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
《素质教育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采用无记名的方式,调查结果具有较强的全面性、真实性和权威性,是对全国各地素质教育现状的综合评价,能客观地反映全国各地素质教育的现状。现就收到的问卷情况分析如下:
一、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与了解
“你对素质教育是否了解” 26.7%学生 “了解”,73.3%学生 “不清楚”; “你认为素质教育能否在你们学校实施”,98.3%学生 “能”,1.7%学生 “不能”;“你认为素质教育是否会使你的成绩下降”,没有学生认为“肯定会”,13.3%学生 “不一定”,6.7%学生 “会有影响”,31.7%同学“不影响”,48.3%学生 “可帮助提高成绩”。可以看出素质教育实施多年以来,很多学生对素质教育的概念仍然十分模糊,说明素质教育在全国的实施还停留在概念阶段,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务之急。
二正确定位,让学生的个人素质得到全面协调发展
在被问及“你认为中学生应该注重哪方面的培养(多选)”时,有13.3%的学生选择了“人文知识”,有28.3%的学生选择了“科学知识”,16.7%的学生选择了“艺术素养”,8.3%的学生选择了“计算机技能”,而65%的学生选择了“团队协作与自立能力”,8.3%的学生选择了“其他”;在被问及“在学校期间是否应该重视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时,100%的学生认为是“应该重视”;在被问及“你自身的时间技能和创造精神如何”时,10%的学生认为“很好”,28.3%的学生认为是“好”,55%的学生认为是“一般”,6.7%的学生认为较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都希望个人的素质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自身的特长也能够得以发展,但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较差的问题十分突出。这更加突出了素质教育实施的必要性,也反映了现在部分地区的教育不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现状,广大学生对素质教育的渴求,是对现在广大地区严重的应试教育的拷问,值得教育部门深思。
三教师寓讲于练,讲练结合,提高课堂效率,减少作业量,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在被问及“你现在每天上课,老师的授课方式是”时,15%的学生认为是“以讲为主”,85%的学生认为是“老师讲与学生练相接合”,没有学生认为是“完全老师讲”和“完全学生练”;在被问及“你对学校或者老师利用假期、双休日为你补课或辅导什么看法”时,46.7%的学生认为是“好,可以提高我们的成绩”,18.3%的学生认为是“不好,占用了我们的休息时间”,35%的学生认为是“不好,不利于我们的全面发展”;在被问及“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你一般情况下多久完成”时,有51.7%的学生认为是“一个小时”,26.7%的学生认为是“一个半小时”,8.3%的学生认为是“两个小时”,13.3%的学生认为是“两个半小时”;在被问及“课表中的劳动技术、信息技术、音乐、美术课是否被利用上其他课”时,78.3%的学生认为是“是”,21.7%的学生认为是“否”。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已经由以讲为主向讲练结合过渡,作业量适中,多数学生都希望通过补课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同时也看出,现阶段教师占课的现象十分严重。这说明素质教育已经在教师层面初步实施,但是课堂效率还不够理想,也反映出很多教师依然没有充分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对一些可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的考察课乱占乱用选择十分严重。这些情况与问题就要求在将来的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再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效率来提高教学质量,而不应该通过靠一味地拼时间来提高成绩。
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改变学生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被问及“你对学习的态度是”时,30%的学生认为是“很感兴趣”,61.7%的学生认为是“有点兴趣”,6.7%的学生认为是“不感兴趣”,还有1.6%的学生认为是“很讨厌”;在被问及“你对当前的学习生活有何感想”时,56.7%的学生认为是“学习虽苦,能为将来打基础,值得”,21.7%的学生认为是“学校生活丰富多彩,喜欢”,8.3%的学生认为是“学习太苦太累,希望改善现状”,也有13.3%学生认为是“学习基础太差,有点自卑”;在被问及“你学习上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时,有33.3%的学生认为是“自己的惰性,缺乏毅力”,有48.3%的学生认为是“不懂得学习的方法,想努力却使不上劲”有10%的学生认为是“学习目标不明确,感觉学习没有用处”,还有8.4%的学生认为是“学习基础太差,丧失了信心”;在被问及“你学习的目的和动力是什么”时,有36.7%的学生认为是“掌握知识,让自己成为有用的人才”,有1.7%的学生认为是“父母逼着学,没有办法”,有61.6%的学生认为是“为将来有一个好的工作和前途”。可以看出现阶段的学生学习兴趣低落,学习被动,感觉学习苦,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改变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引
导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应该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让学生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快乐高效、积极主动的学习,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学习和个人素质双丰收。
五以学生为本,选择适当的成绩公布方式
在被问及“你对现在的考试是否希望考试后排名次,并且公布”时,有53.3%的学生选择了“希望,那可以促进我的学习”,16.7%的学生选择了“无所谓”,有30%的学生选择了“不希望,那样会打击我学校的积极性”;在被问及“每次考试后,你认为学校应该用什么方式公布成绩”时,有41.7%的学生认为是“公布全年级的名次和成绩”,有18.3%的学生认为是“公布全班成绩和名次”15%的学生认为是“只公布全班成绩,不公布名次”,25%的学生认为是“只发给个人试卷,不公布成绩”。可以看出学生对成绩的公布方式分歧很大,这就要求学校在公布学生成绩时,应该以学生为本,让不同的学生以他没可以接受的方式知道自己的成绩,这样既可以让一部分学生知道自己的成绩后,能对以后的学习有所鼓励,又不会打击那些考得比较差的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毫无顾虑的学习。
六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排除学生的心理困扰,改善学生及师生之间关系,让学生在学校里健康的生活
在被问及“你觉得学习竞争压力大吗”时,有26.7%的学生认为是“很大”,有50%的学生认为是“较大”,有18.3%的学生认为是“一般”,仅有5%的学生认为是“基本没有”;在被问及“你是否存在以下问题(多选)”时,有41.7%的学生存在“心理素质不佳易生气”的问题,有50%的学生存在“不以摆脱烦恼”的问题,有36.7%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的问题,有51.7%的学生存在“受到委屈时自己生闷气”的问题。可以看出,现在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心理素质差,心理问题严重,自我调节能力较差。这就要求在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应该改变一下一考定胜负的中考和高考模式,探索一种让绝大多数学生都可以接受的教学模式。同时每一所学校里都应该配备心理咨询师,并且开设心理课,让每一个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能够找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方法,让每一个学生健康的生活。
在被问及“你认为你与本班同学相处得如何”时,41.7%的同学认为“比较和睦”,58.3%的同学认为“一般”;在被问及“当你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希望如何排解”时,78.3的同学选择“找知心朋友寻求帮助”,有15%的同学选择“得到老师的心理指导”,还有6.7%的学生会“自己憋在心里,不找任何人”;在被问及“当你遇到困难时会怎么办”时,33.3%的学生选择“自己
独立解决”,40%的学生选择“向同学寻求帮助”,11.7%的学生选择“向老师寻求帮助”,10%的学生选择“向父母求助”,5%的学生选择“顺其自然”。可以看出学生之间的关系还不够和睦,师生关系一般。这说明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与师生关系。当学生在生活上遇到困难时应及时向老师同学求助,使困难得到及时解决,使得每一个学生在校园里健康地生活。
七开设素质拓展课,让学生在游戏中拓展个人素质
在被问及“你是否听说过素质拓展营”时,0%的学生回答是“很了解”,50%的学生回答是“听说过,但不了解”,50%的学生回答是“没有听说过”;在被问及“作为中学生,你对素质拓展培训是否感兴趣”时,60%的学生认为是“很感兴趣”,36.7%的学生认为是“一般”,3.3%的学生“没有留意”,没有学生认为是“没有兴趣”;在被问及“如果现在中学附近设立素质拓展训练营,你是否愿意参加”时,有55%的学生认为是“一定参加”,有40%的学生认为“不一定,要看情况”,仅有5%的学生选择“不参加”;在被问及“参加这个素质拓展营,你希望达到哪些目的”(多选)时,有13.3%的学生认为是“减压”,有3.3%的学生认为是“情商管理”,6.7%的学生认为是“团队建设”,55%的学生认为是“潜力开发”,41.7%的学生认为是“人际交往”,3.3%的学生认为是“其他”,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中学生对素质拓展训练知之甚少,但他们对素质拓展训练却有浓厚的兴趣,绝大部分学生希望通过参加这项活动来发掘自己的潜力,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这与素质教育所倡导的“让学生全面发展”是统一的,而“寓学于乐”又是绝大多数学生所期望的。这说明,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开设一门素质拓展课是很有必要的,很受欢迎的,这也能使学生在游戏中拓展自身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通过向家长发放调查问卷,我们发现94.4%认为学生在校期间应该重视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但是接近50%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会使学生的成绩下降,还有部分家长对一些公立学校管理不严格,学生学不学由自己管理的现象表示担忧。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全面发展,但他们又很矛盾,担心素质教育会使孩子的成绩下降。这说明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素质教育,而且要让家长很好地了解,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得学校与家庭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素质教育才能顺利实施。
今年是山东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第一年,通过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对素质教育改革表示欢迎。素质教育改革增加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的校园生活
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通过今年山东省的高考,我们可以发现今年虽然是山东省实行素质教育改革的第一年,但是今年的高考重点线是理科582分,文科584分,而去年的理科573分,文科593分。可以看出,山东省的绝大部分中学生都没有出现不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现象,实行素质教育也没有影响到学生的成绩。因此,山东省实行的素质教育改革对于全国其他省份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也说明了素质教育改革的可行性。
总的来说,这次大范围的问卷调查,让我们对当前各地的素质教育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让我们很客观的“看”到了我们想象中的素质教育与现实中的差距,同时希望我们的问卷调查对以后其他省份的素质教育能有所帮助。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学生也是如此,所以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在校园里取得全面协调的发展,这就要求各地应加快素质教育改革的步伐,学校应该班“一切以学生为本”学生满意的教育。
第二篇:中小学素质教育现状调查
忻州市小学素质教育现状调查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竞争的加剧,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众所周知,基础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奠基工程,也是人生的奠基阶段。基础教育要迎接时代的挑战,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实施素质教育。从基础教育面临的形势来看,现在可以说是建国以来经济发展最快、政治形势最好的一个时期,应该看到我国的基础教育所面临的不仅仅是挑战,更面临着改革与发展的大好时机,一个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大环境正在逐步形成,我们要抓住机遇,开拓进取,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当然,推进素质教育要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区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那么,忻州市近年来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如何?本文将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其现状及原因,并对素质教育的实施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的概念,在我国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可能是提出素质教育概念的来源。然而,“素质教育”一词正式提出最早则是见诸于《上海教育(中学版)》1988年第11期刊载的言实《素质教育是初中教育的新目标》一文。此文是针对上海改变初中薄弱学校,全面提高初中毕业生素质而写的一篇论述。从此,“素质教育”一词频繁使用。然而,时至今日,有关素质教育的界定,可谓众说纷纭。其中最具权威、运用最多的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的表述,即“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笔者将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比较中,来界定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有普及意识,淡化选拔意识。而“应试教育”面向的是升学有望的少数学生,是“英才教育”。
素质教育的第二要义,就是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应试教育”往往着眼于学生智育方面的发展,却削弱了德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发展,是一种不完全的畸形教育。素质教育的第三要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只有让学生主动发展,人才规格才会有多样性,才能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层次需求。而“应试教育”则是学生机械被动地学习,死抠书本,脱离实际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第四要义,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和学会审美的开放教育。而“应试教育”是把学生选拔出来送入高一级学校作为学校教育的唯一目标,把课堂和书本作为教学的唯一途径。
通过以上的比较,我们对素质教育下一个简单的定义:素质教育是让每个受教育者都能积极主动地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使他们不仅学会求知,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的开放式教育。
二、忻州市小学素质教育的现状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我国已推行二十多年,其观念已被人们普遍接受。但是近年来不少地方的现实情况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有人形象地说是轰轰烈烈讲“素质”,扎扎实实干“应试”,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学生负担有增无减。应试教育在家长和学生思想当中还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学校不抓应试了,不重视成绩了,不再排名次了,一些家长和学生反而感到没底了,没有动力了。他们认为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和就业竞争,只有让孩子们上了重点小学、重点初中、重点高中、重点大学,才能有好的工作,好的未来。总之,素质教育推行这些年来,“两张皮”的特点越来越显著。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忻州市小学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也进行着艰难的探索。素质教育理念在该地已被社会各界所接受,在实施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由
于受到社会、历史、经济、地域等因素的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还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和困难。笔者以忻府区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状况来窥视忻州市近年来落实素质教育的情况。忻府区隶属忻州市,是忻州市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辖3个街道、6个镇、11个乡,总面积1954平方千米,总人口52万人(2004年),其中城区人口18万左右。该区现有小学335所,1464个班,其中城区公立小学19所,民办小学6所。以2006年为例,城区小学生入学人数32103人。可见,该地绝大多数小学在乡村,同时城区小学入学人数和学校数量极不相称。为了了解该地近年来素质教育的实施情况,和进一步完善素质教育,笔者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了忻府区办学条件较好和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的三所小学,即七一路小学、长征路小学和实验小学。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40份,其中学生问卷100份,教师和家长问卷各20份;收回有效问卷,学生问卷89份,家长问卷17份,教师问卷19份,有效回收率为学生89%,家长85%,教师95%。
(一)目前取得的初步成绩
1、学校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坐落在忻州市七一路气象巷的七一路小学,在校教职工120人,专任教师109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49人。教师学历大专以上占88%。拥有国家级模范教师1人,山西省特级教师1人,省级模范教师3人,省级教学能手5人,省学科带头人2人,省级骨干教师5人,省级优秀班主任11人,市级教学能手12人。实验小学在校教职工190多人,其中大专以上占77%(本科学历占27%,大专学历占50%,)。长征路小学在校教职工180多人,其中大专以上占55%。虽然学历不等于能力,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些情况。从调查数字可以看出,该地小学教师学历较高,学校师资力量雄厚。
2、多数教师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信息化时代,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绝对拥有者,希望依赖已有的知识来应付学生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了。本次调查显示,87%的教师都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他们通过自考、函授、电大等形式付诸实践。此外,学校领导也十分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在调查中,实验小学的教导主任详细说明了他们学校的教师学习情况。每学期都要举行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师教学经验交流会、出差培训、定期在职培训等。可见,终身学习理念受到教师和学校领导的普遍重视。
3、学生学习动机广泛,学习兴趣浓厚。应试教育以学生的考试升学为要义,从而在课程设计、教学计划的实施等方面不顾学生的学习兴趣,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而素质教育则重视教育的人本性,提倡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查显示,学习动机是为“社会作贡献”的小学生占75.9%,“报答父母”的占41.4%,“考大学”的仅占6.9%。可见,该地小学生有着广泛的学习动机,而且多数人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考大学不再是他们学习的唯一目标。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学生学习负担太重。推行素质教育后,学生的学习负担如何呢?是减轻了还是加重了?这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对于家庭作业的负担问题,从对小学生周末进行活动的调查中发现。周末小学生将大部分时间主要用于做作业的为100%,其中周末进行补课(包括学校补、家里补、校外补)的为 48%。对学生每天看几个小时电视的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看电视平均每天在1小时以下(包含没有看电视的学生)占问卷的比例为53%,其中完全没有看电视的占28%。25%的小学生没有看电视是因为作业太多,38%是因为父母不允许。由此可见,该地小学生的生活每天基本上是围绕学习展开,课外活动的机会很少。
2、班容量过大,因材施教难以实施。调查显示:七一路小学是市教育局直属六年制六轨小学。学校现有2654名在籍学生(一年级440人,二年级431人,三年级479人,四年级(五制)413人,四年级(六制)373人,五年级518人),设30个教学班,平均班容量为89人,最大班容量为106人。实验小学在校人数3038,现有班级30个,平均班容量为100人。长征路小学在校人数3000人,现有36个班,平均班容量为83人。在调查中还发现,毕业班(五、六年级)班容量普遍超过100人。这样不仅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且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不利于因材施教。
3、评价机制不完善。“评价是指人们对某一事物做出的价值判断。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自然离不开评价。”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思想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升学率和高分数成为衡量学校、教师、学生优劣和好坏的唯一标准。长期形成的一整套“应试教育”运行机制,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顺利推行。在调查中发现:考试分数和升学率,虽然不是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的唯一标准,但却深受人们重视。该地在小学生学业成绩评定中采用百分制,这无疑是加重学生心理负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百分制划分太细,可比性太强,一分之差可见高低,增加了小学生的心理压力。在调查过程中,有一名四年级的学生,平均98分,竟排在20多名的位置,给孩子自尊心造成很大挫伤,家长也为之不安。其实,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还小,所学知识也较浅,身心正在不断发展,是需要全面打基础的时期。所以,对小学生来说,百分制貌似准确,其实并不科学。由于考试分数作怪,小学生心理紧张,时常处于焦虑、压抑的状态,孩子纯真的心理、活泼的天性受到影响。其次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由于以考试和分数为杠杆,学校教育强化了智育,轻视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以四年级的课程安排为例来说,一周上35节课,文化课21节,占60%;德育课1节,占2.9%;体育课2节,占5.8%;美术课2节,占5.8%;劳动课缺乏。而许多情况下德育、美术等课被看成是副课,常常被领导甚至教师忽视,要么教师不上,要么被主课语数所挤占,这偏离了教育方针,违背了教育规律,造成学生综合素质下降。
4、师生关系不和谐。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素质表现在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如教学水平、师生关系、管理班级的艺术等。而学生对老师的态度则很大程度地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效果。该地教师从整体上说,素质是比较高的,也比较热爱教育事业,但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本次调查中,学生大多数的意见集中在对老师的看法方面,集中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上。认为教师不应该偏心,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不应该太严厉,要对学生友善;要经常和学生交流、沟通;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等。这说明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该地教学过程中所缺乏的。
5、家庭教育中存在许多突出问题。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是在父母和子女共同生活中,通过双方的语言交流和情感交流进行的,孩子对父母有特殊的信赖。家庭教育作为起始教育,对每个人的成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该地家庭教育虽然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但仍然存在着不少与素质教育不相适应的问题。在调查中发现,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过分溺爱。爱自己的子女是父母的天性,但爱的过分了,就会适得其反,达不到爱子的目的,而是害子。今天,我国新生一代,大多是独生子女,被父母溺爱的比比皆是。在家长调查问卷中,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平时你会让孩子做家务吗?”结果87%的家长持否定态度。理由是孩子作业太多,没有时间或是没有什么家务可以让孩子做,认为他们的重要任务是学习。可见,父母对孩子倾注过分的爱,包办代替,而不注重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导致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弱。(2)缺乏有效沟通。由于意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家长们不惜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来满足孩子们的多方面要求,有的甚至节衣缩食也在所不惜。但同时由于家长们忙于工作或个人娱乐而无暇照顾孩子,使孩子们长时间缺乏亲子接触和父母的关怀。调查中发现,目前,忻州市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大致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A、沟通人数少。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等问题,85.7%的孩子不会与父母交流,理由大多是父母会曲解他们的意思。B、沟通时间短。父母忙于工作,很少抽时间与孩子沟通。C、沟通效果差。在访谈中了解到一些家长的无奈,他们很想与孩子沟通,可由于自身素质不高,有时会感到力不从心。(3)家庭教育的方法简单、陈旧,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调查中发现:有的家长实行棍棒教育;有的家长实行金钱教育;有的家长搞专制教育;有的家长
整天喝酒、打牌、搓麻将,使孩子缺乏安静的学习环境等。可见,家庭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误区,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忻州市小学素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影响该地素质教育实施的因素很多,笔者试图从历史、现实两大方面来探讨和分析。
(一)从历史因素分析
1、重人文、轻自然。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文明古国。在我国的传统文化模式中,“主要是人文的东西,而缺乏自然的东西。人们以模仿过去或他人的经验来生存。”这种传统文化直接影响着我国的教育发展。忻州市小学作为我国教育系统的一部分,毋庸置疑也受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重视德育和智育,轻视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形成以德育为中心的一种不完全教育。(2)重视间接经验的学习,轻视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从而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不强。
2、重考试、轻素质。在传统教育中,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古代的科举制度,还是近现代的教育制度,基本上都是应试教育的模式。比如科举制度最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区分优劣、划分等级、评价好坏,为封建社会选拔合格人才。科举制度沿袭了数千年,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许多问题也因此沉积下来。新中国成立后,大学、中小学教育迅速发展,考试成为教育发展状况的重要评价体系。在这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忻州市学校教育也是围绕考试而展开,缺少甚至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当地人们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十分重视考试,强调分数,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考试成绩好,似乎就意味着一切都好。事实上,考试成绩好,并不意味着素质就高。
毋庸置疑,该地的教育至今仍然延续着这种传统方式,几乎每个孩子都得考试;几乎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在为升学考试做着紧张的努力;几乎所有的教育都成了学生参加考试的工具,考试成了学生学习的唯一目标。于是学校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也就机械地接受什么。在许多学校,课程表上虽然有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但那都是应付上级检查,或即使真正上了,也缺乏专业的老师;教师成了教学机器,课堂上满堂灌,对“主课”的知识点讲了又讲,生怕有半点疏忽;学生成了学习机器,教师教什么就学什么,没有一点学习的自主性。总之,我国的传统教育和传统文化长期以来对现代教育还有着深刻的影响。
(二)从现实因素分析
1、经济落后,教育投资少。不可否认,建国以来,尤其是近十几年来,随着国家和各级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忻州市的教育事业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该市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发展水平较低,导致其教育投资一直严重不足。而素质教育的实施,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作保证。如教师的培训,校本课程的建设,教学设备的购置,校园环境的建设等,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可见,经济落后,教育投资不足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
在调查中发现,由于该市经济落后,优质教学资源有限,政府只能把有限的财力集中投入到几所学校,从而导致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结果导致非重点学校资金投入不足,难以发展,而重点学校投入相对较多,生源广,甚至人满为患。如调查中的三所小学(实验、七一路、长征路小学),班容量普遍较大,这样很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教育的均衡发展。
2、考试制度和课程体制不合理。(1)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单一。调查发现:该地学校主要采用笔试的形式来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显然,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等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2)课时分配不合理。调查发现,在课程安排上, 文化课占总课时的60%,而在国外却只占到38%。在国外虽然也有考试课和非考试课之分,但没有主课与副课之说,在课时安排上更没有区别对待。目前我国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向国外学习、开始逐步反思这个问题,甚至有的地方开始在实践中尝试,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忻州市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仍然没有认识到这种变革的必要性,课时安排仍然停留在过去传统的做法上,只是侧重于学生智育的培养,把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则摆在相对薄弱的地位,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和心理素质相对较差的结果。此外,该地目前一节课均为45分钟。而国外如英国的课时分配却没有统一的规定,它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科的特点来灵活分配课时的。目前,我国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也开始尝试这种改革,即灵活设置课时,而忻州市在这方面却尚未觉醒。
3、思想观念落后。改革开放以来,该市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从总体上看,还是没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在调查中发现,现在人们主要还是依据“升学率”和“分数”来评价学校和学生。这是素质教育难以推行的思想障碍。
四、推动忻州市小学素质教育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笔者结合实际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能为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为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小学素质教育做一点贡献。我认为要确实推动素质教育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切实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
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是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全社会做出了很大努力,在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使本地区减负工作达到预期的理想目标,笔者建议:
1、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部分作业能在课堂上及时完成。
2、布置家庭作业可以因人而异。
3、家庭作业尽量要少而精。
4、家长可以适当取舍家庭作业,同时要及时与老师沟通。
5、改变传统的家庭作业的内容,布置贴近生活的家庭作业。使孩子们懂得学以致用,增强做作业的兴趣。
6、改革传统的课时分配模式。要根据孩子的注意力和学科特征分配学时,可以尝试设置“长短课”或增加实践课程。
7、做好家长的工作,使他们不要给孩子随意布置额外的作业。总之,只要学生课业负担减轻了,他们才能有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多次论述过这个问题,他指出“自由支配时间对于全面发展和形成他们的智力、审美的兴趣和需要是必不可少的”
(二)顺利推进小班化
小班化教学已成为世界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所谓‘小班化’教学是指班级规模较小,人数在15——30人之间。究其‘实质’,则是以‘个性化教育’为特点的现代教育理念。”从各国小班化教学实践及我国部分省市的实际情况来看,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但在调查中发现,该地小学班容量普遍较大,这不仅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且也严重影响了因材施教。当地许多家长、教师和有关领导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如何有效控制班容量来实施小班化教学却一直困扰着人们。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大力发展经济,加大教育投入,尤其是对师资力量薄弱学校的投入。在调查中了解到,有的学校门庭若市,有的则门可罗雀。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和优质教育资源有限。因此,当地政府应下大力气缩小好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差距,从投入、师资、领导干部力量配备等方面向薄弱学校倾斜,尤其是要通过建立校际之间的校长和教师的交流或轮换制度,以迅速提高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
2、鼓励和支持多元化办学。调查发现,该地小学以政府办学为主体,这不仅加重了政府的办学负担,同时也造成有的学校办学经费不足,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教育多样化需求。所以,该地政府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使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共同发展。
3、改变人们的择校观念。当今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都很重视子女的教育,所以都想让其读重点学校,结果导致重点学校人满为患。为此笔者建议,家长在为孩子择校时,不要人云亦云,而要根据孩子的综合情况来选择适合他们的学校。
(三)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科学的评价机制
长期以来,社会评价学生就是看分数,差一分就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这很不科学。评价学生应按照全面发展的要求,看学生是否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了发展,看学生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生动活泼的发展。现在全国许多地方的小学,如上海、北京、烟台、汨罗等地,进行了评价改革实验,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加评语,淡化分数;还有的探索“素质学分制”,用正面、积极和充满情感的语言给学生写评语,激励学生努力向上。这些举措在当地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成效显著。这些措施无疑值得借鉴。此外,笔者还建议:忻州市学校应实行考试制度改革。以“知识+能力”为内容,采取“口试+笔试”的形式来全面考查学生,同时对平时表现好的学生可以试用免试制度,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考试制度,只有这样的评价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工作的效果,甚至成为教育成败的关键。“现代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师生关系健康、和谐,学生才会接受教育,才有可能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在调查中发现,该地的师生关系仍然停留在师道尊严的旧模式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人格、心理上的真正平等,所以教师应该摆脱师道尊严和教师角色的影响,把学生看作有独立思想的个体,以心理学为基础,以人文精神为核心,尊重学生个体,在人格完全平等的层面上来与学生交流和沟通。
(五)改善家庭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进一步改善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首先,家长要转变观念,破除长期应试教育形成的旧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新观念。其次,家长要善于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家庭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家长要树立终身教育、继续教育的理念。再次,家长应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切实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职责。最后,家长要学习、采用适应素质教育的新方法,建立良好的育人环境,父母要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格来看待,培养孩子的多种兴趣。“优秀学生的家长很重视孩子好奇心,鼓励和支持孩子做感兴趣的事情,并且让孩子多见世面”。家长要在与孩子平等相处和相互理解中给孩子上好素质教育第一课。为此,该地政府可以组织教育专题讲座、开办各种辅导班等。比如,可以利用忻州师院实力雄厚的师资来开办家长学校等。
总之,该市素质教育已经被社会各界所接受,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理性选择,但在实践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和困难,仍然需要继续努力。当然素质教育的实施,决不是单纯教育系统本身的事,也不可能由教育系统本身单独完成,而是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支持;素质教育的实施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我相信:只有全社会长期不懈地努力,才会让小学生们有时间到书本和课堂以外的世界去观察、去实践、去体验,还他们以色彩、欢乐、聪慧和灵气,让他们真正享受到教育所带来的成长的乐趣,在充满阳光的环境里健康地成长!
第三篇: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现状调查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科技学院
2008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现状调查
——关于农村中小学生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
系别
专业
年级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
2010 年 9月 1 日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题目:
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现状调查
社会实践主要内容:
我国的素质教育已经提倡了很久,但是具体的实施情况却不容乐观,其中存在着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经过详细的调查,我发现了一些弊端,并对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原因分析,然后根据自己的见解提出了建议。相信在以后的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的道路上,我国能够越走越好,形成良好的制度。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评语: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成绩:
评定教师签字:
年月日
关于农村中小学生素质教育
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我国提倡素质教育已经很长时间了,可是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在各个基层实施的如何,我们却不是很清楚。通过对我村及其周围村庄中小学的调查发现:推进素质教育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学生的升学压力过大,学业负担过重,学校仍以“分数”作为其教育教学评比的核心和根本标准,甚至还成为决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标准。所以,改变单纯以升学率为标准评价学校的做法,重新建立新的素质教育评价制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师队伍,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增加教育投入,合理使用经费,加强经费监管力度,是农村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
关键词:素质教育 现状 提高 改革
一.关于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情况的调查过程
2010年的暑假,为了响应学校“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踊跃参加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的号召,在选定实践课题的情况下,我就农村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施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我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在几个朋友的帮助下,我们分工合作,从7月20号到8月25号,分别对我村小学及周边村庄加城镇的五个中小学校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详细走访调查。其中涉及了对各所学校的教育基础设施的考察,师资力量的考察,教学成绩情况,教育评价政策,素质教育政策的实施情况,学生的创新教育情况等诸多问题的考察与研究。我们坚持每天六个小时的工作量,骑自行车去往各自的目标学校,经过与学校领导说明来意和协商,他们基本上都能积极地给予我们支持与帮助。在参观学校的过程中,我们根据策划书的内容逐项进行参观调查,然后做好记录。然后就是对老师和家长的访问调查,由于我的婶婶就是我村小学的老师,在对她进行访问时,帮助我获得了比较真实的信息,对报告的准确性提供了依据。最后,经过详细的调查,对个别老师的走访和为期五天的统一整理分析,我发现素质教育在农村的实施仍存在很多的弊端,经过总结,得出我的报告与分析。
二.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以书本为中心,传授文化知识”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在广大教师头脑中早已形成了思维定式,其影响是深远的。站在形势发展需要的角度看,传统教法有其弊端,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是重考试科目学习,轻非考试科目学习。
长期以来,由于考试成绩是评价学校、教师、学生的惟一标准,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重考试科目学习,轻非考试科目学习”的现象严重。调查显示,认为语、数、外课程更重要的学生占绝大多数;参加语、数、外课外班的学生占到了15.2%;认为考试对自己压力很大的学生占32%。
2.是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上级评价教师工作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考试成绩的教师有80℅,最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家长占59%,给孩子选择学校的首要标准是“教学水平高,升学率高”的家长占85.9%。很多人认为,中小学所进行的智育,不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发智力为主的智育,而是搞题海战术,重知识轻能力,重灌输轻发现,违背了教育规律,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是重文化知识传授和应试技巧培养,轻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调查显示,现在学生最欠缺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学生往往缺乏学习主动性,只是被动地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多数学生已习惯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而不习惯于主动向老师提出问题。
4.是学生课业负担依然过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
从小学生高年级到初中、高中,他们的休息时间都不充足,目前基本上都达不到要求。在疲劳的情况下进行学习活动,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健康,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而实际上课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学校生活枯燥等已成为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
5.是面向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
现在的教育很大程度上还是选拔教育“精英”教育。学校和教师往往把教育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而忽视其他大多数人。
6.是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部分指标有所下降。
随着学习压力的增长,现在的家长和学校更注重学习而忽略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普遍下降,肥胖等现象普遍,有的学校甚至减少体育活动来进行文化课的补充学习。
三.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1.陈旧思想观念的影响
当今,学生和家长在认识上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认为读书无用,即使读了大学又怎样?还不得自己找工作,并且不一定找得到好工作,不读书也一样可以找工作,特别是农村地区,家长的封建意识还是比较浓的,“传宗接代,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他们心中难以脱胎换骨。另一种倾向是把考试升学当作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大多数家长认为:“只有升学,才能使子女就业”,于是,将老师和学生推向“应试”教育,这样就严重束缚着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思想,再加上部分教师对素质教育的内涵理解不深,把握不准,认为“搞素质教育就是换汤不换药”,教学的成效最终还得看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所以,教师们仍然热衷于“应试”教育,旧的思想观念难以转变。
2.教育评价机制不完善,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教育评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对实施素质教育将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教育主管部门一直都是把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主要手段,家长和社会也是把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作为对学校和教师工作成效的评价标准。只要升学率高,考试成绩好,学校就成为名校,教师的声望也随之提高,成为名师,优质生源蜂涌而至,名校越办越好,领导对名校刮目相看,在各种利益分配时,无不向名校倾斜。农村中小学在生源大战中,必然处于劣势,因留不住优质生源而越办越差,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目前,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由于没有制定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督导评估办法,多数学校依然在使用应试教育的评估方法,素质教育仍然停留在口头上。教师在职称评定、工资晋升中,倘若在教学上没有得到几张“花纸纸”、“硬壳壳”,那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教师的荣辱得失完全系于“升学率和考试成绩”这一把硬尺子,统考、排名次之风依然盛行,使片面追求升学率和考试成绩的热潮难以降温。如果“以分定优劣”的传统评价观不改变,“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与教师的切身利益挂钩,教师们也只能把分数奉为圭臬,埋头苦干,永远不能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
3.教育经费不足,落后的教育设施的阻碍
教育,事关国计民生,农村教育,直接关系农民、农村和农业的发展。目前,城乡教育的差距,仍在不断扩大,没有教育公平就谈不上社会公平,也就实现不了和谐社会。教育是前瞻性的事业,它培养的是未来的人才,这就要求教育设施一定要赶上教育的发展要求,那种仅靠几本教学书籍,几支粉笔培养人才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然而,许多农村学校的教育设施让人担忧,近年来,许多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的配置状况较前虽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与时代向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现有设施的有效利用方面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拿我们调查的这几个学校来说,学生活动场地狭窄,有的学校甚至没有活动设施,必备的教学用具及实验器材缺乏,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只能进行部分演示实验,当然就更没条件进行学生实验了,没条件做的实验,只能由教师讲解,可想而知,这如何去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一天除了学习书本知识以外就无所涉及了,素质教育又从何谈起呢?
4.教师素质的制约,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素质的高低对素质教育会产生直接影响。农村学校,教师素质高低参差不齐,有的教师虽然工作时间长,但老龄化严重,虽然在工作中掌握了不少教学经验,但由于受传统教育影响极深,信息闭塞,知识老化,面对迅猛发展的信息教育和突如其来的教育教学大变革也感到力不从心。
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而影响素质教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只有追本溯源,标本兼治,才能使素质教育真正得以实施,才能使教育走上正常轨道。
四、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经过对资料的分析,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要进行广泛的宣传,通过召开家长会、办黑板报、广播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申明学校工作的任务及指导思想,提高全民对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得到家长和社会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支持。另外,各级党政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利用师生教育观念正确、教育发展态势基本良好的难得条件,大力营造适应创新教育的环境,积极引导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其次,学校可运用例会、专题讲座等形式,组织教师集中学习,使教师充分认识和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树立正确的认识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同时,加强教师管理,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教师培训计划,逐步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师素质是消除制约素质教育的一大瓶颈。时下,各种针对教师的培训名目繁多,层出不穷,但大都没有多大实效,许多培训内容脱离教学实际,有些培训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所以大多数只是走走过场,搞搞形式而已。
再次,教育主管部门要改变把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工作成效的主要手段,制定出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过去看一所学校办得好坏,就是看升学率怎么样,社会口碑,学生择校,领导督学,无不以此为是。由此可见,教育质量评价导向是实现素质教育转轨的一个根本导向。正因为这样,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评估机制。
第四,加大对教育的经费投入,加强基础教育硬件设施的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最后,第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小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展学生的社会性,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搭建平台;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开展兴趣阅读,以便为其奠定坚实的创新能力发展基础;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高中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教师负担过重,选修课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可由相关职能部门牵头,统筹区域内中小学教育资源,实现部分教学设施和选修课教师的共享。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一直是人们热切关注的话题。站在一片繁荣的新世纪里,我们既要为教育事业呈现的喜人局面而满怀欢欣,也不能忽视它所存在的问题。只要我们所有关心教育的人都切实行动起来,我们的教育必能趟过这片沼泽地,走向欣欣向荣。
第四篇: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现状调查
实习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中小学生素质教育
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李赞20092513105
摘要:我国提倡素质教育已经很长时间了,可是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在各个基层实施的如何,我们却不是很清楚。通过对我的实习学校调查发现:推进素质教育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学生的升学压力过大,学业负担过重,学校仍以“分数”作为其教育教学评比的核心和根本标准,甚至还成为决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标准。所以,改变单纯以升学率为标准评价学校的做法,重新建立新的素质教育评价制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师队伍,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增加教育投入,合理使用经费,加
强经费监管力度,是农村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
关键词:素质教育 现状 提高 改革
一.关于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情况的调查过程
2012.3.5开始的为期两月的实习,在农村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有利于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这对于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具有特殊价值。而在素质教育的推进过程中乡镇中小学是一个有难度的群体,要想更快更好的推进素质教育在乡镇中小学的实施状况,教师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因此我在教育实习期间,对莱阳市羊郡初级中学的师生针对素质教育的实施状况问题进行了调查。
我采用口头访问与问卷调查的方法,在几个朋友的帮助下,我们分工合作,从3月6号到4月25号,分别对我校小学及周边村庄加城镇的五个中小学校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详细走访调查。其中涉及了对学校的教育基础设施的考察,师资力量的考察,教学成绩情况,教育评价政策,素质教育政策的实施情况,学生的创新教育情况等诸多问题的考察与研究。
二.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以书本为中心,传授文化知识”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在广大教师头脑中早已形成了思维定式,其影响是深远的。站在形势发展需要的角度看,传统教法有其弊端,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是重考试科目学习,轻非考试科目学习。
长期以来,由于考试成绩是评价学校、教师、学生的惟一标准,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重考试科目学习,轻非考试科目学习”的现象严重。调查显示,认为语、数、外课程更重要的学生占绝大多数;参加语、数、外课外班的学生占到了15.2%;认为考试对自己压力很大的学生占32%。
2.是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上级评价教师工作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考试成绩的教师有80℅,最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家长占59%,给孩子选择学校的首要标准是“教学水平高,升学率高”的家长占85.9%。很多人认为,中小学所进行的智育,不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发智力为主的智育,而是搞题海战术,重知识轻能力,重灌输轻发现,违背了教育规律,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是重文化知识传授和应试技巧培养,轻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调查显示,现在学生最欠缺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学生往往缺乏学习主动性,只是被动地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多数学生已习惯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而不习惯于主动向老师提出问题。
4.是学生课业负担依然过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
从小学生高年级到初中、高中,他们的休息时间都不充足,目前基本上都达不到要求。在疲劳的情况下进行学习活动,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健康,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而实际上课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学校生活枯燥等已成为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
5.是面向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
现在的教育很大程度上还是选拔教育“精英”教育。学校和教师往往把教育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而忽视其他大多数人。
6.是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部分指标有所下降。
随着学习压力的增长,现在的家长和学校更注重学习而忽略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普遍下降,肥胖等现象普遍,有的学校甚至减少体育活动来进行文化课的补充学习。
三.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1.陈旧思想观念的影响
当今,学生和家长在认识上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认为读书无用,即使读了大学又怎样?还不得自己找工作,并且不一定找得到好工作,不读书也一样可以找工作,特别是农村地区,家长的封建意识还是比较浓的,“传宗接代,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他们心中难以脱
胎换骨。另一种倾向是把考试升学当作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大多数家长认为:“只有升学,才能使子女就业”,于是,将老师和学生推向“应试”教育,这样就严重束缚着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思想,再加上部分教师对素质教育的内涵理解不深,把握不准,认为“搞素质教育就是换汤不换药”,教学的成效最终还得看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所以,教师们仍然热衷于“应试”教育,旧的思想观念难以转变。
2.教育评价机制不完善,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教育评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对实施素质教育将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教育主管部门一直都是把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主要手段,家长和社会也是把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作为对学校和教师工作成效的评价标准。只要升学率高,考试成绩好,学校就成为名校,教师的声望也随之提高,成为名师,优质生源蜂涌而至,名校越办越好,领导对名校刮目相看,在各种利益分配时,无不向名校倾斜。农村中小学在生源大战中,必然处于劣势,因留不住优质生源而越办越差,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目前,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由于没有制定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督导评估办法,多数学校依然在使用应试教育的评估方法,素质教育仍然停留在口头上。教师在职称评定、工资晋升中,倘若在教学上没有得到几张“花纸纸”、“硬壳壳”,那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教师的荣辱得失完全系于“升学率和考试成绩”这一把硬尺子,统考、排名次之风依然盛行,使片面追求升学率和考试成绩的热潮难以降温。如果“以分定优劣”的传统评价观不改变,“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与教师的切身利益挂钩,教师们也只能把分数奉为圭臬,埋头苦干,永远不能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
3.教育经费不足,落后的教育设施的阻碍
教育,事关国计民生,农村教育,直接关系农民、农村和农业的发展。目前,城乡教育的差距,仍在不断扩大,没有教育公平就谈不上社会公平,也就实现不了和谐社会。教育是前瞻性的事业,它培养的是未来的人才,这就要求教育设施一定要赶上教育的发展要求,那种仅靠几本教学书籍,几支粉笔培养人才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然而,许多农村学校的教育设施让人担忧,近年来,许多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的配置状况较前虽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与时代向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现有设施的有效利用方面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拿我们调查的这几个学校来说,学生活动场地狭窄,有的学校甚至没有活动设施,必备的教学用具及实验器材缺乏,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只能进行部分演示实验,当然就更没条件进行学生实验了,没条件做的实验,只能由教师讲解,可想而知,这如何去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一天除了学习书本知识以外就无所涉及了,素质教育又从何谈起呢?
4.教师素质的制约,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素质的高低对素质教育会产生直接影响。农村学校,教师素质高低参差不齐,有的教师虽然工作时间长,但老龄化严重,虽然在工作中掌握了不少教学经验,但由于受传统教育影响极深,信息闭塞,知识老化,面对迅猛发展的信息教育和突如其来的教育教学大变革也感到力不从心。
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而影响素质教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只有追本溯源,标本兼治,才能使素质教育真正得以实施,才能使教育走上正常轨道。
四、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经过对资料的分析,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要进行广泛的宣传,通过召开家长会、办黑板报、广播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申明学校工作的任务及指导思想,提高全民对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得到家长和社会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支持。另外,各级党政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利用师生教育观念正确、教育发展态势基本良好的难得条件,大力营造适应创新教育的环境,积极引导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其次,学校可运用例会、专题讲座等形式,组织教师集中学习,使教师充分认识和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树立正确的认识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同时,加强教师管理,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教师培训计划,逐步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师素质是消除制约素质教育的一大瓶颈。时下,各种针对教师的培训名目繁多,层出不穷,但大都没有多大实效,许多培训内容脱离教学实际,有些培训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所以大多数只是走走过场,搞搞形式而已。
再次,教育主管部门要改变把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工作成效的主要手段,制定出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过去看一所学校办得好坏,就是看升学率怎么样,社会口碑,学生择校,领导督学,无不以此为是。由此可见,教育质量评价导向是实现素质教育转轨的一个根本导向。正因为这样,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评估机制。
第四,加大对教育的经费投入,加强基础教育硬件设施的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最后,第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小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展学生的社会性,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搭建平台;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开展兴趣阅读,以便为其奠定坚实的创新能力发展基础;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高中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教师负担过重,选修课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可由相关职能部门牵头,统筹区域内中小学教育资源,实现部分教学设施和选修课教师的共享。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一直是人们热切关注的话题。站在一片繁荣的新世纪里,我们既要为教育事业呈现的喜人局面而满怀欢欣,也不能忽视它所存在的问题。只要我们所有关心教育的人都切实行动起来,我们的教育必能趟过这片沼泽地,走向欣欣向荣。
第五篇:中小学素质教育现状调查
关键词: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现状应试教育突出问题解决意见
摘要:针对应试教育的缺陷,素质教育正式提出——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为核心,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基本素质)。然而在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义务教育投入不足,发展不均衡;相关制度和措施还不完善,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素质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等。
正文:
三:素质教育现状的突出问题
(1)是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
(2)是重考试科目学习,轻非考试科目学习。
长期以来,由于考试成绩是评价学校、教师、学生的惟一标准,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重考试科目学习,轻非考试科目学习“的现象严重。
(3)是重文化知识传授和应试技巧培养,轻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
(4)是面向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
学校和教师往往把教育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而忽视其他大多数学生的发展。
(5)是学生课业负担依然过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
(6)是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部分指标有所下降。
其一,肺活量水平继续呈下降趋势。
其二,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和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
其三,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继续上升。
其四,近视患病率仍高居不下,并有继续上升的趋势。
五:三大因素制约素质教育发展
第一,义务教育投入不足,发展不均衡。
表现为一是投入重心过低,经济落后地区县级政府的实际财政能力不能满足要求。第二,相关制度和措施还不完善,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教育评估在教育管理中还没有发挥出真正的导向作用,没有建立起全方位、多角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教育评价制度,影响了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同时,高考招生政策的引导不利,对中小学的导向更多的还是”应试“。学校的内部管理、教学组织仍然受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有些地方甚至通过层层考核将”片面追求升学率"细化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第三,教师素质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中青年骨干教师缺乏。特别是在农村,教师专业化程度低,成为制约农村素质教育开展的重要因素。此外,由于教学任务重、工作量大,再加上学校经费严重短缺,教师很少有机会外出接受集中培训。
六:如何解决素质教育出现的问题
一、建立素质教育运行机制,调整和规范教育行为。
考试是一根教育的指挥棒,有人认为,学生素质要全面发展,就要全面取消考试,但这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是不可能的。现阶段我们不可能普及高等教育,社会也需要人才分流,通过考试来选拔培养人才仍是一个科学、合理、公平的办法。但考试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
我们一要控制考试的范围和频率,二要对考试方法进行改革,尽可能使考试全面、准确、公正。既考知识,又考能力;既有书面考试,又有实践考试;既有考试,又有考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修改完善中小学校的教育评估制度。深化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机制。完善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的综合评价体系建设,并逐步将其作为评价学校质量和学生录取的重要依据,把素质教育实施情况作为评估办学质量的中心环节,纳入教育督导内容。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教学质量监测评估系统,指导教学。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及招生录取制度。完善师生互评制度,赋予学生实在的评价权利。奖惩制度要面向全体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要改善办学条件,搞好学校建设
二、突出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坚持德育为先,构建全面育人的工作机制。切实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第一位,坚持把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对于城市和农村、发达地区和贫穷落后山区存在的差异,素质教育必须承认这种差异,在课程方面要体现出这种差异,使不同的地区有较大的选择弹性。同时,学校还可以开设活动课程和选修课程,以适应不同学生主动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面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的素质提出许多新的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师德修养,敬业爱岗,关心、尊重和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必须树立素质教育思想,有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教师必须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和比较广泛的兴趣爱好,能对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帮助;教师必须努力钻研和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提高教师素质的同时,必须尊重和关心教师,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加强社会监督,积极转变社会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大改革和教育教学模式的转换,也必然是一场社会大行动。一是调动积极性,使各方面都来关心、理解和支持实施素质教育,形成素质教育的合力;二是规范行为,社会各界按照各自的角色来确定参与方式和参与范围,明确自身的行为规范,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三是进行社会监督,保证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各级政府要转变教育思想,不得用分数或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成绩的主要标准,引导社会教育价值取向,减轻学校的升学压力。学校校长和广大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坚持按教育规律办事,遵循儿童的身心特点,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家长要转变教育思想,要根据孩子的天赋和兴趣加以引导,帮助孩子选择好人生道路,帮助孩子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不要加重学生的课外负担。