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提要:在当前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更新教师的观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对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研究更是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新的革命。本文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阐述。通过语文教学实践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自学、自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敏锐的观察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及敢于提问、善于合作的良好品质,为终身学习,更好地适应休会的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自主能力 囱主学习阅读教学
ZLttt纪是一个日益科技化和国际化的社会,需要人们对丈量信息给予独立判断有效4A:Mx+,呼色士血域开放的姿态面对财知识经济时代,综合国预大争实
ty。t。竞争,这就向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衡量一十^素质ee强弱,他包合高尚的思想道德,丰富的科学知识,健全的人格基础和独特的创新能力等等。社会需要进步,政代会唤复合型的人才,而学校的教育正是肩负着发掘人才、培养人才的重大责任,唯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满。未来的需要。然而,目前主月的,]、学教育虽基础扎实,但普遍存在着“他主”多“自主”少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侃侃而谈,滔滔不绝,似乎不讲深讲透是不放心的。学生的学围绕教师的教转,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双边活动”变成“单边活动”,学生规规矩矩地坐着,面无表情地看着,小心翼翼地回答,唯唯诺诺地举手,一个个很随教师的指挥棒走。一个人如果是“不由自主”地受教,他便沦为工具,亦步亦
趋,目罔吞枣,只会逐步丧失学_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哪儿还谈得
上参与之乐、合作之趣、成功之悦呢?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时代,要跟上千变万化的形势,培养出适应未来挑战的复合型人才.教师必须更新落后的教学观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执竺竺且终由主孔。y一 任,进行有目的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从而实额H宁主性发展L堡垒甚多中的“自主性学》”别股便空公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性,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了通过能动的学习活动,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创新意。和实践能力,使胜的主动发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学生获取知识、丰富语言、培养语感、训练思维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阅读,学生能了解大量的名篇佳作、好词妙句,积累沉淀,为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打好基础;通过阅读,学生能领悟文章的感情色彩,词句间的韵律节拍,读得有声有色,别有情趣;通过阅读,还能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些都是学生学好语文的要素。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他们走自主学习之路,必须从阅读教学抓起。
半年来,我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做了些尝试,在此谈谈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一些体会。
一、激发兴趣.营造氛围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发自内·。的“乐而为之”,才能对教师的“传道授业”积极主动地吸收、消化和运用,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则是使学生“乐而为之”的有效途径之一。有了兴趣,学生的脑子里就自然产生许多个问号,就能引起他们探究问题的欲望,从而促使他们主动、自觉地学习。以《蒲公英卜课为例,在揭示文章的课 题时,老师出示了一则谜语:一群小伞兵,身儿多轻盈,随着风儿飘,到处去
旅行。学生把手举得高高,兴奋地猜到了谜底——蒲公英。接着,老师随着悠扬的音乐,抑扬顿挫的朗读,配以色彩鲜艳的多媒体画面,把学生带入了有沙漠、大海、田野、阳光的大自然景现中。优美的景色,丰富的语言,有趣的故事一下子把学生吸引住了。教师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电教手段,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
有学者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意志努力上的“坚持学”。从这种意义上说,兴趣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前提。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营造良好的氛围,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来引导他们逐渐“会学”,逐渐“能学”,为自主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
二、鼓励发问,引导思考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孩子越小越好问,越小越会问,可是,当孩子渐渐长大,进入小学,开始了学习生活之后,他们头脑中的问号似乎越来越少,学的兴趣也渐渐变淡了。图为他们整天被别人的问题包围着。课堂上要回答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被别人问多了,问别人的机会就少了,常常被人家门倒,对提问的兴趣自然也就淡了。
许多教育家主张“顺其自然”地教,顺着孩子的天性教。我想,既然好问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就要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发问,引导他们思考问题。
在《黄山奇松》的教学中,教师抓住学生这一C理特点,围绕课文内容,鼓励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孩子们睁着惺惺然的眼睛,充满着好奇与疑问,有的说:“黄山在哪儿?”“黄山除了奇松,还有什么?”有的说:“黄山的松树有
什么奇怪的特点?”还有的问:“课文介绍了哪几种黄山的松树?”学生提的问题这么多,这么好,超乎老师的想象,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教师抓住学生提出的三个主要问题,引导他们找句、思考、朗读、感悟,在读读、说说、谈谈 的和谐对话中,一切问题都巧妙地迎刃而解。黑板上书写的是学生的问题,教室里洋溢的是学生的话语,这样的教学变学生围着教师设计的问题学,为教师依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建构主义教学观也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应是认知行为的主体,而教师是行为的主导;学生从原有的经验世界中,组织起相应的建构原材料,自己去提出问题、选择方法,并去进行表达、交流和修正,从而有效地建构新的认知结构。这种观点从根本上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有疑皆可问,有疑都要问,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唤醒沉睡在学生内心深处的问题意识,培养创新意识的萌芽,鼓励发问,引发思考,这是自主学习的“源头活水”,是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朗读感悟,体验乐趣
“新大纲”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师要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听中感,读中悟,学中想,领会课文内客,体验文章情感,欣赏妙词佳句,从而与学生的心灵产生碰撞,迸发出愉悦的火花。
在《云房子》的教学中,学生对重点句子“有很高的大楼房,有很宽的大礼堂,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有的像花儿那样美关地开着,也有一点点小的,小得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不够理解。首先教师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选读自己喜欢的精彩句子,说出喜欢的理由和从中体会的情感,然后大组朗读交流,师生互补合作解疑,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云的千姿百态,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把课文内容用动作表演出来,稚嫩童趣的表演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了云房子的美丽、有趣。这样的教学,无需教师讲全讲细,只需巧妙点拨,重在培养学生读书感悟的能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竞能自己读懂课文,真是乐在其中!
儿童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人,是一个个涌动着的生命,课堂教学必须充满“人性”,必须从儿童的需要出发。教师应把属于学生的读书权、说话权、表演权等一切权利还给他们,把学生的眼睛、双手、嘴巴、头脑解放出来,还以自由想象、互相合作、朗读体验的空 间,让他们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使其在充满兴趣的活动中感受愉悦和成功,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合作能力、感悟能力。表达能力就是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的。
四、自主实践,提高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光靠课堂上四十分钟的学习实践是远远不够的,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的内容不应局限于课堂所学的书本,还应向课外开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形式不应拘泥于读书,还应通过活动来深化阅读教学,提高阅读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阅读资源,努力构建课内外联 系,校内外沟通的语文阅读体系,组织丰富多彩的阅读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学习了叙事性强的课文,可开展讲故事比赛;短小精悍的寓言童话,可以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写景游记文章,可让学生开展“我是小小导游家”的活动;古诗词的教学,可让学生开展“我与古人对诗”的游戏;科学说明文,可组织学生上网查阅资料,交流信息;班中还可建立学生读书目录,开辟图书角,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材料。精彩纷呈的课文为学生的自主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形式多样的阅读实践活动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自主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阅读教学也是如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天地里广泛阅读,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创设情境、鼓励发问、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产生内在的心理需求,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氛围中锻炼自己,表现自己,发展自己,提高综合素质。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语文论文 http://www.xiexiebang.com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所以,教师要树立新的课程理念,要立足于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自主、探求能力的培养看作是最重要的课程目标之一。根据自己多年在教学中的探索,认为在课堂中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改变课堂的教学上。
一、精心设计课堂的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是要让学生很快进入积极和自主学习的状态,一段精心设计的导入尤为关键。例如在教学《景阳冈》这一课时,先播放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改编的电视剧主题曲《好汉歌》,要求会唱的跟着唱,不会唱的跟着哼。刘欢这首荡气回肠的歌曲引得学生热血沸腾,营造了浓浓的教学氛围,吸引了学生的兴趣。然后问:“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好汉歌》。问:“你们知道《水浒传》中哪些英雄好汉和故事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活跃起来:“鲁智深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阮小七智劫生辰纲。”“李逵怒杀四虎。”„„“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水浒传好汉武松,看他是如何赤手空拳打死一只大老虎的。”由于课堂导入一开始就吸引学生兴趣,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营造一种民主热烈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充分发言,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表达能力。要想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就必须对学生的课堂发言持有宽容的态度,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对学生的观点不能进行片面的否定。当学生的回答有偏差或不正确时,对学生应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你的想法很独特。”“你的立场和角度不同,你的分析很有道理。”“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能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很不错。”„„鼓励学生的发言行为,培养学生自信心,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参与的欲望和行动。
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鼓励学生求异、求新、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和独特见解。例如教学《清平乐·村居》时,叫学生根据注释说说古词的意思。当说到“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时,有个同学说:“亡赖,是赖皮,不讲信用的意思。”全班大笑。有的说:“‘亡赖’即“‘无赖’,在这里是调皮,淘气的意思”有的说:“溪头是溪水源头。”有的说:“在这里应该是溪边的意思。”有的说:“古文和现代文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家禽’就不是现在家禽的意思。”我让同学们各自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
三、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古人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要躬行。在教学过程中,我积极创设多种让学生活动的机会,在读写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脑,主动去获取知识。例如在教学《晏子使楚》一文时我采用让学生表演的学习方法,把学生分成三大组,每一组表演课文中一个小故事,要求按课文内容选好主角:楚王和晏子。其余每个同学都加入,可以是扮演晏子的随从,楚王的大臣、卫兵等各种人物。学生为了演好自己的角色,就必须主动去研读课文,琢磨人物的心理,模仿人物的语言,设计符合人物身份的动作。从而更深刻理解课文。经过表演,学生热情高涨,教室里笑语连连。让学生自主学知识,长见识,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激励学生大胆探索,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例如教学《金色的鱼钩》以后要求学生回家把故事讲给家人听,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主驾驭课文的能力。上《丝绸之路》时,让学生搜集历史上一些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著名人物,如: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大破匈奴的班超;西天取经的大唐著名僧人玄奘„„他们都曾从这条路上经过,与它结下不解之缘。拓展学生的视野,体现生活中的“大语文”。上《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时,让同学看文中的插图,说明这就是2002年10月19日全长工1338米的风火山隧道胜利贯通时的场景。请大家仔细观察,试着为这照片写一写解说词。锻炼学生观察和书面表达的能力。《大家都要讲礼貌》教学设计
拓展提问是好的课堂提问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和助力,它能让学生在宽畅的思维空间中展开多角度思维,能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的养成。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快结束时,我提问:“课题中的‘借’字用得不恰当,我认为应该用‘骗’字,借东西要征得主人的同意,也应该按时归还,可课文中的借箭没有征得曹操的同意,也不会归还,真的有‘骗’的味道。你们怎么认为呢?”这一问,同学们积极思考、讨论起来,自主思维的火花在闪耀。
总之,真正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学得有滋有味,有声色,这才是真正意义上语文课堂教学。
第三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一)社会现实的需要21世纪,经济全球化、资源信息化、知识与信息高度关联化和社会的发展对创造性人才、对劳动者的创新精神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使得人们开始审视学习知识的方式,传统的学习方式一般是接受式学习或是理解性的接受式学习,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法轻学法、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等弊端。21世纪的教育则更强调知识学习的自主、探索与创新性,即不仅注重知识的存量,更注重知识的流量、变量和增量。有报道说,现在大学毕业生80%专业不对口,许多大学毕业生正在领教在工作中重新学习的滋味。这种状况在发展变化日益加剧的现代社会中难以避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教会学生善于学习的技巧。确实,学会学习已经成为21世纪的基本生存素质。
(二)语文教学的需要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中,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阅读教学,不可能再袭用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讲问课堂教学模式而不思进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所谓自主性阅读,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研究探索的方式自主地阅读获取和运用的一种学习方式。据此,《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并贯彻到每一个阶段的目标和“教学建议”中。自主性学习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热点,也是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难点。阅读教学,是由“教”与“学”两方面构成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然而,过去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总是强调和重视教师的教法,从课前的备课到课堂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的设计,主导思想都是考虑教师如何教,“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模式主控着阅读教学的阵地,忽略了学生的学法的指导,新的教学理念要求 “以学生为中心”,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为根本,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把知识的传授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手段,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由、自主创新。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热情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提倡在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新方法。
(三)学校教科研发展的需要我们学校虽然是一所农村小学,但一流的教学设施,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思想,特色鲜明的办学思路,大力支持学校教科研工作,为本课题的成功成为可能。课
题组长及课题组成员是由中学高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小学一级教师组成,富有充沛的精力,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科研能力强。课题组长一直进行着自主性阅读的研究,在课题方案确立以前,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本课题的启动、运作、深入、成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课题组成员理论积淀丰厚,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为课题的实施打下了基础。2006年9月,我们教研组成员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融入了新课改的教学行列。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自主性阅读源起于“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最初是启蒙运动倡导者卢梭提出,他倡导“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要把人的精神从中世纪的蒙昧、迷信、盲从中解放出来,让理性的光辉照亮人的心灵。随后,美国的杜威和布鲁纳,在理论上系统论证了“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的合理性,推动了课程改革运动──“学科结构运动”,进一步完善了“研究性学习”。20世纪末,世界各国进一步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研究,把“研究性学习”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具有较完整的理论与操作体系。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于1996年发表了《关于展望对世纪的我国教育》的咨询报告,要求克服各种不良的教育倾向,发展学生的生存能力。在此基础上,1998年12月和1999年4月,日本分别发布了准备于2002年实施的小学和初中课程标准、高中课程标准,其中,综合学习时间的新设成了本次课程改革中令人瞩目的焦点。世界各国的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是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是为了应对社会发展的挑战,是为了发展学生的“生存能力”,同时也为我国的研究性学习实施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引以为戒的教训。
把“自主性学习”引入语文学科教学,已有不少探索和实践,虽然只是开始,但有些论述还是有代表性的。如著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程红兵同志认为:“所谓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探求问题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究课文等语文现象,掌握规律,获取知识,调查了解社会,深入研究,应用有关知识去寻求相关原因,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
世界各国在开展综合学习的同时,也开始了将自主性学习引入学科教学之中,语文学科的有效阅读、创造性阅读、研究性阅读的研究与实践也相继展开。
三、课题中的有关概念的界定
1、“自主性阅读教学”的涵义界定
在“自主性阅读教学”这个概念中,逻辑重点是何谓“自主”?“自主”,即自己主动探究。所谓 “自主性阅读教学”,广义上说,是指以专题研究为中心的阅读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
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其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从自主的角度来看课内及课外的阅读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对感兴趣的问题情境进行探究性阅读,挖掘文章所表达的内在含义,体味文章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狭义是指以一篇课文为中心的阅读活动,凭借语言文字来实现自我探研和自我感悟的目的,以增强学生对阅读课文的自主性、研究性和创造性。它要求教师根据文章的内容精心设计并提出探究的问题,或者让学生自己提出一些感兴趣的问题,不告诉学生探究的方法和结论,让学生自行地去进行独立或合作的探究,直到找到问题的结论或答案为止。
2、研究的范围及对象界定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小学一至五年级的学生。课题涉及的范围仅限于小学语文课内及课外的阅读教学。具体有“自主性阅读教学”指引下的学习组织形式,学生的阅读活动,教师的调控与点拨,教师的活动,阅读教学内容的把握,以及整个研究流程,并且由此而产生的教学创新理论。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实验研究法采用非等价实验组与控制组设计的方法,在不改变现行教学班建制的情况下,通过前测验提供对选择偏向的控制,从而提高因变量分析的可靠性。
2、个案研究法本课题所表述的个案研究,主要指研究学生个体和班级、年级这些作为整体的个体的研究。可以研究自主性阅读的某一方面,也可以研究自主性阅读的全部过程。要及时认真地做好个案记录,保证资料和程序的完整性、连续性;及时深入地分析整理个案,证明观点,描述发展趋势。
3、信息积累法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知识面的限制情况来看,本课题的阅读教学的内容可以让学生从图书馆和网络上去找寻一些有价值的材料,广泛收集信息,扩大阅读面。
五、课题研究模式的构建理念
目前,不少学校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过程中习惯于盲目照搬国外或国内其他学校的教学实践模试,不注意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缺少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老师的创新教学理念,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大打折扣。在新课程理念的熏陶下,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应重新探究,形成一个课内外、校内外互相结合,理念知识、智力、能力、习惯、情感并重,学校、家庭相联,开放、自主、快乐的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已成为符合学生心理的教学方式的必然。
在实践探究中,我们结合各方面的实际,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吸引学生的阅读注意力出发,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努力提高小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我们也把学生的自主性阅
读分析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学校的各门学科和各个活动之中,努力与校外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并具有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层层递进的教育层次,训练目标和培养技巧。
在多次的实践研究基础上,我们课题组提出了建构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教学的模式——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模式的设想。建构的理念是:
1、学生为本。“学生为本”虽说是大家已有所知晓的新的理念,但要真正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并非易事。我们课题研究的主旨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保证学生学习主人的地位,提供学生最佳的阅读学习方式。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作为主体充分活动,他们才能主动探究、充分发展。
2、创设趣味。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性阅读的热情和欲望,创设阅读动机,营造最佳的阅读氛围,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最佳精神状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性阅读的活动之中。一句话,教师要让兴趣成为学生的探究动力。
3、实践体验。阅读分析本来就是一种比较枯燥而又抽象的思维活动,如果光是把学生的阅读面局限于课堂分析,有可能会使学生厌烦。只有学生的手、脑、眼、口、耳都活动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探究性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主性阅读教学并不是仅指课堂上的阅读课文分析,还包括了学生的课外阅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的课外阅读活动,比如编写阅读小报、编写阅读书籍、出阅读黑板报、开展阅读竞赛、学写阅读日记等等,通过各种体验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分析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性素质。
4、合作研讨。学习是不是愉快跟学生在学习中有否体验成功的乐趣有很大的关系。很多时候,学生对于学习的喜悦是来自于与同伴的合作。成功的合作是学生乐学的源泉。教师应充分发掘自主阅读过程中小组合作活动,比如出黑板报、设计阅读方面的网页、网站,编阅读小报等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他们亲自体验小组合作带来的成就感是非常难忘的。
5、全面发展。课题研究应追求对学生的全面性教育,主要是指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品德、心理等全方面的教育,努力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让自主性阅读教学使学生更明理、更懂事。
在此理念的指引下,我们课题目组成员将小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力培养的三大知识板块的教育和五项预期目标的培养分层次地安排在小学二个阶段(1—2年级低段,3-5年级中高段)借助各项体验活动,运用六种策略,全方位有序地将小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活动,每一个学生之中,充分发挥其个案效应和整合效应,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了一整套培养及训练的教学模式。
第四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最终版]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如何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我校语文教师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这种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是:创境激情--引疑自究--启思自悟--导训自结。即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通过引导学生质疑,参与自主学习目标的制定;通过组织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启发学生自读自悟;通过师生、生生多向交流,促进学生自评自结,整合知识体系,掌
握学习方法。
一、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
(一)创设良好氛围,激励自主学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才真正有效”。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给读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强烈的学习责任感,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首先,应创设自学氛围,教给学生自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应教给自学的程序与方法,采用一读(将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脉络,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二思(看一看“预习提示”,读一读课后思考题,明确新课要学什么),三写(即认真读课文,深入思考,在文中圈圈画画,记下疑难,写下感受),四用(即使用工具书,迁移旧知识,初步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自学时有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懂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由教到学有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缺少的,老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但不要扮演包办代替的角色。
其次,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让学生乐学。动机是内驱力,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激励的力量。如果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探索活动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这种内驱力就能把学生内部的精神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有效持久地投入探索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烈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要和渴求,并在兴趣的激励下形成探索动机。第三、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愿学。教师要转变角色,努力营造出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通过生说生评,生说师评、师说生评等形式,让学生自己获得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走向成功,体验到成就感;适当组织学习竞赛,开展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愿学、乐学。教学民主氛围的营造,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主动汇报,交流学习。在学生自学后,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交流学习所得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汇报学习情况的习惯。我们通常是让学生站起来就说话,避免举手指名等烦琐形式,学生说话不拘束,课堂呈现气氛热烈,思维活跃,情绪高昂的场面,讨论、争论中不时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2、互相讨论,及时评价。可通过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师生讨论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营造民主评议的氛围。学生的发言有优有劣,这对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借鉴意义。学生通过互评、互议,相互启发,互教互学,在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下,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从而也提高了学生评判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大胆发问,鼓励创新。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大胆发问,提倡学生给老师提意见、找岔子、挑毛病,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当学生想法与老师不一致时,教师切勿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应耐心倾听,多问学生是怎么想的,对思考不够深入的问题要鼓励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探究,将学生思维活动引向深入。更重要的是,要激励学生敢提问,爱提问,乐探究的兴
趣,培养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二)提供自主形式,关注自我监控的过程 学习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过程。布鲁纳说:“学习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要培养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是提供自主学习的最佳形式。学生只有直接参与探索新知识的全过程,才能领悟知识的奥秘,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优化教学过程的根本要素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的内涵十分丰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放手,更多地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他们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实验。让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要做到七个“让”:即课文让学生自学,字词让学生自己掌握,段意让学生概括,问题让学生发现,方法让学生寻找,重点让学生思索,难点让学生突破,真正让学生参与每节课的全过程。参与要多样化,如质疑问难是一种创新精神的反映,是学生思维参与的标志。学生能提出问题,那怕千奇百怪、荒诞离奇,只要学生积极参与了思维活动,教师就要悉心引导,让学生思维的火花最终成为知识学习和创新的火种。
关注自我监控的过程,其最佳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评价。学是核心,导是关键,评是学生求知的催化剂。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课堂提问的梳理精当,而且体现在处理反馈信息的应变能力上。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反馈的重要途径,它的作用并不仅限于让学生了解自己与目标要求的距离,还应通过评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坚定学习的自信心,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当学生答错问题时怎么处理?----是鼓励引导、点拨开窍,还是训斥挖苦,简单的否定,甚至罚站?前者能使学生感到老师态度诚恳,评价中肯,自尊心受到了保护,进而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求知冲动,以良好的心态进入学习探索中;后者则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挫伤学习积极性。因此,反馈和评价,不仅是学生认知过程的需要,更是开放式教学和融洽师生情感的需要。
(三)鼓励“人自为学”,培养自主精神
学习者不会思考,不掌握学习的方法,单靠死记硬背来获得知识,必然失去求知的兴趣。因此,教师教学过程中“引”要得当,“放”要得法,给足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人自为学”。放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敢问、善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辩驳别人,发表相反意见。在课堂互动中交换思考所得,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答案,真正体验探究的乐趣。另外,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尽量多地动手操作。俗话说:“眼过千道,不如手做一遍”。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也就是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发展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放”得彻底,还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要区分好“乱”与“气氛活跃”的关系。有的老师怕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把课堂搞乱,影响课堂纪律。我认为只要学生围绕“学”而乱就不要怕,教师导之有法,这种由激烈的讨论辩驳引发的“乱”只会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因为他们无暇开小差。当然,对学习纪律作出要求也是十分必要的,我就明确告诉学生——下课你可以在教室里自由活动,上课必须学习。二是要给学生留足充裕的思考和活动时间,切忌走形式,武断地打断学生思维,挫伤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只有在每个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讨论和争辩才会有最佳的效果。三是尽量多地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能让学生说的,老师不说;能让学生想的,教师决不禁锢学生思维;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老师绝不越俎代庖。这样,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既是改革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必由之路,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更对教师的的素质提出了挑战。观念的转变是艰难的,需要过程,解放课堂,建立新课堂的道路是漫长的,需要所有教师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浅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我国著名学者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就如毛泽东同志说的:“学习是学习,学习的学习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由此可见,学生自主性学习是获得新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新课程标准提倡“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组织、有目地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下面,浅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确定明确的自主学习目标。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爱学什么就学什么,爱怎样学就怎样学。明确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内容,怎样开展学习,是每个学生必须明白和学会的问题。语文教师要有目的地、有组织地、有步骤地去引导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应该怎么做,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明确学习的内容;怎么学,怎样解决问题——明确学习的方法;要学到什么样的程度——明确自主学习的目标。这样,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就预习课文来说吧,我们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懂得预习什么——(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2)课文主要写哪些内容(3)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等;还要引导学生懂得怎样预习——(1)自读课文、朗读背诵(2)利用工具书:查找字典、词典、阅读课外辅导书(3)同伴交流等方法。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始终围绕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展开自主学习,有
效地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课程资源,优化整合资源。语文学习无处不在,“生活处处皆学问”,学生是学习资源的直接开发者。学生自主学习始终是围绕语文学习目标展开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开发和利用身边的各种课程资源,从身边的一切文化环境中获取有效的学习资料。(1)教师要引导学生怎样获得学习资料——网络查询、阅读课外读物、查找学习工具书、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等方法,还要学会选择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如:学习生字新词——查找字典、词典,懂得字词的读音和词语的含义;学习古诗——联系课文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歌的意境等方法。(2)教师要引导学生有选择性地获取有用的学习资料。学生收集的学习信息往往是繁杂多样的,甚至是五花八门的,可能会造成学生取舍不当或者不知道如何选择是好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获取关键有用的学习资料,切不可让学生盲目而为之。只有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综合利用这些课程资源,才能有效地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三、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提出具体的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离不开教师的具体的指导,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怎样自主学习提出明确的具体的学习要求,一步一步地引导,使学生逐渐养成比较强的学习迁移能力。例如,语文课的阅读教学,就要抓住“读”的根本,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朗读能力、略读能力等。再细一些,如课文朗读的要求:(1)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字音正确、音准到位(3)声情并茂,有感情地诵读。这些读书的具体要求必须让学生明确,而且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强化训练,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朗读课文的自我要求和学习方法。
四、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适当时机,教师要给予学生巧妙点拨。在课堂上,虽然有教师在旁边引导自主学习,但是学生可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或许是对教师所提的某一个问题疑惑不解;或许是对某一个问题的思考已经考虑成熟,却苦于无法表达;或许是对课文某个片断或重点词句的理解有偏差时——这个时候教师给予一些暗示性的语言提示,应适时点拨,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不但能获得问题的答案,又能让学生学会思考的方法。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在执教《圆的联想》这一课时,当他问学生什么是联想时,学生回答不上来,他就提示学生:“联想就是由一个事物——”学生马上就可以接话题。教师这样做,既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又可以抓好关键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五、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对课文的重点、难点,教师要适当讲解。经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流汇报,对学生比较难理解的内容、词句和段落以及没有掌握的地方要进行必要地讲解,还可以举一反三,让学生在下次的自主学习中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得以自己解决。如《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因此欲速则不达。这样深刻的寓意,二年级的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是不可能领会得到的,教师此时就要给学生进行必要地讲解,结合学生的生活实例来理解,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
《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
一、课题题目
本课题题目为《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研究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全过程,自主学习,主动求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背景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实质上就是人才素质的竞争,教育实力的竞争。面向2 1 世纪的人才应具有获取信息、应用信息和提供信息的能力。在科技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变化,谋求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是现代社会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
二十一世纪的需要。
语文源于生活,与生活密不可分。新的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的背景是生活化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开展语文生活化教育,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生活,激发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创设贴近生活的学习情境,开发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语文资源,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语文,提
高教学效益,推动素质教育向前发展。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自主学习逐步走上了语文教学的前台。语文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只是为了学好语文学科,也是为学好其他学科奠定坚实的基础。有了自学能力,就能无师自通。小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就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和质量,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习者是带着自己的丰富的经验背景与一定的情境进行互动,主动地对情境中的信息作出理解和判断,建构起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换句话说,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积极主动、不断深化的知识建构过程。而学生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应该是首要的环节。
2、教育理论指出强调:要在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基础上,着力培养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独立思考、主动选择、勇于创造的主体精神;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自主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3、《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从中可以看出,要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必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
能力。
4、关于自主学习的论述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的目的,又道出了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
知识,去寻求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类有机体有一种自我—主动学习的天然倾向。”所以他主张“人的学习
应以自主学习的潜能发挥为基础。”
《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的命题“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在学习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
问题,他们自主思维的能力也就得到了培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本认为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学会学习,是每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要提倡素质教育就必须倡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课题研究设计
(一)课题的概念界定
自主学习,就是指不听命,不依赖于别人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则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刻苦钻研精神,并且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点拨和引导,更需要长期地,有计划地进行培养。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二十一世纪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以学生为本位,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及重、难点
1、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自主学习习惯。
(2)、创建自主开放式课堂教学结构。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培养
学生敢说会说、敢问会问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语言积累的习惯和进行语文实践的能力。
2、课题研究的总目标及重、难点
通过课题实验,使学生能热爱语文,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形成较强的语文自学能力,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全过程,课外能主动地学语文、用语文。重点是:激发学习动机;重视教给方法;形成并运用自主学习的能力。
难点是:促进学生个体自主学习,不背离“着眼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有力地全面提高学生的素
质。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经验筛选法、调查法。
1、行动研究法。研究前制定计划,研究中实践计划,观察学生反应,研究后观察效果,反思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活动。研究周期可长可短,范围可大可小,研究人员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每一次研究都应该有计划、实践、观察、反思这四个环节。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与实施阶段。
2、案例研究法。教师记录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反思。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3、经验筛选法。搜集、整理课题研究材料,筛选有用的,剔除无用的,然后把有用的材料集中起来进行总结、提炼。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
4、调查法。运用采访、座谈、一般统计等方法了解、掌握课题研究情况。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9.9)
1、确定研究课题
2、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和《固原市教学常规》,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3、设计研究方案
4、成立课题组,使实验教师明确实验的目的、方法及要求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9.10-2009.12)
1、运用课题理论,进行实践探索研究
(1)以课堂为主渠道,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方式有:教给自主预习的方法;指导“看”“说”“读”“写”的能力;教给质疑的能力;(2)重视实践活动。鼓励课外识字、观察、收集等实践活动。
2、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 阶段预期成果形式:教师课堂教学实录,阶段小结或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0.1)总结成果,进行结题总结。预期成果:教师优秀教案、实验总结
五.实践的具体策略
策略之一: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机会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氛围,通过积极的有导向性质的情感活动,调动起学生参与自主学习的愿望与积极性,使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得到发挥,使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积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同时,尊重学生的需要,提供自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
(1)发扬教学民主。实行教学民主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心情舒畅,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活跃的状态,敢想,敢说,敢谈,敢问,敢于质疑问难,勇于大胆创新,乐于发表意见。因此,课堂教学中应积极提倡:答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没有想好的允许再想;不清楚的问题允许发问;不同意见允许争论;教师错了的允许批评;甚至必要时允许学生不举手自由发表意见。在这种民主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没有被同学耻笑的苦恼,没有被老师斥责的忧虑,学习活动是充分自由的,学生全力地投入学习,充分体会自主学习的乐趣。
(2)建立融洽的师生、生生关系。师生间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才能形成融洽、和谐的氛围。作为教师,必须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学生,视学生为主人,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作为学生,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为完成共同的任务团结协作,保证学生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以及师生之间的信息与感情交流的畅通。在和谐的关系中,学生大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相反,教师在教学时若绷着面孔,不苟言笑,或居高临下,教学气氛必然紧张,易产生压抑感,影响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必须保持教学态度和蔼可亲并保持适度幽默,在课外与学生打成一片,建立师生间的信任感。
策略之二:教给学生参与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单靠学校里学到的东西,是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许多东西要靠自学,这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自主性学习思维能力。《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所以,教师的任务不应是教语文,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去学好语文。为此,我们根据语文的特点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系列化指导:
(1)预习方法 一是明确要求。一般为解决生字难词,初步理解课文,了解语文知识,发现并解决疑难问题。二是明确步骤。一般分四步:读——朗读、默读、释读、利用工具书自觉扫除阅读障碍;划——划生字难词,划结构层次;思——思考课后题,试做课后题;注——对文章的内容、写法,在课文上踩点
评注。三是检查反馈。
(2)听课方法 一是要认真听讲,集中注意力。即明确目的、任务,强调重点(如板书,反复强调、总结性的话等)。二是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见解。同时要多动脑筋,多分析,多讨论。三是大胆发言,要求用普通话讲,条理清楚,回答全面,语句流畅无破句病句。四是养成边听边记的习惯,做到手脑并用。
(3)复习方法 一是师生共同归纳复习的范围、内容,然后展开复习。二是注意及时复习,一要课后及时复习回忆,二要每单元后复习回忆。三是把握复习策略,一要学会比较复习,二要学会交叉复习,三要学会背诵记忆,即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寻找关键词句,并进行多边尝试回忆背诵。(4)作业方法 一是遵循先复习后作业的思路,即先回忆听课内容或课堂笔记,在理解基础上再作作业。二是做后自觉检查,养成“自检”习惯。三是深究错误根源,先找原因,再作订正,以填补薄弱环节。四是作业独立完成,字迹端正清楚。五是重视口头作业,该读该背,强调自觉。六是遵循“提纲——作文——
修改”的程序进行作文。
六、课题研究的成效
(一)理论成效
第一、提出了一些课题概念,并作了界定。如:自主、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等。
第二、提出了一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及方法。如:借课外“世界”,依托文本例子,引导收集有效信息,注意调控;抓课堂“主阵地”,拓展空间,强化自主意识,落实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二)实践成效
经过研究与实践,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突出表现在:
1、更新了教育观念,树立了正确的主体观
由于受应试教育阴影作祟,学生自己读书的时间少,自己琢磨的时间少,自己活动的时间少,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效果欠佳。针对这种情况,及时倡导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努力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原有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使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及学生之间的活动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提供了一种师生互动的新形式。使优等生的才能得以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后进得到帮助,有助于提高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体现了教学的民主。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深切地认识到,学生自身是富有潜能的个体,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是主体自我实现的过程,是释放学生能量的过程。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强化了自主意识,发挥了主体作用。教师从教课文中跳了出来,树立了为学生而教,根据学生的学而教的意识。教师从过去的重视教学结果转变到重视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长期下来,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多角度的思维能力等有了明显的提高,更可贵的是,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
2、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语文的质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如果老是不想方设法使学生具有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使课堂教学往后进行,不动情感的努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课要上的有趣,要能激发学生的情绪。”通过课题研究,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动机,正是由于引导学生自主性地参与学习过程,学生对学习语文的态度有了极显著的变化,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验了这一句话,“教学的最大成功是使学生喜爱你所教的学科”。策略实施后,建构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多边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体现了他为学生学习课文营造了良好的广阔的语文环境,并努力诱导学生自主性地学习,参与自主学习活动,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而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积极主动地展开自主性学习活动,从而提高了语文学习能力,提高了成绩。
3、学生的自主性意识和个体学习能力明显增强
学生逐渐摆脱了对课堂和教师的依赖,自学能力明显增强,“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究意识增强,表现在课堂教学中,能主动地提出问题,直接参与课本知识的讲解分析,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结论,甚至与老师同学的观点展开讨论或争论……语言文字、探索人文精神、总结学习方法之风大盛。学生学到的不是一篇课文、一项知识,而是利用课文,通过探究,活化知识,增强能力。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逐渐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学生课外知识的阅读量明显增多,不少同学开始涉及一些文学专著类知识……
与此同时,学生的合作意识也明显增强了。4.教师摸索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坚持“学生为主”、“自学为主”的原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一切可能出发,为学生自主学习做好时间、空间、材料、形式等方面的准备,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使学生“能”自主学习。正像一位教育专家说的那样:“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尊重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权利和具有个性化的理解和感悟。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引导学生善思、会思,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七、研究实践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1、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课堂教学目标的关系问题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可以这样说,教学所采用的一切措施、方法和手段都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其最终目的也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它不能游离于教学目标,成为课堂教学的“调味剂”,或者故弄玄虚,或者是一种刻意追求的“形式”和“摆设”。教师要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激发,进一步拓宽学生求知的视野和思路,并通过知识的迁移作用,把语文
知识学得更生动、更形象。
2、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中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问题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但这并不等于教师丧失了主导地位,相反,教师仍应紧紧勒住课堂教学的“马缰绳”,优化课堂设计,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同时,教师在帮助、引导学生选择研究问题时,也应避免采取从外部强加的简单方式,而应努力把问题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困惑,给他们的认识结构造成不平衡,使得寻求问题解决成为他们解除内在困惑,保持心理平衡发展的自身需要,从而使学生
主体作用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发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旦学生学会了运用灵活、触类旁通的学习方法,一旦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那么,知识的泉水也就会永不枯竭的。当然,语文课堂教学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所起作用更多情况是潜在的,不一定立竿见影,毕竟一学期的研究、实践对学生长期能力的培养来说,还远远不够,但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要我们继续努力,深入研究、实践,潜在的种子终会发芽、开花,结出创新之果。
因此,虽然本课题已结题,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对课题的研究还没有结束,这只是我们下一轮课题研究的支点,我们将不断努力,提高我们的科研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课题组成员
组长:张学儒 贾东芳
组员:杨富生 尹海霞 曾焕荣 按翠芬 杨金慧 黄小梅 杨丽娟 王生龙 苏生逵 丁鹏娟 刘晓
兰
冯金云 李慧兰 乔淑红 刘 萍 贾海霞 赵 奇 杨翠蓉 丁文芳 朱彩虹 余广鹏 张得录
杨 芳 王玲凤 董何喜 张顺玲 张词芬 杨平福 马玉智 贾慧霞
执笔:苏生逵 相关附件附后:
1.观摩研讨课《称赞》光盘一张 2.小专题研究课题小结 32份 3.《画》《学会看病》相关教学资料两份
第五篇: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贵州省瓮安县玉华中学:王明祥
摘要:高效课堂所追求的是学生全员参与,如何让学生全员参与呢,那就要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就要建立语文教学的自主教育观,确立
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变“教学”为“导学”,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
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成功,开拓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和空间,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因此、语文教师要切实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情,自我监控”的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学,质疑、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获得语言文字综合训练的阅读实践活动,它的核心是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主动、创造性地学习。它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自主学习的特点是:
1、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自主学习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
3、自主学习是一种无认知监控的学习。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我认为语文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建立语文教学的自主教育观,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明确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变成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使学习者“成为他们获得知识的主人而不是消极接受者。”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自学自励。”教育学认为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不仅接受教育同时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和处我发展。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造就终身爱好学习的自主习者。因此,语文教师必须从思想上彻底转变指导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确立自主学习的地位。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
二、要摆正教师的主导地位,变“教学”为“导学”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是认识和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的活动主要源于内部动机,他们的学习是一种“内在的学习。”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最早的教育论著《学记》就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仰;开而弗达”的教育主张。语文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能满足学生“学会”,更要满足学生“会学。”教学中学生不应是消极的听众,而应是主动的求知者、探索者。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主体地位形成正确的认识,培养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要让学生参与作者的创造,去对作品“未定点”与“空白”进行创造性的补充与组成,从而形成自己新颖独特的见解,而不被前人、专家的定论所束缚。
三、教师要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实现主体性教学和培养创新精神的基本前提。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支特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为创造性人才成长创造好的氛围,语文教师要创造力具有“人文”特色的课堂硬环境,语文教师还要营造“人性化”的课堂软环境,摒弃传统教育观所一贯主张的“师道尊严”,重生定位师生角色,进行角色转换,构建一种新型的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要循序渐进、使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成功
无论是掌握知识还是领会方法,都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尊循正确的规律和方法。要从实际出发,切不可脱离具体的教学过程,单纯地教条式地讲授思维方法。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设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动脑思维,自己领悟,逐步体会其中之味。
五、教师要充分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和分析
语文教师要让学生自已选择学习方法,每个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自己比较熟悉的学习方法,学生在独立学习的时候,尽可能鼓励学生用自己熟悉的学习方法去学习,使其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而不能用一种方法去限制学生,同时还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难度,每个人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学也得因人而异,不能强迫学生,否则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其次,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观点,不管他们对与不对,但他们都反映了学生自主思维和判断的行为参与,仅就这一点讲也是值得教师表扬和肯定的。
六、要开拓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新课程倡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但是让学生带着什么问题学,问题由谁提出来是值得研究的。教学中比较多的问题是由教师提出来的,如果老师提出的思考题只是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答案来回答提出的问题,那么,学生的思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在老师设计的框框里转,学习还是被动的。因此、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让学生谈谈有哪些不明白不清楚的问题,然后让大家一起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比较大,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中学生往往是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提出问题的,有的是表面的、肤浅的;有的是比较有深度、有广度的。教师必须要加以梳理,组织,分别对待并解决,但注意问题无论是老师提出的还是学生提出的,教师都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实践证明,学生自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能力的高低。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学生为主”、“自学为主”的原则,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善思,会思、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相信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转变观念,有意识地在课堂控制中运用各种策略,培养学生学会发展,学会探索、学会创新,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就能勃发出生机和活力,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