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暑期师德学习心得
暑期师德学习心得
正如有人说的那样“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重在自重。”教师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通过本次暑假期间校组织的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我对新时期的师德师风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了新的认识,我认为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要具备以下素质:
一、更新教育观念
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当今时代,科学发展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人类社会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整体性、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教育全方位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具有综合文化素养与创新精神的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一轮的课程改变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的地进行着,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尽快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培养创新型的学生”、“使学生学到生活有用的知识”、“转变师生关系”等等,这些都是新课程下的教育观念。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变以往的“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与时代共同进步的学者。
二、爱岗敬业
有人说:“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它把野蛮变成文明,把无知变成渊博。”当今社会,有些人把名誉、金钱、权利看成是衡量一个人价值高低的法码,这些人朝思暮想,梦寐以求,想得到这些东西。而这些东西,只不过是身外之物,过眼烟云。为党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才是我人生最有价值的,最可宝贵的。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三、孜孜不倦,积极进取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学生们的学习基础、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家庭背景各有不同,学习上存在差异是客观现象,作为老师,我们要做的首先是不要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不要歧视成绩差的学生,要充分的尊重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教育对象,把荣誉给每一个孩子。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
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不放弃每一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
四、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学高为师,身正是范。” 学识与品德永无止境,致真、致善是教师一生的追求。古往今来,教师无论社会上称之为“先生”还是呼之为“老师”;无论众人评定他们社会地位是高,还是低;无论领到的薪水是多,还是少;在人们的眼里,教师的职业是崇高的,是倍受世人尊重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第二篇:暑期师德学习心得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作为教师这种特殊人的群体品德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平时讲师德时决不能跟做人分开。一个人格不够完美的教师,不能做到真善美的教师,一说到师德,能说他高尚吗?师德的培养应该是一种长期的修炼,*读一篇文章,*学习几个人的先进事迹是不可能骤然提高师德的,充其量不过是多了一些感受而已。
高尚师德是通过行为来体现的,坐在那里指手划脚,说这个应该怎样,那个应该怎样也不是师德。比如对学生的一视同仁,广布爱心,这是师德,比如有着高度的职业责任心,将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中去,这是师德。当他们面对学生时,他们忘记了自己,忘记了身边的一切物欲横流,他们心中只有学生。书中提到的方永刚、玛丽亚、姜育兰、周志浩,以及全国千千万万忘我工作着的教师,无不是这样的好老师,无不是师德高尚的人。
师德高尚的教师总是有一些共同的特质:
专业服务的精神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主动服务于学生是教师作为专业工作者应有的职业意识。他们把教育看作人类的一项崇高事业,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服务于学生,细心呵护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他们将学生比作苗圃中的幼苗,用自己的汗水尽情地浇灌。他们总会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适时地帮助,使学生能够顺利克服困难,取得学业的成功,赢得人格上的升华。
勇于进取的精神 教师的工作实质不仅是教什么,更重要的是怎么教。这怎么教,其实就是如何才有效的问题解决。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研究,大胆探索,再加上认真学习,汲取新鲜的营养才有可能解决这个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师德高尚的教师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做着这些。勇于进取意味着创新,做好教师就必须创新。一个勇于进取、不断创新的教师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学生眼里的教师应当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教师的知识越深湛,视野宽广,科学素养越全面,他就在更大程度上不仅是一位教师,而且是一位教育者。他们不满足于只是重复着做个几年,几十年。他们总是为着怎样让学生更适应于社会,更适应于学习,更适应于身心发展而不停地思考着、努力着。
乐观积极的精神 做教师就意味着清贫,意味着要远离因物质刺激而带来的表面快乐。做教师也意味着要过人生的道路中的那种平淡,那种不一般的充实。面对当今社会形态越来越迅速的更新,教师必须要有思想准备,保持那种淡然一笑心如止水的低调。也许,人生不如意中十之八九,教师更是一样,因物质生活天平的倾斜,难免守不住心灵宁静的港湾。这时候,有一个乐观的心态煞是重要。笑对人生,学会在受挫折时笑出声来。当你逐渐养成了微笑的习惯,你就会觉得内心充满了力量,充满了信心。你就会觉得人生原来有不同种活法,原来自己选择的正是充满阳光的那种。
我愿像天下所有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那样,须臾不离,时刻努力!
第三篇:暑期师德学习心得
暑期师德学习心得
“师德”一直是个不老的话题,今年暑期我校也进行了集中的师德培训。吴校长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讲座,使我重新认识到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该如何设计自己的仪表的重要性;同时通过视频讲座,那一个个兢兢业业的教师,一个个的感人事迹,使我受益匪浅,她们的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此次培训感受最深的就是优秀教师事迹学习,教师只有用爱去关心学生,才能教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高尚的师德是爱,是敬业,是精业,让自己消除夏日的烦躁,保持一种冬日阳光照射般的温暖,将这份温暖带给每一位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就应当关爱每一位学生,特别是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的教育对象是特别的,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爱。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量。教师道德品质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而且还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与否,关系到到素质教育能否得以正确顺利地实施。通过暑期的学习,我对师德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记得以前刚到温州师范学院时,校园内的八个大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当时我的想法是在学校一定要好好学习,达到“学高”的要求,同时遵纪守法,遵守校规校纪,做到“身正”,这样就能成为一名教师了。后来工作了,渐渐的发现当时的想法有些简单。作为一名教师不是让自己达到一定的学历就可以的,也不是简简单单做个守法的公民就行。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当然很重要。因作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终会走向腐化。同时我们还要时时处处成为学生的榜样,尤其是对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范能力,当我们有不好的行为时,儿童不能辨别,他们会一味的模范,一旦让他们形成了,将会影响他们的终
身。这几天的师德培训让我们老师有机会在一起讨论学习,是个难得的机会,也让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但是毕竟机会有限,更多的时候需要我们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提高。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四篇:暑期师德学习心得
暑期师德学习心得
近期听了马骉老师关于如何上好课的报告会及如何当好班主任的班主任论坛等一系列报告会,使我深深体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意义。上课是一门艺术,除了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外,还要有一些技巧和方法。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去学,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哪?通过此次暑假期间学校组织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我对新时期的师德师风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了新的认识,我认为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要具备以下素质:
当今时代,科学发展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人类社会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整体性、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教育全方位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具有综合 文化素养与创新精神的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一轮的课程改变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的地进行着,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尽快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 主”、“培养创新型的学生”、“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转变师生关系”等等,这些都是新课程下的教育观念。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 导。改变以往的“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与时代共同进步的学者。
有人说:“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它把野蛮变成文明,把无知变成渊博。”当今社会,有些人把名誉、金钱、权利看成是衡量一个人价值高低的法码,这 些人朝思暮想,梦寐以求,想得到这些东西。而这些东西,只不过是身外之物,过眼烟云。为党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才是我人生最有价值的,最可宝贵的。要热爱 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 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在学习北京市丰台区五小赵红艳老师的报告时,我把她的“名言”、“警名”记在了笔记本上,“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师德的灵魂”、“用心去爱每一位孩子”。她对教育事业的无怨无悔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对所有孩子的真诚无私的爱,让我感动: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老师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
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 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学生们的学习基础、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家庭背景各有不同,学习上存在差异是客观现象,作 为老师,我们要做的首先是不要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不要歧视成绩差的学生,要充分的尊重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教育对象,把荣誉给每一个孩子。这就向 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不放弃每一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 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
“学高为师,身正是范。” 学识与品德永无止境,致真、致善是教师一生的追求。古往今来,从教人员无论社会上称之为“先生”还是呼之为“教师”;无论众人评定他们社会地位是高,还是 低;无论领到的薪水是多,还是少;在人们的眼里,教师的职业是崇高的,是倍受世人尊重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 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可让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
第五篇:暑期师德学习心得
暑期师德学习心得
[教育实践证明,师德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献身教育,重在实践师德。怎样看待学生,怎样教育学生,怎样当好教师,这一课题是涉及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教书育人、热爱学生。教师不仅是个“教书匠”,更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工程师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觉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德育为首,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
“热爱关心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这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行为准则。“热爱关心学生”是真挚的师爱,是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情感,是教育实践中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和手段,它表现了教师对祖国、对人民、对党的爱,体现了教师的独立人格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就是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这不仅是教师做好“育人”工作的前提,也是必须遵守的教育法规。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当教师主动接近学生,一次次待以真情实意时,感情的河流就不仅朝着一个方向流动了,而当学生受到感动、感染,就自然而然缩小了师生间感情的距离,产生了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仰慕心理。教师只有诚心诚意地爱护自己的学生,才能诲人不倦,教好学生。
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事业的忠诚,他们不是仅仅把教书看成谋生的手段,而是毫无私心杂念地投身其中,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他们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他们应是最能以身作则的人。教师时时处处要以大局为重,克服个人主义,自觉遵守宪法和社会公德守则,遵守校纪校规,以模范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江泽民同志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层内涵,也是一个民族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行为,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的动力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