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谈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泰山实验中学徐荣卿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是利用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渠道向学生传递信息。由于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像并茂,并且具有活动形象的特点,所以它能为我们提供最理想的教学效果,下面就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谈一下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多媒体具有特殊的声、光、色、形等特点,通过图像的移动、翻滚、闪烁、定格、色彩变化以及音响效果等可给学生以新鲜的刺激感受。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会更好向学生提供直观、多彩、生动的形象,可以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习几何“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我应用多媒体课件能把一些鲜艳色彩、图案优美、以实物的的形象展现给大家,给学生以如见其物,视觉效果特别好。例如,设计一架飞机,中国的人民大会堂,一只蝴蝶等等,一一显示后,用红线慢慢的现出各自的对称轴,让学生观察,学生很快就理解。图像显示逼真,渲染气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把抽象的数学内容变成直观形象的问题
利用多媒体演示的优势,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可设计成生动、形象、多变的演示就容易理解了,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随之提高。例如,在讲几何“正方形”这节课时,我利用多媒体,通过平移把平行四边形较长的一组对边同步缩短,变成“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学生很快给“菱形”下出定义,接着转动一边,使得有“一个角是直角”,这样“正方形”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就形成了,用动画演示了“平行四边形——菱形——正方形”,又演示了“平行四边形——菱形——正方形”,从而揭示了这几个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出了正方形的性质,使学生非常容易的理解并记住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
三、呈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教学中涉猎数学知识,整个过程形象化,使难以感觉的东西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感觉能力可及的范围之内。例如,我在教学几何“角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用传统的教法,边讲边画,学生容易走神。若用多媒体呈现画图的步骤和基本方法,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演示结束后,让学生亲自说一说,自己动手画一画,非常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学效果好。
总之利用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最起码的基本功,多媒体教学这种图、文、声、像并茂,所具有的声、光、色、形等特点,对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有着独特魅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大有好处,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最终实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第二篇:谈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谈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体育教学是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基本途径,是体育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及基本技能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是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此基础上灵活的应用和创新所掌握的运动技能。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成为提高解决体育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受到严峻的挑战,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这一新的教学手段,本文对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体育教学 FIASH 多媒体课件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
体育教学是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基本途径,是体育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及基本技能的过程。体育教学与其它课程教学的最大不同点是体育课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来进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是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此基础上灵活的应用和创新所掌握的运动技能。通过教师精练的言语讲解技术要领、示范动作过程,学生通过听、看来感知技术过程,形成运动技能。“看”是学生的主要信息来源,但是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的示范那些腾空、高速、翻转的技术动作,已成为困扰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
随着课堂教学模式的巨大变革,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成为提高解决体育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师通过图像、动画、影像、声音等多种媒体课件,来直观逼真地向学生讲解技术动作的动态变化过程,对学生的感官刺激,诱发学生思维,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这一新的教学手段,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就体育课的多媒体教学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多媒体技术在体育理论课上的应用
无论是以前的《体育大纲》还是现在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课程安排上都要求每学期上一定比例的理论课,一般采用相关网站下载或PowerPoint幻灯片技术等通过集中展示使学生更直观的掌握有关的体育知识、比赛规则、运动场地及器材等。
如:通过相关网站下载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的设计蓝图,让学生了解最先进的体育场馆设计与功能,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掌握有关知识。通过网站下载各项体育竞赛的起源知识,比赛规则;从长跑时出现的极点;运动后的肌肉酸痛;从如何应对比赛失利时的心理状态;青春期运动生理的特点等都能找到很好的答案,这不仅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不只是掌握运动技能,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技能课中的应用
2.1 运用实例,激发兴趣
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强大的内驱力,学生对所学内容是否感兴趣,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具有形声兼备的特点,在营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具有独特的效果。
例:教学生“前滚翻”课时,我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有关前滚翻应用的影片:警察追小偷,都从一高台上跳了下来,结果警察没事,小偷崴脚。播放后,我问:为什么呢 ?就在学生急于想知道答案的时候,我回放了影片。学生仔细观看、比较,很快找到了答案:警察落地后做了前滚翻动作,而小偷没有这么做。学生了解了前滚翻的作用之后,都迫不及待地想学会这一动作,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给撩拨起来了。
2.2 直观形象,指导实践
传统的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往往习惯于在苦口婆心地说教后,才放心或不甚放心地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地模仿。新的教学观念认为:要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与尝试,在尝试与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多媒体技术集视听于一体,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示动作的全过程,而且可以插入声音,对展示的动作画面进行说明,学生易于理解。
例:当讲到篮球课传切、空切、联防等篮球战术配合时,我先组织学生看 NBA比赛录像,结果学生常被录像中的扣篮等精采场面所吸引,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到战术配合上,教学效果自然不容乐观。通过对篮球战术教学的失败教训总结,我试着运用多媒体游戏软件进行辅助教学,采用“NBA”中文版篮球游戏软件,此篮球多媒体游戏光盘,可随意设置比赛环境,毫不费力地将基本战术配合一一表现出来,伴随着有声有色的动画场面和软件强大的“3D”比赛录像功能,引起学生对篮球战术配合的兴趣。课外活动时许多学生能主动模仿练习,并且在班级篮球赛中作出精彩的战术配合。
2.3 演示与点拨相结合
多媒体课件并不是万能的,它应该是整个教学设计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学中,如果仅仅将课件播放给学生看,收效往往不大。最简单有效的使用方法是将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和教师的讲解、示范结合起来。尤其是在示范快速、复杂、腾空等动作时,用多媒体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把空中动作停下来讲解给学生,帮助学生看清每个技术细节,弥补教师条件的限制,把老师讲不清的动作环节表达清楚。
我利用FIASH制作了一个“鱼跃前滚翻”的动画片,分成跃起、手撑低头、团身翻、蹲立四个连贯的动作,在每一步动作中都加入了失败的动作演示,辅加上一些特别的音乐,一听就知道动作行不行。在教学时先让学生们观看该动画片,并分步演示成功与失败的对比动作,让学生进行(下转第253页)(上接第250页)比较、分析,在头脑中形成动作概念的同时,产生在实践中一试身手的欲望。在实践时,教师只需稍加示范或讲解,对比传统教学,多媒体技术起到了辅助教学的效果。但是学校体育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它是以学生室外身体练习为主,室内理论教学为辅,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学生品德、终生体育的意识、兴趣和能力为指导思想的学科。
因此我们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体育教学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要因课制宜,多媒体教学具有明显的优点:直观、形象,有利于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有利于学生智能发展,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多媒体技术毕竟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作用,教师切忌为了表现运用信息技术,明明简单的示范就可以解决的,也要自制课件授课。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到因课制宜,追求低成本和高效益的最佳结合,教师平时要注意积累、创新教学资源,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设计课题,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来确定采用何种教学手段来达到教学目的。
(2)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要忽视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的发展,学生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具有独立地位和具有极大认知潜能的实践者。确认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就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的状况,而要把“发现真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又是发展的主体,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是教师无法代劳的。
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确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但也有它不现实的地方。笔者认为,只有明确多媒体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的关系,多媒体教学才能在体育教学中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我们既要保留传统教学中好的东西,又要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发展性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虽不能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但它是体育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我们只有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正视传统教学手段中的实用价值,才能合理、正确的使用它,而不是盲目的泛用。这就使体育教师要更新观念并掌握一定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我们既要以发展和超前的眼光接受多媒体教学的理念,又要以积极和扎实的态度对待体育的传统教学手段,使两者互为作用,相得益彰。
第三篇: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应用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手段,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利用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等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现代化的课堂教学形式多种多样,这首先得益于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三机一幕还未普及的时候又被先进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所更新,接下去的是更吸引人的网络教学。现在我国倡导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在教学中培养复合型的人才。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遵循着素质教育的方向,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更是成为教师的重要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把握好45分钟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知识的把握和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教师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必须考虑影响学生学习的激励因素。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而外部因素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的媒介。黑板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辅助工具之一,它最适合临时性的板书以及在班级学生面前进行数学运算或类似的练习。但黑板的短处之一是难读难写,而且教师不得不背对学生,从而失去了对班级的控制和与学生的目光交流。投影仪、录音机等先进教学仪器的引入,曾经给课堂带来了生气,但仍因其不能将声、像,动态与静态完美地结合起来而缺乏生命力。于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极为有效地弥补了这一空白,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且正显示出它无以伦比的优势。以下几点,是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计算机辅助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所总结的一些心得体会和经验。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在教学中,用多种媒体来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例如我在教学《熟悉厘米、用厘米量》时,其中有一内容是教学生估测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考虑到这一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我先提出问题质疑: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猫是怎样抓躲在洞里的小老鼠吗?此时学生都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非凡想知道小猫是如何抓躲在洞里的小老鼠的。于是我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片:一只小猫在追一只老鼠,忽然这只老鼠窜到了小洞里,于是小猫就用自己的胡子在洞口量一量,假如小猫的胡子的宽度与洞口一样宽,说明小猫的身子能进入洞口,才有希望抓住老鼠。学生看到小猫就是靠用胡子来估测洞口大小,才能进入洞里抓住老鼠。接着我揭示本堂课的主旨: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如何估测物体的长度。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尺子,学生们在刚才情境的熏陶下,对这一内容产生了极大的爱好和好奇,纷纷寻找身边的“尺子”,有的说自己的一柞宽就是10厘米;有的说自己的食指宽就是1厘米;还有的说自己的课桌是80厘米等,只要把要测量的物体与这些生活中的“尺子”比划,就能估测长短,最后得出结论:用这些“尺子”同样可以估测出物体的长短。可见,媒体恰当的演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好奇心,激起了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并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设计教学过程和每个教学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小学生年龄小,上课注重听讲时间短,持久性差,对学生的直接爱好始终是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稳定组成部分。假如教师善于用色彩鲜明适度的画面吸引学生、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将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如我在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时,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导入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其做法是:编制“唐僧师徒分西瓜”的故事。上课伊始,教师将屏幕打开,唐僧师徒四人出现在一荒草丛的大路上,被太阳晒得口干舌燥。悟空便蹦蹦跳跳地来到师傅面前说:“师傅,口太渴了,我去找点解渴的东西来!”并吩咐八戒和沙僧看好师傅。不一会儿悟空抱着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回来了。悟空道:“师傅和沙僧吃西瓜的1/4,八戒吃西瓜的1/3,我吃西瓜的1/6。八戒一听瞪着眼睛,很不兴奋地说:“猴哥,明知我的肚皮大,吃得多,却分给我的最少,你吃得最多。”语音刚落,悟空便哈哈大笑道:“好一个呆子、呆子、呆子……”到此,教师抓住时机提出问题:“悟空为什么叫八戒呆子?”由于小学生非凡喜欢《西游记》,课一开始,同学们便被生动的画面、富有个性的人物对话所吸引,每个情节历历在目,问题一提出,同学们争着回答:“八戒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他真呆!”等等。教师紧接着追问:“八戒为什么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呢?”此时学生跃跃欲试,欲言不能,教师趁疑而入,因势利导,揭示课题。这样就达到了“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新奇有趣的引入课题,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为学习新的知识铺设了一条平坦的大道。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用的最多就是PowerPoint制作课件,PowerPoint能制作出形象、色彩鲜明、声色结合的背景,并且教师在制作时有较大的随意性,可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制作一些有针对性的课件。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学生往往对运算顺序这一重点把握不好,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就可以突破这一重点。先出示混合运算试题让学生判定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学生说的先算部分用红色闪烁的线条标出来且配以声音,再现知识点,以此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再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熟悉时有这样一题:许多正方体有序的叠在一起,要求学生数出共有多少个。这样的题也可以用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来演示每一层正方体重叠的情况,让学生通过演示一层层的数出总个数,清楚明了且效果良好。计算机发展进入到课堂教学中,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力,使数学教学有了质的转变,本来枯燥无味的课堂因计算机的作用而使得本身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且易懂明了。非凡是在几何图形课、应用题课的表现更加突出。在小学教学中,大量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插图是静止的,插图借助多媒体,创设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活动的画面把活动过程全面展现出来,那么既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又可促进思维导向由模糊变清楚。
僻如“相遇问题”历来就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相当难度的一类应用题,在教材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类应用题既要学生把握相遇、同时、相向的特点,又要理解路程、相遇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会应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解题。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使学生较好的理解,以往的教学中尽管教师作了很大的努力,或用语言形象描述,或用画图讲解;或用滑轮实物与幻灯投影演示;或根据题目与速度、时间的关系等诸多手段进行教学。但由于学生年龄特点的限制和教学知识本身难度的阻碍,学生把握起来总是很困难、很勉强。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运用多媒体动态的例题教学,为学生创设视听情境,产生一种化静为动的效果。其做法是:开机,屏幕上出现了王娟和张明分别在两地,接着显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对面走来,最后显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对面走来,最后通过一分钟一分钟或一小时一小时行程的演示,一直走到两人碰到一起。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图像准确科学、简洁明了、真实可信,使学生正确、科学地理解了“两人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的含义,帮助学生正确地把握了路程与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顺利完成由自我形成到自我完善的认知过程,大大降低了传统手段靠单一讲解带来的理解上的难度,避免了因实物表演、模具演示不准确、不科学而造成的负面影响。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操作能力。思维的创造性程度是衡量思维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思维能力不是凭空而生的,它依靠于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与一个人的思维素质所受的思维练习密切相关。根据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教师要为学生开拓思维空间,帮助学生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增加思维的自由度,鼓励学生探索,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互相讨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僻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为巩固分数的意义,设计了这样一个CAI课件:在漂亮的大自然中,果红草绿,苹果树上结了10个又红又大的苹果,有6只辛勤的蜜蜂正一桶一桶的在采蜜,它们一起去采了12桶蜜……这活泼生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延长了学生有意注重的时间,全班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你可以把图中的什么看作单位“1”?可以把它平均分为几份?可以表示这样的几份?用分数表示是谁的几分之几?在学生爱好盎然、思维活跃的情况下,充分挖掘画面中所提供的素材,说出:可以分别把10个苹果、12桶蜜、6只蜜蜂看作单位“1”,并能把每个“1”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用不同分数表示的过程中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东西,充分展开思维的翅膀,独立思考问题。这样做不仅较顺利地将具体形象的事物转化成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注重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现代教育要求教育者要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计算机不仅可以用来演示形象生动的画面,突出教学的重点,利用计算计辅助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我在教学《四位数的读、写法》一课时,在计算机上出示0、1、2、3、4、5、9这几个可以在屏幕上可以随意移动的数,然后,我出一个数让学生利用鼠标移动这些数,使它们组成老师刚才的数。以前上课总是老师在操纵电脑,这回轮到他们操作,学生们感到十分新鲜,所以都跃跃欲试。这堂课不仅使学生在愉快、师生共同协作下完成教学任务,且融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得到了充分培养。由于多媒体的引进,使得课堂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而多样的教学形式又经常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当今是一个信息化时代,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有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动手操作或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作业题,如有一次在学完《千米的熟悉》后,我就布置学生找一些有关“千米”这一长度单位的资料,结果有学生告诉我,教科书上说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不全面,他在网上查找资料时看到有的汽车每小时可行80千米,还有的车速度更快。在学习《24小时计时法》前,我布置学生观察在哪儿看过24小时计时法,学生告诉我他通过看电视,了解到中心电视台新闻联播时每晚19:00开始;《大风车》节目是18:00开始,有的甚至将它们列成时间表等等,学生都是通过多种媒体进行了解的,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四、运用多媒体,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知识的把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所以,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发挥计算机容量大,信息的检索、提供、显示及信息类型的转换方便迅速,信息传播速度快的功能优势,巧妙设计练习,激发学生“乐学乐做”的情感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应广泛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素材,更多的练习和表现自己能力与成就的机会。同时,也为教师提供及时获得学生准确、真实的学习成效和学习态度及反馈信息的方法和途径。僻如在教学《角的熟悉》时,学生最轻易犯“角的大小与构成角的两边长短有关”的概念性错误。为了克服学生这一错误的熟悉,我们运用多媒体自制一个CAI课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做法是:在讲完《角的熟悉》新课后,反馈练习时,依次出示一组练习根据屏幕上提供的各种图形判定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结果98%的学生能准确判定;接着出示一组两个大小相等而边的长短不相等的角和两个边的长短相等而大小不等的角的画面,要求学生判定每对角的大小。结果有些学生得到边长的角大这一错误的判定。这说明学生没有真正抓住事物的本质;为了直观验证他们判定的错误,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以黑色为背景的高亮度的角。此时教师提醒学生注重两条边长短变化时这个角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观察屏幕演示自己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的结论。这种非常直观的演示,为学生积极思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其它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学生根据观察,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
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非凡是CAI课件的开发、研究和应用,引起教育技术的第四次革命。CAI课件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培养数学能力,发展智力以及突出教材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无论科学技术以何其迅猛的速度发展,只要“人类教师”更好地控制设计,操作使用“电脑教师”,“人类教师”的地位将永远不会被取代,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必将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由此可见,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但能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能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发展他们的思维,培养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总之,利用多媒体辅助进行教学是教育改革实践中的一种新探索,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智力因素也得到发展。我们深信:教学改革伴随着多媒体手段的普遍运用,课堂教学效率将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得到全面发展。最后,望各位教师在实践中能得出更多的心得与经验交流
第四篇:小学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现在我国正在进行新课程教学改革,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生涯最基础的阶段,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改革自然得到了广大人士的重视。本文笔者将结合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以及近年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与多媒体应用的研究中,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供广大教学同行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探究 解决方法
数学学科作为学生学习的重点学科之一,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有利于为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新课程教学改革也要求教师要创新教学,将多媒体与教学课堂有機结合,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利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改善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一、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虽然数学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学科,但是,现阶段我国数学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存在很多漏洞,即学生缺乏数学学习兴趣,多媒体使用方法错误,学生学习方法不佳。为了能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教师和学生必须重视这些漏洞,才能避免这些漏洞给学生学习带来消极影响。
(一)学生缺乏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有了学习动力。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有较大的学习兴趣,就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但是,根据笔者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小学学校学生缺乏数学学习兴趣,他们将数学定义为一门枯燥,无用的学科。正是由于这种错误思想,导致学生缺乏数学学习兴趣,厌恶数学学科的学习。如果不能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从根源上解决学生学习问题,要想改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仅仅是空想。
(二)多媒体使用方法错误
根据笔者走访调查发现,虽然很多学校引入了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是,对多媒体的使用方法存在错误。首先,学校不能在所有班级进行多媒体教学,只将多媒体教学运用于所谓的实验班,尖子班。其次,虽然有的学校能在全校实行多媒体教学,但是,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存在一些弊端。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进行教学,缺乏课堂板书,导致学生只能从多媒体屏幕上摘抄数学重点内容,当教师课件放映过快,学生就不能及时记录课堂笔记,从而产生知识误区,不利于数学基础知识学习。
(三)学生学习方法不佳(先发表后付费扣1324725251,微信***)
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学生能做到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合作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当学生能在学习中做到合作学习就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学生除了做到合作学习,还要做到自主学习,不能过分依赖教师和同学进行学习。但是,根据笔者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小学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能同时做到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有的学生不喜欢和他人探讨数学知识,有的学生过分依赖教师和同学进行数学学习。学生学习方法不佳,就不利于学生进行数学学习。
二、利用多媒体改善教学现状
将多媒体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相结合,可以发挥两者的共同优势,解决教师与学生存在的学习漏洞。为了通过利用多媒体改善教学现状,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即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小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正确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小学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利用多媒体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是新课改要求下的创新教学的重点之一。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小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将多媒体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既可以在多媒体屏幕上放映出数学教学模型,通过讲授数学模型的特点和锻炼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领略数学魅力,从而提高数学学习兴趣。也可以通过小学学生好奇心理,利用学生对新科技较为兴趣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教学,能极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快速且有效地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巩固学生数学知识基础。
(二)正确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多媒体运用到数学教学课堂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学习,而不是为教师教学提供方便。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应该将课件与板书相结合,将一些重点基础知识记录在黑板上,以便学生及时做好数学笔记,避免产生知识盲区。同时,数学教师在进行课件放映时不能放映太快,这样不利于学生理解课件知识,容易导致学生缺乏数学基础。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小学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由于学生缺乏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既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提高学生数学沟通能力,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避免学生学习过分依赖教师和同学,学生做到自主学习,才有利于更好学习数学知识。
三、结语
利用多媒体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培养学生数学学习思维、奠定学生数学学习基础。本文笔者不仅浅析了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还提出了如何通过多媒体教学来改善教学现状。希望广大教学同行能够借鉴本文,利用好多媒体教学优势,提高小学阶段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秀翠,任洪君.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分析和应用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1).[2]李建祥.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02).[3]郑华.浅谈“多媒体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52).
第五篇: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和深入,给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可以突破重点和难点,提高学习效率;可以视听结合,集中学生注意力;可以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学得更轻松;可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而这一系列环节的应用,都要建立在对小学数学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合理应用的基础之上,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寻找多媒体应用的最佳切入点和时机,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从而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小学数学教学 应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多媒体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目前,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因此,数学的教学内容及方式也必须随着改变,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影响学习的因素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而外部因素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的媒介。黑板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辅助工具之一,它最适合临时性的板书以及在班级学生面前进行数学运算或类似的练习。但黑板的主要缺点是难读难写,表达形式单一。多媒体技术的出现,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将声、像,动态与静态完美地结合起来,成为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补充手段,正显示出它无以伦比的优势。现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可展示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是创设情境的最佳工具。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1、创设学习情境
导入新课时,必须创设好的学习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学好新知识做好良好的心理准备。计算机辅助教学集音、像、动画于一体,生动形象,在吸引学生的注意与学习兴趣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新课伊始我就用计算机放映各种轴对称图形的建筑、图形、鲜花等画面,让学生开始就感受到轴对称图形的美和普遍存在性,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调动其内在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自觉学习,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多媒体课件的主动性,形象性和趣味性,能不断给学生创造成功的喜悦,激发其求知欲,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开展教学。
信息反馈及时是计算机各性能的体现。当学生正确解答结果时,画面上会呈现一个卡通人物并且还伴有鼓励性的语言,如“你真棒,你真聪明”等等。当学生回答出现问题时,多媒体给以提示、帮助,使其重新获取成功。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对知识的识记;同时,经常地使用生动而有刺激性的信息反馈,还有利于增强刺激强度,促进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的注意稳定性。
2、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良好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探求知识的欲望。数学知识的获得、数学能力的提高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因而在课堂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非常重要。如教学“相遇问题”时,首先借助计算机演示两辆汽车的运动过程,然后提问:“谁能从刚才的画面中说一说汽车的运动状况吗?”因为有了直观动态的演示,学生很快就将相遇问题的关键词“两地、同时、相向、相遇”说了出来。正因为有了直观的感知学生解答相遇问题也就不困难了。
3、创设应用情境
数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大纲中明确规定应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然而常规教学由于受空间、时间等限制,无法有效的创设较多的实际问题情境,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而计算机教学媒体却具备这方面的长处,能创设丰富的虚拟应用情境。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我首先出示各式各样的柜子,然后提问:“如果老师要你们帮忙设计一个衣柜,你会怎样设计?”学生汇报时老师再用计算机进行演示说明。又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后,利用计算机创设“虚拟商店”让学生当售货员或消费者,进行仿真练习,模拟购物。利用计算机教学媒体创设应用情境,可有效的引导学生的思维进入虚拟的现实世界,通过对方法与策略的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想象,达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效果。
4、创设生活情境
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知识。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是让学生获取知识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而我们不能将课堂教学搬到生活中,只能在课堂上借助计算机创设虚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教学“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正确建立两个大面积单位的空间观念,我在课中放映了许多学生们亲身经历的场面,有游览烈士公园、海边公园的景象、有学生在学校礼堂开会的场面、有在操场做操的场面、有在教室上课的场面等。让他们感知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大小,同时也让他们明白了其实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只有善于发现和思考的人才能挖掘出来。
(二)课堂教学注重视听结合,集中学生注意力
感觉和知觉是认识客观世界的大门,小学生感性知识缺乏,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稳定性差,思维直观、不连贯、抽象概括能力差。而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其特有的科学性、形象性、趣味性和交互性,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计算机对视觉媒体以多种变换形式同步合成技术,突出重要多媒体特点,吸引学生对刺激物的注意力。
1、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设计教学过程和每个教学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小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对学生的直接兴趣始终是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稳定组成部分。如果教师善于用色彩鲜明适度的画面吸引学生、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极大程
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圆柱体表面积》时,我利用多媒体设计圆柱体的表面,拆开与组合的画面,通过画面的配合教学,学生们注意力集中了,参与学习的热情高涨了,因此,对于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就能掌握得很清楚,这样极大的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2、使定义清晰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最令教师头痛的莫过于学生对于数学中出现的概念、定义不能真正理解和学会应用,而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例如:教学“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这一定义时,采用多媒体教学就能通过“闪烁”、“平移”等手段强调、刺激学生的注意,把两个三角形的底完全重合,两条高也完全重合,使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得出“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这一定义,让学生借助具体事物的直观形象进行思维,从而建立清晰的数学概念和定义。
(三)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学得更轻松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比如在《相遇问题》中,用速度和乘以两物体共同行的时间,求路程和比较抽象,学生难于接受,于是用多媒体课件显示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2分钟相遇的画面;然后用线段图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和;接着闪现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并把它们合并成一条小线段,即速度和。走了2分钟,有2个这样的小线段,它们的总长度也是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计算机所显示的图像,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多媒体,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而这种传递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启发性,使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障碍可能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反而却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这样的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对人与人交流造成的障碍,使得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与其他人进行双向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辨识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形象。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传统的教学“粉笔+黑板”给出的信息是平面的图像和单调的声音,板书浪费大量的时间,还不一定规范,而多媒体教学通常采用的是“课件+讲稿”的方式,把一些形象直观、动态演示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功能,形象地呈现事物的现象,具体地表达事物发展的过程,生动地揭示事物变化的规律,使抽象的知识转化为一定的物质形态,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活泼,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在分析“一列长240米的火车以每分800米的速度通过一座大桥,用了3分钟的时间,这座桥长多少米?”这道题时,学生往往把火车行的路程与桥长等同起来,我们可以用多媒体模拟火车通过大桥:一列火车在隆隆声中到达桥头,从火车头到达大桥上开始,在桥的下面跟随火车头同步出示火车行的路线,直到火车尾离开大桥为止,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得出“大桥长度=火车3分钟行的路程-火车长度”这一数量关系式了。又如:在教学“直线、线段和射线”,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与线段的特征后,请学生在半分钟内从一点出发画射线。然后让学生数一数共画了几条,请画的最多的同学到实物投影上展示。教师提问:“如果再给一些时间,这张纸上还能画吗?”教师放大学生的作业纸,边画射线边说:“画是还能在画,但看不清楚了,现在我们就请电脑老师来帮忙好吗?”接着就进行课件演示,大屏幕上再现了“从一点出发画射线”的过程。
这样,在多媒体课件使用的过程中,采用动态演示与讲解,观察与操作融为一体,做到了把知识化难为易,成功地突破了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丰富了感知,扫清了学习的障碍,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使学生对应掌握的知识理解得更透彻。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现实生活,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既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在学生认识了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后,提出以下几个思考题: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形,而不做成方形或椭圆形呢?车轴应装在哪里?经过小组合作讨论,学生能回答这些问题,但说不清楚。这时我们就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如下画面:装着正方形车轮的汽车在跳跃,装着椭圆形车轮的汽车在忽高忽低地爬行,坐在车里的小动物难受极了。同学们在捧腹大笑中明白了为什么汽车车轮要做成圆形的道理。接着又显示一组车轮同时圆形的对比画面:红色汽车的车轴装在圆心,汽车行驶得又快又稳,车里的小动物神情自然;蓝色汽车的车轴不装在圆心,汽车在平坦的马路上颠簸不停,车里的小动物忐忑不安。让学生明白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找准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切入点
(一)在教学的难点处应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障碍,这便是学习上的难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恰到好处地应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对难点的突破。
如角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它比直线、多边形的概念难形成,特别是对平角和同角的概念,学生容易与直线,射线的概念混淆,教学时可通过在投影器上操作,来帮助学生建立起平角和圆周角的概念,把两根线的一端固定在一起,再固定其中一根线,旋转另一根线,可以得到锐角、直角、平角„„这
样,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角的概念,有利于学生区别这一概念与其它知识的不同。
(二)在学生思维的转折处应用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那么,如何把教师的导转化为学生主动的学呢?我认为教师必须善于把握学生思维的趋向,在思维的转折处创设一定的情景,采用恰当的方法引导提示,这能提高学生解题的准确性。
受家庭教育的影响,有些同学在学习上存在着依赖性,依赖教师的教、依赖好同学的帮助。为了让这些学生增加自信心,教师要正确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小学生的自主学习片断,倾听他们成功的心声。由于这些学生受到自己所见所闻的感染,因而从心底里急于去尝试成功的喜悦,达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标。
(三)在学生练习时应用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发挥网络多媒体量大,计算机多媒体检索、显示及多媒体类型的转换方便迅速,多媒体传播率高的功能优势,巧妙设计练习,激发学生“乐学乐做”的情感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应广泛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素材,更多的练习和表现自己能力与成就的机会。同时,也为教师提供及时获得学生真实的学习成效和学习态度等反馈多媒体的方法和途径。
1、练习形式要注意科学性和趣味性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学时可适当选编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有点情节又贴进学生生活经验以及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的题目,通过少量的趣题和多种形式的题目,使学生变知之为乐知。比如,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一个三角形,要求其中两个内角都是直角。在学生画来画去都无从下手时,个个冥思苦想。这时教师说出“画不出来”的理由,学生们恍然大悟。
2、练习形式要注意层次性
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从模仿性的基础练习到提示的变式练习再到拓展性的思考练习,降低习题的坡度,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比如“三角形内角和”中在运用规律解题时,先已知两角求第三角;再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锐角求另一角,感知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之和是90°;最后已知三角形的一角,且另两角相等,求另两角的度数;或已知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均相等,求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以上设计,通过有层次的练习,不断掀起学生认知活动的高潮,学生学起来饶有兴趣,没有枯燥乏味之感。
(四)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应用
讲授式的课堂环境中,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孤立体,最多也只有学生和老师之间对话交流,有了多媒体,仿佛就有了情感的传输纽带,也就推动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学生不仅是一个知识的学习者,更是一个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独立人格尊严和强大潜能的学习主体。
例如在一年级数学进行“5以内的加法运算”时,利用多媒体把1、2、3、4、5这几个数以小动物的身份出现。利用多媒出示:在猴山上,山上有3只猴,山下有2只猴,一共有几只猴?学生算出3+2=5(只),这样在低年级教学中应用课件,可以合理开发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数学教学应注意以下问题:
1、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在数学教学软件的设计和教学中注意更加重视数学定义产生、发展过程,更加重视知识的应用,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坚持摈弃传统数学教学中的重纯数学知识的传授,轻联系实际的应用,重运用数学结论,轻结论的发现和推导过程的探索等不利学生发展的现象。
2、不要把先进的技术当作成简单的直观演示的工具,而应以它作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手段。更不能以先进的教育技术来不断的加大教学容量,忽视学生的思考,探索时间。
3、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人格。
4、要避免将信息技术装“门面”、“盲目追求”“高”、“精”而滥用。从而丢掉粉笔、黑板,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富于人情味的及时交流,教师组织起来的探讨问题的活跃氛围等传统教学的优势。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我坚信,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努力、去开发、去探索,数学教学的明天会更加辉煌、更加灿烂!
参考文献
[1]刘云生 信息网络时代与教育最优化 [M] 中国教育出版社,2000.[2]杨荣平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M]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3]顾泠沅 数学思想方法 [M]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4]徐立国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M]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作者简介
我叫宫继红,是兴城电大03秋小学教育本科学员,2003年秋入学,现已毕业。性别女,汉族,籍贯辽宁省昌图市,1975年11月21日生,2001年9月参加工作,在辽宁省兴城市曹庄中心小学从事教师工作,现在担任4年5班的班主任。
主要学习经历:1991年——1994年毕业于牡丹江市地区高级中学
1998年——2001年毕业于辽宁省财政高等专科学校
主要成果:2004年在兴城教育学会发表了《浅谈现代英语教学》
2005年在葫芦岛教育学会发表了《营造学生英语环境,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2006年在中国教育学会发表了《计算机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指导过程
小学教育本科学员,来自小学教育的第一线,因此,在小学教育本科论文指导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学员的选题尽可能的贴近学员的教学实际,能够充分体现学员的学习收获。有人说,选对了题目,等于论文完成了一半,这话可能有些极端,但也不无道理,因为选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论文的价值,也关系到论文写作的成败。
怎样指导学员选题,是指导教师有待探讨的课题,我在指导过程中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题是否具有可行性
该学员毕业以来,一直在小学任教,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小学数学课从原来只凭一本教材上课,发展到现在的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广泛应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一名教师必须适应教学形势发展的要求,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这篇论文选题结合了作者的教学实际,在完成过程中容易收集材料,所以有它的可行性。
二、选题是否适中
从本专业毕业作业要求来看,毕业论文的篇幅相对较长,因此,如果研究的问题太小,则难有展开的余地,写出的文章常会给人一种繁冗、庞杂、小题大作之感。相反,如果研究的问题过大,而作者的研究经验不足,写出的论文会流于肤浅、空泛,给人一种大题小做之感,所以说选题过大过小,都不利于写出高水平的文章。从本文来看,选题正适中,能够围绕题目把问题谈透。
三、选题是否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该同学的论文题目是《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说选题具有一定实际意义,有一定的创新性,符合时代要求。因为,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先进高科技手段的应用必将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各科教学,必将产生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比拟的良好效果。因此说这个题目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四、选题是否有应用价值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是信息时代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像这样的特点,所以能够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它必会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所以这篇论文可以为同行们找到一条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途径,有一定的学术性,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五、选题立意是否新颖
该论文论点鲜明突出,可以说多媒体技术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和较强的优势。多媒体教学将声、像、动态与静态完美结合起来,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手段,有极大的吸引力,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在论文中对每个小分论点阐述都非常清晰,用自己的感受,自己的体会来论证,另人信服。最后又从多媒体的原则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两个方面来简要论述相关的问题,使全文内容比较全面、周到,有一定的说服力,可以说全文结构比较合理,层次清晰,是一篇非常好的论文,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指导教师:王国民
指导教师评语
本文作者紧密结合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从理论到实践的结合上,明确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多媒体技术等方面的教学问题。文章立意新颖,观点正确,搜集了一定的数学教学实例来对文章的中心论点加以阐述。应该说论据比较充分,论证具体并有一定的说服力。文章通篇坚持从理性到感性,再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论述原则,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文章结构严谨合理,观点鲜明而突出,论证过程逻辑关系清楚,文通字顺,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指导教师:王国民
综合点评
选题很好。文章结构比较清晰,观点正确。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是对自己在小学数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实践经验的比较系统的总结。其中有些观点不乏闪光之处,从中体现了对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正确认识,科学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一些理念。但美中尚有不足。拟建议:
1.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可加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同时,对实践经验可进一步概括、拔高。
2.文章的角度及框架尚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如,可以从认识、做法、体会的角度进一步调整修改。有理论、有实践、有思考,文章的生命更加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