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时间:2019-05-15 15:26: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议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议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第一篇:小议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小议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主题词:课堂教学自主能力

摘 要:从教与学的关系来说,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也即从依赖教师到独立自主的过程。因此,教师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发展上。

叶澜教授在《教育概论》一书中谈到:一个人从呱呱坠地便开始了自主性发展的艰难历程:从乳儿期挣脱母亲怀抱迈出双脚的“我自己走”,到婴儿期拒绝母亲喂饭拿起勺子的“我自己吃”,到幼儿期尝试走出家长视线伸出双手的“我自己来”,乃至到童年期跨进学校大门提起笔杆的“我自己写”,无不说明走向独立自主是个体生命发展的内在需求。从教与学的关系来说,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也即从依赖教师到独立自主的过程。因此,教师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发展上。根据这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本人认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应体现在以下的“六个给”,“六个让”上。

一、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朝前走

给学生一个空间,就是要给学生一个独立人格的空间,一个独立思维的空间,一个独立展现的空间;就是要突破狭小的课堂空间,构建大课堂,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通过各种学习实践,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学习,在实践中体验生活,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自由创造和自主发展。

本人执教五年级下册的《威尼斯的小艇》。

师:正因为船夫的驾驶技术好,所以很多人都愿意乘坐小艇去做自己的事情。同学们想想,坐小艇的都有什么人?

生:有商人沿河做生意。

生:有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

生:有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

生:还有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夹了圣经,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师:你们都说得很好,想一想,还可能会有什么人乘坐小艇去做什么事情呢? 生:还会有游客在小艇上观看威尼斯水上的优美风景。

生:还有小学生坐小艇去学校上课。

生:还会有流浪歌手在小艇上唱歌。

„„

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不断在想象的世界里驰骋,她们看到了美丽的威尼斯,热闹的威尼斯,她们乐学善思,逐渐养成独立学习,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二、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

给学生一个条件,就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具体的目标要求,让学生看到目标就明确学习的内容和要达到的程度,使学生围绕目标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为此,教师要确立以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条件。

本学期教授《将相和》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团结的重要性,我设计如下内容: 师:如果廉颇的话传到蔺相如那儿,蔺相如不采取回避的做法,他还可以采取什么方法?

生:他可以去告诉赵王,让赵王来劝说廉颇。

生:我认为这样不妥,这样只能让廉颇更加讨厌蔺相如,他会认为蔺相如是个爱打小报告的人。

生:蔺相如可以去和廉颇谈一谈,化解两个人的矛盾。

生:我觉得这样做也不合适,毕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我认为廉颇这样一个冲动的人不合适用这样的方法。

师:看来蔺相如躲着廉颇才是最明智的选择。从这里你又觉得蔺相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蔺相如是个聪明的人。

生:蔺相如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

生:他是一个顾全大局的人。

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但是真正合适的并不多,让学生去思考展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在争鸣中发现最佳的途径,并让他们在思考、争鸣中发现人物的思想品质这不是一件轻松而又能事半功倍的事情吗?

三、给学生一段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

给学生一个时间,就是多给学生一个朗读、讨论、质疑、操作、课堂活动的时间,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议中明理,疑中发现,做中体验。

《桥》一课有很多环境变化的描写,在授课时,我让学生充分地交流讨论,用句子对比的方法去理解课文的句子,如: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在充分的小组讨论后,学生发现了前一句用上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用上这些比喻会更具体描绘当时环境的险恶和危急。同时也为后面老村长这个人物的高大形象作了铺垫。

还如学完《草船借箭》一课后,学生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佩服不已,我趁热打铁,让学生课后去读一读《三国演义》,并续写《草船借箭以后》。学生利用课后去查阅资料,去阅读,去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这比老师在课堂上用几十分钟时间说教要来得有效果。

四、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

现代教学理论指出,问题是学生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的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重视问题在学习中的作用,既要注意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又要通过学习来促成学生问题生成,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找答案。

还是《草船借箭》这一课。

当学生初读完课文,阐述自己对文中人物的印象后,我抛出一个问题:“你从课文的什么地方看出诸葛亮胸有成竹、神机妙算?”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在充分地阅读和讨论后回答。

生:从“都督委托,当然照办”这句话里可以看出诸葛亮胸有成竹。

生:我从“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这里看出诸葛亮对自己很有信心。

生:我们小组从诸葛亮借箭过程中在船上与鲁肃饮酒这里看出他神机妙算,因为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判断船受箭的重量。

生:诸葛亮能够知道什么时候有大雾,我觉得他真的非常神机妙算。

„„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问题就能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探究中他们可能又会产生新的问题,这样的教学定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

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指出:“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新旧知识间的理解上引发一个冲突,让学生在讨论与争辩中擦出思维的火花;在理解教材的空白处设下一个疑点,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闪出创造的光辉。

看过窦桂梅老师执教的《晏子使楚》的课堂实录,正应此言。

师:所以课文的结尾才肯定地说:“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正如你们所说的“不得不”“不能不”尊重晏子的口才。然而,今天有一位外交官,他对晏子的口才却是这样认为的,谁来读一读?

生:“晏子的语言虽给人们的感觉是有理有据,但感觉还是做语言游戏,逞口舌之能进行外交对话,说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智慧,也获得不了真正的尊重。”

师:关于这位外交官的评价,你赞成他的观点吗?你不赞成他的观点吗?或者既赞成又不赞成,我们就把它说成“说不清”。现在,不要和别人讨论,你自己静静地去思考,我相信,当你观点通过你的思考传递出来的时候,那就是你的声音,任何人的观点我们都赋予尊重,因为那是属于他自己的思考。

生:我非常不赞成这位外交官的观点。因为大家都知道,晏子是出使楚国的,他靠自己的语言来反驳了楚王的话。他的口才是很好,但他的智慧更重要。所以我不赞成这位外交官说的话。

师:我明白了,你的意思就是晏子的口才就是源于他的智慧,对吗?还有谁想发表自己的观点?

生:我非常赞成这位外交官的观点。因为在课文中,晏子和楚王的对话,晏子都是在讽刺楚国。如果你是那国家的人,别人讽刺你,大家都会感到不高兴。这样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所以我觉得晏子虽然口才非常好,但他这样对别的国家的人说话。虽然表现出了自己的智慧,但是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生:晏子本来叫晏婴,人们尊敬他才叫晏子。大家想一想,晏子代表齐国出使楚国,楚国人应该尊敬齐国的使者,但楚国的人屡屡侵犯晏子,晏子说的话,表面看起来是有情有理,但都是在讽刺楚王,有句话叫“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楚王是明着侮辱晏子,而晏子的语言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其实绵里藏针。他并没有明着跟楚王对着干,我认为他这点是非常伟大的。

师:那你的观点是赞成还是不赞成呢?

生:不赞成。

师:还有没有不同的声音?

生:我也不赞成这位外交官的观点。因为是楚王首先不尊重晏子,从文章可以看出,先是让他钻狗洞,又说他们国家没有人,所以晏子也没有必要尊重楚王。再说,晏子也没有明着针对楚国。所以我不赞成这位外交官的观点。

师:还有没有不同的观点?

生:我觉得我是说不清,楚王先是侮辱晏子,但是两国应该保持友好的关系,我认为楚王没有必要采用这样的方式,两方都在逞口舌之能。

师:其实呀,这没有正确的观点,只有自己的思考。感谢这位外交官,和刚才同学们的发言,触及到了我们的思维,我想这位外交官的观点可以让我们进一步地去思考,如果依照他的话,逞口舌之能,仅仅停留在他运用语言的方法,夸张、类比、比喻,这些语言的技巧上,难免也有这样语言游戏的感觉,还有同学们所说的那样,面对那样的情况,他就必须这样。这就让我们进一步思考,究竟他的背后还藏着什么力量,才能真正让我们感

觉到这两千五百多年的故事到底为什么到现在还这么脍炙人口,人们说这晏子真正赢得了尊重。我觉得回过头来,透过这些语言的形式,我们再走进晏子说的这些话语,再研究研究晏子的智慧,究竟藏在哪儿?好不好?我们再一起研究研究。(看大屏幕。)注意看,晏子是在怎么说的这句话?

这样精彩的思想碰撞当然会让小辩手们更加主动自觉去思考、去挖掘文本,学习的效率可想而知了。

六、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孩子的自主性在他的自主选择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教学中老师应该多给学生选择的权利,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给学生一个权利,至少应体现在三个方面:⑴给学生学习内容的选择权。即让学生参与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的制定。⑵给学生学习方法的自主权。即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去学习。⑶给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权。让学生在学习中评,评中学。

由于单调的作业使学生厌倦做作业,惧怕做作业,这对学生的学习是很不利的。这个学期我的作业设计开始多样化。如《半截蜡烛》一课,我上完后要学生自由选择项目完成课后作业,可以续写剧本、可以写读后感、可以自己编写课本剧。这样的选择性让学生有了拓展自己才能的空间,不同的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作业内容。有了自主权的学生自然就变得主动学习,他们的观察、想象、表达、搜集整理等能力也将得到不断地提高。

“给”学生,“给”出的是信赖;“让”学生,“让”出的是有效的课堂和成功的教育。

2011年12月

第二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最终版]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如何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我校语文教师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这种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是:创境激情--引疑自究--启思自悟--导训自结。即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通过引导学生质疑,参与自主学习目标的制定;通过组织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启发学生自读自悟;通过师生、生生多向交流,促进学生自评自结,整合知识体系,掌

握学习方法。

一、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

(一)创设良好氛围,激励自主学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才真正有效”。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给读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强烈的学习责任感,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首先,应创设自学氛围,教给学生自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应教给自学的程序与方法,采用一读(将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脉络,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二思(看一看“预习提示”,读一读课后思考题,明确新课要学什么),三写(即认真读课文,深入思考,在文中圈圈画画,记下疑难,写下感受),四用(即使用工具书,迁移旧知识,初步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自学时有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懂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由教到学有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缺少的,老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但不要扮演包办代替的角色。

其次,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让学生乐学。动机是内驱力,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激励的力量。如果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探索活动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这种内驱力就能把学生内部的精神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有效持久地投入探索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烈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要和渴求,并在兴趣的激励下形成探索动机。第三、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愿学。教师要转变角色,努力营造出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通过生说生评,生说师评、师说生评等形式,让学生自己获得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走向成功,体验到成就感;适当组织学习竞赛,开展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愿学、乐学。教学民主氛围的营造,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主动汇报,交流学习。在学生自学后,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交流学习所得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汇报学习情况的习惯。我们通常是让学生站起来就说话,避免举手指名等烦琐形式,学生说话不拘束,课堂呈现气氛热烈,思维活跃,情绪高昂的场面,讨论、争论中不时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2、互相讨论,及时评价。可通过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师生讨论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营造民主评议的氛围。学生的发言有优有劣,这对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借鉴意义。学生通过互评、互议,相互启发,互教互学,在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下,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从而也提高了学生评判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大胆发问,鼓励创新。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大胆发问,提倡学生给老师提意见、找岔子、挑毛病,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当学生想法与老师不一致时,教师切勿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应耐心倾听,多问学生是怎么想的,对思考不够深入的问题要鼓励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探究,将学生思维活动引向深入。更重要的是,要激励学生敢提问,爱提问,乐探究的兴

趣,培养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二)提供自主形式,关注自我监控的过程 学习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过程。布鲁纳说:“学习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要培养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是提供自主学习的最佳形式。学生只有直接参与探索新知识的全过程,才能领悟知识的奥秘,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优化教学过程的根本要素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的内涵十分丰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放手,更多地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他们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实验。让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要做到七个“让”:即课文让学生自学,字词让学生自己掌握,段意让学生概括,问题让学生发现,方法让学生寻找,重点让学生思索,难点让学生突破,真正让学生参与每节课的全过程。参与要多样化,如质疑问难是一种创新精神的反映,是学生思维参与的标志。学生能提出问题,那怕千奇百怪、荒诞离奇,只要学生积极参与了思维活动,教师就要悉心引导,让学生思维的火花最终成为知识学习和创新的火种。

关注自我监控的过程,其最佳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评价。学是核心,导是关键,评是学生求知的催化剂。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课堂提问的梳理精当,而且体现在处理反馈信息的应变能力上。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反馈的重要途径,它的作用并不仅限于让学生了解自己与目标要求的距离,还应通过评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坚定学习的自信心,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当学生答错问题时怎么处理?----是鼓励引导、点拨开窍,还是训斥挖苦,简单的否定,甚至罚站?前者能使学生感到老师态度诚恳,评价中肯,自尊心受到了保护,进而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求知冲动,以良好的心态进入学习探索中;后者则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挫伤学习积极性。因此,反馈和评价,不仅是学生认知过程的需要,更是开放式教学和融洽师生情感的需要。

(三)鼓励“人自为学”,培养自主精神

学习者不会思考,不掌握学习的方法,单靠死记硬背来获得知识,必然失去求知的兴趣。因此,教师教学过程中“引”要得当,“放”要得法,给足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人自为学”。放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敢问、善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辩驳别人,发表相反意见。在课堂互动中交换思考所得,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答案,真正体验探究的乐趣。另外,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尽量多地动手操作。俗话说:“眼过千道,不如手做一遍”。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也就是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发展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放”得彻底,还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要区分好“乱”与“气氛活跃”的关系。有的老师怕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把课堂搞乱,影响课堂纪律。我认为只要学生围绕“学”而乱就不要怕,教师导之有法,这种由激烈的讨论辩驳引发的“乱”只会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因为他们无暇开小差。当然,对学习纪律作出要求也是十分必要的,我就明确告诉学生——下课你可以在教室里自由活动,上课必须学习。二是要给学生留足充裕的思考和活动时间,切忌走形式,武断地打断学生思维,挫伤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只有在每个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讨论和争辩才会有最佳的效果。三是尽量多地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能让学生说的,老师不说;能让学生想的,教师决不禁锢学生思维;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老师绝不越俎代庖。这样,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既是改革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必由之路,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更对教师的的素质提出了挑战。观念的转变是艰难的,需要过程,解放课堂,建立新课堂的道路是漫长的,需要所有教师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浅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我国著名学者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就如毛泽东同志说的:“学习是学习,学习的学习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由此可见,学生自主性学习是获得新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新课程标准提倡“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组织、有目地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下面,浅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确定明确的自主学习目标。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爱学什么就学什么,爱怎样学就怎样学。明确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内容,怎样开展学习,是每个学生必须明白和学会的问题。语文教师要有目的地、有组织地、有步骤地去引导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应该怎么做,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明确学习的内容;怎么学,怎样解决问题——明确学习的方法;要学到什么样的程度——明确自主学习的目标。这样,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就预习课文来说吧,我们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懂得预习什么——(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2)课文主要写哪些内容(3)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等;还要引导学生懂得怎样预习——(1)自读课文、朗读背诵(2)利用工具书:查找字典、词典、阅读课外辅导书(3)同伴交流等方法。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始终围绕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展开自主学习,有

效地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课程资源,优化整合资源。语文学习无处不在,“生活处处皆学问”,学生是学习资源的直接开发者。学生自主学习始终是围绕语文学习目标展开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开发和利用身边的各种课程资源,从身边的一切文化环境中获取有效的学习资料。(1)教师要引导学生怎样获得学习资料——网络查询、阅读课外读物、查找学习工具书、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等方法,还要学会选择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如:学习生字新词——查找字典、词典,懂得字词的读音和词语的含义;学习古诗——联系课文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歌的意境等方法。(2)教师要引导学生有选择性地获取有用的学习资料。学生收集的学习信息往往是繁杂多样的,甚至是五花八门的,可能会造成学生取舍不当或者不知道如何选择是好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获取关键有用的学习资料,切不可让学生盲目而为之。只有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综合利用这些课程资源,才能有效地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三、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提出具体的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离不开教师的具体的指导,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怎样自主学习提出明确的具体的学习要求,一步一步地引导,使学生逐渐养成比较强的学习迁移能力。例如,语文课的阅读教学,就要抓住“读”的根本,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朗读能力、略读能力等。再细一些,如课文朗读的要求:(1)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字音正确、音准到位(3)声情并茂,有感情地诵读。这些读书的具体要求必须让学生明确,而且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强化训练,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朗读课文的自我要求和学习方法。

四、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适当时机,教师要给予学生巧妙点拨。在课堂上,虽然有教师在旁边引导自主学习,但是学生可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或许是对教师所提的某一个问题疑惑不解;或许是对某一个问题的思考已经考虑成熟,却苦于无法表达;或许是对课文某个片断或重点词句的理解有偏差时——这个时候教师给予一些暗示性的语言提示,应适时点拨,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不但能获得问题的答案,又能让学生学会思考的方法。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在执教《圆的联想》这一课时,当他问学生什么是联想时,学生回答不上来,他就提示学生:“联想就是由一个事物——”学生马上就可以接话题。教师这样做,既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又可以抓好关键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五、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对课文的重点、难点,教师要适当讲解。经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流汇报,对学生比较难理解的内容、词句和段落以及没有掌握的地方要进行必要地讲解,还可以举一反三,让学生在下次的自主学习中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得以自己解决。如《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因此欲速则不达。这样深刻的寓意,二年级的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是不可能领会得到的,教师此时就要给学生进行必要地讲解,结合学生的生活实例来理解,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

《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

一、课题题目

本课题题目为《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研究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全过程,自主学习,主动求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背景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实质上就是人才素质的竞争,教育实力的竞争。面向2 1 世纪的人才应具有获取信息、应用信息和提供信息的能力。在科技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变化,谋求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是现代社会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

二十一世纪的需要。

语文源于生活,与生活密不可分。新的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的背景是生活化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开展语文生活化教育,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生活,激发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创设贴近生活的学习情境,开发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语文资源,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语文,提

高教学效益,推动素质教育向前发展。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自主学习逐步走上了语文教学的前台。语文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只是为了学好语文学科,也是为学好其他学科奠定坚实的基础。有了自学能力,就能无师自通。小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就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和质量,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习者是带着自己的丰富的经验背景与一定的情境进行互动,主动地对情境中的信息作出理解和判断,建构起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换句话说,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积极主动、不断深化的知识建构过程。而学生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应该是首要的环节。

2、教育理论指出强调:要在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基础上,着力培养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独立思考、主动选择、勇于创造的主体精神;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自主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3、《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从中可以看出,要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必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

能力。

4、关于自主学习的论述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的目的,又道出了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

知识,去寻求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类有机体有一种自我—主动学习的天然倾向。”所以他主张“人的学习

应以自主学习的潜能发挥为基础。”

《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的命题“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在学习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

问题,他们自主思维的能力也就得到了培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本认为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学会学习,是每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要提倡素质教育就必须倡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课题研究设计

(一)课题的概念界定

自主学习,就是指不听命,不依赖于别人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则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刻苦钻研精神,并且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点拨和引导,更需要长期地,有计划地进行培养。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二十一世纪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以学生为本位,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及重、难点

1、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自主学习习惯。

(2)、创建自主开放式课堂教学结构。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培养

学生敢说会说、敢问会问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语言积累的习惯和进行语文实践的能力。

2、课题研究的总目标及重、难点

通过课题实验,使学生能热爱语文,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形成较强的语文自学能力,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全过程,课外能主动地学语文、用语文。重点是:激发学习动机;重视教给方法;形成并运用自主学习的能力。

难点是:促进学生个体自主学习,不背离“着眼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有力地全面提高学生的素

质。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经验筛选法、调查法。

1、行动研究法。研究前制定计划,研究中实践计划,观察学生反应,研究后观察效果,反思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活动。研究周期可长可短,范围可大可小,研究人员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每一次研究都应该有计划、实践、观察、反思这四个环节。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与实施阶段。

2、案例研究法。教师记录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反思。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3、经验筛选法。搜集、整理课题研究材料,筛选有用的,剔除无用的,然后把有用的材料集中起来进行总结、提炼。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

4、调查法。运用采访、座谈、一般统计等方法了解、掌握课题研究情况。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9.9)

1、确定研究课题

2、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和《固原市教学常规》,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3、设计研究方案

4、成立课题组,使实验教师明确实验的目的、方法及要求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9.10-2009.12)

1、运用课题理论,进行实践探索研究

(1)以课堂为主渠道,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方式有:教给自主预习的方法;指导“看”“说”“读”“写”的能力;教给质疑的能力;(2)重视实践活动。鼓励课外识字、观察、收集等实践活动。

2、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 阶段预期成果形式:教师课堂教学实录,阶段小结或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0.1)总结成果,进行结题总结。预期成果:教师优秀教案、实验总结

五.实践的具体策略

策略之一: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机会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氛围,通过积极的有导向性质的情感活动,调动起学生参与自主学习的愿望与积极性,使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得到发挥,使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积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同时,尊重学生的需要,提供自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

(1)发扬教学民主。实行教学民主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心情舒畅,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活跃的状态,敢想,敢说,敢谈,敢问,敢于质疑问难,勇于大胆创新,乐于发表意见。因此,课堂教学中应积极提倡:答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没有想好的允许再想;不清楚的问题允许发问;不同意见允许争论;教师错了的允许批评;甚至必要时允许学生不举手自由发表意见。在这种民主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没有被同学耻笑的苦恼,没有被老师斥责的忧虑,学习活动是充分自由的,学生全力地投入学习,充分体会自主学习的乐趣。

(2)建立融洽的师生、生生关系。师生间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才能形成融洽、和谐的氛围。作为教师,必须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学生,视学生为主人,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作为学生,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为完成共同的任务团结协作,保证学生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以及师生之间的信息与感情交流的畅通。在和谐的关系中,学生大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相反,教师在教学时若绷着面孔,不苟言笑,或居高临下,教学气氛必然紧张,易产生压抑感,影响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必须保持教学态度和蔼可亲并保持适度幽默,在课外与学生打成一片,建立师生间的信任感。

策略之二:教给学生参与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单靠学校里学到的东西,是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许多东西要靠自学,这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自主性学习思维能力。《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所以,教师的任务不应是教语文,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去学好语文。为此,我们根据语文的特点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系列化指导:

(1)预习方法 一是明确要求。一般为解决生字难词,初步理解课文,了解语文知识,发现并解决疑难问题。二是明确步骤。一般分四步:读——朗读、默读、释读、利用工具书自觉扫除阅读障碍;划——划生字难词,划结构层次;思——思考课后题,试做课后题;注——对文章的内容、写法,在课文上踩点

评注。三是检查反馈。

(2)听课方法 一是要认真听讲,集中注意力。即明确目的、任务,强调重点(如板书,反复强调、总结性的话等)。二是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见解。同时要多动脑筋,多分析,多讨论。三是大胆发言,要求用普通话讲,条理清楚,回答全面,语句流畅无破句病句。四是养成边听边记的习惯,做到手脑并用。

(3)复习方法 一是师生共同归纳复习的范围、内容,然后展开复习。二是注意及时复习,一要课后及时复习回忆,二要每单元后复习回忆。三是把握复习策略,一要学会比较复习,二要学会交叉复习,三要学会背诵记忆,即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寻找关键词句,并进行多边尝试回忆背诵。(4)作业方法 一是遵循先复习后作业的思路,即先回忆听课内容或课堂笔记,在理解基础上再作作业。二是做后自觉检查,养成“自检”习惯。三是深究错误根源,先找原因,再作订正,以填补薄弱环节。四是作业独立完成,字迹端正清楚。五是重视口头作业,该读该背,强调自觉。六是遵循“提纲——作文——

修改”的程序进行作文。

六、课题研究的成效

(一)理论成效

第一、提出了一些课题概念,并作了界定。如:自主、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等。

第二、提出了一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及方法。如:借课外“世界”,依托文本例子,引导收集有效信息,注意调控;抓课堂“主阵地”,拓展空间,强化自主意识,落实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二)实践成效

经过研究与实践,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突出表现在:

1、更新了教育观念,树立了正确的主体观

由于受应试教育阴影作祟,学生自己读书的时间少,自己琢磨的时间少,自己活动的时间少,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效果欠佳。针对这种情况,及时倡导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努力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原有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使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及学生之间的活动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提供了一种师生互动的新形式。使优等生的才能得以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后进得到帮助,有助于提高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体现了教学的民主。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深切地认识到,学生自身是富有潜能的个体,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是主体自我实现的过程,是释放学生能量的过程。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强化了自主意识,发挥了主体作用。教师从教课文中跳了出来,树立了为学生而教,根据学生的学而教的意识。教师从过去的重视教学结果转变到重视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长期下来,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多角度的思维能力等有了明显的提高,更可贵的是,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

2、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语文的质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如果老是不想方设法使学生具有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使课堂教学往后进行,不动情感的努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课要上的有趣,要能激发学生的情绪。”通过课题研究,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动机,正是由于引导学生自主性地参与学习过程,学生对学习语文的态度有了极显著的变化,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验了这一句话,“教学的最大成功是使学生喜爱你所教的学科”。策略实施后,建构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多边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体现了他为学生学习课文营造了良好的广阔的语文环境,并努力诱导学生自主性地学习,参与自主学习活动,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而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积极主动地展开自主性学习活动,从而提高了语文学习能力,提高了成绩。

3、学生的自主性意识和个体学习能力明显增强

学生逐渐摆脱了对课堂和教师的依赖,自学能力明显增强,“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究意识增强,表现在课堂教学中,能主动地提出问题,直接参与课本知识的讲解分析,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结论,甚至与老师同学的观点展开讨论或争论……语言文字、探索人文精神、总结学习方法之风大盛。学生学到的不是一篇课文、一项知识,而是利用课文,通过探究,活化知识,增强能力。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逐渐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学生课外知识的阅读量明显增多,不少同学开始涉及一些文学专著类知识……

与此同时,学生的合作意识也明显增强了。4.教师摸索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坚持“学生为主”、“自学为主”的原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一切可能出发,为学生自主学习做好时间、空间、材料、形式等方面的准备,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使学生“能”自主学习。正像一位教育专家说的那样:“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尊重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权利和具有个性化的理解和感悟。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引导学生善思、会思,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七、研究实践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1、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课堂教学目标的关系问题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可以这样说,教学所采用的一切措施、方法和手段都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其最终目的也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它不能游离于教学目标,成为课堂教学的“调味剂”,或者故弄玄虚,或者是一种刻意追求的“形式”和“摆设”。教师要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激发,进一步拓宽学生求知的视野和思路,并通过知识的迁移作用,把语文

知识学得更生动、更形象。

2、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中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问题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但这并不等于教师丧失了主导地位,相反,教师仍应紧紧勒住课堂教学的“马缰绳”,优化课堂设计,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同时,教师在帮助、引导学生选择研究问题时,也应避免采取从外部强加的简单方式,而应努力把问题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困惑,给他们的认识结构造成不平衡,使得寻求问题解决成为他们解除内在困惑,保持心理平衡发展的自身需要,从而使学生

主体作用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发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旦学生学会了运用灵活、触类旁通的学习方法,一旦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那么,知识的泉水也就会永不枯竭的。当然,语文课堂教学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所起作用更多情况是潜在的,不一定立竿见影,毕竟一学期的研究、实践对学生长期能力的培养来说,还远远不够,但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要我们继续努力,深入研究、实践,潜在的种子终会发芽、开花,结出创新之果。

因此,虽然本课题已结题,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对课题的研究还没有结束,这只是我们下一轮课题研究的支点,我们将不断努力,提高我们的科研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课题组成员

组长:张学儒 贾东芳

组员:杨富生 尹海霞 曾焕荣 按翠芬 杨金慧 黄小梅 杨丽娟 王生龙 苏生逵 丁鹏娟 刘晓

冯金云 李慧兰 乔淑红 刘 萍 贾海霞 赵 奇 杨翠蓉 丁文芳 朱彩虹 余广鹏 张得录

杨 芳 王玲凤 董何喜 张顺玲 张词芬 杨平福 马玉智 贾慧霞

执笔:苏生逵 相关附件附后:

1.观摩研讨课《称赞》光盘一张 2.小专题研究课题小结 32份 3.《画》《学会看病》相关教学资料两份

第三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金城小学 勾海英

内容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是时代的要求、新课标的要求、课程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能力发展的要求。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并从小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呢?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关键词: 自主学习

学习习惯

学习兴趣 学习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转变观念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要教会学生会学知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做同样的工作,它的出发点,可以是恐怖和强制,可以是追求威信和荣誉的好胜心,也可以是每个健康儿童都具有的好奇心,只不过这种好奇心往往很早就衰退了„„”,因此,我们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恢复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什么是自主学习?我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习主体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需要自定学习目标,对学习活动有自觉的意识反应,同时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那么,怎样才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培养。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习惯有两种基本的途径:一种是强制性的养成习惯,结果是习惯形成了,同时强烈的反叛心理也间接形成了,既有利也会有弊。还有一种是暗示,可以养成习惯,还可以对暗示源产生亲近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形成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学习,既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学会的目标。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

在小学阶段,就要下气力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及勤于阅读的习惯等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去读书并有所获。教师要十分重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在上每一节课之前,就让学生自己先预习课文,听一听课文录音带,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学生在课堂上就会充分运用这些资料和图片,并在学习中加以消化。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就很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他所教的学生就能在一开学就进行期末考试,考的成绩还非常好。学生有了这种习惯,对于学习其他课程,就会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课文,也为将来收集,整理信息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促进者、引导者和组织者”。因此,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教师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小学阶段的孩子,其学习的内部动力的确需要外界的刺激。“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语文的。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语文这门学科涵盖的内容非常广,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飞鸟虫鱼,古往今来,无所不包。作为老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通过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采用语言激趣,谜语故事激趣等教学方法,做好导向作用,让学生的探究潜能与欲望有所指向。如教学《观潮》一课时,我采用设问形式入题:“同学们,你们见过涌潮的壮观景象吗?知道大潮来时是怎样的吗?想和老师一起去看看吗?”就这样,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迅速把他们“带进”了课文,使学生对课文产生了兴趣。再如教学如在教学《新型玻璃》一课时,我就让学生走出课堂,去观察日常生活中接触过的新型玻璃,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再在课上交流讨论,由于学生兴趣较浓,都积极参与,在此基础上,我再让学生大胆想象一下你想发明什么新型玻璃,学生们都争相说出自己的看法。„„事实证明,课堂上的这些题外话,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对那些已经能自主学习的同学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而那么多课外知识的获得,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这些又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这样,学生的语文学习就进入了一个好的良性循环。这一做法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主动学习意识。

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要让学生形成自主参与的欲望,还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我经常从朗读入手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相信“我能行”。于是,我在教每一篇课文时,都先让学生自由读,告诉学生,整篇文章读完后,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反复练习,再读给同学听。等同学读完后,我问:“谁愿意把自己读得最好的部分读给同学听”?同学们纷纷举手,当一位同学读完后,我进行一下简短的鼓励性的评价。又问:“还有谁读得比他更好”?大家的表现欲更强了,更加把手举得高高的,在这种活跃的氛围中,一些平时不敢举手的同学这时也大胆地举起了自己的手,课堂气氛热烈而紧张。但这种方法还不能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活动中来,于是我还会用一些其它的方法来补充。如有时课文中的一些重要段落人人都要会读,我会说:你认为你能读好这一自然段的同学站起来读。这时,一个站起来了,两个,三个„„在这一个个同学站起来的过程中,他们的自信心正在不断地增强。在课堂上反复运用这个方法,我能真切地感到学生胆子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同学都乐于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朗读能力也大大地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欲望和信心也越来越强烈。

四、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最后过渡到“会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一)教会学生自我设计学习问题

学习主要是解决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因此,要想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首先应让学生解决这两个问题。对于前者,也就是解决学习目标的问题,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就会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之效。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设计学习目标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是围绕文章题目设计学习问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因此,抓住题目来设计学习问题不失为一个学习的好方法,既能养成学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又能弄清题目与课文的内在联系。比如,《鸟的天堂》一文的学习,就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统帅全文的学习问题:“天堂”通常指什么,在本文中指什么?从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里是鸟的天堂?在这个学习问题的牵引下,学生非常顺利地知道了“天堂”通常指幸福美好的地方,在本文中指茂盛的大榕树,它是众鸟栖息生活的好地方。而且,在这个总问题的指导下,学生从多个方面体会出了“鸟的天堂”的真正含义:(1)这是一棵非常茂盛的大榕树,它非常适合鸟居住;(2)这里有一条小河,便于鸟二喝水和觅食;(3)这里的人们非常爱护鸟,不许人们捉鸟;(4)这里气候温暖湿润,便于鸟儿生存;(5)这棵大榕树上居住了无数的鸟儿,它们的种类繁多,大小不一„„

二是围绕文章具体内容设计学习问题。有些文章的题目不带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对于这样的文章,最好在让学生初读一遍文章之后再引导他们设计学习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学习问题,要注意让学生在初读课文之后,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特别是文中的“中心句”来设计。如《一夜的工作》一文,就可以让学生抓住“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这几句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来设计学习问题。如“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总理的工作是那么劳苦,那么简朴?”

(二)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全过程

引导学生自行设计了学习问题,这只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步。学生的自主学习更主要的体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我的做法是:彻底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式,而是大胆放手,充分让学生自我学习,教师只充当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具体学习过程又分为以下三步:

1、学生独立学习。在设计了学习问题之后,就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独立学习,一般十到十五分钟。在这一过程中以学生的默读学习为主,可让学生在课本上勾、画、圈、点,大胆地进行批注分析,必要时可写出学习笔记。一学期下来,学生的课本上都密密麻麻的,留下了同学们的辛勤的汗水和自我学习的丰硕成果。久而久之,将有可能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小组学习。在学生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独立学习之后,已经解决了不少学习问题,但也会有一些问题学生可能还不真正理解,这时进行就很有必要发挥集体的力量进行小组学习。我们的做法一般是以四人为一学习小组进行分组讨论,并由一名学习小组长具体负责组织讨论,并汇总讨论要点,为下一步的全班集体学习作好准备。在这个环节中,将真正发挥小组群体的战斗力量,那些在独立学习中的弱者和强者,将会真正达到优势互补。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个体之间可以更好地相互交流、相互启发,这样不仅利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从而共同探索,发现新的东西,而且更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所以学会合作学习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3、集体学习。在进行了小组学习讨论之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已较为深入和全面,但也可能有些地方仍不够透彻和精当。为了将学习更深入一步,也为了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交流和评价,就很有必要展开全班学习大讨论。我们的做法是,先让学生汇报对学习问题的学习研究情况,然后让学生进行质疑,共同讨论有争议的和不明白的问题。

总之,课堂教学是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发展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激活学生发展需要的过程。实践证明:只有“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主体,以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积极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我们应该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分析,去思考,去寻找答案,这才是落实素质教育真正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陈旭远《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2.于建福《基础教育新概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3.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作者简介:

勾海英,女,汉族,1974年8月出生,1994年8月参加教师工作,大专学历,兴义市桔山街道办金城小学语文高级教师。从教以来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积极钻研语文教育教学理论,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应用于实践,尤其是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方面,取得了比较喜人的成绩。曾先后被评为 “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多次获市、街道办组织的优质课评比一、二等奖,所撰写的论文曾获得州、市一等奖,现致力于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研究”及“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索、发现、体验”的教学模式探索。

第四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陈艳红)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陈艳红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转变观念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生物学家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学法引导,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己学,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单位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要教会学生会学知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才真正有效”。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给读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强烈的学习责任感,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一、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

预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前奏,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预习可使学生对新课教学处于有准备的心理状态,便于增强听课的目的性,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无疑应从预习方面入手,加强指导,强化训练,使学生逐步形成技能,提高自学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效果。首先,应教给学生预习(自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各年级段学生的知识基础知识不同,自学能力不同,教师应提出相应的预习(自学)要求。可采用“读、思、写、用”的方法。读,自学时让学生借助拼音将课文读正确、通流利;圈出生字,画出 1

词语;标出自然段序号;了解课文脉络,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思,读一读课前连接语、课后思考题,明确新课要学什么。写,边读课文,边思考,在文中圈圈画画,记下疑难,写下感受。用,即使用工具书,初步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

二、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动力。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一堂课上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创设情境尤为关键。创设情境的方法有以下一些:

1、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创设情境。寻求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来创设情境,容易唤醒学生记忆,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对新知识的深入思考。

2、联系社会生活创设情境。利用学生熟悉的社会和生活以及所关心的话题创设情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进而突破学习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3、读文章、讲故事创设情境。常言道“文史不分家”,学科知识的巧妙整合,对学生感染力强、吸引力大。在课堂上用读文章、讲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4、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创设情境。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影视为一体,为创设教学情境提供了有力支持。尤其对于一些抽象、枯燥、不可见、难理解、难解释的知识,能提高真实感和表现力,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探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引导探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

教师作为引导者,应指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如何使这一组织教学不流于形式呢?

首先给学习小组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如在教学《自然之道》时,可以提出这样的学习目标:(1)我会读: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可以自由读,也可以小组合作读。(2)我会问:让学生读完课文后在学习小组里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如:“面对幼龟受到伤害,向导为什么若无其事?”,让学习小组共同解决提出的问题。

(3)我会讲:让学生把读文后的感受说给小组伙伴听。长此以往,学生经过这样的训练在以后的读文中就会自觉的给自己小组提出学习要求。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那学习的兴趣可想而知就会更浓了。

小组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语文教学中,如能让学生们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学生的学习兴趣定会大大提高。如《桂林山水》一课,由于这篇课文第2、3自然段结构相似,所以先引导学生学习第2自然段,然后再让学生自学第3自段落。这样教师只是在学习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一定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作为教师不要让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学生还未充足地去讨论,教师就草草收场,势必起到反作用,长此以往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对于小组学习的结果,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评价可多方面,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反馈的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评价都要有。

四、发现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表现

创造性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中国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恩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无疑处生疑,从看似平常处见奇,这是发现问题的起点。如教学《蓝色的树叶》时,可以这样引出问题的:“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吗?”学生思考了片刻后问:“课题为什么以蓝色的树叶为题?在生活中没见过蓝色的树叶

呀?是不是真的有蓝色的树叶呢?”,这样可以让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去读课文,把这些问题弄明白。课堂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五、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语文教学应创设让学生活动的机会,以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教师在语文学习中应多提供学生活动的机会,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1、演一演。可将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因为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学生希望老师给予他们表演的机会,使他们能充分地展示自我、施展自己的才华。例如在教学《荷叶圆圆》一课时,可以采用表演的形式,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小组合作进行故事情节表演。小组间再展开比赛。学生在表演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自主学习。最后师生再共同评选出最佳表演奖、最佳创意小组。因为要表演,学生得仔细揣摩小动物们的语言、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从更深一层理解课文内容,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样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在提高,思维应变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也从中得到了锻炼。

2、说一说。“说”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很好的方法。通过“说”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可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让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学生针对这个问题思考讨论,学生

们兴趣极高都畅所欲言。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既丰富了课文内容,同时还培养了思维的广阔性和创新精神。

3、唱一唱。在教学《王二小》一课时,为了渲染课堂气氛,把学生带到课文的意境中去,让学生一起唱那熟悉而又动听的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学生随着歌声飘呀飘,他们的思绪来到了战场上。用音乐、歌曲这样一种学生熟知的艺术方式来开启他们智慧的大门,对激荡学生的情感,展开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4、访一访。让学生当记者,采访充当课文中人物角色的同学。这种形式的活动在课文教完后进行,有助于巩固学习所得,学生也喜欢。在教学《中彩那天》一课时,请一名同学当记者,请几个同学分别扮演父亲、库伯。记者采访父亲中彩和归还库伯汽车时的不同感受;采访库伯收到汽车时的惊喜以及怎样感谢父亲。

5、做一做。知识源于实践,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实践,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既能使学生获得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时,为了能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在学课文之前,要求学生带一些种子来到课堂,在上这一课时充分利用这些教具进行课文内容的了解,让学生观察种子的特点,使学生知道了不同的种子传播的方式也不同。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决不能一步登天,切忌一暴十寒。要做到逐步引导,长期坚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次进行,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自主学习不是自由学习,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自学方法,该放则放,该收则收,不能放任自流,活而不乱。总之,“教”是为了“不教”,“教”的唯一目的是促进学生“学”,教会学生“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时代的需要,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培养现代人素质的需要。我相信,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转变观念,有意识地在课堂中运用各种策略,培养学生勇于发现、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的能力,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就能勃发出生机和活力,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愈来愈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活动中,教与学必须有一个和谐课堂步骤,来实施“师”(教)和“生”学、“情”与“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各环节上应不断渗入学法指导,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一、创设情境,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

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问题可由教师在情增中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但是,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对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学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激发起来,萌芽学习兴趣,认知系统开始运转。

二、引而不发,诱思导学,培养学生乐学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推论,给他们讲的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课堂教学时,要体现“两主”作用,教师可用适当的手段对学生思路进行引导。但为了社会全体学生的主体性更充分发挥,心理潜能更好的挖掘,探索精神更快形成,教师没必要“发”(把知识点直接加以解脱),而是诱导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自学。利用“诱思导学”为后面的教学过程做好准备,铺垫,学生整个认知系统被激活,并高速运转起来,就由最初的兴趣萌芽状态进入了主动探索理解新知识阶段。

三、评价分析,内化新知,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评价注意不要由教师垄断,应让学生在学习上的优点和缺点作自我评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经过以上步骤后,教者可以开始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性或小组性的讨论与交流,由学生唱主角,使学生的思维形成互相激荡的局面,这样,学生不仅会发射自己的心理能量,而且会使自己的思维进一步深化,好的学习品质进一步形成。教者要根据学生讨论交流情况不失时机,准确又简炼的就学生的发言质量进行引导评价。评价时,应重于肯定、鼓励、引导。学生对知识理解更深入,成功接纳新知识,起到内化知识的作用。

四、分层指导,灵活训练,使学生善学。

在学生获取一定感性认识基础上,老师还应引导学生自己展开思维加工,才能将认识由具体、简单上升为抽象、复杂。应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指导;对中等生指导他们巩固新学新知以后,尝试思考与解决稍深的学习问题;对于学困生则指导他们进一步理解与巩固所学新知中最基本的部分;对于上等生,应指导他们在掌握新知的基础上,解决综合性更强、条件更复杂、难度更大的学习问题,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层各自练习,全班学生各自获得不同层次上的平衡,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产生了强烈的愉悦感,这样就进入一个新的良性心理循环过程。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分析、解决和运用数学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下载小议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议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研究报告一、课题的提出(一)社会现实的需要21世纪,经济全球化、资源信息化、知识与信息高度关联化和社会的发展对创造性人才、对劳动者的......

    创设情境,培养中学生自主能力

    创设情境,培养中学生自主能力 一、 案例背景信息 本课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教学内容为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七课《千古悬念》。本课是在上一......

    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自主学习是当今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要做课堂的主人,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动手、......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是除了语言与音乐之外,人类心灵自由创造力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而且数学是经由理论的建构成为了解宇宙万物的媒介。因此,数......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语文论文 http://www.xiexiebang.com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提要:在当前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更新教师的观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对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研究更是给学生的学习带来......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贵州省瓮安县玉华中学:王明祥摘要:高效课堂所追求的是学生全员参与,如何让学生全员参与呢,那就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课题阶段总结 上传: 朱志明更新时间:2013-1-11 8:00:24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经过实验研究,构建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