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发展学教育理念的反思1

时间:2019-05-15 15:19: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发展学教育理念的反思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发展学教育理念的反思1》。

第一篇:对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发展学教育理念的反思1

[Type text]

对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发展学教育理念的反思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1908—1970)是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其需求层次论在经济管理上的应用极为广泛。在教育理念上,他认为教育之真正目的在于人性潜能和人的内在价值实现,主张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潜能,帮助他们去发掘、发挥、发展这些基本的潜能价值,并指出缺乏爱与关怀孩童就会抑制他的成长及其潜能的发展。马斯洛在教育上注重学生需求,尊重学生,以爱为中心。其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只是建立在满足个人的需求上,很容易导致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

对马斯洛的教育理念,我所理解到的层面是:其主张学习是内在的过程,学生不需要刻意教导,因其天生具有内发的成长潜力。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而是为学生设置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由选择、自行决定,在潜能的引导下就会实现自我。为此良好的师生关系应当是民主平等的,应当以爱为基础,教师以榜样人格对学生产生影响。而学习又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一切外在的强迫都无助于学习的成功。故而教学的主要目的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基督教教育是生命的教育,因其不单着重学生生命的成长,更关心学生生命的改变,是藉着上帝的大能去改变人生命的一种教育──从缺乏自信到建立自信、从没有自爱到爱神爱人。马斯洛所关注的是教育成就人的自我实现,这是人本主义教育培养的理想目标。其过分地强调个体的重要性,强调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把个人的“自我”以及“自我实现”凌驾于团体法则之上,凌驾于人类社会之上,从而对个体价值作了过分的强调。这从根本上忽视了上帝对人的祝福是赐予学生在一个充满爱心的环境中成长,学习爱与被爱。因为上帝爱我们,我们才懂得怎样爱人,甚至更进一步为人、为社会、为神国奉献自己的生命,基督教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具备这种合神心意的价值观。教师需要发现每一个学生特性,也就是每一个学生和别人不一样并且做的比别人好的地方,赞赏并激励学生,因材施教,这才是真正的尊重。当赞赏并自尊(而不是一种虚荣)得到一定的满足之余,教师尚需逐渐启发让学生知晓每个人的能力有限,也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抑或软弱,从而让学生可以坦然接受那个真实但不完美的自己,认识神的全知、全智、全能并仰望其施予恩典慈爱,祈求圣灵的指引,最终达致身心灵健全的全人发展。

第二篇:王占学 教育教学理念反思

聆听学生们的心声

——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燕赵之家王占学

8月15日下午,我们有幸聆听了杨会芹博士的讲座,此次讲座杨博士从大量调查结果以及心理学理论角度谈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听后,有很多收获,对于我本人来说,一个长期工作在农村的教师,意义重大。

下面,我谈一下听后的思考。

多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由于农民工的逐年增多,农村留守儿童也随之增多。这些孩子,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课余时间大多由祖父、祖母或外祖父、外祖母看管。隔辈人的溺爱等原因就造成这些孩子在校表现较差。表现在:

1、上课听讲状态不佳。这些孩子在家缺乏规矩,零花钱多,吃苦耐劳的品质不具备,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睡觉,白天上课时无精打采。而到了晚上他们的精神头来了,在宿舍里打逗,上网聊天,不但自己成绩差,还要影响他人休息。

2、听不进别人的规劝。这些孩子任性,因为时处青春萌动期,部分孩子存有逆反心理,所以他们不愿听老师的规劝、教诲,自以为是。

3、在这些孩子当中,还有部分人,他们讲哥们义气,拉帮结派,给学校和班级管理带来困难。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这些特点,老师应该多关注他们。具体做法是:

1、平时多和他们聊天,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了解他们的想法(心理状况),以便研究以之相对应的教育策略。

2、善于捕捉这些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及时的予以表扬,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3、做好班级里其他学生的工作,创建良好的班级同学关系,发动学生多和这些孩子沟通和交往,尤其是在生活上给他们以更多的关心。这样,这些孩子就能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和学习生活的美好。做到这些,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才会是健康的、有益的。

在对于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1、切忌批评中的恶意中伤语言。教师对这些孩子的教育一定要讲求方法和策略。不然的话,就可能激化师生关系,对教育是十分不利的;

2、不可采取极端手段。老师在对这些孩子的教育中,如果不讲求方法,而采取极端手段,就可能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所以,在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中,老师们应该多动动脑筋,多想想办法,讲求教育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只有这样,才会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篇:对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反思1

对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反思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Schein,1984),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

十九世纪末到本世纪初,西方工业化发展到以大机器和生产流水线为主要生产方式的阶段,企业经营者主要关心的问题是生产效率和投入产出比,在这种条件下,泰勒的科学管理模式和韦伯的“科层制”的应用就导致了一系列理性化的科学管理实践,但是,它们都是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经济的报酬。科学管理理论对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当时的工业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霍桑实验”使人们注意到组织中的人际关系、非正式群体等因素对组织效益的影响,开始关注包括自我实现在内的人的社会性需要,于是导致了一系列激励理论的出现。这些理论强调人际关系在管理中的重要性,以人的社会性为基础,提出用“社会人”概念来代替“经济人”的假设。五六十年代系统论的应用和权变理论的发展导致了西方组织管理在七十年代的“战略热”和“系统热”,即重点由组织内部的管理转向战略管理,强调组织结构和系统的协调与适应能力(徐联仓,1993)。八十年代初,随着日本企业的崛起,人们注意到了文化差异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进而发现了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的融合——企业文化,它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领导人用其在企业创业阶段形成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教育新成员,并在此过程中将全体员工的价值认同和行为方式进行整合成统一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管理模式,以文化的力量推动企业的长期发展。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是西方管理理论在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与“复杂人”假设之后,对组织的文化价值、经营理念、管理过程与组织长期业绩的关系的又一次重新审视。二

早在五十年代,在我国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中,就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如鞍钢宪法、大庆铁人精神等,当时虽未冠之以企业文化的概念,但实际上发挥着企业文化的价值功能和整合功能。后来,随着人们对精神激励作用的客观认识和对物质激励手段的运用,人们迅速从精神控制的桎锆中觉醒起来,这些“企业文化”也由于未能适应时代的变化而逐渐衰落了。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在引进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又被引入我国的企业中。一时间,许多企业都风起云涌地搞起了企业文化,在全国掀起了企业文化的热潮。有些企业模仿外资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一些形式,如热中于搞文艺活动、喊口号、统一服装、统一标志,有些企业还直接请广告公司做CI形象设计,认为这样就是塑造企业文化。固然这些都是塑造企业文化的一般做法,但是,由于多数企业忽略了在这些形式下面的内涵和基础,因此就给人一种误导,似乎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开展的文化活动或企业形象设计。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中国的企业文化热才逐渐降温,许多在当时企业文化热中涌现出来的明星企业也纷纷星辰坠落。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在此期间,也曾有学者对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表示过担忧,他们提出了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等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在当时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过头来冷静地思考时,就不难看出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所走入的几个误区: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忽略企业文化的内涵

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根据企业文化权威爱得加.沙因所划分的层次,位于企业文化最核心的是基本假设,其次是价值层面,再次是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层面,位于最表层的才是企业文化的各种表现方式,包括各种符号、英雄、活动等。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活动和企业CI形象设计都是企业文化表层的表现方式。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是影响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这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使企业文化脱离企业管理

有些企业家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要塑造企业精神或企业的圣经,而与企业管理没有多大关系。这种理解是很片面的。有学者曾经指出,企业文化就是以文化为手段,以管理为目的,这种理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企业组织和事业性组织都属于实体性组织,它们不同于教会的信念共同体,它们是要依据生产经营状况和一定的业绩来进行评价的,精神因素对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生产效率及企业发展固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是渗透于企业管理的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策略之中,并协同起作用的。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的价值观是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的,并与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因此不能脱离企业管理。将企业文化视为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直接运用

这种观点认为企业文化就是用文化来管理企业,如有些企业家认为应该用儒家学说来管理企业,还有些企业家认为应该用老子学说来管理企业。这些学说作为中国文化的思想代表用于指导企业管理和企业经营理念,应该说是具有中国特色,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用传统文化来把握当代人的心理,来把握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来调整对中国员工的工作激励,这需要找到适当的切入点,找准其中许多具体的联系。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对家庭的归属、对权力的依赖,重感情、重面子,突出以人为本、知人善用等,将这些文化因素和传统思想应用于企业管理,营造一个充满情感、和谐共存的文化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实现对人性的超越,实现人与社会的共存,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应该说突出了中国特色。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思想中充满了哲理与思辩,可谓左右逢源,在用于指导企业管理实践中时,需要将其操作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和经营理念。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不利于企业创新和企业发展的因素,如知足长乐、枪打出头鸟等,这些都是抑制企业创新的隐型杀手。另外,人情交往是中国人最主要的交往方式,许多企业家长期依赖于由人情交往所编织的社会关系网即社会资本,而不把重点放在企业创新上,认为这样也能赚到钱,这样下去会逐渐形成对关系的依赖,而削弱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这种现象的盛行固然有其社会的原因,但是,随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会资本伸展的空间越来越狭小,加入世贸后,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越来越规范,那些津津乐道于依赖社会资本的企业被打垮、被击败就在所难免。所以要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不能简单而为之。企业文化不是对社会文化的玩赏,而是用文化的氛围和文化价值去管理企业,为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4 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

企业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综观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方方面面都大体相似,但是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其实,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成分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作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雷同。同样属于日本文化,索尼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开拓创新,尼桑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顾客至上;同样属于美国文化,惠普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对市场和环境的适应性,IBM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尊重人、信任人,善于运用激励手段。这说明,企业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因此,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价值内涵和基本假设各不相同,而且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强度也都不同,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

化特色。

中国的企业文化发展之所以走入以上四个误区,其原因可以从三方面来分析:

首先,从经济基础来看,中国的企业发展规模还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企业文化现象之所以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和日本迅速发展,这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的阶段有关。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较高级的文化管理模式,它需要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一定阶段,才能将原有的价值、理念整合成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很难想象小作坊和路边快餐店能塑造出整合程度高、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事实上,也没有必要。许多优秀的企业文化都出现在有一定实力的大集团、大企业中,因为这些企业都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需要用文化价值来进行整合。而且,这些企业有高素质的管理层,有明确的发展方向,有充裕的资金投入,所以有能力塑造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这样的企业文化也才能够对企业发展产生推动作用。因此,发展中国的企业文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企业要明确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而不要盲目追求建设企业文化的形式。

另一方面,也有其社会原因。企业文化、企业创新表面上看起来是企业自身的问题,然而,如何从总体上把握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如何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这就涉及到社会引导、社会支持、社会评价和社会激励等许多社会的因素。政府对企业文化的发展现状做何判断,对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做何预期,又如何实施,中国企业文化具体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政府、社会、企业和研究机构分别在企业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究竟起何种作用,这几方面又如何协调,共同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等等,这些问题不是靠简单地舆论引导和喊空口号能够解决的。其中,首先,政府的一方面要加强体制改革,为企业文化的创新提供充分的伸展空间,另一方面,要从政策和舆论导方面引导企业首先要发展自己的经济实力,在达到一定规模的基础上塑造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而不是盲目追求形式、赶时髦。其次,社会应当通过一定的评价机制,对企业文化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鼓励企业文化的创新,促进企业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再次,研究机构和企业咨询机构应当为企业文化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使企业文化更能反映企业自身的价值观,在表现形式上更具个性化。

再者,走入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反映出我们对企业文化的实质和企业文化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理解得还不够深入,这是由于在中国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直接引进了企业文化的管理形式,而对企业文化的内涵、实质及适用条件等缺乏认真细致的研究,致使人们对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企业文化的表层形式与企业文化的实质的关系等问题的基本理解上出现了偏差。与国外八十年代关于企业文化理论研究到九十年代应用研究的迅猛发展相比,中国的企业文化研究显得十分 薄弱,这表现在:首先,中国的企业文化研究还停留在粗浅的阶段,虽然也有一些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但是大多数是以介绍和探讨企业文化的意义及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与企业创新等的辨证关系为主,真正有理论根据的定性研究和规范的实证研究为数甚少;其次,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严重滞后于中国企业文化发展实践,许多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时主要是企业内部自己探讨,有些有专家学者的介入和参与研讨的企业文化,就明显地好于没有专家指导者。但是由于许多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对该企业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该企业文化的定位、企业文化的变革等问题缺少长期深入系统的研究,许多企业文化实践缺少真正的科学理论的指导,缺少个性,因此,难以对企业长期发展产生文化的推动力。

综观国外企业文化的发展过程和中国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面对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和中国加入WTO,中国的企业和中国的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的企业和企业管理也面临着与国际化接轨的严峻课题,既要面临同行业企业间的激烈竞争,同时又面临着全球化经济和网络时代所带来的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企业文化的创新已成为企业创新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就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把握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

方向,要加强企业文化的研究,提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的科学理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适应于改革开放的需要,适应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体需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加强企业文化研究

从国外企业文化现象的发现到企业文化研究二十年的迅猛发展来看,他们走的是一条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道路。八十年代中期,在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结构进行探讨之后,便马上转入对企业文化产生作用的内在机制,以及企业文化与企业领导、组织气氛、人力资源、企业环境、企业策略等企业管理过程的关系的研究,进而对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的关系进行量化的追踪研究。定量化研究是在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用于企业文化测量、诊断和评估的模型,进而开发出一系列量表,对企业文化进行可操作化的、定量化的深入研究。二十一世纪中国企业文化的研究应该坚持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主要侧重于以下三个方面:一,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探讨中国企业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企业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文化的关系、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企业环境、企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的关系等,提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二,加强企业文化的应用研究,关于企业文化的测量、诊断、评估和咨询的实证研究,在此过程中,推动企业文化实践的发展;三,加强企业文化的追踪研究,企业文化的塑造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作品,它要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变化而作出及时的调整和改变,才能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对企业文化进行追踪研究的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第二,要正确处理好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是社会文化变迁的缩影,又通过其新技术、新产品所倡导的理念引导市场潮流、引领社会时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人们的观念,从而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丰富社会文化的内涵。社会文化对企业文化产生影响的途径之一是通过企业家这个载体,将其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运用于企业发展和企业管理过程中,形成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准则、行为规范、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企业产品的文化品味。这是社会文化渗透于市场经济运作过程的一种重要形式。一种开放的、适应性强、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很明显是多数成功企业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源泉和基础,而这样的企业文化来源于企业家对社会发展方向的把握,来源于企业家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对当代社会文化变迁过程的深刻理解,来源于企业家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观念和素质。没有这些对社会生活的深厚积累,要塑造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并把握其发展是比较困难的。社会文化对企业文化发展产生影响的另一个途径是对市场和社会环境的渗透。不同的社会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市场的价值选择和对市场的适应性,社会文化的变化也会引起人们在价值选择和对市场的适应性方面的变化,影响人们对产品的认同程度和心理需求。例如,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观念由原来的注重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转变为在严格对待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产品的品牌、售后服务、环保性能和更新换代的前景,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多样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因此,企业在塑造自己企业文化、确定企业经营理念时,一定要把握社会文化变化的趋势,在产品的目标定位、企业的经营策略、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方向上作出相应的调整,使产品、经营和社会文化之间产生协调与相容,在此基础上,企业为社会提供的就不仅仅是一种产品,而且是一种文化。

第三,注重企业环境变化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影响

二十一世纪是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企业环境包括企业的技术环境、人力资源环境、金融环境、投资环境、市场需求环境等,这是企业发展所依存的客观环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短期效益和生存,力度较大。此外,还有政策、法制、社会评价、公平竞争、社会信誉等主要由人为因素控制的社会发展软环境,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影响看起来较为隐含较为间接,然而实际上对企业长期的经营业绩和企业的竞争力有着潜在而深刻的影响。这些环境因素在二十一世纪会呈现出更加复杂的联

系和难以想象的变化,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其发展战略、经营策略和管理模式方面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企业文化的内涵也要反映出环境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所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对企业内部要保持较高的整合度,对外要有较强的适应性,通过对企业主导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改革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的转变,使企业文化成为蕴藏和不断孕育企业创新与企业发展的源泉,从而形成企业文化竞争力。

任何一种管理模式都有它适用的条件,都有其利与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管理模式,也是如此。企业文化现象之所以于八十年代在美国和日本引起重视,这是日美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也是与西方社会后工业阶段的现代化进程有着密切的关联,它代表了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趋势。因为一种管理模式的有效性不可能脱离与之相匹配的生产方式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所以,要正确看待国外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不要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某种管理模式的有效性,而应将其放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之中,结合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才能把握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趋势。

总之,发展中国的企业文化一定要立足于中国文化的背景,结合我国企业管理实践和现代化进程,同时也要借鉴国外关于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吴江霖 《心理学论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 P 208

徐联仓 《组织行为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社,1993年 P 14-18

郭纪金 《企业文化》 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年 P 22-29

李琪 “欧洲管理学者看中西企业文化差异” 《改革》 1999年第2期 P86-90

陈伯齐 “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湖南社会科学》1990年第6期 P 77-79

韩岫岚 “注意避免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中国工业经济》 1996年第7期 P 42-46

第四篇:2009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模拟试题1(范文)

2009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模拟试题

(一)本试卷仅供学员参加“两学”河北师生网培训辅导练习使用,不做其它使用,特此说明.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模拟试题(一)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横线上。

1.结合临床实践将自我区分为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心理学家是()。

A 罗杰斯 B 詹姆士 C 马库斯 D米德

2.发展心理学家认为,为青少年期和成年期奠定基础的,生命历程中极为重要的阶段是()。

A 12岁以前 B12岁以后 C 10岁 D15岁

3.研究者用统一、严格设计的方式来收集儿童心理和行为的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A实验法 B访谈法 C问卷法 D观察法

4.有关研究表明,初中生求异思维的发展非常明显,而求同思维的发展则比较缓慢,主要原因是中学生的()。

A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B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C直观动作思维的发展 D形象思维的发展

5.在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幼儿自我中心的思维发展特征所处的阶段是()。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6.所谓“信息量度”就是与创造课题有关的信息和知识的总量及其新旧程度的函数。它是()。

A等于复杂的知识量的叠加 B等于简单的知识量的叠加

C一种特殊的加权和 D一般意义上的加权和

7.研究发现,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呈波浪式的前进,发展中的“低潮”是()。

A二年级 B三年级 C四年级 D五年级

8.在同一性发展中,既没有明确的职业和发展目标的意向,也没有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做出任何的承诺,这种类型的青少年属于()

A同一性过早闭合型 B同一性获得型 C同一性延缓型 D同一性迷失型

9.学习者对所从事的学习活动进行的自我意识和控制是()。

A元记忆 B元注意 C元知觉 D元学习

10.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能认识行动的社会意义,并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的要求的意志品质是()。

A 自觉性 B 果断性 C 坚持性 D 自制性

11.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于自我概念发展的()。

A关键时期 B发展时期 C客观化时期 D主观化时期

12.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即()。

A同伴关系 B友谊 C朋党 D 团伙

13.马库利发表了大量关于自我图式、可能的自我、工作的自我概念等方面的著述,形成了()。

A自我社会认知理论 B自我实现理论 C自我效能理论 D自我成就理论

14.焦虑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呈。

A 正U形曲线 B倒U形曲线 C线性关系 D反比例关系

15.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该措施要求从哪一年开始()。

A 2002年春季开学 B 2000年秋季开学 C 2002年秋季开学 D 2000年春季开学

16.社会学家米尔代斯认为,中小学生在日常交往过程中认同的重要他人主要包括()。

A 家长 B教师 C同辈伙伴 D家长、教师和同辈伙伴等

17.利用道德两难故事来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A华生 B皮亚杰 C柯尔伯格 D班杜拉

18.儿童能把元记忆知识运用到记忆活动中,使之成为元记忆过程基础的年级阶段是()。

A 六年级 B五年级 C四年级 D三年级

19.研究发现,对于那些没有亲密友伴的中小学生,其生活适应中尤为重要的是()。

A学校支持 B社会支持 C伙伴支持 D家庭支持

20.EQ是指那些能对人们适应环境产生影响的情绪及社交能力。第一个使用EQ这个词的人是()。

A心理学家彼得?萨洛韦 B心理学家约翰?迈耶 C心理学家巴昂 D心理学家戈尔曼

二、填空题:把答案写在题中的括号里。

1.心理发展是指()从产生到死亡的连续的、稳定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2.在影响和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中,除了遗传和环境、学习和教育之外,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儿童的()。

3.认知发展是指学生的()随年龄和知识经验的增长而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

4.()是儿童理解情绪的原因和结果的能力,以及应用这些信息对自我和他人产生合适的情绪反应的能力。

5.中小学生最常见的自我概念偏差表现为()。

6.中小学生自我控制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神经系统的发育、气质类型、认知的发展和()模式等。

7.心理健康教育源于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于()思想。

8.自我控制是自我的意志成份,是个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掌握。

9.品德是由多种心理成分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整体,主要有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行为。

10.促进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手段有:角色扮演训练;行为自我强化;自我概念训练和()。

11.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认为,交往的功能有两个:();满足个人心理需要的功能。

12.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是素质教育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和调治相结合的原则。

13.中学生遭遇挫折后妥协的应对方式有自我安慰、自我文饰、推诿、宣泄和()。

14.意志品质较差的中小学生在意志行动的选择和决策上常会有两种极端情况,即优柔寡断和()。

15.()是出于品行、习惯和非理性冲动而产生的旨在伤害他人的行为。

三、简答题。

1.简述树立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教育观。2.简述自我意识情绪发展的递进模型。

3.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维护包括哪些内容?

四、论述题。

1.试述中小学生情绪情感调节的方法。

2.联系班级管理的实际,谈谈教师心理教育技能的培训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一)

4.简述中小学生同伴关系的意义

一、选择题

1. A 罗杰斯 2. A 12岁以前

3. C问卷法 4. B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5. B前运算阶段 6. C一种特殊的加权和

7. C四年级 8. D同一性迷失型

9. D元学习10.A 自觉性

11.C客观化时期 12.A同伴关系

13.A自我社会认知理论 14.B倒U形曲线

15.B 2000年秋季开学 16.D家长、教师和同辈伙伴等

17.C柯尔伯格 18.B五年级

19.C伙伴支持 20.C心理学家巴昂

二、填空题

1.个体或种系 2.主观心理状态。

3.认知心理品质 4.情绪理解

5.自我中心 6.父母控制

7.人性关怀 8.主动

9.道德意志 10.榜样示范

11.传达信息的功能 12.预防、发展

13.转移 14.冒失

15.攻击行为

三、简答题

1.①改变阻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传统观念;

②鼓励创造性地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③尊重学生的个性;

④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鼓励大胆质疑和创新; ⑤在实际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⑥树立多元创造力观,发展学生多方面才能。

2.自我意识情绪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产生初级情绪;

第二阶段产生自我参照行为;

第三阶段出现次级情绪(自我意识情绪),会出现尴尬、同情、嫉炉、害羞、内疚、自豪等情绪。

3.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维护主要包括下面三方面的内容。

①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维护;

②中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

③中小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

4.①同伴关系可以满足中小学生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是中小学生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

②同伴关系是中小学生发展社会能力的重要背景。

③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④同伴关系起着行为强化、榜样学习和社会比较的作用。

四、论述题

1.①指导青少年了解自己的情绪情感特点

不同的青少年有不同的情绪情感特点。例如,胆汁质类型的青少年情绪产生快,强度大,容易爆发激情,外部表现特别明显,“近乎粗犷”;多血质类型的青少年很容易产生情绪,强度也大,但自控性好,外部表现生动,赋予感染力;粘液质类型的青少年不易产生情绪,强度一般不大,外部表现平淡给人一种“情感贫乏”的印象;抑郁质类型的青少年,很容易产生情绪,且强度较大,自控性较差,给人一种“多愁善感”的印象。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指导青少年深入了解自己的情绪情感特点,了解他们在情绪体验、情绪表达和情绪认知等方面的优缺点,并帮助其分析自己的需要,努力培养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情感体验。除了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学生,了解其情绪情感特点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做有关的自陈问卷,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另外,还可以在学生之间对情绪情感特点作相互评价,让他们通过别人的眼睛来了解自己。

②预防青少年的高焦虑状态

为了预防和克服青少年学生的高度焦虑状态,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层次教学,将教学目标定在青少年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2)教师应努力营建一种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指导青少年正确处理同伴关系,真正实现师生间的理解与沟通。在和谐、真诚、关心、理解的气氛中,青少年会产生学习上的安全感和自信心,这样就可以避免遭受各种精神上的威胁和挫折,他们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就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气氛中,青少年还可以学会自我评价、自我管理、自我促进。

③培养青少年高尚的情操

培养青少年高尚的情操,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也是促进青少年良好情感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方法。只有情操高尚的人,才会有远大的理想,饱满的热情,坚定的意志和健康的心理。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各种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的陶冶,让他们获得深刻的情绪体验,形成高尚的情操。

④教给青少年自我调节的具体方法

教师应该教给青少年一些切实可行的情绪调节的方法,及时进行自我调节。当青少年学生出现烦恼和苦闷时,教师可以根据个体差异、问题的类型等条件的不同,分别给予青少年学生一些有益的忠告。(1)如果根据现有的条件,问题时有可能予以妥善解决的,我们应该帮助青少年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如何解决问题上,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问题本身,从根本上铲除引起烦恼和苦闷的根源;(2)如果问题一时难以妥善解决,应该提醒青少年学生改变认识角度,换一个角度重新审视这一问题,进行积极的注意力转移;(3)还可以通过换环境来暂时排出苦恼或干脆以适应的方式加以“宣泄”,以达到释放心理能量、调节内心平衡的目的。

2.教师心理教育技能的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广大在职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逐步消除传统应试教育的阻碍,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为班级管理提供科学先进的理论指导。培训教师研究学生及与学生沟通的技能。在现代教育中由于教师职业角色的变化,教育中的交往显得尤其重要。教师应与学生融洽相处,不时地进行沟通。教师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应树立起正确的学生观,充分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对待学生要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既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又不可纵容学生的不良行为。

②加强学习指导技能的培训。未来社会是学习的社会,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因此,教师在学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研究学法,探究学习规律,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的规律和学会认知,培养学生主动的积极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在离开学校后,仍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学习的指导能力是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终生学习的必然结果。学会学习就是在未来社会学会了生存,教师具备指导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学会学习提供了保障,为教育的成功提供了保证。

③教师还要具有创新精神,注重提高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突出新意、新形式、新手段、新思维,突出时代感,敢于推陈出新,创造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大胆的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求异思维、发展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水平。此外还要在教学中善于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利用多种途径,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④教师指导学生社会交往的教育技能。教师在与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和亲子关系。用正确的班级舆论引导学生良好同伴关系的形成。对被忽视、被拒绝的学生尤其要加强社会交往技能的指导,通过游戏、故事、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而对亲子关系有问题的学生,要结合家长的力量,同时还要对有问题的家长进行教育,采取家庭治疗的方式改善学生的亲子关系。通过这些教育和指导,使学生生活在和谐愉快的人际关系氛围中,其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环境,同时也会有助于其智力潜能的开发,情绪情感的稳定和有效调节,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第五篇: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1

浅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摘 要] 信息技术正在对教育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从“校校建信息资源库”到“区域内共建共享、区域间共享互换”;教育信息资源利用从静态的“单一获取”到动态的“利用、建设”;教师资源配置从“实地挂职支教”到“异地网络支教”;在职教师培养从“集中观摩课教研活动”到“异地网络教研互动”;网络教学从“基于资源的网络教学”到网络“多终端同步视频互动教学”;终身学习从固定时间地点的“在线学习”到脱离时空限制的“泛在学习”。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育信息资源;教师培养;网络教学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高瞻远瞩地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这里的“革命性影响”,应该理解为颠覆性的变革,就像文字的出现虽然只改变了信息记录方式,却颠覆了“口耳相传”式的知识传承模式,电影、电视的出现只是改变了信息呈现方式,却颠覆“咬文嚼字”式的知识理解策略一样,信息技术将全面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彻底变革现行教育。本文拟从信息技术变革教育信息资源配置模式、信息技术变革教师资源配置模式与在职教师培养模式、信息技术变革网络教学方式与学习策略几个方面,分析和论证信息技术正在革命现行教育,而我们正处在教育变革进程之中,并正自觉、不自觉的成为教育变革的主导者、实施者。

一、信息技术引领教育信息资源配置模式变革 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教育信息资源作支撑,学校资源对教育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学生获取教育信息资源质量和数量的差异直接导致学习者个体学习效果的差异。正是因为人们认识到了教育信息资源的重要性,于是出现了“大学比建图书馆,中小学比建信息资源库”现象。究其原因,以印刷术和视听教学技术为代表的传统教育信息资源具有单向传播特性和独占性:一本书,一盒磁带、一张光盘等,只能在一个地方供一位学习者使用。这就决定了传统教育信息资源只能以学校为单位建设,供本校学生使用。并且,根据学校学习者人数的多寡,同一信息资源需要购置多套以满足众多学习者在同一时间的学习需要。

在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支持下,教育信息资源不再具备独占性和排他性。在网络带宽和信息流量许可的情况下,同一教育信息资源完全可以供多人在线同步使用而互不影响,学校已没有必要成为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主体。在Web2.0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用户不仅可以通过网络获取资源,而且可以及时反馈和补充资源。用户将由单一被动的信息资源获取者,转变为既是信息资源的获取者,又是信息资源的建设者。

(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从“校校建信息资源库”到“区域内共建共享、区域间共享互换”

以印刷术和视听教学技术为代表的传统教育信息资源,用户和资源之间是接触式的一一对应关系,决定了资源建设只能采用“校校建信息资源库”模式:县级教育主管部门依据在校生人数等因素划拨教育资源建设经费,学校是资源建设的主体,学习者在本校内接触教育信息资源。这样无论学校的资源拥有量如何,同一所学校内的所有学习者,在获取资源的起点上是公平的,但由于学校之间存在差异,同类别的不同学校获取的信息资源建设经费不一样,必然造成不同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差异。因此,只要“校校建信息资源库”资源建设模式存在,校与校之间的教育信息资源配置失衡必然存在,不同学校学习者获取资源的起点是不公平的。

在网络环境中,用户和资源之间是非接触式的一对多的关系。从理论上讲,单一教育信息资源无论存储在何地,只要网络通达,无数异地终端用户均可同步在线使用而互不影响。如果不考虑投资主体问题,在网络环境中,完全可以实现全国甚至全世界共建一个教学资源库,所有网络终端用户均可共享同样的教育信息资源,从技术上实现教育信息资源配置的绝对公平。以笔者的研究为例,综合考虑我国“以县为主”的教育投资主体和地方特色教育信息资源等因素,我们设计了网络环境下的“区域内共建共享、区域间共享互换”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模式(见图1)。这里县(市、区)级教育主管部门作为教育资源投资和建设的主体,直接搭建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共享互换服务平台,不再将信息资源建设经费划拨到辖区内的各个学校,集中财力订购商业级的教育信息资源,组建本辖区的大型教育信息资源库,辖区内所有学校用户共享该资源库内的教育信息资源。至于区域之间的资源共享问题,从谁投资谁受益和权益保护角度出发,协商网络信息资源购买计费方式,购买互换,差额结算,实现区域之间的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服务。

相对于“校校建信息资源库”资源建设模式,网络环境下的“区域内共建共享、区域间共享互换”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具有革命性。第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理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同一个资源,只需要建设一份即可通过网络实现共享,避免了学校与学校之间资源的重复建设问题。第二,教育信息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将发生根本性改变。相对单一学校资源库而言,集中辖区内众多学校的资源建设经费而组建的大型教育资源库,资源数量倍增。委托软件开发商开发的商业级教育信息资源,其质量也与学校教师自己开发的教学课件不可同日而语。第三,实现了辖区内所有用户教育信息资源获取的起点公平。网络资源区域内共建共享,从传统的“校内公平”跨越到“区域内公平”,破解了校与校之间教育信息资源配置失衡的难题。而区域之间的共享互换机制,也缩小了区域之间的资源配置差异。

(二)教育信息资源利用:从静态的“单一获取”到动态的“利用、建设” 以印刷术和视听教学技术为代表的传统教育信息资源,因其单向传播特性,资源使用者只是单纯获取信息资源,难以反馈和补充资源。资源建设者和资源使用者相对分离,缺少互动,资源建设质量与资源开发者的经验密切相关,资源的扩充和丰富,完全依靠资源建设者独立建设,资源使用者只是被动地使用资源。属于建设者只管建设,使用者只管使用的“静态资源”。

基于Web2.0的网络环境为资源使用者提供了反馈功能:资源使用者在获取网络信息资源的同时,可以通过Web2.0平台对该资源进行评论和补充,形成新的再生资源。后续资源使用者不断补充新的再生资源,信息资源在数量上更加丰富,形成网络信息资源的“动态发展”,从而极大的丰富了资源素材。对于后续的资源使用者来说,不仅可以获取原始资源,还可以获取前期资源使用者所补充的再生资源,其知识面更加开阔,提升了相关信息的理解能力。(见图2)

相对与传统的“静态资源”,Web2.0支持下的教育资源应用具有革命性变化。第一,资源使用者的角色发生根本性变化。资源使用者从单一的资源用户转变成了既是资源使用者又是资源建设者双重身份。第二,网络动态资源对后续资源用户的思维产生重要影响。后期资源用户不仅获取原始资源,更可以获取大量前期用户评论和补充的再生资源。从事物的两面性来看,大量的再生资源可能会从各个方面影响后续资源用户对原始资源的理解,这对资源用户的信息素养提出新的要求。第三,网络资源的动态发展,可能从此改变教育资源的建设思维和模式。网络面前,人人都是资源建设者,资源可以生生不息。而过去的资源建设者,可能转变为网络资源的管理者。用户参与建设的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将更加关注学习的泛在性、情境性、社会性、个性化、非正式性等[1],可能更全面,更有代表性;当然也可能更极端,产生更多的垃圾资源。

二、信息技术促进教师资源配置与在职教师培养模式变革

教师资源是教育资源中最重要、最核心的资源之一。我国不同区域之间,同一区域内不同学校之间严重的优质教师资源配置失衡问题,一直是困扰教育界的棘手问题。在我国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学校,由于办学条件差,往往吸引不到优秀教师。目前,解决优秀教师资源配置失衡问题的主要方法,一是通过“支教”、“轮岗”等途径,将优秀教师直接派往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或地区,缓解薄弱学校的当务之急。二是通过在职培训、继续教育等手段,提高薄弱学校在职教师的教学技能,以缩小不同学校之间的师资差异。依据现有国情,只要城市化倾向存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巨大的经济差异存在,城市里的优秀教师不会主动迁移到乡村去,乡村学校自己培养起来的优秀教师也必然会想办法向条件相对优越的富裕区域和城市学校迁移。在优质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方面,公共资源配置理论如帕累托最优和林达尔均衡等理论显得苍白无力。换一种思维,则困扰教育界多年的优质教师资源均衡配置问题可能会迎刃而解:优秀教师可以不离开本校,直接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对异地学生教学;区域内教师按专业组成教师联盟,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实现网络教研互动,让重点学校优秀教师帮助薄弱学校教师提升教学技能。

(一)教师资源配置:从“实地挂职支教”到“异地网络支教” “实地挂职支教”是当前缓解薄弱学校优质教师资源配置短缺的重要途径之一,即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指派城市重点学校优秀教师直接到师资力量薄弱的偏远乡村学校去承担一定时期的教学工作,并起到帮、领、带的作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实地挂职支教”存在诸多弊端:一是实地挂职支教并非都是出自教师本意,如将挂职支教经历与教师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挂钩等。对于教师“定期流动制”, 城市教师反对者远多于农村教师,重点学校教师持赞成态度的则更少[2]。二是挂职支教多属于短期行为,城里教师和乡下学生之间的配合刚刚默契,就可能又要更换教师,使得学生无所适从等。

网络技术完全可以让教师足不出户的对异地学生实施“面对面”的授课: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实现师、生异地之间声画同步的即时互动。笔者设计、实证并正在推广“异地网络支教”模式(见图3)。重点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组建安装有异地同步互动教学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专用教室,重点学校教师授课、提问或解答问题的视频,通过网络同步投影在薄弱学校教室前端大屏幕,而薄弱学校学生听课、提问或回答问题的视频,则通过网络同步投影在重点学校教室的后端大屏幕。异地两个教室之间音频同步,声画同步。这样,重点学校教师在对本班学生实施面对面授课的同时,就可以通过异地同步互动教学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实现对薄弱学校学生的同步视频“面对面”授课。在教师授课端,教师俯视面对的是真实的本班学生,平视面对的是投影在大屏幕上“虚拟的”异地学生。教师可以根据每位学生课桌上的台签,随心点名本地或异地学生回答问题。在薄弱学校学生听课端,通过寻声系统自动跟拍的教师授课形象始终投影在教室前面的大屏幕,听课学生通过网络与异地教师完成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生问师答、生问生答等全部教学环节,从而实现“异地网络支教”。

相对于“实地挂职支教”,“异地网络支教”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第一,激发了支教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性。重点学校支教教师不用背井离乡,也不用丢下自己正在教授的本地学生,这将大大提高教师支教的积极性。同时,“异地网络支教”是信息技术带来的教学新思维,是一种新生事物,这将激发支教教师的创新思维,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二,可能探索出网络时代人才培养新模式。重点学校教师同时给知识背景各异的城乡两个班学生上课,会很自然地通过Web2.0平台将这两个班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表面上是偶尔的共同上课,实质上这两个班的学生随时进行的协商学习,更有利于他们开拓视野,增进友谊,互通有无,实现协同发展。网络时代人才培养新模式这个因为支教而产生的附带产品,其意义和价值可能远远超过“异地网络支教”本身。第三,真正提高了薄弱学校教师的教学技能。薄弱学校并不缺教师,缺的是优质教师。传统的“实地挂职支教”,让挂职支教教师直接取代薄弱学校的原有教师,可能会引起薄弱学校教师的反感。而“异地网络支教”,是薄弱学校教师所授课程中,自我感觉讲授的确有难度的内容,提前申请重点学校教师“空中支援”。并且在“异地网络支教”的整个过程中,薄弱学校该任课教师始终是现场学习者和观摩者;通过一学期或一年内10次左右的“异地网络支教”,薄弱学校该任课教师可能会迅速成长为一名优质教师。

(二)在职教师培养:从“集中观摩课教研活动”到“异地网络教研互动” 全面提升在职教师的教学技能,是解决偏远乡村薄弱学校优质教师资源匮乏的根本途径。令人满意的教师队伍是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条件[3]。在大多数教师不能脱岗参加继续教育的前提下,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定期组织全区教师分学科开展集中观摩课教研活动,以期提升在职教师整体教学水平。“集中观摩课教研活动”一般每个学科每学期组织2-4次,每次指派一名有经验的教学名师现场讲授1节公开课,辖区内各个学校抽调1-2名该学科教师前来学习观摩。课后有该授课教师说课、专家点评、观摩教师提问等环节。在长期跟踪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集中观摩课教研活动”也存在诸多问题。如观摩课活动过于慎重,名师在上公开课之前有预演,以至于观摩者感觉教学过程完美到“不真实”,有作秀之嫌。又如在点评阶段,点评专家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授课者、点评专家和观摩者之间难以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研讨沦为专家说教。再有集中观摩课教研活动受制于交通、经费、调课等条件的限制,参加人数有限,活动次数有限,许多教师几年难得参加一次活动。

网络通讯技术实现了授课教师、点评专家和无数观摩者终端之间的异地同步视频交流、研讨。我们设计、实证并正在推广“异地网络互动”在职教师培养模式(见图4),授课教师在现场无观摩者存在的自然状态下的授课视频,同步单向传递到异地点评终端和无数个异地观摩终端(授权的个人电脑用户即可),异地点评专家即时点评的音频信号不传递到授课教室,却随同授课视频信号同步单向传递到各个异地观摩终端。参与“异地网络互动”的在职教师不用离开本校,在各自办公室的电脑终端观摩优秀教师授课,聆听专家同步点评。授课活动结束后,立即开通授课教室、点评终端和所有观摩终端的双向视频,所有观摩终端的教师都可以与授课教师、点评专家互动研讨交流。

“异地网络教研互动”从变革了传统的“集中观摩课教研活动”。第一,授课教师真实授课,专家即时点评,活动效果好。授课教师和听课学生没有感受到现场他人围观的压力,授课过程回归自然。与集中观摩课教研活动的最大不同是,观摩者在异地同步视频观摩教学过程,有专家同步点评,能让学习者领悟到教学细节取胜的真谛。第二,在职教师参与活动范围广,受益面大,参与程度深。不用调课,不用离开本校,参与活动的教师在自己的电脑屏幕前轻松完成“异地网络教研互动”活动。由于不存在集中观摩课教研现场人多而出现的怯场和缺少发言机会,参与网络教研活动的观摩教师有了更多的话语权,热情度更高,参与度更深。第三,与传统的集中观摩课教研活动相比,网络教研活动降低了教师参与网络教研活动成本,增加了农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机会,容易操作,完全可以让“网络教研互动”成为常态。目前基础教育信息化设施比较齐全,计算机网络的覆盖面广,绝大部分学校或教师个人已经具有了参与网络教研活动的硬件设施,可以很便利地通过网络教研活动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

三、信息技术触发网络教学模式与在线学习方式变革

探索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是教育研究亘古不变的话题。班级授课实现了大规模、高效率的工业化人才培养,却难逃缺乏个性化教学的诟病。目前,网络学习资源日趋丰富,如网络精品课程满足了学习者高效获取资源、自我控制学习进度的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却又因为缺乏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即时交流和互动,影响学习效率和效果而饱受争议。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学模式正从学习者单纯的通过网络获取资源的探究式学习,转化为通过网络实现学习者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多终端同步视频互动教学。泛在学习也正从理想转变成现实,学习者从传统的在课堂向教师学习,转变为学习者通过网络资源和视频互动学习的平台,随时随地向教师学习,与同伴交流。

(一)网络教学:从“基于资源的网络探究教学”到“多终端同步视频互动教学”

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在职学习者数量与日俱增,“工学矛盾”日益尖锐,终身学习为越来越多的学习者所追捧。“上网查查”已经成为网络自主学习的代名词,不仅在职学习者如此,在校生也习惯于通过网络查找学习资料,观看网络教学视频,阅读网络素材,自主完成学习活动。这种“基于资源”的网络探究式教学,重视教育信息资源建设,重视知识材料的多媒体呈现,能提供多感官刺激的教学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缺乏即时有效的互动交流,没有教师的适当指导,学习者处于孤立状态,失败或无效学习的可能性加大,学习效果不够理想。诸多教育理论与实践均证实,学习不是简单的资源获取,而更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师生之间的互动、生生之间的争鸣。班级授课饱受诟病而经久不衰,精髓在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当前的网络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却只提供了简单的异步文字互动,这无疑是主末倒置。对于浅显易懂的知识,学习者通过网络资源自主学习没有问题。但对于高深晦涩的知识,没有教师的点拨与指导,没有学习者之间的学术争鸣,学习者个体是很难通过自学而理解透彻的。

随着网络视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学习存在的只有资源,没有互动的问题即将得到彻底解决。利用“多终端同步视频互动”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使教师与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跨越空间距离,实现异地网络多终端同步视频互动教学。“多终端同步视频互动”网络教学由以下三部分组成。一是网络课程资源模块,即现行的基于资源的网络教学模块,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多媒体网络资源,供学习者随时随地网络自主学习。二是手机短信播报模块,通过手机播报传递浓缩的碎片式教学信息,帮助学习者理清知识脉络,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教学组织者通过手机教学平台即时发布教学信息,方便异地在职学习者及时掌握教学活动动态,并通过手机终端与教学组织者沟通交流。三是“多终端同步视频互动”模块,这是“多终端同步视频互动”网络教学的最大亮点。身在异地的教师和学生,登录各自的网络视频教学终端,教师通过视频可以同步看到全部终端学生;学生通过视频可以同步看到教师,也可以同步看到其他端点的学习者。教师与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通过“多终端同步视频互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同步视频授课,完成师讲生听、师问生答、师讲生问、生讲师评、生问生答等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环节。“多终端同步视频互动”网络教学弥补了现有网络教学只有资源、没有互动的不足,通过多终端同步视频,让异地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中感受到类似于课堂授课的教学氛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学习者如同身在教室,“面对面”的同步聆听异地教师视频授课,并与其他学习者视频互动交流探讨,感同身受。学生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学习积极性更高;教师能够根据学习者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和教学策略,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可以预测,随着网络视频通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学习者通过手持终端随时随地聆听教师授课、与学习者视频研讨的场景为期不远。信息时代,异地教学成为必然,“多终端同步视频互动”让网络教学回归“师生互动”,必将成为异地网络教学的又一春天。

(二)终身学习:从固定时间地点的“在线学习”到脱离时空限制的“泛在学习”

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理想的终身学习,表现在任何需要学习的人,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任何形式的教育。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方式均由个人决定,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提出“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的观点,可以看成是泛在学习(Ubiquitous Learning,有人翻译为“普适学习”或“无缝学习”)的思想雏形[4]。泛在学习是任何人(Anyone)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能够根据需要获得任何信息(Anything)的学习方式[5]。限于当时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条件,泛在学习只是一个美好愿景,是人类追求学习无所不在的理想王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网络学习资源日趋丰富,学习者特别是在职人员在不脱岗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参加诸如职业技能培训之类的“在线学习”,异地在线获取网络学习资源,终身学习步入网络技术支持下的不脱产异地“在线学习”时代。相对于“在校学习”,“在线学习”有明显的优势:学习时间自由,学习者不脱离工作岗位,利用业余时间在线学习,可以做到少影响甚至不影响工作。学习地点灵活,可以是单位的在职培训教室,也可以是自己的办公室,甚至是自己家里等,只要网络通达即可。学习内容宽泛,网络学习资源丰富,学习者可以有选择的获取学习内容,做到根据需求学习和爱好学习,学习兴趣浓厚。

进入21世纪,无线网络通讯技术和手持终端技术迅速发展,让终身学习迅速步入任何学习者都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手边的移动通信工具来进行学习活动的真正“泛在学习”时代。泛在学习涵盖了正式、非正式、正规、非正规等各种可能的学习形式[6]。泛在学习的学习内容不仅包括原生资源,还包括资源利用者产生的再生资源。泛在学习的平台可以实现学习过程的自动记录和同步,如果学习过程因故中断,则下一次学习时可以直接续接;泛在学习的平台还可以根据学习者已有的学习记录分析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兴趣,并为学习者下一步的学习提供决策与指导。在泛在学习环境中,学习更加方便,更具有可持续性。这给人类学习带来革命性影响: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在家里和在教室里一样的学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能够提供现实中的论文、实验室设备或教科书一样的资源;学习者可以在虚拟实验室通过操纵远程传感器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离开课堂,学习者能顺畅的使用廉价的移动技术将学校资源和家庭作业连接起来;在虚拟环境中,学习者与同伴可以继续进行社会性的交互而丰富他们的联系。就泛在学习的本质特点而言,它是以人为中心,以学习任务为主体的学习。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学习是一种自然或自发的行为,学习者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习者所关注的将是学习任务和目标本身,而不是外围的学习工具或环境因素。

因为网络通讯技术和手持终端技术的发展,让泛在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但学习不仅仅是向网络资源学习,更主要的是学习者与教授者之间、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交流。最有效的师生互动仍旧是师生面对面的互动。但在信息时代,师生异地互动在所难免。为方便研究,我们以师生互动途径为依据,将不同的网络通讯媒介归类,结合师生互动的形式、性质及互动强度和受益面的变化,构建网络通讯技术环境下的师生互动变革模型,即:将师生互动途径分为同步互动、同步异步共存互动和异步互动三大类共八个层次;越在正梯形的底层,师生主要是视频、同步互动,其互动强度越大,但互动受益面越小;越在正梯形的顶层,师生互动主要是文字、异步互动,其互动强度越弱,但互动受益面越广[7]。网络通讯技术支持下的泛在学习师生互动实质性的变化是:互动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师生共同主导;真正实现了随时随地的师生互动,学习无所不在成为可能;师生互动内容由单一变为丰富,途径多元;师生互动的受益面变得宽泛,但师生之间的互动强度有所减弱。如图6所示。

结论

信息技术让我们身处教育变革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已经感受到教育领域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从“校校建信息资源库”到“区域内共建共享、区域间共享互换”的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变化;从静态的“单一获取”到动态的“利用、建设”的教育信息资源利用变化;从“实地挂职支教”到“异地网络支教”的教师资源配置变化;从“集中观摩课教研活动”到“异地网络教研互动”的在职教师培养变化;从“基于资源的网络探究教学”到“多终端同步视频互动教学”的网络教学变化;从固定时间地点的“在线学习”到脱离时空限制的“泛在学习”的终身学习变化;等等。上述列举虽然是管中窥豹,但我们仍然可以预见:“区域内共建共享、区域间共享互换”的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将伴随网络技术特别是云计算服务技术的快速发展而迅速普及,受教育者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受教育者获取教育信息资源的起点公平问题即将迎刃而解。基于Web2.0的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模式,将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者和教育信息资源利用者合二为一,必将对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利用产生深远影响。“网络教研互动”和“网络支教”,让城乡教师足不出户实现大范围内的交流合作,整体提升薄弱学校教师教研水平,变削峰填谷的“输血式”支教为城乡教师协调发展的“造血式”支教,从本源上找到了解决薄弱学校优质教师资源匮乏问题的新途径。“多终端同步视频互动教学”,让学习者从孤立的向静态的网络资源学习回归到向教师请教、找同学研讨的多终端异地同步视频互动教学,师生虽然身在异地,但教学效果堪比集中式的班级授课。网络通讯技术让大学变成“没有围墙的大学”,在解决成人工学矛盾方面意义非凡,无可替代。网络通讯技术让学习无所不在的“泛在学习”成为现实,可能从此颠覆我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也改变我们的教学模式。我们有理由相信,诸如此类的变革对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我们也更应该坚信“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教育工作者应转变教育观念,重新审视教育技术,从不同角度,积极主动的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变革。

参考文献 [1]余胜泉,程罡,董京峰.e—Learning新解:网络教学范式的转换[J].远程教育杂志,2009,(3).

[2]蔡明兰.教师流动:问题与破解——基于安徽省城乡教师流动意愿的调查分析[J].教育研究,2011,(2).[3]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题组.近年来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趋势及特点[J].教育研究,2011,(1).[4]杨孝堂.泛在学习:理论、模式与资源[J].中国远程教育,2011,(6).[5]杨淑君.泛在学习视域下社区教育资源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9,(11).[6]王民,顾小清,李雪,肖君.支持泛在学习的资源、服务及其门户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09,(1).[7]吴安艳,熊才平,黄勃.网络通讯环境下的师生互动变革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1,(3).

下载对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发展学教育理念的反思1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发展学教育理念的反思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