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合作探究学习之感想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合作探究学习之感想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是岳麓版历史必修II第五单元的最后一课,本课与当今社会联系密切,学生的感触颇多,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本节课我采用了“55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让小组讨论、学生展示、学生点评,教师只对疑难问题进行点拨,这就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了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在课堂上也能主动参与,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独立思考,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与其他同学合作探究,共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较好地完成了课程标准的各项目标要求。
我设计这堂课的整体思路是:用一些直观的、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图片让学生感悟经济全球化对他们生活的影响,让他们对经济全球化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运用史料研习法,提高归纳、概括能力;此外要设计一些活动,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究问题,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相关能力的训练,从而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和感悟。
我认为本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让学生上讲台用投影仪展示出自己所在小组的的学习成果,师生共同讨论形成修改意见;学生经过合作探究后,能积极上台发表见解,并且个别表述比较精彩。
第二,整堂课从导入的设计,到幻灯片的制作,再到授课语言的使用,都能给学生以美的熏陶,进一步也能帮助学生形成美的价值取向。
第三,预设“亮点”得以实现。从“亮点”看,确实引起了学生的共鸣,营造了热烈的氛围,并逐渐把本课推向高潮。在实施“亮点”中,我的思路也被打开,形成了新的“亮点”,如建议学生将自己的看法写在博客上,和更多的朋友去分享等。
成功之处,令人喜悦,不足之处更需要总结:
第一,在知识处理上,对教材挖掘不深不透。
在分析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出现的问题时,注意给学生提供史料,让学生从史料中提炼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出现的问题,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概念、表现、作用、认识时,直接展示给学生现成的结论,并没有很好地对一些需要讲解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也没有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跟踪解答,对教材仅仅是进行了梳理知识,没有上升到一个高度,需要加强自身的历史专业素养。
第二,在多媒体运用方面。
本课与现实联系比较密切,我使用了多媒体课件,播放可口可乐、麦当劳、摩托罗拉、海尔等画面,通过地图动画展示波音飞机的组成过程,让同学们感受经济全球化带给他们和世界的影响。结果证明,这个方法确实有效,学生的反应很热烈,比较容易接受。但随之而来,我也从中发现了一个弊端,画面过于花哨,反而冲淡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把握。
第三,在合作交流,共同探究方面。
对于学生的把握始终是我教学中的一个弱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只注重个别学生,而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如把学生分成小组,在实际操作中却很少能让学生真正地进行小组的合作探究,分而不用,流于形式,从而使得教学模式和方法显得单一而薄弱,这也是为什么在课堂上不能真正使学生的活动和思维有机结合的一个重要原因。小组合作能够让学生体会合作后取得成功的快乐,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在教学中适当的采用这样的模式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以后一定要吸取教训。
整体而言,这一课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比较成功的,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可能是由于学生还没有完全熟悉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让他们到黑板展示时,很多学生的速度比较慢,或者小组没有提前找好人选,耽误了大家的时间,还有就是评述的时候,还不是太有条理,但是这些都不是太大的难题,随着小组合作学习运用的越来越多,这些问题会迎刃而解的。
第二篇: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抚顺德才高中高一年级历史学科导学案
制作人:郭莹
课题: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编号:81使用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班级:
【学习目标】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表现和实质。
【探究】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应抵制全球化的到来;也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能够带来幸福的“馅饼”,是发展中国家打开经济发展之门的“金钥匙”,应欢迎全球化的到来。你是如何看待上述两种观点的?
【小试牛刀】
1、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出现了崭新的局面。为此,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全球杂谈》中指出:“跨国界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使电视、电话、计算机连为一体,将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经济全球化趋势大大加快的主要原因有()
①科技发展;②新型交通、通讯方式的出现;③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建立;④跨国公司的推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2、2008年初肯德基在早餐时段开始卖油条,一些汉堡店也开始迎合各地民众口味而兼卖适合当地口味的食物,这些汉堡店还提供新式文化空间,供当地青年学生聊天、读书、看报„„。这些现象表明()
A.全球化促进多种文化的交流B.人们日益追求生活质量
C.外来文化开始向地方化发展D.世界各地民族文化趋同
成功来自坚持,执着创造奇迹!
第三篇:《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教案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2、学科:政治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预习教材相关内容
二、教学课题
内容为粤教版九年级第三第1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为了提高课堂效果,开展“有效课堂”研究,我对本课教材进行了认真深入的思考,围绕本课重点难点,设计了一些问题和情景,在课堂上引入了一些学生熟悉的,贴近生活的生动有趣的材料,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和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体性和参与性,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效果良好。
三、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对当今和平与发展为主流的时代下经济全球化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且这一课内容只要求学生对经济全球化有一个初步认识,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课程标准
知道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体现,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经济全球化趋势产生的原因
2、理解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演变和表现 3,结合实际,思考经济全球化趋势带来的后果是利还是弊。从而对世界对国家产生责任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
四、教学方法
根据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知识、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分析,本课采用问题引领讲授教学方法为主进行教学。整个教学活动中设计大量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点拨。使用大量图片资源,使学生有直观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现场调查:列举了一系列学生熟悉的商标,请同学们辨认一下,这些分别是什么品牌?引导学生了解随着改革开放国外不少知名品牌商品进入中国市场,而随着中国本身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不少民族品牌也在国外打响知名度。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国际之间的商品交换,意味着什么,同时导入新课。
二、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国外知名品牌进入我国市场
幻灯片上给出一组照片展示(可口可乐,耐克,阿迪达斯,肯德基、苹果等照片)【百度搜索】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F%C9%BF%DA%BF%C9%C0%D6&in=7013&cl=2&lm=-1&st=-1&pn=0&rn=1&di=60247891935&ln=1996&fr=&fm=result&fmq=***50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0&-1&di60247891935&objURLhttp%3A%2F%2Fimgsrc.baidu.com%2Fbaike%2Fpic%2Fitem%2F7e7f79096884789c3ac76329.jpg&fromURLhttp%3A%2F%2Fbaike.baidu.com%2Falbums%2F5842%2F5842.html%23889378%247e7f79096884789c3ac76329&W465&H500&T9000&S50&TPjpg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4%CD%BF%CB%B1%EA%D6%BE&in=19994&cl=2&lm=-1&st=&pn=100&rn=1&di=39664387530&ln=1915&fr=&fm=rs4&fmq=***00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pn100&-1&di39664387530&objURLhttp%3A%2F%2F&W792&H1024&T7789&S116&TPjpg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6%BB%B9%FB%B1%EA%D6%BE&in=30&cl=2&lm=-1&st=-1&pn=4&rn=1&di=1768321890&ln=1995&fr=&fm=result&fmq=***25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4&-1&di1768321890&objURLhttp%3A%2F%2F&W400&H223&T8339&S24&TPjpg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3%F6%B9%FA&in=613&cl=2&lm=-1&st=-1&pn=6&rn=1&di=125016329955&ln=1997&fr=&fm=result&fmq=***59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6&-1&di125016329955&objURLhttp%3A%2F%2F&W375&H300&T8892&S16&TPjpg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9%EE%DB%DA%D2%B9%BE%B0&in=4556&cl=2&lm=-1&st=-1&pn=0&rn=1&di=119204229870&ln=1958&fr=&fm=result&fmq=***15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0&-1&di119204229870&objURLhttp%3A%2F%2Fimg.hexun.com%2F2010-05-20%2F123759964.jpg&fromURLhttp%3A%2F%2Fauto.hexun.com%2F2010-05-20%2F123759963.html&W461&H327&T6790&S44&TPjpg
(二)列举西方的繁华对比欧洲贫困国家的生活境况,以及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引出经济全球化趋势引发的弊端。①既有合作又有矛盾和斗争。②发达国家凭借优势使发展中国家主权容易受到冲击和削弱。③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胁,富国与贫国差距拉大。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0%AD%CB%B9%CE%AC%BC%D3%CB%B9%D2%B9%BE%B0&in=3519&cl=2&lm=-1&st=-1&pn=84&rn=1&di=***5&ln=1918&fr=&fm=result&fmq=***15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84&-1&di***5&objURLhttp%3A%2F%2Ffsecity.com%2Fupload%2F2008_08%2F08082917029583.jpg&fromURLhttp%3A%2F%2Ffsecity.com%2Fshow.php%3Fid%3D147693%26cid%3D392&W1024&H768&T8572&S160&TPjpg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C%A2%B6%F6%B7%C7%D6%DE&in=26163&cl=2&lm=-1&st=-1&pn=0&rn=1&di=34797456735&ln=2000&fr=&fm=result&fmq=***87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0&-1&di34797456735&objURLhttp%3A%2F%2Fimg1.gtimg.com%2Fgongyi%2Fpics%2Fhv1%2F61%2F102%2F527%2F34294246.jpg&fromURLhttp%3A%2F%2Fbj.fenlei168.com%2Ftieba%2F25-17501%2F&W400&H266&T8245&S24&TPjpg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B%AA%B6%FB%BD%D6&in=17065&cl=2&lm=-1&st=-1&pn=2&rn=1&di=108347441130&ln=2000&fr=&fm=result&fmq=***90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2&-1&di108347441130&objURLhttp%3A%2F%2Fa4.att.hudong.com%2F63%2F37%2F0******45.jpg&fromURLhttp%3A%2F%2Ftupian.hudong.com%2Fa4_63_37_0******45_jpg.html&W450&H375&T7607&S494&TPjpg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2%A8%BC%B0%D6%D0%B9%FA%B9%C9%CA%D0&in=18769&cl=2&lm=-1&st=-1&pn=264&rn=1&di=80882762880&ln=1996&fr=&fm=result&fmq=***40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264&-1&di80882762880&objURLhttp%3A%2F%2Fres.news.ifeng.com%2Fdci_2011%2F0911%2Fre_4e6bedecc8144.jpg&fromURLhttp%3A%2F%2Fnews.timedg.com%2F2011-09%2F11%2Fcontent_6243852.htm&W450&H299&T9075&S30&TPjpg 最后提出一个总结本课的问题: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全球化犹如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富朝气的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时,该怎么办?(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六、教学反思
本课采用问题引领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一连串的问题设计,情景再现以及巧妙的过渡,有目的的启发诱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问题设计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得到他们的收获。问题又具有探索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思考,课堂气氛融洽,活跃。既有活跃的高潮期,也有独立思考的冷静期。用问题引领教学,有几个要注意的问题,一是提问题要有目的,不能为提问题而提问。二是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三是问题要由浅入深,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成就感。四是对学生回答的内容,不管对错都应给予肯定,提高他们的信心,再通过其他同学补充和老师修正来达到传递正确信息的目的。
七、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广东省学校:佛山市汾江中学姓名:陈春英
职称:中学一级通讯地址:广东省佛山市花园一街50号佛山市汾江中学
第四篇: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教案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秦川中学 王炜霞
课标要求: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根据的要求,本课的基础知识有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表现、影响,经济全球化存在的问题。
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及存在问题; 难点: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学生分析
1.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来看,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简单的世界史,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史实已经有所了解,并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初步了解了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归纳和概括问题的能力,初步具备了查找和收集材料、获取有效信息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2.从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以及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行为来看,学生的兴奋点仍集中在直观教具或有趣的历史事件上,对历史的认识仍处在感性认识阶段,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不强。因此,在教学中要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活跃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并能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形成较全面的历史观点。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生能熟悉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表现、影响;理解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及全球化进程中问题。
2.学生能通过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原因、表现和影响的具体分析,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研究教材、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按设计的程序,辅以多媒体教学,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搜集、整理和运用相关资料、自主探究等活动,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运用材料论证问题以及同他人合作学习、交流的能力,形成对经济全球化全面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学习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及其利弊,更好地理解我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增强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教学方法:
图表法、比较法、归纳法和谈话法等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视频展示经济全球化的现状。明确经济全球化不仅集中在金融和贸易领域,而且涉及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导入新课。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定义。
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板书,展示第一个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2、经济全球化的形成过程
3、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因素
4、经济全球化的意义
分析:通过图片、表格和文字等资料的分析,总结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分工日趋成熟;跨国公司日益活跃;货币跨国流动规模大速度快。共同探究一 在你身边还有哪些经济全球化的例子,试举例。通过这个问题的设置,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积极思考。
总结:通过阅读教材并结合之前所学内容,总结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培养学生温故而知新的学习习惯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总结: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展示,总结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因素。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历史史实的能力。也使学生深刻体会论从史出的原则。
共同探究二 经济全球化的意义。学生通过相互探讨,积极思考全球化的意义。过渡:通过了解抗议经济全球化的一系列活动,探究原因,过渡到下一个问题。板书:展示第二个问题:
二、经济全球化的问题与应对
1、存在的问题
2、应对
分析:通过图片、视频和文字等资料分析、总结经济全球化中存在的问题。贫富差距扩大;经济危机;发展中国家严重的环境问题。讨论应对措施:
1、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
2、建立全球化观念,从全球视野观察思考问题。
3、尊重各民族、各国家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承认多样化。
4、建立政府对经济的监管机制,避免经济发展的无序性。
5、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
视频材料,看中国政府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小结:
小结科技革命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市场经济制度两极格局结束机遇世界经济全球化促进制约挑战区域集团化
第五篇:《综合探究__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教案
综合探究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教学前沿】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国际分工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已从原来的商品交换广泛渗透到生产协作、技术交流与研发、信息传播、资金融通和劳务合作等各个领域,经济全球化的格局越来越明显。这既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大好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怎么办?带着这个问题,本次综合探究的主题是: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探究意图】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抓住各种机遇,勇敢迎接前进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本次探究展示的正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带来的各种机遇与挑战。
2.通过综合探究,希望学生结合我国经济建设实际,针对具体问题,在充分收集材料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有针对性的建议,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本领和责任感。【活动策划】
将全班学生分为五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探究一个问题。
第一小组:收集跨国公司跨国兼并的案例,分析哪些行业的兼并比较活跃。结合国内或本地的产业结构调整,为迎接这场全球化的产业大转移提出建议。
第二小组:收集我国在参与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取得了哪些主要的成绩?区域集团外的国家不能享受区域集团内部的特殊优惠政策,这种内外有别的做法妨碍了其他国家对该区域集团的出口。我国的企业应当如何克服这一困难?
第三小组:搜集与“数字鸿沟”有关的材料,了解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针对我国如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数字鸿沟”,提出建议。
第四小组:搜集我国出口产品绿色壁垒的典型案例。为我国出口企业应对绿色壁垒提出建议。
第五小组:搜集我国企业成功应诉反倾销的案例,总结它们的成功经验。如果与世贸成员发生贸易摩擦,怎样利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维护自己的权益?
/ 5
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获取本探究的资料:上网,书刊、报纸、杂志,实地考察、调研。
每个小组必须就自己负责的问题,提出一份探究报告,以供课堂交流。在课堂交流完毕后,全班应当结合本地的经济建设实际,形成一份综合性的、完整的方案。
进行本探究,最忌泛泛而谈,说大话、空话,光讲抽象的道理,要求结合实际,提出具体的、有操作性的、建设性的建议和对策。【活动方式】
自由论坛(模拟《财富》论坛的形式,各小组交流自己的报告,教师主持)。【课时安排】
一课时 【备课资料】
一、跨国并购的类型
跨国并购可以分为领域加强型、领域扩张型和领域开拓型三种类型。
领域加强型并购,又称纵向并购,指处于同一产业的不同生产和经营阶段的企业并购。被购方可以是收购方的上游企业,也可以是其下游企业。这类并购在建材、电子、家用电器等行业较为常见。它对于强化企业的核心和整体竞争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领域扩张型并购,它包括横向并购和集中并购两种类型。前者是指收购方与被购方拥有的产品系列和市场基本相同或类似。后者是指收购方与被购方的市场相同,但生产技术不同,或者技术相同而市场不同。领域扩张型并购为企业顺利进入目标市场、扩大市场覆盖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领域开拓型并购,又称混合型并购,指收购方对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实施的并购。这种并购不仅使收购方的业务领域得到有效拓展,有时还会导致收购方的行业属性发生变化。
二、区域贸易协定知多少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区域经济合作迅速发展。截至2003年10月,向世界贸易组织(含关贸总协定)通报的区域贸易协定数量已经达到了285项,其中尚在实施的有189项。此外,有60项协定虽然没有向世贸组织通报,但已经开
/ 5 始实施。
欧洲是区域贸易协定最集中的地区,占全球已实施数量的50%以上。过去10年间,美洲是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最快的地区。目前,全球已有45%以上的贸易属于区域内贸易,预计35年后将超过50%。这意味着全球贸易的一半以上将不再属于多边贸易体制所管辖。
三、我国的信息鸿沟
在我国,不同地区、人群使用信息技术的程度存在鸿沟,表现为:东部沿海城市信息化程度相对来说比较高,而中西部地区信息化程度较低。无论是实际上网人数,还是上网人数所占人口比例,东部省区都大大超过中西部地区。农民的信息化程度大大低于城市居民。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2003年山东省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在627万名山东网民中,农民由于上网用户过少竟然被忽略不计,也就是说,山东农民仍然可以说与互联网无缘。在山东上网用户中,高居榜首的是学生,接近1/5。另外几个比较集中的群体有专业技术人员、商业服务人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教师、国家机关和党群组织工作人员,所占比例均在1/10以上。作为东部沿海的一个经济大省,山东农民尚且如此,中西部地区农民上网情况可想而知。
四、绿色壁垒的特征
绿色壁垒具有其他非关税壁垒所不具有的特征。其一,表现内容上具有合理性。以保护环境、自然资源和生命健康为借口,表面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潮流,也迎合了绿色消费的需要,而且以国际公约和国别法律、法规等公开立法为依据。其二,保护对象上具有广泛性。不仅包括初级产品,而且还包括所有中间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等几乎所有的产品。不仅对产品本身的质量,而且对产品从生产前的设计一直到消费后的最终处理都有限制。其三,保护方式上具有隐蔽性。不像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虽然限制贸易,但有一定的透明性。绿色壁垒是利用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使出口方难以预见其内容及变化而难以对付和适应,但又不易产生贸易摩擦。其四,实施效果上具有歧视性。有些国家根据自身与其他国家的具体贸易状况采取不同的手段,使国民待遇原则受到扭曲。而且,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上差异明显,绿色壁垒主要方便发达国家使用。
/ 5
五、我国反倾销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于2001年10月31日国务院第46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对外贸易秩序和公平竞争。进口产品以倾销方式进入我国市场,并对已经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或者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实质阻碍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进行调查,采取反倾销措施。
六、“入世”3年,中国经济真正成为“入世”获益者
3年间,中国的GDP增长了25%,进出口总额翻了一番,创造了罕见的历史奇迹。具体表现在:
1.农业、汽车、电信、金融、证券等重要行业稳健发展。
2.“阳光政务”全面推行。3年来,中国政府各个部门全面清理各种法规和部门规章,根据WTO规则和中国“入世”的承诺分别进行了修改和废止,政府提高了法律的透明度,忠实地履行了我们的承诺。
3.外贸发展速度全球罕见。2004年,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1万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德两国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
4.中国利用外资额稳步增长。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利用外资最多的国家,外商投资已遍及制造业、服务业、农业、基础设施等诸多领域。目前来华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近190个,全球最大500家跨国公司已有400多家在华投资,外商投资设立的研发中心超过600家。
5.“入世”3年来,最大的变化是观念的变化。人们普遍树立起了规则意识,接受了国际上通行的一些基本规则,以确保我国的经济法律法规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和国际通行的做法相一致。这些都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条件。总之,“入世”3年来,我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WTO的其他成员国也从中国的改革开放中获得了很大的收益,可以说是取得了“双赢”的结果。
但是,随着中国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同时受到“非市场经济地位”身份的限制,中国企业不断受到反倾销诉讼与调查的困扰,目前中国是WTO成员中受到反倾销诉讼最多的国家之一。根据中国“入世”协定,从2004年1月1日至所承诺的行业全部开放为止,中国将进入“WTO后过渡期”,“后过渡期”意味着目前中国主要产业的所有非关税保护措施将逐渐减少直到完全取
/ 5 消,中国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