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巧用激励评价优化课堂教学
巧用激励评价优化课堂教学
【摘 要】一节经过精心设计,师生互动精彩的“好课”失败了。由此引发笔者的思考:缺乏有效的课堂激励评价。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关注学生,及时给予学生激励性评价变得尤为重要。经过教师初步探索,提高课堂实效性的方法,就是要发挥教师激励作用,使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如此才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激励性评价
【正文】
一、一堂失败的“好课”
2008年我在校新教师基本功考核中上了《计算器帮你忙》这堂课。本课是在学生熟练掌握鼠标的单、双击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对计算器的操作,利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课前我精心地设计教案、准备素材„„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只顾自己在玩,不会的就愣在那里。师生之间互动时,学生对教师的提问置若罔闻,一点反应都没有,举手的学生寥寥无几。一节课下来,感觉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的上课模式,教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一堂好好的课,上成这样,我挺失落的。课后校长找到我,就激励我,对我说:“赵老师别灰心,慢慢来,只要你努力了肯定会有进步的。”。老师都需要激励,更何况是孩子。在接下来的交谈中,她告诉我在课堂教学中激励性评价非常重要。有时你的一个眼神,一句激励性的话,及时给予他肯定,就能提高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但是仅仅是“你很棒”、“很好”,是不够的,因为这些话太单调了,有时未必激励得了学生。这时我才意识到,只有教师单方面积极参与课堂是不够的,要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应运用热切的激励性评价、诚挚的情感性评价、精当的指导性评价,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才是一堂出彩的课。我在课堂教学上没有及时关注到学生这方面,忽略了对孩子的鼓励。于是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理论学习时随时关注相关问题,激励着学生去积极思考,用心学习,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二、巧用多元激励评价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渴望别人对自已的肯定。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
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德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细心去体察,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学生肯定,相信就会事半功倍的效果。
1、语言性激励。
教师的语言非常重要,一句激励性语言能使学生茅塞顿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能使学生产生心理的催动和鼓励作用,能鞭策学生走向成功。谁都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在课堂上教师用生动的、新鲜的语言去激励学生,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思考。因此在授课中,用激励性语言去激发学生,一定能够在短时间内集中学生全部的注意力。
例如浙摄版五年级(下)《我的风采》时,我尝试用激励性语言,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张不同风格的自我介绍,大家想看吗? 生:想。
师:放映第一张“自我介绍”(教师挑选一张相对较好和布置不太合理的演示文稿)和第二张“自我介绍”(布局合理,富有动画效果)让学生评价。
生:第一张看起来比较乱,第二张摆设比较整齐
师:你的眼睛真亮,真是一位善于观察的孩子。下面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位同学有更多的发现?
……
于是,引入幻灯片动画的设置学习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2、奖励性激励。
在课堂中,教师适时的一个微笑、及时对学生竖起大拇指、响起一片掌声、送上一张卡片,都是对学生的激励和肯定。这样奖励性评价,就像春雨般“润物细无声”的滋润着每个学生的心扉!
在小学五年级《全方位的我》课上,为了符合课堂教学设计,我精心制作了一些明星的签名照来激励学生,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师:今天老师特意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份礼物送给大家。想知道是什么吗?那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喜欢吗?
(出示刘谦的帅照)
生:喜欢!(大声说出)
师:老师要把刘谦的个性签名照送给上课认真,积极参与课堂的同学。……
这样一来,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为了能拿到老师手中的签名照,上课认真了,而且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同学多了,参与课堂的积极也高了。
3、分层性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时是针对全体学生的,但有时也需要分层次的评价;有时是针对优秀的学生,有时也需要对学困生进行评价,有时学困生更需要老师对他的鼓励,可能老师的一个及时肯定可能会改变他对学习的态度。
例如在上《图文并茂赞西湖》课时,对于学习比较薄弱的学生,我只要求他能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就可以了,不一定要去网上下载到适合的图片。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几位平时操作能力比较差的孩子,会插图片,我就走过去,及时对他鼓励,我说“你是好样的,你的进步老师一直看在眼里,希望你再接再厉”!从他的眼神里,流露出的是一份自豪、一份快乐,一份被认可的喜悦!结果他在后面的课堂上比起以前认真了很多,所以我得到的结论,宁愿多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少给些批评。这样更有利于我们课堂教学的开展。
三、适用激励性评价
开展激励性评价刚还应适时、适度抓好契机,也就是说老师要善于做“及时雨”。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去鼓励,“雨”要下得及时,既不可久旱后降甘露,也不要水漫金山悲戚戚。恰当的鼓励能让学生智慧的火花得到迸发,并使火花熊熊燃烧,照亮全班,让整个课堂充满生机。当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并取得成功时,教师及时的激励性评价正是对他们学习成果的赞许与肯定。正如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所说:“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时机是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当然学生答对与否,我都对这些同学战胜自我的勇气大加赞赏,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否定性评价,使其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既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对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进步发展,才是真正成功的激励。如在上《键盘一家》这一课上,我请
小朋友跟着视频学着做手指操,有的孩子做得很投入,有个别孩子趁这个时候捉弄别人,针对这样的状况,我首先表扬那几个学得特别认真、做得又好的孩子;同时走到那几个不认真孩子进行善意得提醒,我说:“老师发现如果你再认真一点跟着视频做你的动作会更美”。这样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效率。对于他们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看到被表扬的学生,个个喜形于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把握利用好教育时机,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表扬,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从点滴的小处着手,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进而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评价就提倡强化激励和反馈的功能,帮助学生发展多方面的潜能,认识自己、拥有自信。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只有在轻松、欢快、不断获得鼓励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会变得更加活跃,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稍纵即逝的新奇、独特的想法,给予表扬,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并在失败面前不气馁。相信只有把激励作为一条教学原则贯穿于教育与教学的始终,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出版
[2] 王温莹,《信息技术教学法》,《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6期
[3] 周弘《赏识你的孩子》,广东科技出版社
第二篇:巧用数字化,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磁村中学
韩志伟
巧用数字化,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巧用数字化,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的应用已经对外语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数字化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真正利用好数字化教学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发现的兴趣,培养学生自相互学习的能力。我们正在积极探索数字化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 数字化 多媒体资源 英语教学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计算机或是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材料或是教学系统。数字化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真正利用好数字化教学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发现的兴趣,培养学生自相互学习的能力。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开放英语教学资源,拓展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个性化学习。1.趣味性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学生 的学习兴趣对鼓舞和巩固他们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起决定作用,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求知欲望。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事物。生动形象的对话,幽雅动听的音乐,鲜艳夺目的色彩,五彩斑斓的图画,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言语兴趣。在设计
“What's the weather like ?”时,可以给学生播放英语歌曲“What's the weather like ?”,让学生唱一唱、乐一乐。这样不但消除了疲惫之感,而且又激起学生兴奋点。现在初二又有了电子教材,把干巴巴的课文变成了有血有肉的小动画,再加上纯正的发音,既保持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性,发挥了多媒体教学和英语教学寓教于乐的优势也把老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不必再到处去找相关的动画了。
2.交际性强,便于情景的创设
利用多媒体资源,结合情景进行训练可以创造出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教学,使语言和语境相结合,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点的操练和掌握就变得容易很多。如在讲 Animals in danger 这一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了一段“濒临灭绝的动物”的影像,里面有濒临灭绝的动物(包括熊猫),被污染的环境,被砍伐的树木的画面。看完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用英语说出影像中让自己印象深刻的画面,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着自己的感想,然后老师可以适时的引导,“What should we do?”通过层层的铺设,并巧妙利用多媒体辅助,创设情景,让学生走入语言情境之中,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将繁杂的写作训练简单化。
3.观感性强,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感觉和知觉是人类获得一切的源泉。人类的学习过程,是通过自身的眼、鼻、舌、身等感官把外界的信息传递到大脑,经过分析、综
合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在英语教学中,感知的内容越多,则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越全面迅速,因此我们强调英语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多媒体技术所展现的信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到,并且形式活泼多样。这种的引入,为英语教学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如在设计 These are my parents.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简单的课件:先让Betty走出来,指着她的爸爸说:“This is my father.He is a teacher at Beijing International School.”然后播放他工作的图片,学生一看图片就立刻知道Betty爸爸是什么职业的,这样让学生重复仔细看、听多一遍,然后说出Betty爸爸是做什么,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很容易就能记住并说出来,而接受能力稍差的学生也因学习内容感观性强而感兴趣并不觉得难了。教Betty妈妈的职业时也可采取相同方法处理。这时老师只需判断正确与否,若有偏差,可再播放让学生模仿,这样的视听觉协同学习,学生就能较快地完成要学习的任务了。
4.淘题吧的使用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我们的学习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检验?其中做题是一条检测的好方法。信息网络大数据时代,借助网络技术针对性开展学习是非常有效果的一种做法。淘题吧的出现和使用帮我们在大大提高了做题速度和效率。
对于学生而言:“淘题吧”像是一台精密的“学习体检仪”,通过学习测评,能快速地找准学生的学习漏洞所在。找准学生的学习漏洞以后,系统会利用“自适应学习流”帮助学生智能地进行补弱增强,快速弥补
学习漏洞,提高学习成绩。对于教师而言:“淘题吧”能帮助教师轻松完成备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分析试卷、课堂测试,等等工作。从而,帮助教师大大减轻了工作负担。
多媒体资源推动英语教学向着更高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要重视处理好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间的关系,端正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如果只是教师单方面地扩大课堂容量,一味放映,多媒体教学也就只能称为多媒体演示。其次,还应该注意多媒体教学并非适合各种课型,也不是任何地方都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目前它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老师在运用时,应一切从教学的实际出发,用在其它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地方,这样才能有利于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攻克教学难点,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数字化教学使初中英语教学更加鲜活生动、绚丽多彩。当然,数字化资源在英语方面的应用不仅仅只有多媒体资源和网络资源两方面,还有待在日后的实践中进一步发掘与利用。但我始终坚信:倡导、探索数字化资源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对英语教学创新的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版
2.《英语学习论》 胡春洞 广西教育出版社
3.《信息化校园大学的革命》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万新恒主编
4、《基于课程整合的新型信息技术课程模式》 浙江教学研究 章剑卫
5、《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人材培养》 何克抗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6、《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教育档客 jydoc.com
第三篇:巧用多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巧用多媒体,激活语文课堂
甘肃省民乐县金山小学 李宝琴
近年来,多媒体辅助教学正在逐步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它能将图形、文字、声音、视频有机的融为一体,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给学生提供虚拟的真实世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它激活了课堂,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无论是语文课还是数学课,音乐课还是科学课,都能发挥巨大的作用。现就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巧用谈几点体会。
一、巧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我们的多媒体课件大多由影视图像或图片剪辑而成,它可使学生臵身于一种五彩斑斓、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并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
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课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激起了学生的共鸣。上课开始,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副烈火燃烧下的“圆明园的毁灭”的课题图,只见有着辉煌建筑的背景图上,“圆明园的毁灭”这七个大字的每一笔每一划都腾起熊熊烈火,似乎要把一切都烧成灰烬,大火燃烧在圆明园,更燃烧在学生的心田。目睹此景,学生禁不住发问:圆明园是一处怎样的景观?为什么会被烈火燃烧?是谁点燃了这可恶的烈火?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学习兴趣陡然高涨,教学过程有“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巧用多媒体,疏通“卡壳点”。
小学生由于受认识能力的限制,在学习中常常会在某一点上“卡壳”,甚至会形成错误的概念。我在教学时便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静止的关系动态化,直观地演示事物的变化和知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克服认知障碍,从而达到其他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
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对于“人字形线路”、“两端凿进法”、“中部凿井法”三种不同工作方法的理解,若仅凭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想象,就只会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突破这个难点,我精心制作了课件,通过课件的演示,学生一下子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这不仅突破了教材的难点,疏通了学生的“卡壳点”。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詹天佑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的灵活的创新思维,以及他在实践中大胆创新的精神。
三、巧用多媒体,体验美感
在审美阅读中,作为审美对象的课文要引起学生的审美感受,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消除认知障碍。因此,教学时巧用多媒体可以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使学生目观其形、而闻其声,形成相应的审美心理。
例如《观潮》一课,若仅凭语言文字和课文插图,学生很难领会到观潮的气势。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对课文相关内容进行捕捉、剪辑制成课件,加上配乐朗诵。这壮观的景象、优美的乐曲、声情并茂的朗诵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他们尽情的欣赏雄伟壮丽的潮水画面,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接受了自然美的沐浴。产生了强烈的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这里多媒体的动画功能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取得了学文、悟理、审美的和谐统一。
四、巧用多媒体,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和发展。而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写”。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训练途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写”点,让学生进入自由运用的广阔天地,体验成功的喜悦,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别董大》古诗教学中,我在总结全诗后出示了一道小练笔:把《别董大》这首诗编成一个小故事。可是学生写来写去,都是把这首诗的意思铺展开来,没有一点“故事”味,小练笔的有效形式触礁了。这时我出示了“北风呼呼、黄沙漫天、大雪纷飞的旷野上,诗人和董大依依惜别”的动画,学生从这凄凉悲怆的画面中,对诗人和友人分别之时的场景所感染,有的同学泪眼花花,只听见“沙沙”的书写声,不到十分钟的时间,一篇篇感人的小练笔诞生了。这样既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又培养了学生的习作能力,让课堂教学扎实有效。
五、巧用多媒体,指导朗读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其实,能读好一篇文章的学生,对文章也定能理解。朗读就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激发感情、引起共鸣的作用。我经常运用教育资源中的课件进行范读,并且让学生也经常模仿,模仿这篇课文语气的抑扬顿挫、语速的缓急和句读停顿等。常常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训练,比如: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小组内互读、优秀者领读等,让课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的心田中去,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感素质。巧用多媒体提供的声音功能,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多媒体对未来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萌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只要巧妙运用多媒体,就能激活语文课堂,从而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
第四篇:巧用信息技术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浅谈信息技术与地理课堂教学的整合
----《常见天气系统》的教学反思 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第九中学 谭东 422300 【摘 要】:高中地理作为一门领域广、内容多、学科思维综合能力水平要求高的学科,那么在教学中采用现今信息技术可直观动态模拟地展示地理现象,教师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培养学生地理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中地理 课堂教学 整合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于理解与掌握的内容,特别是自然地理部分,许多自然地理规律和现象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环境,学生理解起来很吃力,造成理解片面,容易遗忘。因而如果我们还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只通过平面图表结合的方法,凭借学生们的空间想象思维,将其储存在大脑中,再经过加工、分析、比较,形成新事物的形象,来获取新知识,对于他们来说那是非常枯燥乏味和非常困难的。因此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课件以视频图像、动画演示出来,将复杂的地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形成生动有趣的东西,激发学生兴趣,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突破重点与难点,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下面我以《常见的天气系统》的教学为例,谈一谈我将信息技术融入地理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信息技术为地理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网络环境下的资源具有丰富性、生动性、时效性的特点,地理教学一向以“图文并茂”著称,而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巨大渴求;运用网络技术采集丰富的地理教学资源,并经过精心地整合,最后运用于课堂教学,一定会使地理教学焕发出新的容颜。
网络资源极大地提高了师生课前准备工作及学习的效率,要查找某一个知识,只要在计算机的搜索中输入相关的词句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需要的资源,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时间。以往当我们急需某一方面的知识时,可能要去图书室查阅或者询问他人,这样费时又费力,很不方便,计算机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可立即为有问题的人提供帮助。例如:我在讲解天气系统时,需要很多素材,比如天气预报的视频资料、锋面的现实图片、台风的卫星遥感图片、“梅雨”的文本资料、学生的习题资料等等都可以从网上获得。
计算机与互联网连接,为我们提供你所想要的教学资源,如此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何乐而不为呢?
二、信息技术有效地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不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程度来选取自己学习的信息、选择学习的途径、确定学习的内容和数量、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
在教学中,《常见的天气系统》对于学生来说抽象难懂,每次讲到这儿,我都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又比又画,学生还是不理解锋面的运动状况及对天气的影响,甚至不理解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我就思考,通过一种什么样的方式与方法能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并掌握呢?单纯的平面图形不会达到直观的效果,也不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不能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营造动态立体的运动效果,显示锋面的运动状况。同时又可从实际出发,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由怯学到愿学再到想学,觉得学习天气系统这样的知识是一种乐趣,不再抽象难懂,而且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
为此在进行《常见天气系统》的教学时,我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我们想要让学生理解知识,必须先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其实我们在地理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目的首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生动的图片、动画、视频激发学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自主投入到学习中去,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
地理学科是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结合,知识涉及范围广,空间概念比较强,抽象问题比较多,因此学生学习大多感觉枯燥无味。教师通过多媒体进行地理教学可以通过图片、文字、声音、视频多种信息来刺激学生的感官,集中学生注意力。因此,我们在选择多媒体时特别注意这些特点,把激发学习兴趣和知识传授结合起来,创设生动有趣的地理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例如,在导入新课时,为了创设情境,我选取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通过声音和图像引起学生的兴趣,将学生带入学习状态。在学习气旋时,我选取一段我国东南沿海爆发台风灾害的视频,使学生既能看到台风能量释放的现象,又能理解其本质,这样可以极大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感觉地理学习既轻松又自然,从而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
2.利用信息技术使地理知识由抽象变为具体
地理教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知识,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制成地理课件,使问题化繁为简,来解决学生难以理解的地理问题。例如: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的教学设计。反气旋是大气常见的运动形式,但看不见、摸不着,课本给出了其形成及天气的示意图,但学生很难较好地理解其“发生…发展…形成…天气变化”这一动态全过程,为此,在设计这一课件时将平面图与立体图相结合,充分展示了气旋、反气旋气流流动的动态全过程,通过其立体的动态的连续的图形、图像展示,学生形象生动直观地认识了气旋、反气旋,从而把握了其知识要点,突破了这一难点。学习了冷锋和暖锋以后,我立即在媒体中展示两幅冷锋和暖锋的示意图,引导学生读图,判断锋面类型,指出判断的依据及冷、暖气团的位置,再演示锋面移动过程,通过观察选定地点与锋面的相对位置,来理解锋面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含义,并通过分析得出同一地点不同情况下的天气特征。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能够将课本抽象内容直观具体地呈现出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即提高了教学效率,又锻炼了学生观察、分析、探究的能力。
3.利用信息技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当前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教师的角色应该逐渐转到引导者的层面上来。我们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地理教学课件更要突出体现这一观点。例如在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过程中,我用动画演示了低压系统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气流运动后,再让学生自己绘出高压系统的气流运动方向;以及用动画演示了北半球的气旋和反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后,再让学生自己绘出南半球的气旋和反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这样的教学设计既锻炼了学生的地理绘图能力,又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地理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了学生主体学习意识。此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设计和编制地理学习软件,让学生自己演示教学过程,通过人机对话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还可以根据学习需要搜集各种图片、文字信息编辑图文并茂、集趣味和知识于一体的电子报刊,开阔视野、交流经验,这样就会使每一名学生的潜能得到合理开发,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三、信息技术有助于加大课堂教学容量
多媒体教学可以迅速地把课程资源显现在学生面前,既可以大量节省教师讲课、板书的时间,又可以使教师传授更多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并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一些知识点多、知识量大的数学课中就可以适时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如《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课就涵盖了许多知识点:气团的概念和分类、锋面的概念和分类、冷锋和暖锋对天气的影响过程、准静止锋的成因和天气特征、低压和高压系统的概念、低压系统的水平和垂直气流方向及其影响下的天气特点、高压系统的水平和垂直气流方向及其影响下的天气特点、锋面气旋系统的天气特点等等。如果使用传统的黑板和粉笔教学,在板书、列表、绘图等方面就会花费很多课堂时间,要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教学,必然会减少学生的思考、探究以及师生互动时间。如果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但大大缩短了上述工作的时间,还能额外地呈现给学生丰富的图片、音频、视频和随堂习题,从而加大课堂教学容量,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和的深入开展,地理教学模式必定会超越课堂的局限,未来远程式教育、开放式教育都会成为地理教学的新模式。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创新型人才,作为地理学科教学的教育工作者仍然需要不断地探索研究与实践。【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教学整合初探》 张红军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让教育主题网站在变化的时代中成长》 黎加厚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3.《走进新课程》 主编 朱慕菊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主编 陈澄 樊杰 湖北教育出版社
第五篇:巧用多媒体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中职数学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的探索
摘要:中职学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是职校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然而创业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与学校其它课程和课外活动紧密结合、相互渗透。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数学的特性,决定了数学知识体系中蕴含着大量创业教育的元素。本文结合中职数学教学实际就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创业教育作一些探索。
关键词:创业教育 数学 课堂教学 渗透
08年底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金融风暴。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给我国的在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创业成了广大毕业生很好的选择。由于中职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直接服务于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 之。数学课上萎靡不振,昏昏欲睡。数学教师对此也是无可奈何。究其原因,学生不想学是一方面,关键在于教师本身。面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仍采用普通中学的教学方式去教,当然行不通。中职生注重的是技能培训和就业导向,只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觉得所学知识一定会为我所用,学生才会对数学课、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因此中职校的教师不能凭一张文凭,一劳永益。要不断学习,不断进取,通过学习,教师要了解数学知识与学生所学其它专业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让数学知识与学生就业方面的知识互相渗透。一方面,让数学知识的应用在就业教育中得到体验,另一方面,在就业教育中,让学生感知识数学知识的应用。因此,数学知识教学中应以应用知识为主,重点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衡量的标准不是要学生了解严密的数学逻辑推理过程,而是要让学生学会将数学知识用到所需要的地方中去。为学生毕业后的自主创业打下基础。因此,数学课堂从大处着眼(知识的应用),从小处着手(具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运算技能),设计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数学课堂。让创业教育尽量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去。
2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
要让学生在中专毕业后,能够自主创业,创业教育必须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就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渗透创业教育: 2.1在讲授新的数学知识时把创业成功案例作为创业教育的切入点
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最好的老师,数学课在新的知识引入时,就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了兴趣,学生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结合职业学校的特点。在讲授数学知识的同时,渗透创业教育。
如在“不等式”知识讲课前,先给学生出几个小问题: ①你知道北京什么好吃东西最有名?
②你知道南京什么好吃的东西和北京的相其并论? ③扬州有什么好吃东西不亚于上述两种东西?
因为扬州的“老鹅” 摊点遍布大街小巷,大家最后的答案一定是“老鹅”[1]。接着用3分钟时间,通视频给大家介绍“一位木工汤师傅200元起家,经过十几年有努力,通过养鹅变成100万富翁的故事”。
看完视频后,让学生思考几个问题: 1)从汤师傅粗糙的双手,你想到什么?
2)鹅的生长期为70天,一年最少可以养多少期老鹅?(鹅苗的孵化周期为6天)
3)你替老汤算一算,老汤每期养600只,每只纯利润为20元,一年至少有多少收入?
4)你手上有2000元钱,每只苗鹅的价格为7元,每只成鹅的重量为10斤,成鹅售价7.5元,每只鹅从苗鹅到出栏,需要饲料约30元,防疫费为10元。若你想一期鹅的纯收入不低于一万,贷款的月利率为0.5%,你大概要贷款约是多少?
通过这一故事,让学生了解到,创业中艰苦的,但勤劳能致富。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
只要教师在课前备课充分,多下功夫。借助网络就不难在生活、工作等环境中,找到我们所需要的创业方面的素材,让这些鲜活的创业案例走入我们的数学课堂,融入所教的数学知识中去,从而让学生接受创业知识的教育。2.2介绍新知识应用时作为创业过程的演练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新知识的应用,纯粹是一种机械的模仿练习,在课堂上对套用公式的习题大多数学生是能应付的,对于课堂上老师没有讲过的题型就无从下手,学生也没有兴趣去研究解法。因为学生认为,数学练习、作业,是为了完成老
师的任务,学完后用处不大。而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数学知识的应用不可能是书本上一层不变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给学生出的练习题时,给学生创设出一些创业过程中和一些情境,让学生在巩固新知识,掌握其的应用的过程中,体会创业的流程及用数学解决一些问题的优势所在。
例如:在讲完几何体体积与表面积公式后,讲如下的例题:(在给学生设计一个恰当的情境)欲建一个容积为定值V的无盖圆柱水池
(1)尺寸如何选取才能使所用材料最省?(2)池底材料成本为30元/平方米,池壁材料成本为20元/平方米,问怎样的尺寸使水池的造价最低? 讲解完成后,布置一个课后开放的作业:
你为了办个公司,租了一办公用房,要让你的公司有一个好的形象,必须对办公用房装饰一下。若办公房的50平方米。(510米,高3.5米)
请你利用星期天,首先参观一几个公司的装饰设计。然后对你的办公用房进行简单设计一下。到离学校较近的“装饰城”转一转,了解一下各种建材的价格,做一份办公用房的装饰预算表。比一比誰的造价最低!!
在布置作业时教师不妨给学生一些提示,如地面、墙面可选择的材料种类、规格,如何选择,浪费材料最少。另外,灯具,空调还有工人的工资等费用。并对每个人完成的情况作为平时成绩加以评定。
通过课后这一“作业”,让学生体会,创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数学知识应用如何合理使用?
2.3完成作业的同时让学生学会以分析市场
创业是可学而不可教的。创业的项目的选择,和数学的解题方法选择一样,只有在 生活中善于捕捉商机的人,才会在创业过程中,取得成功。
目前,猪肉价格是市民反映物价的“风向标”。在讲完教材 成绩考核是教育的终结性评价。要逐渐改变把成绩考核视为给学生分类的手段。考核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确定学生的水平,为学生的学习调整提供依据;二是检查教学的有效性,为教师调整教学方法、修正教学方向提供信息。按照教育理论,成绩考核必须服从课程目标,必须以教材为依据,制定出考核目标,使考核内容具有好的效度和信度。渗透了创业教育理念的数学课程的成绩考核要遵循这个原则,根据学生所学的知识中所涵盖的创业教育的内容,决定选用适当的测试方法和形式。考核学生学习的成效。如以解决一项含创业思想的实际问题中,让学生自己去建立数学模型,最终解决实际问题效果作为一项测试考核学生的数学成绩。4对中职数学中渗透创业教育的反思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随着创业教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学生对数学课敬而远之的情况大大改善,一部分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也不怕学数学了。因为,他们在学习纯书本知识上的不足,可以在书本以外的数学作业中取得好的成绩加以弥补。然而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是,一般中职校对数学课的学时,大大缩减。而在数学的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则需要必要的学时来保证,否则教师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希望这一问题,随着中职校新的课标,新教材的使用,随着中职校数学课程改革不断地深入,而得以解决。
注:[1]老鹅:盐水鹅又叫做老鹅,卖盐水鹅的摊点,大街小巷,遍地开花。这个“老”有三层含义:一谓大,家养两条腿的禽类,数它最大。二是用老汤老卤烧制出来的。这老卤,时间短的几年、十几年,长的有几十年。其三,在卖熟食的熏烧摊上,它唱主角,绝对领衔。
参考资料:
1匡建民.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
《新西部下半月》 2006年 3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审定教材《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