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题:学法指导
“二期课改理念下对高中数学学法指导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奉贤致远高级中学 黄玲俐
摘要
学习了二期课改精神之后,使我领悟到教会学生学习比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去年我校开始对学生进行“学生学业自我评价”的调查,从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是想学好数学,但就是学不得法。老师和学生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总是得不到理想的成绩。于是我开始致力于高中数学学法指导的研究。高中数学学法指导除了开展对学习常规的指导,还应着重指导学生学会理解数学知识、学会数学的思维、学会解决数学问题、学会数学交流、学会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等。本课题我们主要是对高中数学学法指导的认识以及在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学习方法体系、学习能力、学会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合作交流这五方面对学生展开的数学学法的指导的探索与实践。
一、课题的提出
我是一名普高的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学生比较依赖于老师的讲解,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似乎只能靠大量补充课本以外的题目,这样的教学只能使学生“学会”而不能使学生“会学”.。去年,我参与了由校领导组织开展的有关课题<<高中学生学业自我评价>>的调查与研究,在高一<1>班调查中发现70%多一点的学生认为学习数学很艰苦,72%的同学认为学习失败的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当,在做作业习惯方面,先复习后做作业的同学只有5位,其余都是先做作业,遇到问题再看笔记或请求他人帮助,能独立完成作业的也只有5位同学,课堂上思维活跃,积极回答问题并提出自己见解的全班只有6位同学,多数同学不大愿意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和与同学合作交流。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尤为迫切和必要。二期课改的其中一条重要理念就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于是我确立了本课题开展探索,实践与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数学学法指导的认识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简称数学学法指导,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中数学学法指导除了开展对学习常规的指导,还应着重指导学生学会理解数学知识、学会数学的思维、学会解决数学问题、学会数学交流、学会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等。
“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流行的口号。当前,二期课改精神下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向就是教法改革与学法改革相结合,指导应该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我通过对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就是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与探索
第一阶段抽样调查高一的两个班级,做一张调查问卷:请同学们从以下五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你实际情况的选项填入题材后的括号中。A总是这样B经常这样C有时这样D很少这样E从不这样 1老师教什么,我就学什么()2我在数学课上很尽力()3当讨论新的数学知识时,我经常发言()4当老师提出新的数学知识时,我注意力非常集中()5如果我第一次不能把问题解答出来,我会在试下去()6我经常参与数学课上的讨论()7我发现牢记公式和方法是学习数学的最好方法()8当我解题发生错误时,我最后总能纠正()9我在数学课上用一切办法使自己明白老师将的内容()10在数学学习
过程中,我总是向自己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帮助我理解主要内容()11我一般用和老师相同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12在数学学习中我喜欢记忆解题方法,这是很有效的学习方法()13我觉得通过反复解题来记忆数学知识是学习数学的最好方法()14在数学考试时我总是有些担心,担心分数不理想()15虽然数学学习很艰苦,但我感到完成数学学习任务是愉快的()16我觉得数学学习是快乐的,我对解答数学问题很有兴趣()17虽然数学学习很枯燥,但是能取得好成绩我感到很高兴()18当我在做数学题,我觉得有满足感()19我很讨厌做数学习题()20对于难的数学习题我会持续研究()
通过开座谈会以及调查问卷,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策略还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上,积极参与学习的因素还不高,有明显跟从老师为主的学习方法,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持续学习、研究能力等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更令人担忧的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乐趣感体验不够强烈,对数学普遍存在焦虑感,甚至厌倦和恐惧。发现其中学生的“学不得法”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
第二阶段针对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对学生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 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指导
⑴ 锻炼学习意志
由于学生阅历有限,为数不少的高中学生容易急噪,有的同学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得意,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知识,发现新知识的积累过程,许多优秀的同学能取得好成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基本功扎实,而这绝非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所以我们除了给同学讲一些名人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最后获得成功的故事,平时还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⑵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也是一个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本身产生兴趣才能激发他们内部的学习动机。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学生对学习活动所具有的极浓厚的探究意向,它激发学生去积极获取知识,兴致勃勃地去参与学习活动,并在该活动中积极思考。同时,它也是学生地一种精神食粮,不断给予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力量,所以,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有意识的不断激发或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
⑶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又是一个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生个体由于某种需要,对于特定的学习目标的趋向,它是调动学生学习情感的核心。积极适度的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自觉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要紧紧抓住学生的需要,对学生已有的正当学习需要,教师应该及时加以引导,并让其不断巩固,对在学习上还无正当需要的学生,要给予需要的诱发,或鼓励他们回答问题,及时肯定成绩,或让他们参与某项学习活动,从中受到鼓舞,得到启发和满足,或与他们多接触,多交心,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领悟道理,接受情感的诱发,在此基础上,再对学生逐步实施理想教育,从而使学生“立志成材,奋发读书”的学习动机得到培养。
2. 学习方法体系的指导
⑴ 指导学生如何预习
指导学生在预习时应做到:一要妥善安排时间,在前一天晚上预习第二天要上课的内容;二要明确任务。预习的总任务是感知教材,初步理解新课内容;三要看、思、做结合,用笔勾出书上重要内容,动手做课后练习。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预习,我有时布置预习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使学生有的放矢。课前预习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主动权,我尝试下来,发现课前自学过的同学往往上课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着重听,着重记,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⑵ 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数学阅读
二期课改提倡由学生“学会”转为“会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数学阅读往往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很少有学生会把读数学当作一件快乐的事,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和帮助,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和兴趣,指导学生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循序渐进,使学生从愿读转为会读,最后上升为乐读。有没有兴趣,阅读的效果大不一样,所以我们老师,首先要会创设难度适当,新而有趣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对于不同的阅读内容,向学生提出相应不同的阅读要求和采用有效的阅读策略。数学阅读的过程应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教师可编好导读提纲,引导和启发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例如:新知识是怎样引进的?与旧知识有什么联系?新知识能解决什么问题?定理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体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结论是否还可以推广等等,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⑶ 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
在教学中,我常看到一些女生笔记做得非常认真,但课后作业却常常不会做,成绩一直提不高,所以老师应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我经常向学生宣传 “五记”:一记提纲,记老师写在黑板上的重点;二记异处,记老师讲课时课本上没有的或不同的;三记问题,记课堂上没有听懂的问题,以便课后再去钻研,或问同学和老师;四记疑点;五记学生对老师课堂上介绍的解题方法,数学思维,解题技巧等。并使学生明确:“记”是为“思”和“听”服务的,一定要把握记录的时机。
⑷指导学生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
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所以我平时经常指导学生及时复习,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上,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归纳整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做到融会贯通。
作业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经常教育学生作业一定要独立完成,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训练自己,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解题技能的掌握,这一过程也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
3、学习能力的指导
⑴ 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当今知识总量以成倍速度递增的前提下,要赶上信息时代的步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关键的。在二期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下,我们逐步把以教师问讲为主的课堂教学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质疑问难,研讨交流的自主学习。根据不同的学习能力,结合数学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经常采用发现和自学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形成勇于钻研,不断探究的习惯,从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自学能力,表达能力都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当然,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应提出不同的要求,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承认学生的差异。
(2)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探究是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通过探究去参与、体验和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的适当指导。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教师必须处理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三方面的关系,首先要根据现有教材内容选编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其次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创设适于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如为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设计“开放性”问题,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好“扶”与“放”的关系,逐步让学生学会独立探究的能力。
(3)重视操作方法的指导
①数学特点是抽象性,但必然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高中数学概念、技能、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都是借助操作活动,通过对感性材料的观察、比较、分析而获取的,所以教师要重视操作方法的指导。
②另一方面,教师还必须了解尽可能多的信息技术,并用这些技术来制作教学材料,并指导学生学习,包括技术指导——教会学生操作信息设备的硬件技术,教会学生怎样去获取、评价、选择信息。
4、学会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
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高中阶段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新教材上多了实例的引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也经常采用创设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情景数学建模 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比如,在学集合这一章时,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能用集合思想去观察、思考、表述和解决一些现实问题;讲一元二次不等式(组)时,又可通过实际问题激发他们去探讨;函数这一章与现实生活中相关的例子则更多,可让学生体验函数模型建立的一般过程,用函数的观点去观察、分析一些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应用指数函数还可以进行预测、控制人口增长等方面的思想教育。总之,通过引入相关的实际问题,不仅能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的作用与魅力。
5、学会合作交流的指导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知学做,而且要使学生学共同生活、学共同发展。我的教学过程经常围绕着学生主动探索而展开,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去探索解答。当学生在思考过程中遇到疑难或寻求的解答不完整时,我们不是马上给出完整的解答,而是组织学生主动议论、交流,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想、去思考、去质疑,由学生自行给出结论,在组织和指导讨论时,要求学生说明自己的想法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听取和记录其他同学的意见和观点,通过辨析和吸收其他同学的合理意见来修正和丰富自己的观点。同时评价其他不同的观点。学生通过相互启发、交流,可以相互打开思路,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团队、互助合作的精神,又积极开发了学生的思维。
四、数学教学中开展学法指导的效果与体会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有效地改进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原先的接受性学习逐步转变为接受与体验、研究、发现相结合,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世界上没有最优的教法,也没有最优的学法。同样,对甲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乙学生就不一定有效。这就要求教师从实际出发,在教给学生共性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学法指导,注意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于他们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有效的学法指导。
总之,教师必须建立起“教法要适合与学法”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体现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应是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教师应把学法与教法相结合,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探求相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网络,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最终实现“乐学”。
主要参考文献:
《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对新大纲指导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认识》(林新建 《中学数学教与学》2003.3)
第二篇:学法指导课题申请
一.学法指导课题研究的意义
“学法”即学习方法,包括完成课业任务和方法,从事智力活动的方法,调节、控制学习进程的方法等等。学法指导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掌握上述学习方法,以便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掌握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能力。那么,加强学法指导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1.满足时代需求。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丰富、知识激增的社会,以被动接受和积累为目的的学习已经不合时宜,为了满足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需求,我们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必须积极主动获取和创造知识,成为一个学习能力强、策略型的终身学习者。
2.提高教学质量。
①推进素质教育。要想让学生成为适应当今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教育家叶圣陶明确指出:“教”是为了达到不用“教”。美国教育家布鲁姆也指出:“教师只有在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有了自学能力时,才算完成任务”。所以,在这个终身学习已经成为生存概念的社会里,指导学生学会科学有效的的学习方法非常之重要。
②③
二.学法指导课题研究的目标
1.在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中,强化学法指导,保证学生学习成效最大化,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科学化,实现学生发展最优化。
2.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学法指导研究内容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1、良好学习品质的指导。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动机、兴趣、习惯、毅力、情绪等良好的学习品质的指导。
2、学习方法的指导。一是指导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如:预习、听课、复习、思考、作业等环节的指导。二是指导学生整理知识的方法。三是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四是指导学生运用知识处理问题的方法。五是指导学生选择合适学法的方法。如学生如何选择合乎自身学习特点的记忆方法、作笔记的方法、练习写作的方法等。
3、学习能力的指导。包括记忆力、思维力、注意力以及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4、应考方法的指导。教育学生树立信心,克服怯场心理,端正考试观,具备良好的临场心理素质。按照“读清题—审清题—答对题—查对题”的程序和要求解答试题。
5、学习方法评价的指导。在学法指导中,指导学生善于总结学习方法,反思、分析、评价自己学习方法的优劣,及时矫正、迁移、巩固学习方法,不断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课题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初中英语学法指导的策略和方法。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1、如何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英语的科学方法。
3、如何指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4、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方法的评价。
5、如何指导学生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变革学习方式,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四.学法指导研究的假设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设想是:做好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
学法指导要有整体教改观,要把改进教法与指导学法融为一体。要解决好四个问题,即转变观念、提高能力、学会指导、探索策略,这是推行学法指导的必备条件。进行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初中物理学法指导的内容、原则和方法;二是研究学法指导的理论和实践策略。实践具体的形式是举行学法指导研究课,以期积累经验,逐步推行。总结,定期对学法研究和学法指导的进展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情况,找出不足之处,采取必要的措施,力求不断推进,从而完成研究成果。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出初中理化学法指导的策略,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品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学会学习”。五.学法指导课题研究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英语学法指导是一个由学习品质、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组成的动力系统、执行系统、控制系统、反馈系统的整体,对其中任何一个系统的忽视,都会直接影响学法指导整体功能的发挥。因此,应以系统整体的观点进行学法指导。
2、针对性原则。就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指导,这是学法指导的最根本的原则。学生可以分成四类:第一类,优秀型。双基扎实,学习有法,智力较高,成绩稳定在优秀水平。第二类,松散型。学习能力强,但不能主动发挥,学习不够踏实,双基不够扎实,学习成绩不稳定。第三类,认真型。学习很刻苦认真,但方法较死,能力较差,基础不够扎实,成绩上不去。第四类,低劣型。学无兴趣,不下功夫,底子差,方法死,能力弱,学习成绩差。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指导方法和重点不同。对第一类侧重于帮助优生进行总结并自觉选择运用学习方法;对第二类主要解决学习态度问题;对第三类主要解决方法问题;对第四类主要解决兴趣、自信心和具体方法问题。
3、主体性原则。指导学生优化学习方法,其着眼点在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力求贯彻学生主体原则,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时间和余地进行自学,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4、实践性原则。学习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要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方法,就必须进行方法训练(即实践),使之达到自动化、技巧化的程度。指导中切忌单纯传授知识,满堂灌,学而不用。进行方法训练时,要与具体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在具体运用中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
5、矫正性原则。在学法指导过程中,针对学生出现的不良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学习方法,要及时指导学生进行矫正,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良好的学习品质,提高学习能力。
六.学法指导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了行动研究法,在研究中用到的辅助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
七.学法指导课题研究的操作设计及具体实施
本课题研究从2010年11月始至2011年4月,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时间为2010年11月初至2010年11月末。本阶段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撰写开题报告,设计课题实施方案。分析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素材,研究了学生在认知上、习惯上、方法上、情感上的困难与障碍。2.摸清了教师学法指导存在的问题。
3.进行了学生调查问卷。基本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特长、学习习惯、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有关个体学习的状况。
第二阶段(实践研究阶段):时间为2010年12月--2011年1月。本阶段主要的工作是按照课题实施方案进行研究。
在确定课题研究内容和原则的基础上,我们重点研究了初中英语学法指导的策略和方法。
学法指导的总体策略是:学习思想的指导—学习品质的指导—完成课业任务的主要环节的指导——与学习心理活的构成要素的指导——自主调控学习基本过程的指导——学习矫正的指导。
第三阶段(总结评价阶段):时间为2011年3月--2011年4月末。本阶段主要的工作是: 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表现、能力测试等方式,考查学生经过学法指导,学习能力的提高程度,从而检验学法指导策略的科学性、实效性。收集整理课题资料,对数据、资料进行教育统计分析,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
第三篇:高中物理学法指导
高中物理学法指导
一、高中物理学习的“十大误区”
①初中物理成绩很好,高中物理也一定能学好; ②高中物理太抽象“高深莫测了”,太难学了; ③只要在课堂上跟着老师学,就没问题就行了; ④物理课堂上听懂就行了,记住公式就行了; ⑤概念规律在课本上都有,课堂没必要做笔记; ⑥要学好物理,只要多做题目就够了; ⑦解物理题,就是如何套公式;
⑧平时做物理习题时,脑子里有思路就行了,动笔纯粹浪费时间; ⑨女生学习物理天生不如男生,女生没有学习物理的潜力; ⑩“数理不分家”,所以只要数学学好了,物理就一定能学好。
二、初高中物理衔接的“天然台阶” ①知识难度和内容陡增; ②更抽象、逻辑性更强; ③更注重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④思维能力更关键;
⑤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更重要; ⑥更强调主动学习。初高中物理知识体系对比 板块 初中物理 高中物理 力学
1.机械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2.质量、密度
3.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4.力和运动:二力平衡条件、同一直线上二力平衡、牛顿第一定律 5.压强、浮力
6.简单机械:包括杠杆、滑轮 7.功、机械能
1.直线运动:匀变速运动基本概念和规律 2.力和相互作用:重力、弹力、摩擦力 3.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二、三定律
4.曲线运动:曲线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抛运动、圆周运动 5.万有引力定律、天体运动与航天 6.机械能: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7.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 电磁学
1.电路:串并联 2.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 3.电功率
4.电与磁:电生磁、磁生电、电动机 5.电信
1.静电场:电场强度、电势、电势能、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 2.直流电路:电阻定律、电动势、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3.磁场:磁感应强度、磁场对电流和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4.电磁感应: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5.交流电:正弦交流电、变压器 6.传感器 声学
热学
1.物变态化 :温度、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2.压强:压强、液体的压强、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3.热和能: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 3.内能的利用、热机、热机效率
1.分子动理论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温度和温标、内能
2.气体:气体的等温变化、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
3.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固体、液体、饱和汽与饱和汽压、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 4.热力学定律:功和内能、热和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光学
原子物理
原子结构和原子核
原子结构、原子核、波粒二像性
初中和高中物理衔接台阶
初中物理 高中物理 知识 物理概念 形象直观 概括抽象 物理对象 单个物体 多个物体 物理过程 单一静态 复杂动态 方法 教学方法 细讲多讲 精讲精练 学习方法 围着老师转 强调自主学习思维方法 侧重记忆 侧重理解 能力 学习能力
机械式被动学习创造性主动学习思维能力
观察、识记、模仿 理解、推理、创新 心理 思维误区
松懈心理:初三太累啦,高一不慌 畏难心理:物理太难啦,我学不好 性别心理:女生,学高中物理不行 依赖心理:只要跟老师学,就能学好
三、高中物理“真的很难吗”
◆众口铄金:“高中物理太难学了!”
◆学习现状:文科生的“一年之痛”,理科生的“三年之痒” 老师“一讲就懂”,自己“一做就错”,课后“一放就忘”,考试“一考就糊”
◆学生戏谑:物理≠“悟理”;物理=“雾里”“无理”“无力”
高中物理真的很难吗?
“高中物理太难了,理解难,运用难,得分难”几乎众口铄金,高中物理被调侃成“文科生的一年止痒”、“理科生的三年之痒”,女生更是“谈物色变”。其实,细分析一下高中物理的特点,它并非传说中的“蜀道之难”:
1、内容看上去有点“杂”,但知识结构非常严谨、知识网络异常清晰,如:力学分两大主线(力和运动、功和能);电磁学分两场(电场和磁场)两路(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
2、概念看上去有点“玄”,但几乎所有抽象的物理概念都通过形象思维方式表达出来了,如:看不见的电场、磁场……。
3、公式看上去有点“晕”,但只要理解了根本无需死记硬背,何况很多公式是有巧记窍门的。
4、题型看上去有点“繁”,变化多端,但综合性稍强的题型可归为五大类:动力学类、功和能类、守恒类、带电粒子运动类、导体棒运动类,而每类题型的解法皆有套路可循。
5、题目看上去有点“活”,大多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但都可以通过建模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理想物理模型,而高中物理的经典模型加起来才10几个,如:力学中的斜面体、连接体、弹簧体、传送带、滑块、碰撞、子弹射击木块;电磁学中的电偏转、磁偏转、回旋加速器、速度选择器、单棒和双棒、线框。
四、容易导致物理差等生的“十大坏习惯”? ◆盲目听课 ◆不做笔记 ◆眼高手低 ◆粗心大意 ◆一错再错 ◆一知半解 ◆前学后忘 ◆贪多求快 ◆遇难即退 ◆懒得动笔
五、为什么高中物理成绩会出现“两极分化” 1.心理原因 极端一:
在“中招成绩的喜悦”中不知不觉地成绩拉了下来,导致从高一的基础没打好,以后越拉越大。极端二:
中招成绩不理想,不能从痛苦的心境中摆脱出来,不能把全部身心积极地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
2.学习方法上的不适应或失当 初中物理课堂特点:
课堂容量小,任务单一,不做笔记也可以掌握当堂的学习内容。高中物理课堂特点:
由于高速度、容量大,教学目标定位于高考,讲述课本知识外还要延伸和拓展,因此学生一面听还要作好笔记。由于一些学生以往不习惯于边听边记,不能有效合理地进行注意的分配,结果顾此失彼,手忙脚乱,不能适应老师的课堂教学。,一些学生根本就没有作笔记的习惯和意识,以至于下课不能进行有效地复习,遗忘较多。另外,不能很好预习,不知道带着问题听课。有的认为,预习后再听老师讲就没有意思了,其实这是错误的,应该带着有准备的头脑去听课。不能及时作同步复习巩固,也是造成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初中生的学习方法:
涉及的问题简单,现象直观、生动、具体、形象,容易理解,篇幅少,概念、公式少,容易记住。题型简单,转弯少,数字小,易计算;因此,初中生的学习方法比较机械、简单。习惯于背,不习惯于推理、归纳、论证;习惯于简单的计算,不习惯于复杂计算;习惯于模仿,不习惯于创新;习惯于课堂随大流,不习惯于独立思考。按一些学生的话说,“学物理就是套公式”。
高中生的学习方法:
高中物理由于定义、概念、规律、现象、公式多,叙述多,进度快,方法灵活,题型多样,加之科目繁多,任务加重,若仍靠初中那种以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显然是无能为力了。由于初中学生偏重于记忆,不注重理解,即使背得到定义、公式,因不解其意,不注意适用条件,往往乱套公式,乱用数据,对题型变的化,束手无策。而对一些形同质异、形异质同的问题,由于遇到一些似乎两个看起来一样的问题,但要用两个不同的物理规律来解;而两个看起来完全不同的问题,却可以用同一规律来解的情况,而觉得物理好像真是“无理”了、无章可循了。
3、初高中物理教材的衔接梯度过大 首先----初中教材直观,高中教材抽象。如初中“物体”-→高中“质点”;初中“电体”-→高中“点电荷”。其次----初中物理研究问题单一,高中物理研究问题复杂,如初中“二力平衡”-→高中“多力平衡”;初中→“匀速运动”-→高中“变速运动,曲线运动”。另外----初中教材主要以定性描述为主、而高中则以定量计算为主。数学知识不能同步衔接,如初中“标量,代数运算”-→高中“矢量运算(如力的合成与分解、速度、加速度、位移等的合成与分解)”,但高一数学还没学习这些内容。还有----教材编排形式体系差别大。高中物理的知识体系中,将力学、电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这五部分内容中最难的部分“力学”放在高一阶段,这必然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造成障碍。
4、由于原有知识经验基础薄弱或前概念的干扰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老犯概念错误或经验主意错误。
5、数学基础的薄弱或物理模型构建能力不够
高一物理的力学部分所用的数学知识,远比初中物理所用的四则运算复杂得多,如:运动学中的二次方程以及根的合理性的判别;力的分解与合成中的三角知识。很多学生连直角三角形中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边角关系都似是而非,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物理中来的数理结合能力也差。
六、为何众多女生“谈物色变”
绝大多数女生学习高中物理遇到困难的确是客观现象,但原因绝不能简单归结于普遍观点:“女生偏重形象思维”、“女生的逻辑推理思维能力比男生差”。有“女生学习数学有障碍”这么一说吗?难道学数学需要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会比物理要求低吗? 分析原因:
1.心理性格特征: “不喜欢讲理或推理”
“羞于或不喜欢提问或质疑”
“不喜欢与物打交道,对物理兴趣不大” 2.思维认识特征: “倾向于模仿”
“偏重机械记忆”
“注重细节、缺乏整体观”
大多数女生学习物理的极大优势:
1.学习用功、记忆力强;
2、细心耐心、计算力强 3.上课认真、笔记工整;
4.作业认真、毅力顽强
七、如何高效进入高中物理学习的“快车道” 虽然高中物理相对初中物理有一定的难度,但不是高不可攀,只要同学们主观上增强学习上的信心,客观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绝大部分学生一定能学好高中物理。三个过渡:
心理过渡:端正心态,增强学好高中物理的信心。知识过渡:做好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过渡 学法过渡: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四个先后:
先预习后听课;先听讲后笔记; 先理解后记忆;先温习后作业。五大学习环节:
预习→听课→复习→练习→总结归纳
坚持预习、心中有数。“学,然后知不足” 主动听课、做好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及时复习、加深理解。“温故而知新”
独立作业、积极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系统小结、梳理归纳。“1+1>2”融合出新知----知识整合的协同效应 五大学习习惯:
1、认真阅读、学会自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前预习阅读、课堂认真阅读、课后复习阅读。“通读、精读”时注意下列几点: 建立物理概念、规律的物理事实或物理现象依据;“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研究问题得出结论时采用的手段或物理方法;“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概念规律的三种表述形式:数学公式、图象、文字语言;“多视角多层次”
物理概念、公式的适用条件,运用的步骤或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专心听讲、主动思考:培养积极的思维习惯 听课要抓住四点:
听老师怎样引入新课,怎样揭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新旧联系、知识归化”。听老师是怎样分析物理过程,建立概念导出物理定理定律。“过程和方法”。听老师怎样讲解在课前阅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听老师怎样作课堂小节,把握这节课的中心和要点。“学习要点”。
3、重视实验、做好练习: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 作业解题时要注意总结归纳,提高解题质量:
先审题再解题、先分析过程再找规律列方程:“慎思而敏行”、审题“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保证解题数量,提高解题质量:题“不在多而贵于精”。
总结同一类题型的通性通法:“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做一会
十、事半功倍”。总结解题的思路和解题方法:“思路清晰化、方法系统化”。题后常反思:“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思辨出新知。建立纠错本及时纠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4、及时复习、归纳总结:养成良好的总结习惯
章节知识及时复习总结:“厚积而薄发”、“查漏补缺”、对抗“遗忘曲线”。归纳对比梳理物理知识:知识方法“系统化、网络化”。不断反思自问自查自究自身:哲人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5、善于交流、切磋心得: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经常与同学们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三人行必有我师”。
通过交流讨论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通过交流获得新的学习方法:“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八、学习物理的“三大境界”:死活理论 1.先死后活:模仿照搬
掌握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模仿老师或教材的思路方法、掌握常规的思路方法; 2.死中求活:活用妙解
孰能生巧、灵活运用、一题多解、巧解妙解;
3、死去活来:无形无招
“去其形留其神”即忘记具体的题型及方法技巧,领会知识方法的精髓,“以无招胜有招,以不变应万变”。
九、学好物理要“闯三关” 基础关: ◆掌握学习方法技巧??基本知识方法过关 解题关: ◆掌握解题方法技巧??解题思路方法过关 得分关: ◆掌握考试方法技巧??应试得分能力过关
十、突破解题能力的“三部曲”
◆审题规范化
◆思维规范化
◆答题规范化 理解,理解,再理解!运用,运用,再运用!理解了,“一通百通”;没理解,“一窍不通”!
第四篇:学法指导教案
课题
语文学法指导
课型
学法指导课
重点: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书写规范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广泛阅读的习惯,朗读背诵的习惯,反复修改文字的习惯。
难点:平时落实,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教学目的(知识能力、德育的目标要求)
1、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明确语文在高考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3、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学生谈对语文学科和语文学习的认识
1、是否喜欢学习语文,理由是什么。
2、小学和初中语文学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3、喜欢什么样的语文老师和语文课。
二、老师谈语文学科的重要性
1、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
2、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能说会写,培养性情、气质、综合素质。
三、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1、重视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落实。
2、重视阅读和写作。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养成书写规范的习惯
书写规范主要指字体端正,字迹清楚。不写繁体字,不写简化字。这方面有两种情况:写字基本功较好的,应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在字体端正清楚基础上,力求把字写美观。基本功差一点的把字写清楚就行了。既不要继续卖弄,写得龙飞凤舞,也不要自惭形秽,羞羞答答。
(二)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中学生应有的工具书至少包括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简明古汉语词典,汉语成语词典,它们不仅能帮助我们解决预习和课外阅读时遇到的困难,还能让我们懂得许多文学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成语,每个成语几乎都包括了一段故事,懂得了哪个故事,也就掌握了那个成语。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已超出课本选取范围越来越来大,难度也有所增加,所以经常翻字典就尤为重要了。
(三)养成广泛的阅读习惯
语文水平的高低与是否重视课外阅读有很大关系。实践证明: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是阅读广泛的学生。
(四)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
宋代朱熹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学习就十分重视读,让学生老老实实地去抄、去读、去背,熟读是基础、成诵是关键。在成诵之后,那些储蓄在大脑中的信息才能变成自己能随时驾驭的知识,迅而形成语文能力。
(五)经常练笔的习惯
单靠老师每周一作,未免次数太少,不能收到充分的效果。“自己有了意思,情感便能动手写出来这是学习上必要的习惯。应随时动笔写日记写笔记,写种种自己想写的东西。
(六)养成反复修改文章的习惯
一切大文章家、大作家都十分重视个性托尔斯泰说:“写作而不加以修改,这种想法应该永远摈弃,三遍四遍……那还是不够的。”传说,宋代的欧阳修写文章,最初也写不好,后来他看到韩愈文章的原稿改得一塌糊涂,才恍然大悟。从此很注重修改文章。可见最优秀的作家要写出好文章也离不开修改。
板书提纲:
1、书写规范
2、查工具书
3、广泛阅读
4、朗读背诵
5、经常练笔
6、反复修改文章的习惯 课题
语文学法指导
课型
学法指导课 作文导学 训 练 点: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教学目标:学会观察生活,初步掌握写景的一般方法。
重点: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题目:仔细观察周围的景物,抓住景物的特点,写一篇文章。
课前准备:打印教案、学案 制作多媒体课件
训练时数: 一课时
教学策略:课前布置学生选择一处熟悉的景点,细心观察,收集写作素材。
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示例分析和引导合作训练,使学生掌握抓住特点描绘景物的一般方法。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分组讨论、质疑和探究,然后各小组之间进行互动,使学生形成清晰的作文思路。
导写过程:
一、导入激趣
只要提到百草园,同学们都会想到鲁迅笔下的 “高大的皂荚树”、“光滑的石井栏”、肥胖的“何首乌”,“碧绿的菜畦”。为什么名家能把看似平常的景物写得如此优美,让人赞不绝口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生自学课本147页知识短文“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解决下列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后,师生互动,结合本单元所学名篇佳作,及自己的写作经验,总结归纳出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一般方法。)
1、描写景物要抓住特点,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响、气味等方面。
2、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1]观察和描写景物,要注意选择好观察点,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
观察景物的方法大致有四种:
(a)定点观景。观察点固定,观察的景物固定。
(b)动点定景。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观察某一种景物,正如苏轼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移步换景.指随着立足点的移动,观察的对象或同一对象的角度也不断变化,这是游记散文常见的写法。
描绘景物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常见的顺序有:
(a)空间顺序、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等。
(b)时间顺序 如写《日出》,可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
(c)逻辑顺序(先整体后局部)
[2]观察和描写景物要多方面去发现和感知景物的特点。
我们习惯用视觉去感受描摹景物,其结果往往犹如一幅寂静的,并无多少生机的平面画作,如果我们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描摹景物,那我们的文章就会生动得多。著名作家余光中说过:“我们期待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味、有光。”
(3)养成反复修改文章的习惯
一切大文章家、大作家都十分重视个性托尔斯泰说:“写作而不加以修改,这种想法应该永远摈弃,三遍四遍……那还是不够的。”传说,宋代的欧阳修写文章,最初也写不好,后来他看到韩愈文章的原稿改得一塌糊涂,才恍然大悟。从此很注重修改文章。可见最优秀的作家要写出好文章也离不开修改。
第五篇:高中物理学法指导
高中物理学法指导
从初中进入高中,学习就登上了一个新台阶。新的教材、新的教学要求、新的学习方法、新的解题思路,在学生面前摆下一道道难关。有的学生在初中时学得蛮不错,学习成绩很好,可是到高中后,却很不适应,听不懂,学不会,成绩甚至出现不及格,高挂红灯。可以说高中物理是各学科中成绩分化最严重的,大多数同学感觉物理是最难学的的科目。究其原因,其关键就在于一个学习方法的问题。在此我就高中物理学习方法给广大同学作一介绍,以有助于同学们的学习。
一、学法指导
1、预习。学习的第一环节。
无论是从课程要求的程度,还是课堂的容量上,都需要我们在上课之前对所学内容进行预习。
(1)浏览教材,包括后面的习题。(2)在浏览教材的基础上,提出本节的知识点。(3)预习相关的知识(相关的数学、化学、地理等知识及相关的已有的物理知识、方法)。(4)学会尝试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预习中的问题。(5)学会用通过预习得到的新知识尝试解决新问题。
2、上课。学习的中心环节。
(1)主动听课。听课分成了三种类型:即主动型、自觉型和强制型。主动型就是能够根据老师讲课的程序主动自觉地思考,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难点和重点进行推理性的思维和接受;自觉型则是能对老师讲课的程序进行思考,能基本接受讲解的内容和基础知识,对难点和重点一般不能进行自觉推理思维,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完成这一过程;而强制型则是指在课堂学习中,思维迟缓,推理滞留,必须在老师的不断知道启发下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如果属于强制型,那要试着改变自己,由强制型变为自觉型;如果是自觉型,还要加强主动意识,努力变成主动型。总之,我们应该以主动的态度去听讲,积极地进行思考,努力参与到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去。
(2)注意课堂要点。要听好课,应善于抓课堂的要点,这主要是指重点和难点两个方面。上课时,我们应有意识地去注意老师讲课的重点内容。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将主要精力放在突出重点上,进行到重要的地方,或放慢速度,重点强调;或板书纲目,理清头绪;逐条分析,仔细讲解等,我们应培养自己善于去抓住这些。对于难点,则可能因人而异,这就需要我们在预习时做到心中有数,到时候注意一心一意,仔细听讲。总之,我们要做到“会听”,能“听出门道”。
(3)处理好听课和记笔记的关系。有的同学总是感到困惑,说“上课时注意了听课,就忘了记笔记;而记了笔记,就又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了”。对此,我们应认识清楚听课和记笔记的关系:听课是主要的方面,记笔记是辅助的学习手段。我们应该如何记笔记呢?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将“记笔记”变成老师的“课堂语录”,也不应该将“记笔记”变成“板书复印”。笔记中我们要记的内容应该有:重点、难点、疑点、补充结论或例题等课本上没有的内容等等。总之,我们应该有摘要、有重点地记。有的同学从来就没有记笔记的习惯,这是不好的,特别是对于高中物理学习中是不行的。俗话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听课时间有限,老师讲的内容转瞬即逝,我们对知识的记忆随时间延伸会逐渐遗忘,没有笔记我们以后就没有办法进行复习。
3、作业。作业是巩固知识、熟悉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训练规范、养成习惯的过程。(1)认真审题,分析物理过程,找出条件。(2)根据物理规律,形成解题思路。(3)解答过程:条理要清,书写要认真,重要的方程式、解题步骤、必要的文字叙述不能少。(4)结果要检查、验证、必要时要讨论,注意结果要符合实际。(5)反思、总结(知识点、解题方法等)。
4、复习。复习是能力提高的必须环节,是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途径。复习分为单节内容复习、章节内容复习、总复习等。
(1)单节内容复习要明确本节内容是概念课、定理或定律课、习题课、实验课。若是物理概念课:要从概念的内涵、外延去复习掌握(要多看笔记)。
若是物理定理或定律课:a、复习其适用的对象、条件,b、复习其内容,c、复习其应用的方法、思路、步骤。
若是习题课:主要复习规范解题步骤、分析问题的方法、解题的思路。
若是实验课:复习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数据处理、误差分析。(2)章节内容复习。
a、通读本章教材,b、建构本章的知识网络,突出重点知识,c、复习易错提题型,d、针对训练。(3)总复习。
a、制定复习计划,b、复习各个章节的知识点、思维方法、处理问题的方法,c、找到各个章节的联系点或切入点,d、训练综合题目,e、收集、归类题型、方法、易错题,f、归纳、总结。
5、质疑与解惑。
在以上几个环节的学习中,我们可能会产生疑难问题和解题错误。及时消灭这些“学习中的拦路虎”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有的同学不注意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对错误也不及时纠正,其结果是越积越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学习无法有效地进行下去。对于疑难问题,我们应该及时想办法(如请教同学、老师或翻阅资料等)解决,对错题则应该注意分析错误原因,搞清究竟是概念混淆致错还是计算粗心致错,是套用公式致错还是题意理解不清致错等等。另外,我们还应该通过思考,逐步培养自己善于针对所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议每位同学都准备一个“疑难、错题本”,专门记录收集自己的疑难问题和典型错误,这也可以为我们今后对知识进行复习提供有效的素材。
6.小结、归纳、总结。
学习的最后一个是对所学知识的小结。小结的常用方法是列概括提纲,将当天所学的知识要点以提纲的形式列出,这样可以使零散的知识形成清晰的脉络,使我们对它的理解更为深入,掌握起来更为系统。归纳、总结不等于知识的罗列,它应该是对某一部分知识、方法、规律进行高度概括,以形成后来的经验。
二、能力培养目标。
1.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舰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索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较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问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5.实验能力:能独立完成“考试范围”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
三、知识点的分类:
物理要考查的知识按学科的内容分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五部分。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以下用数字I、Ⅱ标出。I、Ⅱ的含义如下:
I.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它们。Ⅱ.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
总之,通过以上六点学法指导及五种能力的培养,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学好高中物理,考上理想的大学。为了理想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