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提高班主任素养
浅谈如何提高班主任素养
洪江市职业中专学校:易重位
班级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学生在校的主要监护人和学习楷模,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管理工作是否正常运行和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所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素质至关重要。下面笔者就自己在班主任一线工作岗位上的一些经验与教训,浅谈如何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一、要具有最新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
俗话道:“一个学校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素养。”同样,我认为,一个班级建设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素养。尤其是正处于新课改转型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更需要“新”的理念指导我们平时的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上.因为班主任朝夕与学生呆在一起,不仅担负着组织管理学生,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责任,而且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为人处世等方面的教育,可以称得上学生的人生导师与“第二父母”。在某种意义上说,班主任的话在学生心目中的份量远远超过父母的谆谆教导,所以班主任应站在历史的高度多向学生提供一些职教最新动态消息、传达国家职教会议精神,以便在理念上与外界接轨,走在他人的前列,不至于处于被动状态,跟着人家屁股走。
例如我去年有幸参加了怀化市教育局举办的新教材培训,在参加语文教材培训期间,接触了不少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初步了解了一些新的教学动态消息,我印象最深的是新教材提倡以人为本和创新思维,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在强调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大力发展探究式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团队集体意识。回到班主任工作岗位之后,我及时的把这一“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及自身的感受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初步了解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正处在改革的转型期,并越来越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当今这个人才竞争异常激烈的21世纪,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尤其是我们的农村孩子,必须从现在开始在学好知识的同时更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于是我趁机阐明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首先要培养学生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能写一手漂亮的字,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能准确地观察社会并有一对思维严密的大脑和一双犀利的笔,写出对生活、对社会的独特感受。于是学生纷纷从这几个方面努力训练提高自身的能力,通过一年的努
力,我班所有的同学都能在用比较流利的普通话进行交谈,有40%的同学字能与一般老师的字相媲美,甚至超过老师水平,外出就业的学生纷纷来信、来电感谢老师对他们的教育,让他们抢先一步,走在别人的前头。我认为以上成绩只不过是在新课改中取得的一个新的开端,还远远不够。我们班主任应通过多种途径多向外了解“新”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更多、更好地向学生传授新信息,让学生从中受到更大的益处。
二、要“严”“爱”并重:
“严”和“爱”是辩证统一的。“严”体现了“爱”,“爱”表现在“严”,二者交融、渗透,不可割裂。
在生活、学习方面要给学生以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真正做到慈母、仁兄角色,平时多注意关心学生,问寒问暖,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尤其在学生生病或遇到困难时,班主任要特别注意照顾学生和帮助学生,使学生从内心上真正感觉到班主任的可亲可信。对班主任产生感激心理。因为人都是讲感情的,你真诚地对待学生了,学生更会打心眼里敬佩你,爱戴你。那么在班级管理上,他没有理由不支持你的各项工作,这就叫“以心换心”来赢得学生的支持与理解。
在学生的思想学习、纪律、行为习惯等方面则必须从严从高要求,俗话道:“严师出高徒”这就足以证明了这个道理。因为每个人思想方面都有一定的惰性,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都会贪图舒服,不肯吃苦。尤其对于身心正处于成长的时期职高学生来说,其惰性更易表现出来。因为他们年龄相对较小,其思想自控能力方面不如成年人强,很难自律,很难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再有职高学生思想可塑性也挺大,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改变其人生观和世界观。尤其在当今这个复杂的经济社会中,有许多不良的思想、价值观在不停地从各个层面不断侵蚀学生脆弱的心灵,如不从严监督学生,耐心引导学生,这些不良现象、行为则会吞噬我们的下一代,直接影响到无数幸福家庭、影响到我们国家的长远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在学生思想方面从严、从高要求,丝毫不可懈怠。
学习与纪律是一对孪生兄妹,没有严明的纪律,则不会有优异的教学成绩。好纪律是优异成绩的保证。提高质量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我认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是老师工作的核心部分,也是一名人类文明的传递者——人类灵魂工程师应尽的义务,才不愧对于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的称号。我个人认为前几年我国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在盲目减轻学生负担、作业可以不做、教学质量可以不要的形式上的创新,却勿视了对学生知识
和能力的培养,造成了我国的教育改革尤其是农村教育改革上的一个沉痛的血的教训。所以我认为班主任在学习纪律思想方面一定要从严、从高要求学生,无愧于党,无愧于家长和学生。
总之,班主任在管理班级当中首先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第一要务。做到“严”“爱”并重,教育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真正提高全班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要敬岗爱业、树立威信,成为凝聚班级力量的粘合剂。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极为艰辛而又须长抓不懈的工作,如果要想真正建设好一个班集体,班主任就得全身心投入班级建设之中,虽不说要与学生同吃同住,但是起码要有敬岗爱业精神,多与学生接触,随时了解班级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学习动态,然后因材施教,进行个别教育,达到教育好学生的目的。当然建好一个班集体仅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科学的,它需要班主任树立威信,成为凝聚班级力量的粘合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所有力量,只有多方面共同努力方能建设好一个班集体。
班主任要首先要通过树立威信,让全班都有一个向心力,如在班级管理当中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说到做到,从不食言,这样,学生认为班主任的话可信,不当耳边风,在学识方面更要展示自己的长处,让学生在某些方面不得不敬佩你,如自己文、理皆通,不管学生请教你哪一门学科上的疑难问题你都能游刃而解,给学生一个满意答案,让学生打心眼里佩服你的学识,为他们树立一个榜样,向你看齐。因为学生心目中的老师是无所不通的“万事通”,所以这一点必须要做到,以不损自己在学生中的“偶像”地位,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团结全班学生的向心力。
其次要组建好班级小助手,培养一批受自己影响同样具有爱岗敬业的班干部,让他们参与班级管理与领导,成为班级工作的真正落实者。
再次沟通协调好各任课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做到准确及时的了解学生对任课老师所教学科的满意程度及任课老师对学生学习、纪律等方面的要求,做好二者的沟通,达到二者和谐健康发展。
最后要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加强家校联系,聚集社会和家庭方面的力量支持班级管理工作。
总之,班主任要通过多种形式,聚集一切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各种力量,才能真正建设好班集体。
四、虚怀若谷、勇于自我批评
俗话道:“宰相肚里能撑船”,宰相要有虚怀若谷的心胸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同样班主任更需要虚怀若谷的心胸,因为我们的学生年龄较小,在说话、处世方面难免会以自我为中心,口无遮掩,会讲出不满的话甚至做出让我们班主任不满意的事,这时我们班主任不能因此而对学生持有排斥之心,否定其一切闪光点,将其一棍子打死,更不能怀有打击心理,而要对其耐心开导和教育,多去关心他,让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只要改了,同样看待,同样重用。
另外班主任还要有勇于自我批评,敢于改正错误的勇气,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班主任也是人,在班级管理和与学生相处中不可能不出现一些不足甚至是错误之举,如未全面了解情况而武断给学生或某事件下定论等。这就需要我们的班主任要敢于在学生面前有勇于改正错误的勇气,这样做不仅会有损自己在学生面前的威信。反倒更能使学生对你产生敬仰之情。因为在知错能改方面班主任为大家树立了一个楷模,他们会感到班主任的谦虚品质,这样更有利于在班级管理中开展自我批评教育、改正自己身上的不足,把班级真正建设好。
五、班主任工作要体现一个“勤”字
在做好班主任工作过程中,如何才能体现“勤”字呢?我认为成功的班主任要做到“勤”分析、“勤”说话、“勤”活动、“勤”思考。
所谓“勤”分析,就是班主任在接手新班后,对这个班每个同学的个性、能力、家庭背景等要素要观察仔细,并且加以分析研究,班主任只有把握住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才能“对症下药”,才能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如:某班有个学生,在政治作业本上写了一些对党不敬的语句,当时任课老师比较紧张,但据该班班主任了解,该同学父母均是共产党员,平时该生有点“孩子气”,他对党的一些不正确的认识主要是受社会上不良思潮的影响,由于该班班主任工作是比较细致的,加上任课老师的比较配合,该同学很快就改变了自己的不正确认识,如果该同学碰到了一个不了解实情的班主任,他的下场可能就不那么美妙了。
所谓“勤”说话,就是班主任要充分利用一切有效的时间,向学生宣传一些党的路线基本知识,人生哲理,每天五分钟,一星期二十五分钟,一个学期下来就是四五百分钟,那可是一个很大的量啊!水滴石穿,在潜移默化过程中使学生渐渐地靠近你的思想,以达到我们的目的。
另外,班主任要做好每周班会课的准备工作,班会课要有主题,有教案,在此基础上要不断的深化、细化。如果每个班主任都能做到这点,对学生的正确的世界观的形成一定起了一个良好的促进作用。
所谓“勤”活动,我是这样认为的:班主任除了每天到校,勤进教室、寝室外,另外还要做到,勤与家长联系,充分利用学校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的合力。在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与家长联系的方法除了通电话、写信、家长会以外,家访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有许多材料只有通过家访才能真正掌握。如:我班一名女生,父母离异,她本人又极爱“面子”,从材料上是看不出来的,我通过家访后才知道事情的真相,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意识地给予她更多的关心。
“勤”活动还要包括“勤”与学生谈心,有一个班主任,他在每个学期规定自己要和班上的每个同学至少谈一次心,且要有时间、地点保证,通过这样的谈心,他掌握了通过正常渠道不能掌握的信息,对其搞好班级工作大大的有益。
“勤”活动,还包括组织一些大小活动,如:每学期外出旅游一次,每月搞小型活动一次:什么生日PARTY、什么歌曲欣赏啊,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和班级的凝聚力,当然活动的方法还有很多。
所谓“勤”思考在这里就是勤于思考的意思,做好班主任工作,除了要有一颗火热的心以外,还要勤于思考。二十一世纪的学生,有二十一世纪的特点,同样是中专学生,从大的方面来说,甲外地同学与乙外地同学不一样,市区同学与郊区同学不一样;从小的方面来说,男生与女生不一样,富裕家庭出来的同学与贫困家庭出来的同学不一样。面对如此来源的学生,面对二十一世纪新的挑战,如果我们不勤于思考,不断解决新的问题,是不可能搞好班主任工作的。
总之,提高班主任素养直接影响到我们班主任队伍建设的质量,也影响到我们学校管理的水平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参与研究探讨。以上只不过是笔者在班主任一线工作上的几点体会和感受,如有不成熟之处希望领导和同仁给予批评与指正。
第二篇:“提高班主任素养”学习感受
“提高班主任素养”学习感受
——体会李凤遐老师对学生的爱
李凤遐老师年近花甲,却童心十足, 她热爱教育事业,立誓做一辈子老师,用非常六加一的师爱感动每一位学生。她深深感受到教师的乐趣就是育人的乐趣,就是每天与学生心灵接触的乐趣。从她的讲座中让我感受到要爱学生,要用尊重引领学生,让班级始终充满爱的氛围。
爱就是一种教育,是一名教师师德的高尚体现。要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要使学生学会做人,不仅仅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更需要师生双方在态度、情感方面的影响。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特别是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教育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以爱对待学生,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好感,在这种和谐、平等、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基础上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书育人”的教育。
教师热爱学生,首先要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理解学生是热爱学生的起点,是进行教育的前提,对学生的爱和尊重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缺乏理解的爱是盲目的爱,缺乏理解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
现在的孩子个性迥异,摆在班主任眼前的任务艰巨而复杂。班主任应以教育的视角,审美的眼光去搜索生活中的美,以一种和善友爱的目光去接受孩子,以和蔼大度的态度去亲近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善于捉摸孩子的心理。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请你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因此,我认为:班主任眼中应多一点由衷的理解与赞美,少一点得理不饶人的心态;多一点笑逐颜开,少一点怒发冲冠;多一点轻声细语,少一点暴跳如雷。让赏识与宽容并举,为学生营造出和谐,民主,平等的成长环境。
小学生由于自制力不强,又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往往有意无意会犯错误,因此,教师必须用严格的纪律来约束他们,使他们言行规范。对干部,要求他们处处以身作则,做同学们的表率,防止骄傲自满。对个别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的学生不能放任,我们要做细致的思想工作。但是,只有严格会让孩子们感觉不到温暖,还必须与关爱并重。爱中有严,严中蕴涵着爱,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们有归宿感。我们必须热情起来,关心起来,体贴起来,以真诚、平等、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真心实意地热爱、尊重和关心每一位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用我们的爱心拭亮孩子们美丽的双眼。
作为班主任,应该知道:每个班级都是由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组成,所有的孩子都有平等的受表扬和批评的待遇。不仅如此,我还应该把很多事情放到班级里和大家一起去解决,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拥有整个班级。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全局观念还不行,我们不能用同一种模式来塑造我们的学生。而且很多学生也不会按照你设置的轨道去走。因为我们的学生千差万别,他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各自的爱好,这就需要我们分层对待,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积极疏导,努力提高,让他们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再接再厉;对待中等生,我们可以拉近距离,促其进步,对他们因势利导,疏通关节;对于后进生,我们应体贴关心,消除自卑,在学习上指导他们,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所以,只有做到全局与分层相结合,才能更为科学地为学生营造一个愉快、轻松的成长环境,使每位学生得到全面提高。
总之,做为教师,我的责任不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要教育学生成人。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抽象的一个字,而是一种具体的教育过程,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宽容、原谅、赏识、信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相容,只有这样,师生关系才能体现平等和尊重,才能体现出教师的师德。
第三篇:提高班主任素养,构建和谐班级
提高班主任素养,构建和谐班级
和谐班级,是在教育的新形势下产生的一种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基础,以民主管理为主要模式,以诸种教育要素之间的有效调控为基本保障,以学生的和谐、健康、全面、充分发展为基本目标的现代班级教育管理理念。构建和谐班级,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工作既要面对整个班级,又要面对个别学生。对整个集体进行工作,这就要求班主任具有组织者、管理者的才能,即善于组织良好的班集体,善于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善于管理班级各项工作。同时又要针对个别同学的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做些个别转化工作。那么班主任如何提高自己的素养,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呢?笔者认为应该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个人修养。
作为一名班主任,以前多少会对优秀生、听话的孩子偏爱一些。自参加课题研究以来,我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以人为本,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以深厚的师爱去感化学生,启迪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树立人才多样化,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观。每个学生都有受教育的权力,每个学生都有成才的因素和可能,不单纯以成绩去评价一个学生。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人格魅力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班主任来说更加重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努力做到真诚、公正、自尊、自律、豁达,经常自我反思,自我监督,完善自我,锤炼人格,处处做学生的表率,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班主任,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学生,以真诚的情感去关爱每一个学生。
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当学生的朋友。
我国素有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传统上,师生之间的地位并不平等,学生们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安排。这种文化根源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较为紧张的师生关系,不利于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从某种程度上说,在师生交往中,教师一般处于主导地位。因为教师是班级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一方面教师具有专业知识,能够传道授业解惑,是学生的楷模;另一方面,教师把握有对学生进行奖惩的权力,可以通过批评和表扬来影响和控制学生们的行为。
而现代社会要求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的相互依赖的关系。二者间在人格上
和行为上应具有可逆性。平等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前提。人际交往作为人们之间的心理沟通,是主动的、相互的、有来有往的。人都有友爱和受人尊敬的需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平等对待。人的这种需要,就是平等的需要。所以,改善师生关系,首先要从观念上改变教师占主导地位的状况,把学生置于师生交往中的主体地位。为了营造一个友好的班级气氛,教师们首先必须认识班上所有的同学,叫得出他们的名字,主动地去了解他们的喜好、需求与困扰等等,必要时予以支持和疏导。
三、加强学习,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1.积极参加各种培训。
自学校开展“班主任成长营”活动以来,我每次都准时参加。活动中,与各位班主任做破冰游戏,培养团队精神,学习班级管理经验;我参加教育中心举办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培训,取得B类资格证。在我校的德育年会上,优秀班主任介绍班级管理经验,共同探讨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我与各位同仁认真交流,开阔了视野,学到了好的教育方法。07年8月,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组织的大港油田四中、西苑小学、三号院小学教师研修班培训活动,聆听了最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专家交流互动,撰写心得体会,并积极参加拓展训练,提升了自己的教育水平,培养了合作精神,为以后的班主任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注重个人自修。
除了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我平常还注重自修。完成好教学任务的同时,尽可能地抽时间阅读教育专著、报刊,上网浏览教育信息。最近读的专著有: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郑杰的《给老师的一百条新建议》,《班主任读本》等。学习专家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式,民主科学的管理指导思想,把一些好的观点、做法摘录下来,用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
3.做好教育科研与反思。
班主任处在教育的最前沿,亲身经历各种教育现象,有必要也有能力对教育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反思,以便巩固自己的成绩,改进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广泛收集班级建设与管理的相关研究和资料,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工作艺术,全面提升班主任素养。
四、培养广泛灵活的交往协调能力。
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做好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实践证明,班主任只靠个人的力量来完成对学生的全部教育任务是不可能的。他必须协调科任教师、家长,社会等各种教育力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对学生进行协调一致的影响。要协调,首先就得建立良好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要靠交往,班主任要善于同有关部门,同各种有关人员交往。于是,交往协调能力就成了班主任不可缺少的能力。
首先,科任教师如果都能和班主任通力合作,团结一致,形成一个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目标统一的教育集体,教育效果就会超过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努力做到:一要主动与科任教师,互通情况,研究问题,确定方向,讨论措施,制定计划。二是经常诚恳地向科任教师征求意见,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三是热情地邀请科任教师参加班级活动,使师生增加感情,沟通思想,配合工作。四是科任老师个人或家庭有困难,可引导学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其次,班主任是学校和社会,家庭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必须善于做好这方面的协调工作。班主任要和家长建立良好关系,保持密切联系,通过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和各方面情况,并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各种情况,以便共同做好教育工作。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渠道很多,其中最重要一项就是“家访”。班主任要掌握家访的“艺术”,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善于科学地选择时间,方式,方法。
五、班主任必须具备循循善诱的谈话技能。
班主任吃的是“开口饭”,俗话所谓“婆婆嘴”,往往就是用来形容班主任的。既然不可避免要天天对学生“唠叨”,就要想办法让你的“唠叨”新鲜生动,不要让人家听了两耳起茧,满心生厌,为此,你必须不断锤炼你的即席讲话语言,注意表达技巧。很难想象,一个班主任给学生讲话,翻来覆去老是那么几句话,老是那么一种腔调,老是那么一种套路,千篇一律,千部一腔,那哪里还有什么效果作用?你要知道,这样很容易使学生患上“班训综合症”,即只要老班一开口,学生就烦躁不安,神不守舍,甚至你还没开口学生就盼望着训话结束。鉴于这种可怕的现象,班主任应该把自己对学生的关爱与要求,用美好而富有文采的话语表达出来。至于班主任如何锤炼语言,提高技巧,除了在实践中有意识的摸索提高,当然也离不开学习积累。宋代黄山谷说过这样一句话:“三日不读书,则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借来比况班主任在班上给学生讲话,倒也很贴切。为了使自己的语言新鲜起来,生动起来,班主任要坚持读书看报,不断给自己的语言之潭补充“源头活水”,腹有诗书气自华。引经据典,例子常举常有,而每一个例子都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振奋;抑扬顿挫,声音有板有眼,而每一次讲话都要让学生有入耳中听的快慰。无论是向全班讲话,还是和个别学生交谈,都是言之谆谆,循循善诱,有如清泉一泓,滋润学生的心田。有一句俄罗斯谚语:“不是蜜,但它可以粘住一切。”就是形容教师语言的,而班主任的语言更应如此。
在班级工作中,我们需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决贯彻和谐班级教育理念,积极实施和谐教育。在以后的工作中班主任,我将继续大胆创新,锐意进取,努力做一个智慧型、创新型的优秀班主任。
第四篇:班主任怎样提高自身素养
班主任怎样提高自身素养
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班级来进行的,作为全面负责班级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管理工作的班主任,他既是班集体的教育者、领导者和组织者,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也是学校目标管理的具体实施者,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和纽带。
实践证明: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和优秀学生的行为养成,决不是自发形成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素养的高低。那么,如何提升班主任的素养呢?
一、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先决条件
班主任要走近学生,触摸到儿童的心灵世界,就必须首先了解学生,熟悉他们的心理需求,并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动态,这样,学生才会不断地走近你,响应你。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写道:“你必须好好地了解你的学生之后,才能对他说第一句话”。那么,如何才能了解学生呢?
(1)注意观察
观察是认识学生世界的重要途径。通过有目的的观察,可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可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从而挖掘他们潜在的创造力。
要想教育好学生,使他们成为跨世纪人才,了解学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作用。了解学生的方法很多,主要采用多问、巧谈、善观等方法。只有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需要所产生的不同动机。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才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达到沟通一致。观察是了解学生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孩子都是向善的,即使再“差”的学生,他们也有潜在的美的物质,需要我们去及时捕捉,当我们俯下身来,也许会发现一个精彩的世界。
(2)加强沟通
沟通是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
班主任应确立平等观念,做一个有爱心、有耐心的班级工作领导者。
教师与学生因年龄的差异,生长环境、思维方式的不同,很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差异。因此,教师应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以学生的眼光去看世界,以学生的心态去推理一切,然后有效地将这些感受传递给对方,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理解与尊重,从而产生温暖感和满足感。当一个教师不愿意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会使学生觉得老师不理解他,对教师的信任度降低,与教师的沟通就会停止。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想全面了解学生,除了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外,还要与家长进行交流与沟通。与家长之间的沟通,班主任要做到:以礼待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无论运用何种方式、何种技巧与家长沟通,最为关键的是要以诚待人,以心换心,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理论水平,这样才可以架起心与心之间的桥梁。
二、热爱学生,热爱事业班主任的天职
(1)热爱学生
爱是人类最复杂的情感表达,期待别人更多的关爱是人所共有的心理需求。儿童作为成长中的人,更需要成人的关心呵护,班主任是爱心大使,爱心是温暖獐身心的阳光,是滋润儿童心灵的甘露。夏丐尊说过“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是除了母爱之外,世界上又一伟大的爱。这种爱是无私的。但师爱不同于母爱,因为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出。只有当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师敝开内心世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效果。
(3)热爱事业
热爱教育,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是班主任提高自身素养的动力,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条件。只有热爱教育工作,热爱班主任工作的人,才能积
极学习、反思、探索班级管理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工作才有激情,爱心、智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只有真正做到“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才能在今天这个相对浮躁的社会,独守自己的精神殿堂,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我的原则是既然做了就要努力做好,就要做到问心无愧,班主任工作虽然很平凡,但我们决不能只满足于做一个“保姆”型或“警察”型的班主任,在岗就要爱岗,尽职就要尽责。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让我们每一位班主任都在自己的“责任地”里辛勤耕耘,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茁壮成长。
三、努力学习是班主任是本分
教育者应当先受教育,这是我们获得教育资格的必修一课。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提高自身素养,必须努力学习,掌握广搏的知识,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这是育人的前提条件。两千多年前的孔夫子就提出过“学而不厌”要求,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才能丰富自己的精神内涵,从而具备为人师的资格。
(1)向书本学习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结晶,它是丰富自我的精神养料。
首先我们要努力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教育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儿童是一本复杂的书,既有某些共同的需求与发展特点,又有不同的个性与行为表现,班主任只有读懂了这本书,了解儿童不同于成人的心灵世界,才能和他们融洽共处,引导他们成长进步。因为我们要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知识,以赞赏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其次,我们要深入学习与自己所教课程的专业知识。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是某一课程教学的专家。班主任的威望和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因为班主任不同于一般的管理者,他首先是一位学科教学的专家。再次,我们要广搏地涉猎各门学科。小学生求知欲强,他们对未知世界充满着好奇心,要回答孩子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我们需要具有广搏的知识,从科学到人文社会科学以及一些生活常识,都要有所
了解,这样才能及时给学生以指导,解开他们心中的谜团,那些容易被教育者的无知熄灭的智慧火花。
(2)向实践学习
理论所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实践将为你解决。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班主任是教育实践工作者,整天与学生打交道,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实践是一所大学样,真正的本领都是在实践中学到的。实践中有许多老师,其中包括学生,同事,虚心向实践中的老师学习,我们就能不断地成长。进步。经常向管理有方、管理有道、管理有成效的优秀班主任学习,同他们互相切磋、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最后要干中学,学中干。作为班主任,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升素养,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提高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四.公正无私是班主任的境界
孩子需要公平的待遇,对于老师的偏心,他们是极其反感的。只有公正无私才能赢得孩子们的信任。
人难免会偏心,班主任也不例外,对“好学生”会宠爱偏袒,对“差学生”则会厌烦训斥,班主任在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与纠纷时,一定要公平合理,不能有偏见,一旦发现处理不当,要立即纠正,并地向学生道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要做到公平与公正,首先,要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作为老师,我们要尊重学生,不要以势吓人,更不能以权压人,其次,对学生坚持一视同仁的原则,既不偏爱,也不歧视,第三,要注重调查研究,全面准确地了解情况,不偏听偏信,不主观臆断,一切以事实为依据,以公平为准绳。公平与公正是千百年来成人世界的不懈追求,儿童世界同样也有此需求。我们公正无私地对待学生,实际上是为学生树立一种榜样,以培养公正无私的社会公民,为建设公平,和谐的社会奠定基础。
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唤醒。班主任的使命就是用温柔而灵巧的“教育之手”,去触摸儿童稚嫩的心灵,以唤醒他们埋藏在心底的良知和潜能。因此,班主任要不断地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不满足于做一个“教书匠”,要努力成为学者型的班主任。
第五篇:提高语文素养
充分利用文本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如何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驾驭母语,已经成为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普遍关注和深入探究的话题。走进文本解读、体验与感悟,走出文本积累、运用与创造,超越文本形成、发展与内化,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根本途径。让学生在研究文本的基础上提升语文素养,可以更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并借此深化教学改革。
当前,急于求成浮躁冒进的社会流行病,可能已经折射到语文教学上。在升学与未来职业、经济地位直接挂钩的时代,分数与升学率成为社会对学校和教师的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唯一的评价依据。语文教学便成为应付考试的一种工具,语文课成了“快餐”。这种急功近利的语文教学还制造了实际意义上的教学泡沫。它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精神毫无意义。难怪上世纪九十年代,曾有这样一种说法:“大学生是一群只有知识,没有文化的学生。”学生的文化素养不高,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于其语文素养不高。语文素养的提高已经成为语文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是不能太讲究功利的。它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传播文化。培养文化人,才是我们母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新课标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意味着语文教学回归本真的时代即将到来。什么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就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合了语文课程的整体目标追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一学科理念的定位是语文改革进入到深层次发展的标志。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新课程标准的解读》之中分别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设计的三个维度对语文素养进行了宏观阐述;又从“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意志品质、道德修养、健康个性……”等内容进行微观解说。与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的“养成”思想完全吻合。它的形成不是单纯“教”的结果,更不是一种终结状态,而是必须由学生自己借助语文课程将优秀的母语文化内化成生命个体的一部分,并伴随语文教学过程不断地进行下去。
全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是广大语文教师的职业理想。在课程改革氛围下,如何结合语文教学现状,让学生真正畅游美丽的母语世界呢?“走进文本——走出文本——超越文本” 是其必经的三部曲。我们要引领学生用心去读文本,读每一句段,每一个字,每一幅图,让他们读懂文本,从读中走进文本,又从读中走出文本、超越文本,把文本读懂读薄读会,最终形成语文素养。
一、走进文本,注重阅读体验,把书读懂
语文文本中所选择的每个教学素材,都是一个个典型的教学案例。这些案例都富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每个教学案例对学生“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的培养,加深、加强人文性、情感性的熏陶和感染。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注重阅读体验,把书读懂。
(一)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解读文本中,直接体验文本中的人文内涵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挖掘文本中的人文精神,整合课程素材,熔铸自己的教学情感,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为学生走进案例,直接参与情感体验打开方便之门。比如某教师在上《土地的誓言》一文时,就充分地利用了教材自身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在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挖掘和创造,利用多媒体来有机整合与文本相关的文史材料,图文并茂,音像共存,在背景音乐的基调之中,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在教师范读,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进行体验、感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生成知识,增进能力,促进爱国情感的形成。教师在整个引导中积极创设情境,层层铺垫,以情导情,以情激情。不仅让学生能够融进具体的情境之中,在情境感悟中生成新的知识与能力,更重要的是其情激荡着读者的心扉,打动读者的心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受到一次动人心魄的爱国情感教育,给人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触。
(二)引领学生品味文本语言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语言教学,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掌握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钻到课文里,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让学生习得语言,积累语言,在语言品味和语言训练上多下功夫,从而悉心品味作者用词造句、表情达意的精妙之处。如高尔基的《海燕》,全篇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可分为三个场景,海燕也被安排在暴风雨“将来──逼近──即临”的三个场景中进行刻画。作品的氛围经过层层渲染后推向了高潮,海燕的性格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步鲜明,形象随着这暴风雨的渐次逼近而逐步完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品味语言的基础上,获得思维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三)要用欣赏与多元解读的眼光看待文本
教师对文本的研究要具有较强的洞察力,既然我们要运用这些案例来实现其应有的教育价值和目标,必须以欣赏与研究的眼光去对待选用的教学案例,如果教师自身对案例研究不透,对案例的内容采取不接纳的态度,很难说能够运用案例启发诱导学生去感知、体验。因此,教师要以发现者的心态和精神去关注每一个教学案例,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案例所构建的丰富而优美的母语世界,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作品的文质美。这样能直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情愫。在教学中,进行多种形式的表情诵读,展现作品描写的形象,抓住案例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和“传神之笔”,落实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多维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走出文本,拓展阅读空间,把书读薄
语文素养是学习所有科学知识、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素养。只依靠课堂中几个案例学习就能学会语言表达与运用是不可能的。常说:“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所以,不但要与学生走进文本,借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和初步的情感体验;还要引导学生走出文本,扩大他们学习空间,加强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把书读薄。
(一)课内走出文本
在文本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科学地选择一些延伸练习,以加强课内知识的反馈与运用,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必然会促进学生见多识广,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可加强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思考,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从而强化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比如:学习完《竹影》这一课后,可以开展一个“竹类艺术品推介会”活动,帮助学生领会童稚的活动中蕴含着的艺术和美,学会在生活中去发现、创造艺术的美。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在比较真实的情景之中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的渗透。
(二)课外走出文本 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既是必要也是有广阔的余地的。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有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运用环境。我们常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就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学习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譬如,聆听音乐美,发现绘画美,欣赏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生活美,都可以从语文学习中获得。反过来,这无一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途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要利用一切机会、一切可用的资源给学生创造“语文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读书、看报、听广播;交流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竞赛;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参观旅游,甚至交友谈心写日记;利用现代网络进行探究性学习……就这样,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使学习语文与生活运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同时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跟上时代发展的脉搏。
三、超越文本,感悟母语魅力,把书读会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说“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就是要求博览群书。唐代大诗人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诗,说的同样是要多读书,读懂书。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读原著。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熏陶感染,增强语言、阅读的解读能力,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还要带领学生超越文本,走向大语文,走向大社会,感悟母语魅力,把书读会。
(一)要让学生成为读书的主人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在走进文本,调动情感与文本充分对话,又走出文本积累形成了一定的语文素养后,还要迁移运用到大语文大社会中去。如在学生学完《云南的歌会》后,就在周末引导学生搜集、阅读云南的其他民俗方面的资料。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了大量独具特色的资料、图片阅读后,仿照《云南的歌会》的写法进行归类整理,来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城市的一种民俗习惯。了解完云南民俗之后,还联系自己家乡实际,出谋划策,立下宏愿,为家乡民俗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共同文化而努力。这样,学生解读文本的作用发挥到了极限。
(二)要拓展学生视觉空间,召唤学生感悟母语人文内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他强调的是学生必须与生活,社会相融,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高素质的人。语文是生活的反映,并服务于生活。引导学生去发现和体会实践中那些散发着魅力的人文素材,用心感悟那些高尚、高雅的情感,从平常事中体验到不平常的人文精神。从而使他们的性格得到陶冶,形成健全的人格。
综上所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仅要让学生走进文本,把书读懂;还要走出文本把书读薄;更要超越文本,把书读会,才能全面提高自身语文素养。学习母语,靠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靠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体验、熏陶、感悟、内化来获得。因此,语文学习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要充分利用一切教育教学机会和丰富语文课程的资源,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语文运用与实践机会,加强学生的感悟体验,丰富语言积累,在实践中不断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引领学生在美丽的母语世界里尽情畅游,感悟母语带来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