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1
题目: 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姓名:
徐建青
工作单位: 浙江省云和中学
通讯地址: 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南门路126号
邮编:
323600
联系电话: 0578—5351152
***
电子邮件地址:
xxue27@sohu.com
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化被动为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化抽象为具体,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化静态为动态,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化难学为易学,有利于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论述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关键词:多媒体 数学教学 新课程 自主探究
新课程改革如同一缕春风由四个课改试验区广东、山东、宁夏、海南吹入浙江,给浙江的教育带来的新的生机,新的希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新课程改革强调改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培养创新意识,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是一个有效的认识工具,能够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供强有力的平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本质.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个别化、直观性等特点,可以在数学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打破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使得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以至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都发生了变革.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已成为现实,根据自己近几年来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经验和体会,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论述.1 化被动为主动,有利于学生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是难学的,但数学是清楚的,清楚的推理,得出清楚的结论.数学中的命题,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存在丝毫的含糊.如果学生不按照数学规则去想去学,总想把“想当然”的东西强加给数学,那就会处处碰壁,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主动学习变为被动学习,为学习而学习,为考试而学习.《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多媒体的运用能够把被感知的对象直观地呈现出来,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把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集中起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升华数学知识.如在上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第一节课时,多媒体显示我国第一颗载人飞船“神州五号”绕地球旋转运行的画面,并描绘出运行轨迹图,让学生形成对椭圆的感性认识,感受生活实践中有许多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椭圆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问题.让学生动手画椭圆,对椭圆有一个更深刻的印象;接着分析椭圆形成特点,从特点寻找椭圆的共性,得到椭圆定义,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让学生在感知——疑惑——体验——尝试——总结归纳的过程中接受椭圆,认识椭圆.这节实践活动课,让学生经历操作实践过程,通过合作交流,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用数学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和兴趣,在实践中增长见识,知识面得到了拓展.又如在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统一定义的教学中,可让学生自己确定定点与定直线的位置,通过点、线的各种构造、动态、直观地演示椭圆、双曲线及抛物线的形成与互变过程,如拖动动点A,当动点A到定点P(焦点)的距离AP与动点A到定直线(准线L)的距离AB满足AP/ABe1且e为常数时形成椭圆,当APAB(即e1)时得到抛物线,当AP/ABe1且e为常数时出现双曲线.经过这样的动态演示,学生在直接的体验和感受中,形象地掌握了它们的不同特性,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记住了三者的内在联系,在耳目一新的感受中获得了知识并发展了能力.2 化抽象为具体,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数学课程的最大特点是抽象性,特别是数学概念的教学极具抽象感,让多数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理解、难以想象、难以接受,适当淡化数学抽象性,将抽象与具体相结合是解决困难的有效办法.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数学中抽象的内容通过具体的方式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形式,能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将知识的产生过程形象化,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以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几何画板能完成各种初等函数及其复合函数计算,并能将这些抽象的函数式绘制成具体的、形象的图像,学生借助形象的图形变化以及变化前后的关系探求函数的性质.如人教版数学4(必修)§1.5函数yAsin(x)的图像教学时,可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图形讲解每个参数的含义,首先令A1,1,0做出ysinx的图象,改变的值,令23做出ysin(x23)的图象,让学生观
23察图象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改变的值,令2做出ysin(2x)的图象;接下来还可以改变A的值,令A2做出y2sin(2x23)的图象,让学生观察比较并总结规律,最后还可让学生输入任意参数设想图形的变化,“一图胜千言”具体的图形能帮助学生轻松地理解抽象函数式中每个参数的含义,这是传统课堂中难以实现的.又如可以用几何画板根据函数的解析式快速作出函数的图象,并可以在同一个坐标系中作出多个函数的图像,如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函数yx2,yx5和yx的图象,比较各图象的形状和位置,归纳幂函数的性质,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幂函数,更加有效地应用幂函数性质求解函数问题.3 化静态为动态,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传统教学中,由于受到教学媒体的限制,教学内容只能由教师静态地展现给学生,缺少运动变化的思想,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在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中,利用平台技术,动态地构造一些对象的发生和变化过程,把静、动、画结合起来,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使静态知识动态化,直视生动地对学生的认识、理解具有“催化”作用,使学生从事物的运动变化中自己发现规律,探寻结论,使学生学得主动,有效地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教学中我常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表达教学法内容.如人教版数学1§1.1.3集合的基本运算交集、并集的概念教学时,当集合A与集合B没有公共元素,有一部分公共元素,存在子集关系的三种情况下,对集合A,集合B的两个韦恩图在鼠标的控制下,通过拖过、闪烁、色彩变化等系列动画模拟过程,形象生动描述交集,并集的内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两个集合之间交集,并集的韦恩图表示,为今后利用韦恩图求解集合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对函数这一部分内容特害怕,有恐惧感,怕学函数,怕见函数,关键在于学生对“函数”这一概念不能理解,对“变化、唯
一、对应”无法理解,在讲授这一节时用多媒体几何画板绘出函数y4x(可以是任意一个一次函数)的图像,在图像上确定任一点P(x,y),然后拖动P的位置,同时,同步显现点P的坐标,观察点P的横坐标x与纵坐标y的变化关系.同学们发现P点在图像上位置移动,其横、纵坐标随之变化,但纵坐标y始终是横坐标x的4倍,这使学生认识到函数的本质中蕴涵运动与变化,并且这种运动与变化有一定规律,即在变化过程中有着不变的实质,呈现“数形结合”思想,升华数学知识.4 化难学为易学,有利于学生运用数学知识
学习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知识才能成为能力.新课程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传统的数学教育是“应试教育”和“题海教育”,是“就题论题”和“纸上谈兵”,学生遇上数学问题往往束手无策,而新教育关注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实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应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数学课件,可以让学生通过课件的直观显示及变化功能去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真实地显示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和能力.立体几何是研究空间图形的性质、画法、计算及应用的学科.在高中立体几何的学习中,要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空间图形的基本性质,掌握有些简单多面体的性质,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进一步应用这些知识去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的最终目的.立体几何这一章的特点是基本概念集中,知识点抽象,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受到初中平面几何的负迁移、三维空间想象能力普遍欠缺,不容易建立空间概念,在头脑中难以形成较为准确、直观的几何模型等因素的影响,学生普遍认为立体几何难学,不容易学好.虽然高中生已经有了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在大脑中建立了一些几何体的表象,但这些表象还是不清晰、不稳定,在遇到几何问题时,学生不会识图,更不会合理作图.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几何课件,直观形象地展示具体的几何模型,显示各个几何体之间的点、线、面关系,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应用几何性质求解几何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正方体、球体的性质后,学生经常会遇见这个几何问题:与正方体的各个面都相切的球、与正方体各条棱都相切的球,经过正方体各个顶点的球分别称为正方体的内切球、棱切球、外接球,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三个球的半径为分别为r1、r2、r3,求三个半径r1、r2、r3与a的关系式.对于这个问题,学生难以想象各种相切情况下的几何体,在教学时,利用几何画板制作正方体与球体,拖动球体半径,分别使球体与正方体的各个面、各条棱相切,或使球体经过正方体各个顶点,同时显示各个情况下半径大小.通过这个课件演示,使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几何形状印象,并通过观察半径与a的数字关系,探究发现规律,得出结论:r1=12a,r2=22a,r3=32a.由于多媒体技术有视听结合、手眼并用和生动形象、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思索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升华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使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方式,能将传统的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的联系起来,相辅相承,互为补充,充分发挥各自的教学功能,改变人们对数学的认识,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使数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可以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发展学生的能力,做到“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常识数学化”.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就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发挥其最大功效,就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过重负担,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符合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要,有效地培养更多的新世纪的创造型人才.参考文献 李瑛华.数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如何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数学通报,2006(8)2 柏永红.论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几个层面有别,福建中学数学,2006(6)3 石永福.计算机技术在数学教与学中的作用.数学教学研究,2006(7)4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 严士健,张奠宙,王尚志.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注: 作者出生年月:1978.11 , 职称:中教二级, 学历:本科 转《丽水市教育技术中心关于开展优秀论文、课例评
选活动的通知》
作者:未知 来源:丽水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18日 点击数:
丽教技〔2012〕9号
各县(市、区)教育技术中心、电教馆(教仪站)、装备中心、勤办,开发区分局教育科,市直属学校:
为了总结近年来中小学教育装备与技术的应用与管理、教育风险防范和学生素质教育基地的实践经验和取得的成果,特别是新课程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果、经验与体会,鼓励广大教师、教育技术装备部门管理人员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市教育技术中心决定开展中小学实验教学、信息技术教育、图书馆(室)和勤工俭学管理等优秀论文评选推荐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荐范围和参评的条件:
凡自2010年7月1日以来关于新课程实施下教育装备的特点,实施政府采购与建立教育装备供配新模式的关系,新技术装备与应用、各专用功能教室(包括数字实验室、图书馆等)标准化建设与管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实践教学的优化整合,新课程实施与实验教学研究与改进,新形势下教育风险的防范与措施,学生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专业机构与队伍建设等的学术论文、研究课题及调查报告均可参加评选。已在市级以上有关单位组织的评奖活动中获奖(三等奖及以上奖项)的论文不再参加评选。
参评的论文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有较好的文风;紧密联系实际,具有前瞻性、独创性、可操作性;文章观点鲜明,思路清晰,论据充分,材料翔实。
二.推荐与报送 1.各县(市、区)、直属学校组织初评,在初评的基础上推荐论文7至10篇、课例2至3个,直属学校1至2篇、课例1个。并于2012年6月15日前集中报送市教育技术中心,由市教育技术中心组织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发文公布,颁发证书,并推荐其中的优秀论文和优秀课例报送省里参评。
2.每篇论文需同时报送纸质稿10份和电子稿一份,文字清单和电子清单各一份。课例需报送课堂实录光盘和教案。电子稿和清单可发送到yelsdj@163.com。每篇论文和课例需交评审费50元。
市教育技术中心联系人:叶菊华 联系电话:2159068 2295373
附件:优秀论文、课例推荐清单
二○一二年四月十八日
第二篇: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字号
电邮
收藏
打印 大
中
小
相关文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讲授教学与案例...课堂教学三阶段之教学反思研究
教学学术:高校提升教学质量的突破口
贯通学习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联系
基于教学光盘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探讨
论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教学策略
从网络外语教学研究现状看网络外语教...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论坛
教学日志:外语教师反思性教学的有效...本科教学评估指标“教学经费”构成研究
由于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枯燥乏味,而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媒体技术,则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教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提高数学课的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一、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1.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随着“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对教师角色、教学手段及方法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教学手段已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及发展的需要,教师只凭语言传授和粉笔、小黑板等简单教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作为激发师生创新思维有效手段的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知识的接收率,成为学生学习数学及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从而使学生乐于投入到数学学习及探究性活动中。
2.多媒体技术的强大功能为学生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学生掌握知识以感性知识为主,并通过对种种表象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一系列“内化”,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而多媒体技术的强大功能能将文字、图形、表格、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信息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变得图文并茂,丰富多彩,这样就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发挥其主体性,而多媒体技术手段所创造的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更能减轻学生的疲劳与负担,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活动,从而真正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
第三篇: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论述了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原则,以及如何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有机融合,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数学教学;应用
21世纪,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在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击着整个教育,不仅是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变革,它对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理论及教育模式都将引起更深层次的变革,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成了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一方面,我国基础教育正经历一次深刻的大变革,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中小学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这是一场基于知识经济的教育创新,一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大革命。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基础教育的重视,经费投入的增加,在不远的将来,信息技术将更广泛地改善中小学的教学环境,多媒体计算机、大屏幕投影设备和网络将进入每一间课室。这样,如何适应教育环境的这种深刻变化,如何最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问题,就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计算机最初的发展是与数学密切联系的,直到现在,计算机与数学还存在着特殊的关系。计算机是数学的创造物,又是数学的创造者。1985年曾在法国的斯特拉斯堡专门召开国际讨论会,研究计算机多媒体对数学和数学教育的影响。利用计算机屏幕演示可及时处理数学教学中的大量数据和图像,能展看一些连续变化的教学过程,形成鲜明逼真的动态效果,使抽象的理论按其本来面目完整地表露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形成抽象概念。计算机不仅可以为数学概念、定理、性质提供足够的范例,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抽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其图形功能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利用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抽象分析、想象及创造思维能力,而且还有利于使他们获得系统理解和取得完整观点的能力。传统的数学作为一种形式体系,强调推广、证明、抽象等一系列演绎推理方式。随着计算机提供新的符号计算方法,数学的实验方面日益显示出重要性。当前数学的研究与计算已越来越依赖于数学软件如几何画板、Mathematica,Matlab等,而其他自然科学中涉及到的数学问题的解决,更是离不开这些数学软件。通过计算机提供数据,做出图像或动态表现,使学生有了更多的观察、探索、试验与模拟的机会,从而可以形成顿悟与直觉,做出预测,还可以通过检验假设证明自己的猜想,获得技能,取得经验。传统的数学强调存在性、唯一性等理论证明,由于计算机提供了高速运算工具,又给数学提出了可计算性与可实现性的新问题,因而数学成了一门新的实验科学。拓扑学中著名的地图四色问题的计算机证明就是一个例子。“实验”是数学的一个必要却易被忽略的部分,计算机与数学的结合为数学的证明注入了活力。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软件的编制也越来越容易,利用数学教学软件辅助教学不仅可激发学生的数学能动性,拓广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也为学生提供了各种生动的数据结构、模型,以反映数学对象与过程的具体现象,使学生通过自主的行为模式,形成有关数学观念与结构的智力形象,从而增强数学思维能力。
二、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原则
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数学学科大概是最困难的。不像英语、生物、地理等学科的教学软件可以做得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因为数学需要进行思维训练,不仅依靠课件表面的生动难于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热情,而且也难于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研究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原则,考虑在多媒体辅助下什么是理想的数学教学。1.启发性原则
数学科学的最大特点是集严密性、逻辑性、应用性于一身,而这也正是数学被公认为“难”的地方,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应力求促进学生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和严谨的数学证明的有效认知。使用多媒体技术不能追求表面的生动、界面的漂亮,而应注重启发性,让学生有思考的欲望。有些内容过去单凭教师的“说”,学生不好理解,现在多媒体能帮助教师“说话”,抽象和直观有机结合起来,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当前市面上出售的数学教学软件就缺乏启发性。所谓讲解就是在屏幕上显示出有关的概念、定理、公式,不谈他们的来源和用场,不谈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发展,更不谈最值得领悟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所谓练习就是在屏幕上显示出答案,有的甚至连必要的过程都没有,对于判断选择题或一类简单的填空题,计算机倒是有些交互功能,但反馈信息却谈不上任何启发性。启发性是数学教学的灵魂,现在则需要考虑如何在多媒体辅技术的支持下设计出比传统教学更富于启发性的教学。2.针对性原则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能用统一的节奏,同样的策略,面对全班学生,更多地只能考虑共性,难于照顾个性。而每个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与经验不同、思维有快有慢,教师在课堂上不可能做到针对每一个学生。多媒体辅助教学情况有了一些变化,学生一人一机利用教学软件学习,他们可以利用键盘或鼠标控制学习节奏,还能通过菜单选择他们需要的内容或帮助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多媒体辅助教学要有针对性,就要设想电脑在和学生面对面地交谈,学生看到电脑的每一屏他可能怎么想,下一步屏幕上又该显示怎样的具有启发性的文字或图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3.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传统教学强调学生为主体,而现实依然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在一种被动的地位。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改变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方式,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数学学习情境,让学生参与到数学的活动中,甚至是自做课件,可以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更好地促进认知。把多媒体技术作为一个认知数学的工具与环境,应能改善学生的数学活动,给学生的参与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和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集体协作能力,并能增强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由原来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积极的参与者,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的融合
传统教学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尤其在培养“精英教育”上,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是成功的。而在大众教育阶段,一方面入学比例提高,使得学生整体素质降低;另一方面课堂教学时数缩减,学生所学知识增加;这些众多的因素均迫使我们借助多媒体优化传统教学。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多媒体技术为数学活动的展开提供了一个“活”的教与学的平台,而且也使师生能够在该平台里动态地探索和研究数学问题。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的融合,主要是数学软件、数学课件等在教学中的运用。多媒体技术怎样融入传统教学中才会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充当电子黑板,提高教学效率
数学理论性强,它是许多实际背景的高度抽象,逻辑推理十分严谨。对这些理论性强,思维难度大的内容,则宜采用传统教学,多媒体技术不宜融入过多。比较难的定理只能用粉笔在黑板上一步一步的推理,才有利于师生思维同步。教师一句话能说明白的就不必用演示,需要训练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就不要马上展示一个直观的画面,需要让学生动手计算画图时就不要融入多媒体技术。
对于有些信息量大、内容较多的章节,可利用多媒体的“电子黑板”功能。如把讲课内容设计成模块结构:概念产生的背景,内在联系,实际应用,归纳总结等制作成“电子教案”,并在某些模块中通过超级链接播放一些教材上没有的内容,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这样不仅省去了课堂上板书的时间,而且增加了教学信息量,使课堂教学更加紧凑和有效。
2.模拟仿真形象,化结果为过程
数学软件如mathematica,matlab等,功能非常强大,基本上可以完成从小学到大学所有的数学问题。数学软件给数学形象化提高了有力工具。例如传统教学说不清、道不明的概念,借助多媒体动态仿真形象能帮助学生度过这一难关。又如数学中有大量的空间图形,传统教学中临时画图就比较难以处理。若图画的太少,则可能看不出问题的实质;若画的太多,不仅时间不允许,而且会使学生不耐烦,影响学生的思维;若事先在小黑板上画好,则无法引导学生探索结论的形成过程。而在计算机上用可以轻易的解决这个问题。而利用计算机上数学软件我们只需一两分钟就能画出动态仿真的图形:动态的三维坐标、特殊的二次曲面、空间中的立体等。还可以用画面反复闪烁引起学生的注意,运用隐去一部分不相关的内容来突出主体内容,用画面的迭加和分解来揭示某个结论形成的过程,过去许多用口头用语言难以讲清楚的概念,现在一看图形就完全明白了。3.模拟数学实验,体验数学发现
对于某些数学问题的探究,可以模拟数学实验。传统的研究或学习数学的方法大多数是沿着“定义——假设——定理——证明——推论”的道路进行的。模拟数学实验则采用:教师提出问题和思路、学生上机实验仿真和模拟、教师小结和讲评等步骤。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全过程,通过自己动手选择方法、借助数学软件、计算结果、检验结果、发现问题、寻找原因等环节,来体会数学分析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这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模拟数学实验一方面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数学建模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应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的能力,包括数值计算、符号演变以及机器证明等,要求能给出图形或数据结果。模拟数学实验可以让学生换个角度来学习数学,以学生动手为主,使学生以更直观、更真切的方式感受课堂上听起来枯燥玄妙的数学理论和数学原理,对实验内容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是加强实践性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把多媒体技术适当、适度地融入数学教学中,可以优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节省教学时间。这是顺应科技发展潮流的必由之路。
第四篇: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谷城县城关镇城内小学
王富梅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促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提高。
一、化静为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发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下学习,会给他们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倦,学习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了兴趣,就会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恰恰能使教学情景生动有趣,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因为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在教学“植树问题”时,我利用幻灯片作了这样的教学设计:先是一棵棵小树被整齐的“栽”到屏幕上,然后是飘动的彩旗,最后是闪烁的路灯、敲响的大钟。当一棵棵小树轻轻的随风摇曳、一面面鲜艳的彩旗迎风飘舞、一盏盏明亮的路灯闪烁、一声声悦耳的钟声敲响时„„学生的目光一下子被精彩的画面吸引了,兴趣被激发出来,学习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他们仔细观察、认真操作、积极讨论、认真总结„„无所不能,在轻松
愉悦中理解了“植树问题”。并深刻理解了“点”与“段”的关系,并知道了这一理论能解决生活中很多实际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兴趣高涨,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状态下,完成了“紧张”的学习任务。可见,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巧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需要有一种内动力来达到学习目的,而这种内动力就是校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欲望。只有当小学生有了这种欲望时,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凡不是发自内心的求知欲和兴趣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忘掉的。”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不仅能够传递教学信息,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把色彩鲜艳、旋转的画面呈现在屏幕上,直观形象的通过180度旋转、平移一系列动画效果,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正)方形。屏幕上生动形象地演示了图形的剪拼、旋转、平移的过程,使学生直观形象的看到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这种良好的学习情境,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学会从
多方位、多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变抽象为直观,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数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内容抽象。这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是枯燥的、乏味的、难以理解的。抽象的学习内容很容易使小学生产生思维疲劳,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失去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意识。计算机多媒体能模拟仿真,变抽象为形象。它不仅能展示文字、图片、图像、声音于一体,将学生带入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的感官接受刺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降低了学生的认知难度,并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意识。
如在教学“平行线的认识”时,我利用幻灯片作了这样的教学设计:先采用动画方式演示线段、直线、射线的移动,使学生在复习时对知识先有一个直观形象的认识;然后给出三组图片,如下图:
⑴
⑵
⑶
让学生猜想:观察图片,如果每组直线无限延长会有什么结果?通过观察,学生们很自觉地就进入学习状态,沉思、讨论、沉思、再讨论、再争论、再沉思„„课堂气氛时而平和,时而“紧张”,最后转入沉寂„„几十双可爱的眼睛一同用渴望的目光望着我,盼望我给他们一个公正的裁判。这时,我轻轻的点了一下鼠标,屏幕上三组直线同时向两端延伸,通过动画演示,学生们找到了他们想要的答案。并形成了对平行线的直观认识,进而理解了平行线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学过程中,在动画的刺激下,学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与此同时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也被大大的提高了。
四、寓教于乐,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
在传统教学中,概念的学习于巩固是最枯燥、最乏味的。而枯燥乏味的学习内容很难让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计算机多媒体所展示的图、文、声、像。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逼真的情境,悦耳的背景音乐,有趣的益智游戏,把学生带入了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达到最好的学习状态,让他们主动探索,积极进取,最终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
如上“质数”的练习课前,通过请教我校的计算机教师后,我用flash做一个名为“真心英雄” 的闯关游戏课件。然后装进计算机房的电脑,把学生带进机房上课。游戏用歌曲真心英雄作音乐背景。每一关都会出现若干个质数和若干个合数,只有找对所有的质数才能过关,游戏难度随着闯关的进程而不断加大。在哪一关失误,屏幕上都会出现一只努力爬向终点的蜗牛,并笑着对你说:“努力吧!要不然连我都追不上。”每过一关,都会有一
些激励的语言传出,当闯过所有关口后,屏幕上会出现一个金光闪闪的奖杯,并有“恭喜你闯关成功,你真棒,你就是真心英雄。”的声音传出。这样的练习形式使学生始终充满了学习兴趣,都想成为“真心英雄”,并为此付出努力。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这个游戏竟然帮我把屡教不改,让教师和家长都感到头疼的,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几名学生,从网吧中“抢”了回来。使我感到既欣慰又自豪,它使我感到与以往不同的喜悦和成就感,并给了我长期对媒体教学研究的信心和动力。由此可见,有趣的练习,能使学生思维敏捷,精神集中,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从而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使他们在快乐中既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同时又受到了教育。
五、认真总结,提高课堂效率
每次用多媒体上课后,我都及时认真的总结。通过总结我发现,无论从课堂气氛,还是教学效果都比传统的教学要提高很多。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科学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兴奋、愉快、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自信心,使他们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一件有趣的事,一件有意义的事。使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使他们的态度和价值观得到了良好的熏陶和培养。
第五篇: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应用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手段,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利用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等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现代化的课堂教学形式多种多样,这首先得益于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三机一幕还未普及的时候又被先进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所更新,接下去的是更吸引人的网络教学。现在我国倡导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在教学中培养复合型的人才。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遵循着素质教育的方向,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更是成为教师的重要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把握好45分钟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知识的把握和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教师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必须考虑影响学生学习的激励因素。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而外部因素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的媒介。黑板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辅助工具之一,它最适合临时性的板书以及在班级学生面前进行数学运算或类似的练习。但黑板的短处之一是难读难写,而且教师不得不背对学生,从而失去了对班级的控制和与学生的目光交流。投影仪、录音机等先进教学仪器的引入,曾经给课堂带来了生气,但仍因其不能将声、像,动态与静态完美地结合起来而缺乏生命力。于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极为有效地弥补了这一空白,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且正显示出它无以伦比的优势。以下几点,是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计算机辅助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所总结的一些心得体会和经验。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在教学中,用多种媒体来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例如我在教学《熟悉厘米、用厘米量》时,其中有一内容是教学生估测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考虑到这一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我先提出问题质疑: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猫是怎样抓躲在洞里的小老鼠吗?此时学生都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非凡想知道小猫是如何抓躲在洞里的小老鼠的。于是我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片:一只小猫在追一只老鼠,忽然这只老鼠窜到了小洞里,于是小猫就用自己的胡子在洞口量一量,假如小猫的胡子的宽度与洞口一样宽,说明小猫的身子能进入洞口,才有希望抓住老鼠。学生看到小猫就是靠用胡子来估测洞口大小,才能进入洞里抓住老鼠。接着我揭示本堂课的主旨: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如何估测物体的长度。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尺子,学生们在刚才情境的熏陶下,对这一内容产生了极大的爱好和好奇,纷纷寻找身边的“尺子”,有的说自己的一柞宽就是10厘米;有的说自己的食指宽就是1厘米;还有的说自己的课桌是80厘米等,只要把要测量的物体与这些生活中的“尺子”比划,就能估测长短,最后得出结论:用这些“尺子”同样可以估测出物体的长短。可见,媒体恰当的演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好奇心,激起了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并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设计教学过程和每个教学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小学生年龄小,上课注重听讲时间短,持久性差,对学生的直接爱好始终是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稳定组成部分。假如教师善于用色彩鲜明适度的画面吸引学生、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将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如我在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时,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导入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其做法是:编制“唐僧师徒分西瓜”的故事。上课伊始,教师将屏幕打开,唐僧师徒四人出现在一荒草丛的大路上,被太阳晒得口干舌燥。悟空便蹦蹦跳跳地来到师傅面前说:“师傅,口太渴了,我去找点解渴的东西来!”并吩咐八戒和沙僧看好师傅。不一会儿悟空抱着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回来了。悟空道:“师傅和沙僧吃西瓜的1/4,八戒吃西瓜的1/3,我吃西瓜的1/6。八戒一听瞪着眼睛,很不兴奋地说:“猴哥,明知我的肚皮大,吃得多,却分给我的最少,你吃得最多。”语音刚落,悟空便哈哈大笑道:“好一个呆子、呆子、呆子……”到此,教师抓住时机提出问题:“悟空为什么叫八戒呆子?”由于小学生非凡喜欢《西游记》,课一开始,同学们便被生动的画面、富有个性的人物对话所吸引,每个情节历历在目,问题一提出,同学们争着回答:“八戒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他真呆!”等等。教师紧接着追问:“八戒为什么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呢?”此时学生跃跃欲试,欲言不能,教师趁疑而入,因势利导,揭示课题。这样就达到了“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新奇有趣的引入课题,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为学习新的知识铺设了一条平坦的大道。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用的最多就是PowerPoint制作课件,PowerPoint能制作出形象、色彩鲜明、声色结合的背景,并且教师在制作时有较大的随意性,可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制作一些有针对性的课件。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学生往往对运算顺序这一重点把握不好,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就可以突破这一重点。先出示混合运算试题让学生判定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学生说的先算部分用红色闪烁的线条标出来且配以声音,再现知识点,以此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再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熟悉时有这样一题:许多正方体有序的叠在一起,要求学生数出共有多少个。这样的题也可以用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来演示每一层正方体重叠的情况,让学生通过演示一层层的数出总个数,清楚明了且效果良好。计算机发展进入到课堂教学中,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力,使数学教学有了质的转变,本来枯燥无味的课堂因计算机的作用而使得本身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且易懂明了。非凡是在几何图形课、应用题课的表现更加突出。在小学教学中,大量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插图是静止的,插图借助多媒体,创设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活动的画面把活动过程全面展现出来,那么既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又可促进思维导向由模糊变清楚。
僻如“相遇问题”历来就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相当难度的一类应用题,在教材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类应用题既要学生把握相遇、同时、相向的特点,又要理解路程、相遇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会应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解题。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使学生较好的理解,以往的教学中尽管教师作了很大的努力,或用语言形象描述,或用画图讲解;或用滑轮实物与幻灯投影演示;或根据题目与速度、时间的关系等诸多手段进行教学。但由于学生年龄特点的限制和教学知识本身难度的阻碍,学生把握起来总是很困难、很勉强。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运用多媒体动态的例题教学,为学生创设视听情境,产生一种化静为动的效果。其做法是:开机,屏幕上出现了王娟和张明分别在两地,接着显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对面走来,最后显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对面走来,最后通过一分钟一分钟或一小时一小时行程的演示,一直走到两人碰到一起。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图像准确科学、简洁明了、真实可信,使学生正确、科学地理解了“两人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的含义,帮助学生正确地把握了路程与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顺利完成由自我形成到自我完善的认知过程,大大降低了传统手段靠单一讲解带来的理解上的难度,避免了因实物表演、模具演示不准确、不科学而造成的负面影响。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操作能力。思维的创造性程度是衡量思维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思维能力不是凭空而生的,它依靠于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与一个人的思维素质所受的思维练习密切相关。根据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教师要为学生开拓思维空间,帮助学生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增加思维的自由度,鼓励学生探索,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互相讨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僻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为巩固分数的意义,设计了这样一个CAI课件:在漂亮的大自然中,果红草绿,苹果树上结了10个又红又大的苹果,有6只辛勤的蜜蜂正一桶一桶的在采蜜,它们一起去采了12桶蜜……这活泼生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延长了学生有意注重的时间,全班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你可以把图中的什么看作单位“1”?可以把它平均分为几份?可以表示这样的几份?用分数表示是谁的几分之几?在学生爱好盎然、思维活跃的情况下,充分挖掘画面中所提供的素材,说出:可以分别把10个苹果、12桶蜜、6只蜜蜂看作单位“1”,并能把每个“1”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用不同分数表示的过程中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东西,充分展开思维的翅膀,独立思考问题。这样做不仅较顺利地将具体形象的事物转化成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注重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现代教育要求教育者要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计算机不仅可以用来演示形象生动的画面,突出教学的重点,利用计算计辅助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我在教学《四位数的读、写法》一课时,在计算机上出示0、1、2、3、4、5、9这几个可以在屏幕上可以随意移动的数,然后,我出一个数让学生利用鼠标移动这些数,使它们组成老师刚才的数。以前上课总是老师在操纵电脑,这回轮到他们操作,学生们感到十分新鲜,所以都跃跃欲试。这堂课不仅使学生在愉快、师生共同协作下完成教学任务,且融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得到了充分培养。由于多媒体的引进,使得课堂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而多样的教学形式又经常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当今是一个信息化时代,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有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动手操作或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作业题,如有一次在学完《千米的熟悉》后,我就布置学生找一些有关“千米”这一长度单位的资料,结果有学生告诉我,教科书上说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不全面,他在网上查找资料时看到有的汽车每小时可行80千米,还有的车速度更快。在学习《24小时计时法》前,我布置学生观察在哪儿看过24小时计时法,学生告诉我他通过看电视,了解到中心电视台新闻联播时每晚19:00开始;《大风车》节目是18:00开始,有的甚至将它们列成时间表等等,学生都是通过多种媒体进行了解的,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四、运用多媒体,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知识的把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所以,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发挥计算机容量大,信息的检索、提供、显示及信息类型的转换方便迅速,信息传播速度快的功能优势,巧妙设计练习,激发学生“乐学乐做”的情感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应广泛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素材,更多的练习和表现自己能力与成就的机会。同时,也为教师提供及时获得学生准确、真实的学习成效和学习态度及反馈信息的方法和途径。僻如在教学《角的熟悉》时,学生最轻易犯“角的大小与构成角的两边长短有关”的概念性错误。为了克服学生这一错误的熟悉,我们运用多媒体自制一个CAI课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做法是:在讲完《角的熟悉》新课后,反馈练习时,依次出示一组练习根据屏幕上提供的各种图形判定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结果98%的学生能准确判定;接着出示一组两个大小相等而边的长短不相等的角和两个边的长短相等而大小不等的角的画面,要求学生判定每对角的大小。结果有些学生得到边长的角大这一错误的判定。这说明学生没有真正抓住事物的本质;为了直观验证他们判定的错误,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以黑色为背景的高亮度的角。此时教师提醒学生注重两条边长短变化时这个角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观察屏幕演示自己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的结论。这种非常直观的演示,为学生积极思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其它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学生根据观察,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
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非凡是CAI课件的开发、研究和应用,引起教育技术的第四次革命。CAI课件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培养数学能力,发展智力以及突出教材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无论科学技术以何其迅猛的速度发展,只要“人类教师”更好地控制设计,操作使用“电脑教师”,“人类教师”的地位将永远不会被取代,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必将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由此可见,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但能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能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发展他们的思维,培养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总之,利用多媒体辅助进行教学是教育改革实践中的一种新探索,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智力因素也得到发展。我们深信:教学改革伴随着多媒体手段的普遍运用,课堂教学效率将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得到全面发展。最后,望各位教师在实践中能得出更多的心得与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