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数学四上大数的认识单元整体反思
这个单元以读数和写数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包括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学习经验,人教版数学四上大数的认识单元整体反思。在第一轮教学经验的指导下,我在读数时特别注意了读数的要点强调,每一级的数都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只是读完后在后面加上它的数级单位(自定义概念,指
一、万或亿)。通过分级读,全班大部分学生都能准确快速地读出给定的大数。在教学写数的过程中,我让学生跟大数的读法进行比较,找出方便快捷的方法,即先画分级线,再用数级单位代替分级线,然后按照读法,分级写出各级上的数。通过这种方法的运用和逆运用(自定义概念,指某一方法经反方向思考后的运用),沟通了读法与写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的读写能力均得到了提高。
在省略尾数取近似值的教学中,对于为什么要省略,如何省略的问题,我通过估算引入,让学生明白省略尾数去近似值的目的是为了在特定情况下方便解决问题,而省略尾数的方法,与估算中的估这一环节有相似点,一般低位上较小的数选择舍去,较大的数选择进一后舍去,教学反思《人教版数学四上大数的认识单元整体反思》。由此引出“四舍”、“五入”。当然在这过程中仍少不了前面读书写数中的分级这一环节的帮助。教学过程中,我明确要求学生我先分级,好确定省略的部分,在合理的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最后再按要求改写,这样学生们掌握起来会容易的多。
在本单元中结合计算器的使用而安排的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的教学中,我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经验,根据二年级时学习的转移方法,渗透了平均的思想。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对与120+130+140+150=()×()这类加数是偶数个的问题,讨论出两种做法,一种是把130+140看作一组,120+150看作和相同的另一组,因此得出120+130+140+150=(270)×(2)的方法。也有学生发现四个数中没有一个是他们的平均数,但可以通过130与140的平均数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又有了120+130+140+150=(135)×(4)的解决方法。
第二篇:人教版四上大数的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3、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
4、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教学难点: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教师谈话:
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
2、请同学们小组内读一读这些数。
680 5800 520 5000 4700 3070 8003 6009 1040 7200 605
3、同学们,这些是我们已经认识的比较小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4、放录音及出示数据:
各位观众:今天是2000年12月20日,据国家统计局消息: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出全国人口共计12595330000人,其中北京:13819000人,西藏:2616300人,四川:83290935人,河南:92560000人,新疆:19250000人,黑龙江:36890000人,山东:90790000人
这些数都是比较大的数,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设计意图:回忆万以内的数,是为下面学习亿以内的数作铺垫;一是巩固复习这部分知识,同时为下面认识亿以内的数作准备.)
二、合作学习,形成结论
1、自主学习
(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时问: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多少?
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 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
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多少 学生在计数器上数数。
师: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2、合作学习例1
(1)小组讨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2)试着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
(板书数位表)
亿级
万级
个级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北京 1 3 8 1 0 0 0
↑ 表示8个十万
(设计意图:对照数位,出现4个不同的数。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4个数位是一级第一个是个级的数,让学生自己读;第二个是万级的数,给出读法;第三个是中间有0的万级的数,让学生自己试读;第三个也是万级的数,但中间和末尾都有0,给出读法。这样在教师引导和自主探索中,使学生学会读亿以内的数。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做一做的1题数数
(1)一万一万地数,从九十六万数到一百零三万(2)十万十万地数,从七十万数到一百万(3)一千万一千万地数,从八千万数到一亿
2、填空。
(1)从右边起,第四位是()位,第()位是万位,()位在第九位。(2)3068257是一个()位数,最高位是()。(3)1个万里面有()个干。
l0个千万是1个()。(4)5080020是由5个()、8个()和2个()组成的。
(5)50500050左边的“5”在()位上,表示()个();中间的“5”在(()个()。
3、做一做的2题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认识
亿级
万级
个级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北京 3 8 1 0 0 0
↑
表示8个十万)位上,表示
第三篇:人教七册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全部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亿以内数的读法(p2-p5 例
1、例2 练习一 第1~5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3、通过归纳亿以内数的读数规则,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教学关键:掌握数位顺序及数级
教学重点:整理数位顺序表和亿以内的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每级中间或未尾有0的数的读法。教学建议:
亿以内数的读法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类推,所以在教学本课时我们有必要对万以内数的认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如可采用口答形式复习数位顺序及各数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对于万以内数的读法,可以出示一组数据如:2005年路桥区前两个月共实现农林、渔业总产值17013万元,其中农业产品6383万元,林业产值94万元,渔业产值7560万元。在对万以内数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再出示第2页主题图,让学生读一读画面上呈现的6个大数,也可以让学生说说身边听到,看到的大数。在这环节中我们就让学生凭着自己的理解运用旧知识去读数。这里学生肯定会造成认知上的冲突,从而引入新课教学。新课时可以按以下环节进行:
1、计数器操作,认识计数单位
用计数器数数,拨上一万,然后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后,再加一万是多少?认识十个一万是十万,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一百万,一千万,一亿的认识。
2、小组讨论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3、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学习数位,将13819000按数位顺序写出,说出每个数字所占的数位名称、计数单位、表示有多少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2)同桌互相说一说其它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3)学习“数级”,介绍我国计数的四位分级法
4、学习读数
(1)教学万级数的读法
可先出示万以内的数2496,让学生读后回答这个数在哪一级,表示多少?如果放在万级,又表示多少?在万级又该怎么读?引导学生根据个级数的读法,类推出万级数的读法。这样使学生明确:同一个数在个级时表示多少“个”,在万级时表示多少个“万”,这样就渗透了个级数与万级数读法的内在联系。然后出示几个如:308、3080000、4007、40070000的数让学生读,读后思考讨论: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含两级数的读法
让学生应用刚学的万级数的读法再结合以前学的知识自己读出6407000、85000300,在读时让学生思考讨论:先读哪一级,怎么读?再读哪一级怎样读?在什么情况下,“0”不读,什么情况下“0”要读?然后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亿以内数的读法法则。第4页你知道吗?是直观让学生感受1亿有多大,特别是小精灵每秒钟画一个点,一刻不停地画,1亿个点画3年2个多月,学生对这个时间感受是不具体的,我们可以让学生想想,如果你从现在开始画,等画完就过了3年2个多月,你就读几年级了?这样学生的感知就比较实在,以此培养学生的数感。
第二课时 亿以内数的写法(p6-p7 例
3、练习一 6~9)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能正确的写出整万的数和含有两级的数。
2、引导学生总结出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培养学生主动迁移知识的思维习惯。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集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难点:中间有“0”和未尾有“0”数的写法 教学建议:
本课时教材是由电视播放新闻的形式呈现两组数,说明在实际生活中有时需要将听到的数记录下来,引出写数。并且教材给出个级、万级八个数位,让学生对着数位写数,只给出两个数的写法,其余的两个数由学生自己写,这样既给了模仿的样板,同时也留有探究的空间,此外还可以利用此题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在具体的教学时,我想可以同亿以内数的读法类似,复习万以内数的写法,再引出亿以内数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一、出示信息,复习万以内数的写法。
1、路桥小学有学生二千一百八十名。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全长六千七百多米,公路桥长四千五百八十九米。
2、你了解到了哪些数据?你能把这些数据写出来吗?学生写后让学生说说万以内数的写法。
二、利用信息,学习亿以内数的写法
1、出示例3情境图
a、提问:刚才你注意到了哪些数据?这些数据有什么共同特点? b、试着写出这些数,先独立完成,再小组内交流。
c、各小组代表介绍自己的写法,在学生介绍自己写法的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同学提出质疑或补充。在同学的争论中明确整万数的写法。即先按照个级数的写法来写,再在后面加4个“0”.。d、教学含两级数的写法
出示一千五百六十九万三千和六百七十二万三千一百一十三这两个数和p7做一做,让学生尝试去写,写后反馈交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这些数包含几级,写数时先写哪一级,再写哪一级?(2)在写数时,什么时候写“0”?
对于“0”的写法,可结合具体数据,如:四万零九十这个数百位和个位为什么写 “0”。一百万的十万位、万位为什么写0,以此来使学生明确什么时候写0,最后得出含两级数的写法。
“你知道吗”介绍有关阿拉伯数字的来历,为后面数的基本理论作铺垫,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这一块内容也可以与下面“数的产生”一起教学。
练习中的第7、8题,没有数位表来支撑,让学生直接写出数。在练习时,可以让学生找出计数单位,分清级别再去写数。第9题是根据数的组成写数,训练学生对数的组成的理解和正确写数的能力。在练习时可借助数位表来写,特别要提醒学生0的占位。
第三课时 练习一(p11、p12 10~16)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使学生能正确地读写数。
2、培养学生对大数的分析判断能力及数感的培养。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正确的读写亿以内的数。教学建议:
本课时主要是对亿以内数读写的巩固练习。第九题是通过转盘游戏来练习数的读法,这里可以师转生读,同桌互转读也可以四人小组。完成之后可以问一下:你们认为怎样读数比较方便?第11题:写出横线上的数。教材提供了光的传播速度,2002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蜻蜓的小眼只数,这些内容可以使学生了解有关知识、扩大视野。在练习之前可让学生思考一下怎样写亿以内的数?练习之后可以思考一下有什么需要提醒同学注意的地方。第15题,下图中哪些说法不合理,主要是来培养学生的数感。我们可以再增加一些素材让学生去判断合理不合理,如我国陆地面积约960平方千米,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384400米。第16题是读、写数的综合练习,难度比较大,可以采取小组合作进行,有困难的可借助数位顺序表,显得直观点。
第四课时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p13 例4 练习二1~2)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确地比较几个数的大小。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比较亿以内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两个以上的数比较大小 教学建议:
教材是呈现我国面积最大的6个省份的数据,并配以反映该地区特点、形象的图片,由小精灵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即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为基础,自己探索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具体环节如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收集的万以内数的信息。问:你会比较大小吗?(复习万以内的大小比较)
2、同学们收集了有关大数的信息,请把你收集的数和同学说一说。
二、引入新课:
你们知道这些数中那个大?哪个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讨比较这些数大小的方法。
三、探究新知
1、请同学们把收集的大数和同桌比一比,谁的数大。
学生比后反馈如: 9023000&3467500 85000300&24960000
470050&107070 708000<5690000
30609008<3070800 板书出示学生比的结果(板书时有意识的把数位相同的写在一块)后,问:你们是怎么比的?从而归纳数位不同时,数位多的数就大;当数位相同时,就看最高位,最高位大的数就大,如果相同就看左数第二位,以此类推。
2、出示例4图,呈现各省的面积数,由学生正确地读出这些数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将每两个省份面积数进行比较,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
三、巩固学习p13 做一做
第五课时:改写---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p14、例5 练习二 3、6、7)教学目标:
1、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的方法发现问题。
3、体会较大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多位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教学建议: 教材提供的素材是有关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和作用的科普知识。让学生在了解一小滴血液中含红细胞个数、白细胞个数的同时,学会把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本节课具体的设计思路就是出示多个大数,如例5的数据,也可以是教材中出现的例4,让学生通过读、写、想三步来学习:想一想这些数据有什么特点,感受到数字很多写那么多“0”的不方便,读起来也不方便。通过读、写之后,再出示实例,进行比较,如:一小滴血液含有红细胞5000000个和500万个,通过小组讨论,两种表示方法有什么不一样。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特点:两种形式的结果完全相同,表达的意思也相同,只不过简写后的形式读写更加方便。再出示白细胞:10000个=()万个,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果。在讨论时应当引导学生想,万位在右起第几位?整万的数位后面是几个0?最后得出结论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把后面的四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就可以。
第六课时 求近似数(p15 例6 练习二 4、5、8)教学目标:
1、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通过观察,让学生体会近似数产生的过程,加深对近似数意义的理解。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教学建议:
本课是教学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教材运用拟人的形式,通过太阳与地球的对话,呈现有关地球、太阳知识,让学生了解地球和太阳的直径,太阳与地球的大小关系。并且结合具体数介绍“四舍五入”法。在具体教学时,可以先出示一条信息,如:三峡水库最终蓄水393亿立方米,26台机组年均发电量将达到847亿千瓦时,为修建三峡水库,120余万人从这里迁移到其他地方。请大家看看,哪些是近似数。最后说明:393亿和120余万,这些数所在统计时根据实际情况不同程度地舍弃了尾数,这些是近似数,26台是准确数。再出示教材中太阳和地球图,让学生自己观察,收集并交流图中提供的信息,描述太阳和地球的大小,再让学生读出太阳和地球的直径分别是多少,并说一说怎样能很快看出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多少倍,使学生感到直接说出这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比较困难,从而启发学生想到,用万作单位的数进行比较显得方便。进而引出怎样将“非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从而介绍“四舍五入”法和如何用“四舍五入”将非整万数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在学生掌握了“四舍五入”法后,应该根据具体例子让学生讨论:取近似数为什么用“≈”,改写与取近似数有什么不同。
练习二第4题,下面画线部分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通过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对比区分练习,使学生体会到什么情况下使用准确数,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近似数,进一步理解近似数的含义和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第七课时 数的产生(p19、p20 练习三1、2)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到数的产生和发展的漫长历史,以及数的产生和发展是因为生产和生活实践的需要,理解自然数概念的含义和特点。
2、认识亿级数位的数位顺序表及相应的计数单位。
3、通过感受数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让学生体验到灿烂的数学文化。教学重点:数的产生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 教学建议: 教材出示3幅图来介绍原始社会的计数方法,说明当时如何用小石子检查放牧归来的羊的只数,用结绳的方法统计猎物的个数,用在木头上刻道的方法记录捕鱼的数量,这些原始的计数方法表明人类很早就产生了一一对应的思想,随后简单说明了数字的产生。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先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数产生的资料进行。
一、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三年的数学,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那数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大家在课前收集了有关数产生的资料,那谁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资料? 学生汇报交流。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数的产生
师小结学生的汇报后出示主题图介绍远古时候的计数方法,再介绍各国各地区的数字和符号(如有时间可以介绍一下印度数字和阿拉伯数字)。
2、认识自然数
a.教学时明确说明:在我们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我们数的1、2、3、4、5、6„„都是自然数。“0”的出现比较晚,人类开始认识数看得见的东西,对于看不见的东西是不数的。因此,没有“0”这个数。随着生产和数学计算的发展,出现了“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0”也是自然数。
b.自然数的性质、特点可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研究:这些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差是几?”“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3、教学十进制计数法
a.生活中还有更大的数,需要用数级更多的数位表读写,如我国人口有1295330000人,这就需要比亿位更大的数位,猜一猜比亿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要求学生填出书本中剩下的数位和计数单位)。
在学生填完之后,向学生说明:还有比千亿大的数,由于不常用,暂时不学,因此在数位顺序表后面用省略号„„
b.借助计数器理解进率。可先拨出1亿,边拨珠边数,得出十个一亿是十亿,十个十亿是一百亿,十个一百亿是一千亿。.c.掌握理解十进制后可出示十二进制计数法,十六进制计数法让学生了解。
第八课时 亿以上数的认识(p21、p22 例
1、例
2、例3 练习三3~10)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亿以上数的读、写法,并能正确地读写出亿以上的大数。
2、通过亿以上数的读、写规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有能力。
3、进一步理解我国四位分级的习惯。
4、掌握把亿以上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数和求近似数的方法。教学重点:亿以上数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每级中间、未尾有0的数是读写法 教学建议:
由于前面学过亿以内数的读写和改写、求近亿数,学生再来学习亿以上数认识难度一般不大,可以放手让学自己试做。
一、教学读法 出示下面信息:
全球人口:6100000000人;我国有广阔的海域,海洋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据2001年统计,我国海洋主要产业总产值达723400000000元。其中,沿海旅游业已成为海洋产业中的第一大产业。产值约为250300000000元。学生试读上面的数,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读法,在读中体会归纳亿以上数的读法:读亿以上数时只要把“亿级”的数按照“个数”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就行。
即时练习,读出p21,做一做,读后提问,哪些零读,哪些零不读。
二、学习亿以上数的写法(1)教学例2 板书:三亿,三十亿九千万,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
让学生根据上面的读法,在计算器上拨出这几个数,观察计算器,看拨的这个数是几位数,并尝试写出这个数,写后互相交流亿以上的数是怎样写的,最后师生共同小结出方法。(2)例3是改写,改写成为“亿”为单位数,应强调整亿数去掉后面8个零后要加上一个“亿”字。对于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强调最好先分级,看亿位的数是多少,再看“千万位”上的数是否满5,再按照“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最后注意不能忘写“亿”字。
第九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p23-p25)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各种计算工具,对算盘和计算器有一定的了解。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的数学。教学建议:
本小节分别介绍了计算工具算盘和计算器,还安排了有关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的阅读材料。在教学计算工具的认识时可以结合25页的阅读材料进行,使学生对计算工具的发展有一个比较全面了解,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课前参与: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准备一下,把你所认识的计算工具用最清楚的方式介绍给大家。
一、计算工具的历史
(一)课前参与反馈(学生介绍计算工具)
前面我们了解了数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出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课前同学们进行了有关资料的查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计算工具? 学生发言。
(二)老师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补充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计算工具的源头可以上溯至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算筹是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发明了更为方便的算盘,并一直沿用至今。计算尺的出现,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从冈特开始,人们发明了多种类型的计算尺。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寸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
从17世纪到19世纪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一批杰出的科学家相继进行了机械式计算机的研制,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帕斯卡、莱布尼茨和巴丹心奇。这一时期的计算机虽然构造和性能还非常简单,但是其中体现的许多原理和思想已经开始接近现代计算机。最古老的计算工具:算筹
我国春秋时期出现的算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工具。计算的时候摆成纵式和横式两种数字,按照纵横相间的原则表示任何自然数,从而进行加、减、乘、除、开方以及其它的代数计算。负数出现后,算筹分红黑两种,红筹表示正数,黑筹表示负数。这种运算工具和运算方法,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可结合32页你知道吗?更加具体的介绍算筹)中国人发明算盘
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在解救一些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时,算筹显得越来越不方便了。于是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发明了算盘,它结合了十进制计数法和一整套计算口诀并一直沿用至今,被许多人看作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一般的算盘大都是木制的,算珠也是木制的。后来发展到用铜等金属制作算盘。高档的算盘用玉制作。算珠除了圆柱形的算珠,也有截面为菱形的算珠。最大的算盘有几米长,最小的只有几厘米。算盘可以进行加减乘除各种运算。时至今日,用算盘计算加减法的速度毫不逊色于计算器。算盘上粒粒算珠的上下左右移动,可以使计算者直观的看到加减乘除的运算过程。算珠互相碰撞及算珠与横档的碰撞发出的有节奏的声音,形成一首美妙的“计算进行曲”。计算者从声音中体会到计算的愉快。这些愉快的感觉反映到俗语中,“三下五去二”、“管它三七二十一”,“劈里拍拉的算账”。利用算盘进行计算时,不仅要用手指不断的拨动算珠,还要用眼睛看数,同时要不停的脑筋。这是非常典型的手脑并用,对提高智力,开发右脑是一种好方法。有学者指出,学珠算练手指是开发智力的有效途径。由于用算盘计算有这么多优点,所以这个在中国已使用了二千多年的计算工具,现在在世界各地仍得到广泛应用。在受中国文化影响比较深的日本、韩国、东南亚,珠算技术的传授及普及教育一直受到重视。日本的小学生把读书、写字、打算盘列为三大基本功,日本的珠算教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日本全国的算盘学校高这350000所。韩国的珠算教育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即使远在南美洲的巴西,也成子珠算联盟,每年进行4次珠算考核和二次珠算大赛。北美洲的墨西哥有全国珠算支部,美国有珠算教育中心,有1000多所学校接受珠算教育,算盘正式成为美国的一种数学教学工具。计算机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不断更新。目前,速度快的计算机1秒钟能计算几十万亿次。计算机的大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大约有一间房间那么大,现在有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还有掌上电脑。计算机发展史:
1946年发生了人类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人类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了。
以使用电子管为特点的第一代电子计算机在20世纪40年末和50年代初获得重大发展。第二代电子计算机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间问世以晶体管代替电子管并增加浮点运算。1964年ibm360系统问世它成为使用集成电路的第三代电子计算机的著名代表。使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第四代计算机。第五代电子计算机被称为智能计算机。
模仿人类大脑功能的神经计算机已经开发成功它标志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进入第六代。
二、算盘和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
1、算盘。
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许多的计算工具,其中算盘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现在在许多地方还能见到。你认识算盘吗?对算盘有哪些了解?(1)算盘各部分名称
算盘的长方形的框内装有一根横梁,梁上钻孔镶上小棍数根,称为档。每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盘子儿或算珠。
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一颗代表五;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一。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
在拨数时要先定好数位,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规定从右往左数第三档为个位)拨出一个数,说一说这表示多少?(2)两种不同的算盘; 出示两种不同的算盘(书23页图); 观察有什么不同。
左边的算盘是中国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
后来算盘发展到日本,逐渐演变成右边这样,上面变成了一颗珠子。
原因是:原来是中国采用的是16进制,满15进1,所以算盘每档上是15;进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进制,所以算盘的上面剩下1颗珠子。(3)算盘的两种功能:计算和计数
2、计算器。
(1)计算器的使用非常的广泛,你认识计算器吗? 出示一个计算器,你能说说每个键的功能吗?
显示屏、时间键、日期键、清除键、开关及清除屏键、存储运算键、括号键、数字键、支算符号键、等号键等。
(2)让学生看课本自学,边看自己的计算器边看书,然后小组交流。(3)计算器的使用与算盘相比有什么优势?
三、总结
计算器的使用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方便,通过使用计算器,你觉得计算器如果具备哪些功能就更好了?不妨我们去找一找是否具备这种功能的计算器,该如何使用,更希望同学们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出更好的计算工具。
四、作业:
1、继续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有兴趣的同学,如果能根据计算工具的发展史将其罗列就更好了)。
2、了解计算器的其他功能。
第十课时 用计算器计算(p26-p27,例
1、例2 练习三11-14)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利用电子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通过运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的秘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口算。教学重点:正确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教学难点:探索计算规律 教学建议:
例1要使学生学会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了解运算键的功能,会进行操作,例2是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的运算,同时让学生探索计算的规律,把计算和探索规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体教学如下:
一、利用计算器计算
1、学习输入数字
提问:28601这个数怎么输的?学生操作 同桌一人说数,另一人输。
2、出示386+179 说说怎样用计算器计算 认识“ce”键的作用
3、学生独立计算,825-138
4、自己试试看 26×39= 312÷8= 计算后提问,你觉得使用计算器计算要注意些什么?
5、说说做做
要求:合作完成,口头出示比较简单的计算题四人小组为单位轮流出题。
一、观察发现
1、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四人小组)9999×1= 9999×2= 9999×3= 9999×4= 观察上面的算式和结果,你发现什么规律? 根据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
9999×5 9999×7 9999×9的得数
二、练习(p27做一做,p30 11~14)
第十一课时:综合练习(练习三 15~19)教学目标:
1、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多位数的读、写、比较大小、多位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教学建议: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综合复习课,它应起到提优补差的作用。
第15题是读数练习,先让学生任意写出几个多位数,再读一读,这样更能考察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6题是写数练习,在写数时应让学生看清计数单位,这个数是两级还是三级。第17题是写数,改写同时进行,增强了知识的综合性。第18题比较数的大小,练习后说说比较的方法。
第19题呈现一个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情境,可让学生展开关于计算结果的讨论,用计算器进行验证,也可用估算方法判断分析结果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估算的能力。
最后你知道吗?是关于算筹的介绍,这块内容可以放在计算工具的认识中结合计算工具的发展进行教学。
第十二课时 1亿有多大(p33-p34)教学目标:
1、经过探究1亿有多大的活动,使学生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象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有多大,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培养向他人学习,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习惯。
3、通过探究1亿有多大活动,初步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在数概念的教学中,十分重视数感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但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因此在“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后,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充分去感受1亿究竟有多大?这节课我们应该怎样去设计呢?下面是我在网上看到人教论坛四年级教研室中云老师对这节课的看法及她的设计。
“在通读教材,研究这节课教学目的后,我觉得这节课如果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操作,很多的材料准备有些难度,所以我决定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进行猜想和制定活动方案两个活动,实验过程让学生自己或者是一个小组同学在家里进行,并且用数学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第二天学生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给我的时候,我在心里喊道:我的学生,这些可爱的小精灵们,你们真的是一群认真思考,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学生。他们不但收获了数学知识,也明白了许多的道理,“团结就是力量”“节约每一滴水”“积少成多”“换种思路思考问题”这些都是学生们完成实验活动后的感慨,我们教师要真的给学生创造一个探究的空间,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下面是学生的数学日记: 四年级四班 祝捷
我们刚刚学完了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但一亿这个数有多大对于我来说有点茫然,今天我就打算探究一下一亿到底有多大。我准备算一下一亿滴水有多少升。我先打来一根针管,吸取2亳升的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滴。原来2毫升的水有60滴,那么1毫升的水就有30滴了。我又算了一下,一亿滴水竟有3333333毫升。也就是说总共有3333升。一亿滴水竟汇成了3333升水,能够装四辆运水车,数目有多大啊!真是滴水汇成江河啊,看来我们要节约生活中的每一滴水 1亿有多少
小组成员:李晓龙
活动名称:1亿个三鹿牛奶箱横着摞起来有多高。
活动步骤:先用尺子量出一个纸箱有多高,高14厘米,按1亿χ14来算,等于14亿厘米,等于14000000米。也就是说1亿个纸箱摞起来有14000000米!结论:14000000米,多么令人惊讶的数字啊!这比珠穆朗玛峰还高多少倍啊!所以说,1亿件同样的东西摞起来,不要光看到一样东西多渺小,它们摞在一起就会变得非常硕大。这还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团结力量大。
四年级四班 王金艺
已经开学20天了,我们已经学完了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学了大数的认识,我学会了怎样写大数,读大数,求近似数。可是老师最后还留给我们一个作业,是:1亿有多大?我准备来算:口算一道题要用多长时间。我口算一道题大约要用1分钟,口算1亿道题就要用1亿分钟,1亿分钟等于几小时呢?我来算一下,1亿分钟除以60分钟等于一百六十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个小时四十分。我再来等一下等于几天?一百六十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个小时四十分除以二十四等于六万九千四百四十四天。现在我终于知道1亿有多大了。
代若伟 四(4)班 一亿本数学书有多高?
今天晚上,我脑子里突然出现一个念头:一亿本数学书有多高? 然后,我就开始动手了。先测量出一本数学书有多厚,原来厚一厘米,可别看这一厘米,里面的知识多着呢。知道了一本书的厚度,再乘以一亿,等于一亿厘米,也就是一百万米,一百万米也就是一千千米。通过这个小试验,我认识了一亿个一厘米等于多少米和多少千米,更详细地认识了一亿,并且亲身体验了它,是啊,生活中地大数真多,让我们一起去探究一亿
冯亚琦 四(4)班
今天,老师让我们用一亿个东西来调查它的重量、长度、厚度。我调查的是一亿粒大米有多重。我想要调查一亿粒大米,难道要一粒一粒数出来吗?我想到了一个方法,就是先秤出一千粒大米的重量是15克,然后,用乘法乘出一亿粒大米的重量。十五乘以十等于一百五十克,然后,再把一百五十乘以十,等于一千五百。这是十万大米的重量,再乘以十,再乘以十,再乘以十,得出的结果是一百五十万克,也就是一千五百千克。通过这一次调查,我知道事情一定要换个思路,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看了云老师的设计及学生的数学日记,我想大家是否都在想,让我的学生去试试,相信他们会有更精彩的活动方案。
人教七册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全部教学设
第四篇:人教语文四上第五单元练习题
第五单元练习题
班别:
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pán
xuán
chénɡzhuān
jiàn
ɡé
zī
tài
bù
yī
tún
bīnɡ
bǎo
lěi
dǎ
zhànɡ
chónɡ
shān
jùn
lǐnɡ
fú
shǒu
zhì
huì
ɡōnɡ
diàn
qì
pò
xiónɡ
wěi
chánɡ
lánɡ
zhù
zi
zāi
huā
shén
qīnɡ
qì
shuǎnɡ
jiàn
zhù
zhū
hónɡ
dī
àn
jīn
bì
huī
huánɡ
diāo
kè
shén
tài
zì
ruò
yǐn
yǐn
yuē
yuē
fó
xiānɡ
ɡé
jiā
yù
ɡuān
jǔ
shì
wú
shuānɡ
shī
zi
jiǔ
jīnɡ
shā
chǎnɡ
nán
zhēnɡ
běi
zhàn
yǎn
yìnɡ
yuè
yuè
yù
shì
ruò
yǒu
suǒ
sī
二、比一比,再组词。
旋()
嘉()
砖()
隔()
屯()
旅()
喜()
传()
融()
吨()
魄()
廊()
栽()
恐()
格()
魂()
郎()
载()
筑()
阁()
第五单元练习题
班别:
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pán
xuán
chénɡzhuān
jiàn
ɡé
zī
tài
bù
yī
tún
bīnɡ
bǎo
lěi
dǎ
zhànɡ
chónɡ
shān
jùn
lǐnɡ
fú
shǒu
zhì
huì
ɡōnɡ
diàn
qì
pò
xiónɡ
wěi
chánɡ
lánɡ
zhù
zi
zāi
huā
shén
qīnɡ
qì
shuǎnɡ
jiàn
zhù
zhū
hónɡ
dī
àn
jīn
bì
huī
huánɡ
diāo
kè
shén
tài
zì
ruò
yǐn
yǐn
yuē
yuē
fó
xiānɡ
ɡé
jiā
yù
ɡuān
jǔ
shì
wú
shuānɡ
shī
zi
jiǔ
jīnɡ
shā
chǎnɡ
nán
zhēnɡ
běi
zhàn
yǎn
yìnɡ
yuè
yuè
yù
shì
ruò
yǒu
suǒ
sī
二、比一比,再组词。
旋()
嘉()
砖()
隔()
屯()
旅()
喜()
传()
融()
吨()
魄()
廊()
栽()
恐()
格()
魂()
郎()
载()
筑()
阁()
堤()
雕()
智()
慧()
仗()
提()
截()
知()
雪()
杖()
三、多音字组词。
几jī
()
佛fó
()
乘chénɡ
()
jǐ()
fú
()
shènɡ
()
四、四字词语填空。
身()魁()
()()世界
南()北()
所向()()
()()拼搏
惟()惟()
()首()胸
神态()()
()()仅有
五、填上合适的词语。
()地滑过
()地呼唤
()地抬
()的堤岸
()的琉璃瓦
()的艺术品
()的长城
()的树丛
()的宫殿
()的奇迹
()的长廊
()的宫墙
六、填空。
1、一径,半帘。
2、树红树碧,远近秋。
3、四面,一城。
4、清风明月本无价。
5、这样的工程,在世界历史是一个。
6、昆明湖静得像,绿得像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
7、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那一种花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
8、我知道的“世界遗产”有:、、。
堤()
雕()
智()
慧()
仗()
提()
截()
知()
雪()
杖()
三、多音字组词。
几jī
()
佛fó
()
乘chénɡ
()
jǐ()
fú
()
shènɡ
()
四、四字词语填空。
身()魁()
()()世界
南()北()
所向()()
()()拼搏
惟()惟()
()首()胸
神态()()
()()仅有
五、填上合适的词语。
()地滑过
()地呼唤
()地抬
()的堤岸
()的琉璃瓦
()的艺术品
()的长城
()的树丛
()的宫殿
()的奇迹
()的长廊
()的宫墙
六、填空。
1、一径,半帘。
2、树红树碧,远近秋。
3、四面,一城。
4、清风明月本无价。
5、这样的工程,在世界历史是一个。
6、昆明湖静得像,绿得像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
7、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那一种花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
8、我知道的“世界遗产”有:、、。
第五篇:人教语文四上第一单元练习题
第一单元练习题
班别:
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ɡuān
cháo
chēnɡ
hū
shí
yán
ruò
yǐn
ruò
xiàn
fèi
ténɡ
yī
jiù
huī
fù
fēnɡ
pínɡ
lànɡ
jìnɡ
chuán
jiǎnɡ
ɡuī
lǜ
zhú
ɡān
ménɡ
ménɡ
xì
yǔ
fènɡ
xì
zhào
yào
shù
shāo
hénɡ
ɡuàn
jiānɡ
miàn
jìnɡ
jì
kuān
kuò
bēn
ténɡ
ánɡ
shǒu
dōnɡ
wànɡ
lǒnɡ
zhào
bó
wù
càn
làn
shuǐ
tiān
xiānɡ
jiē
bái
mánɡ
mánɡ
qí
tóu
bìnɡ
jìn
màn
tiān
juǎn
dì
二、比一比,再组词。
朝()
贯()
雾()
奖()
规()
潮()
惯()
霞()
桨()
观()
三、多音字组词。
模mú
()
号háo
()
缝fénɡ
()
mó()
hào
()
fènɡ
()
四、四字词语填空。
人()人()
人声()()
不容()()
()()江水
千()百()
浩浩()()
第一单元练习题
班别:
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ɡuān
cháo
chēnɡ
hū
shí
yán
ruò
yǐn
ruò
xiàn
fèi
ténɡ
yī
jiù
huī
fù
fēnɡ
pínɡ
lànɡ
jìnɡ
chuán
jiǎnɡ
ɡuī
lǜ
zhú
ɡān
ménɡ
ménɡ
xì
yǔ
fènɡ
xì
zhào
yào
shù
shāo
hénɡ
ɡuàn
jiānɡ
miàn
jìnɡ
jì
kuān
kuò
bēn
ténɡ
ánɡ
shǒu
dōnɡ
wànɡ
lǒnɡ
zhào
bó
wù
càn
làn
shuǐ
tiān
xiānɡ
jiē
bái
mánɡ
mánɡ
qí
tóu
bìnɡ
jìn
màn
tiān
juǎn
dì
二、比一比,再组词。
朝()
贯()
雾()
奖()
规()
潮()
惯()
霞()
桨()
观()
三、多音字组词。
模mú
()
号háo
()
缝fénɡ
()
mó()
hào
()
fènɡ
()
四、四字词语填空。
人()人()
人声()()
不容()()
()()江水
千()百()
浩浩()()
不()计()
恍恍()()
山()地()
涓涓()()
郁郁()()
独()成()
()来之()
()()飞瀑
人()()至
神()莫()
应()不()
风()浪()
五、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形容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2、安定,沉着。
3、形容人或事情太多,来不及接待和应付。
4、短促而频繁地振动。
5、天底下罕见的壮丽景象。
6、好像消失,又出现。形容似有似无,不真切,不明朗。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
1、雾锁山头山锁雾
2、因风皱面
为雪白头
3、水水山山
晴晴
4、山
路
泉
树
5、那条白线很快地,变粗。
再近些。浪潮,犹如,;那声音,好像。
6、那么多的绿叶,一簇,不留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似乎。
不()计()
恍恍()()
山()地()
涓涓()()
郁郁()()
独()成()
()来之()
()()飞瀑
人()()至
神()莫()
应()不()
风()浪()
五、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形容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2、安定,沉着。
3、形容人或事情太多,来不及接待和应付。
4、短促而频繁地振动。
5、天底下罕见的壮丽景象。
6、好像消失,又出现。形容似有似无,不真切,不明朗。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
1、雾锁山头山锁雾
2、因风皱面
为雪白头
3、水水山山
晴晴
4、山
路
泉
树
5、那条白线很快地,变粗。
再近些。浪潮,犹如,;那声音,好像。
6、那么多的绿叶,一簇,不留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