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及培养心得
初中新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心得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做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一直以来,每一个班主任都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重点,把贯彻道德规范同进一步落实《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起来,做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许多的成绩。我个人也有几点不成熟的做法,下面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多多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一、建立班规,树立正气,形成良好的班风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苗圃。新组建的班级,集体成员的行为习惯毕竟会不同,必然会不利于班主任的协调与管理。为此,我在每学年开始都会根据《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提炼出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内容,制定班规。班规的内容不要求过多,但一定要可行,符合本班学生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制定出班训,如我们1301班的班训是:愉快学习,健康成长!目标是:共同打造一个团结、进步、和谐、发展的新型班级。然后通过班规约束班级的整体行为,初步使班级形成目标明确、奋发向上的氛围。制定完成后,将班训、班规及时下发到学生手中,要求学生在熟记的基础上,不断对照自己的言行反省自己。同学之间互相提醒,互相监督,遵守得好的,及时表扬。故意违反的,严厉批评,指出其危害,以树立正气,形成良好的开端。
二、重视小事,防微杜渐,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一些所谓的小事,既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渠道,又是检验学生是否有良好习惯的试金石。抓住身边的一些小事。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每一位班主任都很重视的教育方法。
1、利用警句的鞭策作用
名言、警句具有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能发挥良好的警策作用,教育效果不可低估。如何使学生在感悟中明白甚至于接受“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可以从政治、语文课本和经典读本中搜集了一些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古语、名言、警句,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等,把这些名言警句带进德育教育的课堂,引导学生把握它们的意义,领悟其中的内涵,在日常生活实践其中的真理。
2、发挥班主任本身的示范作用和督导作用
班主任的言行对学生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班主任要从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如提前进教室、弯腰捡垃圾等,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通过表扬和批评、量化公布等手段,增强了学生讲卫生、争文明的积极性。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的“伸伸手、猫猫腰”捡垃圾活动,班主任也积极参加,教室讲台前的粉笔头及时捡到粉笔盒里,废纸、脏物及时捡到垃圾筐中。由于我们班主任注意了身边小事的示范作用,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不论在教室、宿舍还是校园都受到良好的影响。
我们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这一特殊职能就决定了与学生的广泛接触与相处,正确发挥班主任的督导作用,是促使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推动力。为了达到利用小事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目的,我觉得我们班主任应做到“四勤”:一是“腿勤”班主任上班坚持“教室——办公室——宿舍——清洁区”这条路线,及时发现各区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二是“眼勤”,勤观察并善于观察,捕捉苗头性的东西,使一些小事变成教育引导学生的素材,如我发现个别学生盲目追求时髦,偷偷染发,穿耳洞,就教育学生说我们是花季般的年纪,青春、自然、简单就很美,那些不必要的装饰会让你看起来不伦不类,不美反丑;三是“嘴勤”经常召开有班委会成员和小组长的会议,让他们将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来,便于我们掌握第二手材料,和他们一起讨论班级管理的策略。另外还要经常和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表扬其优点,指出其不足,让学生体会到班主任是真的关心他们,上个学期,我利用晚读和自习时间,和班里的每个同学都至少谈过一次话。
四是“脑勤”,就是经常想问题,从自己掌握的材料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更好地指导自己以后的工作。可以说,这“四勤”是提高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方法。
三、广开渠道,多方面施教
都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育管理也是如此,要坚持软、硬兼施的原则。为此,我把养成教育与丰富的活动相结合,通过开展多种活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比如:通过组织“谈理想”和“说未来”主题班会、读书报告会等活动,将初中生活泼好动,好奇心、竞争意识强的特点引导到有意义的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精神;另外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师节、国庆、新年等重大节日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使学生明确意义,受到教育;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不良现象:不讲卫生、不爱护公物、不按时完成作业、不按时到校、偷上网等开展“独立作业的好处有那些?从校园内捡起一片废纸与随时丢下一片废纸有何不同?迟到,会给同学带来什么影响?怎样正确评价自己的优点与缺点”等讨论活动。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增强了预防效果,有力地促进养成教育。
四、发动科任教师和家长,共同教育
科任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应该多和科任老师联系,沟通,主动与科任教师互通情况,比如在制定班级工作计划时,主动征求科任老师的意见,倾听科任教师对班风、学风建设的合理意见及个别学生的教育对策,特别是对一些特殊学生的教育。平时多询问科任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观察到的问题,和科任教师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间主要是学校和家庭,为此在养成教育的开展中,我还注意了家庭、家长的作用,通过电话联系、家长会等形式适时、及时地与家长沟通,主要围绕三方面进行:一是在在尊重家长前提下,认真听取家长对孩子在家中学习、生活等情况的介绍和家长的意见与要求;二是客观地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向家长宣传学校、班级在近期内的工作要求,增强透明度,为双方更好地配合打基础;三是热情地和家长商定下一步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对一些教育方法欠妥 的家长,给予指导,努力达到在教育学生方面的学校与家长的“互联网“效果。
我认为,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应该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实效、长效,才能逐步实现养成教育的目的。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方面,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在实践中,还有许多的方法、途径还需要不断的探索、更新,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及班主任多多指导和帮助。今后,我还会不断地努力,为我校的素质教育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2015、2、23
第二篇: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道德规范的基础
一个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但对成才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且能使他终身受益。一个人从小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不仅会使他的那些好的行为方式得到巩固,而且可以转化为他内在的性格、情操、道德观念,成为他正确地为人处世的基础,建功立业的基础和他一生幸福的基础。因此,一个人如果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终身受用。教育家洛克说过:“把子女的幸福奠定在德行与良好的教养上面,那才是唯一可靠和保险的办法。” 下面就文明习惯、遵纪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劳动习惯,分别阐述如下:
1、文明习惯
社会呼唤文明,未来呼唤文明。未来社会的文明进步程度与我们这一代人的文明水准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使每个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就必须从做人的教育开始。而做人的教育又是从文明习惯的养成开始。文明习惯主要是指人的仪表、用语、待人接物、卫生等方面的习惯。这几个方面都是人外在美的具体表现。中学生要注意自己的外部形象,做到仪表整洁、优雅,举止端庄、大方、有风度。
要教育孩子不吸烟、不喝酒、不随地吐痰、不打架骂人、不说脏话;做到举止文明,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要乐于助人。改掉乱扔瓜皮果壳等恶习,做到不参与赌博、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不看宣扬色情凶杀迷信的书刊和录像,自觉抵制腐朽文化,不涉足妨碍学生身心健康的场所。做到拾金不昧,不受利诱,爱惜名誉,不失人格;遇见外宾,以礼相待,维护国家荣誉。
培养孩子的文明习惯,是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共同责任,如果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文明的公民,他们的行为就自然而然形成风尚,促使我们的祖国在文明的氛围中健康发展。
2、遵纪习惯
曾有一位记者问一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你成功的秘密是什么?”这位化学家回答说:“在幼儿园里养成的守纪习惯。”由此可见,守纪习惯的重要性。
大家知道:纪律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公共生活中具有强制性的行为规则,严守纪律是现代人应有的素质,遵规守纪是孩子形成良好品德的需要,也是孩子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条件。任何一个人要自由幸福的生活、学习、工作,都必须有一个稳定的环境,而这种稳定的环境,如果没有良好的秩序和纪律的保证是无法实现的。
遵纪习惯的养成,要从点滴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家长必须对孩子经常进行民主、法制和纪律的教育,晓之以利害,使他们懂得,任何一个人,都要受到集体、社会、国家纪律和制度的制约。违法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违纪就要受到纪律处分。让他们懂得:作为中学生,首先要熟悉国家为中小学生制定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如课堂一日常规、校园纪律、集体活动纪律、图书馆纪律、食堂用餐纪律等等。要熟知交通规则、治安条例以及有关公共场所的规定,时刻不忘遵守这些规章制度。其次,父母对孩子的打人骂人行为,糟蹋东西、偷窃、扰乱社会治安等不良行为,必须及时提醒,及时批评、制止。要让孩子懂得:没有纪律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必须遵守纪律。
3、生活习惯
有节奏、有规律的生活,会提高人们的学习效率和劳动效率,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就必须要求孩子能按照身心运动的规律来组织自己的活动,这将有利于身体健康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要珍惜时间。时间是宝贵的,对任何人都是有限而又共同的,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财富。努力培养“今天事情今日做,今日功课今日毕”的习惯,正确处理劳和逸、忙和闲、学习和休息的关系。要注意适当的文体活动、休息和睡眠,才能消除大脑的疲劳,换得充沛的 1
精力。
家长不仅要指导孩子会合理安排每天的时间,还要知道孩子善于利用点滴时间,合理安排学习、娱乐、休息。要训练学习的快节奏、讲效率。这一点,在二十一世纪竞争激烈社会里尤为重要。
4、学习习惯
青少年是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我国经济建设的后劲,取决于他们这一代人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养。
学习是长期艰苦的脑力劳动,是青少年的主要任务。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力保证。青少年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他们朝气蓬勃、精力旺盛、思想集中、记忆力强,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成倍地提高学习效率。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上课习惯、做作业习惯和预习习惯。
上课前要认真准备好课堂学习用品,把上课用的书、练习本、笔记本和其他学习用品准备好,并进行课前预习;课堂上要集中精力,认真思考,加强领会,积极发言,做好笔记;课后要积极巩固,认真复习,实践应用。要认真做好家庭作业,做到自己独立完成,不抄袭他人的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做到问题不过夜,错误及时纠正。
预习有课前预习、阶段预习、学期预习等多种方法,并可做好预习笔记。认真的预习,可以提高课堂的学习质量,提高听讲水平,有针对性地记好课堂笔记,更可以提高孩子自学的能力,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通过预习,可以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准备,防止课堂上出现听“天书”的现象。
提高作业的质量。做作业是为了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巩固,可以提高思维能力。做作业时,先认真做好作业前的准备,认真审题,然后认真做题,争取一遍做对,力求做题速度加快,并能独立检查。作业要工整、简明,条理要清楚,围绕学习的中心内容做一定量的课外习题,以巩固所学知识,认真更正错题,还要养成保存作业,以备复习时用的好习惯。
要注意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使大脑处于最佳的准备状态,以充沛的精力迎接第二天的学习。
5、劳动习惯
劳动可以培养人的吃苦精神、战胜困难的毅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增长聪明才智,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人就是劳动创造的,智慧就是劳动的结晶,劳动会使孩子越来越健康,越来越聪明。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学生:主动承担收拾房间、洗衣、做饭、洗刷餐具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其他公益劳动。
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去劳动锻炼,在劳动实践中让孩子真正懂得劳动者的崇高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在心灵深处真正注入劳动人民的情感。要把劳动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激发他们的劳动兴趣。对孩子来说,主要是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完成自我服务的劳动和参加公益劳动。家庭的扫地、拖地、倒垃圾、擦窗户、洗碗、烧饭、买菜、烧菜都应该会做;洗衣服、铺床、叠被子等都应该自我完成。
孩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正确的劳动态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养成的。家长应该告诉孩子:劳动就是改造我们周围的环境,使我们的生活、学习环境变得更舒适更美好,更有利于我们的成长;劳动能强健我们的体魄,磨练我们的意志,培养我们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精神;体力劳动是脑力劳动必要的调节,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地发展;每次劳动都是一次重要的学习、锻炼的机会。孩子劳动后,要及时进行评析总结,指出其优缺点,引导孩子去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要安排孩子一项需要长期持续的劳动项目(如洗碗),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现在绝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里被视为宝贝,堪称“小皇帝”,一些活
儿,甚至一些简单的小事,诸如扫地、洗碗、洗衣服等,都是由家长包办,家长只让他们专心读书,能考上大学。无数事实证明,这种把学习和劳动对立起来的观念,有百害而无一利。家长如果不走出这个误区,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在家里没有劳动习惯,在学校里自然也就不想参加劳动了。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强手如云,科技和商战的激烈竞争,使那些养尊处优的“小皇帝”们难以应付,只有让孩子在风雨雷电中锻炼翅膀,磨练意志,在劳动中学会多种本领,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下去,要知道:只有适者,才能生存;不适者,终将被淘汰。
二、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1、注重行为训练
由于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积久成性”的,因此必须经过长期的反复训练,才能形成。反复训练是形成良好习惯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应在讲清楚道理的基础上注重行为训练,经常训练就有可能出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使之成为孩子的自觉行为,进而养成习惯,并由良好的行为习惯上升到良好的道德品质。
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家长应该告诉孩子,劳动能强健身体、磨练意志,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要为孩子创造劳动条件,让他们有机会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家务劳动内容很多,小至洗菜洗餐具烧饭,扫地抹桌子,大至建房搬家,购置家具,男孩子可以承担买米、换液化气罐之类的体力劳动,女孩子可以承担收拾房间、洗衣服等细致的体力劳动。可以举办家务劳动单项竞赛活动,如做饭做菜比赛,洗衣比赛等。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发展要求,让他们尽早地经受锻炼,又训练了他们良好的劳动习惯。千万不要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受累,不要孩子参加劳动,什么事也不让他干,使他失去锻炼的机会。
家庭教育有别于学校教育,不可能有固定的时间。家庭教育的特点就在于随时、随机、随意,一句话就是寓教育于生活之中。家长在家里给孩子谈谈说说固然是教育,家长若不在孩子身边,同样存在教育。比如你要出差了,动身之前不妨在书桌上留下一张便条,便条上端正地书写一些带有希望和鼓励孩子的文字。也许出差回来就能听到孩子在学校里受到表扬或其他进步的好消息。孩子未必会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古语,但他确实有暗中使劲的争强好胜的心理:要让爸爸不敢小看我。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训练呢?这种自我教育的训练是更高层次的行为习惯的训练和培养。
2、家长言传身教
家长需要注重家庭示范作用,引导孩子在模仿中养成良好习惯。一个人的优良品德行为和高尚情操的练就,离不开从小的教育培养。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无不感染着孩子,甚至一些举止在他心灵上会留下深刻的烙印,把自己孩子培养成有良好道德操行的人,乃至在提高全民族素质这个历史重任中,为人父母者应尽的义务。
在家庭环境中,一些父母可能没有注意,其实子女每时每刻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父母进行观察和模仿。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一方面能使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养成好习惯;另一方面,正确的言传身教与社会、学校的要求相一致,是对社会和学校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支持。中国有句古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是讲身教的重要性。
一位去过日本的学者,发现日本的父母大多很注重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地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过马路等候绿灯亮时一定站在黄线外,外出注意仪表整洁,行路礼让他人,排队不争先恐后,不边走边吃零食、喝饮料,不在公共场所喧哗吵闹等。
父母的言行时刻熏陶着孩子,注重言传身教能使孩子在家长这面镜子面前自律成长。孩子的眼睛是“摄像机”,耳朵是“录音机”,家长的言谈举止都烙印在孩子心上。在当今日新月异的时代,要求我们转变传统伦理意义上的好父亲、好母亲的观念。对孩子仅限于问寒问暖的呵护和物质上的满足是不够的,而应该在新的生活和机遇面前,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目标,以确立自己的生活价值,做孩子的学习伙伴、行为品德上的榜样。
3、陶冶孩子美的心灵
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保证孩子健康成长,必须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紧密配合,家庭教育在这方面更为重要,而家庭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家庭环境的教育和影响。因此,要搞好家庭教育,必须重视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陶冶孩子的美好心灵。家庭环境,一般来说有家庭意识、家庭行为和家庭物质三个方面构成。“家庭意识”反映家庭成员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心理,从而形成家庭的是非标准、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家庭意识包括家庭成员的道德观念、理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家庭行为”反映家庭成员的各种活动和行为规范。家庭行为包括家庭成员的各项活动,如文艺、体育、学习、娱乐、卫生保健、家务劳动等。“家庭物质”主要反映家庭生活环境、消费趋向、经济状况等,家庭物质包括家庭收入、支出和衣食住行等。
家庭环境的一切因素,对子女成长及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家庭风气是由你们自己的操行创造出来的„„只有正当的家庭作风,才能给你们提供对付孩子的正确方法,特别是提供劳动、纪律、休息、游戏„„权威的正确方式。”这是因为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的智力个性和思想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的一生中,在生活上和心理上对家庭的依赖最为强烈的时期。这种依赖使孩子与父母十分亲近,而亲近之人的影响是最易打动孩子心灵的。试看一些“优秀学生”、“十佳青年”,他们的成长无一不是与家庭环境有着密切关系。虽然有的父母也只是一般的工人、农民,但是认认真真地学习,兢兢业业地干事,老老实实地做人,时时处处地做孩子的表率。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其影响如果是消极的甚至有害的,就会使孩子不可避免地受到毒害。可见,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家长们要增强营造和谐的环境意识,充分发挥家庭美育的作用,陶冶孩子美的心灵,促进子女健康成长。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处理好家庭关系。团结和睦,互敬互爱,让孩子成长有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长辈教育后代要步调一致,不要各行其是,更不能在子女面前大声争吵,甚至大动干戈。第二,尊老爱幼,使子女感到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孩子学习成绩上升时,要及时予以鼓励,帮助总结经验,继续提高成绩;孩子遇到困难受到挫折时,要体谅慰勉,帮助找出失败和受挫的原因,鼓励孩子前进的勇气。
第三,处理好邻里关系。指导孩子正当交往,与善良正直的人交往,不与不三不四的人交往,为孩子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第四,加强父母的自身修养。父母要及时纠正不良习惯,勤奋好学,踏实工作,给子女以潜移默化的好影响。
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要与学校和社会教育相配合,应注意充分借助学校和社会的力量;还要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精心设计和安排;有条件的要尽力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借以培养其优美的情感,为艰苦成长奠定牢固的基础。
第三篇: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荔城一幼陈志媛
“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良好习惯对于人一生的重大影响。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幼儿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注重这一时期各种习惯的培养,是为他将来成功的走向社会垒下的第一块坚实的基石。“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在一定的情景下自然而然的“自动化”地表现出来”。幼儿期善于模仿,容易接受外界影响和成人教导,他们正处于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的关键期。“少小若无性,习惯成自然”,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教育不当,把握不好,这一时期常常会使幼儿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可见,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何等的重要。那么该如何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呢?
一、通过环境暗示和积极鼓励的方法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枯燥、单一的教育形式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这将直接影响到教育的目的和结果。因此,在生活教育中,除了口头提醒、正面引导之外,还在环境方面下了功夫。通过环境的暗示来影响孩子,让环境成为孩子的第三任老师。
例如在“晨必盥,兼漱口”中,针对有些幼儿洗手时很马虎这一情况,可以一方面把放大的细菌图片贴在盥洗室的墙面上,让幼儿知道小手上有许多的细菌,必须用肥皂才能把它洗干净;另一方面,把正确洗手的步骤图贴在水龙头上方,幼儿洗手时就能看到。有了这些生动形象的图片,幼儿自觉的就会按照图片上的方法去认真洗手了。在擦毛巾的地方贴上了可爱的小手帕,并写上“别忘记亲亲我”的字眼,孩子看了都很喜欢,就会主动地擦手。这样通过环境的暗示作用远比老师的繁琐唠叨效果要好得多。
二、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怎样的环境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只有能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环境,才能被称得上是有价值的环境,才能成为促进幼
儿和谐发展的环境。”环境就像一位默默无闻地老师,静静地发挥着他特殊的、潜在的教育作用。良好的环境并不仅仅是美观,而应是看幼儿是否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推动幼儿的发展。
如:在培养幼儿“置冠服,有定位”中,我利用小衣架和衣橱,创设了“衣宝宝的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自由挂取、摆放,并在相应的地方贴上幼儿折叠摆放衣服的照片,提示和引导幼儿。挂衣服和折衣服幼儿在家中经常看到,但自己又很少实践,因此我们为幼儿提供了与家庭相似的环境,让幼儿在挂挂、折折中提高拉拉练,扣纽扣,折叠衣服等生活自理能力。
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对饮食,勿拣择”,我们从环境入手,注重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情感的激发和体验。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创设了“喂一喂,数一数”,“它们爱吃什么”,“动物宝宝我爱你”等,让幼儿在喂喂,玩玩中体验给小动物喂食的快乐,提高了幼儿使用勺子的能力,同时也养成了幼儿什么东西都爱吃的习惯。
我还在墙面上创设“真漂亮”“手帕的折法”等环境,幼儿通过摆弄、操作的过程学会一种自我服务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幼儿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和自豪。并从中了解到哪些习惯是好的,该学的,哪些习惯是不好的,不该学的。
三、通过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我们认为环境不仅包括物质环境,同时还包括心理环境,良好的心理环境能让幼儿得到充分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在进餐教育中,我通过餐前引导,帮助幼儿巩固用餐习惯,认识即将食用的食物,使幼儿在进餐前做好心理准备,孩子在对以前不熟悉或不太爱吃的食物有了充分的了解后,心里不再恐惧,能尝试着接受各种食物。例如有些幼儿不爱吃胡萝卜,我以故事、儿歌等的形式帮助幼儿认识萝卜,因为孩子们都喜爱小动物,当老师说:我们一起来做小白兔,尝尝胡萝卜时,大多数孩子都愿意尝试着把以前不爱吃的胡萝卜吃掉。
四、通过表率的作用,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幼儿好模仿成人习惯,成人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具体形象而直观的示范。幼儿的模仿力极强,在幼儿园里他们模仿的主要对象是教师,教师在幼儿的眼中是最伟大、最有权威的偶像,言行举止具有很大的感染力。为此,作为老师我们首先检点自己的行为,真正成为孩子的表率。幼儿在教师良好行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下自然形成好的习惯。故事、诗歌、歌曲、影视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也有很强的榜样力和感染力,幼儿也很喜欢模仿。因此,我也常常引导幼儿接触好的艺术作品,通过这些最直接、最具体、最形象的影响来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要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不能只停留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与家长一起找原因,与教师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取得教育孩子协调的一致性,配合幼儿园共同对孩子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我们班有个别幼儿进餐特别慢,究其原因,原来是挑食。在幼儿园进餐时,老师有时不能顾及到每个孩子,所以教育未能取得明显效果。于是我们设计了进餐表请家长配合,关注幼儿在家里的进餐情况,同时指导家长不要过分训斥孩子,或对孩子的无理要求百依百顺,而一定要采取正面引导的方式。坚持每天根据“进餐表”的内容给孩子打分。同时,老师和家长对幼儿的点点进步采取积极鼓励的方式,满足孩子的愿望,激发幼儿的动力。每天,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进餐情况进行交流和沟通,根据孩子的进餐状况,调整教育方法。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孩子从原来的挑食到样样食物都爱吃,从进餐速度慢到在规定的时间内都能吃完,老师和家长都感到欣慰。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习惯养成教育的关键期。习惯不好,则终生受其害。因此,我们必须在知行合一、知行协同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切实采取措施,把教育落实到实处,抓好幼儿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第四篇: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霍山文峰学校班主任论坛
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尊敬的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很荣幸能参加今天下午以“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题的班主任论坛。班主任工作时间不长,经验也不很多,看法不一定成熟,望各位见谅。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魏书生先生曾说过: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那么,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众所周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通过有效途径、适宜方式方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又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以及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等等,所以养成教育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同时学生都具有可塑性,学生的习惯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养成的,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时间需要耐心,更需要方式方法,可以说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一、“无规矩不成方圆”
要把我校“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细则”、“和谐班级”评比细则等,作为主要抓手,要经常学习;同时,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加细致的班规,并要及时修正;但是我们往往发现: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学生听不进去,也记不住,甚至很反感。经过反思后我知道了要另辟蹊径,要注重情境教育,即班级中需要表扬的事情、对犯错误的事情都按照细则办事,此时要就事论事,要带大家学习相应的条款,然后在评分上作出奖与惩。
二、开好主题班会,我认为“主题班会”是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手段;经过平常的细心观察和同学的反应情况,拟定一个主题班会,以遏制坏苗头,同时要在班级中树立一定的标准,树立榜样。我在班上一直奉行的标准就是“只要你进步,我们就可以谈任何条件”;还有在班上奉行以“优异成绩为美、以勤劳简朴为美、以模范带头遵守纪律为美”;我想这样长期以往,就能引导大多数学生养成向好的方面发展;前段时间,我在班上布置了以“我要做什么样的学生”为主题的班会,学生以演讲、情景剧、相声、自编歌曲等多种形式表达出他们心目中好学生的形象,然后我也不时时机的对“如何养成良好习惯”做了阐述,树立值得大家学习的标准;同时,会后还布置了以“我心目中的优秀学生是什么样子、我离这个优秀还有多远、如果我不学习,我的未来是什么样”为主题范围的周记;最后收到了较佳的效果。
三、将学习氛围、学习成绩作为主要抓手
如果每个学生都心系学习,学习的主动性很高,都在努力奋斗的话,那么他就没有多余的时间顾及其他事情,比如下课打闹、上课开小差等等,这就无形中遏制了坏习惯的养成。之前,我们班有两个男孩坐在一排,非常要好,上课经常在一起鬼鬼祟祟的,成绩也是一天不如一天。发现这个问题后,我耐心的观察了几天发现,原来其中一位同学上课喜欢睡觉,另外一位同学就专门放哨,由于他们是地下通知,不易发现,持续时间很长;回过头想想,他们成绩下降也在所难免;当把他们进行调位、批评教育后,情况就逐渐好转。
四、善于观察学生
作为班主任,一定要留意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以期选择最好的教育手段,“对症下药”。课堂上、课下抽点时间多细心的观察班上的每个学生,对其不正确的行为习惯或者学习习惯要加以重视,然后选择合适的地方、时间来加以引导。前段时间,我发现我们班的尾部在扩大,甚至优等生上课也无精打采的,这种情形让我很焦急,然后就紧急让全班学生共同商讨这个问题,最终他们是给我提了40多条的意见。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这一问让我明白这个原因来自班主任,是我没有耐心,没有及时的鼓励他们,反而经常打击他们。于是,第二天我就在全班同学面前做了一份1000多字的检讨,并保住要及时改正不良工作作风,严于律己,善待每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我想,这件事件也给学生证明,老师不是没有错误,但是有错误呢敢于放下架子,敢于纠正。
五、结合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特点,了解学生的心理
我们知道,初中生心理还是比较单纯的,只要我们稍作观察、了解,就很容易了解他们的心理。很多坏习惯的养成,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和心理作用。我认为多和家长沟通,多观察学生平时的生活细节,多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就能很快解决他们的坏毛病。开学初,我做了这样两件事:一是看学生的信息表,二是坚持每天给2个家长打打电话,试图了解每个学生的家里住址、父母工作单位、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平时与孩子的沟通方式等等,做完之后我发现班上的很多问题都能顺理成章的解决了。因此,我认为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仅仅靠我们班主任、老师是不够的,还需要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六、以身作则,非常重要;
以身作则,说起来大家都明白,做起来难。中学阶段是孩子价值观、世界观
形成的重要时期,家长和教师成为他们心中的“标准”性人物。比如说,我们板书都“龙飞凤舞”,学生的字也好不到哪去;老师经常讲脏话,学生也肯定不文明;家长经常吃喝玩乐,学生也就不会有多大的学习兴趣;
七、注意方式方法
对待不一样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待同一个学生又要根据不同的事情选择合适的方式;例如班级中出现了极个别学生早恋现象,对于这种事情就必须要弄清楚整个事情,在判断出学生的特点后,有的放矢的进行疏导。我认为在初一阶段不适合在班级中讲解这样的事,更不能大张旗鼓的讲;如果我们没有注意好语言、方式方法,就很容易把不开窍的学生讲开窍,启动了他们这方面的好奇心。
诺贝尔奖获得者、智利诗人米斯特拉尔说:“许多需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等待/但是学生不能等/他的骨骼正在形成/血液正在生成/心智正在发育/对学生我们不能说明天/他的名字是今天!”那么,我们应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情做起,在生活和学习中培养自己培养学生一个又一个好习惯,让好习惯伴随我们终身,成为我们师生共同走向成功、走向辉煌的一个又一个五彩的阶梯!
第五篇: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动员报告
同志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动员大会”,就是为了规范我们的道德行为,为铸造光辉灿烂的人生而奠基,就是为了让我们从现在起,就多储蓄一生的价值利息而行动。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借鉴。
一、为什么要在此时此刻召开这个动员大会?
二、行为习惯养成我们应当怎样做,做什么?
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要走多远?
现在我讲第一点意见:为什么要在此时此刻召开这个动员会。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频传、高科技迅猛发展,人才辈出,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情况发生着复杂而又深刻的变化,它直接影响着青少年价值取向,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更加复杂,尤其是国际反对势力加紧对我国青少年一代进行思想文化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朽的思想,给青少年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从我们青少年本身来讲,青少年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时期,是行为习惯再塑造的培养成型时期,古今文化的碰撞,中外文化的交融使我们正处在一个激烈的整合阶段。古人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什么样的人,走什么路,做什么事,成什么人。从青少年时期生理的发展看,距心理成熟时期尚有一段距离,所以青少年时期是求知的人生时期,也是好奇的多事之秋,说重点,稍不留意
就可能走入弯路,甚至一失足成千古恨。说轻点,就可能给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与挫折。
现在我给大家讲两个真实的故事。
第一个:是从脱鞋走向成功
20世纪60年代,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叫尤里。加加林。当时挑选第一位上太空的人选时,几十名宇航员去参加他们要乘坐的飞船。进舱门的时候,只有加加林一个人把鞋脱了下来。
加加林觉得:“这么贵重的一个舱,怎么能穿着鞋进去?就是加加林的这个动作。让主设计师非常感动。他想:只有把这个飞船交给一个如此爱惜它的人,自己才放心。于是,在他的推荐下,加加林就成为第一位飞上太空的宇航员。
所以有人开玩笑说,加加林的成功是从脱鞋开始。实际上,成功就是从好的习惯开始的。
第二个:是乱动手的悲哀
北京有一家外资企业招工,对学历、外语水平、身高、相貌的要求很高,因此薪酬也高很多高素质的人都来应聘。一群年轻人,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到了最后一关:总经理面试。
这些年轻人想,这很简单,只不过是走走场罢了,准是十拿九稳的了。
没想到,这一面试出问题了。一见面,总经理就::“很抱歉,年轻人,我有点儿急事要出去十分钟,你们能等我一下吗?年轻人回答:“没问题,您去吧,我们等您。”总经理走了,年轻人一个个踌躇满
志,得意非凡。他们闲不着,纷纷围着总经理的大写字台,只见上面文件一摞信一摞,资料一摞。年轻人你看这一摞,我看那一摞,看完了还:交换:哎呦,这个好看。
十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说:“面试已结束。”“没有啊,我们还在等着您呀。”年轻人都很诧异。总经理回答说:“我不在这段时间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很遗憾,你们没有一个人被录取。因为,本公司从来不录取那些乱翻别人东西的人。”
这群年轻人一听,个个撞胸顿足,傻了眼。
他学们,好的习惯是天长日久养成的,它会在你的时常活动中,自然地体现出来。所以在初三同学即将毕业、即将步入社会或继续深造之际,在初
一、初二同学正处于好奇、好动、好探策、好尝试,自我感觉已成大人之时,在规范道德行为,打造北方水域,唱响中国沁洲的今天,我们召开这个会议,就是要告诉大家培养好的生活工作习惯是我们走向成功的资本,是我们开启成功的钥匙,万万不可轻而视之。
下面我讲第二点意见: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应该怎么做,做什么?
古人曰:“君子不可不修身。”“正心以人为本,修身以为基。”良好的教养,既是立身之本,更是文明社会的基石,是每个人都不可或缺的。
教养,既要教育,又要培养。教育是教养的前提,但有教育,不等于有教养。一个人上了小学、中学、大学,成了研究生、博士生,满肚子墨水。还不能说就有了教养,文化只是教养的一个方面。我们说的教养,是既要有强本事,又要有好品德,懂得怎样做人,如何处事。高才生如果缺了德,其危害比没有文化更大。不是有大学生成了杀人犯,研究生成了毒袅吗?所以,教育是民族之根,无根无以使民族壮大,而教育则是民族之魂,无魂无以使民族优秀。
教养的基础是理解尊重他人,不防碍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对教养的最好的诠释。一个有教养的人,总是真心实意地关注他人,诚心诚意地倾听他人,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人,而不是损害他人,更不会危及他人,“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不为。”他们懂得,热爱他人,就是热爱自己;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教养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先决条件,不能指望一个没有教养的人类众多的民族,去建设强大的和谐社会。
教养和习惯紧密相连,习惯是教育的细胞,教养是习惯的积累。良好的习惯久而久之,就会内化为教养。而抓教养必修从培养良好习惯开始。
同学们,请大家回忆一下,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随地吐痰、乱丢杂物、乱写乱画,大声喧哗、脏话连连的习惯;是否有讲究吃讲究穿讲享受、懒起懒睡、不作为的毛病;是否有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给别人起外号、乱拿别人东西的嗜好;是否有粗枝大叶、马马虎虎 拖拖踏踏的习惯;是否有一听表扬就笑,一听批评就一跳,老子天下第一、老虎屁股摸不得的毛病如此等等,你做得如何?这一点我不说大家也是心知肚明的。、因此在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我们一要从小抓起。从小学不好,一直坏到老。一个人从小养成的习惯,甚至进了棺材都难以改变。好习惯就会像高额存款利息一样使人一辈子受益,坏习惯也会像高额贷款利息一样让人一辈子积重难返。世界上没有“树大自然直”的道理,所以我们 从小就应虚心接受批评。自觉修枝剪叶,不段地革除劣习,着哑巴能够才可长成参天大树。二要打持久战。良好习惯的养成,决不可能一蹴而僦,而是要天天坚持,月月坚持,年年坚持,有人监督时坚持,无人监督时仍然坚持,任何时候都要看有“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催”的责任感,一辈子都不能放松;三要从小事做起。“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连自己洗袜子习惯都没有的人,还能指望他无私的去为别人奉献?无数好的小习惯养成了,久而久之就会 产生质的飞跃,成为人的气质、风度、精神和财富;四要齐抓共管。好习惯的养成,要靠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互相促进、互相支持,要靠学校教师的循循善诱、以身作则、正面灌输,要靠全社会的提倡推动、认真规范、强立监督。齐抓共管,才能大见成效,全力推进,才能造成风气。
接下来,我讲第三点意见: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要走多远?
上面我已涉及到了此方面的内容,下面让我再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让我们一起来体味:从前有三位学有成就的学子,在告别他的哲学家老师时问:老师您对我们还有什么吩咐?这位哲学家把他们带到一片广阔而又荒芜的草地上说:我现在还没有想起对你们有什么吩咐的,你们先解决了不让此处长草,三年后的今天,我再告诉你们。三年后的这一天,他们一起在办公室见到了他们的老师,并对各自解决草原不长草的情况作了汇报:一个说我是年年拔草年年长,三年汗水白流了。另一个说:我用火烧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一生,愈烧愈绿,三年也没去了草。最后一个说:“我先是把地翻了,然后种上庄稼,秋后把粮食交给了农夫,让他耕种收获。第一年就控制了杂草的生长,第二年杂草微乎其微,第三年就无一杂草了。老师听后微微点头。接着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孩子们,我就是希望你们能在自己的心田上播种上庄稼,年年有收获,岁岁夺丰收,一世享用,享用一世啊!
同学们,你们听了这个故事,是不是有所启发、有所感悟。古话说的好,不积滴水,难以成江;不积垒土,难以成高山;不积蹉步,无以至千里,所以说,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不是只走今天、明天,而是要走一生一世,走千秋万代。
为了使我们大家把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路走好走长,走出成效,我特为大家提供一个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快乐“食谱”,让我们来一起分享:
它的配料是:一杯友谊,;两碗善良,三壶宽容,四个理解,五盅关怀,六盘希望,七袋真诚,八罐信任,九份努力,外加十桶笑声。
其调制的方法是:取关怀与真诚,与信任成分搅拌,然后将努力、善良、宽容和理解加入,添上友谊和希望,洒上大声的笑声,同阳光一块儿烘烤,每日食用一份。
最后祝大家吃的愉快,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