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下学期品社教学工作计划
六年级下学期品社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湖北人民出版社思品与社会课程标准为精神,以现有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为培养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为目的。
二、基本情况概述 和期望
六年级2个班共有学生120人,这些学生主要来源于附近的地区,在家中条件较好,有些是“小皇帝”、“小龙女”,到校之后将一些不好的习气带到学校,没有一定的理想和目标,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上进心和进取心。部分学生来源是附近的农村孩子,基础较差.希望经过一学期的教育,学生都能改变那些不好的习惯,学业渐渐有较大的进步。
二、任务及目标
1、端正学生思想,提高认识。
2、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3、积极完成本年级的思品与社会教学内容。
4、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用教材中的事例及道理来教育学生。
5、注意联系周围的环境、人和事,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6、注重了自身业务素质及能力的提高。
四、方法和措施
1、教师平时认真学习课标,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力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2、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相统一。
3、善于走进学生当中,关心热爱每一位学生,教育学生。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对他们进行及时的督促。
5、组织学生到社会中、生活中体验,使他们的思想逐步走向成熟。
李勇
2013-2-27
第二篇:六年级品社教学工作总结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社教学工作总结
(2014—2015学第二学期)新民小学 张爱琴
本学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期,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的兴趣浓厚,这次考查成绩很好,学生能对所学的知识有较深的印象,对知识理解较深,识记较好,对小学六年的生活也有全面回顾,对时下的社会热点问题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对母校和老师同学的留恋也诉诸于笔端。回顾自己这一个学期的品社教学,总结如下:
一、品德与社会科目的外延非常丰富,教师备课的时候需要找许多课外知识进行补充,学生特别喜欢听一些与课本中联系密切的小故事,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备课。如教学“合作”和“双赢”这个道理时,教师用 “龟兔四次赛跑”的小故事形象生动地让学生明白“合作”与“双赢”的道理。这样,在此基础之上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自己的理解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采用多种方式来学习。如小组讨论交流活动,小组汇报活动,团队心理游戏活动等,学生上课能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尤其喜爱团队心理游戏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理解深刻的道理。
三、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探索更加广阔的世界。本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村》、第三单元《异域风情》、第四单元《地球在哭泣》以及第六单元《战争与和平》的内容网络上有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收集和课堂上能够展示的都还只是极小的一部分。在课前我会布置学生搜集资料,在课堂上来交流,课后再做拓展的要求,每个学生选择其中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作为自己本期研究的对象,形成一个专题,期末的时候再将同一专题的同学集合起来召开发布交流会。这样,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学生兴趣浓,教学效果好。
四、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品德与社会科目涉及历史、地理、人文、科技、心理等诸多领域,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当高,尤其是教授新教材,许多资源都需要自己多方收集,在找寻与教授的过程中,教师也受益匪浅。
五、成绩和不足
1.本学期使大多数学生对思品很感兴趣,平时考试思品成绩考得还好。
2.不足:①及时反思总结做得不够;②教学过程优化需要进一步加强。
六、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紧学习课标,贯彻课标,进一步转变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对教材的研究,解决问题,深化教学改革。
2.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尤其是后进生的转化。3.开动脑筋,吃透教材,努力更好的教育管理学生。品德与社会教学,力求给学生展现更大的更丰富的世界,同时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指导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心理调适,要教好这一门课程,任重而又道远。
2015年7月8日
第三篇:六年级品社教学工作总结
大昌汗学校2015—2016第二学期学科教学总结
大昌汗学校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六年级(1)(2)品社学科工作总结
刘勇
这学期,我顺利的完成了教学的任务。下面我把这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认真学习和领会学校工作的方针,积极的参加网联学习,学后自我反思,自我总结。参加了达标课验收。同时也参加同组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及时评课,了解课改动态,扩大自身的视野,通过多渠道多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以便更好服务于课改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一直认为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主阵地,是教学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我的教学工作始终坚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学会做人的宗旨,从学生的品德形成,社会认识的需要出发,以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和法制教育,历史和地理教育,国情教育以及环境教育融为一体,把学生培养成为富有爱国心,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的现代化合格公民。我认真研读教材,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获得直接体验,在教学活动中,把自己当做一个平等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努力构建宽松的学习环境,大昌汗学校2015—2016第二学期学科教学总结
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探究并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道德认识,升华道德情感。
二、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1、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向学生灌输学习的态度,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就要尊重自己。结合班级评比加分制度,个人得分加给自己的小组如:优秀作业+1分、课前复习提问+1分、单元测试满分的+2分等。对没有选上的同学教育他们今后要努力,争取下次被选上。这样以来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的养成。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家乡,知道家乡的美丽风景的丰富的物产。引导学生学好文化回到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
3、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
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的插图引导学生认识那些该做,那些不该做,通过学生的辩论的形式引导和教育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一种良好的社会公德,做到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见到别人有困难要乐于助人。
三、不足及今后努力的
不足的是没有更好利用现代的教学媒体和网络在课堂上的应用。今后努力的方向是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学习,在
大昌汗学校2015—2016第二学期学科教学总结
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与时俱时,教学相长,提高教学与教科研能力,提高教学的实效。
第四篇:六年级上册品社教学工作计划
篇一:六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 六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扎实的基础。全册教材共有三个单元,分别是《屈辱与抗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建设民主富强国家》。《屈辱与抗争》这个单元包括三个小主题,分别是:《血泪国耻》、《悲壮的抗争》、《探求救国之路》。第二单元包括二个小主题,分别是:《来到嘉兴南湖》、《追求先辈足迹》、《开国大典》。第三单元有三个小主题,分别是:《人民当家作主》、《祖国走向富强》。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两个班,共有学生86人,大多数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很感兴趣,学生对社会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社会常识和社会生活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体验”、“尝试”、“调查”、“讨论”等方面,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促进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良好发展,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三、教务目标:
1.了解近代中国的屈辱与抗争,使学生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骄傲和责任。
2.体验民主的生活、学习氛围。懂得参与集体的民主生活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的义务。要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要有自己的信心。
3.了解社会生活中的民主,直面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解决生活中的困惑,探索做人的真谛。4.学会独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5.感受祖国壮丽的山河,多彩的民族风情,古老的中华文明和今日的辉煌。6.走向世界,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感受和探讨人类文化的异彩及共同面临的问题。
四、方法措施
1.学习新课标,吃透教材,理解本册编排内容的重点及难点。
2.在课堂上,多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使学生能发表自己的意见,个性得以发展。3.本课程的教学空间就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上,要从多方面加强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4.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本地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各种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以期使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5.社会课必须是开放的,教学上不能满足于照本宣科,要帮助学生将他们的视野投射到社会生活的广阔范围,将他们思维的领域伸展到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
五、教学进度安排:
篇二:六年级品社上册教学计划 1 2 3 篇三:2014-2015六年级上册品社教学计划
野鸭塘小学2014-2015第一学期六年级品德与社会 工作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大多数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很感兴趣,学生对社会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社会常识和社会生活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 “体验”、“尝试”、“调查”、“讨论”等方面,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促进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良好发展。
二、教材分析
该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
本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从小学创造、从田野到车间、走近信息时代、人类文明的足迹、我们去环球旅行。各单元结构如下: 主题文字:引出一个话题或对某个话题进行提升,一般是该主题主要思想和观点。提示语:一般作为对某个话题的的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或开展相应的活动。
旁白:作为和学生对话、沟通的主持人,有时为前后内容起传承作用,有时为学生提高一种思考方向或揭示某个观点,有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作用相对灵活。情境对话:一般是经过锤炼的真实生活的再现,帮助学生对自己得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深入地感受自己、感受他人。
照片:真实地呈现社会现实,包括学生的活动场面。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认知、加深体验、开展活动等。
图标:包括“活动、交流、小资料”等,引导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调查、体验、讨论、探究、阅读、制作、搜集整理信息等。
学生作品:有时是提供一个可供讨论的案例,有时是体现学习过程、呈现学习成果,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增强其沟通与表达的欲望。
白框: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体验,记录自己的学习成果,引导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
三、教学目标
1、“从小学创造”这个单元教育学生感受创造给我们带来的益处,初步认识创造对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性。理解什么是创造,明白生活中创造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初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动手的好习惯,在生活中不断提高创造力。
2、“从田野到车间”这个单元教育学生了解工业、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体验工人和农民的劳动与智慧;尊重工人和农民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认识日用农产品及生活用品,探究这些用品的生产过程,知道农业、工业与生活的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农业,感受工农业给人们带来的便捷、快乐、幸福。
3、“走进信息时代”这个单元教育学生感受现代通讯和现代传媒与现代生活的密切关系,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现代通讯知识、技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向往。了解通讯方式的变迁,感受现代通讯的飞速发展,体验科学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益处。了解通讯方式的变迁,感受现代通讯的飞速发展,体验科学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益处。
4、“人类文明的足迹”这个单元教育学生,简要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知道一些著名的建筑、科技发明、文学艺术作品等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价值。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
5、“我们去环球旅行”这个单元教育学生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分布,感受地球之大。了解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感受地球之美。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对世界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用积极得心态去面对创造中可能遇到的失败,并尝试在失败中汲取教训通过创造活动,让学生体验创造带来的快乐。
2、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明白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服务工农业将更造福人类的道理。
3、了解并遵守网络使用道德规范,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学习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充分享受信息带来的方便和乐趣。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自我调控能力、节制能力。
4、知道一些著名的建筑、科技发明、文学艺术作品等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价值。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
5、通过探究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满足学生求知的愿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4、充实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教师应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另外,由于品德与社会课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是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整个课程的时间坐标应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课程的空间坐标应该是整个社会存在。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空间就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上,要从多方面加强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学生以各种恰当的方式,与社会生活广泛地接触。品德与社会课必须是开放的,教学上不能满足于照本宣科,要帮助学生将他们的视野投射到社会生活的广阔范围,将他们思维的领域伸展到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为此应该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本地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各种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以期使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中,可以注重与学校、少先队组织的活动结合,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安排结合,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结合起来进行。
六、品德教育
教学中要使学生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受到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七、安全教育
在充分上好每一堂课的同时,有机地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安全知识教育,让每一位学生的安全意识都得以增强。
附教学进度表:
教师:谢利琴 2014年8月23日
第五篇:品社教学案例
品社教学案例《交通运输与我们息息相关》
教材分析:
本课是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四通八达的交通》中的第一个主题“交通运输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第一课时。教材通过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工具及其特点和祖国交通事业的发展,感受到交通运输与人们的密切联系和祖国建设的辉煌成就,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同时能根据交通运输工具的特点和出行的实际情况,正确选用交通运输工具,使交通运输工具能扬长避短,发挥应有的功用。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比较广泛了,体验也较深刻,能通过自己眼睛的观察,身体的接触,心灵的感受,认识交通运输工具,了解交通运输工具的特点和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从而感受到交通运输与人们的紧密联系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教学资源:PowerPoint的课件 教学目标:
态度:让学生在了解交通运输工具和祖国交通事业飞速发展的基础上,知道交通运输如何与人们息息相关,感受到祖国建设的辉煌成就,激发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能力:能根据交通运输工具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依据出行的方式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工具,同时继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知识:了解交通运输工具的特点,知道交通运输与人们的密切联系,懂得怎样使用和选择不同的交通运输工具。教学设计:
一、了解历史交通工具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杜牧的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出示古诗)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讲的是谁的故事吗?
师:对,同学们了解的真多。原来是杨贵妃的故事。同学们诗中的妃子指的就是杨贵妃,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杨贵妃生活在北方的长安城,很受皇帝的宠爱,她非常喜欢吃荔枝,可是荔枝在遥远的南方,怎样才能吃到新鲜的荔枝呢?唐明皇派了数百名的骑兵日夜兼程,一站接一站的赶,终于把荔枝送到了京城。杨贵妃当时吃的荔枝产自四川的合江。同学们看屏幕。(课件出示地图1)
合江离长安也就是今天的西安路程有1400多千米,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当时用什么交通工具运送这些荔枝呢?(生答)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对,唐明派了数百名的骑兵,日夜兼程,一站接一站的赶终于把荔枝送到了长安城。在唐朝,交通很不发达,人们只能把一些牲畜当作交通工具,这些工具很慢,人们的生活很不方便,不像我们现在要吃外地的水果很容易。
二、联系生活,感受现代交通的便捷
1、了解交通与生活的关系
师:同学们,你们能说说在唐山吃过哪些外地水果吗?(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材料)师:从你们的交流中老师了解到同学们吃的水果非常丰富,有„„,这些水果在我们这里随处可见。除了这些,我们身边的许多东西也都来自外地,他们都是怎么运过来的,我们课前进行了调查,现在小组交流一下。(生讨论交流)
师:好,我看到大家调查的非常丰富,谁想给大家说说?(交流课前资料)
师:你调查的真丰富,这些东西千里迢迢,天南海北通过各种交通都来到我们这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今天老师就想和同学们一起聊一聊“交通运输”这个话题。(板书课题)
2、认识各种交通运输工具
师:寒假的时候,同学们一定去了很多好玩的地方,去的时候你乘坐了什么交通工具呢?谁来说说?(用课件以学生说的顺序展示各种交通工具)
3、进一步了解交通运输与我们如何息息相关
师:同学们在出行的时候选择了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汽车、火车、飞机等,它们能将我们带到祖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方便极了。除此之外,交通运输对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还起到了什么作用?请同学们结合你的生活实际,先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然后我们一起交流。(师适时引导)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真好。
师点题:今年我国南方遭受了罕见的冰雪灾害,铁路、航空运输也不同程度受到了影响,几乎所有的省道、国道、高速公路被迫中断,来往车辆滞留,使人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看来交通运输与我们的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联系着千家万户,与我们息息相关。(板书补充课题)
一、了解运输特点,联系生活,合理选择交通工具
1、师:刚才同学们提到的交通工具归纳起来分别是四类运输方式,它们是:公路、铁路、航空、水路。它们各自有什么优势和特点,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小组内先讨论一下。
师:哪个小组说一说你们讨论的结果?(汇报)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看看你们说的对不对。同学们一定要
仔细看,认真听,看谁记得多,想一想,选择交通工具的时候,应该从几方面来考虑?(课件播放录像短片)
师:同学们,通过看刚才的短片,想一想,选择交通工具的时候应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学生说的不够,可以再看一遍)(师随学生说可以板书)
师:在这几种运输方式里,水路运输受地理条件限制较大,你们想,要用轮船运输必须有什么?(根据生回答,点出必须有河道和海洋的地方才能用水路运输)
师小结:各种不同的运输方式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在选择的时候要根据货物的运输量、路程的远近、速度和运输价格,合理的选择最适合的交通工具。师:现代交通运输十分发达,除了公路、铁路、航空、水路运输以外,还有一种特殊的运输方式,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这种特殊的运输方式就是“管道运输”。(板书)(课件展示管道运输,介绍什么是管道运输,应用在哪些方面并配有管道运输的插图)
师:想一想,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管道运输?(生回答,可能说出煤气、暖气)
2、师:同学们,了解了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我们要进行一次实战演习了,请同学们看(课件出示六个问题)
假如你是货主,你认为选择哪种运输方式最合适,说说你的理由
(1)把面包从古冶食品厂运送到腾达超市(汽车、又快又便宜)
(2)2000吨的林区木材从大兴安岭运往北京(火车、运量大)
(3)把我们开滦煤矿产的煤出口到日本(轮船,载重量大,价格低)(提示:先到港口再用船)
(4)把急需的药品从北京运到新疆灾区(飞机,速度快)
(5)黑龙江大庆油田的原油运到吉化炼油厂(管道)
(6)20万吨的原油从我国的大连运到日本(轮船,量大,价格低)
(3、6题随学生回答出示地图2,明确为什么用轮船运输)师:像大家上课时所了解的那样,杨贵妃如果生活在现在,吃荔枝还会这么困难吗?为什么?(生自由发言)
师:对,我们为杨贵妃所设想的生活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的生活。
师:同学们想想,荔枝一般产自南方的广东广西等地,假如新鲜的荔枝从产地运到我们这里,会需要哪些交通工具呢?(生发言)
师:是啊,不仅仅是 荔枝,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物品从生产到运输到销售,都凝聚着许多劳动者的汗水,所以我们应该加倍珍惜!
3、师:合理的选择交通工具能给我们带来方便,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学习了交通知识,香港小朋友刘小莲想请大家帮个忙,今年暑假的时候,她想和全家人一起来内地旅游,请同学们打开书的58页,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看书)她从香港出发,要去四个地方,分别是北京、陕西西安、湖北三峡、江苏扬州。请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那张地图,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现在这五个地方已经标注出来了,在这五个城市间,都有铁路、公路和航空。扬州和北京之间、宜昌三峡和扬州之间有水路。她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旅游线路,需要乘坐什么交通工具,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说出你的理由?请大家帮她选择最合理、最经济的交通方式。把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填写在纸上,一定要说清理由(生讨论)
师:同学们讨论的非常热烈,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的设计方案?(生回答,师在地图上标注)师:看来同学们都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相信刘小莲一定能愉快地到达目的地。
师:刘小莲同学在旅游的时候,想带很多东西,但是她不知道哪些东西在乘坐交通工具的时候不能带,同学们,你们知道么?(生回答)
师:看来这些东西都是非常危险的,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在乘坐各种交通工具的时候,有哪些物品是禁止携带的。(课件出示禁带品)
师:多种多样的交通运输方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我们在使用这些交通工具的同时一定别忘了交通安全,要遵守规定,这样我们的旅途才会更加安全愉快!
4、师:由于不同的运输方式有不同的特点,人们在运送货物和出行时有了更加灵活多样的选择。现在,有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诞生了,它就是磁悬浮列车,它是21世纪人类理想的交通工具。现在很多国家都在研制和开发这种“绿色列
车”。(课件播放:磁悬浮列车)
二、引发学生体验,抒发情感
师:同学们,我们的家乡唐山作为一座正在崛起的城市,已经形成了发达的交通网络,成熟的运输体系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改善,对交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我们唐山市的交通建设还在不断完善,作为唐山的小主人,你们发现什么可喜的变化了吗?这些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生自由发言)师:同学们,老师发现你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我们的生活处处有交通,可以说交通真是和我们“息息相关”。唐山建设得越来越好了,身在这里的我们在享受更多交通便利的同时,也会感受到更多的美好生活!希望我们这些唐山的小主人,能为我们的城市建设贡献自己的光和热,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课后教学反思:
一堂课下来,教师上的轻松,学生乐于参与,还大有收获。之所以能达到这一效果,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善于让学生体验真实的生活。整堂课下来,教师没有一次一次地讲交通运输与人们怎样的关系密切,而是让学生通过看、想、说,去体会交通运输与人们的密切联系,懂得怎样使用和选择不同的交通运输工具。
二、课堂教学联系了真实的生活。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学生生活的组成部分。教育不能失去与生活的联系,教学同样如此。生活中随处可见交通运输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因此,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三、指导现实生活。我们要使儿童面对教材里的”生活“,情感上有触动、有投入,让他们感到教材内容在生活中是存在的,要引导儿童对生活进行观察、思考、体验,并最终走向更好的生活。本课通过对交通运输工具的特点的了解,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能依据出行的方式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工具,这无疑就是教学效果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