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案例和随笔

时间:2019-05-15 16:06: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反思 案例和随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反思 案例和随笔》。

第一篇:教学反思 案例和随笔

九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孙亚丽

本学期我任教九年级教学工作的,反思一学期的教学总感到有许多的不足与思考。从多次考试中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许多学生对于比较基本的题目的掌握具有很大的问题,对于一些常见的题目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平时教学中总感到这些简单的问题不需要再多强调,但事实上却是问题严重之处,看来还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进一步落实学生练习的反馈与矫正。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数学作业本必须及时上交,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及时设法解决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落实订正的作用,将反馈与矫正要落到实处,切实抓好当天了解、当天解决、矫正到位,也就是说反馈要适时,矫正要到位。另外我们还应注意反馈来的信息是否真实,矫正的方法是否得力,因为反馈的信息虚假或不全真实,那么我们就发现不了问题,就不能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也就不会采取及时、正确的矫正措施。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反馈矫正的及时性。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上课集中精力,勤于思考,积极动口、动手。可利用提问或板演等多种方式得到学生的反馈信息,一般我们应把提问、解答、讲评、改错紧密的结合为一体,不要把讲评和改错拖得太长。最好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及时反馈在一日为好。

二、注意反馈矫正的准确性。在教学中我们必须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困难和要求,积极热情地帮他们释疑解难,使他们体会到师长的温暖,尝试到因积极与老师配合、真实地提供信息而尝到学习进步的甜头。

三、注意反馈矫正的灵活性。我们在教学中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反馈矫正形式。咳提前设计矫正方案,也可预测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在获取信息后,认真分析其问题的实质,产生问题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实施矫正方案。在作业的检查过程中,要求进一步落实学生是否存在抄作业现象,是否认真订正作业。总之,反馈矫正一定要落在实处。

我们要主动辅导,及时令其矫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当然,如果我们只强调学生的主动和自觉,而不注意自身的主动和自觉,结果也会不如人意。

总之,反馈与矫正在教学中总是循环往复的,不断加强反馈与矫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孙亚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求根公式与配方法的关系;

(2)了解b²-4ac的值与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情况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运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运算方法和运算技巧,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运用求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难点:由配方法导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及选用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随感:

九年级上册第一章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算法中的公式法是由配方法推导出来的,因此在教公式法时,我先复习了怎样给方程配方,并以实例加以巩固。然后用配方法解方程ax²+bx+c=0(a≠0),学生运用配方法经过认真仔细地计算,终于求出了方程的解。而这个式子就是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原本就想利用公式来解几个一元二次方程,没想到有一位女同学提问了:老师,这个方程公式的两个解中只有分子的一个运算符号不同,如果把这两个根相加或相乘,结果会是怎样呢?我大吃一惊,一者我没想到她竟会提出这么好的一个问题,二来这本就没在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之中,我若补充,则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势必就不能完成,我若搪塞过去,留待以后上课时再去解决,肯定又会打消这位同学的积极性。于是,我马上肯定这位同学的提问,并要求学生在课后讨论,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并进行归纳总结。

在第二节上课的时候,有很多同学已经完成了这道题目,尤其是那位女同学还把整个解题过程在黑板上板书了出来,并用文字语言进行了描述和总结,她的那种自豪兴奋劲儿是我在平时上课时很难见到的。这让我明白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各种想法,我们只要及时很好地处理,就能变成他们学习的强大的动力。有时,我们也不要一下子对他们的疑问给出答案,留给他们适当的时间是非常必要的。设想当初我要是在课堂上很快就把她提出的这个问题解决了,那她今天就不会觉得有这样的成就了。

有时我想,给学生多一点时间,就是给学生多一次成功的机会。

教学随笔

孙亚丽

本学期的课堂教学中努力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渗透在其中,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学习到喜欢的数学和有用的数学。但经过反思,意识到在操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没能更大限度地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空间,学生的思想的闪光点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二、不能最大面积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的程度不够。

三、问题的引入:如果能利用具有实际意义的背景引入会使学生更有兴趣去研究,也可以调整课堂知识比较单调的的不足。

四、例题的研究:我想要是将例题交给学生去研究,研究解决的方法和各个题的结构特点,由学生做一个简单的总结每种情况应如何做,应注意什么问题,这样会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也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练习的方式:练习的方式方法应多种多样,不仅可以编制题组进行训练,也可以总结题型之后,由学生自己进行编题,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熟悉题型的结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从根本上改进计算不准确的不足,也能更大限度地调动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也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改革,应当贯彻“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这一策略思想,把思想观念的变革同模式与方法的变革结合起来,是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注重培养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通过质疑、调查、尝试、研究、体验的活动,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生动活泼地、富有个性的学习。还要在教学中突出自主学习,弘扬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将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学生有了学习兴趣,特别是直接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努力实现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的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对学习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审视、自我调节;对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自我补救。让学生对学习自我监控,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篇: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教学案例

你在课堂中“举手投降了”吗

张周琴

《北京亮起来了》一课的“夜幕降临”的“降”是个多音字。在教学中,孩子们对于“jiang“这个读音没有问题,但是读“xiang”音的意思还是第一次见到。我问:“读‘xiang'可以组哪些词呢?”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投降”。“你知道‘投降’是什么意思?”“‘投降’就是‘打败了认输’的意思。”孩子们真聪明。“你能用‘投降’说一句话吗?”“在战斗中,敌人投降了。”“下课了,我们来玩对抗游戏。李汶轩打不过我们,投降了。”教室里响起了笑声,眼看孩子们越来越兴奋,没有专心上课的意思,加之本堂课已经过半,好多孩子已经按捺不住,“活动“起来了。我灵机一动,得让他们收敛一下。“是呀,孩子们,投降就是你们说的‘认输了’,在我们课堂中,也有好多敌人呢?”“什么?敌人?我们课堂里有敌人?”孩子们一惊,议论起来。“你们知道敌人是谁吗?”“不知道。”孩子们大声地回答。我郑重其事地说了起来:“课堂中的敌人就是你们的一些坏习惯:讲小话、摆弄小东西、开小差、做事拖拉„„它们一直在和你们打仗了呢。你们聚精会神,它们就没有天地了。只要你们在课堂中有一些松懈了,它们就打败你了,让你举手投降。你就开始讲小话了、耍东西了、思想开小差了、做事情拖拖拉拉了。孩子们,你们愿意被这些坏习惯打败,‘举手投降’吗?”“不愿意,我们绝不‘投降’”孩子们坚定地回答。“那就用证明给我看看,你们不会‘举手投降’的。”孩子们立刻挺直了身板,又投入了后半节课的学习中。我的心也一直微笑着。

在情景中学会朗读

张周琴

《动手做做看》第二课时的教学,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孩子们在情景中学会了朗读。

本课故事简单,围绕着伊琳娜由生气到高兴这一线索,几组人物对话串成了一个富有启迪的故事。

伊琳娜为什么生气呢?缘于朗志万在课堂中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在教学中,我这样处理: 师:孩子们,这个问题奇怪吗?

生:奇怪。

师:奇怪在哪里呢? 生:为什么金鱼放在满了水的杯子里,水不会漫出来呢?

师:照我们的理解,水应该漫出来。可是他却说水不会漫出来,的确是好奇怪呀。假如你是朗志万,你会用怎样的语气提这个奇怪的问题呢?

抽生起来把郎志万的话读了一遍。(语气平淡)师:你是在提问吗?谁再来试一下。

又抽一生读,问话的语气强烈了,语气中还掺杂着一种引人入胜的感觉。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

师:掌声说明了一切。你们愿意来和老师一起读班上的2个孩子和郎志万的话吗? 生:愿意。

师:看谁接话最快,准备读。

师:”一杯水已经满满了,放了一条金鱼下去,水为什么不会漫出来呢?“

一生站起来读了,语气抑扬顿挫。

师:孩子们,我是朗志万,我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你们听了,会怎么回答。咱们再来一次,看谁答得快。这一遍,好几个孩子争着回答问题。

师:刚才你们答得那么快,回答问题想了没有? 生:没有想。

师:想都没想,就回答问题,有一个词语说的就是这意思,是哪个? 生:不假思索。

师:这么难的词语能说出来,真不简单。你怎么知道有这个词语? 生:我是在课外书中看的。

师:看来多读课文书可以积累更多的词语,我们要向这位同学学习。师:刚才你们读得那么干脆,一点都没有迟疑,也有一个词语是这个意思,这个词是——

生:毫不犹豫(异口同声地回答)。

师:朗志万提了这个奇怪的问题,班上的2个孩子毫不犹豫、不假思索地回答问题。伊琳娜相信这个答案吗?她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生陆续举起了手。生:伊琳娜总觉得不对,但又不知道问题在哪里,就去问妈妈。师:假如你是伊琳娜,你会怎么问妈妈。

生:妈妈,今天,朗志万给我们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说是把一条金鱼放在装满水的杯子里,水不会漫出来。我们班上有的同学说是金鱼不水喝下去了。我不相信,该怎么办呢?

(此处是拓展语言训练)师:妈妈怎么说的?

一生起来读了妈妈说的话,语速很慢,还显得很亲切。师:你为什么要读得那么慢呢?

生:因为妈妈说话很慈祥,还对自己的孩子很亲切,所以要读得慢一些。

师:真会读书,把掌声送给她。

生:我认为还要读出鼓励的语气,因为妈妈鼓励伊琳娜亲自动手做做。师:你能读一读吗?

生读了,绘声绘色。教室里又响起一阵掌声。

师:伊琳娜真的动手做了,她发现了什么? 生:水漫出来了。

师:于是她非常生气,第二天一早,就去问朗志万。怎么问? 一生站起来朗读了她质问朗志万的话,”怎么“重重地强调了一下,问话的语气特别强烈。

师:你强调了”怎么“,这种把关键词读重一点,声音拖长一点,语速慢一点,也是朗读的一种方法。

师:你为什么要把问话的语气读得那么强烈呢?

生:伊琳娜很生气,这个问句是一个反问句。反问句表达的感情要强烈。

师: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这个反问句可以换一种说法,谁来说? 生:你不可以哄骗我们。

师:咱们比较一下这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在本课的语境中,那种表达方式好一些。生:反问句。

师:朗志万听了伊琳娜的话,有怎样的反应? 一生起来读了郎志万的话,语气平淡。师:语气为什么那么平淡呢?

生:朗志万并没生气,她还感到高兴,因为他的苦心没有白费。他就想通过这种平淡的语气告诉伊琳娜,这种情况是他意料之中。师:伊琳娜明白了朗志万的用意吗? 生:明白了,因为她高兴地笑了。

师:假如你是伊琳娜,你会对朗志万说什么呢? 生:朗老师,对不起,我错怪你了。师:给朗志万道歉。

生:朗老师,谢谢你,你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凡事都要动手做做看。师:学会了感恩,还明白了道理。

生:郎老师,通过这件事情,让我明白了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全对,我们不要迷信权威。师:明白的道理挺深刻的。

师:孩子们,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孩子们在写话本上认真地写起来。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引导了学生朗读的两种方法,一是在情景中朗读;一是把关键词读得重一些,声音拖长一些,速度放慢一些。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得注重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教给孩子学习的策略,这也是在践行语文的本体性教学吧。

罚出来的效果

张周琴

或许是天气暖和了,心里很躁动;或许是孩子们渐渐地大了,有了交流的强烈愿望。这两周来,教室里面任何时候总是闹哄哄的。这让我十分烦恼,任课老师也烦恼。我得想个办法治治他们。怎样治呢?我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昨天,终于被迫出了狠招——罚抄课文。

昨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教室里仍然闹哄哄的。为了让孩子们安静下来,我看着那些又蹦又跳还不停嚷嚷的孩子发了狠话:在不该说话的时候讲小话,就得罚抄第一单元的4篇课文。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我心里窃喜,这下好了,不讲了。看来惩罚是最有效的方法。正当我继续窃喜的时候,有孩子反映洪楷伦和熊思宇在排队打饭的队伍中打闹了起来。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投向了我,看我如何处理此事。“没有什么可说的,按照刚才说的,罚抄第一单元4篇课文,就在学校完成。”我马上做出了反应。教室里有安静下来。我一边吃饭,一边看那着两个孩子。他们都灰溜溜的,默默地,心情一定十分沉重。吃完饭后,他们都留在了教室,没有出去玩,一定是在抄课文呢。我心柔软起来,我这样做无非是想吓他们一下,没想到他们还真敢浪尖上跳舞。话说出去了,一定得执行,不然,谁还听我的,课堂还不继续热闹下去。心一狠,我离开了教室。午会课上了,我踩着铃声走进教室。嘿,教室安静极了。我开始讲起练习册上的有难度的题。纪律好了,同学们也专心听讲了,连最啰嗦的孩子动作也快起来了。我心想,这些家伙就怕罚。正当我讲得投入的时候,声音又出来了。我循声望去,是韦然和熊雨洋。这两个小东西真讨厌,还是没有坚持静下去,一定是憋不住了。同学们再次把目光投向了我。我想都没想,说:“没有什么可说的,抄课文4片。”教室里又安静下来。两个小东西看着我,毫不在乎的样子。看那样子,一定不会抄。即使抄了,一定也抄不完。我太了解他们了。我得给自己找个台阶下。“我也知道,抄课文是最令人讨厌的,但谁让你们要来争取这个作业呢。但是,如果从现在起,你能专心听讲,积极发言,认真完成作业,表现特别好,我表扬一次,就减掉一篇课文,直到减完为止。”我的话一说完,我分明看到了被罚的几个家伙不由自主地坐正了身子,眼睛也亮了起来。我继续着讲解。韦然的小手举起来了。我示意他回答,声音真洪亮。回答完后,又端端正正地坐好了。我说:“韦然减去一篇课文。”他的脸蛋开出了小花。接下来,熊思宇、洪楷伦也活跃起来,争着回答问题。下课了,他们的刑也被减得差不多了。特别是精灵鬼韦然,刑居然被减完了。下午第一节课,也是我的,几个孩子在课堂中表现特别好,整个班上纪律也出奇地好。放学了,几个孩子还高兴地给我道别,乖乖地路队放学了。

但是,有一个孩子例外,那就是熊雨洋。这个家伙在课堂上虽然没有讲话了,但是坐在凳子上,还是摇晃不停。放学了,我把他留下来,继续抄课文。他摇晃着身子抄着课文,抄抄耍耍,耍耍抄抄。半个小时过去了,还只抄了一段。我没法等他了,把他喊道面前,说:“你是愿意留下把4篇课文抄完了回家呢,还是愿意回去认真完成作业?”他说:“我愿意回家认真完成家庭作业。”“那得有条件。如果你今天的家庭作业得了A+,你那4篇课文就免抄了;如果得不到A+,明天你得把4篇课文补上;如果你明天还要讲话,也得补那4篇文。”他信誓旦旦地说:“我能认真完成作业。”我放他回家了。

今天的课堂上,孩子们都安静了。几个小家伙表现还真好,不讲小话了,还争着发言呢。下课了,数学老师杨老师说:“熊雨洋昨天的家庭作业做得好极了,从来没有做得这么好。”我笑了,我才知道真正的内幕呢。我迫不及待地翻出他的作业,好家伙,每一个字都写到那么工整,卷面那么整洁。我把A+给他重重地打上了。在今天的课堂作业中,熊雨洋一直认真地做着,偶尔会禁不住有讲话的冲动,我善意地提醒他:“注意哟,讲话后果严重,你知道的。”他会意地笑了。一天下来,他不但没有违反纪律,还积极地发言,认真地完成着各科作业。放学了,他兴高采烈地来到我面前:“张老师,我回家了,再见!”看着他活蹦乱跳地去路队,我打心眼里高兴。我罚抄课文罚出了效果。

《难忘的泼水节》本体性教学反思

张周琴

经过对本课文本的解读,我确定了本课本体性教学的主要内容:

1、认识本课的生字,并学会写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3、初步学习写人外貌的方法。

4、初步学习用感叹号来表达心情的方法。

我自己认为比较成功的地方是学习写人物外貌的方法。先出示课文插图,问学生画面中那个人是周恩来总理。孩子们一下子就从图中找到了周总理。我顺势问:“你怎么知道那个人就是周总理的?”孩子们回答:“因为书中说他穿着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围着水红色头巾。”我说:“请你用横线在文中画出 描写周总理衣着的句子。”孩子们拿出直尺很快地就画好了。我引读本句话,问:“可不可以把顺序换一下,他穿着咖啡色长裤对襟白褂,头上围着水红色头巾。孩子们说不行,因为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个人的衣服,然后是裤子,最后在注意头上的东西。经过这样引导,孩子们知道了写人物外貌的顺序。我说,你们能不能用这样的方法来写我呢?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能!”孩子们一个个纷纷起来说:“张老师身穿灰色的上衣,腰上系上一条黑色的腰带,下身穿着黑色的长裤。头上高高地扎着长长地马尾巴。”你们能说说自己的好伙伴的外貌吗?孩子们情趣盎然地说开了。

但是,本节课也有许多失败的地方:上课效率低,一共用了4课时才上完了。还是自己备课出了问题吧。认真地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张周琴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认为最成功的的地方是引导孩子们区别了“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师:葡萄结得多吗? 生:多。

师:你从哪个地方看出了葡萄结得多? 生:“一大串一大串”。

生:我还从葡萄的颜色体会到了多。师:有哪些颜色呢?

生:红的、白地、紫的、暗红的、淡绿的,师:有一个词对这些颜色进行了高度概括,是哪个? 生:五光十色。

师:这里可以换成“五颜六色”吗? 生:可以。

生:不可以。因为这里不仅有颜色,还有光泽。师:把掌声送给她。

师: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葡萄不仅颜色多,艳丽,而且还闪闪发光呢。这就是“五光十色”。再看这幅画面,上面的花有红的,白的,紫的,这才可以说是“五颜六色”。各种颜色的葡萄在太阳的照射下,亮晶晶的,真是“五光十色”。让我们把词语放进课文里读读吧。孩子们绘声绘色地读了,体会到了葡萄沟景色的美和结的葡萄多。但是,教学中仍然留下了遗憾:设计地说话练习没有得到及时的练习。设计了3个练习。一是第一段,介绍家乡的某个地方。二是仿说第二段,我设计了说景、说活动、说超市物品的练习。在课堂教学中都没有得到及时的练习,而是在另外找时间进行了练习。主要原因还在于对备课不熟悉。备好课熟悉课太重要了。

第三篇:教学随笔、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的区别

教学随笔、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的区别

教学随笔、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的区别

宋吉法

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是伴随着新课程实验而新兴的教育文体,它们也应该包括教育情境及个人思考,只是和教学案例也略有不同。教学随笔写作形式比较灵活,是作者有感而发,可以边叙边议,可以说是写教育故事的散文。教学反思一般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或自己的困惑,引起他人的思考;而案例的指向对象范围更广,可以是自己的教学行为,也可以是他人的教学行为,可以是大到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状况,可以小到描述一堂课或一次活动,可以详细叙述事件发展的长期过程,也可以着重说明某个情境片断。

一、教学反思 1.什么是教学反思 ?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吾日三省吾身。三年反思成名师。2.教学反思的特征

(1)自觉性(2)超越型(3)个性化 3.教学反思的主要方法

(1)自我提问(2)行动研究(3)教学诊断(4)交流对话(5)案例研究(6)观摩分析(7)总结记录 4.教学反思的类型

(1)课后思(2)周后思或单元思(3)月后思(4)期中思 5.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1)写成功之处。(2)写不足之处。(3)写教学机智。(4)写学生创新。(5)写“再教设计”。6.举例:《木兰诗》教学反思

把问答的权利还给学生锦州十中 任玉红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真正有价值的课堂教学改革应是学生问、学生答或者教师点拨,引发学生回答。要知道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学习《木兰诗》一课,给我最深刻的感受。

课堂上,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了文章的大意。通过小组的自主、合作、探究,分析了木兰的形象。我正准备要求学生背诵课文时,一个学生举起手,我疑惑不解地问:“有事吗?”“'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我不但不信,更理解不了。”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说:“是呀,木兰上厕所或洗澡,不是很容易被发现吗?”一个学生马上回答:“这些生活细节,木兰可以巧妙地回避。这从文章的结尾'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可以看出木兰是谨慎、机警的。”有的学生信服地点了点头,有的又举起手:“男人与女人在生理发育上毕竟有所不同,比如从胸部、皮肤、声音、走路,都可以看出木兰是一个女的,这靠机警是解决不了的。”学生都沉默了。看着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目光,我激动地说:“木兰乔装十年,驰骋沙场的传奇经历和洋溢全诗的高昂的英雄主义精神都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木兰诗》称得上是古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成功范例。”学生眼里流露着喜悦和满足的目光,快速地作好了笔记。本课的写作特点,本来想在下一课时解决,想不到学生的一个疑问,就轻松愉快地解决了。我不禁感慨万千:学生如果没有参与意识,没有积极思考,很难想象他能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学生既然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上就应把问答的权利还给学生。这样他们才能积极、主动、愉快地获取知识。

二、教育案例 1.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教学情境的故事 2.好的案例=一个生动的故事+精彩的点评

3.一个好老师=很多生动的教育故事 4.案例教学--独具特色的教师培训材料

(一)什么是教育案例?

1.教育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教育情境的描述,其中有人物、有事件,并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2.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 3.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4.案例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收集的典型人物、事件或人物和事件的有机的结合体。

(二)教育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在文体和表达方式上,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在写作思路和思维方式上,其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三)教育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育案例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加以反映,写在教之后,是结果。

(四)为什么教师要写案例? 1.案例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 2.案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 3.案例是教学理论的故乡

(五)教师如何写案例?

案例的基本要素为:背景、主题、细节、结果、评析

(六)教育案例的基本特征:

1.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教育的故事或事例。2.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和一些戏剧性的冲突。

3.叙述具体、典型、特殊,而不是对事件的笼统描述和抽象化、概括化的说明。

4.对时间、地点和必要的背景及因果关系有所交待。5.对教育行为的描述能够反映出事件人物的情感、态度、动机和需要等。

6.要反映事件发生的特定教育背景。

(七)案例的写作格式:

1.背景 2.过程 3.讨论的问题 4.分析和讨论 5.注释和附录

(八)一个好案例的“标准” 一个好的案例首先最重要的一条是能促使自己进行教育教学的反思和帮助阅读案例的人从中“学有所获”。其次要做到: 具有可读性, 具有时代性, 富有个性化。

2007.10

第四篇:教学案例和反思

《高一政治课教学中合作学习指导策略的研究》

教学案例和反思

高一政治组

姚海峰

案例

高一经济生活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涉及价值规律教学。课文P15的讲解是“由于供求关系不断变化,------商品的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但是价格既不可能无限上涨,也不可能无线下跌,而是以商品的价值为基础,始终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又说“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价格时张时落,但从一段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价格总的来说仍然与价值相符合。”然后课文表述了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我按照课堂教学设计布置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对“从一段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价格总的来说仍然与价值相符合”的理解。当我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去时,学生的表现让我失望,他们很多时间在互相推诿。你让他说,他让她说,并没有陈述自己对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学习的见解,表达自己思考的感受和想法。有些组在不断重复:你读价值规律的内容,他读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几分钟过去了,许多组还没有开展有实质意义上的讨论,也没有确定谁来发言,谁做记录。有的小组一直由学习好的同学在唱“独角戏”,而其他人则无动于衷,充当看客。反思

我认为:一方面课文这样讲价值规律是把比较复杂的问题过于简单化,高一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还比较弱,这样揭示价值规律,学生没有从不等价交换和等价交换的矛盾运动中看到任何交换和等价交换的联系,从根本上没弄清楚就还是一头雾水,难于领会价值规律的奥妙。价值规律在他们面前晦涩难懂。

另一方面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关注怎样设计教学过程,怎样突出教学重难点,怎样设计板书,教学设计很大程度上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而已,但这对于学生来说,未必都有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指导,这样的教学必然是低效的。要改变这种情况应该注意以下四点:

一、如何引导学生去学习,若开展合作学习,应注意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例如角色的分配,根据课文内容和问题、个人个性、特长等开展合理的分工,给所有学生都创造平等参与的机会等等。

二、对学习小组要长期不懈的指导训练。没有经过训练的合作小组是散乱的,这样的学习肯定是失败的。合作学习决不是学生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需要长期不懈的训练。每一个人都需要在多次反复演练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或者说去适应某个角色。比如进行记录,代表小组发言等。

在多次听课中,我发现多数的小组学习,形式大于效果,基本上是低效的、放任的。经常是某几个人在表演,学生回答学习的结果时,根本没有用“我们小组有人认为„„,有的人认为„„,最后一致认为是„„”的方式汇报交流的结果。而只是说“我认为„„”“我觉得„„”小组学习只是反映在形式上,盲目的开展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这样的小组学习是低效的。

合作学习,不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方法指导,小组学习就会在叽叽喳喳的废话中耗掉学习时间,学习行为和方式并没有得到实质的转变,到头来仍然是几个优秀学生在发言,而其他学生并没有参与体验学习的过程。小组学习就失去了全员参与,情感体验,人文关怀与合作的真正意义。

三、合作学习的课型和内容要根据学生情况确定。

要认真研究教材,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分析,那些适宜用合作学习方式有助学生学习,那些不适宜用合作学习方式,不可能整个教学过程中都采用合作学习方式。我在《经济生活》第二课:《影响价格的因素》备课中发现,采用合作学习方式教学价值规律很有助学生掌握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我的分析为:在所有商品交换中,都存在着由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形成的不等价交换与价值决定价格要求的等价交换的矛盾,而且只有在等价交换的制约下交换才能成功。价值规律的这种内涵须要辩证思维才能弄清楚,但是高一级学生的辩证思维还不是自觉的,认识价值规律还有较大的思维方法困难。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树立思想上的对立面,通过讨论、辩论这样的宏观活动使学生思维产生碰撞融合的智慧火花,主动推动自己辩证思维能力的成长,更好的把握价值规律。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适,是做秀还是教学的需要。这不仅需要教师的认同,还需要课堂的认同,学生的认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机的掌握要看教师教学实际操作,设计合作学习内容的适宜切入点,提出对大多数学生思维有触动性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踊跃发言,都想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说出来,这样展开的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经过反思我修正了学生合作学习的切入点。

其实,课文在前头讲的 “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已经是为学生揭示价值规律创造的认识条件。我是这样利用这个条件的:

供求影响价格——形成不等价交换

价值决定价格——要求等价交换

商品交换其实就是在不等价交换和等价交换的矛盾运动中进行的。当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到高于价值时——形成不等价交

每次不等价交换,供求双双总有一方希望等价交换。当消费者希望等价交换时,价格不会无限上涨;当销售者希望等价交换时,价格不会无限下跌,否则,供求关系就会破裂,商品交换就不能正常进行。所以,等价交换是商品交换的灵魂,使每个商品交换活动能够成功,维系供求关系存在。

商品交换始终存在着讨价还价的现象,其本质就是不等价交换和等价交换的矛盾运动,在这个矛盾运动中我们能看到——任何时候由供求关系变动形成的偏离价值的不等价交换都受到由价值决定价格要求的等价交换的制约,等价交换和不等价交换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这就是价值规律,即: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始终存在等价交换这个原则。

四、教学中要注意营造自由舒畅的学习氛围,控制讨论的局面。

学生的小组学习不能流于形式。教师要注意营造学习氛围,控制讨论的局面,如讨论中是否有人进行嘲笑别人,是否有人垄断发言权而有的人却一言不发,是否有人转移话题,教师要在巡视及参与中“察言观色”,及时调控。

不切实际的流于形式的小组学习会给学生一个不好的意识:即乱哄哄、热闹闹就是小组学习,诱发学生产生不良的小组学习行为习惯;还传递出一些不良信息,反正老师也看不见,给某些学生创造了说废话、做小动作的机会。这种不切实际的形式影响学生课堂学习意识,而且这种潜意识的影响是很恶劣的。

要最大程度尽最大努力关注、指导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学习状态、认真思考这种状态,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第五篇: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

教学反思

凤冈县永和中学 冯辉

《观沧海》教学反思

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传统语文教学中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但是,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由于赶教学进度,诵读教学的作用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大多数学生习惯了默读等阅读方式。为激起学生的阅读的热情,在《观沧海》这篇诗歌的教学中,我用诵读贯穿了整节课堂。在 课前的导入过程中,我重点向学生介绍了曹操的赫赫战功和显赫的军事、文学地位以及本诗创作的背景。接下来就进行诵读教学环节。

首先教师范读,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先入为主。然后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由诵读本诗,体会作者在诗作中表达的感情。第三步是赏析诗歌。让学生通过诵读,想象诗歌中描绘的场景,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教师根据学生诵读的效果作出适当的指导,使学生在提 高朗读水平的基础上体会作品的内涵。

除了整段的诵读外,我特意挑选了某些句子来让学生体味诵读,比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在诵读过程中,有几位学生能够饱含感情地诵读。对于学生读得不够味的地方,我及时加以指点,使学生很快得到了提高。但在这个环节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我要求学生个别诵读的过程中,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我认为:

(1)长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觉得 诵读是一种累赘与负担。

(2)可能因为有听课老师的存在,原本活泼的课堂显得比平时要呆板些。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不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

(3)对诗歌语言的品味不够细致,使学生无法准确地把握诗作中所蕴含的感情。最后我原本安排的是五分钟左右的学生自由诵读时间,力争当堂成诵,体会作品的内涵。但由于前面环节安排的不尽合理,使得本环节只能一带而过,错失了我的本意。

总的来说,通过对这次汇报课的反思,我认为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自己 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作品的情感是以语言为依托的,离开语言去分析情感如同隔靴搔痒。

2、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够,课堂语言过于书面化,与学生的交流有隔膜。

3、虽然本节课是以诵读为纲,但我仍感觉教学设计上,安排学生读的 时间太少。如果我再上《观沧海》这节课,我想做这样的改进:

一、教学上仍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但要以理解、投入感情为基础。

二、加强指导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主动思考发言

《论语六则》教学反思

对于文言文,是最让师生头疼的文学体裁的一种。从教这十几年以来,我自己上了不少的文言文,也听了同校不少教师上的有关文言文的优质课。尽管如此,但对于文言文的把握,我仍然觉得在这方面的教学上我做得不是很好。再上《论语》六则,我摈弃了以前我上这课采取的单一的讲解注释和文意的方法,而采用了让学生在做课前预习时通过了解课文下面的注释和反复诵读的方式,记录下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的方法。答案不管正确与否,记录下自己最真实的理解。上课时,每个学生都拿出自己的预习成果。在学习课文时,学生各抒己见,虽然有些同学理解的并不到位,但是他们的发言至少让我知道,他们有认真的做过预习,而且让过去的文言文教学中出现的教师“一言堂”变成了学生“众言堂”。

在上这一课时,虽然我让课堂活跃起来了,一扫过去上文言文课堂死寂的毛病,但是在上课时也存在着有些不足的地方。由于太过活跃,对时间控制不恰当,所以课时耗费过多,到最后一课时的时候学生的情绪大不如前。这是我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应该注意的

《木兰诗》教学反思

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制订和颁布,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有力的支撑条件下的语文课堂,越来越呈现出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 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今天上了一堂课《木兰诗》,感触很多。

一、成功之处

1、教学观念突破传统,适时创新

这堂课不在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而是课程的创造者、课程的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的信息交流属于互动性和互惠性,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实现教学相长的愿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特别是对木兰勤劳、爱国、孝顺等传统美德的宏扬,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如在“百度”搜寻译文时关键字的指导。并且在学生学习方式上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对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赞赏学生独特和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2、教学环节设计新颖时尚,符合学生心理

这堂课的导入非常自然,说是带来一款网络游戏《木兰诗》,然后、请学生输入网址,这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他们大部分都是网络游戏高手,没想到今天语文课也能在玩中学课文。五个板块的设计是围绕主人公木兰设置的,而且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体现了一个学生认知的梯度规律。“读木兰”是初读课文,“译木兰”是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评木兰”是深入理解课文基础上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聊木兰”是思考质疑阶段,“写木兰”则是课文的拓展延伸。对于课文的重点,诗词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教师采用观看flash、找相关语句的方式突破。五次密码的设置,也别巨匠心,体现了课堂的主题:我爱花木兰。而每次进入的一把金钥匙也增加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

3、教师教态亲切自然,处理问题较灵活

在教学过程中,孙老师始终对学生进行赏识教学,鼓励教学,而且教态亲切自然,遇到教师电脑出状况也能灵活处理。

二、不足之处

1、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没有很好兼顾

这堂课对人文性比较重视,但是忽略了工具性。教学重点中“诗词的艺术特点”、“字词的锤炼”、“背诵课文”基本没有提及,虽然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因素放在了突出地位,但是感觉就像一堂历史课或者思想品德教育课,尤其是“译木兰”这个环节,只是选取了三句重点句子让学生翻译,而“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句互文没有强调。查找译文也没有花时间让学生浏览或齐读,学生在对课文内容还比较生疏的情况下就进行“评木兰了”。

2、倡导对话,但有些远离根本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但是有几个环节与文本似乎关系不大,只是泛泛而谈。

3、学生提问时应该进行引导,学生的提问价值不大。

三、改进措施

1、“读木兰”这个环节要加强,加强朗读。

2、“译木兰”要加强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3、学生写感想时出现中英文夹杂的现象,应予以指导,保持汉语纯洁性

《伤仲永》教学反思

课前、课中、课末腾出一点时间让同学提问,效果很不错。从以前学生提问的情况来看,同学们的提问一般是局限于课文本身。教完《伤仲永》一文时,我留几分钟让同学们提问。我想,按教学设计,同学们经课堂的学习,已经达到了要求,我的教学任务也完成了,同学们大概也没什么问题了吧。没想到同学高举着手问道:“老师,我想知道方仲永的父亲不让他学习,方仲永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说实话,这问题我心里也没底,谁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我想,学生有问题老师也不一定都懂得。

于是我马上说:“这个问题提得好,又有趣,哪一个同学能回答?”有几个同学先后举手。“方仲永的父亲不让他学习,拉着他到处拜访人,四处赚钱,我想他心里一定非常恨他的父亲。”

“他父亲拉着仲永四处拜谒,同县人都赞不绝口,仲永心里一定很高兴,以为自己很了不起。”我看同学们的回答都有道理,便立即给予肯定、表扬。“要是你们是方仲永,心里会怎样想?”

于是教室里七嘴八舌,有说要逃脱父亲的控制的,有说要恳求父亲让他学习的,也有说要用道理劝说父亲让他学习的(因父亲毕竟没读书,目光短浅)„„最后我请大家综合出一个较好的办法:劝说父亲,请父亲的长辈来做工作,让“我”继续学习。我说:“既然大家这么理解方仲永的心思,那就应该更努力学习,好好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

问题来自学生,答案也来自学生,学生这样答那样答都有一定的道理,都应给予肯定。重要的不在于谁答案更准确,而在于在这样活动的过程中同学的思维活跃了,判断、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发展,语文学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一篇课文教完不等于我的教学任务全部完成了,也不等于同学都懂,或没什么大问题了。有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出乎意料的,超出了教学设计的范围,说明同学的思维有时超越了教师的要求、教材的范围。教师应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想、思维火花闪现的一瞬间,给予鼓励、引导。提供给同学们畅所欲言的机会。

《卖油翁》教学反思

众所周知,《卖油翁》这个文言故事告诉人们一个“熟能生巧”的道理,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骄傲自满的必要。但是,在接下来分析课文的过程中,同学们却没有按照我的教学思路走。有的同学对于课文当中卖油翁“睨之,久而不去” 这一句颇有微词,因为它的解释是:斜着眼睛看,久久不走过去,那卖油翁这样斜着眼睛看是否有不礼貌的表现呢?如果是不礼貌,按照老师对课文主题的总结,怎么向他学习谦虚的精神呢?还有的同学认为陈尧咨射箭的命中率百分之八九十,这样的命中率应该算很高,他的骄傲是应该的。

开始,同学们的疑问使我一时不知道如何作答。在我与学生一番争论过后,我对学生进行了这样的引导:我的做法也许会和卖油翁一样,因为前面写到陈尧咨射箭的命中率也就八九成,就到处炫耀。所以这里卖油翁的做法,并不仅仅是针对陈尧咨的射箭技术,更重要的是针对陈尧咨的态度。这样斜着眼睛看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至于陈尧咨,他应该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毕竟他的技术还没有达到最精湛的程度。

虽然学生们对于我的最终解释比较赞同,但学生在本课上的表现依旧引起了我的震撼:他们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我感到非常的欣慰。其实,真正有血有肉的答案,应该是学生自己探讨出来的,真正有血有肉的课堂,也不应该按照教科书循规蹈矩的进行。为了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需要教师给予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更需要教师具有开放课堂、驾驭课堂的理念与能力。

《三峡》教学案例

《三峡》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佳作。虽然编者认为它是一篇地理著作,但我认为古人竟然能用这样优美的文笔对祖国的河山如此讴歌,真让我叹为观止。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或许是中国古代文人共有的人文品格吧。谢灵运这样,陶弘景也这样,苏轼也这样,更不用说陶渊明、郦道元这些人了。郦道元在三峡中着重写了三峡雄奇壮丽的山和秀美可人的水。那山,连绵而高峻,挺拔而秀丽,仿佛是鬼斧神工雕琢出来的一样。你看:“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你看,那水,能漫上山陵,能看见倒影,寂静而清幽。它奔放,它清幽,它凄婉。在郦道元的眼中,山仿佛成了容载万物的容器,让那高峡容括所有水的美,水仿佛也有了灵性,“清荣俊茂,良多趣味”。

在讲课过程中,我将自己朗读文章的感受与学生交流,谈三峡的美,谈我到过三峡后的感受,但当我让学生谈自己阅读课文的感受的时候,学生只能感受到文章皮毛,只能说出文章写了三峡的四季,写了三峡的山山水水,却不能深刻体味作者对三峡的赞美。

我想,这或许是因为学生没有到三峡的缘吧。如果他能到三峡看一看,感受肯定就不一样了吧!

当然,语文材料与现实是有差距的,比如课文里有赵州桥,有卢沟桥,有故宫博物院,有苏州园林,有钱塘江大潮,有西湖,学生不可能都去过,甚至我都没有全去过。语文材料与现实是有差距的,我们学习课文并不代表我们一定熟悉课文的材料。读书与实践是两回事,但是,如果学生长大,能有机会见识那些胜景,他又对这些景物有深刻的认知,感受应该不同吧。

文言文的学习,我们向来都是注重在识记,记住作者,记住文学尝试,记住字词翻译,记住文章的中心,记住文句的分析,记住一些“为什么”和“答案”。其实,我认为,光靠记忆,文言文学习的热情和对中国文化的热情会慢慢消失,而文言文的衰老,何尝不是语文教学的悲哀?

所以我尝试着让学生来给三峡进行描述,写些导游词,做些绘画,加入些诗词,做点朗诵。但矛盾又出现了,学生根本就做不聊,他们写不出导游词,也画不了画,更不能在画上添加自作诗词,当然朗诵可以进行,可只有别人的,什么时候才能成自己的呢?

回想整个教学过程,我感到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以利于今后的教学。

一、课型设计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

时下文言文教学有着过分重视文言知识传授的倾向,使本来意蕴丰厚的古代作品只剩下了字、词、句,这显然是急功近利的做法,其结果必然是肢解了作品,只见其“言”而不见其“文”。我用充满诗意的导语自然地把学生引入课文优美的意境,简明地作了一句文学常识介绍后便进入了课文的学习。首先,我让学生结合书下注释弄清字音,自行朗读课文。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由老师带感情朗读,配合优美的乐曲,一下子便把学生带到课文的意境中,然后再由学生仿读,边读边体会,读中导,读中悟,在两遍三遍的朗读中,学生大多对文章有了较深的印象,至少大多数同学都能流畅自如并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我把这一教学过程称为“品读”的过程。因为我特别欣赏洪镇涛老师创导的“品读”教学法。所谓“品”即发现,欣赏,咀嚼,感受。要想真正品出文章的味道,没有读的过程是不行的。“品”要以“读”为基础,而“品”过之后要用“读”来丰富语言的积累。先读后品,品品读读,反复诵读,涵泳文意,才是学好一篇文章的方法,特别是如《三峡》般美若仙境的文章。

二、教学过程中力求立意高远,还学生以自主学习的空间

文言文是一种知识载体,它承载着传授知识的任务,但又绝不是惟一的任务,更不是根本任务。记得在第一次给学生上文言文课时,我就让学生讨论过为什么学习文言文,我理解其根本任务是让学生接受古代文化的熏陶渐染,提高人文素养。这样面对一篇文章,如果肢解开来读,必然失去其原有的韵味,所以在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在整体中去解读语言,真正实现学生与古人的对话,学到活的知识而不是孤立的字词。于是第二个环节就是弄懂文意。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文言文阅读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我大胆地删节了过去串讲这一环节,完全让学生借助注释来读课文,若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拿到课堂上大家共同讨论解决。实践证明,有了前面品读的基础,学生是完全可以自行解决文意串讲这个问题的。

三、玩味佳句,抓住文眼

如果说前面的读是在为品做准备,那么真正的品就在学生对文章优美佳句的欣赏上。这一环节我首先让学生自行找出自己喜爱的地方,然后说明喜爱的原因。许多学生都喜欢写三峡夏季水的画面。于是便抓住机会,诱发联想,想起一些与此地情景相似的诗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夏季水流湍急,学生由原文想到了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还想到了许多写水的诗句。这既是一种对课文的理解,又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有的学生欣赏“清荣峻茂”的图景,于是课堂上对这四个字进行展开扩写,用自己的语言将这四种图景描摹出来,结果,多数学生对自己的扩写不满意,认为自己的扩写使原文那种深远的意境变得平淡了,好多丰富的内涵也没有了。经过比较,学生深深体会到了那种简洁、典雅的古代散文魅力所在。还有的学生喜欢秋季的凄清,面对两岸高峻的山岭,聆听悲哀婉转的猿的叫声,体会空谷传响的幽深,触景生情。这种直接面对文本的倾听和思考,拉近了学生与古代时空的距离,仿佛听到了作者旷远的呼唤,仿佛看到了作者对壮美河山的叹仰。如果说《三峡》的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融合,那么学《三峡》的人也与自然景观成为一体了。在此基础上,练习写导游词应该是信手拈来了,完成了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全过程。

下载教学反思 案例和随笔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反思 案例和随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案例和反思

    让学生的情感之花自由绽放 ——《草船借箭》教学案例 卡子镇药树小学 张吉富我的语文课,咋看起来无序,杂乱无章,因为我上语文课喜欢打破常规,常常让学生翻开语文书自读自悟,或圈......

    幼儿园案例反思、随笔

    美丽的糖葫芦 市一幼蔡天丽 案例:回想上次和孩子们一起进行的美术活动“美丽的糖葫芦”仍印象深刻。活动共有这样几个环节深受幼儿喜爱:1、兴趣引入部分的叫卖;2、谈论糖葫芦的......

    如何写教学反思和案例

    如何写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 天城中学 如何写好教学反思、教学叙事和教学案例论文 一、教学叙事 关于优秀教学叙事论文的撰写:教学叙事就是讲一个教育、教学的故事,再加一些在......

    作文教学案例和反思

    作文教学案例和反思 一、作文思维合作训练 1、呈示一则作文素材,展开作文思维合作训练。 一位历经人生坎坷的父亲,十分希望自己年仅三岁的儿子能走得更顺利一些。一天,他对儿子......

    教学反思和案例分析

    三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案例分析 叶玲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39页——42页。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加和减。2、......

    第二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案例及反思随笔

    第二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 教学内容:课本第84页(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土地面积单位1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 2、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

    教学随笔反思

    随笔一:我的科学探究记录三步曲 从事科学教学已经多年,观摩、参与过多次优质课的评选。我发现绝大多数执教教师都有压箱一招:把科学探究中需要进行书面记录的内容如研究计划(方......

    教学反思随笔

    教学反思随笔交界营学校周丽萍 不知不觉中,我在教育教学的路上,已走到了15个年头,回顾这15年的时光,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欣慰的是无论是在个人的教育教学经验,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