叫做什么?(加数。)那我们可以把7+7=14看成是加数„„〔学生异口同声:相同。〕像这样的折线段,图上还有吗?学生反应很快,一下子就把所有的,非常有序的说出来了(9+9=18,8+8=16„„5+5=10)。很显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已经会用正确的语言进行表达了。正因为有了第一次的观察与思考作基础,学生第二次观察折线段图形时,反应比较快,也能用比较准确规范的语言来进行表达——①第一个加数一个一个减少的,第二个加数也是一个一个减少的。②和是两个两个减少的。③和都是双数。④加数相同。在课堂上,施老师始终让学生注意观察算式和图,寻找规律,并对自己所观察到的进行数学语言表达,这对于学生的后续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3、数形结合,从发现美再到创造美。
施老师把20以内的进位加法赋予一种新的形式,通过坐标轴的折线段来对其练习进行巩固。让学生数形结合,进一步来感受数学的意义。从一幅幅折线段图形中发现美,发现一种有规律的美。如:有和相同的折线段,有加数相同的折线段,有第一个加数相同的折线段。等美的规律揭示之后,施老师放手让学生来创造一组自己喜欢的有规律的算式和图像(要求学生在四人小组内完成)。这样一个从发现美到创造美的过程,真实就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培养,更是对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指引。
通过这一天的听课学习,让我意识到,数学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书本上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注重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