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实施意见[合集5篇]

时间:2019-05-15 15:05: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程改革实施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程改革实施意见》。

第一篇:新课程改革实施意见

新课程改革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新课标精神,使广大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使全体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以新课程实施教改为契机,实现“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三个一切”、“四个转变”的目标。

一个中心:以教师、学生发展为中心。

两个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个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四个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由知识传授式转变为“启发探究”式。启实质是导,学生探究的实质是学思且思是根本。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学习方式:由知识被动的接受转变为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媒体:由辅助教学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二、课堂教学要求转变教师教学行为及方式

在课堂上,要充分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导师”这一理念。为此,要实现以下转变:

(1)由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师的“教”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上。——思想观念的转变

(2)由教师是课堂上的“主宰”者转变为课堂上的启迪者和引导者。教师启迪、引导要做到“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使学生自发地产生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心理状态,形成自主学习,主动寻找知识的心理驱动力。即“变教为导,以导达学,学思结合,促进发展。”——教学行为、教师角色的转变。

(3)由注入式教学转变为自主探究式教学。克服“满堂灌”以及教师包办代替学生学习活动的现象,实现由问题情景引导下的启发探究式教学。——、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

(4)教学由只重结果转变为既重结果又重过程。在过程中培养方法和能力,在过程中培养情感和态度,达到知、能、情并重的教学目的。——这是新课程改革所要求得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与态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课堂上,要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这一原则。学生要由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的“启迪—导学—释疑”为前提,教师要做到:

(1)知识内容教学:能让学生自学的要让学生自学;能让学生总结、推导、归纳的要让学生总结、推导、归纳得出结论;能让学生表达的要让学生表达;学生有问题或发现问题要让学生提出问题;能让学生通过分析、思考解决的问题要让学生解决。

(2)习题教学:要让学生审题理解题意;要让学生分析题设情景得出解题思路;要让学生动手完整、规范写出解题过程;要让学生总结解题规律、解题方法,提升能力。

(3)实验、图、表教学:要让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能让学生做的要让学生亲自去做;要让学生总结得出结论。

3、多媒体教学

要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巧妙使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并能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进行收集信息与资料,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4、课堂教学一般方法——自主探究性学习:

总之,教师的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使学生开窍;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学的生动活泼;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操作、实验动手能力以及听、说、读、写能力。

中华小学

2008年8月

新课程改革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育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进一步提高我校实践新课程、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切实落实“双提升双满意”的工作目标,努力开创我校教育工作新局面。

二、实施意见

1.抓住核心——树立“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教育目标。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学校教育的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既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又积极陶冶文明素养;既努力增加知识积累,又积极加强品德修养;既努力锻炼强健体魄,又积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各校要结合学科特点,有机渗透德育,充分利用晨(夕)会、班队等各种活动,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2.抓住根本——坚持依法办学,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是学校实施依法办学、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各校要增强执行课时计划的法规意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规定课程,不得擅自增加和删减课程门类和课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坚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保证学校开展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时间,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开展校外、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抓住重点——创新培养模式,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学校首先要深化课程、教材和教学内容改革,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二是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勇于创新,不断研究课堂教学新模式,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是改革教育教学评价制度,建立健全科学的教育质量和学生发展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抓住关键——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是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现高质量教育的根本保证。学校要注重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通过各种培训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水平,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尤其要重视师德建设,要建立健全以师德师风为首要内容的考核、聘任和评价办法,发挥教师的道德示范作用。

5.抓住质量——加强教学工作精细化管理。

没有高效的教学管理,就没有教育质量的提升。各学校要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每位教师把本职工作做到位、尽到职,对工作负责,对岗位负责。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真抓实干、勇于开拓、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实现教学管理过程化、规范化和精致化。加强平时的检查、督促和落实,要做到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抓住特色——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

创建学校特色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确保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和生长点;是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实现教育创新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是凸显学校鲜明个性,拓展办学境界的立足点。各学校要以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内涵发展为核心,创建学校特色。要积极进行国家课程的转化研究,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结合本校的校情、课程资源现状,创造性地设计、开发适合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增强课程实施能力。

中华小学

2009年8月

新课程改革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关于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推广工作的意见》、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文件精神,深入实施新课程,构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富有时代特征的普通中小学新课程体系,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二、基本原则

(一)实事求是。客观、科学地对待和处理深入实施新课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制定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各校应根据各自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地深入开展新课程实施工作。

(二)以校为本。充分发挥各校深入实施新课程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探索以学校为基地深入实施新课程的途径和形式。

(三)科研引领。切实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对深入实施新课程工作进行理论指导和专业引领,采取有力措施,激发、调动和保护广大教师深化课改的积极性。

三、目标任务

(一)完善教学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管理体制,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稳步提升教育质量。

(二)突出新课程实施的科学性。认真落实新课程计划、新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

(三)进一步落实教师培训制度。完善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健全质量检测和评价制度。完善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评价内容和标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健全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教师评价制度。

(五)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工作。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运用,积极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及管理模式。

四、主要工作

认真总结前几年课改经验,进一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新课程研究

各学科以学科教研大组为核心,每月组织力量对新课程开展专题研究,加强课改理论指导和专业引领,努力解决新课改实施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二)加强教师培训

1、深入进行新课程培训。

2、切实做好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工作。

(三)加强网络资源建设

充分发挥网络手段在新课程实施中的积极作用。要加强和完善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教育装备建设,引导并鼓励教师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课改资源。

(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1、积极探索新课程教学模式。切实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增强能力。

2、加强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组织并引导教师及时解决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真正使新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3、发挥教研员业务引领作用。学科教研员要深入学校听课、评课,上研讨课、开专题讲座,指导一线教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中华小学

2010年8月

第二篇:新课程改革实施总结

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个学期,学校在县教研室等业务部门的领导下,在课改领导小组的直接指导下,学校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智慧,调动全体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立足学科,结合校情,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努力改进课堂学习方式,积极探索新的评价方式。经过一学期的努力,课改工作取得了预想成效。

一、依托教研组,狠抓校本教研,探讨课程改革途径 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新课程改革中成功经验,我校在县教研室的指导下,立足校情,积极开展以教研组为平台的校本教研活动,“以研促教、以研兴教”。

1、加强教研组建设。首先,选出一批精干、务实、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担任教研组组长,对其明职责、提要求、压担子。教研活动要求围绕一定的主题开展“学-研-讲-评-改”系列活动,(学,即专题定向学习;研,即专题定向研讨;讲,即确定教师尝试执教教改观摩课;评,即结合学习体会,进行课堂教学评议;改,即在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完善)。同时,利用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围绕新课程改革,开展“书面评课”与“口头评课”相结合活动,进一步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一种真诚交流、和谐探讨的课改氛围正在日益浓厚,达到了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目的。

2、加强备课组建设,充分发挥团队协作作用

集体备课,定期教研,把教研活动时间安排到教师的日常学习活动中,这是校本教研实际而有效的做法。对于集体备课,我们强调“三定”,即:定时间、定地点(由教导处统筹安排)、定发言人(由备课组灵活处理),推行个人精备、大家讨论的模式,力争以“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做到“功在课前,效在课内”。教导处进行不定期的督促、抽查,以避免形式化,突出实效性,从而使课堂教学的讲台成为教师集体智慧与个人才华和谐结合的展示平台。

3、深入课堂,进行跟踪听课、评课

为及时了解课改实施情况,领导小组坚持经常深入课堂,掌握教师课改的一手资料。并及时与相关教师进行沟通、探讨,对新课程理念的把握、新教材的认识和使用以及存在的困惑、疑虑进行平等、民主的交流和反思,共同探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4、通过观摩课和赛教活动,探索课改新方法。

为增强教师交流机会,研讨课程改革的良好途径,学校积极开展教研组内观摩课和学校统一组织的赛教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能以新课程精神指导教学实际,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学生求知氛围,较好地体现了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体现了课改新理念,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通过赛教,涌现出了一批校级教学能手、课改先进,同时通过活动的开展,有效地锻炼了青年教师的胆魄、锤炼了他们的教学技能,教学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二、继续强化“四指导”,推进课改有效实施

为了切实把“课改”理念和要求落实在教师教学活动中,推进新课程实施,板桥初中不断强化“课改”中的“六指导”:

一是指导学习。重点是指导学什么?怎么学?向谁学?学校先后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县等各级举行的“课改”相关培训;认真组织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教师参培率和培训合格率达100%;学校通过集中学、分组学、自学、到兄弟学校观摩学习,以“合格课”、“研究课”、“示范课”“优质课”为载体,以说课、上课、听课、评课为手段,组织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形成了以“教导处——教研组——骨干教师——一般教师四点一线”的校本培训网络。学校大力倡导“自我反思”、“同伴互助”,鼓励“拜师学艺”和“名师带徒”,通过名师点评和名师引领,使广大教师逐步适应了新课程教学,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

二是指导思考。主要是指导自我反思,引导教师及时进行课前、课中、课后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跟上了教学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教学行为是否正确?教学是否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是否适应新课程对教师教学的要求。

三是指导研习、研讨。学校始终把“深入研究新课标,全面实施新课程,正确使用新教材”作为校本教研工作的重点,通过组织教师开展专题研讨、集体备课等活动,寻找自己教学切入点和衔接点;按照制度化、常规化、系列化和多样化的要求指导教研组活动,积极为教研活动的开展和为教师展示教研、教改才华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大胆改革,激“活”常规,通过“扶——引——放”,改革教学管理,引导教师“以反思找问题,以问题研究促教研,以教研促课改”。

四是指导教育教学总结。重点是引导教师养成善于总结的习惯,要求教师每天有一句话心得,每周有一段小结,每月有一个教育教学个案或点滴体会,每学期有一篇论文;改教师每学期工作总结为总结工作经验、体会或课题研究报告、教学个案、教学故事、教学反思等。学校每学年组织教师课改论文和成果交流评比,并将结果纳入工作业绩考核记入个人档案。学校还成立了教研教改经验论文撰写指导小组,通过专题培训提高教师的写作能力和学术水平。

三、课改的主要成效

1、课堂教学观念进一步更新

(1)从“以知识为核心”转变为“以创新为核心”的理念 一直以来,教师已经形成了一套以知识为核心的教学观念和行为模式。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常常把注意力主要集中知识教学目标上,而忽视能力、态度和创新精神等因素的培养。通过改革,部分教师开始摒弃了“知识核心”,树立了“创新为核心”的理念,在学生自行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引导、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持歧见,培养其思维的多向性、推判性及其支撑他的独特人格。

(2)从“教师本位”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盛行多年。通过课改,教师正在逐渐摒弃“教师本位”观念,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他们能说;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扩大眼界,各学所需,各教所知,各尽所能。

(3)从“权威教学”转变为“共同探索”的观念 在我国,“教师是绝对权威,教师讲的学生必须无条件接受”的观念长期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也从小形成于学生的头脑中,使学生逐渐养成了对教师的依赖性,而且发展为习惯。学生不敢也不想向老师提出质疑,不敢也不想向书本提出质疑,不敢也不想向权威理论提出质疑,只习惯于被动地接受。而通过改革,教师开始注意学生拥有的潜能,建立起平等、双向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教学中,采取了平等、宽容的态度,积极引导帮助、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努力营造生动活泼、“共同探索”的课堂氛围,尽可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想象、积极思维、主动探索,以期发挥自己多方面的潜能。

2、课堂教学方式有了较大改变

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在课堂进行的,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是我校在课改中的重点。教学方式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在尊重学生们的差异性、多样性、独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对话,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摩课和赛教活动,大部分教师都注重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同时对差生的关注和重视也成为课堂教学新理念体现的亮点。

3、学习评价方式逐渐趋于多元化

课改中,教师还积极进行评价方式的探索,努力构建多元的、发展性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还兼顾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对学生的评价中,非数量评价法、分析评价法、综合评价法等方法的运用,较好地发挥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4、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1)、学生巩固率、及格率、优秀率和教学质量综合评比保持堰口镇第一名。毕业班中考成绩连续列农村初中前茅,受到县政府奖励。

(2)、教育科研工作取得成果

学校积极围绕“课改”进行课题研究,岳富荣老师的省级微型研究课题《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正在申报中;近一年里,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获奖6篇(其中:省级1篇、市级8篇)。学校还结合校本实际,积极创造条件,偿试课改资源及校本课程开发。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大部分教师来自农村,在农村任教,虽然进行了各种培训,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转变还是比较慢,教学观念还跟不上,还是用老的一套或者凭经验进行教学,直接影响课改的效果。

2、目前考试与评价改革还不到位,社会、家长对学校的评价还是以分数为唯一标准来评价学生、评价学校,再加上中考、综合评估等因素,教师们仍被分数所困扰,课改的深入发展将受到一定影响。

3、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还是“教教材”而不能做到“用教材去教”。关注学生不够,游离在学生之外,没有真正地让学生动起来;教师的启发不到位,教学实施不到位;钻研教材的力度不够,仍有待提高。

4、班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影响教改的实施。因此,教师如何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如何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控制和驾驭好一堂课难度较大。

5、校本课程的开发进展缓慢。

课程改革不是一张蓝图,而是一个不尽的旅途。诚然,在实践中会面临种种问题和困惑,但我们会以此为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认真总结、反思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加快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家长多理解,多支持新一轮课程改革。总之,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把新课程改革工作引向深入,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O一四年七月十二日

第三篇:新课程改革实施计划

今学期是我们实施新课程的第一个学期,为切实让广大教师学习好新课程,把握好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思想,实施好新课程,制定如下实施计划。

一、加强领导完善制度

1、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科研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抓新课程的实施;建立以乡教育办公室分管初中业务的曹林同志为组长,学校分管具体业务的同志为成员的的新课程教研室,进一步完善教研教改制度,建立教科研工作制度,定期召开新课程研讨会,组织研究课,作好研究记录,保证研究探讨的连续性和完备性。

2、完善考评制度。学校制定出详细的考评细则,对教师实践新课程进行考核,对教师成绩并入本学期综合考评,记入个人档案,作为评优的重要依据。

二、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

1、严格学习制度,规定每周一下午为固定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内容,落实保障措施,将学习情况纳入对教师的考核量化。本学期的重点学习内容是各科新课程标准,《走进新课程》及有关新课程方面的理论文章,每位教师本学期做新课程学习笔记不少于一万字。

2、积极组织有关新课程方面的论文撰写、评选及征文活动和教案评选活动,要求教师围绕新课程的内涵、目标、任务、措施等展开进一步的讨论,并结合自己在实践新课程中的教学体会,写出有独到见解的优秀论文,鼓励教师精心设计教案,实践好新教材,对优秀论文和优秀教案及时向上推荐和上报。

3、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促进新课程的学习,本学期打算请县教研室的领导就新课程方面进行理论讲座和发表指导建议。积极参加县教研室组织的外出培训学习,本学期我校打算由校长带队到**中学、**中学、**初中听课学习,通过学习我们力求达到三个认识和四个转化:(1)提高对新课程的认识,增强教育改革的责任感。(2)提高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3)提高能力意识,树立新的教育质量观。实现四个转变:(1)传授知识教学向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转变。(2)实现由单向交流向多维互动转变。(3)实现有封闭性课堂向选择性、开放性、实践性课堂转变。(4)实现由重结果教学为重知识形成过程的转变。

三、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1、把年轻的教学能手、教学骨干作为实践新课程的领头兵,鼓励他们积极投身于新课程的学习实践和研究,为他们创造展现才能的时空。

2、有重点的培养。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让他们参加大型的或较高层次的理论学习和研讨会,增强课程改革意识和改革能力。

3、充分发挥能动作用,鼓励教师从教学中发现问题,主动研究,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课外活动等教学环节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4、压担子

每学期给教师定目标、定任务:学校规定每位教师都要有自己的实验课题,对实验课题要有计划、有实施方案、有实验记录、有阶段性总结,每位教师都要结合教研教改实际,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和精心设计一篇教案,每人上好一堂公开课或示范课。

5、发挥示范作用,提高整体素质,采取一帮一结对子的形式,营造出一个互相激励,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的改革氛围,用集体的智慧来解决新课程实践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总之,我们将在县教育局的领导下,依照县教研室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认真研究、勇于探索,积极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及时调整思路和方法,把新课程实施好,使我校教育教学水平有一个大提高。

“学校新课程实施计划”一文由论文先生网收集整理,并不表明我们授权您使用该文,因从使用或转载《学校新课程实施计划》一文引起的法律纠纷请自负。如该文注明了作者及出处,请在转载引用时保留,谢谢您的合作!

一、指导思想:

中国加入WTO,我们的基础教育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为此我们必须继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贯彻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认真执行《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积极准备“二期课改”的推进。

二、工作目标

学校教学将继续根据二期课改工作实施要求组织教师不断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努力实施研究型课程和研究型学习,开发校本课程,“让课程应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课改总目标真正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逐步形成教师新颖的教学理念和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资源和初步能适应二期课改要求的评价方案;努力造就一支适应“二期课改”要求的“创造型、学习型、研究型”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开创扎实有效、活泼兴盛的教学局面,全面推进

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把“二期课改”工作抓出实效。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一)组织领导

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由分管教学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组成的推进“二期课改”领导小组,及分管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县骨干教师组成的研究小组,负责学校“二期课改”实施工作,制订计划,定期了解情

况、分析研究“二期课改”工作。

(二)落实师资

选派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能善于学习、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教师担任起始年级教师,六月底之前

定出名单。

(三)校本培训

暑期中,学校将组织“二期课改”领导小组、研究小组成员及全体一年级任科教师举行技术培训,内容有:传达市校长培训班领导讲话及实验学校的经验,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新课程理念、课程改革目标、意义、价值、内容等。

平时,将利用一切时间,对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学习研究。抓住每个机遇创造

条件,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县级各种专题培训、教学研讨等活动。

开设二期课改理论的讲座。邀请有关专家、教研员来校作专题讲座,请他们将最“前沿”的心理念、新理论、新信息、新方法等及时向全校教师传递。帮助教师认清自己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全体教师对

课改的深层次的思考,为全面参加课改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突出重点

1、加强课改理论的学习,逐步实现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转变。

二期课改给我们带来了观念上的冲击,它不但要求教师关心学生对成功期盼、对于问题积极寻求答案等等的内心需求,教好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他们的生存方式、个体文化生活态度等,更要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并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和既有知识,来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它意味着: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

生活和人格养成。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更新理念、转变角色、提高素质的同时必然也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使之适应教育教学形势的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尊重、激励学生;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

教师对待自我要不断反思;教师对待同事要加强合作。

所以,继续加强以“二期课改”为主线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讨;加强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在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的基础上,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通过自学、座谈、讨论、交流等形式,通读和讨论各《学科课程标准》,以促进教师在学习理论、反思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认识,实现“二个转变”,即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和从教育观念转变到内化为教育教学行为的转变;积极营造教师继续学习的氛围,以增强教师自觉、积极的创新意识和学习热情,尤其是在课程实施中,加强信

息技术的掌握,加大教师信息技术全员培训的的力度。

2、抓好新课程方案的实施,不断优化课堂结构改变教学方法、探索新教法,认真备好每一份教案。以新教材的实践教师为点带动新教材的研究,增强全体教师对新教材感性认识。要求每一位教师认真反思

每一堂课,或撰写案例分析、或评析教案,不断反思教学实践,提高课堂实效。

具体要求:

(1)全体参加“二期课改”实验的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新教材、探索新教法,认真备好每一份教案。

(2)加强新教材教法研究,要求各备课组成员相互听课、相互探讨、共同提高。

(3)要求每一位教师认真反思每一堂课,或修正教案、或撰写案例分析、或评析教案,不断反思教学实践,提高课堂实效。

(4)全体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把握教学目标深入地探索新的教学的途径、方法和模式,探索规律、总

结归纳、上升为教学理论。

3、初步建立新课程评价方案,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评价方案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宗旨,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调节功能,使外部质量监控和学校内部不断追求课程质量完善结合,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此,我们将根据学科特点,加强学科评价改革的研讨活动,并在此基础上拟订平方案付诸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改进,逐步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体要求:

1、改变只关注学习成绩的评价方式,建立对学生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全方

位评价,即学业和学力评价。

2、改变过去只有教师评价学生的单一方式,建立自我评价、集体评价、教师评价、家长参与评价的多元化

评价方式,即多元评价。

3、设立学生成长档案袋,收集不同阶段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作品样本,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即

形成和总结评价。

总之,通过继续新理念学习、新课程的实践等,深入领会上海“二期课改”的精神实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使教师成为学生知识的启蒙者、指挥的开拓者、心灵的陶冶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那么,在上海“二期课改”的实施过程中,我们的教学必然会有所创新、有所创造,必然会摸索乃至形成新理论的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

打印本文 关闭

第四篇:实施新课程改革总结

实施新课程改革总结

随着新学期的开始,我校的课程改革工作不仅全面启动,而且进入更深层次的实质性的实施阶段。作为一所县教育局直属的农村单设中学,绵阳市甲级校风示范学校和市级示范初中,我们感到任重道远,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为此,我校把课改工作放在了学校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精心组织,真抓实干。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所做的主要工作

第一部分领导管理方面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学校利用各种途径对全体教师进行新的教育理念和当前教育形势的学习教育,适时加以引导,使全体教师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从教学观念上加强教师投身课改的自觉性。全体教师均自觉地参加了新课程的培训,并个个结业,个个有《新课程上岗证》,在各自的教育教学岗位上,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育教学行为。

二、组织健全,保障有力

学校成立了以XXX校长为组长的课程实验领导小组,分管教学的副校长XXX同志为副组长,全面指导新课程改革工作。教导主任XXX同志统筹学校具体实验工作,具体负责操作实施此项工作。建立和健全了学校各级教研网络,各教研大组共同参与,组员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相互支持,形成了课程改革的合力,使我校新课程改革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在师资配备上我们对实验年级予以适当照顾,现在我校各个年级均为专职教师任教,教师队伍平均年龄38岁,教师年龄结构合理。他们中既有学科骨干教师,又有教坛新秀,大家肯学习、肯钻研,有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能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服务于实践,通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丰富和多元化,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确保新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模式三》的顺利开通,有力的推动了我校的新课程改革,学校也想以此为载体,造就一批能适应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教师队伍,以促进我校教师队伍总体水平的提高。

为了更好地发挥教材资源,学校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依然购买电脑3台,专门设立一个课件室,实实在在地给学生和教师带来了便利。对图书室实施开放与半开放相结合的管理方式,鼓励全体教师和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室查阅(借阅)相关资料,同时提高计算机房、实验室、语音室等专用教室的利用率,使学校内能利用的设备设施全面服务于新课程改革。

三、建章立制,培训研讨

校课改实验小组根据本校的实际制定了本学期课改的工作计划,确定新课程实验的总体方案,使课改工作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根据边学习、边实验、边提高的思路,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创造各种机会,让实验教师积极参加培训研讨。我们组织专门人员对全体教师进行远程教育模式三的培训,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解决教师们在实际操作中的具体问题,并逗硬实施考核,决不走“过场”。

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在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经常组织听课、评课、说课等集体研讨活动,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使优秀教学资源得以共享,形成随时研讨新课程的浓厚教学氛围。

四、加强宣传,作好导向

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但需要教师的努力,同时它也需要社会的支持、家长的配合。学校利用各种形式向社会各界,尤其是场镇各单位进行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宣传。通过宣传沟通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以形成共识,使我校课程改革工作得到了社会的理解、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第二部分 教学教研方面

(一)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为了使教师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并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我们实行了“集体备课,分工钻研”的方法。

1、大家提前对教材进行集体研讨,研究重点难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布置,统一学情调查,从而明确下一阶段整体的教学工作思路。

2、将教材分成若干部分,每人按新的理念钻研教材,设计5—6节教学活动,并将教案复印后分发给其他组员,倡导资源共享。

3、在利用集体研究资源的同时,注重教师们的独立思考。即拿到别人教案后,每个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有自己的观点,做到“因班施教”。

4、通过实践检验他人教案,并及时以随笔、反思、点评、重创等方式加以评价与分析。

(二)以校为本,协作教研

学校是课程改革实验的最基本单位,教师是课程改革的最终实施者,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关键在教师。我们建立了良好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采取分科研讨与协作教研相结合的方法。

1、每大周星期天学生返校的晚上,为集体学习研讨时间,主要由学校校长和分管教学的领导组织学习相关文件(文章),解读各种教育理念或现象,引导教师形成新的课改理念。

2、每大周星期六晚上为分教研组研讨教学时间。主要由各教研组组织学习,探讨存在的共性与个性问题,帮助教师走出狭隘的学科圈子,共同走向广阔的新课程。

3、每大周星期五下午开始到星期十下午结束,为分学科按备课组研讨问题时间,我们采取“四定五统一”的方式,让各学科的教师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共同参与备课和问题研讨。

(三)加强交流,横向教研

1、与县内的XXX中学结为友好学校,加强校际间的横向联合,我们的思路是:通过与高手过招,找出存在的问题,缩小我们之间的差距。

2、帮扶学区内的XXX学校,通过与镇乡学校教师之间的交流,发现我们共同存在的问题,共同想办法解决问题。

3、学习洋思中学,既学理念,又学实际,在贯彻“三清”方面狠下功夫。

4、努力创建信息技术特色学校,实现学科教学资源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四)方案约束,考核导向

实行三个“捆绑”的考核制度,即初中一二年级与毕业班教育教学综合质量捆绑,强化毕业班的窗口作用。年级组内同科教师的综合质量相互捆绑,加强组内教师之间的协作。班级目标与任课教师捆绑,突出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的协作配合。

(五)尝试评价,激励成功

目前,最让教师困惑的就是评价机制将如何改革?但我校要求教师树立“课堂教学改革不应被评价牵着鼻子走”的观念,更不能你评什么,我教什么。我们以一个崭新的观念尝试评价。即“考试是为了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1、鼓励性评价语言。赞美是一种神奇的催化剂。教师以“期待效应”,“激励语言”评价学生,能减少学生对考试的害怕心理。我校每班都设立有“智慧星”、“大方星”“机灵星”等各种日常评价机制。

2、一次检测与多次检测结合。如果仅凭一次考试来检测学习效果,评定学生成绩是不科学的。为了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综合每次学月检测的成绩,及时以《喜报》的方式向学生及家长通报学生的综合成绩,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学生对考试的压力,而多次参与

学科检测的过程,正是学生不断提高的过程。

第三部分学生学习方面

(一)合作学习,加强实效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而课堂上学生的合作探究又往往流于形式,为提高合作学习的实在意义,我们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作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1、培养组长

小组活动要收到最佳效果,培养小组活动最佳主持人是关键。每学期开学初,我们便有意识地培养了一批小组长,小组长的确立也一改过去教师指任的办法,由同组内的学生推荐,并恰当引进竞争机制,每学月评议一次组长。实践证明,这些小组长有威信、有能力,并能进行简单的合作调控。

2、注重倾听

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易兴奋,善于表现自己,但最欠缺的就是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为此,我们注重“听”的能力培养。(1)用激励性语言,评价“听”的习惯。实践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听”的激励性语言。如“××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你把××的优点学来了,说明你很会听啊!”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的听力可真了不起”等,相信长期坚持课堂上“听”方面的表扬激励,学生自然就会对“听”引起重视。(2)借专项训练,培养“听”的习惯。A、听优点B、听缺点C、听异同(3)靠日常生活,强化“听”的意识。布置“听”的作业(如布置“听故事”、“听广播”、“听新闻”的作业,讲讲主要内容,讲讲哪个情节最感人等。

3、培养意识。

合作习惯与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学生的良好合作习惯并非几个月能完成的。我们要求每位实验教师在平常教学中都能有意识地培养、渗透。如在教学组织语言中经常用上:“你们是怎样合作的?”“你们小组有什么合作的好方法?”等,努力让学生学会全员参与,树立共同合作的意识。

(二)方法交流,引起共鸣

1、要求各班必须每学月安排1-2名同学在班上作学习方法的经验交流,一改过去教师枯燥的个人说教方式,让学生从身边的同学中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年级组举行学习方法交流的专门会议,让同学们学到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开展活动,寓教于乐

1、成立各类兴趣小组,让学生感受到在校园学习的快乐。

2、适时举行集会活动,展示学生在各类活动中的成果。如:“明日之星校园歌手赛,英语演讲比赛,书法绘画比赛,三好杯足球赛等。

第四部分问题与思考

1、课程内容安排的灵活性与传统课时固定性的矛盾,已开始困扰教师的具体实践。有时课上到最兴奋的时候,师生互动热烈,学生生动活泼,情绪高涨,下课铃却响了,课无法结束,又不得不结束,很“痛苦”,而有的课,不到20分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或许,教师还要进一步加强课前的反思,课堂上还需要增强对教学的控制。

2、这次课改力度大,对旧观念冲击大,教师虽然参加了多次培训,理论上明确该怎么做了,但在实施中往往还会变样。年轻的教师虽然思想开放,也大胆尝试新的做法,但在课堂组织方面往往会出现放得开,难收拢的局面。

3、如何将“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推向高的层次。

4、教师花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实验记录、案例分析、经验总结等工作,工作量较大。我校师资紧缺,普遍教学任务繁重、教学条件差,容易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第五部分今后的打算

1、继续抓好观念更新的理论学习,通过各种方式使新理念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

2、继续抓好集体学习、备课、研究,做到组织、计划落实,有检查、有评比、有整改意见,讲究实效。

3、定期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研讨活动。

二00六年三月

第五篇:新课程改革实施工作总结

新课程改革实施工作总结

03年秋学期开始,我校启动了新课程实验工作,现将一年多以来的实施情况小结如下:

一、组织培训

学校成立了以花少根校长为组长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市局统一部署,制定了《江都市二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03年暑期,先组织校长、分管校长、教导主任参加市通识培训,各学科骨干教师参加市学科培训,然后根据“先培训后上岗,不合格不上岗”的原则,组织全体科任教师参加校级培训。在校级培训中,组织教师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各学科“新课标”及相关的资料、文章,组织外出学习的教师介绍了宝应等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使大家对课改的背景、教学的理念、改革的目标及其措施有了基本了解,为进入实验打下了基础,经过统一测试,全体教师都取得了合格证书。为了保证全体教师消化所学的课改理论,上升理念,一年多以来,我们把研读课改理论始终贯穿于教研工作之中,经常安排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学习研讨活动,形成了边教边学,以学导改的氛围。

二、课改实验

1、明确一个思路。从学习研究新课程标准和课改理论入手,转变观念,转变角色;研读新教材,探索适应新教材的新教法、新学法、新评价方式,逐步构建完整的新课程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

2、坚持两条原则。一是在理论学习上坚持教师要先培训后上岗,不合格不上岗;二是在教学方法改进上坚持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开。

3、使用两种方法。一是典型引路。03年以初一为基地,所有老师共同参与,通过研究课进行尝试和探索,通过学科研讨会进行总结和提高,以初一带动全校,以当年带动来年;二是请进来走出去,即请名师来校做指导,派骨干到先进学校去学习,回来进行

指导。

4、追求首轮目标。我们期待经过一轮实验,达到一年起步,二年成型,三年成熟的目标。即经过一个循环的实验,全校教师都要成为具有新理念,适应新课程的新型教师;同时努力使我校在课改实验中从理论到实践在全市学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乃至处于领先地位。

5、开展“三个一”活动。我们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开展“每人一课、每周一课、每月一课”活动,推动课改由理论到实践,由实践再到理论逐步深入开展。

三、阶段性成效

1、锻炼了教师队伍。课改以来,我校教师共开校、片、市级公开课约200节次,举办、承办各类研讨会及观摩活动10多次,教师经过各类活动,互相切磋,互通有无,增长了见识,提高了对课改意义和目的的认识。

2、促进了根本性转变。通过课改实践,促进了教育理念的转变,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转变。培养目标的转变。由单一传授知识逐步走向培养学生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教育模式的转变,逐步由传统的记忆性教育转向创造性思维教育,为培养创造型人才服务。师训目标的转变。校本培训突出抓理论学习,着重培养教师的角色意识,促进了教师由单一传授型向科学研究型转变。评价体系的转变。初步形成了较为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以代替片面的唯分数的评价体系,即坚持教学评价的方向性和科学性,把评价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突出过程性评价。

3、促进了课堂教学的优化。为推进课改,我们依靠教师主力军,抓住课堂主阵地,在优化课堂教学关键点上做文章,力求把教师的积极性逐步引导到优化课堂教学上来,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促进了教学过程的优质化,二是促进了教学过程规律化,三是教学目标具体化。

近年来,我校教师在课改实践中,撰写了40多篇专题文章发表或交流,撰写100多条教后记,有50多篇优秀教学案参赛或交流,涌现出一批课改先进教师。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长期应试教育思想在教育工作者思想中根深蒂(转载自新世纪范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免费提供下载。)固,难免给课改工作的推进带来相当大的难度,目前课改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

1、部分教师对课改成功的信心不足,思想上犹豫彷徨,主要原因是评价体系还未适应新要求。

2、还没有真正确立新理念,教育教学实践有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太深;另一方面,理论学习不够,对课改的意义认识不足,其次是对课改的成功做法学习不够。

3、对课改与传统教学的关系把握不准,未能用继承和发展的思想方法参与课改。建议:

1、继续组织全体教育工作者系统深入学习课改理论,以进一步确立正确理念;

2、强化典型示范,以促进课改工作真正落实;

3、加强研究总结,以推动课改向纵深发展;

4、建立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以保证课改健康有序开展。

下载新课程改革实施意见[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程改革实施意见[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实施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一

    实施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一 带者新课程改革浓浓的春意,沐浴创新教育缕缕阳光,花季的雨露和园丁的微笑一齐映入我的视野。他告诉我人生的意义蕴含在丰富的过程之中,特别是精神的......

    小学新课程改革实施工作总结

    小学新课程改革实施工作总结 随着《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我校轰轰烈烈的推开了。我校虽然新课程只......

    学校新课程改革实施计划

    平昌县板庙小学 新课程改革实施计划本学期是我校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第二个学年,为进一步推进我校素质教育进程,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我校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工作指......

    新课程改革实施情况(5篇)

    关于新课程改革实施情况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考察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可以反映当前课程改革的成效。本文从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谈起,从教......

    新课程改革具体实施措施

    2012-2013年度永城市龙岗中学 推进课程改革具体措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我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以人为......

    2013-2014XX小学新课程改革实施工作总结

    XX小学新课程改革实施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师素质有了极大提高,学校的教学研究气氛空前浓厚,课堂教学出现......

    实施新课程改革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实施新课程改革个人工作总结 课程的改革是教材的改革,文化的改革,更是观念的改革,作为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要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新课程一......

    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认识到位,实施有序,成效显著 ——拦隆口中学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2010年9月,我省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一年以来,在省、市、县教育部门的领导和关怀下,我校认真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