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当好小学数学教师(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5 15:13: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标下如何当好小学数学教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标下如何当好小学数学教师》。

第一篇:新课标下如何当好小学数学教师

新课标下如何当好小学数学教师 数学与科学技术、人文科学、经济发展等都有着广泛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那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怎么做呢?

一、数学教学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一般来说,小学数学教学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践功能,即它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教学的内容来自于人类日益丰富、不断提高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二是精神功能,即它联系于人们的思维与方法。通过对儿童的数学教学,在早期就尽可能充分地开启儿童的智慧,发展儿童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为他们日后的发展,奠定不可或缺的极为重要的基石。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教育界提出了“大众数学”的教育理念,“大众数学”的实质是指对数学教学进行再创造,使之顺应学生的需要,顺应社会的需要。在理解大众数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下列理念:①数学对任何人都有价值。②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大量的数学。③数学教学应鼓励各种程度的学生积极参与。④学校数学不仅限于算术、代数、几何,在各个阶段都应扩充内容。⑤课堂不应脱离现实世界。⑥问题的主要根源在课程。⑦教师应提高对数学教学的责任心。

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在以往的数学学习中,常常使学生们感到离开自己的生活实践太远,枯燥乏味。其实,数学学习完全可以将学生学习范围延伸到他们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将教育和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感受体验。教给学生思维方式与思维的习惯。让学生去体会感悟数学的智慧与美。

二、新课程下教师该怎么办?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数学课上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开发他们脑中未被开发的脑细胞。

体验是青少年在实践活动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心理活动,更多的是指情感的一种体会和感受。而这种体会和感受外在表现出来便是学生的感悟。学习数学知识悟性是重要的决定因素,它与数学教学有密切的关系,它是一种具有生命驱动力的思维形态,介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是联结感性与理性的带有生命体验的心灵之桥。可以说,没有以悟性点醒的材料是僵化的凝固的材料,没有以悟性化解的理论是空洞、乏味的理论。由此我认为应由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

1、创设和谐的情境,使学生能有所感悟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广大数学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的确,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从中能有所感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

悟性的高低,标志着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在教学中,不同学生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悟性,有的产生“奇思怪想”,有的则“平淡无奇”。作为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学生中因为思维撞击所溅起的“智慧”火花,引导或利用学生去矫正学生的思维方向,由学生自己去梳理自己的思路,去捕捉别人思维的闪光点。为了真正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教师要做到:(1)、不断更新教学形式。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需要教师组织大量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2)、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语言、素材。生动的素材能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永恒的记忆,而活泼的语言又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良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教师要针对他们的特征,选择适当的素材,采用贴切的语言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总之,教师要创设和谐的情境,使学生能有所感悟,并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教学随笔

一、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1、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3、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4、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

5、整个课堂教师应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关系,不断鼓励与赞赏学生,形成互动。

二、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实践获取新知识。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

2、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了思维方法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教学中应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三、创设开放的、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

教学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应注意一定的开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还能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并且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认为开放的、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很大的作用。

做一名阳光教师_教师随笔 “阳光”字面意思是日光,即太阳的光辉。现在“阳光”已经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具体说来大致有三种含义:

1、特有活力、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特能感染带动别人的情绪,使人如沐春风,如“阳光少年”、“阳光男孩”、“阳光女孩”、“阳光教师”等。

2、公开、透明。如“阳光工程”、“阳光工资”。

3、对人态度友好,如冯巩在春节联欢晚会相声表演中的一句“给你点阳光就灿烂”成了2003年的流行语。做一名教师难,做一名阳光教师更难。怎样才算是一名阳光教师呢?

我认为,一名真正的阳光教师最重要的要有阳光的心态,也就是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不仅是学生成才的根基,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保证。一名真正的阳光教师首先是心理健康的教师。教师健康的心态不仅对学生的成长作用巨大,对自身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言传身教主要意义上说实际是教师良好心态对学生的影响。

一、自信、乐观、坚强的心态。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具有自信、乐观、坚强的心理素质有时比健康的身体素质更能影响学生的成长。试想,一名自卑、怯懦的教师又怎能培育出自信、坚强的学生呢?因此,作为老师,首先必须是一个自信、乐观、坚强的人。遇到困难不退缩,知难而上,要有朱熔基“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返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敢闯地雷阵的精神,敢为人先,勇于创新。这样才不致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湮没。我曾经看到一则报道《独臂教师的“完美”人生》,文中报道了甘肃省榆中县银山初级中学校长曹银治的感人事迹。39

岁的他不仅劝说过很多辍学、厌学的学生重新回到课堂,更在因的小学里;他是一名残疾人,为了让山里的孩子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忘我工作默默地培养着一批批学生。笔者所在家乡也有这样一名独臂教师。他,47岁,已从教30个春秋;他,是一个残疾人,却身残志坚;他,用一只完好的左手和一颗淳朴的真心,书写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他就是同事称道、村民爱戴、学生敬重的“独臂园丁”——四川省盐亭县金安乡青凤村小学教师向奉凯。在中国像曹老师、邵老师、向老师这样的身残志坚的老师也许还很多,他们用残缺之躯谱写着自己的完美人生,也谱写出了一篇篇壮丽的教育诗篇。他们是比我们这些拥有健康体魄的教师更阳光的的阳光教师。

二、健康、平和、宽容大度、勇于认错的心态。

真正的阳光教师要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宽广胸怀,要能容天下所容之事,允许学生犯错误,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当学生犯错误时,不是一味地批评、指责,而是帮助学生分析发生错误的原因。如果是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当时,要敢于向学生说对不起。真正的阳光教师是不怕向学生承认错误的。教师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也是以身作则的具体表现。教师向学生认错,能给学生树立有错必改的榜样;这样做不但不会影响教师的形象,降低教师的威信,而且还会使学生更加由衷地敬佩教师的见识和修养,从而更加信任、亲近老师。反之,如果教师有了错误,为了面子、为了师道尊严,极力掩饰,反而适得其反。

三、尊重理解、与人为善、充满爱心、真诚交流的心态。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作为教师也应该是一缕阳光。唐代诗人孟郊的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歌颂的是伟大的母爱,这句诗用在教师身上也极为恰当。英国教育家罗素说:“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教师对学生的爱,表现在毫无保留地奉献出自己的精力、热情、才能和知识,使学生更好地受到教育,在知识上、精神上和品德上取得最好的结果。同时更好地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抓住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志向,精心培育,使之成才。全国闻名的优秀教师斯霞被人们称作教育界伟大的“慈母”,她从教72年,以伟大母亲的慈爱精神培育每一个学生,同学们都亲切叫她妈妈。全国优秀特级教师于漪说:“对教师来说,力量的源泉就是对学生的爱,爱学生才会爱事业,才会对教育工作保持经久不衰的热情,才会充满献身精神。”正是这种母爱使她赢得了人们对她极大的尊敬和高度评价,并亲切称她为“校园妈妈”。如果说学生是春天正待茁壮成长的小草,教师就是春天滋润万物的太阳,教师

应该时时给学生如沐春风的感觉,给学生以春天般的温暖,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为学生驱走心中的阴霾。教师是夏天的太阳,热情似火,给学生火样的热情,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种。教师是秋天的太阳,是学生成才的催化剂,让学生体会到收获的快乐。教师是冬天的阳光,融化学生驱心中的坚冰。当我们为一再犯错的孩子暴跳如雷时,言词激烈时,我们就跨进了地狱的门槛,可如果我们和颜悦色,用我们的阳光照亮孩子的心灵,用爱去浇灌孩子的心灵,我们就踏进了天堂。天堂与地狱往往只有一步之遥。

四、纯洁、公正的心态。一名阳光教师心灵永远是纯洁、公正的。阳光教师应该做到心灵纯洁,经得住金钱、名利等物欲诱惑,安于三尺讲台。对待学生公平、公正,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不歧视一个后进生。总之,就像乌申斯基所说的“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只要教师的言行、底蕴、心灵都像阳光一样纯洁、公正、热情了,我们的学生就会时时处处感受温暖,就会亲其师,信其道。

五、刻苦钻研、积极向上的心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名阳光教师,应该不断超越自我、积极向上,加强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向书本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社会学习,向网络学习,取百家之长,补一己之短,做一个学习型教师、科研型教师。知识就像海洋,只有不断努力,才能缩短与彼岸的距离。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一名不思进取,固步自封、不爱学习、没有追求的教师是算不上阳光教师的。

总之,阳光教师应该具有健康、平和、宽容、大度、崇高、自信、积极的心态,有化尴尬为融洽,化压力为动力,化痛苦为愉悦,化阴霾为阳光,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阳光教师,面对孩子,要有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同事,要有阳光般温暖的态度;面对家长,要能阳光般真诚的交流;面对教育,要有阳光般平和的心态;面对教研,要有阳光般积极的热情;面对发展,要有阳光般不息的能量。给自己阳光,就会给学生撒播阳光,给大家带来阳光。

让我们永远记住:“给你点阳光就灿烂。”多给学生阳光,而不是乌云,给学生一点阳光,就会有灿烂,给学生更多的阳光,就会有更多的灿烂。当我们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热情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幸福地工作,这样你就成为了一名阳光教师。

第二篇: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师备课探讨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师备课探讨

富顺县东湖小学

王德贵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由我来给大家做个交流,交流的题目是《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师备课探讨》。为什么要说是探讨,因为教学本身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教有法,而教无定法,备课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法的多元化,决定了备课的灵活性。今天我只是谈谈备课这个板块的一些思考,不能做到面面俱到的阐述,因此,只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能使大家产生一点共鸣。因为我是长期教数学的,所以今天我的发言主要针对数学学科谈谈如何开展备课。虽然谈的是数学学科,但是与其他学科之间还是有些共性。因此,我希望同样给教其他学科的老师带来一点点启示。今天我的发言分以下几个部分。

一、当前老师们的备课存在的几点问题

备课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上好课,而备好课又是上好课的关键。无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要上好课,必须要有一份切实可行的教案。对于备课,目前各校普遍存在以下现象:

(一)、备课就是“抄”教案。

抄教案,教师首先买一本教案,每节课基本上把教案详抄一遍,特别是新教师更为突出。我认为新教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新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缺乏实践经验,抄教案也情有可原,但实际教学中一些老教师也是总是完整的,不假思索的抄教案,我想这是应付检查的原因,真正上课的时候,教案上的一些东西不一定用得着。这使我想起全国著名教师于漪老师说的一句话:“现成的教案是别人劳动的成果,犹如贴在窗上的一朵纸花,没有生命力;而自己研究出来的,虽无多少惊人之处,但毕竟是扎根于思考原野上的鲜花,富有生命力。”

所以,备课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即使别人再好的点子,也只有融进了自己的思想,(二)备课过于简单

教学目标不明确、重难点未分析、教学具的准备不充分、板书设计几乎没有,教学内容处理过于简单化,没有真正去读懂学生,读懂课标,读懂教材,没有真正的设计好如何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教学流程。这样去上节课是忙乱的,手足无措的,效率低下的。像这样准备不充分的上课,你想小学1-4年级每周数学是4节课,语5-6年级每周是6节课,小学1-2年级每周语文8节课,3-4年级每周7节课,5-6年级每周6节课,你能完成任务吗?

(三)有无备课上课的现象

这主要集中在那些疏于教学管理的学校,是对待工作态度不够端正的教师的表现。这不是能容忍,如果教师经验不足,教学水平又不高,不备课上课那就是在误人子弟,从大的角度讲,那是害国害民。

(三)备课缺少集体思考

很多学校是教师个人独资备课,几乎没有年级组,教研组的集体备课。一位哲人说过:如果我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还是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假如我有一种想法,你有一种想法,交换一下,每个人都有了两种想法。我认为,交换想法后,不只是每人有两种想法,而是每人原先的想法也得到修正、补充和提高。我们学校在教学教研上提倡的理念是: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只有集体思维的碰撞,才能产生集体智慧的结晶。凡是我校老师外出参加比赛的课,我们都有教师参与集体备课,磨课。除此,我们学校在年级组内经常开展集体备课。针对某个章节,某个课题,怎么上课,大家集思广益。

二、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备课

(一)备教法

为什么我要将备教法放到首要的位置呢?因为教法是教学思想的外衣,是教学理念的体现,好的教法就是好的思想,好的理念,教法的改革才是正的课改,所以我把它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首先讲。

当前,新课程提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响亮口号。“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使教师更多的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并思考对策。这就要求教师从传统教学中“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方式中转变出来,注重花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活生生的课堂,关注课堂的生成,而不是在课堂上简单的再现教材。基于这一理念,我们学校正在在实施“立足常态,构建高效课堂”体现“三先三重”的教学改革:即先学生自学后调整教学,先互研后解疑释惑,先学生展评后整理拓展;在重视知识本身的同时,更重视方法的传授,重视思维的发展,重视能力的培养。具体教学步骤分为三步:自学、互学、展学,这就是当前在全国推广的学案导学的教学方法。

1、自学——学习前提

为什么要先自学,然后才教呢?例举一位老师教他的学生做高斯曾经做过题目。他一走进教室,告诉同学们,有个伟大的数学家名字叫高斯。小时候,高斯的老师出了一道……为什么这位老师不能让学生想到最简单的方法呢?那就是先教的结果,先教学生往往思维被老师的方法所禁锢,一味的模仿和记忆导致学生创新的思维被逐渐扼杀。

最近的《人民教育》上有一个“尝试教学专辑”。里面有篇文章:《请不要告诉我,让我先试一试》。这使我想到我家女儿,……弄得鱼不如大人弄得鱼好吃,但是她有自己的亲身体验,她记忆很深,也很快乐。吃饭的时候,我们夸奖她你弄的鱼真好吃,她特别开心。

“先教后学”

到“先学后教”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分野。

我们为什么要先学后教,主要是为了把学生激活而不是教死,为了避免思维方式的单一化、同质化、模式化。

在自学前,教师必须注重情境的创设。巧妙的情境创设和导入,将会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课的导入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二、互学——学习的重心

为什么要进行交流互学。有一个学习金字塔理论,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是美国学者发现并提出的,这个理论认为:课堂上靠耳朵听讲获得的知识(5%)靠眼睛去阅读获得的知识(10%),靠靠视听结合获得的知识(20%),用示范演示的方法获得的知识(30%),但是靠分组讨论获得的知识(50%),靠练习操作及实践获得的知识(75%)如果是将获得的知识去教别人(即兵教兵)(90%)

美国学习专家提出凡是学习效果在30%及以下的学习都是个人学习或者被动学习,学习效果在30%以上的学习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或参与式学习。可见小组互学、组内交流、教别人的学习的重要性十分重要。

三、展学——学习的关键

“展学”是全班更大范围的“合作”与“互助”,方法是让学生大胆展示讲解,由此课堂进行了升级,把传统的“讲堂”升级为“学堂”,再将“学堂”升级为学生展示才华的“殿堂”。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互学和展学阶段,老师不是听之任之,不该讲的不讲,该讲的必须讲。什么不讲,三不讲,第一、学生自学能学懂的不讲,第二、学生自学有困难但“互学”能解决的不讲;

第三、学生自学有困难、“互学”依然有困难,但“展学”中能解决的不讲。有的人认为学案导学模式要规定老师一堂课老师讲解不能超过多少分钟,这是很教条的。讲多讲少要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而定。当学生不懂的时候老师要讲,当学生讲的肤浅或者讲不清的时候,老师必须引导性的追问和关键性的提示讲解。

(二)备学生

备课要做到脑中有课标,心中有课程,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教法。而在平时的备课中,老师们往往眼中就没有学生。如果在备课中忽视了备学生,一定程度上就会影教学,阻碍学生个性的发展。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并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同时,也要分析学生的接受能力、生活经验,采取适应学生学习能力的方式方法。备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备。

1、了解解学生基本情况(这是做好老师的前提)

一个班级由许多同学组成,尤其老师接到一个新班级,必须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身体状况、认知水平、学业水平以及家庭环境有所了解,只有做到真正的了解学生,才能做到与学生情感交流、心灵沟通、开展有效教学活动。如果一个老师接到一个班级一两个月都不知道某某些学生的名字,不知道他们的个性特征,那么这学生在心里琢磨,这个老师连我的名字都不知道,我在老师心中没有肯定没有地位,学习上就没有多大兴趣和动力。、2、深入研究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什么是教学的起点,就是学习者对学科内容或对学习任务已经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生活经验等,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最重要的因素。怎样把握教学起点呢?

(1)

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将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如果已经掌握了,就不要再详细的讲解了。

比如:六年级下册,百分数应用题: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在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是多少。由于有了认知基础,因此老师在讲此题是放手让学生来思考解决,而不是由老师来详细的讲解了。

(2)

哪些新知识,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获得?哪些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作为重点、难点、学生的困惑点,老师重点讲解或者可以让优生带动全体学生进行学习。

比如:一年级下册: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整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对学习并没有多大困难,此课应该重点放在口算方法的多样化和提高口算的效率,确保每个学生都要会算。

3、关注个别差异,设计不同的要求

(1)问题设计分层

问题设计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一般基础的问题必须是独立的思考解决,主要让给中下学生回答。有思维含量的问题交给优等生来回答或者小组讨论解答。这样能力较强的学生发展思维,能力中等的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能力较差的学生掌握基本方法,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提高。这就体现了新课标指出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练习设计分层

练习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技能转化成熟练活动的过程,是反馈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重要手段。练习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基本练习、综合(变式)练习,拓展练习。比如:六年级下册学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后的一个练习

(一)基础巩固题

1、这两个图形,形状(),大小(),是()图形。

2、这两个图形,形状(),大小(),是()图形。从左往右看,图形()了,从右往左看,图形()了。

(二)综合应用题

图1

图2

从图1到图2,图形放大了()倍,从图2到图1,图形缩小了()倍或缩小到原来的()。你是怎么想的?

(三)拓展研究题

画一个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再把它缩小2倍。

整个练习有梯度,从对放大或缩小的感知认识——放大或缩小几倍的感知认识

——抽象的画出缩小的后图形。这实际就是从感知到抽象的一个对知识的建构过程。

4、摸清学生认知障碍

学生的认知障碍主要表现在三点:

回生、遗忘现象

如百分数教学一课,知识的生长点是分数中分率的意义(分率是表示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如果学生遗忘了分率的意义,那么就直接影响百分数意义的建构。

混淆现象

在五年级下册倍数和因数这个单元,概念比较多,如质数、合数与偶数、奇数在外延上有交叉的地方,容易混淆。质数中有偶数和奇数,合数中也有奇数和偶数。

旧知识对新知识的干扰

如0.42=0.8,23=8,4/7+2/5=6/12

在备课中,教师要分析学生将会在学生中可能发生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教学,就能突破学生知识上的障碍。

备学生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流程都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备课,在尊重儿童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才能备好课,进而上好课。

三、备内容

(一)备课标

课标理念是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指南,教师们一定要把握小学阶段第一、二学段的课程内容是是什么,搞清楚每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是什么。只有深刻理解了课标精神,才能有效的课堂设计和教学。(近几年凡是城区招考老师都必须要考《课标》。

(二)备教材

1、把握每一册教科书内容。

这样在教学中才能体现教材整合的思想,不是孤立的教学每一个章节内容,而是将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比如:小学可能性的教学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四年级上册对事件发生的确定现象描述为一定或不可能,对不确定现象描述为可能、也可能、还可能。第二阶段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有大小,第三阶段可能性的大小用一个分数来表示。只有整合了教材来思考,才能把握好每个阶段的教学重点。

2、深入分析教学内容

(1)

理清知识所涵盖的数学知识点,做到对知识点补遗漏,不增加。

如一年级6-10的认识

(2)明确教材编写思想和意图

如二年级笔算加减法整理复习。这个图意图①是引导学生归纳加减法计算法则,让学生对计算法则进行总结。②淡化运算法则文字的叙述和记忆,注重对计算法则的实质的理解。关键是学生能掌握,会运用,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阐述,不一定一字不差的背出法则。③学习方式是小组合作方式主动学习,不需要老师进行灌输。④桌面上有大量的计算卡片,表明学生是在经过大量计算来总结的,并不是让学生直接抽象的独立的去理解计算法则。

再如二上54页,图中呈现的是老师带领学生量桌子的长度,学生的桌子都一样大小,但由于测量的工具不一样(用铅笔的、用手的、用书的、用三角板的),同样的桌子测量出来的结果不一样。老师问:为什么不一样呢?(测量的工具即使用的测量单位不一样)。看来需要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为什么这样编写呢?这是改变传统的对厘米和米抽象的认识,把认识厘米和米放到具体的测量长度的活动中去,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这样让学生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明确教材对重难点的处理方式

一年级加减法混合运算

(4)明确教材提前孕伏的内容

如一年级比较数的大小,整齐排列的图形,渗透了条形统计图的内容,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再如一年级讲了10的组成后,7+()=10,这里是做加法想减法,为20以内退位减法提供了铺垫,分散了难点。

(5)读懂教材对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提示。如六年级下册比例:在太阳底下测量竹竿的影子长度,提示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实践活动收集数据。在教学比列时,是要求学生自己根据表中的数据探究发现的,不是老师讲的。下面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这概念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的。比例的各部分名称,也不是让学生去猜,而是老师直接告诉学生。这里就体现三种学习方式:①实验操作学习法②学生合作自主探究学习③老师讲授式学习。

3、教材如何处理加工

(1)、教材的内容要情景化。

创设良好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条件。与老教材相比,实验教材最大的特点之一是设计了大量活泼生动的情境图。这些图画的风格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富有很浓的儿童情趣。像这种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2)静态的知识要动态化。

一般的教材不可能把新有的教学内容讲得十分祥尽。在备课时,应根据教学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教材中的静态的主题图处理加工成可操作的课堂活动。例如教“几和第几”这节课时,让学生做上台上做模拟排队购票的游戏,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去体验和理解“几和第几”的联系和区别。

(3)、教学的内容要生活化。

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备课时,我们要使数学教学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乐趣。例如、教学“百分数的认识”时,课前应开展“我是小小调查员”的活动,走向社会了解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如酒瓶上,衣服的吊牌上,饮料瓶上。有了感性认识,课堂上学生学习积极性就会很高,都争先恐后地介绍自己了解的知识,通过合作、交流,很快而且很全面地掌握了百分数的意义。

(三)备教学反思。

教学需要反思,反思才能提高。一节课教过之后,并不等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终结。应该认真地进行总结成败之处,考虑补救措施,写出简要贴切的教学后记。如成功的教学处理方法、不足的原因、改进的设想等,有了课后反思,才算完成了备课工作的全过程。实践反复表明,这样作对自己教学能力的提高,对专业的成长是非常用的。

老师们,我们身为人师,一生站在讲台上要度过30多年的春秋,这30多年,你如果不善于反思和学习,你将在这里苦苦煎熬30多年,为什么有人说有的老师教了30多年的书,抄了30多年的教案,还是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每天像拉磨的驴一样周而复始,勤恳劳作,但活得却累。全国著名教师华应龙老师讲到:我们为什么感到累而忙,那主要是因为缺少教学反思、缺少学习,没有思考的工作,没有学习的劳动那只能叫瞎忙。古人诸葛亮说过:宁静致远。宁静方能致远,宁静的目的不是无为,而是致远,宁静外在表现是不慌不忙,但却是思考问题的过程。因此,我们不妨在工作之余,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并在教育书刊上和网络中学习一些新的东西,当我们真正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之后,我们就会站得高看得远,而不是每天埋头攀登备课、教学、作业这“三座大山”而感到身心疲惫。其实,在生活中,劳动不一定有收获,单纯的劳动或许就是导致贫穷的原因。让我们做一个精神和知识上富有的老师吧,那就只有不断的反思和学习,当我们变得富有的时候,我们就会用我们的知识为学生开启智慧之门,用我们的生命去点化学生的生命,用我们的人格去完善学生的人格,让他们在数学这片广袤而神奇的土壤中孕育并健康成长为一个个崭新的生命体!

第三篇: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备课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师备课探讨

富顺县东湖小学

王德贵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由我来给大家做个交流,交流的题目是《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师备课探讨》。为什么要说是探讨,因为教学本身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教学永无止境,教有法,而教无定法。因此,今天我只是谈谈我在教学设计这个板块的一些思考,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大家能产生一点共鸣,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因为我是长期教数学的,所以今天我的发言主要针对数学学科谈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虽然谈的是数学学科,但如何进行课堂设计,学科之间都有些共性。因此,我希望同样给教其他学科的老师带来一点点启示。今天我的发言分以下几个部分。

一、当前老师们的备课存在的几点问题

备课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上好课,而备好课又是上好课的关键。无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要上好课,必须要有一份切实可行的教案。对于备课,目前各校普遍存在以下现象:

(一)、备课就是“抄”教案。

抄教案,教师首先买一本教案,每节课基本上把教案详抄一遍,特别是新教师更为突出。我认为新教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新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缺乏实践经验,抄教案也情有可原,但实际教学中一些老教师也是总是完整的,不假思索的抄教案,我想这是应付检查的原因,真正上课的时候,教案上的一些东西不一定用得着。这使我想起全国著名教师于漪老师说的一句话:“现成的教案是别人劳动的成果,犹如贴在窗上的一朵纸花,没有生命力;而自己研究出来的,虽无多少惊人之处,但毕竟是扎根于思考原野上的鲜花,富有生命力。”

所以,备课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即使别人再好的点子,也只有融进了自己的思想,(二)备课过于简单

教学目标不明确、重难点未分析、教学具的准备不充分、板书设计几乎没有,教学内容处理过于简单化,没有真正去读懂学生,读懂课标,读懂教材,没有真正的设计好如何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教学流程。这样去上节课是忙乱的,手足无措的,效率低下的。像这样准备不充分的上课,你想小学1-4年级每周数学是4节课,语5-6年级每周是6节课,小学1-2年级每周语文8节课,3-4年级每周7节课,5-6年级每周6节课,你能完成任务吗?

(三)有无备课上课的现象

这主要集中在那些疏于教学管理的学校,是对待工作态度不够端正的教师的表现。这不是能容忍,如果教师经验不足,教学水平又不高,不备课上课那就是在误人子弟,从大的角度讲,那是害国害民。

(三)备课缺少集体思考

很多学校是教师个人独资备课,几乎没有年级组,教研组的集体备课。一位哲人说过:如果我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还是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假如我有一种想法,你有一种想法,交换一下,每个人都有了两种想法。我认为,交换想法后,不只是每人有两种想法,而是每人原先的想法也得到修正、补充和提高。我们学校在教学教研上提倡的理念是: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只有集体思维的碰撞,才能产生集体智慧的结晶。凡是我校老师外出参加比赛的课,我们都有教师参与集体备课,磨课。除此,我们学校在年级组内经常开展集体备课。针对某个章节,某个课题,怎么上课,大家集思广益。

二、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备课

(一)备教法

为什么我要将备教法放到首要的位置呢?因为教法是教学思想的外衣,是教学理念的体现,好的教法就是好的思想,好的理念,教法的改革才是正的课改,所以我把它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首先讲。

当前,新课程提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响亮口号。“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使教师更多的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并思考对策。这就要求教师从传统教学中“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方式中转变出来,注重花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活生生的课堂,关注课堂的生成,而不是在课堂上简单的再现教材。基于这一理念,我们学校正在在实施“立足常态,构建高效课堂”体现“三先三重”的教学改革:即先学生自学后调整教学,先互研后解疑释惑,先学生展评后整理拓展;在重视知识本身的同时,更重视方法的传授,重视思维的发展,重视能力的培养。具体教学步骤分为三步:自学、互学、展学,这就是当前在全国推广的学案导学的教学方法。

1、自学——学习前提

为什么要先自学,然后才教呢?例举一位老师教他的学生做高斯曾经做过题目。他一走进教室,告诉同学们,有个伟大的数学家名字叫高斯。小时候,高斯的老师出了一道……为什么这位老师不能让学生想到最简单的方法呢?那就是先教的结果,先教学生往往思维被老师的方法所禁锢,一味的模仿和记忆导致学生创新的思维被逐渐扼杀。

最近的《人民教育》上有一个“尝试教学专辑”。里面有篇文章:《请不要告诉我,让我先试一试》。这使我想到我家女儿,……弄得鱼不如大人弄得鱼好吃,但是她有自己的亲身体验,她记忆很深,也很快乐。吃饭的时候,我们夸奖她你弄的鱼真好吃,她特别开心。

“先教后学”

到“先学后教”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分野。

我们为什么要先学后教,主要是为了把学生激活而不是教死,为了避免思维方式的单一化、同质化、模式化。

在自学前,教师必须注重情境的创设。巧妙的情境创设和导入,将会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课的导入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二、互学——学习的重心

为什么要进行交流互学。有一个学习金字塔理论,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是美国学者发现并提出的,这个理论认为:课堂上靠听讲获得的知识(5%)靠阅读获得的知识(10%),靠声音、图片(即直观的东西)教育获得的知识(20%),靠老师示范演示获得的知识(30%),但是靠小组讨论获得的知识(50%),如果是将获得的知识去教别人(即兵教兵)(90%)

三、展学——学习的关键

“展学”是全班更大范围的“合作”与“互助”,方法是让学生大胆展示讲解,由此课堂进行了升级,把传统的“讲堂”升级为“学堂”,再将“学堂”升级为学生展示才华的“殿堂”。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互学和展学阶段,老师不是听之任之,不该讲的不讲,该讲的必须讲。什么不讲,三不讲,第一、学生自学能学懂的不讲,第二、学生自学有困难但“互学”能解决的不讲;

第三、学生自学有困难、“互学”依然有困难,但“展学”中能解决的不讲。有的人认为学案导学模式要规定老师一堂课老师讲解不能超过多少分钟,这是很教条的。讲多讲少要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而定。当学生不懂的时候老师要讲,当学生讲的肤浅或者讲不清的时候,老师必须引导性的追问和关键性的提示讲解。

(二)备学生

备课要做到脑中有课标,心中有课程,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教法。而在平时的备课中,老师们往往眼中就没有学生。如果在备课中忽视了备学生,一定程度上就会影教学,阻碍学生个性的发展。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并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同时,也要分析学生的接受能力、生活经验,采取适应学生学习能力的方式方法。备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备。

1、了解解学生基本情况(这是做好老师的前提)

一个班级由许多同学组成,尤其老师接到一个新班级,必须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身体状况、认知水平、学业水平以及家庭环境有所了解,只有做到真正的了解学生,才能做到与学生情感交流、心灵沟通、开展有效教学活动。如果一个老师接到一个班级一两个月都不知道某某些学生的名字,不知道他们的个性特征,那么这学生在心里琢磨,这个老师连我的名字都不知道,我在老师心中没有肯定没有地位,学习上就没有多大兴趣和动力。、2、深入研究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什么是教学的起点,就是学习者对学科内容或对学习任务已经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生活经验等,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最重要的因素。怎样把握教学起点呢?

(1)

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将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如果已经掌握了,就不要再详细的讲解了。

比如:六年级下册,百分数应用题:求一个数百分之几是多少,在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由于有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认知基础,因此老师在讲此题是放手让学生来思考解决,而不是由老师来详细的讲解了。

(2)

哪些新知识,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获得?哪些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作为重点、难点、学生的困惑点,老师重点讲解或者可以让优生带动全体学生进行学习。

比如:二年级下册: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对学习并没有多大困难,此课应该重点放在口算方法的多样化和提高口算的效率,确保每个学生都要会算。

3、关注个别差异,设计不同的要求

(1)问题设计分层

问题设计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一般基础的问题必须是独立的思考解决,主要让给中下学生回答。有思维含量的问题交给优等生来回答或者小组讨论解答。这样能力较强的学生发展思维,能力中等的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能力较差的学生掌握基本方法,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提高。这就体现了新课标指出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练习设计分层

练习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技能转化成熟练活动的过程,是反馈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重要手段。练习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基本练习、综合(变式)练习,拓展练习。比如:六年级下册学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后的一个练习

(一)基础巩固题

1、这两个图形,形状(),大小(),是()图形。

2、这两个图形,形状(),大小(),是()图形。从左往右看,图形()了,从右往左看,图形()了。

(二)综合应用题

图1

图2

从图1到图2,图形放大了()倍,从图2到图1,图形缩小了()倍或缩小到原来的()。你是怎么想的?

(三)拓展研究题

画一个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再把它缩小2倍。

整个练习有梯度,从对放大或缩小的感知认识——放大或缩小几倍的感知认识

——抽象的画出缩小的后图形。这实际就是从感知到抽象的一个对知识的建构过程。

4、摸清学生认知障碍

学生的认知障碍主要表现在三点:

回生、遗忘现象

如百分数教学一课,知识的生长点是分数中分率的意义(分率是表示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如果学生遗忘了分率的意义,那么就直接影响百分数意义的建构。

混淆现象

在五年级下册倍数和因数这个单元,概念比较多,如质数、合数与偶数、奇数在外延上有交叉的地方,容易混淆。质数中有偶数和奇数,合数中也有奇数和偶数。

旧知识对新知识的干扰

如0.42=0.8,23=8,4/7+2/5=6/12

在备课中,教师要分析学生将会在学生中可能发生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教学,就能突破学生知识上的障碍。

备学生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流程都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备课,在尊重儿童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才能备好课,进而上好课。

三、备内容

(一)备课标

课标理念是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指南,教师们一定要把握小学阶段第一、二学段的课程内容是是什么,搞清楚每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是什么。只有深刻理解了课标精神,才能有效的课堂设计和教学。(近几年凡是城区招考老师都必须要考《课标》。

(二)备教材

1、把握每一册教科书内容。

这样在教学中才能体现教材整合的思想,不是孤立的教学每一个章节内容,而是将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比如:小学可能性的教学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四年级上册对事件发生的确定现象描述为一定或不可能,对不确定现象描述为可能、也可能、还可能。第二阶段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有大小,第三阶段可能性的大小用一个分数来表示。只有整合了教材来思考,才能把握好每个阶段的教学重点。

2、深入分析教学内容

(1)

理清知识所涵盖的数学知识点,做到对知识点补遗漏,不增加。

如一年级6、7的认识

(2)明确教材编写思想和意图

如二年级笔算加减法整理复习。这个图意图①是引导学生归纳加减法计算法则,让学生对计算法则进行总结。②淡化运算法则文字的叙述和记忆,注重对计算法则的实质的理解。关键是学生能掌握,会运用,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阐述,不一定一字不差的背出法则。③学习方式是小组合作方式主动学习,不需要老师进行灌输。④桌面上有大量的计算卡片,表明学生是在经过大量计算来总结的,并不是让学生直接抽象的独立的去理解计算法则。

再如二上54页,图中呈现的是老师带领学生量桌子的长度,学生的桌子都一样大小,但由于测量的工具不一样(用铅笔的、用手的、用书的、用三角板的),同样的桌子测量出来的结果不一样。老师问:为什么不一样呢?(测量的工具即使用的测量单位不一样)。看来需要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为什么这样编写呢?这是改变传统的对厘米和米抽象的认识,把认识厘米和米放到具体的测量长度的活动中去,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这样让学生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明确教材对重难点的处理方式

一年级加减法混合运算

(4)明确教材提前孕伏的内容

如一年级比较数的大小,整齐排列的图形,渗透了条形统计图的内容,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再如一年级讲了10的组成后,7+()=10,这里是做加法想减法,为20以内退位减法提供了铺垫,分散了难点。

(5)读懂教材对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提示。如六年级下册比例:在太阳底下测量竹竿的影子长度,提示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实践活动收集数据。在教学比列时,是要求学生自己根据表中的数据探究发现的,不是老师讲的。下面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这概念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的。比例的各部分名称,也不是让学生去猜,而是老师直接告诉学生。这里就体现三种学习方式:①实验操作学习法②学生合作自主探究学习③老师讲授式学习。

3、教材如何处理加工

(1)、教材的内容要情景化。

创设良好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条件。与老教材相比,实验教材最大的特点之一是设计了大量活泼生动的情境图。这些图画的风格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富有很浓的儿童情趣。像这种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例如:教学“0的认识”这节课时,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小猴吃桃”的故事引入,故事是学生爱听的,一只可爱的小猴逐次把2只桃子吃光的过程,教师就要凭借这个主题图,讲述生动的“小猴吃桃”的故事,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兴趣将会很高,对0的理解也会很深刻。

(2)静态的知识要动态化。

一般的教材不可能把新有的教学内容讲得十分祥尽。在备课时,应根据教学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教材中的静态的主题图处理加工成可操作的课堂活动。例如教“几和第几”这节课时,让学生做上台上做模拟排队购票的游戏,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去体验和理解“几和第几”的联系和区别。

(3)、教学的内容要生活化。

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备课时,我们要使数学教学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乐趣。例如、教学“百分数的认识”时,课前应开展“我是小小调查员”的活动,走向社会了解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如酒瓶上,衣服的吊牌上,饮料瓶上。有了感性认识,课堂上学生学习积极性就会很高,都争先恐后地介绍自己了解的知识,通过合作、交流,很快而且很全面地掌握了百分数的意义。

(三)备教学反思。

教学需要反思,反思才能提高。一节课教过之后,并不等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终结。应该认真地进行总结成败之处,考虑补救措施,写出简要贴切的教学后记。如成功的教学处理方法、不足的原因、改进的设想等,有了课后反思,才算完成了备课工作的全过程。实践反复表明,这样作对自己教学能力的提高,对专业的成长是非常用的。

老师们,我们身为人师,一生站在讲台上要度过30多年的春秋,这30多年,你如果不善于反思和学习,你将在这里苦苦煎熬30多年,为什么有人说有的老师教了30多年的书,抄了30多年的教案,还是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每天像拉磨的驴一样周而复始,勤恳劳作,但活得却累。全国著名教师华应龙老师讲到:我们为什么感到累而忙,那主要是因为缺少教学反思、缺少学习,没有思考的工作,没有学习的劳动那只能叫瞎忙。古人诸葛亮说过:宁静致远。宁静方能致远,宁静的目的不是无为,而是致远,宁静外在表现是不慌不忙,但却是思考问题的过程。因此,我们不妨在工作之余,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并在教育书刊上和网络中学习一些新的东西,当我们真正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之后,我们就会站得高看得远,而不是每天埋头攀登备课、教学、作业这“三座大山”而感到身心疲惫。其实,在生活中,劳动不一定有收获,单纯的劳动或许就是导致贫穷的原因。让我们做一个精神和知识上富有的老师吧,那就只有不断的反思和学习,当我们变得富有的时候,我们就会用我们的知识为学生开启智慧之门,用我们的生命去点化学生的生命,用我们的人格去完善学生的人格,让他们在数学这片广袤而神奇的土壤中孕育并健康成长为一个个崭新的生命体!

第四篇:浅谈怎样当好小学数学教师

浅谈怎样当好小学数学教师

摘要: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作为教师怎样教好学生是我们不断探索的目标,对于教学的每个细节必须充分的把握好。本文主要论述教师怎样从导入新课、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课外辅导,作业指导以及学生的情感教育等各个方面来谈一谈自己怎样从事教学活动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导入新课 教学情境 师生互动 学困生

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成为教学中的能手,这不仅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也是为国家的发展造就更多优秀的人才。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这需要我们不断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已从教三年有余了,笔者从教的--------学校。(对学校位置,学校情况,学生情况作简要分析介绍,这样论文显得真实可信。)

1、设置生动有趣的导课内容

新课的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起始部分,对一堂课有很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引导学生集中思维,从而为整堂课的进行打好基础,好的导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所谓“万事开头难”,开好了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必须掌握若干新课导入的方式方法,才能始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顺利展开教学过程,如在讲到六年级数学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时我可利用曹冲称像的故事引入,这样一下子把学生带入到课堂中,激起对新知识学习的热情。

2、创设合理的情境进行教学

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较为轻松的状态下接受新知识。而且把情境与知识点联系在一起,知识不易被遗忘。因此,选择恰当的数学素材,给课堂创设一个现实、有意义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如在教授零乘以任何不为零的数都为零时,我利用小猫钓鱼的故事展开,一只小猫一天下来鱼框空空的钓到零只鱼,其他的三只小猫都是这样,那么他们一天共钓到多少只鱼,每次在问到零乘一个数的积是多少时,学生都会笑着着说零,对于这部分的内容还记忆犹新的。

3、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求,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学的质量不仅取决于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更取决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要学生愿意学,肯学,把心思放在书本上才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小学生学习的定力不够,上到几分钟就容易注意力分散,很难把一堂课给坚持下来,让学生参与其中,动手动脑,不仅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接受新知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意识,针对同学们独具个性的发言,这需要教师不时点头赞许,适当地给与鼓励,对表现好的学生要多多表扬,使他们的自信心得以增强。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或是回答错的学生,也不要严词以待,会使学生产生怯怕的心理,老师应以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活学生的思维。久而久之,他们的自信心就会增强,随之兴趣就会增强,学习成绩自然也就顺理成章的提高了。

4、要求学生完成作业及时有效率

要想掌握牢新的知识点需要学生及时做练习加以巩固。而对于做作业这一块,大部分学生能够按时自觉的完成。当然也有少部分同学的自觉心不高,尤其是对于现在的农村学生,留守儿童较多,爷爷奶奶心疼他们,也管不住,任其发展,毕竟小学生自觉性差,这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明确态度,严格对待,不要放过每次机会,让学生产生侥幸的心理。没有完成的,可以给与适当的惩罚,让他们下次不敢不完成作业了。还有很多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抄袭现象非常严重,好像都形成了一种风气,有些学生平时作业做的都不错,可是问题就出在,上课问他一些简单的知识点就支支吾吾的,不知所云,很显然作业并不是自己认真做的,还有通过改作业发现就存在几个版本,考试也是,那么该怎样做可以减少或是杜绝此现象呢?我也在一段时期内陷入到这种困扰中了,后来私下找学生谈心,发现学生无非是怕在老师,抑或想在同班同学面前表现的心理在作怪。所以我经常强调不会做不要紧,考试的目的不是考高分,而是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的地方加以改正,从而让自己真正得以提高。

5、正面指导学困生

有些学困生并不是智力方面存在什么缺陷,学不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每次考试我都把学生的试卷查看一下,发现有些学生只是一些知识点没掌握好,导致失分。大部分同学都有上升的空间的,没有坏学生只有差老师,这句话真没错,任何每个学生身上都潜藏着优点和才华,只是我们怎样去发现它。好的老师尽量发掘学生的点滴优点并加以放大,不好的老师总是对学生的弱点横加指责,即使学生犯了错,不要在班上指责或是惩罚,这样学生会产生害怕或抵制的心理,可以在私下指出缺点,以及怎样改正。当然每个学生智力发展是不一样的,有些学生接受能力很差,这需要我们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辅导。这时作为教师,我们要有

耐心平和的辅导,不然学生存在害怕的心理状态,让学生存在心理负担,很难接受知识。我曾在教学小学三年级数学关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一堂课下来,班上仍有一位学生未能掌握,我把这位学生叫到办公室跟他单独再讲了一遍笔算方法,然后让他做,还是绕不过弯子来,再讲还不会,我当时就蒙了,心想怎么遇到这么笨的学生,这么简单都不会。后来回来想了一下,这部分的知识点相对小学三年级学生而言还是有点抽象,本来这位同学的接受能力就有点慢,还是要不断地引导,第二天我再把他叫到办公室重新讲,刚会了,又忘记了,我就慢慢给他分析,直到五六遍,他终于能够掌握了,当时我非常高兴,因为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当时深信了“没有教不会的学生”这句话。

6、认真及时处理影响不好的事件

对于学生,我们要适时的夸奖和严格的要求并存,平时不仅多赞扬,让他们增加学习的信心,尤其是学困生。对于一些调皮的学生,也不能一味的娇惯着他们,不然他们会无所谓,其他学生可能也会模仿,这样会对班级造成很不好的影响。所以对于教师具体的问题需要我们具体的对待,我曾就遇到这样一件事一位六年级学生把刚发到手的试卷撕了,要不是周围的学生反应,我还真不知道,看他像是在学生面前炫耀的感觉,被我训斥了一顿感觉还是无所谓的样子。我把他叫到办公室。问他为什么?他都不回答。考虑到他平时在班级成绩也不差,他这样做无非是向学生炫耀自己,本质上不坏,我及时联系了他的父母,他的父母也非常的配合,让他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且为自己做过的错事承担责任,在我们的双重教育下他的态度好多了,并且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事后他做了保证,写了一份保证书,并在班级向全班学生做了保证。经过这件事后,他在班级表现一直都很好,成绩也不错。这样处理不仅对他是一个警惕,同时对全班学生来说也

是一个反例,从而教育了全班的学生。

7、多和家长沟通

对于学生的成长,学校的教育只是一个方面,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很大因素。教师要多和家长联系,了解学生成长的环境及学习动态,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不仅利于学生的教育、利于引导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而且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老师和学生家长建立协调、融洽、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的人际关系,那么无论遇上什么事情都可以好好交流,大事化小,化小为无,最终顺利解决。

我班现有学生-------人,我和他们的家长都取得了联系,进行过沟通,可以说,我对他们的情况了若指掌,因而在教学管理中,我能结合他们自身的特点对症下药,使他们都能顺利成长。笔者就这三年来的教学经历做总结。

第五篇:怎样当好小学数学教师

怎样当好小学数学教师

常听数学教师抱怨“这数学真难教!”“当数学老师是最苦的差事!”“学生真是太笨了,一点数学思维也没有。”每当听到这些抱怨,我不禁扼腕沉思:是不是学生真的太笨了,没法接受数学知识?其实答案是令人心痛的,原因可能出在我们这些数学教师身上。我认为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解决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应从以下三方面思考:

一、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数学老师

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数学教师是教好数学的前提,“如果全班学生都喜欢上你的数学课,你就成功了,如果学生都讨厌上数学课,甚至见你就头疼,你就失败了。”孔子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只有让学生喜欢你,才能对你的数学课有所期待,在这样的前提下,数学教学才是有效的。

二、数学教学内容尽量贴近生活

这其实也就是老师们常说的数学生活化,“所谓数学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道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课本学习与生活数学挂起钩来,让学生认识到学数学不仅仅是为了考试,为了得高分,而是为了运用数学,让学生产生没有数学就没有生活的强烈意识。数学无处不有,无处不在,源于生活,源于实践。”小学数学是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但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把生活实践与数学相割裂,学不能为所用,而现在教学中就要求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去总

结,去联系,用生活中的数学去作用于课堂教学或用课堂教学去指导生活中的数学,彼此作用。

三、强化教学过程,淡化考试结果

学习的目的是用于指导生活、服务生活,但在目前的教育形式下,不少教学是为了让学生考高分。作为学生,如果他们考不好,少不了挨老师的批、挨家长的骂,这也成为时时悬在学生头顶的一把利剑,所以一部分学生是因怕而学,而不是因爱而学。我觉得学生本着这样的态度学习,学习效果肯定是要大打折扣的,而作为教师应该淡化考试,消除学生的“考试恐惧症”,还学生以轻松之身,使之在身心愉快的前提下学习。

下载新课标下如何当好小学数学教师(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标下如何当好小学数学教师(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教师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二街小学 李仁敏 这段时间再次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使我领悟到了教学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

    如何当好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讲稿

    如何当好一名小学数学教师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相信在座的各位一定和我有过一样的感受,做一名小学教师真的很辛苦,尤其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竞争、压力的时代。多年来......

    小学数学教师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合集)

    梨林东坡学校 卢新合新学期开学以来,又一次学习了小学数学新课标,让我受益非浅。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新的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材的编写无论......

    2014年小学数学教师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

    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 新学期开学以来,又一次学习了小学数学新课标,让我受益非浅。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新的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材的编写无论......

    优秀小学数学教师读书笔记

    《优秀小学数学教师》读书笔记 今天我要跟大家交流的是对《优秀小学数学教师》这本书的读后感想。在范存丽老师的书里,我能体会到她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是怎样让学生感受数学之......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新课标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新变化 新课改已经融入到学校的各个角落。我们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难题,但更多地是看到,新课改给课堂教学带来的......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5篇)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其中的发展的内涵也随之而丰富,把教学看作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的教育活动也是有效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对......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优秀事迹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优秀事迹 “虚心求经方能进取”---这就是他,一位普通的小学数学教师。于1996年8月参加工作至今,一路走来,他心中一直秉着这样虚心好学的态度及方能进步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