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观念心得体会(共5则)

时间:2019-05-15 15:08: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转变观念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转变观念心得体会》。

第一篇:转变观念心得体会

转变观念心得体会

教师的教学过程是教育观念现代化转化为教育实践的重要环节,先进的教育观念最终要由教师落实到学生身上。很显然,没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先进的素质教育理念就难以落实到学校具体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去,更无法有效地改变教师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已经习惯了的行为模式。教师面对的是学生,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要改变的就不仅仅是学生的外部,而是学生本身,即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所要做的,全都要通过学生自己去最后完成。醒悟了这一过程,教师就会明白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其实是学生本身。那么在实践中,教师如何用正确的学生观来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呢?

我认为:

1、教师要塑造学生,而不是“克隆”学生

塑造学生就是通过各种育人手段,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能力,哺育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人格,使他们“百花齐放”、“千姿万态”,成为各色各样的人才。“克隆”学生,就是老师在教育教学中以一个模子,一种方式,一标准把原本千姿百态、生动活泼的孩子都加工成“标准件”“通用件”。在教育实践中,不少教师按自己未必一定正确的观念将什么都统一起来,有的甚至连鼓掌也统一起来,统一节奏,统一行动。鼓掌本身是自由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统”的结果是将人的情感也统掉了。这就叫“克隆”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训练模式使他们养成了一个寻找标准答案的思绪习惯,他们在想:老师的标准答案是什么呢?他们关心的不是自己怎么想而是老师怎么想,然后才好与老师“保持一致”。这样“克隆”出来的学生,不可能有创新精神。这难到不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警惕吗?

2、人才观:强调“多样化”

教师的学生观与人才观有相同的一面,但也有不同的地方。这里讨论的学生观主要是指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人才观主要指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标准来评价学生。调查显示,在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观念里,学习好才是最重要的。只有20%的教师不赞同“学习不好总是要被社会淘汰”的观点,因此,许多教师仍然注重分数的作用,71%的教师多多少少有些担心“提倡不追求高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有些教师看来,听老师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有的老师甚

至认为:老师的话对学生应该具有法律的效应,学生可以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有一条缺点是不能容忍的,那就是:不听老师的话。在这种教育观念的指导下,他们的教育行为方式是:“我讲你记,我说你听,否则,扣分不及格、留级、处分……”在这种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听老师的话,按老师的教导去行动的学生,就受到嘉奖,其结果是一部分学生唯唯诺诺,一部分学生激烈反抗。培养了听话的“驯服工具”或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在有些老师的教育观念里,好学生应该是“全优”的,各方面都应该是“尖子”,这才叫“全面发展”。他们的所谓全面发展实际上是“平均发展”。这种人才观不允许或看不到学生由于天赋或爱好性格不同,可能在某一方面有突出才能,而在另一方面出现缺陷。他们看不到特长对于人才发展的意义,有时甚至用限制特长来谋求平均发展。

总之,新的学生观要求教师从一种全面的、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学生,正如美国全国专业教学标准署对优秀教师提出的要求那样,“热爱学生,一心扑在学生身上,承认学生有不同的特征和天赋并且善于使每个学生全部学到知识。同时相信人的尊严和价值,相信每个孩子内在的潜能。”。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才能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用知识的力量和人格魅力获得学生的尊敬和仿效。

下三宫小学

黄相中

2010.9.16

转变观念心得体会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下三宫小学

黄相中

2010.9.16

第二篇:转变观念心得体会

教学行为转变的的心得

城关初中:符燕

教师的教学过程是教育观念现代化转化为教育实践的重要环节,先进的教育观念最终要由教师落实到学生身上。很显然,没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先进的素质教育理念就难以落实到学校具体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去,更无法有效地改变教师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已经习惯了的行为模式。那么在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用正确的学生观来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呢?

一、重视实验教学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灵魂,化学知识是在许多实验中慢慢积累发展起来的,离开实验的化学就失去了化学的真谛。过去课本上的实验都是验证式的,这些验证式实验缺少化学实验的深层次的价值。学生往往是带着结论去做实验,无需真正的观察、真正的探究就能“成功”,这对真正学好化学实用价值不大。而新教材中的研究式实验,学生是带着问题去做的,仪器选择、操作方法、实验的现象和结论都不再是唯一的,学生要自己设计实验方法而不再只是“照方抓药”,既使是简单实验也是自己设计动手去做,再认真观察思考。这样学到的化学知识是活的,变化的知识,而不仅仅是课本中僵死的条文。因此在新课程的实验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注意安全教育,还要引导学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和注意环保。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动手做一些家庭微型化学实验,让学生真正体验“生活处处有化学”。

二、正确测评学生的综合素质。

测评是老师检查教学质量、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评价教学目标实现程度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的重要依据。通过测评,有利于学生发现自身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明确努力的方向。老师应根据新课程标准合理选编习题,使习题既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又与注重与其它学科间的联系,减少书面测验的次数,严格控制作业量而且适当降低难度,不搞“题海战术”,留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思考和实践活动的空间,实验测评可采用口头、书面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尽量减少对具体的过细的实验操作规则进行测试。彻底改变以往记实验练实验不动手操作也能得高分的怪现象。摒弃传统的讲授型、灌输型的旧教学模式,改用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小论文等延时性作业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让学生轻分数重能力,培养学生探索求真的科学态度;提倡互助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强化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改善公民生活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造就一批化学专业或多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三、人才观:强调“多样化” 教师的学生观与人才观有相同的一面,但也有不同的地方。这里讨论的学生观主要是指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人才观主要指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标准来评价学生。调查显示,在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观念里,学习好才是最重要的。只有20%的教师不赞同“学习不好总是要被社会淘汰”的观点,因此,许多教师仍然注重分数的作用,71%的教师多多少少有些担心“提倡不追求高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有些教师看来,听老师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有的老师甚至认为:老师的话对学生应该具有法律的效应,学生可以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有一条缺点是不能容忍的,那就是:不听老师的话。在这种教育观念的指导下,他们的教育行为方式是:“我讲你记,我说你听,否则,扣分不及格、留级、处分……”在这种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听老师的话,按老师的教导去行动的学生,就受到嘉奖,其结果是一部分学生唯唯诺诺,一部分学生激烈反抗。培养了听话的“驯服工具”或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在有些老师的教育观念里,好学生应该是“全优”的,各方面都应该是“尖子”,这才叫“全面发展”。他们的所谓全面发展实际上是“平均发展”。这种人才观不允许或看不到学生由于天赋或爱好性格不同,可能在某一方面有突出才能,而在另一方面出现缺陷。他们看不到特长对于人才发展的意义,有时甚至用限制特长来谋求平均发展。

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才能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用知识的力量和人格魅力获得学生的尊敬和仿效。

第三篇:转变观念心得体会

转变观念,适应新常态心得体会

在新形势下,如何转变新观念,适应新常态,努力做到认清新形势,明确新任务,把握新要求,本人结合自己的岗位职责,对转变新观念作了以下认识: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总书记说过:“如果不加强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科学技术的创新周期不断缩短,新事物,新理念不断更新。这就要求我们要持之以恒地学习,以学修身、以学增才,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如在安全管理的岗位上,我们要努力学习新知识,充分了解各种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属性,以达到快速、准确地判断新事物危险因素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排查安全隐患,制定危险控制措施,保证各环节的工作流程安全地运行。

二、制度办事,不越底线

古人云: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无规则不成方圆。行业也有行业的标准。作为安全管理员,就要按照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制度要求,落实安全生产的每一项任务。做好安全生产检查、安全培训、危险源管理、消防安防管控、设备设施管理、相关方管理等等。有效排查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就要立即整改,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危险因素,保证园区的安全。做好安全资料的更新整理,以安全资料支撑安全管理过程,做好管理过程中有制度可依、有数据可依、有技术可依。

三、立足岗位,服务一线

“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多到一线帮忙,感知一线工作;多问一线工作,解决一线困难;多想一线困难,优化一线流程。作为技术部的一员,要立足岗位,想一线之所想,急一线之所急,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技能,想方设法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为一线顺利完成当天任务提供技术保障。在日常工作中多为一线遇到的困难想想办法,降低一线员工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总之,改变新观念是适应新常态的前提,只要我们勤于学习、善于创新、勇于实践、敢于转变,彻底更新观念,告别传统陋习,我们的工作将运行的更加顺畅,企业的发展必将蒸蒸日上。

第四篇:转变观念心得体会2

转变观念心得体会

众所周知,新一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进行的第八次大规模改革,也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教育领域进行的一次重要创新与探索。这次新课改是历次以来,参与人员最多,决策程序最民主、最科学,准备最充分,态度最谨慎的一次大规模课程改革。新课改决不是小修小补,增删一点教材内容,调整一下教学大纲;其改革力度之大、速度之快是前七次课程改革无法比拟的。它带来的将是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变革,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托,它肩负着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光荣使命。

课程改革实质上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而在新课改中,教师始终是最根本的动力和源泉,只有教师理解了、参与了、执行了,新课改才能够取得成功。可见,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应加强学习,转变自己落后的、陈旧的、甚至错误的观念,尽快适应当前的改革形势,探索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勇做新世纪的智慧型老师。下面我就有关主题谈以下四点认识。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眼下有一种很流行、是乎已得到教育界内部甚至全社会公认的说法:“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意思说现在的学校,特别是普通中学,形式上搞的是素质教育,而实质上依然搞的是分数就是一切、升学率就是办学成绩的应试教育。从表面上看,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目前由于教育评价机制比较单一,还不能完全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对于学校的评价,社会上又偏重看升学率。所以很多学校不得不扎扎实实地抓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流于形式。但从实质上看,这种观点我认为并不正确。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新课改将课程评价与选拔性考试区分开来。新教材将更加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即通常所谓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师将逐渐摆脱经常面对帮助学生考试的烦恼,从而放开手脚、满怀信心地实施素质教育;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个人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和学习方法,全面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在学习中充满了乐趣,对知识点真正理解到“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层次,而不是机械记忆、反复训练的低层次认识水平。那么,他们在选拔性考试中的成绩(即应试教育的分数)也肯定会是优秀的。正如众多的教育专家所言:“你素质真正提高了,考试的分数肯定是优秀的,这是规律的必然嘛!”

因此,我认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不是一对矛盾,而是高层次与低层次的关系。应试教育搞好了,学生的素质并不一定高,高分低能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是素质教育搞好了,学生将会终身受益无穷,其现实意义、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又岂是区区分数所能衡量的。所以,我们的老师要勇敢地借新课改的东风,大胆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领域;我们的学校要旗帜鲜明、大刀阔斧、扎扎实实地实施素质教育;我们的家庭、社会要热情洋溢、欢欣鼓舞地支持素质教育。

我坚信,伴随着素质教育快速前进的步伐,中国教育一定能够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在不远的将来实现最伟大的复兴!

二、转变观念

新课改要求转变很多传统的、落后的、不适应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陈旧教育观念。这里我想主要就教师个人的观念转变谈一些认识。

1、克服小人物的自卑感。

也许众多的老师,包括我自己都只能承认自己是一个平民百姓,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甚至连小人物都算不上。因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天生的自卑。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事实。但从老师所扮演的社会角色角度看,从老师的历史使命角度看,从老师职业的政治意义角度看,这种自卑感就只能是一种必须克服的旧观念了。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既能给别人传道、授业、解惑,又岂是“小人物”所为?何况,有哪一位“大人物”又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呢?更何况,“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呢?所以,老师们不必自卑、不必低看自己。也许有老师会笑我是阿Q,自己安慰自己。但儒家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我认为,教师应坚守“独善其身”的底线,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兼善天下”。

2、克服习惯的惰性。

懒惰,是人类的天敌,而懒惰往往由习惯养成。

涪陵教育界元老,百岁老人李净生老师总结出三句话:“行动的坚持形成习惯,习惯的坚持形成性格,性格的坚持铸就人生。”我听了深以为然。想想,古往今来,凡有一番作为者,谁不是终生奋斗、坚持不懈才成功的?可我们又有多少时间在闲聊中、牌桌上、电视机前浪费啦!自己想来,真是感到惭愧、感到可惜啊。所以,我认为,我们必须克服懒惰的习惯,借新课改的契机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认识层次。

3、克服得过且过的心态。

像我们这样年龄的老师,不老也不少。教学上有一定的经验,更多的是教学习惯。而一成不变的习惯是不能适应新课改要求的。如果总是抱着“任你千变万变,我以不变应万变”的得过且过得心态,成天忙于事务性工作,如备课、上课、改作业、辅导、考试、阅卷、排名次、接受各种检查、考核等等,这些事情成为每天的全部工作,而不去抽时间继续学习、思考,我想,这种“维持型”教师是会被新教育淘汰的。

4、转变只顾埋头苦干的“老黄牛”作风。

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曾经是人们学习的典范。这类老师的敬业精神值得发扬。但如果只顾埋头苦干,认为“时间+汗水=成绩”,而成绩就是一些,那就与新课改不相适应了,也与信息化的全球经济时代不合节拍。我们必须要加强学习,探索出适应新课改的新课堂,贯穿“效率+方法=素质”的新理念,以适应新世纪新教育的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

我认为:我们应该“苦干加巧干”,提倡“既要低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

5、转变老师对学生“架子”观念。

教育一直提倡师生平等。但由于中国几千年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老师一直是以神圣的、高人一等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的。俗语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就把老师和学生距离拉开了,把老师和学生的地位异化了,老师绝对高学生一等。在这种前提下的教育就少了美国式教育的人文精神和平等、自由意识。当然,我认为不能全盘否定学生应该尊重老师的积极作用,但关键是形式上的尊重还是发自学生内心的实质上的尊重,我想,大家都愿意学生真心诚意尊重老师。因此,我们老师要牢固树立“教育服务”的观念,放下自己的“架子”,俯下身来接受学生的平等。

三、探索课堂

新课改要求用全新的方法来生成课程、整合课程和实践课程。要树立全面的学生观,增强课程对学生的适应性。这就要求老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探索出适应学生学习的全新课堂。根据我不成熟的理解,我觉得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

1、加强学习,苦练教学“内功”。

这里的“内功”指的是教学基本功,但它与传统的教学基本功不同。它必须是按照新课改的要求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逐渐总结出的一些适应新世纪、新教育的教学“绝招”。它们不但要有极强的实用价值,还应有较好理论价值,最佳效果是上升为有一定影响力的教育规律的探索和总结,接近或达到教育专家的水平。

2、注重教育个性的发展。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正视学生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注重培养学生个性的合理发展,即要因材施教。而我认为,仅仅做到发展学生的个性还不够,还必须注意发展老师的教学个性,即要创新。***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师应该努力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创新人格,要有标新立异和发表与众不同见解的勇气;学校领导要善于接受一些开拓意识较强的老师的一些看起来不合常理,但在教学中却有良好效果的标新立异的方法。对他们要给予鼓励、帮助、支持和引导,使之能够逐渐成熟并加以推广,直至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体系。

3、以与学生交朋友的姿态引导学生学习。

朱永新教授2000年在其轰动教育界的专著《我的教育理想》中指出:“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富贵的还是贫贱的,聪慧的还是笨拙的;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无论是品德的还是人格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智力的还是情感的。”朱教授的这段话给我的启发很深,它要求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全面地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智力发展、情感发展等等。所以,我觉得老师真的不能再高高在上了,要俯下身来和你的学生交心、交朋友,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学生喜欢、亲近、信任的老师,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尊重。如此,你的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4、以老师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

肖川博士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中指出:“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教师是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师是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师是教育艺术的探索者、教师更是自己幸福生活的创造者。”这段话充分体现了新课改对新时代教师的全面要求。我觉得重点在于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上。古人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率先垂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从而引导学生自觉完善自己。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就是这个道理。

5、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始终贯穿着人本主义思想,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以教代学”,只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

《论语·雍也篇》中有一句大家都很熟悉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通俗地理解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主学习就是这种学习理念的具体体现。新课程强调:“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思、发展自身主体性的学习模式或过程。是学生在教学条件允许前提下的一种高品质、高成效、高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具有“能动性、独立性、异步性”等特点。

探究学习实质上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是新课程特别注重的一种学习方法。其本质特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直接把有关学习内容的结果、结论、以及方法等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探索获取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探究学习的一般步骤是:提出问题 形成假设 整理资料 做出结论 验证结论。新课程强调探究学习,是为了使学生明白任何事情都不是凭想当然得出结论,必须调查、搜集数据,用科学的方法、实验来证明,培养的是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素养。探究学习也重视结论,但它更重视结论的获取过程,重视对于知识的运用。这对学生至关重要。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还特别强调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一种互动性学习模式。合作与竞争是相对应的,竞争中不是你赢就是我赢,而合作讲究的是双赢,大家一起赢,体会成功的快乐,利他又利己。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社会技能和民主价值观。合作学习包括“混合编组、积极互赖、个人责任、社交技能、小组自评(或叫团体反思)”等五个基本要素,缺一不可。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学习的内在品质,它是针对被动学习而言的。凡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强调地是学习的手段、途径,它是针对接受性学习来说的。自主学习既可以是探究的,也可以是接受的;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学习的组织形式,它是针对于个体学习、竞争学习来说的。探究学习既可以是合作的,也可以是独立的、竞争的。

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它们都与素质教育保持着高度的协调统一。完全可以说,学生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他未来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如此重要,如此事关大局,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四、做智慧型老师

吴志宏先生在其《呼唤有智慧的教育》一文中说:“我觉得,要评估一种教育是否真正有价值,我们最终要考察的,不在于其知识、课程、作业、考试,也不在于其教师数和学生数,甚至不在于其名校数。要估价一种教育,我们最终要考察的,在于它是否拥有智慧,因为只有教育本身有智慧,才能够培养出智慧之人,社会才能得到长足发展。所以教育中的智慧,是教育的本质和灵魂。什么时候,当我们的教育具备了上述这些特征,我们就可以狂喜地向世人宣布:我们终于有了智慧的教育!让我们共同祈盼这一天早日到来吧!”现在,令人欣喜地是,伴随着我们的祁盼,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来到我们的身边。新课改,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理想的教育目标和丰富的教育智慧。那么,面对新课程,教师应如何做呢?

成浩先生在《走向智慧型教师》一文中将教师的归纳为“维持型、技能型、科研型、专家型、智慧型”等五种类型。同时指出:新课改的实施,需要一大批“智慧型”教师。文中说:“教师的智慧不是生来就有的。遍历国内外富有智慧的教师,我们发现,就教师个体来说,教师的智慧来自敬业、来自高效、来自底蕴、来自好学、来自实践、来自研究、来自体验、来自明辨、来自胆识、来自创造……”所以,我认为在面临新课改时,我们应该推陈出新,大胆探索,勇做适应时代需要的智慧型老师。

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充满智慧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认清自我,扬长避短。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我们每个老师都应在内心对自己的教学能力作一个真实的评估,找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同时更要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从而多向别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日益提高,充满智慧。

2、既做“千里马”,又做“伯乐”。

人们常将人才比喻为“千里马”,而将发现人才的人比喻为擅于相马的“伯乐”。我们每个老师要尽最大努力争做“千里马”,但我认为我们老师更应该做擅于发现人才的“伯乐”。因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啊!我们老师如果能够独具慧眼,较早地发现学生的才能,从而引导他们正确学习,健康发展,则将会为国家、为民族造就了一大批人才胚子。那么,你就是功德无量的当代“伯乐”了。

3、实事求是,敢讲真话。

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河北一位网名“三糊涂”的历史老师在《我说中国教育缺什么》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教育最缺乏的东西,首先是“真”。我深有同感。老师面对的是不谙世事、天真无邪的学生。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勇于在学生面前讲真话。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说:“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我想,老师大都是平民,无官无职,讲真话不怕得罪什么人;老师大都没有钱,与别人没有利益冲突,讲真话不怕说不懂人情世故。所以,我们应该无所顾忌,不怕困难地在学生面前袒露真实的自我,少一些圆滑与世故。老师是学生心灵的镜子,我们不能讲假话,也不应讲假话,不要让学生幼小的心灵过早地蒙上社会上尔虞我诈的阴影。

4、终身学习,自成体系。有一段格言:“要让学生好学,首先必须老师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老师,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位老师的座右铭。老师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同时更要坚持不懈地实施,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更新自己信息来源,博采众长用于自己的教学之中;并且要不断总结,形成理念,上升到理论高度,接近或达到教育家的水平。也只有这样,才能自成体系,成为真正有智慧的一代名师。

老师们,让我们齐心协力携起手来,乘着新课改、新课堂的东风勇往直前,大胆探索,奋力拼搏,为实现振兴教育的百年大计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第五篇:教师转变观念心得体会(定稿)

紧跟教改潮流,转变教学观念

通过紧跟教改潮流,积极转变观念的学习,本人深深体会到新时代的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要用全新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观念是行动的灵魂,人的观念决定人的行为,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在传统的教学思想、教育理念中走过来的教师,若不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是很难适应新课程的。所以,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改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只有教育观念的转变才会真正焕发出教育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传统的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方法机械,呆板,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之下,学生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犹如林黛玉进贾府,不敢多说一句,不敢多行一步。在这种观念下培养的学生,其个性的张扬,人格的健全,素养的提高,将是一句空话。更谈不上人才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族的振兴。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教材”对话的过程。新课标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自主性学习,就是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主动学习,不让老师牵着鼻子走,能自己阅读的教材一定自己去读,能自己动手做的实验就要亲手去做,能自己说的一定想法自己说„„;合作性学习,即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间的讨论、互助等形式的交互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进步;探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组织、指导和引导下,学生从自身发现问题出发,从好奇心及兴趣出发,通过实验、实践,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验证原理或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学习方式的转变将会牵引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得到真正的张扬、发展和提升。学生不仅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而且还成为生活的主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所以,必须改

变原有的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变“灌输”为“对话”,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利。

1、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消除心理障碍。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希望留给学生,把尊重、理解和宽容留给学生,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2、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教师从备课到上课应该关注的是学生会有那些问题,喜欢那种教学方法,对那些问题更感兴趣,不同需求的学生应怎样对待等等,树立以学定教的思想。

3、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教师必须提高课堂应变能力,时刻关注并及时捕捉课堂上师生互动中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重新调整教学结构,重组信息传递方式,使之产生的新的思维碰撞与思想交锋,从而给学生以充分的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一种积极的学习体验,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过程的机会,在探究过程中产生对知识对智慧的爱。

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旨在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所以: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活动时间。如:在讲授每部分知识前有意识增加自读、自思、自圈、自写、自查等环节,让学生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自我感悟,自求所得,这样就为教师、小组讨论做好充分准备。

2、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在教学过程中,允许学生根据需要或独立学习,或小组合作,或自找学习伙伴,读、画、议、写、演学生自主采用。

3、在合作学习中,先让学生带着问题,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到小组中合作交流,彼此沟通,展示个性思维方法,在交流互动中反思,丰富充实自己的见解,达成共识。再到全班交流,再次达到共识,最终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称赞,学会欣赏,学会补充,学会评价,学会思考,学会探究,学会提问,学会求同,学会学习,同时也学会做人。

自主性学习方式的类型主要有超前式学习、迁移式学习、实验室式学习;合作性学习方式的类型主要有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讨论式学习;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类型主要有问题式学习、发现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其实,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这些学习方式并不是截然分离的,而是相互交叉和贯通的。

21世纪是合作的世纪,以前那种孤立、封闭的教学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新课标的要求。因此,营造一种开放的、双向互动的、可持续发展的、动态的教学情境,建立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已成为新时期中教学的必然选择。

作为教师更应该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只有不断学习,方能与时俱进,以全新的眼光观察和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时代对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教师要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元化,多学科的知识都要涉及,无论是哪方面的知识都要懂一点方能胜任新时期的教学。

张洪娟

下载转变观念心得体会(共5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转变观念心得体会(共5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转变观念的心得体会

    教师转变观念的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教育教学方面有了更深切的感受,以下就是我的一点心得。 一、转变观念,转变角......

    转变观念 厚积薄发(心得体会)专题

    转变观念 厚积薄发 ——培训学习心得 斗山镇浮石小学陈慕卿 培训已接近尾声,然而培训学习带给我的思想火花仍然在心底撞击、迸发,它仿佛是一剂“兴奋剂”,激发了我的工作热情......

    教师转变观念心得体会1

    教师转变观念心得体会 李静 通过8月份的培训学习,我已经对教育观念有了很深的理解,我深深的体会到新时代的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要用全新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观念是行......

    教师转变思想转变观念心得体会

    教师“转变思想、转变观念”心得体会 近日,我校以工会小组为单位学习“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进一步解放思想”的讲话,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作为青年教师我倍受鼓舞和启发。 什么......

    教师转变观念心得体会1

    教师转变观念心得体会这次讲座,从五个方面为我们与会的教师进行了阐述。一、他们感动和影响了中国、世界。列举了2005年度感动中国的洪战辉、邰丽华、李春燕,2006年度的叶笃正......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心得体会[精选]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讨论心得体会 钟秀莲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热潮的号角吹响了,根据教育和峡门乡学区的要求,我们教师队伍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继续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转变观念

    转变观念,勇于创新,不断提高办学实力――省公司“三新”大讨论学习心得 来源:党办时间:2006年12月11日18:40 责任编辑:mxg 票数:15等级:点击:718兰州电力学校党委书记孙 爱学校是实......

    差等生励志转变观念心得体会

    差等生励志转变观念心得体会 在同一片蓝天下,同样吸收阳光,同样吮吸雨露,却总有参差不齐的小树,或许是先天不足,或许是后天悬殊等,正可谓是十指没有并齐的道理。的确,本学期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