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阴中心学校学生校服穿着管理规定
河阴中心学校学生校服穿着管理规定
(2009年4月9日讨论制定)
为了规范管理,消除在学生之间存在的攀比现象,构建平等和谐的生活环境,学校决定要求学生着校服上学。
一、穿校服的意义
1、可以让每一个学生感到在学校里都是平等的一员,不管是来自富有的,还是贫困的家庭。
2、便于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定位,不管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都会因为自己是一名学生而有一种约束力。
3、统一着装,是一种职业特点。学生统一穿校服,利于规则意识、规范意识的培养。
4、减少学生之间的相互攀比,消除校园的贫富差别,可以杜绝学生的奇装异服,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5、学生统一穿校服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朝气和树立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利于班级和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有利于提升校园文化。
二、着装爱护要求
1、周内全体学生必须穿着校服。
2、学校大型集会、外出活动、学校或班级集体展示性活动必须穿校服。
3、学生要爱惜校服,养成良好的穿着、保护、洗护、叠放的习惯,科学洗涤晾晒,要向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校服。着装校服时,上衣拉锁位置不低于校徽处。
4、严重毁损者、过期过于陈旧者,由本人重新更换;毁损他人校服者照价赔偿。
三、评价规定
1、由值周组负责将学生穿着校服的情况列入班级周考核内容,发现不穿校服或穿校服不符合要求的学生在每次检查时每人扣除班级值周分0.5分。
2、对不穿校服的学生值周教师要做好登记,原则上不穿校服,不允许出入校门。
3、对学生不穿校服的问题,班主任要及时做好教育、记录工作,必要时取得家长的配合。对执行穿校服制度不好的学生,要给予严肃教育,并在全校范围内通报批评。
四、本办法自2009年4月13日起执行。
第二篇:学生校服穿着管理规定
学生校服穿着管理规定(试行)
校服是一个学校学生管理与学生精神风貌的体现,学生统一着装,对培养团队精神、平等意识、抵制相互攀比、奇装异服的不良习惯、规范行为举止、增强自我约束力、提升自信心和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都有积极作用,为使校服穿着规范化,日常化,学校特制定如下管理规定:
一、着装要求:
1、星期一至星期五,学生在学校期间原则上必须穿着校服。各年级组长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决定本年级统一穿着哪款校服。
2、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集体外出参加的活动,必须穿着统一校服。组织者要严格管理,禁止不穿校服者参加活动。
3、穿着校服要整洁,上衣拉链位置不得低于领口以下15厘米处。
4、因特殊原因不便穿校服者,须向年级主任、班主任递交有家长签署意见的申请书,经批准后方可不穿,同时须报请政教处登记备案。
二、爱护要求:
1、学生要爱惜校服,养成良好的穿着、保护、洗涤、存放习惯。
2、不得在校服上吊挂饰物,不得在校服上写字或涂画。
3、校服损毁或丢失,应马上上报政教处要求初办;若要更换尺码,于第一学期初经学生上报后向厂家购买。
三、管理监督:
1、班主任具体管理本班学生穿着校服,负责校服的发放和穿着管理。年级组长负责本年级学生穿着校服的检查、教育工作。
2、管理程序:对未经批准而不穿校服的学生,按违反校纪校规处理。第一次,班主任进行批评教育,要求该生写出“说明书”;第二次,年级组长请其家长共同对该生进行批评教育,要求该生写出“保证书”;第三次,政教处请其家长共同对该生进行批评教育,给予纪律处分。
3、德育处对班主任和年级主任的工作进行监督。在不定期的检查中,发现学生无故不穿校服较多,则追究班主任和年级组长的责任,按管理事故处理。
四、检查考评:
1、学生穿着校服情况列入年级与班级值周检查之“仪容仪表”项目。
2、值周班级和值周教师重点检查升旗、课间操等集体活动,“不符合服饰要求,1人次扣减1分”。
第三篇:学生校服穿着管理规定
学生校服穿着管理规定(试行)
校服是一个学校学生管理与学生精神风貌的体现,学生统一着装,对培养团队精神、平等意识、抵制相互攀比、奇装异服的不良习惯、规范行为举止、增强自我约束力、提升自信心和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都有积极作用,为使校服穿着规范化,日常化,学校特制定如下管理规定:
一、着装要求:
1、星期一至星期五,学生在学校期间原则上必须穿着校服。各年级组长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决定本年级统一穿着哪款校服。
2、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集体外出参加的活动,必须穿着统一校服。组织者要严格管理,禁止不穿校服者参加活动。
3、穿着校服要整洁,上衣拉链位置不得低于领口以下15厘米处。
4、因特殊原因不便穿校服者,须向年级主任、班主任递交有家长签署意见的申请书,经批准后方可不穿,同时须报请政教处登记备案。
二、爱护要求:
1、学生要爱惜校服,养成良好的穿着、保护、洗涤、存放习惯。
2、不得在校服上吊挂饰物,不得在校服上写字或涂画。
3、校服损毁或丢失,应马上上报政教处要求初办;若要更换尺码,于第一学期初经学生上报后向厂家购买。
三、管理监督:
1、班主任具体管理本班学生穿着校服,负责校服的发放和穿着管理。年级组长负责本年级学生穿着校服的检查、教育工作。
2、管理程序:对未经批准而不穿校服的学生,按违反校纪校规处理。第一次,班主任进行批评教育,要求该生写出“说明书”;第二次,年级组长请其家长共同对该生进行批评教育,要求该生写出“保证书”;第三次,政教处请其家长共同对该生进行批评教育,给予纪律处分。
3、政教处对班主任和年级主任的工作进行监督。在不定期的检查中,发现学生无故不穿校服较多,则追究班主任和年级组长的责任,按管理事故处理。
四、检查考评:
1、学生穿着校服情况列入年级与班级值周检查之“仪容服饰”项目。
2、值周班级和值周教师重点检查升旗、课间操等集体活动,“不符合服饰要求,1人次扣减1分”。
富春江初级中学
第四篇:关于学生校服穿着管理规定
关于学生校服穿着管理规定
校服是学生身份的象征,学生在校期间统一着装不仅有利于班级和学校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也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更是对培养团队精神、平等意识、勤俭节约思想的良好方式。对抵制学生相互攀比、奇装异服的不良习惯,对规范行为举止、增强自我约束力、提升自信心和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因此,校服的穿着必须规范化。为此,学校特制定如下管理规定:
一、着装要求:
1.星期一学生须穿校服正装。星期二至星期五必须穿校服便装。实习学生必须穿工作服。体育课学生须另行自备一套体育服装和运动鞋。
2.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必须穿统一全套校服正装。
3.穿着校服要整齐,校服上衣要扣严,不能畅怀或将衬衣领翻出校服外。
4.因特殊原因不便穿校服者,须向班主任和所在系递交申请书,经批准后方可不穿。
5.因季节、天气原因学生校服换穿按学校统一要求操作。
二、爱护要求:
1.学生要爱惜校服,养成良好的穿着、保护、洗涤、叠放的习惯。
2.不得在校服上吊挂不必要的饰物,不得在校服上写字或涂画。
3.校服损毁或丢失,尺码偏小或过于陈旧,学生须可向生活服务处提出重新购买(价格不变)。
4.毁损他人校服者照价赔偿。
三、管理监督:
1.班主任具体管理本班学生穿着校服,负责校服的发放和穿着管理。各系负责本系学生穿着校服的检查、教育工作。
2.学工处对各系和班主任的工作进行监督考核。
四、检查考评:
1、校服管理纳入班级规范评比要求进行考核。
2、本规定自2009年 4月1 3日起执行。(个别学生校服未发到者可暂不执行)
学工处
2009年4月8日
第五篇:学生校服穿着管理规定1
学生校服穿着管理规定
校服是一个学校学生管理与学生精神风貌的体现。学生统一着装,对培养团队精神、平等意识、抵制相互攀比、奇装异服的不良习惯、规范行为举止、增强自我约束力、提升自信心和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有利于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也有利于学校和班级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有利于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精神文明建设,更好的加强内部管理,塑造里中学生的良好形象,我校于2011年起,学生统一穿着校服。为此,对于规范校服穿着特作如下规定:
一、着装要求:
1、学生在学校期间必须穿着校服。
2、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集体外出参加的活动,必须穿着统一校服。组织者要严格管理,禁止不穿校服者参加活动。
3、穿着校服要整洁,上衣拉链位置不得低于领口以下15厘米处。
4、因特殊原因不便穿校服者,须向班主任递交有家长签署意见的申请书,经级长批准后方可不穿;
5、各年级不穿校服者须报请政教处登记备案。
二、爱护要求:
1、学生要爱惜校服,养成良好的穿着、保护、洗涤、存放习惯。
2、不得在校服上吊挂饰物,不得在校服上写字或涂画。
3、校服损毁不能穿或丢失时,学生应及时报告班主任或直接到总务处补办。
三、管理监督:
1、班主任具体管理本班学生穿着校服,负责校服的发放和穿着管理。年级组负责本年级学生穿着校服的检查、教育工作。
2、管理程序:对未经批准而不穿校服的学生,按违反校纪校规
处理。第一次,班主任进行批评教育,要求该生写出“说明书”;第二次,级长请其家长共同对该生进行批评教育,要求该生写出“保证书”;第三次,政教处请其家长共同对该生进行批评教育,给予纪律处分。
3、政教处对班主任和年级组的工作进行监督。在不定期的检查中,发现学生无故不穿校服较多,则追究班主任和年级组长的责任,按管理事故处理。
四、检查考评:
1、学生穿着校服情况列入五项常规评比之“纪律”项目。
2、学校将不定时抽查校服穿着情况,对不按规定穿着校服者及班级进行通报批评,并扣除班级考核分:
①对不穿校服者,每人扣3分(上衣非校服者扣2分,裤子非校服者扣1分);穿拖鞋者每人扣2分。
②校服穿着不规范者,如不拉上拉链或者不扣扣子,每人次扣1分。
③对不遵守学校规定,穿着奇装异服,有损学校形象除按规定扣分外,将按《里湖中学学生管理处分规定》作出纪律处分。
五、本规定自2011年 9月1日起执行。
普宁市里湖中学
二0一一年九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