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注问题学生,优化班级管理” 学习心得
“关注问题学生,优化班级管理” 学习心得
——胡增杰
为进一步提升班主任工作水平和业务素质,2012年3月16日至18日,我有幸在德育副校长段云升老师的带领下,在延安实验中学参加了中国教育工作研究会主办的“关注问题学生,优化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在为期两天的学习活动中,教育专家优秀班主任——张水、何艳梅、石伏平等老师用典型的案例生动的剖析了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并就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和对问题学生的教育阐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
通过两天的紧张学习,我受益匪浅,为我今后更好的开展班主任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巧。下面我就谈一下此次学习的收获:
问题学生的教育
一、换一种眼光看教育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教育,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教育学生三年,为学生考虑三十年。不能把教书当成谋生的手段,要把教书当事业来做。做事和做事业的区别在于,“事”人人都可以做好,人人都可以做;而“事业”,有了“业”,意味着多了份责任和执着。
多元化的时代,要求我们对待教育,对待工作,时时刻刻都要准备转换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方法,灵活应变,适应新的要求。
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教育的最大收获在于获得学生的尊重。我们的教育从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开始。尊重学生差异,尊重学生个性。要认识到所有难教育的学生都是失去自尊的学生,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赞赏孩子,鼓励孩子,是师生感情的催化剂,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的动力。
每个孩子都可能成才,在属于自己的空间放开手脚,获得成功。作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我们有责任针对孩子的差别引导他们分别走向属于自己的成功的路。
二、关注学生背后的问题,绿色批评
孩子的叛逆可以分为感性的叛逆,和理性的叛逆。小学和初中阶段,大都是感性的叛逆,孩子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因为好奇,因为好玩,因为拉风,哗众取宠等等都可能是他们出现意外举动的原因。争吵斗殴,究其原因,无非是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小冒犯,莫须有的理由,或者是因为那虚无缥缈的兄弟姐妹义气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生理发育的逐渐完善,学生的理性的叛逆占据上风。例如学生早恋,可能他们也知道早恋行为的不可为之,他们也在反思,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人人都会长大,生理决定青春期的他们会对异性产生不可估量巨大吸引。明白了这点,我们是否能给孩子的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找到帮助他们解决困惑的方法了呢?
有一种理论叫做冰山理论。大概的意思是:学生表现出来的行为,只是冰山一角,永远都是表面现象,在表面行为的冰山表面下,包含了学生的感受,学生自己的观点和期待,学生的渴望及自我实现的追求。
学生的举动的背后,埋藏着他们自己的秘密。因此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包容学生;做学生心中的阳光与雨露,从而顺利解决问题。
事实上并不乐观,我们看到了太多的斥责谩骂、看到了太多的暴力征服和严厉但无方的批评教育。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我们和孩子之间的距离拉远了,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心灵共鸣消失殆尽了。结果问题学生问题更多。
问题学生需要我们的批评教育,需要我们的正确引导。但是,批评教育要讲究策略,要合情合理。我们在批评学生之前,要想想:
1、问我们是否非要用批评的口气来对待学生。
2、是否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来考虑他们的问题?
3、我们的语言行为是否参杂了自己的非正常情绪?
4、我们这样做是在解决问题呢?还是在满足自己的某种心理需要?
批评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我们才能心安理得,我们的教育才能立竿见影。
最后我们还要想想,我们的心态是否正确?关于班级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已经不成问题,成问题的是老师们的心态。当老师在纠正自己学生的错误时,我们的心态将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教育行为。
三、赏识教育
曾经看过一个关于学校,家庭共同教育孩子的电影,上面的几个问题让我沉思:你最后一次称赞别人是几时?你最后一次被别人称赞又是几时?很久了对吗?
不得不反思:我们的生活缺少赞美,我们的教育缺乏赏识。
有一句话说的好:差生是差家长和差老师联合制造的。一位差老师和一群差家长的背后,永远有一群差生。问题学生不一定都是成绩上的差上,但差生一定是问题学生。只是,人无完人,问题学生也有自己独到的一面。曾经我们常说“恨铁不成钢”,其实,刚有刚的用处,铁有铁的用途。
问题学生的优点我们看到了吗?赏识过吗?
如果没有,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怀着一颗博大的爱心,开始赏识我们的学生。永远不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永远不用成绩这唯一指标评价学生的一切。学会用放大镜寻找学生的优点,发现他们身上闪烁着光芒的一面。只要学生今天比昨天进步,就应该表扬;只要学生有主动向上的思想,就应该肯定;真正接纳他们,因为他们都是我们的学生。
四、和家长密切沟通,与同事和睦相处
优秀的学生是家长和教师共同培养起来的。“共同”要求有协作,有理解,有支持,有沟通。同时,优秀的学生也是教师团体协作,悉心教育的结果。同事之间,同样要求有协作,有理解,有支持,有沟通。
家长对教师的认可,决定家长对教师的支持。我们没有教育家长的责任,但有与学生家长沟通的责任。我们怀着同样的目的: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处理好和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站在家长的角度和家长沟通,注意细节,努力取得学生家长的信任。我们需要经常家访,把家访当作一种需要原则来完成。
同事之间的配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育所能取得成功的高度。因此,为了教育好学生,我们需要处理好学同事之间的关系:永不心存抱怨;永不贬低同行;永远心存敬佩„„
五、做有心的教师,做幸福的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有一颗博爱的心,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多一点宽恕和友爱;在学生失落的时候,多一点理解和支持;在学生气馁的时候,多一点表扬和鼓励;在学生孤独的时候,多一点温暖和体贴。让每一个孩子多一些朋友,让他们的人生永远充满灿烂的阳光!”
善待我们的学生,善待我们身边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做有心的教师。付出爱心——有忠诚的信仰,不辜负人民赋予我们的爱心与责任;拥有专心——静心读书,谦心做人,专心做事;为人细心——这是作为教师的必备之功,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拥有恒心——坚持不懈,诲人不倦,我们能让岁月赧颜;拥有耐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做幸福的教师。幸福是一种感觉,一种体验。渗透在与孩子们心灵交汇的每一个瞬间;渗透在聆听生命成长的每一份喜悦里;渗透在智慧的火花迸发的每一个刹那;渗透在凝聚着爱与希望的每一滴汗水中。
幸福生活每一天,幸福的感悟。教育的奉献不是人类辉煌巅峰上的锦上添花,但一定是人危难时的雪中送炭。
幸福的工作,把常规工作做深,做透。把每一次作业认真批改,让每一个课堂充满欢欣。阳光总在风雨后,风雨之后,总会有美丽的彩虹!
第二篇:“关注问题学生优化班级管理学习心得
“关注问题学生优化班级管理”———班主任研修班学习心得交流
刘 兵
9月29、30两天,我有幸与张小梅老师在徐校长的带队下到盐城参加“关注问题学生优化班级管理”———班主任研修班的学习,感受非常深,现将有关学习内容与大家分享,有些内容不全面、不详细,望大家指正。
石伏平:女,现任北京八中学生处主任,个人有着37年教育工作经验,曾担任少先队辅导员、团委书记、班主任、政治教师、学生处主任,是西城区德育学科带头人,2007年她被评为“西城区十佳女教师”。她潜心研究中学生的现状,发掘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关注学生的性别差异,为孩子排忧解难,并于2005年成立了“石老师德育工作坊”,帮助老师们解决问题、释放烦恼。她认为德育一输,全盘皆输。
案例1:宽容的力量
石老师说,她班曾经有一个男同学,他非常的聪明,但是行为习惯很不好,上课经常违反纪律,有时候还不完成作业,也没少受到各科老师的批评。一天,放学后几个女同学在后面出黑板报,放在前面的50块钱丢了。他和另一个男生在前面玩,我觉的这个钱肯定是他偷的,把他叫到我办公室,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我觉的动作大了吓着他,他死不承认,你也没有办法,所以老师注意要掌握一个底线,你怀疑这个钱是这个学生偷得,你都不能说这个钱是你偷的吧,你怀疑钱在他得书包里,也不能翻他得书包,一个是尊重孩子,还有一个自我保护,这是我们老师的一个底线,当时他就不承认,因为这个孩子特别难教育,我与他家长接触的过程中,我就就觉的孩子的问题来自家长,他爸爸是一个焦点访谈的一个记者,他说我就信不打不成才,没有时间与他讲道理,有问题你就告诉我,我能一脚把他踢到床底下,后来我就与他家长说,你要是这样教育孩子,你的孩子在这儿我就没法管,因为我的手段、方法不比你更残忍的话,对这孩子就没作用。你一脚踢到床底下,我不能跟他上老虎凳、灌辣椒水,所以这个时候你把你的观点与家长说。后来这个孩子看逃不过去了,就在他承认之前与提了一个要求,他说,你能不能不告诉我爸爸。家长太厉害,不民主的家庭孩子一定是会说谎话的。当时我就与他说我答应不告诉你爸爸,我为什么答应你不告诉你爸爸,是因为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改,但是你如果不改,你爸爸一定绕不了我,他不会认为我对的信任,他会认为是我对你的纵容,他会说,我儿子第一次犯这样的错误,你老师告诉我,就不会有第二次,石老师也是承担了很大的责任。我说但是一旦你认为你的这个毛病改了之后,你自己告诉你爸爸,就等于给我自己留了个后路。我想他要是真的该了这个毛病的话,他告不告诉他爸爸已经没有关系了,那么这件事情以后这个学生就会认为在老师那儿有个短,他在行为上就不那么放肆,他一怕老师告诉同学,再一个也怕告诉家长。虽然他很聪明,但起步晚,是初三下学期了,我们班大部分人都考上8中实验班,而他考上了普通班,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考上实验班的学生基本都是北京最好的学生,集中在一起,心里压力很大,有的学生成绩一落千丈,而这个孩子在班上课课第一名,你想老师在情感上肯定是不一样的,而高中又遇到了一个很好的班主任,当班主任遇到我,了解他的情况时,只是说他很聪明,但是行为习惯不太好,起步晚,没想到高中班主任一下让他当班长,3年。这样的成长环境对他非常有利,高考考上了北大数学系。
点评:石老师认为十几岁是一个滑动的年龄,学生的心理状态特别容易在自尊与自卑、坚强与脆弱之间往复,教师的一次不公正地对待都有可能影响某个孩子的一生。
面对十几岁的年龄,我们选择适度的宽容作为第一准则,它不仅能够促成学生的感激、反思和自勉,也能够使我们和学生之间逐步进入一种交流的“佳境”。
失而复得的钱包:
班里有人丢了钱,可以说是让老师最头疼的事情了。
班主任小李正在教室对学生进行“攻心战”,因为刚刚有人发现钱包不见了。课间时,钱包悄悄地回到了失主那里,但里面的几百元饭费没有回来,老师继续正面引导,没有结果。但当老师走到后门时,恰巧看见失主旁边的一位同学正在慌张地数着几百元钱,数额与丢失的钱数相符,可以断定就是他所为。在下一个课间,钱又神秘地回到了失主的位子里。老师非常高兴,说钱还回来了,让我们大家鼓掌。
两个月李老师到工作坊找到石老师,告之说,石老师我非常担心,这两个月我没找他谈话,怕他再犯这个错,家长饶不了我。石说,你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在班级中树立、提高威信的机会。你让学生鼓掌,你没有说为什么要鼓掌,为偷钱鼓掌,还是为他偷钱没人发现、还钱没人发现而鼓掌。
这时,石老师如何处理?
石老师的做法:班上说,其实老师知道班上谁拿了这个钱,没骗大家,我看见了。同学现在就想知道谁拿了钱,但是我不说(让学生知道老师是在保护学生),但是为什么老师没说,因为我相信这名同学一定是一念之差,但可喜的是老师讲明道理以后,这名同学有勇气把钱还回来,我相信他一定是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他战胜了自己。让我们为他知错就改的行为报以热烈的鼓掌。然后与同学讲一个道理,告诉同学每个人都会犯错误,重要的是他对错误的态度如何(随时讲道理,引导学生做人)那么这名同学有勇气把钱还回来,我们觉的应该鼓励他知错就改的行为(然后话题一转,把偷窃行为批得淋漓尽致)告诉同学们,偷窃是最不能沾的行为,为什么,因为它是不劳而获,因为它的快乐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是不能干的事。总之,通过你的分析,让偷钱的同学,虽然把钱还回来,但让他心里一直打鼓。让没有偷钱的同学永远不敢沾这个字。
点评:教师的威信是建立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既能合情合理地解决问题又敢于坚持原则的教师,威信则高。
不一样的错误:
初一年级一个普通班总有丢钱和丢东西的现象出现。班主任老师通过多方面的调查,目光集中在一个学生身上,并且发现这是一个“惯偷”。从开学到现在,他所涉及的金额达到了5、6千元。面对这样的学生,班主任老师应该怎么办?
石老师的处理:严肃处理,东西折合人民币要还,在全班做检查,全年级宣布纪律处分 效果:中考前,这类是再也没有发生。
点评:我们教育原则是以孩子健康成长为前提。
作为班主任应该具备区分一念之差和品质恶劣的能力。
如果我们对待前面的学生是采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法,那么对待这个问题则要旗帜鲜明地执行学校的法律法规,让学生懂得要承担做错事的后果,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石老师的一句话我影响非常深:每个孩子的成长都要付出代价,老师的责任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得学生最快的成长。
石老师语录:先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责任与兴趣的关系)心中有人,眼中有事(做人要低调、勤奋)
越在黑暗的地方越做光明的事
我的体会:2003年,高一11月份,徐小伟,陈玉冬亲戚
案例2:石伏平老师碰到过这样的一个女孩子,她曾经是班里的学习尖子。由于她喜欢上了班里的一个男同学,并认为这就是她心目中最美丽的爱情。因此,她上课精神不能集中,当这个女孩被领进我的办公室时,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她紧闭的双唇和回避的目光。这个状态可想而知,班主任多次的谈话是徒劳的。像这样在青春期里感情萌动的女孩子,也许每个当老师的都会遇到。
石伏平老师首先从心理学的角度承认这个女孩子的情感是真实的,是正常的。在获得了她的信任后,让她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发泄出来,然后再适时的给她讲明中学生的追求应该是什么,告诉她中学时代在知识上、做人上打好基础树立一个正确人生观的重要性。在发现了她喜欢文学时,石伏平老师又因势利导的推荐她参加由著名作家函授指导的小作家学习班。把她的精力吸引到有利于她成长的道路上来,更选择了等待她进步的耐心,避免了传统教育中的指责和急噪。慢慢的发现她不再整天的迷恋那个男孩子,成绩又有了一些进步。于是在得到了她的充分信任后,我们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的关系,这时,她会更主动的告诉我她的思想变化,她会把自己的郁闷发泄出来,而对于我的指导也能够愉快的接受。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努力,这个在传统教育中被认定的问题学生不仅获得了区读书奖,在期末考试中连获了两个总分第一。
在她给石伏平老师的新年贺卡上这样写到:“记得在我最危险的时候,是您把我带回了安全地带,谢谢您!记得在许多少有的机遇面前,您选择将它给予我,谢谢您!更记得,每次见到您时,您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对我充满了希望!老师,这无数的谢中包含了我的最真挚的情感。因为我知道,当时如果没有您,我的生命不会如此快乐,不会如此轻松!老师,我将以我最出色的成绩回报您,回报八中!”后来该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本校高中的实验班,目前发展得很好。
石老师认为:青春期孩子的任何烦躁和不安,都是正常的表现,教育者如果有不知深浅的言行,或大肆渲染对交友的偏见,会直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破坏他们对男女同学正常交往的看法。对于青春期异性交往,家长和学校都不要一棍子打死。如果感到不安和惊慌,动不动就扣上“早恋”的帽子,学生会更觉得好奇,越会偷偷摸摸去私下交往。应该理性的对他们加以引导,必要时教给孩子一些交往的知识,让孩子学会交往。使其把对异性的好感发展成为真诚而纯洁的友谊。
针对青春期的教育一些措施:青春期的孩子比较难教育,我们应该坚持正面引导。首先要让孩子沐浴在“爱”与“育”的德育氛围中。其次,我们要潜心研究中学生的现状,发掘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关注学生的性别差异,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分别做“做一个美丽的女孩”(美丽,不要提前赴约)和“做一个有责任感的男孩”主题报告。人员:周建国吴晓明 过程:发现攻心了解怀疑攻心处理:初中有过历史(台东)好上网退学刘建红处理 发展:当兵(中途被退)反思:如果当时未查出如果当时未退学 下课和他形影不离,回家短信联系,在同学中造成很不好的影响,她的成绩也一落千丈。
我的体会:2002年的时候,我教的高二年级3班,班上有个女生(名字不记得了,廉贻的),比较活泼、大方,也是班级的一名班干。那两天学校开运动会,她一直在操场上为
同学服务、加油,也为高三的学生呐喊,有点异常。下午我找她谈话,我说你运动会上表现很好,不管是作为运动员,还是在运动会上作为班干所起到的作用,同时我发现你对高三学生也比较热情。因为那时我整天都在学校与学生在一起,学生也比较信任我。她说,老师,我以前学习没有什么激情、学习动力不足,说她自己现在喜欢高三的一个男生,感觉自己学习有激情、有动力。我说你们怎么认识的,她说她经常在下午活动课的时间到篮球场看老师、学生一起打球(以前学校下午第四节课是活动课、学生自行安排),那个男生打球打的好、人也帅,就喜欢了,后来就写信给那个男生说交个朋友,就这么认识了。运动会上,那个男生是3000米,她就跑去加油了。当时我与她说,学习没有动力,可以想想你的父母,她们在外面打工赚钱,含辛茹苦的把你养大,供你吃饭、上学,想想怎样回报自己的父母,想想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想想自己5年后、10年后是什么样子,自己曾经的追求是什么,这就是你学习的动力。,后来也特别注意她,也多次找她谈话,渐渐与高三男生的关系疏远了。也有可能不是我教育的结果,估计是他们感情基础差,不在一个班级,相对而言,在一起的时间少。
案例3:由这个事情我又想到现在的大部分学生学习没有激情、没有动力、没有主动性,就想到了石伏平老师说的一个问题,学习需要情感的介入。石老师说到没有情感介入的学习,是无动于衷的学习,是无效的学习。很多老师和家长为了学生和孩子忙得焦头烂额,却总是成效不大。有些学生学习缺少主动性和有效性,其中一个很大原因在于缺少情感的介入。这种情感从小的角度说如学生对父母的爱,从大的角度说如周恩来总理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我班有一位男同学,各方面都很出色,担任着班长职务。有一次凑巧碰到了他的小学班主任,据她讲,这位男同学小学时成在绩平平,表现并不突出。石老师带着疑问回顾了他近一年的表现,发现他特别懂事。记得初一开学不久,石老师召开了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其中一项内容让同学们谈谈他们对父母所做过的最愧疚的事。这位男同学谈到一 件事:有一次,他摔坏了腿,医生要给他缝五针,他哭,他妈妈也哭,他妈妈的泪水滴到了他的伤口,他抬起脚就揣了他妈妈一脚。说到这时,他已经哽咽着说不下去了。同学们听着他的故事,回想着自己的,很多同学眼睛都红红的,有些女同学甚至哭了起来。这次主题班会对很多同学都有不小的促动。这位男同学的进步原因肯定少不了情感的介入。没有情感比没有知识更可怕,所以学习需要情感的介入。(为自己前途人生、为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为老师淳淳
教导、为班级学校的荣誉、为国家强大学习)
如果说没有情感介入的学习是无效的学习,那么没有情感介入的教育就是无效的教育。教师对学生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要通过严表现出来,严又要以爱为基础。失去了严的爱就是溺爱,而失去了爱的严就变成蛮横了,这都是不可取的。正确处理爱和严的关系,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师爱是一种大爱,既要有博大无私的境界,也要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正确处理爱和严的关系问题上,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学会批评。批评,是教师最通常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手段之一。它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和严的统一。
案例4:“不能摘”的护身符
开学了,年轻的高老师和许多初当班主任的老师一样,对学生的观察细致入微。“老师,小A怎么佩戴了饰物?”
可不是吗,多亏了学生提醒。但当老师与小A交换意见时,小A竟然非常坚决地拒绝老师的提醒,并声称这是护身符,对自己的意义不一般,不能轻意摘掉。当与其家长取得联系时,家长竟然也是这样的态度
处理:交流了解,“护身符”山上寺庙请得保平安的老师说学校有规定,来校时在校门口将符摘下放在口袋里,离校时戴上。在学校你的平安老师负责。同时符放在衣袋里同样可以保平安。学生、家长接受建议。
点评:教育的方式方法应打破常规,要学会创新。当一种方法不行时,要试着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当一扇门关上的时候,一扇窗已经打开。
当我们遇到家长不配合的时候,要让孩子教育家长,因为孩子毕竟比家长更容易接受教育。
案例5:尊重孩子的自尊,千万不要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
石老师讲了一个事情,著名作家毕淑敏,她说她小学的时候自尊心曾经受到极大的伤害,是因为参加一个学校的歌咏比赛,在她唱歌的时候,音乐老师发现她唱歌老是走调,然后把她给除名了,这对她是个很大的打击,当还没有缓个劲的时候,第二天,音乐老师又把她召回歌唱对,但不是她想象的样子,继续让她参加合唱,而是说你的个子高,你的位子没人能替代你,所以你战在这里,但是你要记住,你只张嘴别出声,然后还怕她不理解,毕淑敏说她那个长辫子的音乐老师竖起她尖尖的食指在嘴巴上做了一个动作,“嘘”,就是告诉她,你千万别出声,她说就是她那个长辫子的音乐老师的尖尖的食指在她一声中留下一个阴影,以致与她现在参加特别重要的会议要她讲话的时候,她心里总有极大的障碍。相反的我看到纽约大学医学部现在国际上很有名的脑外科专家,他回忆她的老师说,当时他上小学的时候,我连2+2等于几都不能理解,有一次数学考试考完了,数学老师把我教到她的办公室,我知道我考的很糟糕,低着头,很沮丧,没想到数学老师说,孩子,你把头抬起来,我相信你能行,然后就一道题一道题的口问,(我相信这个口问的过程中肯定有启发),他说,最后没想到老师在试卷上给他打了个满分。因为这个满分让他免除了留级的厄运。现在他已经成为著名的脑外科专家,他说跟随他一生得就是小学老师与他说的“你能行”这三个字。对他的一种激励。所以说尊重孩子的自尊是多么的重要啊,千万不要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
大量事实证明,尊重可以开启学生的内部资源和动力,是促进学生自我成长的重要条件。听完石老师的讲座,让我获益匪浅,我深深的体会到:班主任工作是如此重要,班主任的责任也是如此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牢记石老师的谆谆教诲,也做一个因学生快乐而快乐的班主任,一个科学、智慧、魅力的班主任。
第三篇:“关注问题学生_优化班级管理”_学习心得范文
德育工作论文
关注问题学生优化班级管理
西闫乡第一小学杨飞飞
2013年5月
关注问题学生优化班级管理
当前问题学生已经成为教育者的一个重要关注之一,如处理不妥当,则会有很大麻烦。而问题学生对于班主任工作来说更是难缠的问题之一,因为他们影响着整个班级并会煽动其他的学生,从而会严重破坏整个班级的精神风貌,更严重的会影响着全校学生的整体素质。那么如何来教育这些问题学生呢?我认为班主任和教师只有付出更多的爱心、诚心、关心和耐心,与问题学生进行平等的心灵交流,切实从问题学生的实际出发,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学习上、思想上的困惑,这样才能真正成为问题学生敬畏的严师、可信赖的长辈、可倾心交流的朋友,才有利于整个班级的发展,更利于整个学校的长期稳定的发展。
什么是问题学生:
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的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首要表现在品德方面,主要表现在学习、行为、心理方面。
问题学生的形成因素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学生自身,学生可能好动,好静,有些孤僻等等性格原因 第二: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影响了学生的思想。
第三: 学校单一的教育方式让很多学生不能全身心的去学习
真是由于家长、学生、学校三方面的原因使得学生心理产生了抗性。所以想根治问题学生得从多方面入手,要了解清楚学生的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不能盲目的去教育。
在每个班级中学生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即有“优生” “问题学生”。对于这类学生,在班上的人数虽然不是很多,但却是班上的消极因素。
他们不但会影响一些处于中间状态的学生和先进的学生,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班级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对于教师教学工作的提高起到了制约作用。如何转化他们,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
一、换一种眼光看教育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教育,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教育学生三年,为学生考虑三十年。不能把教书当成谋生的手段,要把教书当事业来做。做事和做事业的区别在于,“事”人人都可以做好,人人都可以做;而“事业”,有了“业”,意味着多了份责任和执着。
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教育的最大收获在于获得学生的尊重。我们的教育从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开始。尊重学生差异,尊重学生个性。要认识到所有难教育的学生都是失去自尊的学生,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赞赏孩子,鼓励孩子,是师生感情的催化剂,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的动力。
每个孩子都可能成才,在属于自己的空间放开手脚,获得成功。作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我们有责任针对孩子的差别引导他们分别走向属于自己的成功的路。
二、关注学生背后的问题,绿色批评
孩子的叛逆可以分为感性的叛逆,和理性的叛逆。小学和初中阶段,大都是感性的叛逆,孩子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因为好奇,因为好玩,因为拉风,哗众取宠等等都可能是他们出现意外举动的原因。争吵斗殴,究其原因,无非是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小冒犯,莫须有的理由,或者是因为那虚无缥缈的兄弟姐妹义气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生理发育的逐渐完善,学生的理性的叛逆占据上风。
学生的举动的背后,埋藏着他们自己的秘密。因此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包容学生;做学生心中的阳光与雨露,从而顺利解决问题。
事实上并不乐观,我们看到了太多的斥责谩骂、看到了太多的暴力征服和严厉但无方的批评教育。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我们和孩子之间的距离拉远了,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心灵共鸣消失殆尽了。结果问题学生问题更多。
问题学生需要我们的批评教育,需要我们的正确引导。但是,批评教育要讲究策略,要合情合理。我们在批评学生之前,要想想:
1、问我们是否非要用批评的口气来对待学生。
2、是否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来考虑他们的问题?
3、我们的语言行为是否参杂了自己的非正常情绪?
4、我们这样做是在解决问题呢?还是在满足自己的某种心理需要?
批评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我们才能心安理得,我们的教育才能立竿见影。
最后我们还要想想,我们的心态是否正确?关于班级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已经不成问题,成问题的是老师们的心态。当老师在纠正自己学生的错误时,我们的心态将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教育行为。
三、赏识教育
曾经看过一个关于学校,家庭共同教育孩子的电影,上面的几个问题让我沉思:你最后一次称赞别人是几时?你最后一次被别人称赞又是几时?很久了对吗?
不得不反思:我们的生活缺少赞美,我们的教育缺乏赏识。
有一句话说的好:差生是差家长和差老师联合制造的。一位差老师和一群差家长的背后,永远有一群差生。问题学生不一定都是成绩上的差上,但差生一定是问题学生。只是,人无完人,问题学生也有
自己独到的一面。曾经我们常说“恨铁不成钢”,其实,刚有刚的用处,铁有铁的用途。
问题学生的优点我们看到了吗?赏识过吗?
如果没有,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怀着一颗博大的爱心,开始赏识我们的学生。永远不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永远不用成绩这唯一指标评价学生的一切。学会用放大镜寻找学生的优点,发现他们身上闪烁着光芒的一面。只要学生今天比昨天进步,就应该表扬;只要学生有主动向上的思想,就应该肯定;真正接纳他们,因为他们都是我们的学生。
四、和家长密切沟通,与同事和睦相处
优秀的学生是家长和教师共同培养起来的。“共同”要求有协作,有理解,有支持,有沟通。同时,优秀的学生也是教师团体协作,悉心教育的结果。同事之间,同样要求有协作,有理解,有支持,有沟通。
家长对教师的认可,决定家长对教师的支持。我们没有教育家长的责任,但有与学生家长沟通的责任。我们怀着同样的目的: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处理好和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站在家长的角度和家长沟通,注意细节,努力取得学生家长的信任。我们需要经常家访,把家访当作一种需要原则来完成。
同事之间的配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育所能取得成功的高度。因此,为了教育好学生,我们需要处理好学同事之间的关系:永不心存抱怨;永不贬低同行;永远心存敬佩……
五、做有心的教师,做幸福的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有一颗博爱的心,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多一点宽恕和友爱;在学生失落的时候,多一点理解和支持;在学生
气馁的时候,多一点表扬和鼓励;在学生孤独的时候,多一点温暖和体贴。让每一个孩子多一些朋友,让他们的人生永远充满灿烂的阳光!”
善待我们的学生,善待我们身边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做有心的教师。付出爱心——有忠诚的信仰,不辜负人民赋予我们的爱心与责任;拥有专心——静心读书,谦心做人,专心做事;为人细心——这是作为教师的必备之功,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拥有恒心——坚持不懈,诲人不倦,我们能让岁月赧颜;拥有耐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做幸福的教师。幸福是一种感觉,一种体验。渗透在与孩子们心灵交汇的每一个瞬间;渗透在聆听生命成长的每一份喜悦里;渗透在智慧的火花迸发的每一个刹那;渗透在凝聚着爱与希望的每一滴汗水中。
幸福生活每一天,幸福的感悟。教育的奉献不是人类辉煌巅峰上的锦上添花,但一定是人危难时的雪中送炭。
幸福的工作,把常规工作做深,做透。把每一次作业认真批改,让每一个课堂充满欢欣。
阳光总在风雨后,风雨之后,总会有美丽的彩虹!
第四篇:关注问题学生
关注问题学生
接手9班的时候,我对学生的心里辅导和心里健康教育并不是很重视。但是和学生深入交流摸底调查之后,发现班里的问题学生比较多。班里有些学生成绩不好,纪律不好,和同学几乎很少接触,但是一旦没有没有人监督,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出来了。这些人在很多老师和同学的眼里是名副其实的差生。别人都用一种鄙视的目光来看待他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必须提到我的工作到日程上来。为了学生的发展,我必须关注学生的喜怒哀乐,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他们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更关注学生的尊严。
其实 “差生”之所以差,和家庭有很多的关系,父母得占一大半责任。孩子的生活离不开家庭,家庭的不和睦以及家庭的变故都会使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使孩子性格变得孤僻、不合群,久而久之在同龄人间便产生了自卑的心理。时间一久,这种长期的心理压抑便导致了心理的扭曲,进一步导致了各种悲剧的发生。我们班的李嫣母亲去世早,后母没有重视对孩子的行为规范的教育,生活中也缺少关爱,因此李嫣从小就跟从一些有偷盗毛病的小朋友,养成了爱偷盗的习惯。梁瑞从小父母亲经常就常常吵架,家庭氛围很不好,父母有时两个人都长期在外地,把他托付给亲戚照管,孩子心里缺少关爱„„班里这样的学生比较多,我对他们普遍存在不良习惯和“自卑、孤独、情感谈漠”的心理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有的学生成绩一般或不好,生活邋里邋遢,还有爱调皮的学生,他们受尽了老师的冷眼和训斥,成了教师的“出气筒”。在生理方面,有的有明显的缺陷,引起自惭形秽的心理。在智能方面,他们的智能水平低于常人,在学习与集体活动中经常处于落后地位,在家庭方面,他们的家庭有的社会地位低下,经济状况困窘或残缺,容易引起低人一等的心理。在教育方面,有些教师对优等生产生明显的偏爱心理,对于多数处于中间状态的学生来说,普遍滋长了严重的自卑。差生很大程度上,是心理上处于不健康的状态,他们渴望被温暖,渴望被重视,毕竟他们是孩子,成长需要大人的关注。
我常常教育班里表现优秀的学生孩子,要看到别人身上的长处,哪怕他是被老师定性为“差生”的同学,也有值得你学习的长处,比如有的同学成绩一般,但体育很好,或者组织能力很强等等。要从另一个角度去发现别人身上的优势和特点,而不要过早地评定一个同学。每一个同学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每一个方面都有可能进步,如果我们同学过早地把他定性为“很差”,那么难免引起他的心理变化,在学习活动中就会丧失信心、丧失热情,自暴自弃,自甘堕落。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他们是“差生”就放弃与他们交往,孤独和寂寞是促使他们爆炸的催化剂,而且他们的品质也不一定就恶劣,心理也不一定就扭曲,或许我们还可以改变他们。因为许多本来被定性为“差生”的孩子,到海外求学之后,却学有所成,在他身上表现出来的叛逆、好动、异想等等都成为优点,并且因为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最终获得成功,这是非常值得人深思的地方。
作为老师,我觉得应与家长多沟通,积极地发现差生的优点并发挥他的优势,引导差生融入集体中让他们与同学多交流,为集体办事,让他们觉得自己不是被孤立的,从而使他们在心理上渐渐走出孤独,快乐地学习。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关心、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教师要用爱心抚慰学生的心灵,用智慧去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的身心都得到充分、健康地发展要作到这点,需要我们老师多关注问题学生,淡化差生这一概念,不要伤害他们,从人格上尊重所有学生。客观公正地对待学生,不可感情用事,要认识到只有一视同仁对待学生,学生才会从情感深处,萌发对老师的尊敬和信任。
特别是要摸清这些学习不好的学生形成如今学习局面的原因。帮他们认真分析成绩差的原因,深入到家庭和生活中,揪出形成问题的根源。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知道学生的心理症结所在,因材施教,做好他们正确的学习“向导”。给问题学生更多关爱。不能置之不理。而是更应该在生活上多多过问。这样做,会让学生感觉到学校生活的温暖,也增强了自尊心,非常有助于成绩的稳步提高。多渠道多方位、多角度的多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找出补救的良方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介绍有关杰出人物的文章,让学生深入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神态动作描写体会人物内心世界,体悟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稳定的情绪.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抓住教育奇迹,因势利导。培养学生顽强进取的心理素质。
有人说: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容忍中,他便学会耐心。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扬中,他便学会自赏。
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同中,他便学会自爱。
如果孩子生活在平等中,他便懂得什么是公正。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让我们为了这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随爱潜入心 润物细无声-----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宽容教育
一位哲学人说过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翰无比。哲人之言无疑是对宽容最生动直观的诠释。每当想起这番话我不由地想到这样一则事例:
一位班主任在上班会课时,有个学生向他报告,说他的一支新钢笔丢了,并怀疑他的同桌„„而在这时,这位老师发现那位学生同桌的求助和惶恐的眼神。这位老师只略微沉思了一下,说:“或许哪位同学无意拿了你的笔,或许是你不小心„„但我肯定拿你这支笔的同学现在一定很后悔„„”说着,老师拔下了自己胸前的笔,“这样吧,我这支笔就送给你吧。不过我要告诉这位同学,随便乱拿别人的东西,不是好习惯,希望这位同学好好学习,改掉自己的坏毛病。”10多年后,拿笔的这位同学大学毕业,在参加工作之前,拜访了那位老师,讲述了他那次拿笔的原因:“„„如果不是老师的宽容,如果老师当场揭开这个‘秘密’,我就无地自容,我就不会有今天。正因为老师的宽容,我要更加勤奋地学习,报答老师。”
是的,宽容之于教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面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训责呵斥,固然也能把学生“管”得规规矩矩,“理”得服服帖帖,但往往治标不治本,甚至把学生推到对立面,拉开师生之间的距离,个性倔强的同学还会因此而产生逆反心理,而宽容却能起到“以柔克刚”、“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有时侯,学生犯了错误,大多数都会后悔,希望得到宽容、谅解,这时教师对他施以宽容,无异于雪中送炭,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信任和尊重,从而填补师生之间的感情空白,强化其改过图进的愿望。生活中,人们常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如何让现在养尊处优的小学生学会宽容,学会交往,具备良好健康的心理,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而宽容教育中最核心的精神底蕴就是对学生的信任,对人和社会的博大爱心及对教育事业强烈的责任感。
一、尊重个性,培养学生自尊自爱的健康心理
爱默森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要不伤害学生的人格。要知道,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因而老师在严格要求之中,要体现出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潜藏在教师内心深处的信任和尊重,才能建立平等、民主、互信的师生关系,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我们要容忍学生犯错误,不要漠视学生的上进心。要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他们的缺点,不要动不动就大声呵斥、讽刺挖苦,挫伤学生的身心和人格。同样,我们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用宽容的胸怀,对待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保持年龄段的天性,指导学生不断发现、不断创新、不断超越„„
宽容是素质教育主体性的要求。素质教育的主题性,本质上说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新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因为尊重学生的人格是教育的前提。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价值和独特品质,这不仅包括他的优点和长处,也包括他的缺点和短处。教师不可能喜欢学生的一切。对待一个优秀的学生,教师认识到该学生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值得尊重的人,每个教师都能做到。但对待一个“差生”,每个教师却未必都能意识到这一点。有些教师因为“恨铁不成钢”或是疾“恶”太严,缺乏宽容的气度,没有认识到学生的人格价值和品质,就难以和“差生”沟通,从而无法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赞扬差生极其微小的进步,比嘲笑其显著的劣迹更文明。”事实上,只要对“差生”多一些宽容和赏识,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帮助其分析症因,提出应对策略,就能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开发,而这种潜力一旦被挖掘出来,迸发出来的力量是惊人的,甚至一点不比“优生”差。教师只有学会尊重学生,才能教学生尊重别人,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尊自爱的健康心理。
二、学会欣赏,培养学生宽容大度的健康心理
经常听到有些老师在私下里抱怨,“现在的学生真的是难教,笨到连这么简单的东西都不会!”又听到这样的声音:“这些学生走上社会倒还都挺像模像样的!”惊奇替代了鄙薄。偶然读到这样一个故事,我豁然领悟:其实每个人都有其闪光点。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某年轻人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说:“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人家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了另一个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青年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说:“这里也同样好。”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老者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
的确,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以批评的态度看,你便会看到无数缺点。鲁迅先生说:“一滴水用放大镜来看,也是一个大世界。”每个人都渴望被人关注、被人欣赏,孩子们更是这样。他们一旦得到老师的积极的暗示、肯定、赞赏,会更加奋发向上,更加追求成功,从而不断成长。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过:“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就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教师既要相信孩子的能力,也要欣赏孩子的潜能。
欣赏是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相信孩子能做得好,尊重孩子的个性,给予孩子充分展现才华的机会,孩子就会在被欣赏的目光中体会到自己价值的存在,感受成功的喜悦。欣赏是一种豁达风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生学会去欣赏别人的闪光点,心胸会变得更宽容更豁达,压抑的心情会更加豁然开朗,倍加心情舒畅。
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包容,一种感悟,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祝福,一种策略,更是一种艺术。真诚地欣赏别人,可以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份融洽,少一点隔阂;可以使自己的人格变得高尚。
三、爱的教育,培养学生博爱乐观的健康心理
赞科夫曾经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甚至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假如有爱心,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采取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身上的错误和缺点呢?”最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以鼓励代替责备,以关怀代替处罚,更容易收到教育的效果!心理学揭示的规律告诉我们:教师的教育在心理上从来不单向流动的,在这个流通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态度,一经转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产生相应的态度来对待教师。一旦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与受教育的学生之间有情感的沟通,教师就会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接受教育的反感就会被克服,取而代之的是:老师是值得亲近、信赖的人,这就为学生接受教育打下了基础。而宽容从某种角度就达到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沟通,师爱不等于母爱,严格不等于厉害。在严格要求又热情爱护中,要严在当严时,爱在细微处。教师只有用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思想行为有偏差、文化学习滞后的学生,更要用宽容心对待他们。对于学习较差的同学,我们要特别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
“爱的力量是无穷”。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台此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他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或分歧视情绪,而理解了老师的苦心。正是老师的爱才使得这“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春天播下师爱的种子,秋天必定结出尊师的硕果。更重要的是,“师爱”如无声的春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实现了爱的迁移,教给了孩子们如何爱别人。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小学生的社会生活空间相应狭小些,但不等于脱离社会,要从小培养学生学会和别人、社会交往,正确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摆正自我的位置。"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核心。”在现实中,有不少的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使自己在群体当中显得孤独无助,被视为异类,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从小培养学生的交往素质。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给孩子多一份理解,多一次机会,多一些鼓励,我们定会“用心灵赢得心灵”。有了这种爱的宽容,就能出奇出巧,就能在教学中变无法为有法,就能产生千变万化的教学机智,就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就能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最佳的教学效果。当然,宽容决不是无原则的宠爱和放纵,宽容应该有度、得当、严爱相济,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宽严是辩证统一的。学会宽容,多一份宽容,多一些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问题,设身处地地去思考,还有什么比理解、信任、尊重更让人欢欣鼓舞呢?有人说宽容是智慧的善良,是悟透人间之难的觉醒,是对人类的爱和信心,是睿智,是勇敢,是寂寞冬夜里飘然降来的春风,让我们教育生涯中多吹一些这样的春风吧!
联合国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就告诉我们健康包含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三方面,而且现代医学模式认为,心理健康在三因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占核心地位。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有一个深刻的教训,就是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有甚者,把学生中存在的厌学、离家出走、情感脆弱、承受力差等问题归纳为思想品质问题,从而出现认识误区。实质上这些都是因为认识偏颇、情绪激动、意志薄弱、内心矛盾而产生的苦恼困惑,或受到刺激、挫折而引起的心理失衡所致。心理学家认为:凡出现心理问题者,多半是“小学有苗头,中学现症状,大学出悲剧。”因此,综上所述的客观现状,都要求我们教育者必须抓紧大力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灵陶冶和心理塑造,心理健康教育务必受到重要关注,这对提高素质教育及民族的整体素质至关重要,难怪心理学家提出:二十一世纪需要生理、心理和人格都健全的人才,未来的竞争是心理素质的竞争。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本身及其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学生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对学习和生活都是有益而无害的。现在,孩子们的心理疾病屡屡发生,无论是对家长而言还是对社会而言,都是件令人头痛的事情,而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来说,如何才能培养出孩子们健康的心理,这无疑是一个难点,也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挑战。如何才能培养出学生健康的心里状态,我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征、内容和方法等作了探索。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特征:
1、具有稳定的情感;
2、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3、具有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多种心理特点;
4、智力正常;
5、意志力发展好,自控力较强,有较好的适应能力。笔者在教育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征、内容和方法作了探索。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课堂教育教学、游戏、活动、辅导等各种教育途径,帮助小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认知,唤起小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保健的初步意识,并对已经出现心理偏异或形成障碍的学生提供一些简易有效的心理服务,以促进小学生身心正常发展,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其基本内容可分为3个层次: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这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学生而开展的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的教育内容,多属矫治范畴);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小学时期是心理潜能开发的最佳期。心理潜能的开发与创造力的培养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表现及形成的原因:
第一,厌学。小学生有的由于某些原因对当时所学知识内容不能及时理解进而失去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敷衍了事,学习效率低下,对学习失去信心,对学校班级集体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不愿接受老师的教育,甚至与任课老师顶撞。
第二,逆反易怒。与他人交往时经常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对老师的教育感到厌烦,对家长的劝导进行顶撞,同学之间因常发生矛盾导致关系紧张。在受到一般或轻微的刺激时,情绪易产生较大的波动,如,生气、急躁、发怒等。
第三,抑郁恐慌。有些小学生不爱与人交往,在情绪上通常表现为悲伤孤独、消极颓废,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的同学,对学习缺乏信心,小小年龄就对自己的人生前景持消极态度,他们喜欢用不信任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稍有不顺心的事情,便陷入痛苦之中。对同学的善意帮助持怀疑态度,对老师的教育怀戒备心理,在人际交往中有害羞、不安、尴尬、笨拙等异常反映。第四,是不良品行。一些小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成绩或生活的其他方面不如别人就心怀怨恨,不但不学习他人的长处,反而进行挖苦讽刺,甚至对其他同学怀有敌意。能少数学生私欲强烈,看到别人有好的东西就想占为己有,常有小偷小摸的行为发生。早退甚至旷课,打架斗狠现象在小学校园中时有发生。
产生上述不良心理表现的原因有很多,归结起来,可以分为家庭因素、教育因素和社会因素。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因为家庭不和、父母离异等方面的影响,而使少数学生心理畸形发展,由于社会竞争激烈,家长们给予孩子过多的学习压力,以致于让孩子不能体会到在这个年龄中生活的快乐;反之,祖辈的过分溺爱又会使孩子的能力得不到发展,成为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而学校教育也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学校的学习氛围,教师本身的素质和教育方法等都会影响学生心理的发展。而现在的社会,种种不良现象、不良风气总会在孩子中流行,孩子们的模仿能力强,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很容易误入歧途。因此,让孩子们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下面是我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浅显的看法:
1、加强交流,了解学生。
沟通,是架起人与人心灵之间的桥梁。在沟通中建立友谊,在沟通中体会真情,在沟通中理解情感的真谛。
师生之间正是缺乏沟通,才使学生对教师少了敬畏,而多了一份惧怕;才使教师对学生少了理解,而多了埋怨。
对待学生,我们要寻找机会和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记得有一个小女生,没有妈妈,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比较孤僻,不爱说话,但她的作文写得很好。也许她是想把自己的内心世界用文字默默地表示出来。看见她这样,我暗暗地告诉自己:一定要让她开朗起来。于是,我经常找时间和她聊天,谈谈生活、谈谈学习,谈谈她的理想„„起初,她对我似乎还有戒心,不愿意开口,一直是我不停地在说,但我并没有不耐烦,继续找她谈心,有好看的课外书给她看,有时周末也会送到她家,鼓励她能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来。有时,我也会把我遇到的开心和不开心的事告诉她,让她和我一起分享。久而久之,他的心扉慢慢敞开,由愿意和我交流到愿意和同学交流。所以,只要你真诚地与学生交流,再难教育的孩子也会被你感染的。正所谓“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愿受其教”。大千世界,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爱,更何况是有血有肉、有灵性的孩子。那些表面上独来独往、满不在乎的学生,只不过是要掩饰自己的自卑和自傲。这时候,教师要察言观色,要善于收集信息,了解学生的性格和爱好,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之后,教师要善于寻找机会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去“投其所好”,让学生时时感受到亲切和温暖。这样,学生对教师才会信任,他才会接受你的教育。
2、尊重学生,关爱学生。(1)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学生无论是学习成绩好或者坏,也无论是聪明与否,他们都是同一年龄段的孩子,都需要大人的关心、爱护,也想得到公平的待遇。
学生雄是一个贪玩贪吃、不求上进,一直被教师视为弱智生的学生,他做的坏事数不胜数,可以说,雄在学校已是一个“名人”,上至校长,下至在校每个学生,都知道他的名字。我刚接到这个班时,一看雄名列其中,便傻眼了。那时候,我真懊恼,一直怪自己手气不好,竟抽到这个班。于是,在开学之后,我便对雄不理不睬,冷言冷语,让他坐冷板凳,态度很明显:安分点,少给我惹麻烦。对他的成绩更加顾不上,反正他是“扶不起的阿斗”。雄并不安分,还是经常不戴红领巾,垃圾袋随手乱扔,经常去欺负小同学,用塑料袋堵厕所。连着几个星期,我班的考核分一直是垫底,这全是雄的“功劳”。这时,我感到不能对雄置之不理,同时我的良心也让我心里不安,对雄我应该比其他同学付出更多的“爱心”。不仅仅因为他成绩不好,缺乏自信心,还因为他没有母亲,缺乏母爱。我改变了教育方法,不再对他视而不见。在生活上,我看到他家境贫寒,就经常塞些本子、笔等文具给他;看到他穿来穿去总是这几件衣服,便找来一些旧衣服送给他;看到他衣服脏了,便提醒他该换衣服了。在学习上,尽管他基础很差,我还是耐心地指导他。看到他有了一点进步,哪怕是读准一个音,写对一个字,我都及时表扬他。针对他学习基础差的特点,我因材施教,布置一些简单的作业,他也能按时完成。渐渐地,我发现了他不是一无是处,他身上也有优点,比如爱劳动,最脏最累的活抢着干,自己的衣服自己洗。有了作业,他总是先完成再去玩耍。对老师很尊敬,走出走进总能听到他打招呼的声音。通过我的努力,他的成绩有所提高,也很少干坏事了。
通过雄的故事,我感悟到:每个学生都是“金子”。在班中,通常好学生容易受到偏爱,而后进生常使老师产生偏见。在管理班级时,教师对好学生和后进生的错误和缺点要一视同仁。热爱学生,应该让学生处于平等地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切忌冷嘲热讽,施行“心罚”;热爱学生,就要为学生着想,尤其是后进生,把慈母般的爱心撒向他们的心田,用真诚的爱去感化学生;热爱学生,就要面向全体学生,一视同仁,不应厚此薄彼。有一句话说得真好:“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2)懂得欣赏和赞美学生。
全国模范教师窦桂梅曾说过:“哪怕天底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学生,做教师的也要眼含热泪去欣赏、拥抱和赞美他。”这句话说得非常好,可是要做到也确实很不容易。现在,在绝大多数的学生中会出现一些比较普遍性的心理问题,比如嫉妒、自私、心理承受能力差等等。
小至班级,大至所有学校,我想,多数老师还是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鄙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因此,在前者,多是欣赏和赞美;而后者,则总是批评和责备。这时候你能否换个角度去审视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呢?我常常听到有老师说这么一句话:不教他的时候觉得他很可爱,可一旦教他了,就觉得他不那么可爱了,甚至有时候觉得有点讨厌了。有时候,我也会有同样的想法。可是,这样的想法对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其实不难理解。当你不教他们的时候,容易发现他们值得欣赏的地方,就觉得他们很可爱;当你教他们的时候,就被他们学习成绩不好这一现象遮住了双眼,使我们不愿意去看他们的另一面,而觉得他们有时候很讨厌。其实,每个学生都头他们的闪光点,等待我们去发现。
学生非常在意老师对他的评价,一句简单的赞扬就可以将他的积极性带动起来,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因为那是老师对他的肯定。而老师的一句不经意间的责备,也会让孩子失去表现的欲望和热情,这也是形成孩子抑郁或自闭的原因。
记得有一次在美术课上,虽然我对他们班的学生并不是很了解,但对于几个成绩较差的学生我还是知道一些的,他们上课不能专心听讲,作业也不认真完成,主科是如此,副科也不例外。在这节美术课上,我开展了一次比赛——折纸比赛,而这几个学生顿时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劲头,兴致勃勃地做起来,结果他们的劳动成果也很丰硕,所以我在班上表扬了他们,因为我发现,他们不仅在做的时候很认真,而且折出来的东西都很特别,有的甚至连我也不会折,我想:这就是他们的与众不同之处吧!发现他们的优点,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的劳动成果,相信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3)正确地对待学生的错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陶行知先生说的好:“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作小孩子的先生。”有的学生并非缺乏学习的才能,仅仅是因为在感情上厌恶了学习;而有的学生也并非有学习方面的特殊才能,只是因为感情上喜欢上了教这门功课的老师,才爱上了这门学科„„学生的心灵是脆弱的,是需要呵护的。当学生犯错误时,教师不要一时恼火而将学生痛骂一顿,而应该搞清楚事情的原委,再对学生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而做每件事都要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进行思考,去体验学生的感受。因此,教师要会理解学生,和学生成为真正的朋友。
陶行知先生的《四颗糖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是再熟悉不过的了。
面对犯错误的学生,陶先生“反其道而行之”,没有批评,没有训斥,没有让学生写所谓的检查、保证,更没有找来其家长“共同教育”。平等、亲切和真诚伴随着整个谈话过程,这四粒糖也因此而显得如此珍贵,并没有半点虚伪和矫饰,让男孩同时也让我感受到陶先生的胸襟和风范。
学生的心灵是单纯的,但经常会有不健康的因素渗透进入,在这种不利于学生身心的情况下,班主任起着很大的作用。面对学生的错误,一味的批评指责,雷厉风行地粗暴禁止,只会使学生变本加厉,丝毫不起作用。这时候,我们应该用一分为二的态度去对待这些事,既看到其中的不利因素,又要从中发觉学生的才能,给学生足够表现自己的机会和空间。就像夏禹治理黄河水那样,既然堵不住黄河水,那就把黄河水“导”向合适的地方。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循循善诱,这样才能向着教师既定的方向发展,才会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3、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给孩子一片空气,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孩子自由描绘;给孩子一片饲养园地,让他们感受动物的可爱。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的成长。
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如校园的户外场地富有变化,则具有激发小学生多种经验,诱发小学多种活动行为的功能。在活动场内,设计丰富多彩的设备和材料,使处处充满绿色和生机。教室是小学生主要的活动空间,我们力争使室内宽敞明亮,温馨舒适。所布置的内容随着教育目标、季节变化而变化。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小学生情操,充实了小学生生活,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除了学校环境之外,家庭环境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家长要为孩子创设一种宁静和睦的家庭氛围,使其能够更好地投入学习。家长则应该转变教育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去影响孩子。
4、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项工作中。
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就是专门的渠道。但是,仅限于专门的渠道是不够的,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项工作中去,如班主任工作等,同时也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每一个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这样就能够形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很多课文都歌颂着一些具有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特征的人和行为,像小学语文课文《蓝树叶》,《校园里的画》,《蜜蜂引路》,《丰碑》等等课文,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如果适当的利用这些事迹,及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暗示。学习《蓝树叶》,知道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不要小气;学习《校园里的画》,学会克服嫉妒心理,与同学们和睦相处;学习《蜜蜂引路》学会仔细观察,谦虚好学;学习《丰碑》,懂得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会起到非常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浇树要浇根,育人要育心。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是对学生的心理结构进行改造、重组、升华的过程。中国的未来正充满希望地注视着跨世纪的一代新人。培养学生自尊自爱、善于交往、乐于奉献、具有较强的反省能力;能正确对待挫折,勇敢面对现实,有一定的忍耐力;能勇于负责、独立思考、不盲目冲动。这是当前素质教育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基本要求。愿我们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去中辛勤耕耘、播种、采摘、并长期坚持,系统规划,总结经验,成为心理教育领域的拓荒者。
第五篇:关注问题学生
关注“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
有位心理学家说:“心理素质教育不是说教,是参与;不是侦讯,是了解;不是批评,是疏导;不是做作,是真诚;不是解答,是领悟;不是解决问题,是协助成长;不是表面屈从,是内心转变。”这段话为我们教育“问题学生”提供了宗旨和工作原则。
一、放下“宣讲大义的讲稿”,“走向真实的生活”。
学生出了问题,许多老师就喜欢讲大道理,好像在拿着讲稿做报告。其实,“问题学生”与其他学生一样清楚学校的规章制度与行为准则,只不过他们心中的疙瘩没有解开,才明知故犯。而要解开他们心中的疙瘩,关键是取得他们的信任;取得他们信任的最好方法,是走进他们的真实生活,找到他们生活中的症结。
在我任教的班里有这样一个学生,他经常在班上闹事,不是课间打架,就是上课用圆珠笔戳前面同学的脊背,或者把沙子、虫子放在同学的书包里取乐……刚开始,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来,进行正面教育,甚至严厉训斥他。可过后他依旧我行我素。正在我苦恼之时,无意中发现他放学回家几乎和我同路。于是,我经常在放学后特意等他一起回家,在路上和他聊天。聊天时我努力寻找彼此感兴趣的话题:艺术、家人、体育……渐渐地,我取得了他的信任,开始了心与心的交流。一段时间下来,这个学生的行为发生了较大转变。另有一位学生,我刚接任这个班级时,其他老师都说这个学生怪怪的,经常无缘无故地找老师自我检讨。当找我检讨时,我也和其他老师一样同他讲普遍的道理,可他并没什么改变。于是我千方百计调查,在家访时他父母说这孩子有心理抑郁症,为查明他抑郁的原因带他到过许多医院看过心理医生,但收效甚微,一直解不开他的心结。我发现这个学生非常诚实,和他多方交谈,他才说他父母说他初中早恋,他一直觉得对不起他父母。我开导他说:“每个人都有喜欢别人的心,你事实上没早恋,你背的这个包袱太重了。”在经过几次交谈后,这个学生完全释怀,最终考入了重点大学。我觉得和学生心对心地交谈,切实了解学生,是做好学生心理工作的关键。
二、走下“威严的神坛”,向学生展示一个“开放的自我”
对待“问题学生”,很多老师喜欢像牧师一样居高临下地说教,好像自己是真理的化身、正义的代表。其实,这样做,学生的抵触情绪会更浓,会更加封闭自己,以致我们可能永远都无法知道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面对“问题学生”,教师如果能“走下威严的神坛”,以平等的身份、亲切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向学生展示一个“开放的自我”,会产生更好的效果。教师有针对性地自我开放,容易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最终让学生完全敞开心扉。还是上面提到的第一个学生,在与其交谈中,我有针对性地运用自我开放策略,谈起自己小时候的尴尬事:在水塘游泳时,因肚子饿而偷拔水塘旁边种的花生洗了吃,后来事情暴露,被父亲责打……通过自我开放,讲老师小时候犯的错误,使学生自己意识到: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自己虽然有缺点,犯过错,仍有机会成为好学生。在老师的自我开放中,学生会找到一个榜样的支撑,他们会开始比较和反思,进而积极地改正自己原来的错误行为。
所以,平等民主的教育方式是缩短师生距离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我们在同他们对话时要以平等、友好的态度,决不能专制独裁。调查表明,62.64%的高中生都希望家长、老师采用平等、民主的方式来教育自己。其实,每位学生都是愿意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肯定与表扬的,这也是人之常情.以朋友的诚心对侍学生,学生是会理解的,毕竟高中生是懂道理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嘛。
三、放弃“急功近利”的企图,着眼“润物无声”的效果
班主任总是指望一席话改变学生的一生,其实这种急功近利的想法是非常不现实的。帮助与辅导“问题学生”,需要有极大的耐心。在辅导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顶撞、不理睬老师,甚至更糟,但教师不能放弃,要用极大的耐心给予学生成长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不断地感受到教师对他们春雨般无声的关爱,最终敞开心扉,释放情感,直至思想行为发生转变。
如果教师一发现学生犯了这样那样的错误,便马上对其进行暴风骤雨般的批评,那么,教师激烈的言语往往会激起学生强烈的自我防卫意识,在这种情况下,教育效果是不会理想的。回顾与学生相处的一年年,一幕幕往事又重现眼前,仿佛就在昨天。
那是我大学毕业的第二年,学校安排我担任高一七班的班主任,军训一个周下来,我发现这个班级有几个男孩子特别调皮难管,他们几个不仅文化基础差、而且纪律也差,经常迟到、吵闹、追追打打、大喊大叫,把个班级搞得乌烟瘴气,任课老师成天找你告状,每周班级各项总评都是倒数第一,无奈要强的我就天天盯着他们,要么不正眼看他们,要么对他们吹胡子瞪眼,要么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他们进行无情的批评,可越是这样他们越不把你放在眼里,一切照旧!我心想:你们是何方神仙,竟敢来大闹天宫 ?于是我对他们进行明察暗访,他们的初中老师和同学都说:他们都曾经是学校的“小名人”。难道就真的对他们束手无策了吗?我就去请教有经验的李老师,他说:人是有感情的,教师的真诚,学生是能感受到的,只有当学生真的接受了你这个人,他才能以主动的态度接受你的教育。他说的这一席话让我彻底改变了自己的教育方法,我才真正认识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称号是需要你去跟你的学生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的!当他们做错事时,我不再挖苦,我耐心开导,不训斥,不拿大话威胁恐吓。而是单独找他谈话,帮他找出原因。在尊重关爱的基础上对他们提出严格要求,既严又爱,我不再一味盯着他们身上的缺点,我更多的是找他们的亮点;不说有损他们自尊心的话,像 “你生来就不是读书的料,还有脸往这儿坐。”“灌铅的脑袋!”“死榆木疙瘩!”,而是说“你的书写有了进步”,“数学老师说你很有数学天赋”,“你很有领导才能”等等,随着我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几个孩子慢慢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孩子们的家长也高兴地向我致谢。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的成才,需要老师爱的阳光与雨露,“老师的生命是一团火,老师的生活是一曲歌,老师的事业是一首诗。”教育是爱的奉献,教育是爱中的等待。美丽的白天鹅曾经是丑小鸭,要想见到更多的白天鹅,首先让我们去爱每一个丑小鸭吧!
总之,对“问题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同在沙漠中寻找一片绿洲。班主任不但要屏弃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还要适应新形势,不断探索新的有效的教育方法,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心中装着爱,尊重学生的思想,自尊和个性。既是慈母又是严师,严而有理、有度、有方与有恒。不能带有色眼睛看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引导学生放眼长远未来,冷静处世,知错改错,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发现深藏于学生心中的那一片绿洲。
20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