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书笔记乔明锐(大全)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书心得
乔明锐
读书使人充实,给人力量,让人自新,催人奋进!有质量、有生机的人生必定是与书相伴的人生。近日读了王金战老师的《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一书感慨良多,王金战老师以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用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案例,一串串让人咋舌的高考数据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成功结合的范例。他让我明白原来做教师也可以这样富有挑战性,创造性、成就感。现将我的学习收获做一总结,与大家分享。
一、优秀从成功的心态开始
学生学业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王老师认为是心态。一个学生成功的心态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坚韧。就是说中学生要学会承受生活随时袭来的苦难,能够尽快的走出挫折带来的心理阴影。优秀的人物因为不能忍受失败而变成庸人,平凡的人也因为经过挫折的洗礼而变得更加强大,最终成为优秀人物。
乐观。乐观是漫漫长夜里苍穹中的闪烁的星星,当学习处在低谷的时候,当考试失利的时候,当生活欺骗了你的时候,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心往往你就会发现困难会减少许多。
自信。美国哲学家拉尔夫爱默森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一个高中生经过不下上百次考试,不可能每次都是第一。但你在各种大型考试中只要把握住自信这一关键因素,即使成绩不理想,你的心里也没有失败。就如德国教育家奥斯汀所言:“这世界除了心理的失败,实际上不存在什么失败。”王老师在他的书中讲了一个女生的故事。这个故事能够说明,一个学生的心态对学业影响有多大。2003年,在人大附中,他教两个班的数学。这位女生,就在其中的一个班级。这个女生,在小学三年级以前,数学成绩挺好,还是数学科代表,又是班长。有一次,她班选了5个同学参加区里奥数选拔赛,其中就有她一个。她的数学本来不错,结果那次没发挥好,5个同学中,选拔赛惟一没有入围的就是她。因没考上,她受到冷嘲热讽,女孩儿心理就受到了伤害。女生后来曾对这件事写过一篇短文:小学三年级,班里选人去考区里的奥校,班里5
个人,只有我一个人没有考上。数学老师告诉我时,强调只有我一个没考上,丝毫没有一点儿委婉,我看到了老师对她8岁的数学科代表的一种嘲笑。全班有100分的,99分的,还有一堆近满分的,老师拿来卷子放在桌上就走了。放的顺序是倒序,最低分毫无掩盖地放在最顶上,我清楚地记得一位女同学,在整个班的面前对我大喊:“你考了49啊!”她用不加掩饰的行为和眼神,刺得我鲜血直流,我却最终没有说一句话。第二天回到学校,班里所有的人,也都顺带知道了他们的班长考了49分,倒数第一。从那以后,这个女孩老觉得老师看不起她,老觉得同学在耻笑她,心理就有了障碍,学数学就总也找不到感觉了,见了数学就打怵,数学成绩在班上经常是倒数第一。
后来进了王老师的班,王老师主动找她谈心,那个女生哭着把自己八岁以来所受的折磨倾吐了出来。王老师笑着说:“我看班里潜力最大的就是你了!你看你,数学考了倒数第一,总分还排17名。要是数学成绩上来,你就是第一了?谁有这样好的机遇呢?这不成优点了吗?”为增强她的自信心,在后来的数学检测中王老师偷偷地给她加过分。从此,这个孩子的心态好多了,数学成绩也走出了低谷。给学生加分的做法,未必人人赞成。但从这个故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呵护孩子的心灵是何等的重要!在教好书的同时,我们有责任让孩子快乐地成长,让孩子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从平和与快乐的心态开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这个孩子成材的故事中,我联想到我们教师的成长,其实我们也需要有良好的心态。教学工作是繁重、琐碎的,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如个别学生不听话、教学成绩不理想等,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关键是看你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激情而投入地工作与麻木而呆滞地工作,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天地。试想一下„„一个整天怨天尤人的教师,怎么能培育出坚强乐观的学生?一个整天唉声叹气的教师,怎能指望学生在人生的旅途中勇往直前?
王金战老师说:“当你驱车来到十字路口,恰好红灯亮了,你可能感到自己倒霉。但如果这样想:绿灯亮时我第一个走,你的心态也就平和多了。所以,为了我们的学生,为了我们的工作,为了我们的健康,请培养自己健康的心态。因为你的情绪,你的脸色,最能直接地在学生身上起到影响作用。有人说,一个人一天的情绪从早上一起床就定了调,一节课的成败从教师走进课堂时的神态就
辨得出。学生是最敏感的,也是最容易受影响的。良好的心态,也将为学生带来愉悦的心情!
二、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星
在王金战眼里没有差生,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星。这在“应试”教育的今天,是难得可贵的。当前,很多教师把学生的学业成绩当成了评价学生的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标准,因而歧视差生、痛恨差生。其实,差生也会成才,就看老师怎么引导。
王老师在教山东沂水一中一个高三班时,一个叫林学增的基础很差的学生求王老师收下。王老师说:“你可以留下来。但等到期中考试,如果你能考到这个班前60名(全班80名学生),我就要你。”初看,还以为这是王老师给学生定的插班条件,其实,这是他给学生定的一个奋斗目标。期中考试时,这个学生只考到了63名。当学生告诉老师自己天生不是考大学的料,准备回家种田时,老师却鼓励他说:“你刚来的时候,在班里倒数第一,现在一个多月的时间,你能冲到63名,说明你的潜质是最大的!„„你完全有可能考上大学,就看你敢不敢挑战自己了。”
如果这事发生在我们学校,我们身上,我们会怎么处理?我想首先我们是不会轻易让一个倒数第一的学生插班就读的;如果不得不收,那当学生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自己又主动提出不读时,我们会正中下怀、顺水推舟!这样做,老师是轻松了;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天空中会因此少了一颗闪光的星星!“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星”王老师是这样想的,故而留下了林学增。怀着惊喜、怀着感激,林学增学习劲头大增,到了期末考到了33名,之后是18名、第8名,最后高考中,他取得了全校第3的好成绩,如愿进入了名牌大学!一个基础差到不能再差的学生,到了王老师的班级,成绩却节节上升,最后闯进了名校,凭得是什么?是老师给予的博大绵长的师爱,是老师给予的持续不断的激励!
“你不能让西红柿苗子结出苹果来,西红柿就让它结西红柿,苹果就让它结苹果。”当林学增没有达到前60名,难过沮丧要退学回家种田时,王老师非但没有让他退学,还大赞他的潜力好。为什么?因为王老师没有拿他和其他学生比成绩,而是让他自己和自己比进步。
对待差生,我们是不是也能尊重其个性、挖掘其潜力、发展其特长呢?不
把他和别人比做得怎样,而是引导他和自己的潜能比做得怎样。只有这样,每个孩子才有可能成为天空中的一颗星!遇到王老师,真是林学增同学的幸运。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也会这样说:遇到您,真是我的幸运。
三、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在课堂上学生们,称他王老师。在同学之间,学生叫他“老王”,在同学游戏作品中,学生叫他“中场大侠”等等。久而久之,王老师也成了学生的知心朋友。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当学习陷于困境时,都很愿意跟他交流,他也经常鼓励学生,使他们感到自信而轻松。鼓励学生可以有多种方式,如写诗或与学生对诗或电子邮件等方式。还有一种他喜欢的鼓励方法,就是在试卷、作业本上留言。王老师刚到青岛时,(后因为给女儿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来到北京)接到一个班。班上有个男孩长得很单纯,很可爱,老是笑眯眯的,但是学习成绩不行。尽管王老师不是班主任,但他总喜欢在每一个学生的期末试卷上写上评语,而且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学生的性格仔细琢磨写一些最容易打动学生的话语。在寒假前的期末考试中,这个男孩的数学成绩有很大的提高。于是王老师在他的试卷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在青岛的第一个春节,因为你这次期末考试的成功而快乐。”就这么一句话让这位学生从此带着感恩的心理学习,后来这位学生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最终考入大学。
本书中像这样的例子还举不胜举,我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王金战老师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这种交流是平等的,朋友式的,这种交流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呵护,通过交流使学生找到了自信,找到了奋斗的目标,找到了实现目标的途径。通过交流使学生心理得到了疏导,心态得到了调整。
我默默的工作,勤奋地努力,成为孩子们无声的榜样,我很欣慰,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具有良好的教育效果时,这也是一个老师最幸福和自豪的时刻。一个老师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王老师让我懂得英才是可以造就,只要方法得当,只要充分挖掘出个人的潜能,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英才。读《英才是怎样造就的》受益匪浅,反思、借鉴是我今后必须要做的。希望像王老师那样,用智慧和爱去经营这份高尚、灿烂而又不乏诗意的教育事业!
推荐书目: 《班主任工作漫谈》 魏书生
第二篇: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书笔记
“你不能让西红柿苗子结出苹果来,西红柿就让它结西红柿,苹果就让它结苹果。每个成果都有其价值,沿着你的强项成长,每个学生都是最优秀的。”这是王金战、隋永双老师所著的《英才是怎样造就的》的封面一段话也可谓是整本书的精义所在。
中国的家长可谓是最望子成龙的家长了,有些家庭,从人、财、物、时间各方面来说都是以孩子为中心,真真可谓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但又换来了多少失望的家长。优秀从何而来?
这是每一个为人父母、为人师表都应该考虑的问题。在这本书中王金战、隋永双老师用他们的亲身实验给了我们一个个宝贵的经验。
当一个学生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他就变成了差生;当一个差生反复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差生也就变成了优生。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言: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而更重要的是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每个学生都希望别人看重自己,尊重自己,如果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那么从学生身上焕发出来的那种学生积极性,其潜力将是巨大的,不可估量的。
如果没有一个自己的奋斗目标,仅仅勤奋二字是远远不够的。世界上再伟大的事业,都是一点一滴完成的的,所以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要对孩子们说:找出自己的目标吧。当然这个目标的制定,不要和别人比做得怎样,要根据自己现在的位置,给自己定一个实际的目标。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当目标一个个达到时,也就一次次享受了成功的喜悦,这对孩子自信心的确立也至关重要。
第三篇:英才是怎样造就读后感
一、优秀从心态开始
书中有这样一段:当你驱车来到十字路口,恰好红灯亮了,你可能会感到自己倒霉,但如果这样想:绿灯时我第一个先走,你的心态也就平和了,实际上,我们无法选择生活中遇到的每件事,我们无法控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教育现实,无法选择父母,老师,甚至无法选择生存的环境,但我们完全可以选择一种心态,当选择了一个积极的心态,许多事就会出现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变化。是呀!一个人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我想成功不仅取决于努力还取决于心态,如果一个人的心态放的平和、积极一些,那他就成功了一半。
说到心态,每个人有时都很极端,这样也事必会影响到所教的孩子,孩子是天真的,其实教师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孩子就会影响成什么心态,这次去齐齐哈尔比赛和武校长说到了学校的姚老师,因为自己有乐观的心态,他的孩子们也很阳光,把生活中的每一天都看的那么美好,虽然现在看他的孩子们在学习不是最好,但是我相信在未来的路上他们才是最棒的。细想想其实每个人都想有一个好的心态,可事与愿为,只要自己能正确的去调整去面对,去换一种方式思考,我想这不仅是对于我们,还是对于孩子们都是一种成功。人生就像一条路,哭着也是走完它,笑着也是走完它,我们何不乐观去走完它呢?
二、走出挫折,从发掘孩子的强项开始。
其实做为教师们都应该知道,能把好学生带得更好,那是称职的老师。而能把好学生、普通学生甚至落后的学生都带起来的,才是一个好老师。我们教师都有一个缺点,如果这个孩子学习差就不太喜欢这个孩子,甚至这个孩子做了一件好事,也不觉得怎么样?
读了书后我深深的明白我们要发掘孩子的强项,并且要把他的强项夸大,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才能让孩子自己找到优点,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还是有用的,更努力的学习。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教师。一个好家长,一个好教师,能够发掘出孩子的潜能和长项,克服弱点,把孩子带到阳光地带。
为了我们的学生,为了自己的孩子,让我们共同努力把每一个孩子都带到阳光地带,让他们快乐的成长
第四篇: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感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感
大庙中学 王艳华
这个假期,有幸拜读了王金战老师的《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完后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同样是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却在教育的背后有着截然不同的教育过程和成果。
在王老师的书中,有这样的几句话让我记忆犹新: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家长。”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
“没有什么学习差的学生,只有暂时落后的学生。”这些话在王金战老师的心里绝不只是我们聊以自慰的口号,而是沉淀为转化学生成长的自觉行动。正如有人说:态度决定一切。一个学生能否成功最关键不在基础、智力而在于是否拥有成功的心态。如果说作为一个学生你拥有了一个好的心态,那就意味着你已经为自己的天空涂上了希望的湛蓝。
克里姆林宫内曾有位尽职尽责的老清洁工。他说;“我的工作和叶利钦的工作差不多,叶利钦在收拾俄罗斯,我是在收拾克里姆林宫。每个人都是在做好自己的事。”她说得多么轻松、怡然,很使人感动,也很令人深思。
一个学生的成功的心态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韧。就是说小学生要学会承受生活随时袭来的苦难,优秀的人物因为不能忍受失败而变成庸人,平凡的人也因为经过挫折的洗礼而变得更加强大,最终成为优秀人物。
二.乐观。乐观是漫漫长夜里苍穹中的闪烁的星星,当学习处在低谷的时候,当考试失利的时候,当生活欺骗了你的时候,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心往往你就会发现困难会减少许多。
三.自信。美国哲学家拉尔夫爱默森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一个小学生经过多次考试,不可能每次都是第一。但你在各种大型考试中只要把握住自信这一关键因素,即使成绩不理想,你的心里也没有失败。就如德国教育家奥斯汀所言:“这世界除了心理的失败,实际上不存在什么失败。”
也许你无法改变相貌,但你可以展示笑容;也许你无法改变环境,但你可以选择心态。也许你无法改变命运,但你可以改变心态。我们每天都在追求成功,一定要让自己走出失败暗示的心理阴影与模式,树立成功的心态。如果你改变了心态,就可以改变命运,那么你就行走在成功的路上!
第五篇:《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感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书心得
拿到书的第一时间,我便翻阅起来,不知是蓝色的封面吸引了我,还是这震撼的书名吸引了我。带我走进此书的是序言前的一个小故事:一位母亲如何运用机智的教育方式,一次次善意的谎言,鼓励儿子最终考上了清华大学。以前也读过类似的故事,可是当我再次品味时,却也热泪盈眶了,在这炎热的盛夏,我的心灵被洗涤了,清澈了。
当我欣欣然读完全书时,第一感慨就是:可惜。为什么我高中没能遇上这样一个老师呢?好可惜!原来优秀是从心态开始的,当我们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时,拿高分可以是轻松的;原来把我们的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跳一跳便能够得着的小目标时,成功也可以是轻松的;原来„„顿时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相逢恨晚的可惜。古人常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但是一本好书可以相伴一生,直冲心海深处,不停的让人震撼,感动,继而反思。而今我将扮演的就是教师身份,书中王金战老师的一个个亲历案例,一句句经典语录,一种种教学机智让我受益匪浅。我的学生生涯已经不可挽回,但是我可不希望我的学生在N年后读了此书后,连连摇头,不禁感叹:可惜!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正如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只是我们常常没有找到开启这种潜能的钥匙。孩子的天赋、气质、性格及环境不同,身上的优点特长也不同,作为教师最大的责任,就是去发现孩子的强项,强化他的强项,那么这个孩子就会使自信的,快乐的,有成就感的。王老师如是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指责出来的!作为家长,总习惯于挑孩子的毛病,找孩子的缺点。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十全十美,他们只看到孩子的缺点,而看不到孩子的优点。这是家长的悲哀。所谓的“差生”是怎样形成的?我觉得,当一个学生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后,便成了“差生”。差生,不是天生的。而是后期在家长,老师的批评中产生的。而让一个“差生”变好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找到他身上的强项,发挥他的优势,让他反复享受成功的喜悦,“差生”就会转化为优秀。事实上,好多老师也明白这个道理,但缺乏耐心,爱心。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去找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自感责任重大。还深刻的记得课标的第一句话就是: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
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在科学教学中,应当时刻注意低估儿童学习科学的潜能比高估更可怕。儿童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而且,他们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同时要尊重儿童在科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特点,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实现个性化发展。一个优秀的科学教师常常会弯下腰来倾听儿童的心声,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还记得陶行知先生对“先生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扼杀人的创造力的痛斥,从而大力提倡生活教育。科学正是一门与生活最为密切相关的学科。
小学阶段的教育是人的一生奠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对那些幼小的心灵,都应该有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慎重心态。学生好多习惯,就是小学阶段养成的,亦如优秀也是一种习惯。就像王老师说的:只要方法得当,只要充分挖掘出个人的潜能,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英才!同时推荐一本书《人生设计在童年》,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