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评课量表
中学评课量表
学生是否得到了发展是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作为发挥课堂主导作用的教师,就是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先进理念转化为能在课堂教学中具体操作和把握的目标上去实施教学。结合校本教研大主题“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师、学生的实际水平及期初校长的讲座《有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修订了《洼子店中学评课量表》,提出了评价教师教学行为的5个维度和学生学习活动的5个维度,并设置了需要定性的评课维度的量化权值,以对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起到导向、激励、调控的作用,以促进有效课堂教学在实施中向纵深发展。
中学评课量表
评课维度
评课因素
分值
评课等级
对比
因素
优良中差评价教师行为的5个维度40 评价教师行为的5个维度40分 组 织 能 分 教材 把握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一)正确理解教材,善于利用、活用和开发教材,体现创造性;教材处理恰当,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做到三要:要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要适于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具体说,教学内容要具有时代性、科学性。教师要向学生准确无误的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挖掘教材中素质教育的因素,在教学中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教学内容要具有人文性、教育性,能针对学生特点和思想实际,以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方式进行思想教育;教学内容要具有训练性和综合性,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注重引导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形成能力。) 照本宣科,缺乏创新,重难点处理不妥,教学目标不符合要求,脱离学生实际,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脱节,教学过程设计不合理,时间安排不恰当;内容空、难度过大或过小;节奏不协调;课内活动单调或只追求表现形式,学生不能积极展开思维,无实效。 组织教学活动 教师基本功 (一)专业知识功底扎实,无知识性错误。掌握本课的教学内容;熟悉本课所涉及的本学科前后的相关内容;了解与本课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生活常识;对于超越教师认知水平或师生互动中新生成的知识,能艺术性处理,从而有效掌控课堂。 (二)语言规范、生动,能有效调控和激励学生。使用普通话;用规范的学科语言教学;无语病,无口头语等;语言简练、生动,能调动学生的情绪并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组织和调控;恰当使用体态语言,并与口头语言有机结合。 (三)板书字迹工整,布局合理,突出重点。写规范字(避免出现错别字、繁体字等);规范的画图;合理使用符号、颜色等,重点突出;简明扼要,脉络清晰;布局合理,整体美观。 (四)能熟练地使用传统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操作规范、熟练;各种手段合理使用;使用时机适时。 注 意中 心 5 关注学生 教态、语调呆板,缺乏激情,语言逻辑混乱。 及时反馈 教 学态 度5 尊重信任 激励评价 灵活调整 恰当处理 教学境界10分 面向全体 全面发展 自主发展 评价学生学习活动的五个维度60分 参与状态14分 参与形式 投入 展开 深入 拓展 情绪状态10分 气氛活跃 及时反馈 交往状态14分 交流充分 有效合作 思维状态12分 主动积极参与思考 思维得到深层发展 学生提出的问题与见解具有挑战性或独创性(是否引发了其他学生主动创造?这样的人次有多少?)学生是否把经过探究发现的结论作为新的素材去努力探究新的发现(这样的人次有多少?) 生成状态10分 成就感 严谨 重点评析
第二篇:中学评课量表
中学评课量表
学生是否得到了发展是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作为发挥课堂主导作用的教师,就是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先进理念转化为能在课堂教学中具体操作和把握的目标上去实施教学。结合校本教研大主题“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师、学生的实际水平及期初校长的讲座《有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修订了《洼子店中学评课量表》,提出了评价教师教学行为的5个维度和学生学习活动的5个维度,并设置了需要定性的评课维度的量化权值,以对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起到导向、激励、调控的作用,以促进有效课堂教学在实施中向纵深发展。
中学评课量表
评课维度 评课因素 分值 评课等级 对比 因素
优良中差 评价教师行为的5个维度40
评价教师行为的5个维度40分
组 织 能 15 分 教材 把握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一)正确理解教材,善于利用、活用和开发教材,体现创造性;教材处理恰当,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做到三要:要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要适于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具体说,教学内容要具有时代性、科学性。教师要向学生准确无误的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挖掘教材中素质教育的因素,在教学中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教学内容要具有人文性、教育性,能针对学生特点和思想实际,以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方式进行思想教育;教学内容要具有训练性和综合性,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注重引导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形成能力。)5 照本宣科,缺乏创新,重难点处理不妥,教学目标不符合要求,脱离学生实际,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脱节,教学过程设计不合理,时间安排不恰当;内容空、难度过大或过小;节奏不协调;课内活动单调或只追求表现形式,学生不能积极展开思维,无实效。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程序安排科学合理,衔接自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学节奏科学、协调;课内活动新颖实用,形式多样,重视组织学生经历有教学思想含量的“教学化”过程,能引发学生积极思维。6 教师基本功
(一)专业知识功底扎实,无知识性错误。掌握本课的教学内容;熟悉本课所涉及的本学科前后的相关内容;了解与本课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生活常识;对于超越教师认知水平或师生互动中新生成的知识,能艺术性处理,从而有效掌控课堂。
(二)语言规范、生动,能有效调控和激励学生。使用普通话;用规范的学科语言教学;无语病,无口头语等;语言简练、生动,能调动学生的情绪并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组织和调控;恰当使用体态语言,并与口头语言有机结合。
(三)板书字迹工整,布局合理,突出重点。写规范字(避免出现错别字、繁体字等);规范的画图;合理使用符号、颜色等,重点突出;简明扼要,脉络清晰;布局合理,整体美观。
(四)能熟练地使用传统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操作规范、熟练;各种手段合理使用;使用时机适时。4 注 意中 心 5 分 关注学生
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思维与心智的发展情况。3 教态、语调呆板,缺乏激情,语言逻辑混乱。及时反馈
及时反馈与调节学生的活动。2 教 学态 度5 分 尊重信任 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以热情和宽容的态度善待学生。3 自唱主角,对生冷淡,摆权威,以指责方式管理学生。激励评价
注意捕捉合适的时机激励评价学生,有足够的热心和耐心帮助学困生。2 灵活调整
敏锐、快速的捕捉各种信息,根据学生需要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保证主要目标的完成。3 应变差,不善于处理偶发事件,不善于调整教学思路,不善于和学生沟通。恰当处理
恰当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消除学生心理暂时形成的不利兴奋点,把注意力重新转移回来,使教学程序恢复正常。2 教学境界10分 面向全体
把握教学目标,正确处理基础和发展的关系;因材施教,使各种不同的学生的学习需要获得不同程度发展;保证学生参与学习的时空,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必需的学习机会和时间。4
不能有效调动学习积极性,只注意少数学生,把认知性任务当成课堂教学中心或唯一目标。全面发展 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3 自主发展
注重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实践;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造力。(如是否提出开放性问题,提供几种解答,怎样处理学生的解答。)3
评价学生学习活动的五个维度60分 参与状态14分 参与形式
参与学习活动的形式多样、恰当,如师生谈话、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等。4 学生无精打采或只有少数学生在按教师要求学习,只重视练习阶段时学生的参与,学生参与学习的方式单一。投入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3 展开
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否都能积极参与。2 深入
学生在参与学习中,师生、生生能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交流,即能进行实质性参与。3 拓展
学生不仅参与学,还参与教,不仅课内,而且延伸至课外。2情绪状态10分 气氛活跃
学生是否具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4 气氛沉闷,情绪低落,注意力分散,课堂秩序较混乱。及时反馈
学生能否善于自我控制,调节学习情绪,保持良好的注意状态。6 交往状态14分 交流充分
能否构建师生、生生及媒体之间信息交流的立体结构,信息交流充分。6 师生配合不足,讨论内容浅层次,低水平或没经过个体精思开展讨论,或合作讨论不充分,追求形式,无视效果。有效合作
合作讨论的内容是否有思考性,有价值;是否有明确分工,每人都有事可做;是否注重合作前的独立思考(有多少时间?);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展开合作讨论(多少时间?)8 思维状态12分 主动积极参与思考
能引发大多数学生积极思考,展现出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举手答题率80%以上,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这样的人次有多少?)6 举手答题率低,学生很少有发表见解机会或对学生质疑缺乏及时深入研讨;学生自主独立思考时间少思维得到深层发展 学生提出的问题与见解具有挑战性或独创性(是否引发了其他学生主动创造?这样的人次有多少?)学生是否把经过探究发现的结论作为新的素材去努力探究新的发现(这样的人次有多少?)6 生成状态10分 成就感
学生是否都能各尽所能,感到踏实和满足;学生是否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有强烈成功的愿望,对学习更有信心和兴趣。5 学习被动或紧张,缺乏上进心,不积极思考或分析问题,思路狭窄,不灵活,易受不良情绪干扰。严谨
学生能否调控自己的消极心理,调整不利于积极思维的思维定势及惰性、畏难、自卑、闭琐等不良心理。5 重点评析 评课人时间
第三篇:焦虑自评量表
焦虑自评量表
一、简介
“焦虑自评量表分析系统”是根据Zung于1971年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改编而成。该系统集心理学、精神病学、多元统计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技术于一体。准确-迅速地反映伴有焦虑倾向的被试的主观感受。为临床心理咨询、诊断、治疗以及病理心理机制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测验应用范围颇广,适用于各种职业、文化阶层及年龄段的正常人或各类精神病人。包括青少年病人、老年病人和神经症病人。
二、信效度
吴文源等对36例神经症患者进行SAS自评,同时由医师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作评价,两量表总分用Pearson相关法获得的相关系数为0.365,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341,表明SAS的效度尚好。王芳芳(1994)在1032名中学生测试的斯皮尔曼-布朗系数为0.696,间隔1个月的重测相关为0.777(P<0.001)。
刘贤臣等的因子分析表明SAS主要由4个因子组成,解释46.38%的总体方差。因子1中负荷量>0.50的条目有4个,可解释为焦虑心情,因子2、3反映了自主神经紊乱和运动紧张,因子4是一混合性因子,由2个条目构成。
三、题目
下面有二十条文字,请仔细阅读每一条,把意思弄明白,然后根据您最近一星期的实际情况在适当的方格里划,每一条文字后有四个格,表示:
A没有或很少时间; B小部分时间; C相当多时间;
D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
1.我觉得比平时容易紧张或着急(A)(B)(C)(D)2.我无缘无故在感到害怕(A)(B)(C)(D)3.我容易心里烦乱或感到惊恐(A)(B)(C)(D)4.我觉得我可能将要发疯(A)(B)(C)(D)5.我觉得一切都很好(A)(B)(C)(D)6.我手脚发抖打颤(A)(B)(C)(D)7.我因为头疼、颈痛和背痛而苦恼(A)(B)(C)(D)8.我觉得容易衰弱和疲乏(A)(B)(C)(D)9.我觉得心平气和,并且容易安静坐着(A)(B)(C)(D)10.我觉得心跳得很快(A)(B)(C)(D)11.我因为一阵阵头晕而苦恼(A)(B)(C)(D)12.我有晕倒发作,或觉得要晕倒似的(A)(B)(C)(D)13.我吸气呼气都感到很容易(A)(B)(C)(D)14.我的手脚麻木和刺痛(A)(B)(C)(D)15.我因为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恼(A)(B)(C)(D)16.我常常要小便(A)(B)(C)(D)17.我的手脚常常是干燥温暖的(A)(B)(C)(D)18.我脸红发热(A)(B)(C)(D)19.我容易入睡并且一夜睡得很好(A)(B)(C)(D)20.我作恶梦(A)(B)(C)(D)
四、评分方法及解读 正向计分题A、B、C、D按1、2、3、4分计;反向计分题按4、3、2、1计分。反向计分题号:5、9、13、17、19。
总分乘以1.25取整数,即得标准分,分值越小越好,分界值为50。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第四篇:网络成瘾自评量表
简介:网络成瘾自评量表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自评量表,它根据上网者所用时间、网络中人与之间的亲密感和无意义的网络信息(电子信箱)查询以及对工作、学习、生活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带来情绪的不稳定。本测试共有20个项目,为1—5级评分法,总分越高说明网络成瘾越重。
[评分标准及意义]
评分:几乎不=1,很少=2,有时候=3,大多时间=4,总是=5
0~23分:正常;上网者仅仅将网络作为获得信息或休闲的一种工具,网络仅仅作为一种生活手段出现在上网者的生活中,上网者不存在对网络的精神依赖行为。
24—49:有轻度上瘾症状,尚没有形成网络依赖,在上网时间的把握上有时候稍微滞后,但在总体上仍能够自我控制。
50~79分:中度成瘾,网络使用后已经出现一些社会适应问题,比如对时间控制减弱,网络耐受性增强,人际关系趋向敏感,生活秩序正在打乱,情绪开始出现一些较为明显的不稳定特征,你正面临来自网络的问题。
80~100分:重度成瘾,上网者已经完全被互联网所控制,网络成为上网者的精神寄托场所,在网上用户长时间的分享巅峰体验,在网下用户则长时间陷入抑郁、恐慌、悔恨等多种负面情绪体验中,上网者社交往功能正在逐步退缩,为你的网络生涯已经到了引起严重生活问题的程度了,你恐怕需要很强的意志力,甚至需要求助于心理医生才能恢复正常了。
网络成瘾自评量表
1、你是否上网时间常常超出原先计划的时间?
2、你不顾家事而将时间都用来上网吗?
3、你觉得上网时的兴奋更胜于伴侣之间的亲密感吗?
4、你常会在网上交新朋友吗?
5、你会因上网费时间而受到他人的抱怨吗?
6、你会因上网费时间而产生学习和工作的困扰吗?
7、你会不由自主的检查电子信箱吗?
8、你会因为上网而使工作表现(或成绩)不理想吗?
9、当有人问你在网上做什么的时候你会有所防卫或隐藏吗?
10、你会因为现实生活纷扰不安而在上网后感到欣慰吗?
11、再次上网前,你会迫不及待地想提前上网吗?
12、你会觉得“少了网络,人生是黑白的”吗?
13、当有人在你上网时打扰你,你会叫骂或是感觉受到妨碍吗?
14、你会因为上网而牺牲睡眠时间吗?
15、你会在离线时间对网络念念不忘或一上网便充满“遐想”吗?
16、你上网时常说“再过几分钟就好了”这几句话吗?
17、你尝试过缩减上网时间却无法办到的体验吗
18、你会试着隐瞒自己的上网时间吗?
19、你会选择时间花在网络上而不想与他人出去走走吗?
20、你会因为没上网而心情郁闷,易怒、情绪不稳定,而一上网就百病全消了吗?
网络成瘾倾向量表
1、如你不上网冲浪,你是否会感到烦躁不安? 是否
2、你是否原来打算只上15分钟网,但最终超过了2小时? 是否
3、你每月的电话帐单是否越来越长?是否
如以上均为是,则肯定网络成瘾症的倾向。
第五篇:中学信息技术评课稿
中学信息技术评课稿
−评《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一、评课前准备
通过该教师搜集的 “马拉松起源”的故事、计算机技术应用图片以及关于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素材等资源,可以看出,该教师为本节课做了较为充分素材搜集准备,对教学内容有较为深入的学习,通过教师用辩论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显示出该教师对重难点的突破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评教学思想
从本节课来看,该教师通过故事情境创设、讨论、信息化式辩论和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整节课的教学,思想比较新颖,比较容易激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学生主体性:该教师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体现了学生的中心地位,如:该教师通过让学生讲述“马拉松的起源”的故事来创设故事情境,突出学生个体独立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又通过师生互动交流、生生互动交流来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最后通过学生全面参与信息化式的辩论来攻克本节课的难点:“如何正确使用信息技术”。
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应用实例并掌握如何正确地使用信息技术;最后通过学生参与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巩固以往word排版操作技能的同时,也对新的知识的理解有一个直观的反馈。
(2)体现学生主动性和教学开放性:通过设置以“文明上网”为主题的课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发出倡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实现师生共同探索:通过展示经典电影片断和图片,师生共同探索计算机技术在经典电影领域的应用技。
(4)关注学生收获:通过拓展练习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知识的薄弱点,为今后更好更有针对性的引领学生奠定基础。
三、评教材处理
本节课知识点的把握比较准确,知识点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较为紧密,通过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相对轻松地攻克了教学难点。例如:通过师生交流互动、生生交流互动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印象;通过若干年电脑配置和价格的对比,把知识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问题,使每个学生对相关知识点产生很大的兴趣;通过比较新颖的信息化式辩论,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较为轻松地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正确使用信息技术”。
四、评教学方法使用
该教师根据不同的知识点,量体裁衣,使用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有:讨论法、讲授法、提问法、探究法、辩论法、任务驱动法等,非常符合新课程理念,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使用辩论法时紧密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采用通过搜索引擎查找的视频、图片等资源,让辩论的效果更直观,更让学生印象深刻,这在平常辩论法的基础上进行了革新,体现了与时俱进。
五、评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本节课用到的学习方法有:学习指导法、探究法。教师根据知识点的内容,设置了不同的问题或线索,让学生带着问题或线索学习、探究,让学生少走弯路让学生的学习省时、高效。
六、评教学过程
本节课,该教师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导入部分,通过教师展示课件,请学生讲述“马拉松起源”的故事的方式来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新课。
二、在新课讲授部分,主要分为四个环节。分别是:1.该教师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的方法让学生对信息技术定义有个最直观的了讲解;2.通过展示信息技术发展不同时期所具有代表性的物质图片,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想象未来信息技术的特征,为下一环节的教学打下基础;3.通过学生操作实践、对比,教师展示图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4.通过让学生充分利用搜索引擎查找论据视频、图片等资源,把资源应用于辩论,从而很自然的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同时完美体现了信息化课堂的魅力。整节课围绕着“信息技术”这条主线,分别从信息技术定义、历史、未来趋势、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四个方面展开,设计思路非常清晰。各个环节之间环环相扣,过渡自然,很好的实现了预设的三维目标,有效突破了教学重难点。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很好地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七、评教学效果
整个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参与度比较高,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能力较强。通过对学生的拓展训练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学生已经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存在的不足:1.本节课没有针对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部分学困生无法获得同样的提高,学优生没有进一步拓展。2.没有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让教师可以及时准确的了解学生心中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