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内比教学,打造我们的理想课堂
课内比教学,打造我们的理想课堂
——点评九节市级语文优质课
随县尚市镇二中布衣天子
前段时间,受校长的委派,我到随州某一实验中学观摩随州市初中语文优质课竞赛活动,先后听取了来自市直、曾都、广水各地9位教师的优质课。它们分别是:三里岗中心学校张娇老师主讲的《荷叶 母亲》;大洪山风景区长岗中心学校王敏老师主讲的《乌篷摇梦到春江》;文峰完全中学王婷婷老师主讲的《第一次真好》;随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淅河镇中心学校沈题主讲的《教你学写现代诗》;八角楼中学蒋玲老师主讲的《散步》;广水市外国语学校郭敏老师主讲的《幸福》;广水应办中学熊亚玲老师主讲的《夏感》;广水市十里中学韩红梅老师主讲的《紫藤萝瀑布》;随州市外国语学校曾凡梨老师主讲的《纸船》。
三里岗中心学校的张娇老师是第一个出场的。她主讲的是《荷叶 母亲》。给我们留下较深印象的是她在课前以歌曲《感恩的心》导入,引导学生边唱边打手语。这种方法新颖有趣。记得以前八角楼中学的蒋玲老师到尚市镇中心学校送课下乡时,当时她主讲的是《“诺曼底”号遇难记》。她是以一个小游戏入手,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本次教学比武,蒋玲老师依然采用了课前激趣的方式导入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种方式我镇中心小学王俊老师也多次在课堂上用过。虽然费时较多,但磨刀不误砍些功,实践证明,课前激趣是很有必要的。张老师的普通话说得极标准,发音相当清晰,语言极有亲和力。本堂课中她那特有的细腻的情感渗透了浓浓的母爱,激起了学生一颗颗沉睡已久的感恩的心。这也是女教师讲课特有的优势。张老师的记忆力也相当不错,她能够背诵课文,背诵好多好多的美文,这种功夫会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崇拜之情。由此我想到,对于比较优美短小的课文,主讲教师如果能够背诵下来,效果远比照本宣科要好得好——照本宣科还不如让学生自己朗读!在课堂上,张老师能够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如开展对同一个问题的辩论,正方反方只要言之有理皆可。真理是越辩越明的,思维是越辩越活跃。然而,我们觉得张老师在此堂课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小问题:一是张老师虽然注重文学常识与字词等知识的积累,但这些内容都是由教师包办代替,事先把这简单的东西都弄得好好的,学生坐享其成。知识积累后,也没给学生记忆的时间。我想,如果教师让学生自己搜
集查阅、细心整理,让学生学会积累,则效果会更好。更应给一点时间让学生朗读,加强记忆。二是学生回答问题应有所范围,不能天马行空,学生只要答了就肯定,那样不利于学生深入细致地思考问题,容易养成读书不求甚解的坏习惯。所以,教师的提问应稍微严密,把握学生答题的大致方向。对于学生出入较大的答案,应给予纠正,不能一味肯定。教师如何点评学生回答问题的表现,这是一门艺术,而不仅是一门技术。原则上是多鼓励,巧激励,善表扬,但也不能为了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而一味地包庇学生的错误。三是教学设计缺少迁移拓展的环节,只有“听”“说”“读”,唯独没有“写”。这一点,文峰完全中学王婷婷老师主讲的《第一次真好》实施得较好。她在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这样设计的:
说一说你都有哪些第一次,选择其中最精彩的一件告诉我们!
经历:
感受:
教师在设计时指明了答题步骤,让学生有章可依,也很规范。这一点教师做得很细心。
但是王婷婷老师的讲课并未获得好评。这是因为她的讲课一是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一会讲到这儿,一会又讲到那里,思路不清楚。一堂课要达到什么教学目的,教学思路应清楚,并且紧紧围绕目的有条不紊地展开。教学目标很重要,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也可在课始提出来,这样学有方向,目的明确。目标可由教师预设,也可由师生共同设计。这一环节的开展有助于引导学生自学,把握诗文重点。一堂课的教学要做到紧扣中心而不跑题,确定本节课解决哪几个典型问题,达到什么目的,师生心中都有数,这也是中国语文教育专家魏书生的目标教学法。听了多节优质课,由于教学目标没有一个老师在课始提出来,也没让师生共同设计,所以。听课老师和学生从一开始心中就是存着疑团,一直到下课才知道本课的目的是什么。组织人员也没分发教案学案,这更是让人摸不住头脑。二是她的朗读教学做的不是很好。她是在没有配乐的情况下教师先朗读,然后再让学生读。但朗读的效果并不好。关于朗读教学,我认为,要让学生反复阅读,语文要重视读,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新课上,是教师先范读,还是让学生先自由朗读?二者是否有先后顺序,怎样做效果最好?我认为教师先配乐范读,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同时起到一个引路的作用;如果教师后读,则失去意义。当然,先让学生自由读,初步感知诗文内容也是必要的。希望这个问题可让大家思考讨论一
下。
《乌篷摇梦到春江》是大洪山风景区长岗中心学校王敏老师主讲的。尽管此课作者设计精心细致,重点难点突出,教学环节紧紧相扣,然而,教学效果却并不如人意。原因在于,一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节课要想上得有成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富春江主学生装的生活太远,如何激起学生对富春江的热情,这就需要教师做足功,搜集材料,巧妙设计导入。否则,整堂课即使再多紧凑,学生依然茫茫然一无所知,教师要做一个智慧的引导者。二是容量要合理,不能面面俱到,设计要简洁。本课中涉及的东西太多,知识点密集,学生无法一一理解,更谈不上消化。
广水市十里中学韩红梅老师主讲的《紫藤萝瀑布》很精彩。这堂课的成功之处,我们认为是教师的启发性提问做得好。提问是一种艺术,而不仅只是一种技术。好的问题是一串接着一串,串串晶莹透亮。精彩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迸溅出美丽的智慧。教师在备课时,要通晓文本内容,精心设计几个问题,既简洁,又得体,思路明晰。
曾经在报刊上看过很多“课堂直播”的文章,为学生精彩的发言折服,更为提问教师的睿智叫好。一节好的课堂,是一种艺术的享受,是师生智慧的碰撞,心灵的交流,才美的展示。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学生表演好,全靠名师导。
我给韩老师的点评是这样的几句话:教师的才华令人惊叹,出口成章妙语联珠。那串词,如珍珠晶莹闪亮;那串词,如彩虹绚丽多姿;那串词,如小溪涓涓细流。这就是语文学科特有的知识魅力,这就是娇艳的梨花绽放枝头,这是嘹亮的笛声在草原响起,这是悠扬的夜曲在林间漫步。
《教你学写现代诗》是随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淅河镇中心学校沈题老师主讲的。沈老师以自己创作的一首小诗《相逢——赠送给文峰中学的学生们》导入,深情的朗读,既展示了教师的才情,又激发了学生写诗的愿望。这是一种成功的导入方法。在下课前,沈老师又以深情地朗读了自己创作的另一首小诗《挥别》酬谢合作的文峰中学的学生们,更是让本堂课锦上添花。由此可以想到,作为教师,如果拥有一种本领,在课堂上或歌或舞,或诗或赋,书法绘画,琴瑟笛箫等,无不可以运用于课堂教学,一定会让你枯燥无味的课堂生辉!
但教师的才艺展示应有所限制,不能喧宾夺主的。一堂课的展示应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引导者。关于教师占用的时间也是有限制的。一般来说,教师讲课不得超过10分钟,因为你讲得太多,学生就听得太多,动脑动口动手的时间就太少。课堂上展示的不仅仅是教师,主要是学生!为什么杜郎口中学要封住教师讲课的嘴巴?就是要控制
教师少讲,让学生多讲。《纸船》是随州市外国语学校曾凡梨老师主讲的。记得曾凡梨以前在我校讲公开课时,当时的中心学校校长周校长听了一节随堂课,对她的评价是,小曾讲得太多了。此次上优质课比赛,随州市语文教研员评价她时,也是没让学生放开,囿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效果不理想。
广水市外国语学校郭敏老师主讲的《幸福》和广水应办中学熊亚玲老师主讲的《夏感》,表现一般。这是因为,在她们的课堂上,依然是少数优生展示才艺的舞台,绝大多数学生只是带着耳朵在聆听。为什么?教师提的问题大多属于答记者问的形式,教师是记者,学生是被采访者,一对一的形式是无法让全体学生动起来的。面向全体学生,就要给所有学生展示才艺的条件。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位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我希望教师们能探讨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综观九位教师的优质课,在很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去学习。然而,由于初中课改在我市开展才几年时间,很多方面都是属于摸索阶段,很多东西都处于不断学习中。因此,虽然在她们的课堂上大都较好地体现出新课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但是合作这一环节,我认为落实得并不很好。因此,我专就这三个环节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关于自主,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课文,动脑动手,利用一切工具书、学习资源主动地预习课文,而不是教师包办代替,拿出一套现成的资源让学生坐享。三里岗中心学校张娇老师在主讲《荷叶 母亲》时就是这样包办代替的,没有放手让学生自己来做。
合作,就是发挥团队的作用,让学生扮演一个个小老师的角色,实行小先生制,即学生帮学生。作为教师,就要充分挖掘出同学们的集体潜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智力,释放更多的知识能量。合作学习的形式很重要,首先是座位的设计,应实行小组形式,取消黑板的模式。当然,目前除了杜郎口中学,我们还没有发现一所其他学校能这样做。小组不分开也行,但要做到人员相对集中,不然,你怎么开展合作学习?小组人员搭配原则是优劣互补,达到组与组之间的大致力量均衡。小组内人员分工任务应明确,这里就不再展开说了。合作既有学习知识本身的需要,更有社会需要的时代意义。九位讲课教师只有三人运用了合作教学,但是要么象征性地搞几分钟,要么没搞,效果很不明显。作为市级优质课,教师大都忽视了合作在课堂中的重要作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重大失误!其原因在于,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传统教学观念依然没得到很大转变。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
探究这个环节教师都在运用,但也只限于教师的设题,学生在规定的选题上去思考回答,缺少学生自主选题。基本上都是离了教师,学生寸步难行的局面。学生对课本质疑、对教师质疑的太少,甚至没有。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一群没有创新的学生是没有多大前途的学生!雷老师在评课中提出,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让他们创造性地思维。引导学生学生质疑,让他们大胆探究,如果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提出的问题不全面不准确,教师就应补充或修改。补充或修改的就是诗文的重难点问题。一般来说,如果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成功的话,应该能提出所有重要的问题。因为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关键是你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现和挖掘出臭皮匠的潜力。
最后,我想谈一谈优质课竞赛中的课件问题。关于课件,随州市语文教研员雷老师提出,课件要为文本报务,不搞花架子。它只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不应过分依赖。课件的优劣不在于它是否使用先进的多媒体工具,而在于是否实用,简单的课件依然能催生出优质课来。广水市十里中学韩红梅老师在主讲《紫藤萝瀑布》时,使用的也只是很简单的幻灯片,从网上搜集的是几幅很简单的图画,但效果依然不错。我们很多教师思想上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课件制作越精美越好,越先进越好。其实不然,很多教育专家在讲课时,课件往往就很简单,就是打上一些讲课要点,或插几幅很简单的图。
两天的听课,让我收获很多,也思考了很多。初中课改在我市推行了时间不长,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路子还没迈得很大,也没有走得很远。很多学校,不论是市内,或是乡镇,在课改的力度上还不如我们尚市,理念不比我们先进,有些做法也没有我们先进。我们尚市领导的理念是富有前瞻性的,我们学校老师在课改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只是我们没有认真整理,没有很好地宣传出去。如果我们认真整理,大力宣传,我们尚市不仅是随州市的先进学校,也是湖北省的先进学校。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一定还是。课改不是一个可怕的东西,只要我们能够认真地走下去,善于总结,善于整理和利用,我们就能做好任何工作。当然,我们得继续学习,通过走出去学习他人比较先进的一点或一些东西,不论是本省,还是外省,通过与其他兄弟学校的交流共同提高。固步自封永远不会进步。我们还要通过书刊和网络学习。学习的途径是很多的,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借鉴,是为了形成自己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听课后的最大体会。
第二篇:课内比教学
来自市直7所学校的7名音乐教师12月9日在石化一小进行了一场音乐现场课的角逐,课内比教学。这次比赛与以往不同,以前都是优质课,早早的做好准备,试教好多遍,到时作为“演员”表演一下就可以了;而这次是提前半天采取现场抽签决定你所上课的时间及内容,时间紧,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很强的音乐基本功和全面的人文素养,不但弹琴、歌唱、舞蹈等音乐能力强,在教学中还要有较强的组织、引导、调控学生的能力,教学反思《课内比教学》。
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风采吧!
第三篇:课内比教学
“课内比教学”征文
这学期我校积极开展了“课内比教学”活动。在四月份,我校在电教室享受了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作为其中的一员,我更是觉得受到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
一、耳目一新
听了陈老师执教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我觉得令人耳目一新。在新的教育体制下,每一位教师能兢兢业业,努力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这次“比教学”活动不同于以往的“优秀”,而是要寻找出那些“平常中的优秀,优秀中的平常”。它就是要返璞归真,还本原于教学,我听后也从中受益。我相信:有先进的典型可以学习,有校长的重视,我校的活动也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也同时坚信,我个人将在这个大舞台上跳出自己的风采。
二、积极参与
“课内比教学”活动已经激烈开展起来,我也是积极参与说课和讲课。在准备期间,我深深感触到这次活动的开展不仅仅是一个活动这么简单,更是一场智慧与能力的较量。老师们都精心地准备,每一个人都很有压力,同时也有了前进的动力。我在其中也勤钻苦研、敬业乐业。这次活动也体现出了新时代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极其过人的基本功。“课内比教学”活动让我懂得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是非常妙不可言的,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我们的课堂不再沉闷,不再是老师唱独角戏。我想:教学生语文的目的是让学生会“用语文”,语文课堂中的教育既要轻松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再走出文本走进我们的生活。这样的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大量阅读,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出合适新课标的要求、学生特点,找出教学的教法。
三、灵魂教育
现代教育已实质性地演变为一种“训练”,它的目的在于通过特殊智能的训练而胜任某一种职业,从而使教育萎缩为职业的附庸工具,这绝非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应是包括智慧之爱,这与人的灵魂有关,因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改革本质上是为教育的尊严而战,我们教师有能力做好,也可以推动教育的更好发展。
“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开展让教师认真反思找差距,努力工作,从身边的事做起,真正做到“真做、实做、做实、做细、做到位”,把“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引向深入。通过活动锻造一支师德高尚、教学业务精湛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大力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使学校成为一所家长满意、领导认可、社会赞誉的好学校。借着“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为契机,要营造人人讲课、人人听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力加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魅力课堂,帮助自己提高教学水平。
这次“课内比教学”活动为今后的教育指明了方向。今后在工作中,要认真贯彻和落实好学习的精神,积极主动做好这项工作。我一定会做好工作,并坚持下去。
第四篇:课内比教学
“课内比教学”征文
—— 一线感言
应城市天鹅沈铺小学 吴利容
应城市天鹅沈铺小学于10月到12月举行的“课内比教学”教研活动。我积极主动地参加了这次活动,在本次活动中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听了杨雪晴、龚四祥等老师的课,自己上了一节课,在本次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听课之余,我的感触颇深,下面就略谈一些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一、课堂返璞归真。
听完这些课后,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次的课堂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去掉了很多浮躁、形式上的东西。“比教学”活动,要求所有教师全员参与,不是走出去比武,而是在学校现场,不是一节集中各种优质资源和教师全部精力的优质课、示范课,不是精心准备的“包装课”,而是“原生态”的。这课,没有故作姿态的“花架子”,没有眼花缭乱的“装饰品”,更没有像公开课那样的“大练兵”,真正体现了“原生态”的教学.教育需要常规,需要常态。学习本来就是自我修炼的过程,师者也只不过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已。做人需要真诚,讲课需要真实,我们的课堂需要自然,需要常态。我们所追求的理想课堂教学,就是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素养,真正返璞归真,达到“原生态”的境界。课堂变成了一个师生共同“享受”知识能量,传递信息的常态空间,让我们真正体会到课堂教学的朴素与扎实。
二、老师们的课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始终做到了目中心中有学生,确立了学生主体的教学观,教学法中教师要从心灵深处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在整个师生互动过程中,用一种商量、协商的口吻进行对话。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了和谐的师生互动、同学间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 ,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比如:杨雪晴老师的《分数乘除法的综合运用》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理念。培养了学生互相交流学习的习惯,在互相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了学生共同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就其本质来说,是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创造的活动。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加强师生、生生的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了人文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讨论、交流是一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沟通的学习过程,就是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的一种真诚、和谐的交往与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和创造,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让学生有独立思考、亲身体验的机会,使学生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学习过程的乐趣与成就感。
三、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学生身边的情境进行教学
在学习之前教师要留心关注学生值得体验的内容。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的经历,有些知识学习起来有些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这些知识之前,组织学生观察、收集生活中相应的学习素材,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比如,田元发老师的《10以内数的连加》利用学生比较熟悉的买东西的情境,教师出示一些常见的物品及单价,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去购物等等,这样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会了10以内数连加的计算。这样上课学生就感到很轻松了。原本感觉很难讲授的知识,学生却学习、理解并掌握得非常好。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学生的思路打开了,上课时学习热情会非常高,也学得格外轻松。
观看了这节课使我认识到在课堂上开放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体验。教育是人的教育,是科学教育与生活教育的融合,因此,数学学习内容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大多数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把教材与现实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离不开生活,体会到数学的用途,才能很好地把数学与生活挂上钩,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
三、老师们在语文课堂上都特别注重学生的朗读 这正是我忽视的。好文章是用来读的, 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 老师都把朗读当作理解文章的必要途径, 借助朗读反复欣赏感悟文章的语言美。阅读教学中,朗读是学生走进文本,感悟真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是至关重要的。在听栾慧星老师的《坐井观天》时,栾老师设计了“初读”、“细读”的环节,让学生有时间直接地、反复地接触课文,让学生在读中识字、学词语、积累语言;在读中,进行感知、感悟;并且在读中培养语感进行口语交际,拓展想象,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受到扎扎实实的训练。
四、教师的语言也是非常重要的
有的老师,语言清新自然,简洁流畅,频率起伏有致,讲得“玲玲如振玉”,讲得“累累如贯珠”,让你听得如痴如醉,这样的课堂,总有个八九不离十的效果。有的老师,语言平淡,重点不突出,节奏不稳定,天马行空,让你如入五里雾中,这样的课,即使不出现任何知识瑕疵,也很难有好的效果。徐林芳老师的《只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让我印象深刻,富有激情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别说是那些学生了,就算是同为语文老师的我也是听得如痴如醉。
当然,这次“课内比教学”活动,也反映出一些不足,存在的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
1、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还稍欠缺。表现为专业术语不准,学科语言不规范。
2、部分教师课堂缺乏激情和激励。一是课堂气氛呆板,缺乏激情。教师应该以激情点燃激情!二是缺乏激励。有的学生的回答很有特色,很可爱,老师却没有深度点评,忽视了激励。
3、注重了课前的预设,忽视了生成的精彩。课前预设是教学成功的前提,但不是唯一。如果课中能把握生成,那么我们的课堂将更为精彩,这一点在整个活动中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4、在评课上表现不够全面。校内教研活动,我认为“挑刺”比“种花”更为重要。评课是应该说得细一些。但也不能只关注细枝末节,还要从一节课的思路的高度给予评价。
总之,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不断反思的过程。教师走上了讲台,不是重复一次教案,而是通过师生共同活动进行的一次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平时应深入解读教材,了解课堂,寻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课堂生命的再创造,争取使我们的学生真正理解知识走进知识,让学生有兴趣学、愿意学,并且能自主地进行尝试,为学生真正营造一个绿色的生态课堂,真正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独立见解、善于理性思考、积极开拓应用、勇于创新的人。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这次课内比教学活动,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在一线教学岗位上更加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学习,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讯地址:应城市天鹅沈铺小学
邮编:432419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421720118@qq.com
第五篇:课内比教学
“课内比教学”心得体会
宜昌市十八中学 徐江春
本学期以来,我校响应省教育厅及市、区教育局的号召,扎实开展了“课内比教学”活动。我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不仅自己精心准备,认真参与本组活动,还虚心聆听其他科目老师的课,从中收获颇多。置身于不同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她们幽默风趣、激情飞扬、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理念,让我耳目一新。
一、教师语言具有艺术魅力
当我学习张玲老师的课时,竟发现教师的语言有如此魅力,一篇《大堰河———我的母亲》带领学生走出狭小的课堂,徜徉在爱的海洋,动情的语言紧紧抓住每个孩子的心灵,有小爱升华到大爱。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的魅力发挥到极致,谁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老师扣人心弦的语言,让学生热情高涨,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学生兴趣浓厚
在学习乔丽丽老师的课时,我耳目一新,原来政治课还可以这样上。老师在讲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把学生感兴趣的周杰伦搬上了课堂,把辩论会搬上了课堂,让学生把知识串唱成了歌曲,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也激发了学生的潜力。李先华老师也把游戏、舞台剧搬进课堂,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教师应变能力强,驾驭课堂游刃有余
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尽管我们在备课时已经对课堂上可能发
生的情况做了充分的预设,但是在课堂上,依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更有可能出现让我们出乎意料的情况。面对信息多变、资源丰富的课堂,我们应扮演好倾听者、重组者、等待者、提升者这几种角色。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灵活生动地驾驭整个课堂,所以当学生一旦有新奇的发现,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要将此发现打倒,应该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在课堂中捕捉学生的新发现进行拓展和延伸,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慢慢培养起来。
四、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验班的座位来了个大变革,学生围成六个小组,打破了以往教师高高在上的传统模式,教师走到学生中去,所有知识学生合作完成。学生成了课堂的中心,老师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这也是现代教育工作中最为提倡的一种做法,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启发诱导。
五、注重学习方式的自主合作
很多老师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方面都处理得特别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师与生、生与生交流对话,教学相长的过程是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此过程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通过此次活动,我深深感触到:“课内比教学”不仅仅是一次活动的开展,也是一场能力与智慧的较量,更是教学观念的一次变革。老师们精彩纷呈的课堂表现,学生们学习态度的巨大转变,给我带来巨大的震撼!让我们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