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如何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标题:浅谈如何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院系:重庆师大涉外商贸学院姓名:赵雅馨班级:
08级6班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摘要:在当下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大背景下,我们一直在提倡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倡素质教育。我们认为素质教育的重点与核心体现在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而教师在这一关系中应当起主导、主要作用。
关键词: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尊重爱护 鼓励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二者缺一不可。在这一活动中,教师是主导性的因素,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调控着学生和整个教学过程。而学生是主体性因素,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因而,要处理好教师主导性地位和学生主体性之间的关系,不可偏废,不可重蹈覆辙。
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又是师生交流的主阵地。那么,如果教师与学生能够较好的交流沟通就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有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才会有学校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课堂教学都有一个基点:师生交流。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地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由此可以看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调高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分为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相互接纳,形成师生互爱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的发展。这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具体体现在: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
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我们认为,要想达到成功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目的,教师应该负有主要责任,重点在于教师的引导,因为教师才是组织者和领导者,在课堂教学上起着主要作用。那么,具体来说,教师应该懂得尊重学生、爱护学生、鼓励学生。
一、尊重学生
韩愈说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师和学生在知识水平上是有先后差异的,但是在人格上绝对是平等的,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学会尊重学生。教师应该把学生当做平等合作的伙伴,把课堂当做师生共同创造知识的乐园,以热情的期待和由衷的赞赏来对待学生,是学生在温暖、和谐、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张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知识的天空。同时,教师应该允许学生思想情感上表现出独立性,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允许他们对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这就要求教师有博大的胸怀,所谓“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学生由于在心理生理上不成熟,犯错误是再所难免的,不必过于苛求。学生犯了错误,也正是老师施教的最佳时机。又由于学生的心智大多不成熟,如果老师不注意场合对他们严厉批评,反而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作为一位教师必须学会尊重学生。
二、爱护学生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会爱的人才会教育孩子!”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有人说过“如果教师只有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老师;如果把对教育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位完美的教师。”其实每位教师都懂得爱学生的重要性,可却不一定人人都会爱,因为这需要用心、用情去爱。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要教师对学生充满爱心,以一颗爱心去包容学生,学生反过来也会给学生以相应的情感回报。当这种情感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产生情感迁移,从而“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三、鼓励学生
鼓励和批评是对学生的两种不同评价方式,这两种不同的评价方式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前人的教育经验告诉我们,鼓励的力量是无穷的,鼓励的话语让学生充满自信,充满自信的学生更容易获得成功。鼓励教育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题地位,就是要多鼓励、多表扬学生,让学生从心理上获得成功的满足。每一位学生都有其闪光的东西,教师要深入学生,仔细发现、用心挖掘他们身上的发光点。对学生身上一些好的行为,教师要及时在班上给予表扬;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学习行为,教师都要给予正面的评价。适时适当的鼓励,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自信,认识到自己不是“笨小孩”,这种自信会使一个人不甘落后、奋起直追。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说,一位好的教师,不仅仅是拥有先进的教学技能,必须是多面手——能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从而更好地激励学生。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好的教师应该能够“蹲”下身子来和学生交流,而不是高高在上。只有把学生当成朋友、伙伴,发挥其主体性作用,才能建构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被激发出来。这样的课堂才是平等的课堂、富有活力的课堂、人性化的课堂。这应该是每一位教师孜孜以求的理想状态。
参考文献:
1.袁振国 《当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
2.薛响礼 《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融合之我见》【J】《传承》2010年弟6期
3.冯少华 《构建21世纪的新型师生关系》【J】《陕西教育》2003年第4期
4.吴积军 《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J】《教育探索》2000年第4期
第二篇:融洽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校园1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融洽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校园》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是瑞和实验学校的办学理念。而和谐校园,也正是我们瑞和实验全体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
那么,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又能为构建和谐校园做点儿什么呢 ?我想,我应该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构建和谐校园打好感情基础。尊重与信任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有深刻的论断,他说:“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学生与教师在道德人格与法律人格是完全平等的,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尊重学生的人格,体罚学生,对学生进行心理施暴历来是被人唾弃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孩子,即使是孪生子女,也不一样。因此我们不能把学生培养成一模一样的人。也不应该这样要求学生。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有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人。教师还应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自尊心人皆有之。美国著名作家爱墨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自尊心是人性的顶峰,激发学生的自尊心是“教育工作的头一条金科玉律”。这些论述能够给我们以极大的启示:只要教师能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热爱学生,激发起学生自尊心,学生就会增强自信心,向着好学生的方向努力,最终就能够成为一个好学生。
给学生一份的尊重,学生会还你十分。老师们,把“尊重和信任学生”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中,用‘爱“浇灌孩子,我们将拥有永远的春天”。
是的,和谐就是关心,和谐就是尊重,和谐就是平等,和谐更是幸福。和谐的社会少不了和谐的校园,和谐的校园离不开和谐的师生关系,相信在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下,我们定会取得更加耀眼的成绩!愿我们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三篇:9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9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王伟丽周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学校教育的发展,“以人为本”成了教育的主旋律。“以人为本”的首要前提就是大力调整师生关系。只有师生情感共鸣,建立起以和谐为核心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因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师生交往是否有利于学生发展是教学过程能否按照新课程标准来运行的前提和保证。
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师生关系,是社会关系体系中一个多因素的关系体系
师生关系既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道德关系,又包含有为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与学的关系,也有情感行为的心理关系等。
(二)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
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教育的过程是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在教学成绩这座大山的重压下,教师和学生都为“分”疲于奔命。师生关系作为学校关系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三)传统的教育中,成绩至上的评价方式造成师生关系的疏远
传统的教育中,成绩至上的评价方式根深蒂固,而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无法得到落实,使得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潜能被忽视了,也造成师生关系的疏远。所以优化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必然。
二、师生关系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一)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曾经有人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存在正比的关系。其中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关怀是学生对学科形成积极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如一些学生所说的,“是因为这显示了教师对你的真正关心,只要感受到这一点,就能使你自己想学习”。师生关系影响学生学习的另一个作用方面是,师生关系本身就营造了一种课堂气氛,而课堂气氛本身是影响学习的。
(二)对学生性格发展的影响
师生关系是学生生活环境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提供满足。在充满爱的师生关系影响下,学生会把这种爱在自己身上扩展出来,形成爱他人、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等等好的心理品质。可见师生关系对学生性格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被教师接纳和信任,他们享受到师爱的温暖,感到自己的价值;学生得到教师的支持、体谅和鼓励,他们体会友谊,充满力量,感到自信;学生与教师的真诚相处和进行智慧和感情的交流,他们就会相信人世间的真诚和美好。
三、如何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一)要热爱学生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只有对学生倾注了感情,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而教师如果用自己高水平的情商给学生以细无声的滋润,不但会使学生爱其所教的学科,产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的情感效应,而且会促使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良好品质的形成。
(二)给学生以尊重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以尊重为前提的,每个人生下来就有被尊重的权利,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
(三)对学生要有研究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带着有色眼光去看待成绩参差不齐的学生,而应注重在教学中挖掘学生优点并加以强化,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长处,让学生知道教师对他的欣赏和关注,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自尊,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因此在学习中获得自信,占据学习的主动性,在师生关系中获得一种平等的主体意识,为融洽师生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挖掘学生优点,激励学生自尊是融洽师生关系的一个基础而又必要的工作。
(四)让学生当主人
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这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要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变教为导,把思考的权利留给学生。现代学生知识的获得不能只是从教师口中得到的答案,而应该是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因而在教学中教师主导性的发挥主要体现在调动和驾驭课堂上。
(五)改变自己
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
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更多的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这种良性师生关系的建立有赖于我们每一位教育者去为之不懈地努力奋斗,我们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并在教学的过程中时时以一种宽容的胸怀去面对学生提出的种种疑问甚至是责难,那么素质教育的花朵将在神州大地遍地开放。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中和街小学)
第四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祥德路小学 吴建
在践行国家、上海市和虹口区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过程中,我区教育局确立了以“绿色生态化、特色多样化、教育国际化”为抓手的教育转型新思路。为了落实这“三化”的目标,首先把“师生关系”作为改变教师教育观念,改变教师教学行为的主要途径。
区教育局提出的“三个课堂”建设,即温馨课堂、情趣课堂和有效课堂,为师生关系的构建上积累了许多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资源,为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奠定了较高的起点。2012年5月16日,虹口教育和民进虹口区委联合举办举行的首届白玉兰教学论坛,更是把我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活动推向了高潮。此次论坛的主旨,就是要让教育真正与学生个体融为一体,使教学真正的回归学生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作为基层学校,校领导借着“白玉兰论坛”这股东风,组织全体老师认真观摩了论坛的教育录像,组织全体教师从自身谈起,谈如何践行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总结出了新型好老师的关键词:有爱、幽默、公平、创新。新型师生关系最看重:爱心。在白玉兰论坛上,我们第一次认识了史金霞老师,一位漂亮、儒雅的高中女教师,也从而拜读了她的著作《不拘一格教语文》和《重建师生关系》。
提到老师,我们往往会和“严肃”联系在一起。说到现在的师生关系,我只能遗憾地说“惨烈”。我们的老师苦口婆心、声色俱厉,每天起早摸黑。可是我们的学生欢迎吗?喜欢吗?它需要我们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好好想想。史金霞老师的这本《重建师生关系》为我们开启了一盏改善师生关系的明灯。史金霞老师在书的自序部分引用了夏丏尊先生的话,给我印象深刻。他说,教育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书中史金霞老师用了几个关键词来阐述了如何来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第一个字就是“爱”,没有爱就没有一切。爱是在长期的相互感知中逐渐堆积起来的,类似亲情或者就是亲情的感觉。第二个词就是“理解”,了解是理解的延伸。理解这个词,我们每天都挂在嘴上,但我们能够真正做到理解吗?很难。史金霞老师说,孩子很难理解老师,因为孩子没有老师的生活经历,即使想换位思考,也很难给自己定好位;同样地,老师也很难理解学生,因为教师经常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一个学生。第三个词就是“对话”,沟通是对话的第一块基石。对话指的就是第四种意义的“谈”。要对话,你就必须对他人抱着“绝对尊重”的态度,发自内心深处地尊重他作为一个人的本质价值。对话有两个核心概念:即关系和理解。第四个词就是“尊重”。而尊重,就体现在爱、理解、对话„„的所有环节之中。对于这几个关键词,史老师还举了许多非常生动丰富的实践案例,大家看了以后可以借鉴和运用。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原动力,对提高课堂效益是十分重要的,关系融洽,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调动起学生极大的热情去参与;反之,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苦学,使学生厌学,则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当然更谈不上课堂效益的提高。下面举一个我校教学过程中的例子。小刘老师每天带着希望和喜悦走进教室,可是却总有一个座位空着。课后去班主任那了解情况,原来这位叫平某的学生害怕上学而谎称肚子疼。接下去的一个月中,她断断续续来了加起来不超过一个星期,每次来都哭着进教室,抹着眼泪上课。通过多方了解,才知道她最害怕的是英语。英语课节奏快,又有大量的听说读写的内容,她对自己没信心,更害怕老师批评她。根源找到了,就需要对症下药。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学得好,是英语教学的内涵。抓住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所在。因此,要达到学好的目的,就必须研究、理解、满足学生合理的心理需求。
一、在课堂教学中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多说”,建立“双向型”的师生关系
新课改要求师生关系是“双向型”。教师要有向学生学习的勇气,同时向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掘学生优点的过程,是进行情感交流的途径。在课堂中形成“双向型”师生关系教师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首先教师要清楚哪些内容应“少讲”,确保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一味地对教材上给出的教学事例和过程进行一一解释,那么这只能算是一种低效的甚至无效的教学,部分学生常常在教师的讲解、分析中处于被动和漠然的境地中。因此,在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
间内,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个体差异,利用教材创设让学生解决问题的教学情景,对学生已经理解掌握的内容少讲、对超越学习要求的知识少讲,充分让学生自己去“想一想”、“说一说”、“试一试”来获取知识、来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获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感。
2.其次教师要清楚哪些地方应让学生多提“为什么”,多说“怎么办”
教师的“少讲”是为了让学生“多说”。教师要研究在什么地方让学生“多说”,怎样让学生“说”,才能保证教学活动过程的和谐发展。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说”为主线,在“精讲”的过程中启发、引导学生在教学的主要环节多说。教师可以在几何证明时多说,帮助学生理清几何证明的思维过程及理解数学知识的实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可以在展示思考过程时多说,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让生生间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教师可以在评价反馈环节多说,让学生针对同学的发言,提出自己的意见、看法,甚至让学生之间进行辩论,以实现生生间的多向交流,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协作精神,达到建立“双向型”师生关系的目的。
二、在课堂教学中留出充分的时间实现师生、生生互动,关爱每一位学生
尊师爱生,这是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显著特点,就是说学生应该尊重老师,老师应当爱护学生,这也是建立良好、协调的师生关系的情感基础。大量实践证明,尊师是爱生的结果,爱生是尊师的前提。“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教师真情地投入,一定会得到学生真情的回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一味赶进度,在教学知识的重点、难点部分时,要努力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用探讨、商量式的口吻组织教学,使学生敢于参与也乐于参与探讨与学习;尤为重要的是要重视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和组织作用,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让这些不起眼的“群众演员”主动参与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建立起平等、合作、互动的师生关系。
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最能体现自己教学特色的课呈现给学生
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完善,把自己教学过程的魅力展现给学生,流畅工整的粉笔字,标准流利的普通话,简洁明快的上课节奏,声情并茂的内容讲解,生动和谐的师生互动等等,都可能成为教师课堂上的一大亮点;要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课堂经常处于生动活泼的情景之中,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信息化时代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教师就不能把“传道、授业、解惑”作为自己教学的主要目标,而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教师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个体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要能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通过有特色的教学,拉近师生情感上的距离,从而达到彼此心灵上的沟通和情感上的交融,这将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第五篇:怎样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怎样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老师和学生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有人说这是明知故问,师生关系嘛,是呀,师生关系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也许我们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说起来很复杂,师生之间其实是多种关系并存的,上课时应该是存在师生关系,讨论问题时应该是朋友关系,生活中应该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在社会上还同时存在一种平等的人和人的关系。如果我们能把握好这几方面的关系,那我们的师生关系才能是融洽的。也就是在上课时老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不应该搀杂学习之外的东西,在温和后面也要有严历隐藏,在平时老师和学生相处,要象朋友那样,讨论问题要象和同事、同学一样,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在生活中要象家长给予他们关心和爱。这样学生才能喜欢你,同时又尊重你,使学生尊敬你,才能使师生关系和谐,融洽。
一、教师对学生要有诚挚的爱
教师是做教育工作的,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那我们到底怎么去爱学生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多观察学生、多接触学生、多了解学生、多换位思考。
2、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不因容貌、性别、成绩、家庭情况而左右我们对学生的态度,左右我们对学生的眼神和语气。
3、尊重所有的学生,把他们都当成各具特点、有待进步的“人”来看待,而不能把学生当作自己获得荣誉、奖金、礼品、金钱的途径和手段。
4、要特别关爱那些贫困生、后进生、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多给予他们以温暖,不知疲倦地引导、教育、帮助他们。
5、爱,不只是一个字,爱学生要讲究技巧,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作为教师,在学生犯错误时应该注意处理的方式,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尽量更多地赏识学生。
6、爱,并不排除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爱的有体,严的有度。
莎士比亚说,“用温婉的怜恤叩门,再沉重的铁门也会开放”。让我们用一颗爱心去温暖、丰盈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吧!
二、教师要做学生的楷模
有了爱,还不够,教师要做学生的楷模。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任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教师的思想素质、道德观念、学识水平以及言谈举止时刻影响和教育着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带头不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过程中受到教育,思想得到升华。
1、教师要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来感染学生
高尚的情感是推动教师积极性的动力,对学生起着直接的感染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教学过程。好的教师可以使学生感到人性的美好,不称职的教师却能使学生过早的看到和领悟到人性丑恶的一面,甚至会由此毁掉一个孩子的一生。我们有的教师常常无视学生的自尊和人格,一方面含辛茹苦的传授学生知识技能,另一方面又毫无顾及的贬低和伤害学生的自尊。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本身无论是“言”还是“行”,都充满着真正的教育内容,教师的道德情操,无论是什么样的内涵,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会成为学生们永远的记忆。教师的道德修养实在是至关重要的大事,尤其我们小学教师,更要在道德素质方面加强修养,学会理智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发自内心的热爱学生,以良好的道德情感来影响学生。
2、教师要以渊博的知识、技能来引导学生
科学的不断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应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广博的科学知识,熟悉计算机、因特网、教育学、心理学,能熟练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本学科教学,并不断提高教学的艺术性,具备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过:“要想给学 2
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现在教师更应该有一眼知识不断更新的活泉。教师要让学生觉地你身上有学不完的知识技能,每次都有新的收获,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学生的尊重与爱戴。
3、教师要以良好的行为习惯来塑造学生
教师应该具备以身示范的行为素质。“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是一切美好形象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均为学生效仿的榜样。这就要求教师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从不忽视自己的一举一动。在学生面前,时刻要注意自己的仪表风度,衣着整洁、大方、得体;举止文明、稳重、端庄,要培养自己的审美素质,使学生产生敬爱之情,让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真、善、美,学会创造美好的人生。因此只要在教师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下,学生才能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三、教师要千方百计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对学生有真挚爱,学生有了学习楷模。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热爱学校,热爱集体,热爱学习。一般来说,多数儿童的学习兴趣都是在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下,受正确的学习动机支配而产生的。这说明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有很大的自发倾向,但更主要是靠老师的教育和培养。
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首先,教师应通过观察﹑谈话﹑作业、分析等方法,了解孩子喜欢学习哪些功课,不喜欢学习哪些功课。不喜欢学习某些功课的原因是什么,是否一直都不喜欢。这样,就可以深入了解他们兴趣发展的趋向,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其次,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使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求知的欲望。需要越强烈,兴趣就越浓。反之,兴趣越浓,需要就越强烈。而动机则是满足需要的驱动力量。所以,要想培养小学生 3 的学习兴趣,就要激发求知欲的需要,从而产生满足求知的动机。因此,老师要经常对小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引导他们明确学习目的,使学习变成自觉、强烈的需要,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同时,要保护他们的好奇心理,鼓励他们大胆地提出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不断地激发他们的求知需要。对于某些内容比较枯燥无味的科目,要讲清楚学习本科的重要意义,教育他们把自己的学习同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使个人的学习兴趣服从祖国的需要。
第三,针对小学生兴趣的特点,设法控制他们的学习情绪,使他们的兴趣逐步趋于稳定。小学生学习兴趣有四特点:
一是容易激发起来,但很难维持稳定,他们的兴趣容易受教师的影响。例如:某个老师讲课形象﹑生动,学生兴趣盎然,换另一个老师讲课方法欠佳,学生的兴趣会骤然下降。
二是兴趣容易广泛,但难于集中。小学生往往什么都想学,样样都感兴趣。他们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又喜欢那个,缺乏一个中心的兴趣。
三是容易产生偏科思想,小学生不容易理解学习要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很容易受一时的喜爱而偏科。
四是和教材的难度有关。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他们感到教材的内容很简单,掌握知识不会感到困难,作业负担又不重,那么,他们就会感到没有什么知识可学,因而缺乏学习兴趣。反过来,如果他们觉得教材内容难于理解,作业过多过深,他们感到负担重,就会产生烦躁﹑焦虑﹑畏难的情绪,甚至会产生抵触学习的行为。
小学生这些兴趣特点同他们的情绪发展不稳定有关,事实上,学习兴趣是学生的情绪在学习中的表现。因此,教师和家长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要让他们的学习情绪经常保持饱满﹑积极﹑稳定。这样,才能使他们兴趣高涨﹑强烈﹑持久。
第四,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吸引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具体做法:
①增强学习科目的吸引力,可以举办一些学科知识的小型展览,学生优秀作业、作品及成果展览等;
②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师讲课要尽可能用儿童语言,做到生动﹑有趣,富于感染力,易于接受。
③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并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具体指导;
④给儿童讲清楚参加该项活动的意义,要让他们亲自动手,通过他们自己积极活动,看到自己活动的成果,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小学生有效能的兴趣;
⑤组织小学生参观﹑访问,使他们明白自己学到的知识在实际运用中的作用;
⑥经常向学生介绍科学家学习兴趣的故事,不断鼓励和表彰学生的好学精神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要做好一切,兴趣最主要。
四、教师要经常和家长沟通
家庭是儿童与世界最早的接触点,是一切教育的开端,更是小学生接受教育和影响最持久、最广泛的地方。国内外的教育专家普遍认为:在当今时代,教师已经不能独立解决许多迫切的教育问题!现代的学校需要家长们的积极参与其工作。而如何与家长进行联系、沟通,至关重要。
1、家访
教师可以亲自到学生家庭家访,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和家长沟通的方式,也可以通过电话访问。但无论是那种家访,教师都要遵循多赞美,少批评的原则。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没有一个家 5
长喜欢听老师只诉说罪状,所以,老师要多表扬孩子的优点、成就,例如:“这孩子长得很可爱”“挺聪明的”,家长在听了这些好话后,自然较听得进去老师诉说孩子的其他缺点,以及需要父母加强管教孩子的种种了。
因人而异,运用共同语言。老师如与家长语言不通,或受教育程度不一致,不注意语言的运用,就难以沟通。对于受教育程度低,平常也不关心教育的家长,教师如果满口“教育改革”、“期望教育”,家长哪里听得懂。应针对不同对象,转化成家长能理解的语言,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
注意电话中的语辞和声调。电话看不到对方表情,所有的感觉、印象都来自电话中的声音,不论家长的语气、言语如何?老师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称赞肯定时,语气要坚定;诉说孩子问题时,语气要婉转。
电话既方便又普遍,是个很好的亲师沟通媒介,在老师的善用下,那一条线会成为拉近距离,凝聚力量的“感情专线”。
2、举行家长会
这是学校、教师与家庭的集体工作方式,创造条件,请家长到学校来参观、听课、座谈。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直接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并指导学校工作。
学校通过会议,向家长汇报学校教育教学的工作情况及今后工作计划,并向家长提出教育的具体要求,听取家长的意见。共同研究改进工作,从而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举行会议前要有充分准备,目的要明确,内容要充实,中心要突出。会议时间的选择要周密考虑,便于家长出席。家长会可以促使广大家长关心学校、关心孩子,并积极主动协助学校教育孩子,从而有效地完成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工作。
3、处理好和家长临时性的会谈
家长有时在路上遇到老师,或直接来校找老师,气氛可能是平和的,也可能是紧张的;家长可能是温和理性,也可能蛮横无礼。由于这种会议并不在老师计划之内,在毫无准备、资料掌握不无的情况下,教师尤宜慎重其事。
了解家长的来意。也许家长会开门见山地说明来意,也许会迂回地询问某件事情的经过。老师可礼貌地询问对方对该事件的了解情况及看法,掌握他的会谈目的。
对家长的感受表示理解。不必急于与家长进行辩论,只需专心聆听,了解他的感受。并表示理解他的心情,肯定他的用心。等心平气和后再进行解释。
表达对学生的关心。家长真正关心的是:老师是不是关怀我的孩子。不管何种沟通方式,都应让家长觉得老师关心自己的孩子。
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学校教育系统的开放化,要求学校与家庭加强联系。亲师沟通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到老师的教学与班级经营。
总之,要想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必须有真挚的爱心,一切言行都要做学生的楷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家长进行密切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