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思考

时间:2019-05-15 15:21: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思考》。

第一篇:初中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思考

初中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思考

【摘要】养成良好的品德和文明的习惯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班主任工作的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好的习惯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通过加强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能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苦难等优秀的心里品质,同样也能加强他们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关键词】 德育习惯问题对策

班主任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长效途径,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班主任工作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和最关键的环节。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可以转化为一个人内在的性格和情操,直接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可以使学生终生受益。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还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也明确规定“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我们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是素质教育中一个非常基础性的内容,就是真正落实“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核心问题和根本问题。

目前,我校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大成效,总体上是健康发展的。但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确实影响到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主要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还不强,德育重说教、轻养成,重表象、轻深入,忽视对学生思想行为的研究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学生知行脱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对学生学习目的、学习目标、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重视和培养力度不大,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学生理性控制、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还不强。多数学校特别是家长们普遍存在重智轻德思想,只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名次和考名校方面,而忽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忽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提高,结果导致孩子生活习惯差,日常行为不规范,、知识面狭窄,生活单调,孩子身上“骄”、“娇”二气严重,不良行为在多数孩子身上或多或少表现出来,有些甚至达到厌学、逃学、厌生、轻生的程度,加之一些社会丑恶现象和不良文化市场环境,特别是互联网的负面作用对学生健康成长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通过各种教育途径、教育手段对青少年进行行为习惯规范的养成教育和训练,已经刻不容缓。

那么到底如何来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呢?经过思考后我总结归纳了以下几点:

一、转变观念、创新方法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前提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主阵地,所以教育方法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一是在思路上创新。学生是德育的主体,既要加强对学生的有效监督,更要引导学生;加强自我教育。充分发挥学生会、团支部的作用,让学生在自评、互评中认识自已,发展自我。二是在内容上创新。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入手,让学生感知、内化。三是在形式上创新。坚持灌输与渗透相结合,剖析反面事例与与树立正面典型相结合,运用引导预防为主、批评教育为辅的教育形式。四是在手段上创新。灌输、渗透等传统手段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并用,不断拓展德育工作的手段和渠道。五是评价上创新。由于评价结果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价值取向有直接的导向作用。所以要建立促进学生思维和个性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提倡激励性评价、多元化评价。

二、强调实践体验,培养良好的习惯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

我们在具体的道德教育工作中,遵循“明理—实践—成长”的思路,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制定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目标,以班级为单位探索创建特色班级活动。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不进网吧,不讲脏话,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多为别人着想等系列活动,开展从争做小标兵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讲礼貌、讲文明,不随地扔垃圾,不乱贴乱画,学会关心他人、关爱自己,为我们大家庭平添一份爱心和责任心,使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并落实到行为之中。其次要认真落实《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常规》,要求教师注重细节教育。我们以“捡起地上的一片纸,反映你的环境意识;对他人的一声亲切问候,反映你的基本素养;学会倾听,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学习的有效方法”等道德理念来来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学会学习、学会审美、学会做人。在实践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了细节教育的重要性:细节决定着发展,细节决定着成长质量。我们要求每一位同学要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出发点,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三、家校联动是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保证

我们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精神,引领家长在家庭和社区里注重孩子的养成教育,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的,营造家校相互配合的育人环境。学校还定期开展法制宣传、安全教育活动。召开主题班会,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背景、意义以及结合形式的发展,作出了具体的讲解和指点。要求我们在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中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坚持不懈地抓学生校内外的行为习惯教育,为孩子的生命质量做出细致入微的培养工作。为了进一步指导家庭教育,我们又向每一个家庭发出了《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对家长来校、家庭教育、家长自身修养等问题做出了具体的指导和要求。通过开展家校联动的系列活动,现在家长能够尊重老师的劳动,尊重孩子,正视孩子的缺点和问题,不动手动口打骂孩子,本着寻求教育孩子最佳途径和方法与老师交流沟通;家长来校后衣着整洁,不自高自大;能够遵守学校门卫制度,进校后不吸烟、不乱扔垃圾,主动起表率作用。同时,家长的观念也发生了转变,不但能够尊重孩子个性,与孩子交朋友,多谈心,及时了解孩子的心思,注重孩子的心理疏导,而且能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能积极引导孩子每天收看一两种电视节目来储备知识,开阔视野,并鼓励孩子坚持写日记、周记,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意识。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行为习惯建设工作,从基础教育的本质去研究,大问题从小处做起、做实,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第二篇:初中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阶段性总结

初中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阶段性小结

蒙城县板桥中学 方明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往本区域乡俗中普遍存在的“刻苦学习用知识能摆脱贫困”的意识已经大为淡薄。有些学生由于长辈的溺爱,染上了追求吃名食、穿名牌而不思上进的不良习惯,其中的部分学生甚至认为父母能够挣孩子花不完的钱,自己不要说长大后没有好的工作,即便是不工作也能衣食无忧,由此导致其缺乏认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习没有压力,相应的就表现为部分学生在校期间的散漫、无组织纪律性。针对这种状况我校确定了“青春期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有效策略”这一课题。我校坚持奉行“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的原则,不断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把“纲”(学校确定的良好习惯养成方案)、“规”(学生一日常规)相结合,运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方针,实行“目标、实施、检查、激励”的科学体系,取得了很好的实效。

实施过程及阶段性成果

一、优化育人环境,健全管理制度

在育人环境方面,学校加大投入的力度,在教室我们每一位班主任教师都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特点选择了适合学生特点班风、班训,张贴在教室的醒目位置,使学生一进入教室就能够感受教室文化的熏陶,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在制度方面,学校根据学生存在的不良习惯,经过多次修改,最终确定了符合学校学生特点、目的性强、易操作良好养成教育文件《板桥中学学生一日常规》,“一日常规”的内容从学生的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等方面都提出了详细、明确的要求。学校制定“一日常规”的目的是让学生从思想到行为都能够有一个参考的依据,做到有据可循,但再详细、可行的规章制度不落实也是废纸一张,因此在落实方面我们通过培训的方式让班主任深刻认识到养成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及学校的具体措施,从思想和认知两个方面加强班主任的认识,接着学校要求班主任利用每天的晨会和每周班会等时机引导学生认真学习“一日常规”的内容。通过近三个周的强化训练学生基本掌握了“一日常规”并落实到行动上,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逐步的朝着一个文明守纪的方向发展,学校的打算初见成效。

学生明确了要求,行为才具有导向性,有章可循。良好的环境又能在“润物细无声”中潜移默化得影响学生的言行。正是通过制度的确立、校园育人环境的建设使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初见成效,为我们以后深层次的引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精细管理,注重习惯养成教育 一)全员参与,管理精细化

从长远目标的考虑我们确定了“全员参与,强化精细化管理”的管理模式。通过这一管理模式的确定,使我们学校的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就好像插上了翅膀一样,朝着一个良好的方向高速前进。

“全员管理”即不管你是在一线教学的教师还是在后勤部门工作的职员,所有的教职工都是学校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监督员,这一步就打破了过去学生管理只靠学校政教处、团委、班主任,变成了人人参与管理。我们的做法是将全校100多个教职工以教研组为单位后勤职员为补充,分成了5大监护组,每组设立组长,组长的职责是给每位成员分工,明确各人的职责。学校方面对于值周教师的考核以每周10人次记录为准,学期末进行汇总,与评估挂钩。所以现在只要有学生活动的场所都能看到我们教师值周的身影。这一做法极大的提高了我们学校学生管理的效率,学生违纪的现象明显减少,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已经形成。

针对值班教师记录的学生中的问题,我们改变过去只要学生犯错就是批评、找家长,无限扩大化学生错误的做法。现在我们从“理”字着手,对于违纪的学生进行说服教育,让他自己说出自己错在哪里,以后应该怎样做。这一工作方法的改变极大保护了学生家长及学生的面子,不去触及学生的逆反心理,改善了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自从处理学生方法的改变学生能够理解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对自己的要求,学生家长现在也经常的到校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一个工作方法的改变却带来了学生、家长对学校的理解和支持,带来了学校想要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相结合,达到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效果。现在学生在校内表现的是餐厅文明就餐、餐后自觉收拾、班级安静有序、个人物品摆放整齐、宿舍被褥整齐、空气清新的良好局面。

正是由于我们学校在“管”和“理”方面精细化、人文化的管理,才使学生从思想上到行为上都有了彻头彻尾的改变,促进了校园良好风气的形成。

二)注重养成,习惯自主化 1.学习习惯的养成。

1)抓实课前预习、错题集使用。要求老师在每一节课结束时布置学生预习作业,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在下一次上课时,予以检查反馈;在错题集使用上,要求学生每天收集整理,上交老师批改,通过此举措,增强了学生学习效果,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2)落实“随堂检测”,巩固教学效果。每位教师每节课都配有“随堂检测”,当堂检测、当堂批改、当堂反馈,及时检测教学效果,巩固所学知识,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3)针对空班、自习时间,学生转头、抬头看的现象多,政教处采取推门进教室后快速拍照的方法,然后让班主任老师去调查是谁不遵守自习纪律,及时给予纠正。现在不必说白天的课堂上,就连晚自习,学生都能自主得去学习,因为他们已经养成了,进入教室就要自主开始学习的习惯,即使值班教师走进教室,也很少有人会抬头观望,做完规定的作业后,都能主动去学习其他的内容,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坐等下课。

4)教导处每月定期对各级部进行了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如何去听课,如何完成作业,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等等。每天上午正课前各科课代表都及时将作业收齐送交科任老师那儿,以便及时批改,杜绝了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针对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在每一节课的前30分钟以内效率最高的特点,老师上课在这方面都大做文章。

2.生活习惯的养成。

1、以前在餐厅就餐后,碗筷一推就没事了,我们要求学生在餐厅吃完饭后,仍要排队拿着盘子主动将剩菜饭和竹签纸袋分类放到泔水桶中,再将盘子洗刷放好。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节约粮食、垃圾分类回收的意识,也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

2、为了抓好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政教处每天按时检查和抽查。每周进行卫生大检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现在走入我们的学生宿舍,你会发现他们的物品摆放有序,人手一个洗脸盆,牙缸中的牙刷都摆成一个方向,甚至手帕棉被都叠成了小方块。

3、文明习惯的养成

学校政教处利用班会时间经常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针对学生遇到老师打招呼问候而老师无动于衷的现象,学校及时要求老师必须做出相应的问候,或点头示意或说“你好”,促进学生养成讲礼貌的文明习惯。

现在不仅是在学校,即使放学后,学生也能自觉排队回家,没有了以前的搂肩搭背,高声漫骂,取而代之的是文明规范的言行,这些改变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三)抓好基础,教育层次化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实际上就是一个从被动接受慢慢过渡到自主自觉行为的一个过程,初中阶段的养成教育的关键在前两年,因此我们把对初

一、初二学生的养成教育作为学校整体养成教育的基础,我们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中对各个级部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通过不通的年纪阶段的不同要求,我们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就能系统化,层次化,逐步养成学生自主、自觉的良好行为习惯。

我校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多渠道、分层次强化,提高养成教育,就会学生做人。如今,人人、班班争创“文明”已蔚然成风,“养成教育”成了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

存在问题反思及整改措施

在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针对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剖析,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

1、个别不当的行为,造成一定的矛盾激化

我们对学生的养成过程中,主要采取监督与自律方式的相结合,然而在监督的过程中由于个别值周教师和学生处理问题方式的不恰当,以及个别班主任在处理违规学生的方式过于急功近利,造成很多学生的畏惧心理,是学生对于制度的遵守,完全停留在只是为了不被值周教师抓到,一但被抓,就千方百计的找理由辩驳,甚至采取逃离的方式,更有甚者会与值周教师发生争执,激化了师生的矛盾。这样的情况严重违背了我们通过监督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初衷。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从监督的方式上寻求改变,对全体值周教师进行培训,要求教师的监督,不仅仅是停留在只记录不教育的层面,对违规学生的处理第一要进行教育,让他们意识到自身的错误,明白应该怎样去做,让他们心服口服,敢于面对问题,吸取教训。其次,在班主任会议中,对违规学生的处理方式提出了要求,让班主任改变处理方式,以教育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最终的目的,改变他们急功近利的心态,不要怕学生违规,要以足够的耐心和更合理、更具人性化的方式处理问题。另外通过召开学生会议、专题培养活动的方式,让学生树立“违规不可怕,可怕的是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逃避不是办法,敢于面对改正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的思想。让师生对监督职能有一个更高层次的理解,让师生明白监督是为了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些措施的改变,改善了师生关系,促进了课题研究和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

2、行为养成的层次化不足,削弱了行为习惯养成的持续性。

我们在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中,采取了分级部定目标的养成方式,每个年级都有自己行为习惯养成的重点。因此,在实施培养的过程中,造成学生只注重单一习惯的养成,而在前一阶段已养成习惯“遗忘”的结果。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及时调整思路,采取“全面养成,突出重点”的思路,在继续强化各阶段严惩重点的基础上,及时对前一阶段的养成进行及时的“复习巩固”,发挥行为习惯养成的持续性作用。

3、校内外行为习惯养成脱节现象严重。

在前阶段的工作中,我们养成的重点是在校内,然而学生在校外的行为习惯依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造成学生在校一个样,回家又是另外一个样的结果,没有真正达到养成的目的。为此,我们对行为养成的方向进行了横向拓展,重视学生校外的养成,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开展“争做文明小市民”、“校内外的我”等活动,设立“校外行为监督员”,加大与家长的联系力度等。尽一切可能强化学生校外的行为习惯养成,达到校内带校外,校外促校内,最终实现学生个体行为习惯的内化,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变成一种由内而外的自主化行为。

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也许需要一生来完成,它所带来的效果也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各个阶段,我们会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使每个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我们研究的动力,也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第三篇:初中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阶段性总结

初中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阶段性总结

随着泽库中学服务区内经济的发展,以往本区域乡俗中普遍存在的“刻苦学习用知识能摆脱贫困”的意识已经大为淡薄。有些学生由于长辈的溺爱,染上了追求吃名食、穿名牌而不思上进的不良习惯,其中的部分学生甚至认为父母能够挣孩子花不完的钱,自己不要说长大后没有好的工作,即便是不工作也能衣食无忧,由此导致其缺乏认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习没有压力,相应的就表现为部分学生在校期间的散漫、无组织纪律性。针对这种状况XX年我们泽库中学确定了“青春期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有效策略”这一课题。经过进两年的探索实践,我校坚持奉行“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的原则,不断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把“纲”、“规”相结合,运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方针,实行“目标、实施、检查、激励”的科学体系,取得了很好的实效。

实施过程及阶段性成果

在育人环境方面,学校加大投入的力度,在学校门口建立了48米的德育长廊以及12米的亮星展示长廊,德育长廊充分考虑到学生需要,分为“励志篇”、“劝学篇”、“科技篇”等,使学生从踏进校门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在教室我们每一位班主任教师都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特点选择了适合学生特点班风、班训,张贴在教室的醒目位置,使学生一进入教室就能够感受教室文化的熏陶,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在制度方面,学校根据学生存在的不良习惯,经过多次修改,最终确定了符合学校学生特点、目的性强、易操作良好养成教育文件《泽库中学学生一日常规》,“一日常规”的内容从学生的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等方面都提出了详细、明确的要求。学校制定“一日常规”的目的是让学生从思想到行为都能够有一个参考的依据,做到有据可循,但再详细、可行的规章制度不落实也是废纸一张,因此在落实方面我们通过培训的方式让班主任深刻认识到养成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及学校的具体措施,从思想和认知两个方面加强班主任的认识,接着学校要求班主任利用每天的晨会和每周班会等时机引导学生认真学习“一日常规”的内容。通过近三个周的强化训练学生基本掌握了“一日常规”并落实到行动上,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逐步的朝着一个文明守纪的方向发展,学校的打算初见成效。

学生明确了要求,行为才具有导向性,有章可循。良好的环境又能在“润物细无声”中潜移默化得影响学生的言行。正是通过制度的确立、校园育人环境的建设使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初见成效,为我们以后深层次的引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全员参与,管理精细化

从长远目标的考虑我们确定了“全员参与,强化精细化管理”的管理模式。通过这一管理模式的确定,使我们学校的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就好像插上了翅膀一样,朝着一个良好的方向高速前进。

“全员管理”即不管你是在一线教学的教师还是在后勤部门工作的职员,所有的教职工都是学校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监督员,这一步就打破了过去学生管理只靠学校政教处、团委、班主任,变成了人人参与管理。我们的做法是将全校100多个教职工以教研组为单位后勤职员为补充,分成了5大监护组,每组设立组长,组长的职责是给每位成员分工,明确各人的职责。学校方面对于值周教师的考核以每周10人次记录为准,学期末进行汇总,与评估挂钩。所以现在无论是在餐厅、还是在商店,只要有学生活动的场所都能看到我们教师值周的身影。这一做法极大的提高了我们学校学生管理的效率,学生违纪的现象明显减少,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已经形成。

针对值班教师记录的学生中的问题,我们改变过去只要学生犯错就是批评、找家长,无限扩大化学生错误的做法。现在我们从“理”字着手,对于违纪的学生进行说服教育,让他自己说出自己错在哪里,以后应该怎样做。这一工作方法的改变极大保护了学生家长及学生的面子,不去触及学生的逆反心理,改善了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自从

处理学生方法的改变学生能够理解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对自己的要求,学生家长现在也经常的到校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一个工作方法的改变却带来了学生、家长对学校的理解和支持,带来了学校想要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相结合,达到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效果。现在学生在校内表现的是餐厅文明就餐、餐后自觉收拾、商店排队购物、班级安静有序、个人物品摆放整齐、宿舍被褥整齐、空气清新的良好局面。

正是由于我们学校在“管”和“理”方面精细化、人文化的管理,才使学生从思想上到行为上都有了彻头彻尾的改变,促进了校园良好风气的形成。

二)注重养成,习惯自主化

1.学习习惯的养成。

1)抓实课前预习、错题集使用。要求老师在每一节课结束时布置学生预习作业,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在下一次上课时,予以检查反馈;在错题集使用上,要求学生每天收集整理,上交老师批改,通过此举措,增强了学生学习效果,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2)落实“随堂检测”,巩固教学效果。每位教师每节课都配有“随堂检测”,当堂检测、当堂批改、当堂反馈,及时检测教学效果,巩固所学知识,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3)针对空班、自习时间,学生转头、抬头看的现象多,政教处采取推门进教室后快速拍照的方法,然后让班主任老师去调查是谁不遵守自习纪律,及时给予纠正。现在不必说白天的课堂上,就连晚自习,学生都能自主得去学习,因为他们已经养成了,进入教室就要自主开始学习的习惯,即使值班教师走进教室,也很少有人会抬头观望,做完规定的作业后,都能主动去学习其他的内容,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坐等下课。

4)教导处每月定期对各级部进行了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如何去听课,如何完成作业,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等等。每天上午正课前各科课代表都及时将作业收齐送交科任老师那儿,以便及时批改,杜绝了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针对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在每一节课的前15分钟以内效率最高的特点,老师上课在这方面都大做文章。

2.生活习惯的养成。

1)、以前在餐厅就餐后,碗筷一推就没事了,我们要求学生在餐厅吃完饭后,仍要排队拿着盘子主动将剩菜饭和竹签纸袋分类放到泔水桶中,再将盘子洗刷放好。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节约粮食、垃圾分类回收的意识,也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

2)、为了抓好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政教处每天按时检查和抽查。每周进行卫生大检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现在走入我们的学生宿舍,你会发现

他们的物品摆放有序,人手一个洗脸盆,牙缸中的牙刷都摆成一个方向,甚至手帕棉被都叠成了小方块。

3.文明习惯的养成

学校政教处利用班会时间经常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针对学生遇到老师打招呼问候而老师无动于衷的现象,学校及 时要求 老师必须做出相应的问候,或点头示意或说“你好”,促进学生养成讲礼貌的文明习惯。

现在不仅是在学校,即使放学后,学生也能自觉排队回家,没有了以前的搂肩搭背,高声漫骂,取而代之的是文明规范的言行,这些改变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三)抓好基础,教育层次化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实际上就是一个从被动接受慢慢过渡到自主自觉行为的一个过程,初中阶段的养成教育的关键在前两年,因此我们把对初

一、初二学生的养成教育作为学校整体养成教育的基础,我们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中对各个级部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通过不通的年纪阶段的不同要求,我们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就能系统化,层次化,逐步养成学生自主、自觉的良好行为习惯。

我校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多渠道、分层次强化,提高养成教育,就会学生做人。如今,人人、班班争创“文明”已蔚然成风,“养成教育”成了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

存在问题反思及整改措施

1、个别不当的行为,造成一定的矛盾激化

我们对学生的养成过程中,主要采取监督与自律方式的相结合,然而在监督的过程中

由于个别值周教师和学生处理问题方式的不恰当,以及个别班主任在处理违规学生的方式过于急功近利,造成很多学生的畏惧心理,是学生对于制度的遵守,完全停留在只是为了不被值周教师抓到,一但被抓,就千方百计的找理由辩驳,甚至采取逃离的方式,更有甚者会与值周教师发生争执,激化了师生的矛盾。这样的情况严重违背了我们通过监督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初衷。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从监督的方式上寻求改变,对全体值周教师进行培训,要求教师的监督,不仅仅是停留在只记录不教育的层面,对违规学生的处理第一要进行教育,让他们意识到自身的错误,明白应该怎样去做,让他们心服口

服,敢于面对问题,吸取教训。其次,在班主任会议中,对违规学生的处理方式提出了要求,让班主任改变处理方式,以教育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最终的目的,改变他们急功近利的心态,不要怕学生违规,要以足够的耐心和更合理、更具人性化的方式处理问题。另外通过召开学生会议、专题培养活动的方式,让学生树立“违规不可怕,可怕的是

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逃避不是办法,敢于面对改正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的思想。让师生对监督职能有一个更高层次的理解,让师生明白监督是为了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些措施的改变,改善了师生关系,促进了课题研究和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

2、行为养成的层次化不足,削弱了行为习惯养成的持续性。

我们在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中,采取了分级部定目标的养成方式,每个年级都有自己行为习惯养成的重点。因此,在实施培养的过程中,造成学生只注重单一习惯的养成,而在前一阶段已养成习惯“遗忘”的结果。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及时调整思路,采取“全面养成,突出重点”的思路,在继续强化各阶段严惩重点的基础上,及时对前一阶段的养成进行及时的“复习巩固”,发挥行为习惯养成的持续性作用。

3、校内外行为习惯养成脱节现象严重。

在前阶段的工作中,我们养成的重点是在校内,然而学生在校外的行为习惯依然没有

得到根本的改变,造成学生在校一个样,回家又是另外一个样的结果,没有真正达到养成的目的。为此,我们对行为养成的方向进行了横向拓展,重视学生校外的养成,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开展“争做文明小市民”、“校内外的我”等活动,设立“校外行为监督员”,加大与家长

的联系力度等。尽一切可能强化学生校外的行为习惯养成,达到校内带校外,校外促校内,最终实现学生个体行为习惯的内化,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变成一种由内而外的自主化行为。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也许需要一生来完成,它所带来的效果也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各个阶段,我们会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使每个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我们研究的动力,也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第四篇: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习惯是个庞大的体系,像大树一样根、干、枝、叶。它可以是学习上的习惯,也可以是健康上的习惯、消费上的习惯、与人相处的习惯等。这么多习惯在培养的时候要统筹安排,分清主次,明确先后,有步骤地去培养。开始时要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渐进到突变,要宁少勿多、宁易勿难。对旧习惯的克服,要放在有了毅力以后再进行,要先培养好习惯,在好习惯的培养中,人的毅力会慢慢增强,当强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就有了力量去对付那些坏习惯。如果一开始就去碰

那些坏习惯的话,容易受到阻力,挫伤人们对习惯培养的信心。习惯养成贵在坚持,关键在前一月,重在持之以恒。我们常说万事开头难,一个新习惯的形成,必然会冲击相应的旧习惯,而旧习惯不会轻易退出,它要顽抗,要垂死挣扎。另外,我们的肌体、心灵也需要时间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外的状态,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从记忆的角度讲,人也需要不断复习建立的好习惯,要求强化它。

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实际上,这是一句名言。这是著名教育

家曼恩说的。他说:“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绳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这个比喻非常形象、智慧。它把习惯比喻为一根绳索,每次行为的重复,就相当于又为它缠上了一股绳索。很显然,每天缠,不断缠,缆绳会越来越粗,终于有一天,会粗到牢不可破。为了养成好习惯,我每做一次,就对自己说:“缠上一股,又缠上一股!”。从这个意义上讲,坏习惯如果开了头,每做一次,缆绳就粗了一些,以后要去掉就困难了。

有这样一句话,“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命运。” 可想而知,好习惯让人受益一生。这学期我校非常重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积极开展行为规范月活动,同时学校以“靠右走”为教育契机,从做好在教室里、走廊上“一停二静三慢走”等简单的小事开始,让学生在语言行为的实践中真真切切地体验到文明礼仪带给生活、学习的宁静、整洁、和谐及有序的美,从而使同学们真正增长礼仪知识,提高文明意识,不仅在校园内形成知礼仪、讲文明的浓厚氛围,而且把文明礼仪、遵守公德的好习惯带回家庭,带到社区,带向社会!

第五篇: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中小学“行为习惯养成教育”30条

(一)教师行为习惯

1、将课堂还给学生的习惯

2、锤炼课堂语言,丰富课堂表情,注重仪表的习惯

3、时常微笑,不将不良情绪带进课堂的习惯

4、经常反思教学效果的习惯

5、对每一名学生都一视同仁的习惯

6、欣赏学生,主动了解学生,尽量不当众批评学生的习惯

7、定期与家长沟通,与家长沟通时先说学生优点的习惯

8、不断学习,提高个人素养的习惯

9、换位思考,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习惯

10、心态积极,培养个人兴趣爱好的习惯

(二)学生行为习惯

学习习惯

1、提前预习的习惯

2、课前安静坐好,小憩收心,准备上课的习惯

3、课上专心听讲,大胆发言,做好笔记的习惯

4、独立思考、相互合作,敢于提出问题的习惯

5、讲究效率,当日之事当日毕的习惯

6、及时整理学习用品、学习资料的习惯

7、认真书写、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8、自我反思,不断改进学习方法的习惯

9、规范答题,考试绝不作弊的习惯

10、课外阅读,写日记的习惯

行为习惯

1、举止文明,自觉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2、诚实守信,说到做到的习惯

3、尊敬他人,不嘲笑别人的习惯

4.按时作息,守时惜时的习惯

5、懂得感恩,主动帮助别人的习惯

6、珍惜粮食,节约水电,不乱丢垃圾的习惯

7、遵守秩序,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的习惯

8、勤于动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9、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

10、注重个人卫生,穿着打扮符合学生身份的习惯

下载初中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孩子们优良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日积月累的,并非是一蹴而就的。 通过开展“一声问候,两个轻声,三处整洁,八个自觉文明习......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为幼儿的终身发展与幸福奠基 (宝城街道中心幼儿园 董萌萌)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越来越......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中学生的我们应具有怎样的道德品质和情操“教育就是对人的社会改造”这是教育最根本的定义,让学生获得在社会中生存的技能是教育的一个重要职责,也是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好习惯的养成则终生受益。“积丝成寸,积寸成尺,寸尺不已,逐成丈匹。”......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精选阅读(一): 学生礼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要资料:(一)举止礼貌的习惯 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礼貌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

    浅谈初中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大全五篇)

    浅谈初中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 摘要:通过对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内涵、意义、方法及实践等研究,阐述了初中生开展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指明了养成教育的实践途径......

    初中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计划

    初中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方案 一、指导思想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发展,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指出......

    初中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范文大全

    初中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誉。追溯我国教育的渊源,早在古代就有“蒙以养正”的思想。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