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学生应是教师的天职[★]

时间:2019-05-15 15:06: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爱学生应是教师的天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爱学生应是教师的天职》。

第一篇:关爱学生应是教师的天职

通过多天来的培训,我对“健康爱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关爱学生应是教师的天职。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关爱就是最好的激励和鼓舞,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阳光。关爱学生首先要明确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是正在塑造中的人这个大前提。

一、教师首先要给学生正确的指引。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具有一定的不成熟性,辨别是非的能力弱,自控能力不强,需要成人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让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迷失方向。每当接过一个班级,我都拿出几天的时间和学生一起逐字逐句学习《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制定的奖励办法、处罚条例等各种规章制度,以此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使学生的行为有法可依。

二、教师要亲切、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道德人格必须是高尚的、良好的,教师能做到和蔼可亲的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关爱每一个学生,这是教师道德人格的最好体现。教师关爱学生,就应关心爱护一切学生,不论是男的还是女的,是丑的还是俊的,是淘气的还是听话的,是性格开朗的还是内向的,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差的,是健康的还是有生理缺陷的,是干部子弟还是平民百性的孩子,教师都要“有爱无类”,一视同仁。事实上,教师的道德人格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是无可比拟的,常言道:亲其师,受其道。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具体来讲就是教师“爱”心的奉献,爱岗敬业,精心育人。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决定,是否有感情、有爱心,其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学生有思维有感受,他们在接受的时候感觉也是不一样的。

生命因教育而精彩,教师只要给学生以规范,使学生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怎样做人,怎样处事,将规范深入人心,就会成为学生思想行为的指南。教师给予学生温暖与呵护,用爱心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让他们的生命沐浴着灿烂的阳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就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第二篇: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谈起教师的形象,人们可以说出许多赞美之词,如园丁、蜡烛、人梯等,但我认为。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有爱心.也就是爱学生。

优秀教师在教育方法上是千差万别、各有千秋的,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对学生的爱。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教师要以满腔的热忱和高度的责任感去热爱他们、关心他们,及时地培养和教育他们,细心地呵护他们,做他们的亲密朋友和指导者。斯霞说:“人民教师对学生的爱,爱祖国、爱人民、爱教育事业的集中表现。”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这是古今中外教育家的共识。陶行知曾提出“爱满天下”。因此他才能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正是因为教师有了无.私的爱.教师在人们心中才变得崇高起来。我自任班主任以来,时时处处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课余时间加入学生行列,和他们一起做游戏、谈心。给他们讲英雄人物的故事。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我及时开导、教育他们,他们也乐意对我说心里话。

教师的爱不是一般的爱,它是严与爱结合的理智的爱、科学的爱,它体现的是党和人民对下一代的关怀。师爱尤其体现在对后进生的爱上。好教师对后进生不是“头痛”而是“心疼”.他们不歧视后进生,对后进生给予厚爱。班上有两名学生,曾被许多老师认为是“朽木”,在全校是出了名的调皮蛋。但我并不因此而对这两个学生斥责、挖苦。我通过观察、家访、个别谈心等方式了解他们,发现他们并非“朽木”,而是由于家庭条件太差而影响了学习。为此。我首先给他俩买了一些学习用品.还发动全班学生向他俩伸出援助之手。两个星期后。他俩的思想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再没有学生反映他俩搞破坏、违反纪律了,更可喜的是。一个月过后,他俩在一次语文测验中竞考了六十多分,以后他俩的成绩是稳步上升。由此可见,教师的爱有巨大的感染力,它是教育的桥梁。有了爱,师生之间才能思想相通,情感交融。一般来说。教师的爱能吸引学生喜欢上课。师爱还有助于激活孩子的思维,在爱的氛围中,人的想象就丰富了,思维就能达到较高的水平。

教师爱学生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形象的重要标志。假如一个教师讨厌学生,对学生讽刺、谩骂。那他不但教育不好学生,而且还有损自己的形象。

爱学生吧,用我们的爱心、诚心、细心、耐心去换取家长的放心。学生需要教师的爱心,家长需要教师的爱心,人民需要教师的爱心,教师自身形象也需要爱心。毋庸置疑,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第三篇:教师应是思想者

教师应是思想者 ■程红兵

检讨这些年来的从教生涯,我有一个明显的体会,无论怎样,思想不能缺席,教育需要价值思想。

思想是一根香烟,是一杯浓茶,是一杯咖啡,是一支雪茄,是一个教学行为,是一本教科书,是黑板上的板书,是一次暑假作业。但一根香烟不是思想,一杯浓茶不是思想,一杯咖啡不是思想,一个教学行为不是思想,一本教科书不是思想,黑板上的板书不是思想,一次暑假作业不是思想。

思想是什么?思想是形而上的,思想关乎价值,思想是附着于外物、附着于行为的内在的关乎价值、形而上的东西。思想从终极上思考:外物为谁而存在?行为为谁做?为什么存在?为什么而做?

教育也罢,语文教学也罢,都要有思想,教育就是文化的传承,语文教学就是语言的习得与文化的传承,文化的核心就是思想,抽去了思想,我们还有文化吗?但是我们有思想吗?我们似乎有思想,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思想,但又不是思想,当这句话蕴含在一个个具体的教育物当中,蕴含在一个个具体的教育行为中,它就是教育思想;当这句话成为一种标语口号、成为一种标签,随处张贴、随时呼喊,那它就不是思想。

我们不断地进行教育改革,我们不断地进行技术操作层面的变化,一期课改我们说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二期课改我们说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我们是否思考过我们为谁而改,我们为什么改?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是否失去了存在的理由,而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取而代之的理由何在?其生存的条件是什么?语文教科书原本是以体裁组元的,现在改为题材组元,原本是课文与思考练习合在一起的,现在拆分为二。对此,我们同样要问:为谁而改?是为教师而改,还是为学生而改?是为知识而改,还是为改而改?为什么而改?改的意义何在,价值何在?

课文有的有思想,有的未必有思想。茨威格《世间最美的坟墓》有思想,何为最美?朴素最美。为什么朴素最美?朴素的背后是托尔斯泰的伟大人格,这里蕴含了作者的价值判断。

任何改革的背后都有理性,有的是工具理性,有的是价值理性。任何教育行为背后都有理性,或者是工具理性,或者是价值理性。

思想的缺席,是最可怕的缺席,思想的缺席是灵魂的缺席,我们太多地沉浸在热潮中。一种热潮来了,往往就是思想的缺席,因为只有一个声音,只有一种话语,只有一种热情,从众固然不孤独,但是没有了自己,没有了思想。我们都在大家的、时尚的思潮中淹没了自我的个性。

我们不能自说自话,这是我们话语能力丧失的一个显现。我们习惯于跟风走,我们喜欢讲模式,讲网络技术,讲教学方法,讲研究性学习,讲课程。我们更多的是关注技术,关注操作。于是思想的缺席便自然而然了。我有一个直觉,语文教学以前是教学论的附庸,现在是课程论的附庸,以前的话语系统是教学论的话语系统,现在又是课程论的话语系统。语文教学这门学科始终没有独立性,也不知何时能够独立。

思想的缺席,使我们发育不良。缺乏醍醐灌顶的思想启蒙,使我们的群体发育不良。在语文的圈子里,我们很少听到充满哲学意味的思想话语。

(本文摘自《从“被教师”到名校长——一个特级教师的成长故事》,程红兵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

对话名师

上一两堂好课不难,难的是不断上出好课;发表一两篇文章也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在学习、思考。名师与普通教师的区别在于韧性、在于坚持。

名师贵在坚持读书和思考 ■本报记者 张贵勇 教学不能被简化为技术

记者:很多名家都提倡教师阅读哲学和教育哲学之类的书,这类书对普通青年教师到底有多大作用?如何才能让这类书籍真正内化到教师的教育教学中?

程红兵:教育哲学还是应该读一些的,原因在于,教育哲学能帮助教师思考教育的本源性问题,帮助教师回到教育的原点来思考教育。

当下的课程改革有一种技术化倾向,教育教学多沉浸在技术层面上,教师更多地热衷于讨论教学的技术问题,如同课异构、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教学模式等。这些东西固然是重要的,但我认为不是最重要的,只关注这些而不考虑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导致课程改革流于形式,浅表化,简单化,深入不下去。课程在文化层面上没有多少变化,依然是比较保守、封闭的,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缺钙”。

美国学者阿莱克斯·斯坦迪什认为,教学不仅仅是一门技术,还需要教学理论、哲学、文化的支撑。如果教师对教育理论、儿童心理学、教育哲学、教育历史以及学科知识没有掌握,他们是不应该教学的。这些对于一个师范生理解他的角色、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成为一个合格教师是非常关键的。诗人纪伯伦有句诗说得好:因为走得太远,忘记了为什么出发。我以为教师也好,校长也罢,应该思考最重要的问题——教育的价值取向、文化旨归、哲学意义以及终极目标,这些最终将决定教师教学行为,决定我们的教育话语、教育细节。

语文教育需要潜心探索

记者:语文教育需要批判和建设,但当下对语文教育批判的多,建设的少。您觉得如何构建真正适合的语文教育?

程红兵:批判是需要的,但语文教育事业更需要学理性的批判,需要基于建设好语文教育这一目的指向的学理性批判。坦率地说,这样的批判还是不够的。语文教育的出路在哪里?我以为在于常态环境下的语文教育科学实验。而这一点恰恰是这些年来语文教育事业所缺乏的。实话实说,今天的教育环境已经变得非常浮躁,教育的外围——社会到处是急功近利的现象,这也影响了很多教育界人士,一边在号召课改,一边马上树立典型;一边启动课改项目,一边开始介绍经验,展示课改成果。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本身就是急功近利的表现。教育是复杂的,那种希望快刀斩乱麻的心态、那种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的心态,必然是昙花一现。

教育是慢的艺术,现在语文教师、语文教育专业研究人员更应该静下心来踏踏实实搞教育教学实验,特别是常态下的语文教育科学实验,多务实,少务虚,做一些大样本的科学调查,做一些大规模的跟踪分析,力求科学严谨,切合实际,不要把力气都用在名目翻新上,不要期望建立一个改变一切的教育模式。唯有如此,语文教育事业的问题才能获得真正的解决,语文教育事业才能进步。值得欣喜的是,现在已经能看到一些语文专业研究人员、语文教师开始这样做了。我相信并期待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人越来越多,因为这就是中国教育的希望所在。

名师与普通教师的区别在于坚持

记者:你觉得从普通教师迈向名师最难的一道坎是什么?在阅读上,你觉得普通教师如何完成向名师的蜕变?

程红兵:我知道回答这个问题是有风险的。一不小心,别人就认为你以名师自居,于是招来各种不必要的麻烦。但是,既然问起,我也不便推辞,推辞也会让人觉得你矫情。

说句实在话,普通教师和所谓的名师原本没有多少差别。没有智商的差别,所谓的名师并没有几个是高智商的,或者说得极端一点,所谓名师大都是智商平平的,没有超乎常人之处;没有学历的差别,一般名师的学历并不是特别高,学历高的也未必成为名师,更有许多名师是学历不达标的,比如钱梦龙、魏书生都不是大学毕业,更不是硕士博士,但不妨碍他们成为人们公认的名师;没有资历上的差别,不是年资高的教师就是名师,不是年资低的教师就成不了名师。

我以为,名师与普通教师的区别就在于韧性、在于坚持。上一两堂好课不难,难的是不断上出好课,上出几千堂好课;发表一两篇文章也不难,出版一两部著作也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在学习,一辈子都在思考。这就是名师与普通教师的差别所在。于漪老师常说:我当了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我上了一辈子课,上了一辈子令人遗憾的课。这两句话充分表明名师成为名师的关键所在。

阅读可以影响人,而坚持阅读、不断思考才是改变人的关键所在。记者手记

我听过几次程红兵的报告,深为他的独到见解而叹服,私下里也跟他接触过几次,但与台上的他简直判若两人。当谈及有关读书的话题时,我又看到了一个充满激情的程红兵。原来,他的所有兴奋点只在与语文有关、与教育有关的事情上,由此他总是拒绝酒桌宴请、不愿走近领导的个性,便多少可以理解了。

优秀的教师总是心无旁骛,身在课堂、心在教育,真正的名师总是一辈子学习、思考并引领着同行一同前行。程红兵说,他很喜欢他的第一本专著《语文教学的人文思考与实践》上的封面插图。他感觉那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

现实中,程红兵的确做到了不平则鸣,他的呐喊让教育界感受到了久违的新鲜气息。而他值得同行们学习的,除了敢说敢做的个性,还有成就他的从未间断的阅读。

第四篇:教师应是脚手架

教师应是脚手架

在未实行新课改之前,教育上流传着一句话,那就是一碗水和一桶水的关系问题。即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

这句话形象的的将学生和教师所要求的知识比做一碗水和一桶水。但新课改实行之后,有人就对这个比喻提出了质疑。一碗水,将学生仅看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这碗水,学生没有真正的消化,变做自己的东西,这一碗水,又有何用?教师的一桶水,如果不是新水,不经常更新自己的知识,完全从经验出发,满足于现实掌握的知识。那这一桶水,如何又能给学生一碗清水?

于是,就有人将这句话变成了,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是自来水。也就是说,在新的形式之下,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完善自我,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这个理论也并不是十全十美,无懈可击。例如:我们不仅可以问,在信息与高科技发展的今天,难道学生仅仅需要的是一碗水么?教师的自来水,是否经过过滤、消毒的,有利于学生健康的水;学生需要的是获取一碗水的方法呢,还是仅仅局限于满足于一碗水等等。

而今这个理论成了教师应该是个“脚手架”。因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帮助,学生踏着教师提供的支架要主动学习,建构知识体系,而在学生能力增长时抛去帮助。

第五篇:教师的天职

教师的天职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教师必须全身心地热爱所有的学生。教师爱学生,能激起学生的上进心、自信心。教师真诚地爱学生,尊重学生,天长日久就会使他们的内心感受到温暖,产生一种精神力量。这是促进学生前进的内在动力,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正如前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所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

教师要尊重学生。教师要把学生看成与自己一样有尊严的人,要真正把学生看成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在教学中要做到“目中有人”,不使用居高临下的语气和态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观点,真正树立“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念,要允许学生与自己在平等的地位上展开争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只有尊重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人际关系才可能和谐。因此,教师在与学生交往时,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把学生看作是与自己地位完全平等的人。

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作为教师,应该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每个学生发展的契机和条件是不尽相同。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应当看到他们各自身上的闪光点,全面地、辩证地认识学生。不能过早地给学生下结论,用过激的语言训斥学生。对不同相貌、不同性别、不同种族、不同籍贯、不同出身、不同智力、不同个性、不同关系的学生要一视同仁,做到不偏心、不偏爱、不偏袒、不歧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尖酸刻薄的语言讽刺、挖苦、嘲笑、打击学生,尤其不能体罚和变形体罚学生。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要经常与学生平等交换意见,采纳他们合理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教师对学生要倾注爱心。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圣地,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学校这块净土上,教师必须恪守职业道德,固守精神阵地,用高尚的情操来影响学生,用爱的情感和言行来感化学生、陶冶学生、引导学生。关爱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自己的爱心,才能赢得学生的依赖。学生进入学校以后,实际上他们已自然地把爱的希望寄托在老师的身上,他们希望老师能够像父母一样关心、爱护自己。如果学生这种爱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他们就会对老师产生一种依赖感,就会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与教师交往的需要,这样,学生就会把学习看作一种快乐,这时爱就成为了学生健康成长的动力。教师在和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要多展示笑脸,因为笑是构筑师生间心灵桥梁的基础,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与教师交流。

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要对学生的发展充满期待。(1)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潜能,通过积极的评价,让每个学生深信自己具有一定得潜能,甚至是优秀的潜能,只要积极努力就能挖掘出自己的潜能。(2)教师要关注弱势群体,关注这些学习上的落伍者、智能上的滞后者、家庭条件上的困难者,这一群体一般表现为自信心较弱甚至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教师在和学生交往时千万不要忽视他们,更不要伤害他们。(3)关注“违规事件”。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初一女生季娜,她的祖母病得很重。季娜想给祖母采一朵鲜花,给她送去一些欢乐。但时临严冬,到哪儿找鲜花呢?季娜一心想着祖母,忘了学校的规定,从学校暖房里采下了一朵“快乐之花”。正在这时,一位最喜爱花卉的老师走进了暖房。他看见季娜手里的花,大吃一惊。但是,他注意到了季娜眼里那种无邪的、恳求的目光。问明情况后,老师感动地说:“季娜,你再采三朵花,一朵给你,另外两朵给你父母,因为他们培养了一个善良的人。”我们可以体悟到这位教师是怎样处理这起“违规事件”的:移情、换位、,跳出框框,超越常规,贴近学生心灵,走进学生内心,赞赏美好情感。(4)关注教师的行为效应。对学生要多用“大拇指”赞许,不用“食指”指责;多用肯定的目光,不用无所谓的眼神;多和学生打成一片,不和学生“楚河汉界”……

爱是教师的天职,爱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一个有爱心的教师是有足够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的。假如我们年轻的教师都把学生视作自己的兄弟姐妹,年长的教师都把学生视作自己的亲生儿女,那么,我们的学生该是多么的快乐,我们的校园生活该是多么的美好。

下载关爱学生应是教师的天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爱学生应是教师的天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爱学生是老师的天职”教师格言

    “爱学生是老师的天职”教师格言 多一点关爱,多一点帮助,多一点诚信,师生共建和谐的绿色通 道。——陈阊如春风温暖每个学生,如细雨滋润学生心田。 ——章晓洁一生为着孩子,一心......

    教师关爱学生事迹材料

    教师关爱学生事迹材料 大墙九年制学校 教师关爱学生事迹材料 一、一路执著 岁月如歌 人们总把教师比作辛勤的园丁。数十年如一日,倾心教学,就如园丁在自己的百花园用心......

    教师关爱学生心得体会

    篇一:关爱学生心得体会关爱学生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老教师,已经从事近二十多年教育工作的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做教师就要做关爱学生,不懂得关爱学生的人,不配入教育的......

    教师必须关爱学生

    教师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朱小曼曾说:“离开感情层面,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教育,首先应该是温暖的,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

    关爱学生教师承诺书

    “关爱学生,爱岗敬业”师德师风承诺书“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

    关爱学生教师演讲稿

    《爱是永远的阳光》演讲稿 高疃中心小学李玲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我们都知道万物离不开阳光的普照,有了阳光,花儿才能绽放,有了阳光,万物才能生长,所以有了阳光,才有了灿烂的......

    教师关爱学生演讲稿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在同龄人中,我没有靓丽的外表和时尚的服饰,但我是学生眼里最美最美的老师;我不想苍白空洞的说我为教育事业......

    教师关爱学生演讲稿

    教师关爱学生演讲稿(精选多篇)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在同龄人中,我没有靓丽的外表和时尚的服饰,但我是学生眼里最美最美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